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畈镇
河南省信阳市下辖镇
马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城西南部29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是全国重点镇、全省十佳名镇、省级卫生镇、中州名镇、河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镇域面积100.2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4393人(2017年),党员1986人。城镇化率达61%。镇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省道338线穿境而过,孙马路、马南路、马殷路在此交汇。
东与罗陈乡相连,南与殷棚乡南向店乡相邻,西与罗山县周党镇接壤,北与仙居乡毗邻。区域面积100.2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44850人。1949年9月,置马畈区委。截至2020年6月,马畈镇下辖3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马畈镇辖区历史多属,春秋战国为弦(国)楚(国)之地,秦时处衡山郡东北、九江郡西北一隅,汉时属江夏郡南北朝时属乐安县(马畈镇境内锡山隶书有载:上有洞,旧传此山产锡,隋书·地理志,乐安有锡山即此),唐时属仙居县,宋、元、明、清时属光山县
民国初年光山县政府仍沿袭清代旧制,县以下下辖形式为里、保、甲、牌制,光山共辖30个里,彼时马畈镇辖区大部分分属长潭里马犁桥保和高陌里高徐寺保。1924年国民党政府为“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推行保甲制度,将光山县原来的30个里,重新划分为8个区,下有501个保,共计6506个甲。
马畈镇分属光山县第7区(大概范围包括今苏河、南向店、殷棚、马畈、长兴镇、罗陈一带)所辖。1933年秋户口调查表第7区人口12462户,男44183人,女32137人。民国时马畈镇辖区集市包括王屠店集,属高徐寺保(今马畈镇)、塔耳冈集,属马犁桥保(今马畈镇)、易马畈集,属马犁桥保(今马畈镇)。
建国后改为马畈区,1962年撤区设马畈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设镇。马畈镇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24年光山县第一个党小组一柳林河党小组,就诞生在本镇柳林村;解放战争时期,王震亲率八路军第三五九旅驻扎锡山村汪窑抗敌。
1949年9月,置马畈区委。
1955年12月,马畈区辖马畈、汪畈、长兴镇、汪乡四个中心乡。
1958年8月,建立马畈公社;同年11月,马畈公社合并到新弦公社。
1959年6月,复置马畈公社。
1961年,复置马畈区。
1962年6月,撤区复置马畈公社。
1983年5月,为马畈乡。
1995年11月,撤乡建镇。
截至目前镇域面积9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045亩,山林面积32805亩,水域面积6540亩。全镇下辖13个行政村、3个社区,人口48310人,镇区人口36300人,城镇化率达61%。共有40个党支部,其中村(街)党支部16个;党员1986人,其中农村党员992人。
地理环境
位置交通
依地理所分,秦岭-淮河线是中原地区(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马畈地处淮河以南,饮食、语言、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偏南方。
马畈集镇位于光山县城西南部29公里处,东接罗陈乡,西靠罗山县周党镇、莽张镇、庙仙乡,北邻仙居乡,南与殷棚乡交界。北部有孙(铺)—马(畈)公路连接上海—霍尔果斯公路上海—西安高速公路,东北部有光(山)—马(畈)路(省道s338)直通光山县城;马(畈)—周(党)路与罗山县贯通;南部有马畈与新县苏河镇公路相连,东南有马(畈)—南(南向店)路贯通东南片5个行政村,西北马(畈)路贯通西片6个行政村,15个行政村(街)公路全部贯通,交通四通八达。马畈地处北纬32°7’,东经114°46’,全镇面积为9.6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1%,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发展经济的理想场所。马畈镇可乘坐固定巴士:马畈⇄北京,马畈⇄信阳,马畈⇄光山县。其中光山→武汉市早晨有一趟途径马畈镇狮子桥。
气候条件
马畈镇地处江淮之间,属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四季交替明显,年平均气温15.3℃,平均降雨量106mm;年平均气温日照数1981小时;据记载最高气温达41℃,最低气温—20℃,最大风速18m/s,最大积雪深度21cm;年无霜期210天左右,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冬季多偏东北风,夏季多偏西南风。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马畈镇地处大别山北麓,南部为浅山区,其余属丘陵地带,东部山区贮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包括碳酸钙花岗石、黄粘土、正长石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徐寨、戴洼、汪畈、潘楼,为建材建筑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已探明石灰石贮藏量达1.2亿吨。
水资源
马畈镇的水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均存于亚黏土及砂类土层中,一般埋深5—20m。最近几年打深井取水较多,致使局部地下水位有所下降,水质变差,地下水源不宜大量开采,只能局部或临时供给。
