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市东街120号,是专业从事草学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所,也是唯一的中央驻区正厅级科研事业单位(公益二类)。
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历年在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试点试验研究、全国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草原机械装备方面获国家级奖4项,占全国草业领域获奖的4/9。现有在职职工160余人,其中
科技人员12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71人;有博士学位的6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3人。
历史沿革
组建背景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边疆地区的建设十分重视,多次派遣科学考察队对草原进行综合考察,并把草地资源的开发纳入国家建设计划。
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制定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
1957年,聂荣臻副总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和领导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要把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组成一个全国的科学工作网,提出全国农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制订重点研究工作计划,组织全国有关方面的农业科研力量进行协调合作”。
1963年4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
丁颖院长主持召开第八次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积极筹建国家草原所的提案。从此,拉开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筹建的帷幕。同年7月18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长办公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并通过了要在原十年事业发展规划中拟建草原研究所、盐碱地改良研究所和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决定。
1963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干部处很快就把当年从全国有关高等院校接收的11名大学毕业生(包括草原、畜牧、
农学和
植物学专业等)分配到了草原所,但由于当时草原所的所址尚未确定,所以就先将他们集中起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
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兰州)代管。
发展变迁
1963年3月22日,经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批准,开始筹建内蒙古草原科学研究所。
1964年3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形成统一意见,在将内蒙古草原科学研究所加以充实的基础上建立国家草原所,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研究所两块牌子。4月,
内蒙古草原科学研究所已初具规模,所内已设有草原利用、草原改良、牧草饲料栽培、
植物保护和牧草生理5个研究室及中心化验室。5月,内蒙古草原科学研究所由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厅移交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领导,办公地点也由八里庄的内蒙古畜牧兽医研究所迁至五里营的内蒙古甜菜研究所原所址。7月,国家科委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在内蒙古草原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国家草原研究所。8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汉林同志和内蒙古草原科学研究所负责人
王明昶同志一行前往
兰州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将11名大学生接回草原所。从此,中国第一所国家级草原科学专业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正式搭建完成。
1965年1月,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草原所题写贺辞。6月,根据农业部和国家编委文件精神,将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研究所下设的5个草原改良试验站(即呼盟莫达木吉、锡盟查干敖包、乌盟伊克乌苏、伊盟乌兰柴登和巴盟锡林高勒草原改良试验站)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领导。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草原所和全国其他科研单位一样陷入一片混乱,机构隶属关系变化不定,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大规模连续性的科研活动很难正常进行,科研人员被下放到基层,科研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1976年8月,草原所承办了为期3个月的国家农林部在锡盟镶黄旗召开全国牧区草原建设现场会议,提出要坚持贯彻牧区“以牧为主,多种经营”和半农半牧区“农牧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政策。
1979年10月,草原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1983年4月,草原所劳动服务公司成立。
1985年,草原所重新调整了方向和任务,确定草原所是一个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草原科学研究机构。
1993年,草原所完成了建所30年科技成果的清理、分类和登记,编印出127项主要科技成果名录,完成了建所30周年成就展。
2002年,草原所被确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进一步明晰了草原所在国家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
2004年,草原所根据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按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要求,结合该所的实情情况,制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与之配套的8个附属文件,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2005年,草原所对所内以往制订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编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规章制度汇编”,共包括41项规章制度。
科研条件
设施设备
根据2017年4月该所官网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建有1000公顷牧草种子繁育、生产基地和现代化的育苗车间,可以提供优良牧草种子和种苗;建有牧草种子清选车间,每小时可清选牧草种子1500-3000公斤;建有草块加工车间,每小时可生产苜蓿草块4000公斤;建有挂藏室,农机具库,贮草棚,常、低温牧草种子库及一些生产、生活设施。拥有各类喷灌、牧草播种、收获、加工等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满足牧草种植、生产、加工等作业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
人员编制
根据2017年4月该所官网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有在职职工164人,其中
科技人员117人,科技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8人;有博士学位的2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8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1人。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部分):袁清、
