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编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军队编制
日军陆军编制奇特,从分队到师团在二战时独树一帜。
日军参照旧德国陆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并仿效一战美国军队师的庞大火力与人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
编制历史
日本陆军编制一开始是完全照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旧德国陆军编制(17000人)。袁世凯建立的清末新军北洋陆军也是采用类似编制,但是部队规模进行了缩水(13000人)。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后进行的整编、抗战前进行的整编和抗战结束后进行的整编,三次整编也都参照了这种旧德国陆军编制。
旧德国陆军编制则源自文艺复兴时期方阵步兵编制,而文艺复兴时期方阵步兵编制则参考了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军团方阵步兵编制,由两个百人队(排,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方阵的边长)组成分队(连),三个分队组成大队(营,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方阵),五个大队组成军团(团),一个罗马人军团和一个盟邦人军团组成联合军团(旅),两个联合军团组成执政官军团(师)。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长枪方阵战术被步枪所淘汰,下层编制也进行了调整,但是团以上的编制依然是罗马军团二二制未作改变。法国大革命后,各国开始启用义务兵役制,军队数量急剧扩大,才开始有了定制的军、集团军、方面军等更高一级的编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苏美德法相继改用三三制编制,也就是从班到军,全部由三个组成更上一级。而日本因为主要对手是依然使用旧德国陆军编制的国军,在二战后,只是在部分与八路军、新四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后很快从二二制改回了三三制)交火的区域新建了三三制的警备师。
事实上,与二战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班、排、连、营、团、旅、师体系和不到2万人的规模不同,日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和接近3万人的规模,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一战末期,美军参战的强大火力配置、重视工兵和重后勤的28000人编制师显示了强大的突破德军13000人编制师防线的能力,而日军的主要目标中国军正是普遍采用13000人编制师。因此日军进一步扩大师团的规模,并参考美军先进的“每个师,平均一个班一挺轻机枪、一个排一挺重机关枪、一个连一门迫击炮/步兵炮、一个营四门大炮、一个团六门重炮”的火力配置理念,除了大口径重炮因不能国产化而不能加入编制外,日军基本改成了一战美军编制,除了基层保持旧德军的“一个连三个排、一个排三个班”与一战美军的“一个连四个排、一个排四个班”不同,而导致全师人数少于一战美军师。中国军在抗战前进行的整编也是接近这个火力配置标准,但因重火力不足而总人数只能接近一战中期的德军编制。美军则是参考一战前的巴尔干战争中,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三国24000人编制师强大的突破土耳其12000人编制师阵地的能力,日军也参照了三国在巴尔干战争中通过迅速动员预备役,将一个师的人数迅速翻倍的经验,在抗日战争中,也是通过类似的迅速动员预备役,将一个师的人数迅速翻倍为近3万人。
抗战中,国军因为大多缺乏重武器和训练,往往需要一个军(约3万人)才能防御日军一个师团(接近3万人),无法遵循防御战以一敌四的一般规律。日军则注重占领水陆交通线,通过及时的调度,保证在进攻时,在交火的各处战线与国军保持兵力上的平衡。日军一般留一个旅团在大后方县城里修整,只用师团炮兵配合一个联队进攻,另一个联队固守炮兵阵地。国军防御区划以营为最小单位,一个营面对日军一个联队的进攻外加师团级炮火的支援,基本是防守不住的,即使有增援的营,也不过用血肉和钢铁炮弹换时间,毫无还手之力,分散在周围的别的部队,因为不敢放开部队,以及日军侦察机的空中优势,忌惮于日军另一个联队会随时发起进攻,也不敢赶来支援。经常是日军破口后,由生力军联队插入国军防御线后方切断退路,被打残的联队固守炮兵阵地,等待县城里另一个旅团进行合围。国军因为消极固守被日晒雨淋折磨和日军行动迅速,也不敢合围突入的日军生力军联队,往往只能放弃整条防线,在撤退中被日军飞机轰炸和步兵分割包围,而损失惨重。
从分队到联队
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和北洋军的棚。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关枪射手除外);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由排掷弹筒班,拆解一个组,支援到班)。
日军的一个小队,稍稍大于中国军队的排和北洋军的排,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加强配置时,每个分队15人,加强一个掷弹筒,整个小队62人(把其它排的掷弹筒班,支援过来)。而为了应付中国的游击战,日军还曾有另一种小队编制:每小队6个分队,每分队8人,只有3个分队配置机枪,加正副排长,全小队50人。
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比起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就已经大出不少了,相当于北洋军的“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共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由营拆解支援到连)。