马畈镇主要流经河流包括竹竿河、狮子河和柳林河。竹竿河流经马畈镇起点为马畈镇永林村。狮子河流经马畈镇起点为马畈镇徐寨村,流经其他乡镇此河流名为石杆秤河。柳林河流经马畈镇起点为马畈镇潘楼村,流经其他乡镇此河流名为百步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马畈镇辖马畈1个居民委员会,马畈、庙山、代洼、锡山、徐寨、汪乡、付寨、太平、永林、中寨、汪畈、潘楼、柳林、张北洼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个居民小组、29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8年,马畈镇下辖北街社区、南街社区、戴洼社区3个社区,马畈村、庙山村、锡山村、徐寨村、中寨村、傅寨村、汪乡村、永林村、太平村、汪畈村、林村、张北洼村、潘楼村13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马畈镇下辖3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马畈居民委员会行政路16号。
北街社区位于马畈镇镇区中心,东至戴洼社区,北至徐寨村,南至行政路,西至中寨村和锡山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亩,山林面积2000亩,辖4个村民组、5个居民组、4592人。现有党员36人,村干部5人,人均收入8500元。
南街社区毗邻马畈镇政府所在地,面积1.5平方公里,北与行政路以南交界,西与马畈村邹尧交界,东与戴洼社区张小湾交界,南与马畈村南马畈湾交界。社区有4个村民组、1个居民组、4121人,耕地面积60亩,两委成员3人,党员15人,主要产业主要以手工业加工业、服务业为主。
戴洼社区位于马畈镇东1公里处,东与汪畈村相邻,南与庙山村相邻,西与镇区相邻,北与徐寨村、罗陈乡周湾村相邻,社区辖14个村民组、686户、2786人,总面积5.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80亩、林地面积5800亩,人均收入5200元。戴洼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党员46人。
马畈村位于马畈镇中部,紧邻镇政府,东与戴洼社区相邻,南与庙山村接壤,西与罗山县交界,北与锡山村相连,省道338线、马殷路穿境而过。耕地面积约4000亩,山地丘陵面积3800亩,辖22个村民组、2616人。村两委成员共有4人,中共党员33人,该村支柱产业主要以种植、建筑、劳务输出为主。
庙山村位于马畈镇南部,与殷棚乡交界,西与罗山县交界,东与柳林村交界,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属浅山区。耕地面积1450亩,山林面积12000亩,水域面积500亩,辖15个村民组、186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庙山村现有3个集体林场,主要产业以林果收入和劳务输出为主。
锡山村位于马畈镇西部,与罗山县周党镇杨冲村相邻,北与太平村相邻,南与马畈村相邻,东与马畈街道南北社区相邻,辖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林地15000亩,水域面积3000余亩,耕地面积3108亩。辖30个村民小组、3368人。村“两委”成员5人,中共党员4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
徐寨村位于马畈北部1.5公里处,省道338线、孙马路穿境而过,东与罗陈交界,南于马畈村相邻,北与仙居乡接壤,西与中寨村隔河相望。总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20亩,山地面积2000亩。辖22个村民组、760户、3052人,常住人口达1.6万人,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54人,人均纯收入9840元。徐寨村主要产业以商贸物流业、林业、种植业、建筑建材业为主,村内二、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该村区域内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中小企业27家,高中1所,阳光中学1所,水厂1所,小型二类水库3座。
中寨村位于马畈镇西北部,东邻徐寨村,南邻马畈村、锡山村,西邻太平村、汪乡村,北邻傅寨村、仙居乡苏岗村,系属丘陵地带,全村辖27个村民组900户、3600人,总面积12782.4亩,其中耕地面积约5800亩,林地面积2600亩,水域面积1000余亩。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中共党员52人。系国家级贫困村,主要支柱产业以水稻、小麦、油菜种植为主。村办小学共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人。
傅寨村位于马畈镇西北部,距政府驻地12公里,北与罗山县庙仙乡吴乡村隔河相望,东北与仙居乡草庙村相邻,东与仙居乡苏岗村接壤,南与中寨村、汪乡村为邻,西与罗山县蔡张乡、郑洼村、天胡村隔竹竿河为界。全村区域面积为106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6000亩,林地、山地、丘陵面积约3000亩,水域面积1000亩。全村辖20个村民组、56个自然组、3658人。该村为国家级贫困村,主要产业以农业、劳务输出为主。
汪乡村位于马畈镇西北部,距镇政府7公里,与罗山周党莽张、庙仙隔河相望,东与中寨村接壤,北与傅寨村相邻,南与太平村、永林村相邻,耕地面积3600亩,水域面积2000亩。辖25个村民组、46个自然村、820户3662人。村两委成员共7人,中共党员54人,人均纯收入2560元。
永林村位于马畈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西南与罗山县周党镇长安村相邻,东南与太平村相连,东北与汪乡村接壤,西北与罗山县周党镇青龙村、莽张鲁堂村隔河相望。全村耕地面积3166亩,其中稻田面积2800余亩,山地360余亩。辖21个村民组、42个自然村、2920人。现有村干部4人,村小学1所,在校生200余人。
