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命名第一个
曲艺之乡开始,20年来中国曲艺之乡已达40个,并有1个“全国青少年曲艺培训基地”,1个创作基地,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委员会也于2011年9月份成立。
部分曲艺之乡
安徽省萧县
明、清时
萧县是著名的曲艺、戏曲之乡,
渔鼓、
坠琴、
大鼓、琴书和
梆子、拉魂腔、花鼓戏等曲艺、戏曲活动频繁。现在主要有坠子戏、花腔渔鼓、萧县梆子戏、淮北花鼓戏等曲种。
坠子戏
萧县艺人在演唱河南东路坠子的基础上,大量汲取了当地其他曲种和徐州梆子的音乐唱腔,逐步形成了“说、唱、噱、做”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
萧县坠子。萧县坠子戏为板腔体,板式、曲调包括新创的主要有:平板、寒板、慢板、慢板连、快板、正十字、倒十字、三字锦、五字嘣等,典调优美,长于抒情和叙事。伴奏乐器为简板、
坠胡。
瑞安鼓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
花腔渔鼓
花腔
渔鼓又称渔鼓道情、梆梆筒子,是一种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敲打渔鼓配上
说唱,就成了渔鼓道情这种演艺形式。渔鼓从清末开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作为伴奏。流行于中国民间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
汉族曲艺,是
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传播道教教义思想的通俗说唱。花腔渔鼓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萧县梆子戏的唱腔融于
河南省和山东梆子之间的腔调,属板腔体,曲调丰富,结构严谨,能够细致地表达各种感情,唱腔板式有载版、非板、慢板、流水板、二八板,二八板又分为二八、慢二八,紧打慢唱,生动地表现人物唱腔。梆子戏在县城各乡镇流行,群众非常喜爱,极大丰富了全县人们的精神生活。
花鼓戏
淮北
腰鼓戏起源于
淮河以北曲艺之乡
萧县,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是安徽省极具民间特殊演唱风格的
汉族稀有戏曲剧种之一。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民间向有“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乐多哀音,行腔幽婉低徊。可谓原汁原味民间俚俗
戏曲音乐的
活化石。出生于萧县农村的
周钦全是淮北花鼓戏的
传承人,2008年时,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曲艺人才层出不穷。主要有
粤剧、粤曲、等传统曲艺类型。粤剧曲艺在水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在
道滘镇、麻涌等镇,各镇都成立了粤剧曲艺协会,常年排练演出各类粤剧曲艺节目,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现代剧目,许多群众创编的小粤剧目,如《彩菊回生记》、《情暖老人心》等还获省、市创作、演出等多项金奖,为粤剧曲艺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南国红豆"在东莞焕发出无限生机,对我市的文化事业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1999年道、麻涌两镇被
中国曲艺家协会、文联评为"中国曲艺之乡",2000年5月道滘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光荣称号。莞邑人将延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求变,使东莞的曲艺之乡的美誉流芳溢彩。
道滘镇人爱好
粤剧、粤曲、木鱼歌等,已有百余年历史,清末民初,每年用重金聘请省港大戏班来演神诞戏,龙船扒第一演大戏,成为历史惯例。在粤剧
曲艺的熏陶下,不少人学唱学演粤剧,成为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三十年代有“上手材”(叶棣材)五兄弟,吹打乐器一流,自立“五兄堂”,设馆授徒,驰名
