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木聂,又称扎年,是
藏族的传统弹弦乐器,因设有六弦而又被称为
六弦琴。这种乐器在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云南省、
青海省、
甘肃省等地广泛流行。据藏文史书《
红史》记载,扎木聂在
唐朝从内地传入。藏语中,“扎木”意为声音,“聂”意为悦耳好听,因此“扎木聂”的意思是声音悦耳的琴。在汉语中,扎木聂曾被译为扎年、木聂、占木聂、扎木年等。在汉族地区,由于扎木聂有六条琴弦,因此也被称为六弦琴。在西藏自治区以及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自治州、县中,扎木聂乐器的使用最为盛行,尤其是在
拉萨市、日喀则、拉孜、
萨迦县和
昂仁县等地。
概述
札木聂是
藏族弹拨弦鸣乐器。藏语“扎木”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声音悦耳的琴。
因张有六条琴弦,
汉族又称其为藏族六弦琴。流行于
西藏自治区和
四川省、
青海省、
甘肃省等省的藏族自治州、县,尤以拉萨、日喀则、拉孜、萨迦和昂仁等地最为盛行。
据藏文史书《
红史》载,扎木聂于
唐朝从内地传入。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
器乐合奏或独奏。
独奏曲目多为歌舞伴奏曲,有《阿妈勒火》、《达娃雄奴》和《耶几长木》等。
张六条丝弦,两弦为一组,按四、五度定弦a、d1、g。
本世纪六十年代改革制成音箱大、蒙蟒皮的三种扎木聂。高音扎木聂,全长103、音箱长27厘米;
中音扎木聂,全长111、音箱长27厘米;低音扎木聂,全长126、音箱长48厘米。
演奏时,琴挎于肩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牛角拨子弹奏。也常席地坐弹或边弹边舞。
结构
传统的扎木聂,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马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在
藏族民间这些部分还有其俗称。多使用桑木、红木、
黑胡桃、
檀香制作,以红木制品为佳。琴体大小不一,常见者全长100厘米~110厘米。共鸣箱(藏族俗称“池塘”下同)似切开的半葫芦形,长27厘米左右,用整块木料制作,上部较小,掏空内腔,表面呈棱形,下部挖出椭圆形腹腔,表面蒙以山羊皮、獐子皮或
鱼皮,面宽14厘米~16厘米。
在琴皮上方的琴面上,开有一个弯月形出音孔 (“扎木聂卡”,意为“扎木聂的嘴”)。
腹腔里面的琴背与皮膜之间置有一个
松属音柱,琴背表面刻有七条竖向凸条花纹或在同一位置粘以细木条,既外表美观,演奏时又避免琴身滑动。琴头(“当里”,意为“马头”)先向后、再朝前弯曲、呈半圆形,顶端一般无饰。也有的扎木聂琴头刻以龙头雕饰,民间称其为“龙头琴”。
弦槽通透,弦轴(“居布”,意为“拧紧”)六个分列两侧(左右各三),弦槽之下设山口。
琴杆细长而中空,正面向下将杆身挖出空槽,杆壁厚度以1.5厘米为宜,其上再粘以红木指板,表面不设品位。
置木制桥空马,张六条羊肠弦或丝弦。
长期以来,扎木聂一直保持着古朴的造型,有的琴身还是由上、下两截木料镶嵌粘接而成一整体,民间还风趣地称上截为母、下截为父。琴体外表多保持木材本色,也有的漆为棕色或棕红色,皮膜多保持原色或染成
墨绿色。
关于起源
历史悠久,究其起源,众说不一。有的学者认为:
六弦琴是古代由
印度传入
西藏自治区的一种多
弦乐器演变而成的;有的学者根据藏文古代文献《西藏王统纪》中,
松赞干布赐宴时曾有艺人演奏乐器的记载,判断扎木年是于
唐朝从内地传入西藏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而为数较多的西藏学者也根据藏文古文献认为:扎木年源于西藏本土,是
藏族自己创造的乡土乐器,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
中央音乐学院田联韬教授,二十年来曾多次前往西藏等藏族地区进行考察。