太平村位于马畈镇西北部,距政府驻地7公里,南与罗山县长安村交界,西与永林村交界,北与汪乡村接壤。总面积为1400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为2700亩,旱地为700余亩。全村辖17个村民组、2750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主要产业以农业、养殖业为主。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劳务输出为主。
汪畈村位于马畈镇东部4公里处,总面积约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00余亩,山地面积6000余亩,东与潘楼村相邻,西与戴洼社区相连,南与柳林村接壤,北与罗陈乡相邻。辖22个村民组、775户、2970余人,村两委成员共6人,党员40人,农民人均收入7600余元。
柳林村位于马畈镇东南部,南与南向店乡五岳村接壤,西与庙山村相邻,北与汪畈村交界,东与北洼村相邻,辖18个村民组、1998人,耕地面积1339亩,林地面积700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29人,国家级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
张北洼村位于马畈镇东南部,东与文殊乡李扶村相邻,南与南向店蔡冲村接壤,西与柳林村相连,北与潘楼村隔河相望。辖区面积10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2000余亩,林地6000余亩,辖22个村民组,2250人,人均收入8000余元,村两委成员5人,中国共产党党员36人。
潘楼村位于马畈镇东南部,距镇政府5公里,北与罗陈乡坪塘村相邻,东与罗陈乡百步村相望,南与北洼村相邻,西与汪畈村相连。全村区域面积为57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500亩,林地丘陵面积5100亩,水域面积1040亩。辖24个村民组、546户、2378人。全村党员38人,村干部5人,为国家级贫困村,主要产业以种植和家禽养殖为主。村小学一所。
人口民族
马畈镇人口历史多有迁移,明初之时,实行移民政策,有“江西省填湖广”之说,即将江西居民迁往鄂豫皖一带。政府对移民开垦土地私有合法化,享受赋税优惠,吸引了众多百姓;又为剥离宗族之势力而集中移民(民间称之“赶散”,因宗族人口众多,势力强大,政府分而治之。移民之兄弟皆不许居住在一起)。江西鄱阳湖畔筷子港(一说筷子岗、筷子巷),其时作为官方指定港口承担起移民之重任(马畈当地的一大宗族易氏族人家谱也间接论证了这一史实,其谱记载了马畈易姓始迁祖是明洪武二年由江西南昌府筷子巷瓦屑墩迁湖北,到了第三世又从湖北迁居河南光山县城西七十里易家山,即今马畈)。明末又发生了张献忠屠城,李自成攻陷光州市(今信阳地区中东部,潢川县、光山一带),清朝皇帝下令以江西省等地百姓填之(时值湖广、闽、赣填四川)。马畈人至今保留的祖上风俗习惯是在中堂上供“祖宗昭穆牌位”,左边“东厨司命”,右边“福禄财神神位”。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又逢太平天国运动,导致部分马畈人“下江南”迁安徽宣城、溧阳市宜兴市句容市……等地繁衍生息至今。
截至2013年8月,马畈镇户籍人口43310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境内以易姓(2011年已复建易氏宗祠)、马姓为众。
2011年末,马畈镇辖区总人口4230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951人,城镇化率21.2%;另有流动人口16242人。总人口中,男性22845人,占54%;女性19461人,占46%;14岁以下9307人,占22%;15~64岁27076人,占64%;65岁以上5923人,占1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2292人,占99.97%;有藏、彝、壮、苗、傣等6个少数民族,共14人,占0.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4.3‰。
2017年,马畈镇常住人口44393人。
截至2018年末,马畈镇户籍人口4485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收入首次突破9000万元大关,实现9346万元,较去年增长近3倍,全市乡镇综合实力排位由2003年的第58位,升至第4位,上升了54个位次。马畈镇是光山县西南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是全国重点镇河南十佳名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中州名镇、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等。
2011年通过组织推荐、初审筛选、专家审核,马畈镇被河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评选选为河南省十佳名镇,这是对马畈十一五期间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为马畈未来发展提供了更新更强的动力。2014年,马畈镇身全国重点镇,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三,镇区面积6.4平方公里,建设规模仅次于光山县县城,加剧了城市化进程。