广州市、
新加坡。四十年代粤剧大老
何非凡以《情僧偷到潇湘馆》一剧成名,省港澳共演出367场,打破剧目晚晚不同的惯例。文武双全女花旦
陈艳侬组成全女子戏班,名曰“美人威”,演出《刘金定斩四门》成名,提高女子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后,年年请大戏班演出,学唱
粤剧的人,在依村旁水的“凉棚”里,村头的大榕树下,在师傅的教授下,弹拉吹唱,练习粤曲,过
春节时,
麒麟引凤表演,吸引了围观群众,唱一曲《
胡不归》……,娱乐群众,穿乡过巷,大显身手,娱乐大众。
新中国成立以后,私人合股,建有新华戏院,请粤剧团来演出,道滘工会文工团、工会艺宣队演出也很多。公社化时的文工团,刘莲卿出类拔萃,被佛山粤剧团吸收为花旦,六十年代九曲女青年
陈锦云被
红线女招考为省粤剧学校学员,成为省粤剧团花旦。六十、七十年代,草织厂、造船厂工人宣传队演出《
沙家浜》、《断桥会》等
粤剧,十分活跃。1980年道滘文化站组成道滘业余粤剧团,1985年演出《
胡不归》、《盼君还》粤剧,获东莞市文艺汇演一、二、
三等奖。到了九十年代,
道滘镇粤剧
曲艺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阶段。有业余曲艺粤剧队(社)十多个,1990年第三届歌手大赛,参加者170人,共演出5场,观众达一万多人。叶少兴演出歌颂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夺标的小粤剧《庆功酒》获得1990年9月5日东莞市首届《粤乐杯》的冠军。
招艮富获亚军,并代表东莞市参加“两广
粤剧卡拉OK大赛”获
优秀奖。1992年创作粤剧《辣椒妹巧计劝家姑》获东莞市
二等奖。1995年演出《东莞放歌》获市粤剧曲艺赛二等奖。1996年12月13日
广东省第二届群众戏剧花会,
道滘镇曲协根据真人真事,在省粤剧曲艺界专家潘邦臻、
何笃忠等指导下,创作现代粤剧《彩菊回生记》宣传救死扶伤、助人为善的美德,演出后引起轰动,获省花会综合金奖和创作金奖,《夫子店》获银奖。1997年演出小粤剧《断机教子》获东莞市家庭美德教育文艺汇演
一等奖。同年11月10日在广州市委礼堂演出《情暖老人心》荣获广东省思想道德建设戏剧小品大赛一等奖,省文化厅副厅长
陈中秋观看后对该剧评价很高,还勉励道滘镇多创作艺术精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多作贡献。《情剧》于14晚在东莞市首届
中国艺术节汇报演出。11月22日、23日镇宣传办、文卫办、工会、妇联、共青团联合举办
道滘镇首届
粤剧大赛,72位参赛者,其中女选手23名,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8岁,邀请省市粤剧
曲艺知名人士
黄少梅、
潘邦榛、
苏惠良、
何笃忠、
温池等为评委,评出十大歌手。省曲艺协会主席黄少梅说:“这次镇级比赛,达到这样的水平,令人振奋。”省粤剧院著名编导何笃忠说:“道滘镇将比赛办得这么好,为振兴传统粤剧作出了贡献。”东莞市戏曲协会会长温池说:“这次比赛很有特色,老的有味,少的有朝气,中年最为充实,令人大开眼界,‘
粤剧之乡’
道滘镇当之无愧。”1998年
春节全镇12支曲艺(社)队,下乡上山巡回演出100多场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济川影剧院、蔡白、厚德管理区和马洲村,请来广州八和粤剧团、
玉林市地区粤剧团,
肇庆市广宁粤剧团演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同年8月29日、30日省粤剧二团、
小神鹰、吴国华、
曹秀琴来道滘演出《雾锁东宫十八年》和《情暖汉宫花》,12月19、20日举办道滘镇树文明“三风”(村风、民风、家风)暨纪念
改革开放二十年粤剧粤曲文艺汇演,以广东音乐《得胜令》大合奏拉开帷幕,多个曲艺队,100多名曲艺员登场演奏,使数十位来自省、市的粤剧
曲艺专家,领导干部和千名观众看得如痴如醉。1998年12月被
广东省文化厅命名“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
粤剧、曲艺之乡”于1999年2月5日广州广轩大厦全省文化局长会议上颁奖。1999年
春节13支曲艺(社)队到村镇巡回演出,连续10多天,共演出200多场,观众达6万人次,大大活跃城乡文化。来时常到附近的
洪梅镇、
万江街道、高、
厚街镇、
望牛墩镇、
企石镇、
虎门镇、
长安镇等镇村演出,还远到
番禺区、
顺德区、广西北流等地演出。
1999年8月19日全市第二届业余粤曲(剧)调演比赛,道滘文化站《水秀山青》一剧获得演出、表演、唱腔设计、舞台美术设计、优秀导演等6个金奖和创作银奖等奖项。并在市影剧院庆祝国庆五十周年及澳门回归祖国晚会上演出,受到省