刘桂香。
科研部门
根据2017年4月该所官网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设有5个研究室,1个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5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3个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1个农业部安监与检测中心。此外,草原所还拥有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保存库、国家多年生牧草圃、国家牧草改良中心和国家旱生牧草种子繁育基地等4个
科研创新部门。
研究室:牧草资源与育种研究室、草地生态与监测研究室、草地生产与管理研究室、草地
工程机械研究室、草地综合发展研究室。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
毛乌素沙漠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
沙尔沁村牧草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
太仆寺旗草地资源生态监测与评价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苏尼特
温带荒漠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鄂尔多斯沙地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沙尔沁牧草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农业部安监与检测中心:农业部草产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检测中心。
学术交流
根据2017年4月该所官网显示,先后有美国、
英国、
新西兰、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俄罗斯、
日本、
波兰、蒙古、
印度、
尼泊尔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进行访问并就
草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所里有多名专家、学者到中国国外与同行进行共同研究与学术交流。
截至2012年,应邀到草原所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参加合作研究的外籍学者及专家600余人次。根据2017年4月该所官网显示,建所以来,草原所共派出70余人次出席在中国国内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概况
根据2017年4月该所官网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建所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研究项目503项,获得各类奖励成果10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5项;收集保存一批优良、珍贵的种质资源,培育牧草(饲料作物)新品种17个;获得专利1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著作100部,发表论文1551篇。
●重大科技奖励成果
(1)“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试点试验研究”于1997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2)“全国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
(3)“中国重点牧区(11片)草地资源调查”于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4)“中国北方草原154种饲用植物的
染色体研究”于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北方农牧区三种主要害鼠
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及综合治理技术”于1991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6)“牧区无鼠害苏木的建立和巩固研究”于1988年获中央爱卫会、卫生部科技进步
二等奖;
(7)“9MSB-2.10型草地免耕松播联合机组”于2002年获得
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进步
三等奖;
(8)“优质牧草新品种及新技术示范推广”于2006年获得全国农牧
渔业丰收
一等奖;
(9)“内蒙古沙打旺草地衰退原因及其恢复技术”于2004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10)“草原几种主要害鼠
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及持续控制技术”于2009年8月获得内蒙古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1)“
奶牛优质
饲草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于2010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1年获得中华农业科技
二等奖。
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4月该所官网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草学。
博士后流动站:草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建设
●学生规模
截至2012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共培养硕士学位人员160人,其中统招硕士85人,农业推广硕士75人,培养博士学位人员32人,博士后出站2人。在培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21人,在站博士后3人。
●导师数量
根据2017年4月该所官网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拥有研究生导师19名,兼职导师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4名。
●奖助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年学习期间,每月助学金在1000元左右;回研究所后,每月助学金及研究助理津贴合计在1300元以上。同时,研究生在大学期间可申请各项奖学金,如课程成绩
优秀奖、中期考核优秀奖、优秀毕业生奖等。
组织机构
管理机构
综合(党办人事)处
科研管理处
成果转化与条件建设处
科研机构
草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
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利用研究中心
牧草安全生产与加工利用研究中心
草畜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中心
支撑机构
牧草及草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
草业科技信息中心(期刊室)
人才队伍
专家队伍
李博:著名草原生态学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1993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生从事植被生态学与草地资源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课题3项、专题4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54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22部,译著7部。先后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
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1986年被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被评为自治区特等劳动模范;1990年获国家教委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第二届乌兰夫奖金基础科学特别奖。
王明昶:1963年负责组织筹建草原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草地经营科学研究,参加三北防护林地区自然资源与综合农业区划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
二等奖,在“草地生态奋牧业”、“草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草原退化的原因及其对策”、“草业系统工程”等项目研究中取得成果。代表著作有《草业与草业系统工程》、《草业系统工程》《草业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研究》等,发表论文50篇。