2016年4月,河南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6〕21号。其中二、主要任务下面(五)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里面提到加快推进平桥区明港镇、光山县马畈镇等扩权强镇试点建设。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不断的深入人心,马畈人民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重要的区位优势,大胆创新,人们生活水平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文化娱乐的追求逐渐提高,全镇1160户人家基本上家家有彩电、VCD,镇有有线电视转播站两个(即:马畈、王屠店)能看到中央1—10套节目和地方台36个,转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覆盖率达到100%。
2018年,马畈镇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5个。
第一产业
马畈镇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农、林、牧、副、渔业发展前景良好。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芝麻、棉花、花生等,播种总面积6463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2990亩,镇内有板栗、桃、李、杏等特色经济作物。另一方面同中原地区大部分农村乡镇一样,青壮人口大量外出大都市学习工作,劳动力减少及农作物带来经济效益总体不高,加之马畈镇地处丘陵地带,阶梯式农田不便于大型机械联合收割,现镇区农作物种植呈逐步减少之趋势。
非公林业方面。已建成“南大山板栗基地”,“金龙庄园”,“满堂香庄园”,“摩天岭小杂果基地”,“凤凰山”、“长安山林业开发示范区”,等六大非公林业综合示范基地。境内的“观音脸,五月鲜”等鲜桃品牌以独特的色香味美享誉县内外,走俏豫东南。
光山马畈镇有着2000多年的种桃历史,这里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品质独特的鲜桃特质。但以往主要在光山县周边县区销售,价格一直不高,桃农丰产不增收。在县里的扶持下,马畈镇被确定为“光山十宝”的建设基地。他们为鲜桃注册了“观五玫”商标。2015年6月,“观五玫”鲜桃上市后持续旺销,卖出了每只10元的高价,鲜桃真成了“蛋黄果”,更有北京、上海市、深圳等高档宾馆酒店通过互联网进行批量采购。
马畈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2万亩,人均0.9亩,林地面积3.6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2亿元,比上年下降了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6%。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8万吨,人均660.9千克,其中水稻2.6万吨、小麦1396吨。经济作物主要以芝麻、棉花、花生等为主。2011年,芝麻种植面积1635亩,棉花种植面积2325亩,花生种植面积为1875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鸡、鸭为主。生猪饲养量3.1万头,蛋鸡饲养量37.3万羽,蛋鸭饲养量25.1万羽,畜牧业总产值76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7%。
第二产业
马畈镇由于具有丰富的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以水泥制造、石灰加工等建材业为基础,截止到现在,镇境内拥有建材企业136家,机动运输车辆400多台,饮食业60多家,从业人员达8800多人。1999年,电杆预制产业抢抓机遇、内引外联,现已发展500多家,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年产值达4亿元,仅此一项农民新增收入1.2亿元。
镇办水泥厂年生产能力现已发展到13万吨,产值1亿元,上交税金420万元。2007年镇党委、政府又成功争取了河南天瑞集团投资5.47亿元,日产汽车公司4500吨新型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落户马畈,为全镇非公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喜人的发展后劲和希望。不可否认,水泥及周边产业给马畈镇经济带来质的飞跃,同时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环境。
镇域民营企业发展年产值超千万元。2004年成功引进省内外三家知名企业落户该镇,即:镇与河南省雷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五岳管理局三家联手投资800万元,共建的五云供水项目,现以全线开通,实现镇区供水。入户率达85%;引进安徽三源公司和信阳彩虹公司投资800万元。兴建的年产50万吨,产值2000万元的砾石加工项目现市场产景良好;引进的深圳金锋机械制造集团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火花机生产线项目,年产值达7000万元,是该镇唯一一家创外汇企业。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468户,私营企业8家,从业人员6500多人,年产值1.4亿元。其中,建材业独树一帜,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成为豫南地区较大的建材基地。电线杆预制业,已发展到500多家,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仅此一项年产值达4亿元,税利1.2亿元。大理石加工业,已发展到60多家,年产值1000万元。建材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0%。