他在《藏族传统乐器》一文中说:“筒钦、
六弦琴、
竖笛等应为藏族本身创造的器。”此外,在
西藏自治区等藏族地区的众多
佛教寺院,包括唐代修建的古老寺院,门前都有四大天王的
塑像,其中一位手中所持的乐器就是扎木年。在这些寺院的壁画上,既有用手拨弹的扎木年,也有用弓拉奏的扎木年。
历史沿革
札木聂:又称“木聂”或“占木聂”。
藏族较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藏族地区。因有六条琴弦,
汉族称为“藏族六弦琴”。音色浑厚、响亮,是西藏古典歌舞囊玛和民间歌舞
堆谢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独奏。
藏(音zang或cang)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1300多年的
松赞干布时期以前,就有了较完整的歌舞。札木聂于
唐朝从内地传入
西藏自治区,从古代壁画上,可见到既有用手拔弹的札木聂,也有用弓拉奏的札木聂。
《
辞海》:“札木聂,……形制大小不一,琴身木制,共鸣箱似切开的葫芦状,以蛇皮或羊皮蒙面,琴杆较长,无品,张六弦,相邻两弦各为一组,分三组,按四度关系定弦”。
从古至今,札木聂一直保持古朴的造型。琴头向后弯曲成半弧形,左右两侧各有三个卷弦的弦轴,琴头一般无饰,也有的雕刻成龙头。琴杆细而长,表面即是按弦的指板,下面连接着木制半葫芦形的共鸣箱。琴箱上部较小,呈棱形,下部较大呈圆形,蒙以蟒皮或羊皮。张6条(三组)丝弦的,定弦由低至高分别为(a 、d1、g1)。弹奏时将琴持在右肩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拔子弹奏,发音浑厚、响亮,和
三弦琴音色相似。以前,札木聂只有一种,经过改良,高、中、低音札木聂俱全,满足了演奏不同乐曲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
西藏自治区等地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在传统扎木聂的基础上,为了扩大音域,曾对扎木聂的设弦数量和定弦方法进行了多次改革试验。
其间出现过四弦四音、五弦四音、五弦五音和六弦六音等多种尝试。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教师平措顿珠先生制作的改良扎木聂,琴身全长115厘米,六弦、六音。第一弦最粗,依次渐细,第一至第四弦为
尼龙弦,第五弦为尼龙缠钢丝弦,第六弦最细,为钢丝弦。
六弦分别按四度定弦为:B、e、a、d1、g1、c2。平措顿珠先生还借鉴了
三弦琴、
琵琶等弹弦乐器的演奏方法,在扎木聂上采用了换把演奏,一般可换三个把位,音域B—c3,达三个八度,并能转调演奏。
乐器规格
扎木聂多分为四种规格,其尺寸和用途分别为:低音扎木聂,琴身全长126厘米,共鸣箱长48厘米,面宽20厘米。仅用于正式演出场合;大扎木聂,琴身全长111厘米,共鸣箱长27厘米,面宽16厘米。用于平时一般演奏;中扎木聂,琴身全长103厘米,共鸣箱长27厘米,面宽14厘米。
也用于平时一般演奏;小扎木聂,琴身全长81厘米,共鸣箱长23厘米,面宽13厘米。专为儿童演奏使用。以前的扎木聂,多由
藏区工匠制作。本世纪60年代以后,内地的许多民族乐器厂家也开始制造扎木聂,共鸣箱多采用蟒皮蒙面,琴背不刻竖向凸条花纹或粘以木条,演奏时琴身容易滑动。
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扎木聂两件,其中一件通体桑木制成,全长108厘米。共鸣箱呈半葫芦形,长30厘米,上半部蒙薄木板,中间开有弯月形出音孔,孔长11厘米,下半部蒙以羊皮,面宽18厘米。琴头后弯呈圆弧形。弦槽两侧各置三轴,弦轴
花榈木制,呈圆锥体,轴顶为圆球状。琴颈细长,上粘花梨木指板,不设品位,中间的空槽与共鸣箱贯通。竹制桥空形
琴马。
尾柱较短,上设铜制缚弦,张六条丝弦。此琴来自
藏族民间,已被载入大型画册《
中国乐器图鉴》中。另一件扎木聂又称藏族
五弦琴,琴身用一整块
黑胡桃制作,全长64厘米。共鸣箱呈扁圆形,是在整木下部挖凿出腹腔,正面蒙以山羊皮,皮面四周由两圈铜泡钉固定,琴箱长18.5厘米、面径17厘米、厚4.2厘米。琴头上部雕刻