查显忠:1955年毕业于
沈阳农业大学。曾任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副站长,内蒙古草原勘测设计院副院长,草原所所长,内蒙草原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草原生态、草地资源调查、草地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研究项目多项,1984年主持制订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1985年参加“北方山区草地综合改良发展
肉牛生产”研究项目,参加的“全国重点牧区草场资源调查
巴林右旗试点调查”项目,获农业部科技进步
三等奖,参编《草原工作手册》,发表论文1篇。
马志广: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原所长,大学本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主要从事中国北方干旱及半干旱草原区退化草地改良、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3等奖2项,四等奖1项,荣获第五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建议
二等奖(2006年),在国内外重要草地学术刊物及论文集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专著编写3部,译著1部。
刘起:1963年毕业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曾任草原所科研处处长,副所长,工会主席,先后获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六五”科技先进工作者,农业部草地资源调查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科研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1项。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5项,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50余篇。
桂荣: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原副所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技术研究与科研管理工作。获获得项科研成果奖,省部级二、
三等奖6项。培养研究生7名,合作培养研究生4名,发表论文67篇。
苏和: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草原资源调查、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在草原资源调查及草原火灾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先后参加、主持完成国家攻关项目、省部级攻关和重点项目以及地方项目14项目有十项获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加编辑著作7部,培养研究生8名。
徐柱: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原副所长,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牧草资源评价、牧草数量分类和数据库信息系统、草地生态学研究。主编出版专著和著作9部,合作或参加《内蒙古植物志》等著作8部,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125篇,其中SCI、EI收录文章3篇,获得成果奖8项,培养研究生20余名。
董景实:1953年毕业于
东北地区农学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牧草栽培及人工草地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39份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进行区划试验”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
二等奖,“荒漠化草原建立人工草地综合丰产技术”获农业部科技进步
三等奖,“北方不同类型草原区建立人工草地的综合技术”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方旱农地区农作物增产技术体系研究”获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牧草种植》、《草原手册》2本,发表论文4篇。
拾方坚:1955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主要从事饲料作物育种、栽培及其技术配套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先后选育出优质、高产适合当地的
大麦、燕麦等
禾本科饲料作物10个,审定登记的饲料作物品种5个。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饲料原料标准29项》获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参编专著与文集5部,发表论文近30篇。
任志弼:1963年毕业于
内蒙古大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植被演替、植物资源、草地资源、草地
遥感动态监测及灾害监测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三等奖6项。主编、参编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张明华:1963年毕业于
甘肃农业大学,曾任草原所情报资料室主任,主要从事草原畜牧科技情报的管理、调研、宏观战略研究和期刊编辑工作,获奖励成果8项。负责编辑出版的《中国草地》获得“全国首届优秀科技期刊”等多项奖励。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30余篇。
王国贤:1964年毕业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曾任草原所牧草栽培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牧草栽培和草地土壤资源研究工作,在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风沙地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建立人工草地和草地土壤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
三等奖,1项获
内蒙古自治区技术改进四等奖,登记牧草新品种1个,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20余篇。
董维惠: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年批准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直从事草原齿动物生态
鼠疫防治研究,兼搞农业和已生方面鼠疫防治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科进步一等奖1项,
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中国农科院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主编著作3部,参编7部,发表论文和译著180多篇,培育硕士研究生2名,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2名。
武保国:1963年毕业于
甘肃农业大学,曾中国农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牧草育种、栽培和种子标准化研究工作,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项。主编或参编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6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奖。
侯天爵:1963年毕业于
河北农业大学,1992年赴
加拿大进修半年,曾任草原所植物保护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草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获农业部科技进步
三等奖,还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主编和参加编写的学术著作和高等院校教材共7部,发表论文56篇。
