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塔·阿格丽希(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生)是一位来自
阿根廷的钢琴家,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她出生于阿根廷,成长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父母为犹太人-西班牙人。阿格丽希八岁开始登台演出,并在欧洲接受进一步的
钢琴训练。她曾获得第七届
萧邦国际钢琴比赛首奖,并已录制了多张唱片,与世界各地著名乐团合作。阿格丽希曾获得多项奖项,包括三座
格莱美奖,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92年,玛塔·阿格丽希参加
柏林除夕音乐会演出。
个人经历
玛塔·阿格里奇出身于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在大学工作的经济学家。1944年,3岁时开始习琴。1946年,5岁时师从文森左·斯卡拉穆萨系统学习钢琴。1949年6月,8岁的她首次登台演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科隆大剧院演奏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第二十钢琴协奏曲》、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受到观众的欢迎。
1955年开始,在
维也纳师从
奥地利钢琴演奏者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后又在
日内瓦拜帕蒂夫人和
尼基塔·马加洛夫为师。1957年9月,16岁的她先在
意大利波尔萨举办的
费卢西奥·布索尼国际
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此后又在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中取得
一等奖,中间仅间隔三个星期。
1960年,师从意大利钢琴演奏者阿尔图罗·米开兰杰利继续深造;同年,与德国DG
唱片公司合作,录制首张专辑,曲目包括
弗雷德里克·肖邦、
弗朗茨·李斯特、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拉威尔与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其中录制的李斯特《第六匈牙利狂想曲》,引起了美国钢琴演奏者
弗拉基米尔·霍罗威茨的注意。
1965年10月,在
华沙赢得第七届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并独揽圆舞曲和玛祖卡奖,波兰唱片公司在现场录制了她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从而正式开启了她的演奏生涯。
1967年,首次到美国演出,录制了肖邦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1968年至1969年,在
意大利指挥家
克劳迪奥·阿巴多的指挥下,与
柏林爱乐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协作,录制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
弗朗茨·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
1970年10月,首次赴
日本演出。1971年,与
瑞士指挥家
夏尔·迪图瓦、
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录制
彼得·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977年5月,同美籍钢琴演奏者
毕肖普·科瓦塞维奇一起,在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录制
贝拉·巴托克的《奏鸣曲》。1978年5月,与美国指挥家西蒙·戈德伯格、荷兰室内乐团录制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
1981年,公开宣布不再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此后事业重心开始偏向
室内乐。1982年,与
意大利指挥家
里卡多·夏伊、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录制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1984年,与小提琴演奏者吉顿·克莱默合作,录制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1992年12月,在柏林
除夕音乐会中,与指挥家
克劳迪奥·阿巴多、
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钢琴与乐队戏谑曲》。1995年,在
德国指挥家约尔格·费尔贝尔执棒下,与海尔布隆
符腾堡室内乐团录制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
弗朗茨·海顿《第十一钢琴协奏曲》,并获得东京唱片学术奖。
1996年4月,随指挥家
夏尔·迪图瓦执掌的法国国家交响乐团首次来华演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弹奏
弗朗茨·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997年,与指挥家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制
彼得·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并凭借该专辑获得
西班牙激光唱片大奖。
1999年11月,在第二届
北京国际音乐节中,与
大提琴演奏者
米沙·麦斯基、钢琴演奏者
傅聪一起举办
室内乐音乐会;同年,为支持年轻演奏者,建立“阿格里奇钢琴奖”,并在日本建立“阿格里奇音乐节”。
2000年2月,凭借《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第一&第三协奏曲;
贝拉·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专辑,获得
