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庆,男,1976年10月28日出生于
秦皇岛市。他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专职研究员和办公室副主任。
人物经历
2005年12月,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获得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2004年10月—2005年9月,
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外国人研究生;
2005年10月—2006年9月,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客员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
主讲课程
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欧陆刑法、刑法案例评析、刑法实战演习
主要贡献
个人独著
2.《法治的声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与人合著
1.《刑法机制》(
储槐植、宗建文、杨书文、付立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翻译著作
1.《
刑法总论》,[日]
山口厚著,(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从新判例看刑法》[日]山口厚著,(与刘隽合译,第一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主编与副主编
1.无情的法律与理性的诠释——
许霆案的深层解读(第二主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副主编),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3.金融犯罪的全球考察(副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副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版;
5. 刑法分论(第二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参于编著
1.《
刑法分论》(
谢望原、
赫兴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2.《
刑法总论精释》(
陈兴良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代表论文
(一)犯罪论体系序列
1. 犯罪概念的分层含义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再宣扬——以“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规范理解为切入,
2.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宣言与自省,《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
3.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改造研究的现场叙事——兼对一种改良论主张的若干评论,
《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4期);
4. 重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基本依托和意义所在,《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5.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
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春季号;
6. 违法性理论的应然位置,《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1期);
7.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云南法学》2008年第3期;
收入
于改之、
周长军教授主编:《刑法与道德的视界交融——西原春夫刑法理论研讨》,
8.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目标定位——二阶层、三阶层还是四阶层?
载
冯军主编:《
比较刑法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9.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所面临的基本课题
10. 刑事领域的违法性冲突及其救济——以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检讨和反思切入
与梁根林教授合著,载
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0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刑法基础理论序列
11. 被害人因受骗而同意的法律效果,《
法学研究》2016年第2期;
12. 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3. 刑罚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解释,《
中国法学》2013年第4期;
14. 论刑法用语德明确性与概括性,《法律科学》2013年第2期;
15. 行为犯概念否定论,《
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16. 应否允许抽象危险犯反证问题研究,《
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
17. 善待罪刑法定——以我国刑法第3条的检讨和反思切入,
《
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8期转载);
18. 论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以刘海洋事件为视角的考察,
《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5期转载);
19.
刑事一体化:梳理、评价与展望——一种学术史意义上的现场叙事,
载
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主观违法要素与目的犯研究序列
20. 论
金融诈骗罪的
非法占有目的,《
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
21. 论目的确定的推定化,《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6期转载)
22. 论主观违法要素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刑事法探究》第一卷,2007年5月版。
23. 非法定
目的犯的甄别与定位——以伪造货币罪为中心,
《
法学评论》2007年第1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4期转载);
24. 论主观违法要素的地位与范围,《刑事法评论》第17卷,2006年3月版;
25. 论中国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
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四)近代日本刑法史研究序列
26. 战后
日本刑法学的发展谱系及其课题,《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27. 近代日本的刑法学派之争及其特色,《法学杂志》2016年第8期;
28.近代
日本刑法立法的变动及其评价,《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秋季卷。
(五)财产犯一般理论序列
29.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中国法学》2011年第6期;
30. 论刑法对财产权保护中的均衡性原则,《法学》2011年第5期。
(六)刑法适用具体问题研究序列
31. 交叉式法条竞合关系下的
职务侵占罪与
盗窃罪——基于刑事实体法与
程序法一体化视角的思考,
《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2期;
32. 应当关注隐性的死刑冤案,《中外法学》2015年第3期;
33. 隐性的死刑冤案不容忽视,《
法治日报》2015年1月4日,第010版;
34. 论
抢劫罪与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之间的关系——以孙某寻衅滋事案为切入点,
《法学》2015年第2期;
35. “情节较轻”的认定应不考虑法定从宽情节——以防卫过当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为切入,
36. 累犯情节前置论,《法学》2014年第7期;
37. 死刑案件裁量过程中的司法软骨病及其祛除,《法学》2013年第10期;
38. 恶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实行为之法律定性,
《法学》2012年第6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11期转载);
39. 绑架罪既遂标准的重新论证,《
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40. 论绑架罪的修正构成的理解与适用——兼评修正案对绑架罪的修改,
《
法学家》2009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11期转载);
41. “
躲猫猫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法学》2009年第4期;
42. 持假枪抢劫该如何定性,《
法治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8日;
43. 典型案例的标本价值,《人民检察》2008年第7期;
44. 利用ATM故障恶意取款案法律性质辨析,《法学》2008年第2期;
45.
许霆案背后的几点反思,《法制日报》理论版,2008年1月20日;
46. 拐卖幼女并奸淫行为之定罪量刑,《法学》2007年第10期;
47. “奸淫被拐卖的妇女”应如何理解,《法制日报》理论版,2007年9月9日;
48. 求仁而得仁,何怨?《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
49.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之法律适用,《人民检察》2007年第9期;
50. 论军警人员抢劫行为之法定刑适用,《
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0期转载);
51. 超越与缺憾——
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总置评”,《刑事法评论》第13卷,2003年版;
52. 死刑犯的
生育权,《刑事法判解》第5卷,2002年版;
53. 婚内强奸犯罪化应该缓刑,《刑事法判解》第4卷,2001年版。
(六)其他
在《
南方周末》、《
法治日报》、《
检察日报》、《
时代潮》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法学随笔20余篇;在《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现代财经》、《财会月刊》等杂志上发表经济类论文5篇(2000年以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