文振海:196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曾任草原所牧草栽培研究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牧草栽培研究,提出了农牧交错带农田一人工草地的多元复合型农业产业结构新模式。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技攻关研究项目8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合著著作3部,发表论文20余篇。
蒋尤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草地植物分类和牧草遗传资源研究,是我国牧草遗产资源新兴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到头人之一。先后主持完成农业部重点课题3个、国家科技攻关专题3个、子专题1个。发表论文25篇,获得研究成果15项,其中获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教委、农业部科技进步一、二、
三等奖各1个。
合作出版的《中国作物遗传资源》(科学专著)获200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二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作物及其对重点绿植物多样性研究》获2008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
一等奖。
熊同:1964年毕业于
南京农业大学,曾任草原所草地机械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草地畜牧机械方面的研究,在草地改良工艺研究、草地机械研究设计、饲料加工工艺和相应设备的研究方面取得过重要成果。获得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
二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
三等奖。9CQ-4.0型平板滚刀式切碎机完成
技术鉴定,并获得1992年首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发表论文20篇。
张大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曾任草原所科研管理处副处长、科技开发处副处长。主要从事家畜育种、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参加的《锡林郭勒乘晚兼用马培育》、《家畜情期测定仪研制》分别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关于武陵山区农村综合科技开发治理建议》,获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优秀建议
一等奖。参加了农业部主持的
武陵山区科技扶贫工作。由于工作成绩显著,1988、1989两年受到中共铜仁地委和行署表彰,发表论文6篇。
陶鸿全:1964年毕业于
内蒙古大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先进个人称号。主要从事草原与草山草坡毒害草调查、防治与草地施肥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先后组织完成鉴定各类研究项目43项,其中33项获国家、部、省、院级
科技成果奖,获部、省、院级科技成果奖4项。主编或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36篇。
闫贵兴:1964年毕业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曾任草原所牧草遗传与育种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天然草地研究、牧草和饲料营养成分分析、牧草育种和野生饲用植物
染色体研究。获奖成果2项,登记牧草品种2个,主编出版《中国草地饲用植物染色体研究》专著1部,参编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30篇。
侯希贤:1964年毕业于
内蒙古大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致力于鼠类生态学及防治研究,长期深入牧区、农村进行鼠情观测和防治试验。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2部,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数篇被《国际生物学文摘》等转载,3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
孟有达:1964年毕业于
内蒙古自治区农学院,获农业部全国草地资源调查先进工作者。主要从事家畜改良与繁殖技术、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参加国家重点项目“全国重点牧区(11片)草场资源调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农业部“全国草地资源调查成果汇总”等项目,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草地资源数据库,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曾参与农业部草地载畜量标准的制定。主编《中国草地资源数据》1部,参编出版《西藏家畜》、《全国草地资源》等著作7部。
宁布:1964年毕业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曾任草原所牧草品种资源研究室副主任,长期从事牧草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省、部级及国家研究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
科技成果奖6项,主编或编著作16部,用蒙、汉、英文发表论文90多篇。
徐万宝:1965年毕业于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现任
内蒙古自治区牧鑫草业机械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一直从事草地机械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1978年荣获
全国科技大会奖。200瓦风力发电机由国家科委评审,获得国家级成果、国家级新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笔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
色音巴图:1975年毕业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草地科学研究。主持和参加有关草地改良、草地或土地资源遥感调查、草地生产力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灾害监测以及农作物
遥感监测等20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出版著作8部,参编出版专业图4套,发表论文30余篇。
徐恒刚:1980年毕业于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师范专科学校,任中国草学会草地资源与利用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盐生植被及盐渍化生态治理、沙区荒漠植被及沙区生态治理、优质牧草及饲料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高寒半旱区农牧综合治理与适度开发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与参加完成国家公益性、省部级重点项目7项,主持完成“耐盐优良牧草筛选及在
河套平原地区的利用”项目,1992年获内蒙古科技进步
三等奖。参加“高寒半干旱区农牧综合与适度开发技术体系”环首都圈风沙治理重大项目,2002年获
河北省科技
一等奖,河北省省长特别奖。主编、参编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8篇。
谷安琳:1975年毕业于
内蒙古农业大学。主要从事
生物多样性及牧草种质资源引种、评价和鉴定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和国际合作等研究项目10余项,参加完成的“西藏资源考察”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等奖励2项,先后多次赴美国、
波兰、
以色列、蒙古和
俄罗斯等国开展合作研究,获美国农业部国际合作表彰等奖励,主编和参编出版《西藏草原》等著作2部,发表论文50余篇。
赵来喜:1986年获农学硕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杰出人才。主要从事牧草遗传资源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与参加完成牧草种质资源研究领域的国家科技攻关“优良牧草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及供种网络建立”、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重点牧草资源搜集保存及数据库信息网络”及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牧草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等项目3项、专题5项、子专题8项及其他相关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