羚羊头为饰,线条粗犷、造型逼真,琴头下部开长方形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五个弦轴(左二右三)。
弦轴用红木旋制而成,为
提琴弦钮式,轴长8厘米、柄宽2.6厘米。琴杆短而宽,前平后圆,杆长32厘米、上宽3.6厘米、下宽4.6厘米、杆厚3.4厘米,正面粘以红木指板,板厚仅0.3厘米,不设品位。
琴马老竹制,呈四空桥式。张五条丝弦。发音清脆而明亮。
制作
用红木、
黑胡桃或
老山檀香木制,全长108厘米。音箱为半葫芦形,长29厘米,上部较小呈棱形,下部较大呈椭圆形,
蒙山羊皮或獐子皮。琴杆细长,指板无品。琴头向后半弧形弯曲,六轴分列两侧,顶端雕刻成龙头或无饰。
艺术表现
西藏自治区是个“歌舞的海洋”,人们一有工夫就唱就跳,不仅青壮年喜爱歌舞,就是老年人和儿童也都喜歌善舞。不论在
拉萨市的街头、集会上,还是在收获的季节或喜庆的日子,甚至在藏胞的家里,都可以看到他们出色的歌唱和动人的舞蹈,有时是通宵达旦彻夜不散。藏族音乐有着优良的传统,公元七八世纪时,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天宝派往
吐蕃的使者曾在那里听到过
燕乐大曲的演奏。
《新唐书·吐蕃传》中有:“乐奏秦王破阵乐,又奏
武威郡、
胡渭、绿腰杂曲,百伎皆中国人。”
藏族的
民俗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鲁”、“谢”两类:“鲁”是单独的歌唱,曲调优美,词句动人;“谢”是载歌载舞的形式。在
拉萨市、
桑珠孜区等地,流传有囊玛,在广大城镇、乡村和牧场上,普遍流行着
堆谢。此外,藏族的山歌、弦子舞和
锅庄舞等,也都为全国各族人民所熟悉和喜爱。
囊玛(意为“内府乐”)是藏族古典歌舞艺术形式。最初流行于
西藏自治区上层社会,先是单独的歌唱,演唱者站在人群之中,旁边只有一支扎木聂伴奏,达官贵人围坐四周。后来囊玛受到
汉族古乐的影响,才逐步发展为歌舞,流行于拉萨、日喀则、
江孜县和拉孜等地。
囊玛音乐结构工整,对比鲜明,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分歌曲、
舞曲两部分,歌曲悠扬古朴,富于抒情性;舞曲热情洋溢,节奏强烈。
伴奏乐器也发展为
横笛、扎木聂、
扬琴、
铁琴(藏
二胡)、必旺(藏京胡)、
根卡和串铃等七种。
新中国成立后,囊玛的乐队配置比较灵活自由,但扎木聂仍是主要的伴奏乐器,有时还要使用两支扎木聂同时演奏。
堆谢是在
西藏自治区广泛流行的民间歌舞。堆是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谢是歌曲之意,通常为集体歌舞形式。舞时常以脚踏地面发出踢踏声,所以
汉族称它为
踢踏舞。以前堆地人民敬神或庆祝丰收时,就表演这种歌舞。后来由流浪艺人把它带到
拉萨市、
桑珠孜区、
江孜县和拉孜等城市,并使它流行于西藏各地。过去的堆谢表演,多为流浪艺人自弹扎木聂、自唱、自舞,或一家老少一起表演,舞蹈奔放热烈。
进入城市后,它多在贵族官员的家庭喜庆宴会上表演,失去了民间歌舞的本色。堆谢音乐有降谢和觉谢之分,前者较慢,以歌为主,悠扬抒情;后者急速,歌舞并重,气氛热烈。扎木聂是
堆谢的主要伴奏乐器,经常使用一支扎木聂伴奏,有时也加入
竖笛和牛角胡琴。嗣后,除扎木聂外,还用
扬琴、
根卡、
铁琴、必旺、
横笛和串铃组成的大乐队伴奏。
藏族的山歌称拉依,具有高原山歌高昂辽阔的独特风格和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过去,藏族同胞用山歌来控诉土司、奴隶主的残暴和表现人民敢于斗争的决心;今天,山歌唱出了草原日新月异的变化,歌颂着祖国的锦绣河山。
扎木聂应用范围广泛,除用于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外,牧民还经常用来弹唱自娱,有些地方还用于宗教仪式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新颖别致的女声扎木聂弹唱表演形式。改良的扎木聂还可用于独奏,所奏乐曲大多取材于歌舞音乐,较著名的乐曲有《阿妈勒火》、《达娃雄奴》和《耶几长木》等。