日军一个1100人编制的大队是中队之上的编制,与同期的中国军队相比,它远大于一个营,但又明显小于一个团,处于营团两级之间,相当于北洋军的营。日军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有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更上一级的联队里。四个步兵中队(一些大队只有3个);一个机枪中队(除了一般的步兵中队外,日军还有机枪中队的编制,有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和1个弹药小队,每个小队4挺重机枪,共12挺,174人。);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分队,两个15人的炮分队各装备1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少一些可以分到20毫米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小队。
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是联队(12~14门步兵炮,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要少),一般日军将联队视为团级单位。一个3800人的联队明显大于同时中国军队的一个步兵团,相当于北洋军的“标”。它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有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小队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108挺轻机枪,36挺重机枪,与德军相同);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炮兵中队,编制122人,包括1个25人的中队部,1个观察分队,1个31人弹药小队,3个31人炮小队(每个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分队,装备一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山炮和步兵炮),各4门炮。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包括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小队(4到6个电话分队,每分队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日军还有炮兵联队。配属普通师团的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毫米野炮或山炮
配属战车师团的汽车牵引炮兵联队开始由2个大队(6个中队)编成,装备机动九〇式野炮24门;1945年增编三中队制自行炮大队1个。
旅团指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一种军队编制.其编制在师团以下,联队以上.因战争的变化,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编制.每个旅团约3000人-8000人.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独自混成旅团有6000-8000人。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
武器后勤
日军使用的兵器当时并不先进。日军在抗战中的单兵装备,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其具有精度好、射程远和枪身长利用于白刃格斗的优点,事实上,由于弹丸细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最细长的弹头)和特殊的被甲,6.5毫米友坂弹在刚刚离开枪口时的子弹章动效应非常明显,穿入人体后很容易爆裂变形,所以三八式步枪在200米距离内的杀伤力非常强大。在200-600米内,弹头进入飞行稳定期,因为来福纹缠距短,弹头的陀螺效应明显,所以弹道平直,精度高,可能侵彻力比别的弹种强一点,但这种强是建立在弹道轨道都是均质组织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子弹在穿透人体的过程中,不能碰到任何骨头,不能穿过太复杂的内脏,否则一样会产生翻转效果。600米以后,因为动能降低,弹头失稳,由于长径比大,空腔效果也不会比别的枪种差。也就是说,在抗日的战场上,在一个恰当的距离(200-600米),让子弹穿透人体极小的无阻碍区域,才真的有可能发生传说中的三八式步枪杀伤力差,一枪穿两眼的情况。“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三八大盖真正的缺陷是动能不足带来的侵彻力不足,对拥有防护(头盔)的士兵杀伤力低下。日军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开发了使用7.7毫米口径子弹的九九式步枪,但装备部队的普及程度远不如“三八”式。
日军所用轻机枪主要是人称“歪把子”的大正十一年(1926年)式,后装备中国俗称为“拐把子”的九六年(1936年)式。歪把子机枪的优点是射击准确,但供弹不畅,只能一次5发的短射,加上通用的6.5毫米子弹杀伤力不足,杀伤性能不如中国各派军队主要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通用德式7.9毫米弹)。日军于1939年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轻机枪,也因生产能力不足未大量装备。侵华战场上的日军没有装备冲锋枪,是拘泥于日俄战争的经验,认为“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要胜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感到冲锋枪耗弹多且精度差,又不符合日本武士最后以刺刀决胜的观念。但是日军的“歪把子”可以被单人抱持充当冲锋枪应对冲刺靠近的敌军,这个影视剧里也常有表现。
抗战中日军的重机枪为“九二“式,使用 7.7毫米口径子弹,耐寒性好,远距离命中精度相当高。缺点是靠弹板供弹操作不便且易卡壳。枪口焰很小,利于隐蔽提高了在战场上的生存率。采用气冷式设计,比水冷式更适应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寒冷干燥环境的作战。
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枪(“王八盒子”)因弹簧钢质量差、供弹常出问题,被称为“二次大战中最差的手枪”。