三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
一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1个,主编和参编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硕士生6名。
袁清:198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
草业科学硕士学位。曾任草原研究所草地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草地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家。主要从事3S技术在草业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等奖、
二等奖共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共计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出版著作4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
孙启忠:1988年获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草原所草地生产与管理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主要从事饲草栽培与加工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先后主持与参加“863”、国家科技攻关、“948”等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5项,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全国农牧
渔业丰收二等奖2项(第1完成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第1完成人)。登记牧草新品种1个。主编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研究生27名,博士后2名。
阿拉木斯:1986年获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专业
学士,1986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牧草及土壤方面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斥水性有机物质促进机理”,参加科研项目15项,第一完成人制定地方标准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著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通讯作者),获得发明专利9项、鉴定成果1项。
科研平台
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草地生态与修复治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草地与农业生态遥感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草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野外观测站
国家土壤质量玉树观测试验站
农业农村部
毛乌素沙漠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农业农村部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野外重点科学观测试验站
农业农村部草原畜牧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呼和浩特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沙尔沁农牧交错区试验科普示范基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沙尔沁)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鄂尔多斯综合试验站
库圃中心
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
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
国家牧草改良中心
试验示范基地
农牧交错区试验示范基地简介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试验示范基地
创新工程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的一号工程,自2015年以来,研究所以创新工程为契机,在机制体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1年的试点探索期和4年的调整推进期,共获得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育成新品种16个,发表SCI论文70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43篇,出版著作85部,制定标准4项,获得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84项。培养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内蒙古草原英才、中国农科院院级青年英才等各级各类人才18人。
创新文化
形象标识
所徽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徽总体呈圆形,主体色调为绿色和蓝色所徽,最中间的图形似一本打开的书籍,书中有蓝天,有草原,草原上有河流,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大草原图景。“书中自有草原”的构思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研究所的研究主题:草原科学。所徽的上方是研究所中文全称,下方是对应的
溴化铒。
参与活动
2016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在该所农牧交错区试验示范基地举行在职职工运动会,全所90余名在职职工参加了比赛。运动会设置了篮球、拔河、两人三足、心心相印,双人投球、抢种抢收等7个集体项目和乒乓球、踢毽子、
脱手镖、跳绳等5个单人项目。
2016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组织青年职工40余人参加了由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团工委举办的“植绿护绿”植树活动。
2014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举办了离退休职工趣味棋牌赛,所领导及工会、党办人事处、办公室等相关人员和30余位离退休职工参加了活动。活动在草原所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分为扑克、象棋、麻将等项目。
2014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青工委组织近30名青年职工到
沙尔沁村基地参加“保护秀美草原、环保就在当下”义务劳动。
2013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组织职工40余人参加了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办,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呼和浩特万人登山活动。该所党委书记王育青、副所长李志勇参加了此次活动。
国际合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先后派出专家300余人次,请进专家500余人次,与美国、
英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30余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先后承担我国科技部、
欧盟2020
地平线计划、澳大利亚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ACIAR)、英国
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委员会(ESPA)、日本国际农林水产研究中心(JICAS)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累计经费1000余万元,先后组织国际会议10余次,建有中俄草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联合实验室1个,中蒙草地生态环境野外观测站1个。
参考资料
草原所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