马畈镇工业形成以中国天瑞水泥、天瑞建材、云山机床制造、五云供水、汪扬石料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企业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工业增加值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1%。
第三产业
马畈镇旅游资源底蕴淳厚。马畈是一个古老的乡镇,有待于开发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境内的红色革命旧址:光山县成立第一个党小组旧址,现马畈镇柳林村支部所在地,组长熊少山,是柳林熊稻场人。
王震三五九旅在马畈锡山汪窑抗敌,指挥部旧址仍存在。
清朝政府大员易小锁(相传其职务为两广总督或两广盐务总督,但都有待考证,依《清代职官年表》、《光山县志约稿》,易小锁应为易中孚,原名为易士刚<马畈易姓辈分可考:道士玉文,敦敬立本,明善怀仁....>,在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出任广东高廉道员。1840年后林则徐委派道台易中孚负责澳门政务<前此管理澳门的官员仅为同知>。据1936年《光山县志约稿》中第297页“出身表”“劳积”记载“易中孚,原名士刚,监生,以随营积劳保授江西南安知府升赣南道,历广东省高廉盐运使”。)居住旧地仍存,如今马畈镇人民医院所在地,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现存房屋57间,前后三进,四周房屋墙体呈封闭式结构,前有月亮塘后有山,是豫南迄今保存较好的清代官宦府第。充满传奇色彩的大地主恶霸、土匪头子易本映的住宅保持完好,就在现在庙山村的柳洼。
2011年末,马畈镇有商业网点24个,大型连锁超市达到3家,个体工商户在册数达2145户,是光山县西南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8亿元。
2011年,马畈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5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7081万元,比上年增长7.6%。
文化
马畈小集镇
马畈小集镇建设以马畈、塔尔岗、甘岗、王屠店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委、政府立足本镇实际,着眼未来,实现城乡连接对小集镇进行综合治理和规划,马畈先后建成了“一场三区”(综合贸易市场、甘岗工业区、戴洼建材区、锡山行政区)和日杂百货、蔬菜两个专业市场和公共停车场站一个,城镇建设规模达到6.4平方公里,小集镇总人口2.3万人,为了加强城镇建设,拉大镇区框架,2015年由政府主导的240余亩天瑞瑞祥雅苑生态楼盘工程项目正式启动,项目采取徽派建筑风格,涵盖电梯小高层、别墅、商业步行街、学区,镇区东扩将是马畈镇未来房产的走向。
地名由来
马畈镇因清代居民以马姓、易氏居多,有“易马畈”之称,后简称马畈。
方言
方言处于光山话与罗山话之间,举几个例子--数字“6”念“漏(lou)”;什么时间表达为么(zan)、几昝(zan);思念人表达为欠(qian),如“你qian你妈妈不?”;欺骗人表达为惑(he),如“你别惑我”;学习好表达为学习真照;人邋遢,脏表达为拢圾(longji)、坐圾(zuoji)、赖得(laide),如训斥小孩会说“你真longji啊,地上那么laide,你在上面打滚!”。
人的称谓有:么(mer),如二么,涛么,亮么等;佬(laor)(意思是①父亲的弟弟、②姑的丈夫、③姨的丈夫、④干爹),如小佬,姑佬;姥娘,即外婆的方言称谓。
动物的表达语音为:长虫(蛇),扁嘴子(鸭子),泥狗子(泥鳅)。
其中,马畈方言中也有古楚音,如豇jiānɡ,方言古楚音ɡānɡ,如:豇(ɡānɡ)豆;锯jù,方言古楚音ɡè,如:手锯(ɡè)了个口子。语言是丰富多趣的,在此就不一而足了。
本地特产
马畈镇特有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诸多品种,如蕨苗、地皮、香椿叶芝麻菜、红薯杆等,也会产孩童吃的菱角米荸荠、白茅针(茅冲)、覆盆子胡颓子虎杖麦李(秧李子)、毛楂子、菇娘黑桑葚木珊瑚、冬天松树松针枝上白色的松糖等。
民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与全国大致相似外,还有本身独自特点——正月十五给祖坟“送灯(送亮)”,当地有“正月十五大过年”的说法。临近罗山县周党镇部分无此习俗。
农历上巳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当夜幕降临时,家家要燃放鞭炮,驱邪逐鬼,以求平安,这天喜欢以篙子做馍,俗称“篙子馍”,认为吃了“篙子馍”,人的灵魂便可以钻进篙子林中,以免小鬼抓人,虽是迷信,但“篙子馍”有药用价值,吃了可以防病。
清明节,门间插杨柳。清明节前几天去先祖坟前扫墓祭拜。
农历三月十八,马畈镇甘岗集市庙会。
农历五月端午节,马畈镇有大小端午节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节,五月十五为大端午节。不论大小端午节,会进行插艾蒿,包粽子。
农历八月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农历重阳节,初十,十一这三天为马畈传统庙会。
农历小年夜,过小年。之后会打糍粑,杀年猪迎接春节
交通
马畈镇境内有338省道穿境而过,境内长9千米。有县乡公路5条,总长31千米。村公路贯通。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1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2米。2011年末,镇区有汽车客运站1座,汽车153辆,年客运量1.4万人次。
社会
文化教育
小学:马畈镇各村均有村办小学。
初级中学包括:马畈一中(马畈镇北头)、马畈二中(马畈镇王屠店)、马畈三中(原址马畈镇塔尔岗,早已并入马畈一中)、阳光中学(马畈镇甘岗)等。
高中马畈高中(马畈高中在2006年被命名为市级示范性高中,2007年被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连续四年获得县教育工作一等奖、市普通高中进步奖、基础教育先进单位)。