迫击炮方面,日军主要装备的90毫米九七式迫击炮性能优秀,弹道弯曲、死界很小、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机动、易于操作、造价低。不过因为中国军队同时装备的82毫米迫击炮性能也非常优秀,这使得日军在支援火力迫击炮上并没能占据优势,但日军大量装备了50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一个中队有6具),具备一定近战火力优势。日军九二步兵炮设计成平射曲射两用,可以灵活打击重机枪阵地。
抗战初期,日军地面重武器数量多于中国军队。日军一个师团支援火炮有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加农炮(亦即野炮)和24门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
坦克日军也装备不多。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年,日军已设计制造出重型坦克,但因御前会议决定南下,而将由美国进口的废旧钢材全部投入海军建设。
日军步兵标准制式装备包括步枪1支,刺刀1把,前后盒弹匣(子弹120发),手榴弹4颗,钢盔1顶,略帽1顶,军服1套,皮鞋1双,水壶1只,饭盒1个,寝具1套,3至10日口粮1份,急救包1个,全套装备重15至20公斤。
也不先进的火力配置
除了单兵武器,日军还在步兵各级编制内以下派或长期增加的形式、配备加强武器,以增强压制火力:个别加强的分队配备1具掷弹筒;在步兵小队增加配备3具掷弹筒(从另一个小队调入);在步兵中队则配备2-4挺重机关枪,有的还配备1-2门迫击炮;在步兵大队配备2-4门九二式步兵炮,另增配4-8挺重机枪(即增强一个1个机枪中队),个别大队还加强2门四一式山炮。在步兵联队配备4门四一式山炮或6-8门九二步兵炮,6门37毫米反坦克炮
在步兵部队中,中队长以下的军官是徒步行军的,而中队长以上的大队长、联队长等都是乘马的。
日本步兵的单兵装备,在抗战初中期要强于中国军队,但与美国、德国等国陆军相比,还是有些差距。日军主要步兵轻武器还是三八式步枪,自动武器很少,而美国军队德军苏联红军大量配备了冲锋枪、突击步枪,是日军无法相比的。
日军在火力配置上,与美德等国陆军相比无疑也是落后的,尤其是坦克的使用上,日军坦克水平低数量少,与欧洲战场美苏德各国部队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但对于中国军队,依旧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如人数205人的甲种中队,人数约相当于中国军队1.5个连,但拥有步枪、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等。以装备水平看,已经接近中国军队早期中央军的营级单位,以及后期中央军或杂牌军的团级单位。
日军胜在系统化
抗战期间日本陆军装备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因工业水平落后于美英苏等国,战前其军工生重心放在飞机、舰艇方面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地面装备则放在次要发展位置,陆军武器的质量相对于中国军队也没有绝对优势。数量少于中国军队的日本陆军,能用性能并不绝对占优势的装备在中国横行,重要原因在于其系统化程度高。
发达工业国家军队装备优势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系统配套、标准化强。
日本从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军事工业,装备基本是自产。与中国军队在武器方面自制力差,外购也混乱无序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计。中国国内各派军阀分头购械,仅枪支便来自十几个国家,战时常出现件不配枪、弹不对膛,还受制于出售国能否及时供应弹药。当时日军的枪械性能虽不占优势,却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而便于组织火力,而且能保障弹药供应。
近代特别是一战以来的武器对抗,除了单项性能对比外,还需要武器配置按作战要求力争达成最优化。日本作为一个实现了近代系统工业化的工业国,在侵华战争前已基本跟上国际战争水平的要求,从而对军队装备进行配置,在陆海军之间、航空兵与地面部队及舰艇之间、陆军的步、炮、骑、装甲兵之间的武器使用能达成有机结合,战时有较好的火力协同。从这点上说,日军在武器上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际先进(陆军次于德美苏英,海军仅次于美国军队)水平,远强于当时的中国军队。而普遍受过基础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长时间严格训练后,对技术兵器的操作、保养水平更是普遍远优于中国士兵。日军还重视战前化妆侦查,从而更好引导重武器的运输和打击。
扬长避短
日军陆军,以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机关枪部分替代冲锋枪的作用,以灵活的掷弹筒和平射曲射两用的九二步兵炮克制敌军的重机关枪和迫击炮,在轻武器上基本保持均势;利用自身编制人数的优势,通过将师属、团属火炮临时下派,以及利用交通线将外汇购置的独立重火炮联队合理调配,达到最高使用效率,从而在火炮上也基本保持均势。但是随着日军在穷兵武上越陷越深,外购重火炮及其零件的来源因国际局势被切断,疯狂扩军后的新组建部队也普遍缺乏武器,导致日军战力大减。
另外,日军重视利用航空兵进行闪电战。二战德军的强大与先进,并不是体现在其师属、营属火炮的数量众多,而在于坦克装甲部队在航空兵空中火力支援下的迅速突破和推进能力。日军在抗战初期,利用上海市的钢筋水泥房屋临时构建的工事,成功阻挡住国军的攻击,既而破天荒实现了矛盾重重的海陆军的联合作战,利用舰炮和海陆军航空兵给予国军沉重的杀伤。日军的空中优势,帮助其突破了国军重金打造的、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思维构筑的国防工事线,这些江浙地区建筑在高地突出位置上的低矮水泥堡,缺乏防备空投炸弹的设计,除了当年扼杀住北上抗日的装备落后的红军游击队以外,对日军饿着肚子的疯狂突进却毫无阻挡之力,南京也因此迅速陷落。此外,日军航空兵在战略上封锁国军的交通,极大的配合了陆军的攻势。战术上则欺负中原地区军缺乏防空火力,抵近投掷炸弹,配合陆军炮火,轮流进攻,大大加强了杀伤的威力。特别是对付火炮打不到的、中国特有的大量县城城墙根后面据守休息的国军,杀伤非常大。
素质和训练