粤剧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
关国华、关青和省曲协副主席
李时成、市曲协主席
温池的好评。11月28日
中国曲艺家协会共同组织评审团,有
中国文艺网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罗阳,中国曲协常务副主席
刘兰芳,副主席程永玲,中国曲协理事
冯光钰,中国曲协副秘书长
常祥霖、王丹蕾、省曲协主席
黄少梅,副主席李时成等人在市文化局、市曲协负责人陪同下观看了道滘基层
曲艺队的即兴表演,检查镇曲协的硬件设施建设,听取曲艺发展的汇报,当晚观看道滘粤剧曲艺汇报演出《抗洪颂》、《庆祝澳门回归》、《水乡巨变》等曲目,专家们通过认真检查评审,全国文联和曲协授予
道滘镇为“中国曲艺之乡”的光荣称号,29日晚在
广州市南方剧院举行的
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上颁奖。
荣誉面前再加劲,道滘曲艺发新枝。12月18日,以“庆澳门回归,迈向新纪元”的
粤剧新秀大赛,参赛者年龄36岁以下,最小的年仅7岁,有16个单位(队)的36名新秀角逐出10名优胜者,“雏凤新声更动听,曲艺之乡有后人。”2000年
春节,道滘镇14个粤剧曲艺社(队),服装道具、乐器、灯光、音响一应俱全,大锣大鼓,声色俱全,送戏下乡10多天,演出300多场,为宏扬粤剧曲艺而努力,使广大群众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小河村邀请广西柳州粤剧团,
广东省粤剧二团为群众过足粤剧戏瘾。道滘曲协受邀请参加市电视台“龙腾”2000年演出。2月18日律涌曲艺队在济川影剧院演出《搜书院》等5个折子戏,庆
元宵节。3月马嘶塘曲艺队在济川影剧院演出《
柳毅传书》等5个折子戏专场,也是全场观众爆满。“五?一”国际劳动节,
马来西亚槟城曲艺团与镇曲协联合演出
粤剧,受到好评。
5月20日晚,澳门娱乐之友剧艺会与镇曲协联欢表演《
望江亭》、《罗成写书》、《
秋江》等7个折子戏,与专业粤剧团相比并不逊色,
道滘镇“中国曲艺之乡”迎来海内外粤剧爱好者之友。8月一连三晚
顺德区粤剧团由国家级演员盖世芙、蔡玉姬主演《孤雁鸣十八秋》、《苏东坡梦会朝云》、《金花怒斩郡马郎》,粤剧戏迷又过足戏瘾。9月8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陈复森、市文化局长尹玉湘、东莞日报社长钟剑辉、副社长叶泽驹、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李时成,名誉主席
黄少梅等省市文艺人士,与镇委副书记黄贵洪一起挂上“中国曲艺之乡”牌匾。连续两晚由镇曲协,九曲曲队演出禁赌小
粤剧《斩手指》、两思教育小品《两张借条》、《
山乡风云》第三场、《白蛇传之游湖》、《楼台会》、《大闹广昌隆》、《潘金莲搓饼》等折子戏,省粤剧一团女演员
陈锦云(九曲人)、
广州粤剧院武生
罗敏宁,我国著名粤剧
曲艺表演艺术家
彭炽权也上台作了精彩表演。10月13日晚,东莞市文化局和莞城曲协举办
曲艺邀请赛,道滘曲协的粤曲表演唱《致富思源谱新篇》获得金奖和创作奖、伴奏奖。10月26日律涌曲艺队在影剧院作专场演出,10月29日澳门
粤剧爱好者再访
道滘镇,联欢演出。10月31日、11月1日镇曲协到厚街
双岗村交流演出。11月17日九曲曲艺社到
广州市参加第三届羊城国际粤剧节表演《
大闹广昌隆》深得好评。2000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道滘镇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粤曲)的光荣称号。
湖北省天门市
2010年12月3日,
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天门市“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11年经国家文化部组织评审,天门市被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一直以来,天门市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挖掘和传承,市委、市政府把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为打造天门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将天门