第42届格莱美奖“最佳
器乐独奏表演奖(带管弦乐队)”;同年,公开宣布自己罹患黑瘤皮肤癌,并在美国加州圣塔莫尼亚的约翰·韦恩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卓有成效后,为表示对医院的感激而筹款,在纽约举办答谢音乐会。
2002年6月,举办第一届
卢加诺音乐节玛塔·阿格里奇音乐会,音乐会上的多数演奏都以
室内乐为主。2005年2月,凭借与
俄罗斯钢琴演奏者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合作的《普罗科菲耶夫:灰姑娘-两台钢琴弹奏的组曲》,获得
第42届格莱美奖“最佳
器乐独奏表演奖”;同年9月,荣获日本皇室
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 。
2006年7月,与
夏尔·迪图瓦共同担任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的导师,除了合作演出外,还为夏令营的学员们开班授课。
2011年,DG唱片公司推出《阿格里奇70大寿套装》,收录了一些她过往的重要录音。
2012年1月,主演了由女儿斯蒂芬妮·阿格里奇执导的纪录片《糟糕的女儿》;同年,入选《留声机》杂志古典音乐名人堂。
2013年8月,凭借在卢加诺音乐节现场录制的莫扎特
钢琴协奏曲专辑,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奖“最佳钢琴专辑”。
2015年1月,为纪念
意大利指挥家
克劳迪奥·阿巴多逝世一周年,DG唱片公司发行了《阿格里奇与阿巴多:钢琴协奏曲录音全集》,收录了阿格里奇与阿巴多合作超过45年之久的钢琴协奏曲作品;同年3月,与
阿根廷钢琴演奏者、指挥家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在
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
双钢琴音乐会。
2017年12月,与指挥家巴伦博伊姆、
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
弗朗茨·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2022年12月31日,参加2023
上海市新年音乐会线上特别版节目。
个人生活
1963年,与华裔音乐家
陈亮声结婚,他们有一个名叫Lydia Chen的女儿,是个中提琴家。后于1964年离婚。
1969年,与
瑞士指挥家
夏尔·迪图瓦结婚,两人育有一女,名叫安妮·迪图瓦。后于1973年离婚,但仍继续在音乐上友好合作。
1974年,与美国钢琴演奏者
史蒂芬·寇瓦谢维契结婚,两人有一个名叫斯蒂芬妮·阿格里奇的女儿,是个摄影师。
参演纪录片
演奏风格
风格特征
阿格里奇虽师承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等人,系统地学习了他们风格,但她未拘一格,没有具体归属于某人、某种风格。她就是她自己,一种聚多家之长而又只属于她自己的风格。她更多凭借的是自己的音乐直觉,而不是照搬别人,或靠某些音乐之外的因素来给予加强、补充。从总体的风格上看,阿格里奇并非“怪才”,并不做异端处理,她以原谱为本,弹奏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感知;此外,她虽然注重技术,但并不像技巧派那样生冷。
阿格里奇具有女性钢琴演奏者少见的力道、速度与外放的性情,这让她的演奏风格无法被归为女性钢琴演奏者的派系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阿格里奇具有像男性钢琴演奏者一样粗壮的手臂、结实的手指,所以可以和注重力量与炫技的男性钢琴演奏者相比较。例如,在弹奏轻柔的乐曲时,她的手指只要平贴于键盘,就可以发出按压到底的音色。而在演奏大型作品时,也可以运用双手敲击出足够的音量。同时,阿格里奇的演奏也并非一味生猛,特别是在演奏乐思比较丰富的多乐章作品时,她更注重动与静、明与暗的对比。
从具体的演奏上看,阿格里奇的突出特点是快,即读谱快、视奏快,拿下一首作品的周期快,以及手指的速度快。例如,弹奏
弗朗茨·李斯特的
奏鸣曲,左手的八个八度,她用不到一秒钟即可弹奏完。在此基础上,她的琴音可以为了求速度、求表情而不用顾及声音是否细腻。
曲目范围
阿格里奇的曲目选择比较多样化。在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沃尔夫冈·莫扎特、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人创作的传统曲目基础上,她以演奏
弗雷德里克·肖邦作品为其标识,录制过数量较多的肖邦作品录音。如肖邦创作的玛祖卡、波兰舞曲、圆舞曲、
练习曲、夜曲、
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等。此外,她擅长弹奏炫技性作品,例如
弗朗茨·李斯特、
彼得·柴可夫斯基、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以及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作品,尤其是讲求速度与体力的几首难度大的的钢琴协奏曲。而技巧难度低、容易表现的曲目通常不在她的演奏范围之列。自1981年宣布不再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后,她所演奏的
室内乐作品开始明显增多,例如与巴西
钢琴演奏者纳尔森·弗雷尔,
俄罗斯钢琴演奏者亚历山大·拉宾诺维奇合作演奏二重奏,与俄裔
小提琴演奏者吉顿·克莱默、
大提琴演奏者梅斯基合作演奏弦乐与钢琴
奏鸣曲。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阿格里奇是乐曲之女,是生命冲动的诠释者,有她在,事情就不是发生在词语中,而是发生在词语里的沉默中。(钢琴演奏者
埃莱娜·格里莫评)
很少有音乐家像钢琴演奏者玛塔·阿格里奇那样被耀眼光环和神秘面纱同时笼罩。她的光环来自于年轻时的倾城倾国之美,在键盘前无懈可击的技巧。在那个没有社交网络,出名基本靠走,流传基本靠吼的年代,阿格里奇在古典音乐界与如今
泰勒·斯威夫特在偶像界的圈粉实力旗鼓相当。(乐评人唐若甫评)
“圣手”一词也许并不能完全恰当地形容玛塔·阿格里奇,她的特点是狂飙式的奔放激情,像雷鸣闪电般地攫住听众的心。她不但掌握了无懈可击、炉火纯青的惊人技巧,而且气势磅礴,高难度的乐段在她指下宛如等闲,令人难以相信这些力量发自一个身材不过五尺四寸,多年皮癌(黑瘤)缠身的长发女子。(《钢琴艺术》
赵景伦评)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