幕府末年的日本,识字率就相当高,据统计当时的日本人,男子有45%识字,女子有15%识字。到明治维新大兴教育之后,1872年,日本公布《学制令》,到35年之后的1907年,日本的小学就学率达到97.83%,基本做到了小学教育的普及。
受到过基本教育的兵源基础之上,日军的训练也相当严格。据昭和十五年(1940年)日军颁发的《步兵操典》规定,步兵单兵及大队以下步兵分队训练主要内容包括:
单兵教练,即单兵队列(包括射击、投弹和动作),单兵对、机枪的射击和掷弹筒的使用。
中队教练,包括队形、战斗、分队、小队、中队的进攻、防御。
轻机枪和自动炮教练,包括密集队形、射击、分队、小队、中队进攻、防御,以及夜间战斗。
步兵炮速射炮教练。
大队教练,包括进攻、防御、追击、退却,以及夜间作战。
抗战初中期参战的日本士兵,从训练上大体上要接受将近一年的军事训练。
前5个月是新兵集训,训练课目包括队列、刺杀、射击及拉练。在这期间最少要有一次在严冬条件下的五天野营拉练,训练士兵严寒耐力及夜间应战能力。
接下来2个月是常规单兵综合素质训练,强调小队、中队一级作战协调。在这期间每天必须有30公里以上行军耐力训练。并由教官掌握其中强行军比例,但不得低于每日5公里的强行军。
新兵在转入小队、中队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大都加入该部队老兵的“私货”。这些“私货”练起来都很苦,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米外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的动作等,都是在战场上非常实用的技术。
再接下来的1个月是中队、大队级作战训练。新兵从这个月开始接受野战射击训练,游泳训练及强化刺杀训练。除此之外,另有每天40公里的行军。
最后2个月搞大队、联队级作战协同,高级技战术动作及火线机动。
经此训练,抗战初中期的日本普通士兵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单兵作战技能。
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关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则为1800发。在这种严格要求和训练条件下,日军射击水平普遍较高,通常每个中队(连)优秀射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英国军事评论员给日本军队军事素质的评价是: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许多日军士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而普遍受过基础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长时间严格训练后,对技术兵器的操作、保养水平更是远优于中国士兵。
直到战争后期,日本在战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兵源枯竭,不得不扩大服役年限,征召了许多“胡子兵”和“娃娃兵”,老的老,少的少,且训练的时间、质量都不能保证,军事素质就大打折扣。
师团简介
日军基本的战术兵团是师团(相当于北洋军的"镇"),它是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师团的设置自1886年开始,到七七事变开始前,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之前大正裁军时裁掉了作战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2旅团(相当于北洋军的"协")、 旅团下辖2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山地师、把大炮拆散用骡马背驮行军的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36门75mm山炮与12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4门75mm山炮)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50毫米步兵炮),总编制人数为28500人;一是平原师、用骡马拖行大炮的挽马制,炮兵联队有四个大队(36门75mm野炮与12门120毫米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4门75mm野炮)与一个速射炮中队(4门37毫米速射炮),总编制人数为25000人。此外还有 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2个骑兵联队与1个骑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36门120毫米榴弹炮与12门75毫米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4门150毫米重榴弹炮)、野战(攻城)重炮兵联队(16门100毫米加农野炮)、独立(攻城)重炮兵大队(8门150毫米加农野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 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 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36门75mm野炮与12门75mm九四式山炮的较弱设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比如板垣征四郎指挥的第五常设师团就特地取消一零五特设师团,用一个师团的人员装备作为补充人员,使得板垣师团可以一分为二,历经南口、平型关、金山卫登陆、忻口、太原、南京、临沂等多次惨烈损失后,战斗力依然不减,能以一个师团之力攻克广州)。大龄预备役人员组成的十三、十八和特设师团,因战斗斗志不强,表现不佳而在1940年前陆续被取消回国。
抗战中由于做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对三三制的八路军苏联红军作战时会行动不便,因此、又在华北搞出了警备三单位制师团,即一个师团的组成包括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24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编制历史
武器后勤
素质和训练
师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