低音扎木聂
1964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赵锋设计、北京民族乐器厂制作的低音扎木聂研制成功。
这种扎木聂,保持了传统扎木聂的民族风格,几乎是原来琴形的放大,在共鸣箱中设置一层与皮膜平行的竖向桐木腹板,琴箱上部的棱形面板拱起,琴箱下部的圆形前口蒙以 蟒皮,腹板与蟒皮间支以音柱,变缚弦为轨道式
琴马,即把普通琴马的两脚分别压在两根上平下凹的木条上,木条则压在蟒皮中间和皮圈上,并可上下左右移动,这种琴马可减轻对皮膜的压力,使其自由振动,也是这种改革乐器的灵魂所在。
低音扎木聂全长138.5厘米、共鸣箱厚29.5厘米、面板宽26.5厘米、皮膜直径40.5厘米。琴头正面嵌以
白玉荷花骨饰,琴颈表面粘有按弦指板。演奏时采用坐姿,奏者将共鸣箱夹于两膝间,既能弹拨演奏,又易拉各种弓法及和弦。发音均匀、纯净,高音明亮,低音浑厚、深沉。改革使这种古老的民间乐器获得了新的生命,不仅显著地丰富了
藏族民族乐队的低音声部,同时也可成为民族特点浓郁、表现力强的独奏乐器。
“鸟儿不能没有翅膀,藏族人民不能没有歌舞。”在
西藏自治区等藏族地区,每逢
春节、喜庆、丰收或集会,藏族人民都爱用欢歌曼舞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他们弹起扎木聂,跳起欢快的
踢踏舞,歌颂党的好领导,赞美幸福的新生活。扎木聂的琴声、歌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汇成一首欢乐的交响曲。
传说
从遥远的古代起,藏族的祖先古羌人便居住在青藏高原广阔地区,从事游牧和狩猎。到了公元7世纪初,正值隋末唐初之时,“悉补野”部落的首领
松赞干布将其他部族兼并后,统一了西藏地区,建立了
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
拉萨市)。在漫长而黑暗的旧社会,
藏族人民身受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深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见到光明。
西藏和平解放并经过民主改革以后,百万农奴才彻底翻身做主人,开始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据藏文《玛科干布》一书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的松赞干布时期,
西藏自治区就有了较完整的歌舞。
唐朝中原与藏族的交往不断发展,当时藏汉两个民族关系密切,唐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
李世民养宗室女
文成公主与
吐蕃赞普(即藏王)
松赞干布联姻,为发展藏汉两族人民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重茂唐隆元年(公元710年),
金城公主又嫁与吐蕃赞普
尺带珠丹。至今,在
藏族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这两位公主进藏的事故,藏戏里有
文成公主进藏的剧目,在
大昭寺前,还留存着公元821年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标志藏、汉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远古时期,
西藏自治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波浪有规律地此起彼伏,涛声有节奏地传向远方,动人的韵律在天神耳边萦绕,令他心花怒放、为之倾倒。
有一天,从大海中走出来一位手持扎木聂的妙音天女,她一边弹着手中的扎木聂,一边尽情歌舞。妙音天女之父是天神,母亲是大海,她又称大海的女儿,不仅爱好诗词文学,对音乐艺术也有较高造诣,
藏族人民十分喜爱她,故此,扎木聂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