2011年末,马畈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986人,专任教师32人;小学12所,在校生4218人,专任教师2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828人,专任教师15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小升初升学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135人;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1145人,专任教师68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2011年,投入教育经费1964.5万元。
2011年末,马畈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皮影班和地灯班。
2011年末,马畈镇有广播电视中转站1个,覆盖全镇15个村(街),有线电视用户4321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39%。
医疗卫生
马畈街南有马畈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全部完善,徐寨村卫生室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汪乡、付寨两村卫生室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
2011年末,马畈镇有中心卫生院1家,村标准化卫生室14所。专业卫生人员101人。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5万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马畈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9户,人数168人,支出31.9万元,比上年增长8.1%,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01户,人数1802人,支出155.6万元,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90人,支出42.5万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32人,支出30.6万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医疗救助3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802人次,共支出5.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6人,抚恤事业费支7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社区服务站1个。敬老院4所,床位210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9594人,参保率90%,比上年增长5%,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45人,参保率65%,比上年增长5%。全年享受工伤保险243人,比上年增加35人,参加失业保险154人,比上年增加36人,参加生育保险241人,比上年增加47人,全年共有297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马畈镇有邮政网点1个,邮政所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10千米,投递点36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2家,固定电话用户315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1%;移动电话用户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为34%;光缆线路总长达108千米,主干电缆达64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600个,宽带接入用户945户。移动联通信号基站15座。
能源
2011年末,马畈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器84台,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76千米。加油站3家。
2011年末,马畈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排水管道30千米,自来水普及率99%,污水治理工程1项。
供电
2011年末,马畈镇镇区有主变压器2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9%,供电可靠率99%,年供电量1400千瓦时。
燃气
2011年末,马畈镇镇区有供气站1座,有煤气用户3560户,燃气普及率31%。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马畈镇镇区园林绿地面积0.5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0.36公顷,绿化覆盖率16%,人均绿地0.6平方米。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交通
气候条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
马畈小集镇
地名由来
方言
本地特产
民俗
交通
社会
文化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