曲艺、花鼓戏作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建设主要内容,并列入了“十二五”发展规划。
近几年来,天门曲艺、花鼓戏的发展取得辉煌成绩,花鼓戏、
渔鼓、皮影戏、
民俗音乐等民间艺术项目,被群众普遍熟知和认同,并享有盛誉。天门
说唱《石磴还田》、戏曲《心灵的密码》,大型花鼓戏《茶缘》等精品多次在全国、全省文艺比赛和行业文艺汇演中获奖。2010年,我市被
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10年8月,
天门市和
彭市镇均荣“
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天门地处
江汉平原,文化底蕴丰厚,艺术表演形式和流派繁多,然而,最具地方特色还是
曲艺。
“天门曲艺”种类较多,历史悠久,富地方特色,其演唱风格和表现手法自成流派,主要曲种有天小曲、天门渔鼓、天门歌腔、天门说唱、三棒鼓、莲花落、道情、碟子小曲、天门善书等。这些曲种大多发源于明清时期,最早的在宋代。其曲艺音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演唱不拘一格,表演形式轻快活泼,富于变化。散发出鲜明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天门曲艺”音乐元素取材于民间小调,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其中碟子、莲湘、三棒鼓更是
天门市独有的
曲艺表演形式。2002年,天门渔鼓《一口咬定》荣获全国“
群星奖”金奖;2005年,天门
说唱《还田风波》参加
湖北省曲艺百花书会评比获表演
一等奖,创作
二等奖。天门说唱《石磉磴还田》、戏曲小品《心灵的密码》参加湖北省第十届“楚天群星奖”评奖,荣获金奖和银奖。2007年,小品《虾缘》获湖北省“春满楚天”春节联欢晚会原创节目一等奖。2008年,天门说唱《秸梗把关》获第十一届湖北
曲艺“百花书会”评奖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天门渔鼓《王大妈养鸡》获得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
此外,
天门市还编撰出版《天门曲艺戏曲音乐选粹》(
曲艺表演艺术家
何祚欢题写书名)、《天门曲艺作品集》(
相声表演艺术家
姜昆题写书名)和《江汉曲艺研究》等书,修改完善皮影戏《南品水》。在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天门班开设曲艺课程和碟子、莲厢、三棒鼓课程,并将天门渔鼓、碟子小曲、天门三棒鼓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提高
江汉区曲艺在全国的知名度。
资料链接
天沔小曲
又名碟子小曲,亦称“内河小曲”。由“
东荆河”(即“
汉江”)流域的
天门市、
仙桃市、汉阳、
潜江市一带的“俚歌俗曲”嬗变而来。流传于
江汉平原,其中尤以天门、仙桃最为流行,故别称为“天沔小曲”。因天门、沔阳是古“
云梦泽”腹地,洪水泛滥,每遇水灾,百姓外出逃荒,敲碟子、唱小曲便成了人们外出谋生的一种手段。演唱的形式简便灵活,不论稻场、街头、院落、茶楼酒肆均可表演。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丝弦二人或多人演唱。所演唱的曲牌多为江汉平原的俚歌俗曲。
亦称天门锣鼓说唱,是流行于天门及毗邻地区的一个
曲艺新品种,产生于一九七五年。在演唱形式上,一般为甲乙二人演唱(一男一女或两男),也可由一人演唱。二人演唱时,甲站立左边兼打鼓(
书鼓由鼓架支撑)、击镲(用小京镲横置于鼓架左侧)、敲锣(挂于鼓架右侧),乙站立右边手持“三星”(用铜铃、铛锣、
钩锣由铁架支撑组成,亦称“星得皇”)相配合。表演时,以说为主,以唱为辅,句式结构无严格要求,但语言要求用方言土语,并大致押韵,说白、
瑞安鼓词要形象生动、风趣诙谐、通俗易懂。伴奏一般以
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
二胡、
扬琴、
琵琶、竹笛等,有的增加
大提琴。也有加用电声和铜管乐器的。
天门渔鼓
传产生于清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过去的
渔鼓演唱形式主要是沿街卖唱,茶楼座唱和红白喜事赶酒。有单口唱、对口唱和唱皮影戏三种演唱形式。天门渔鼓是盛行于天门的一种民间
曲艺形式。渔鼓,起源于
唐朝,俗称“道情”或“道情筒子腔”。流转至今的渔鼓曲牌中,即有《道士腔》、《还魂腔》、《
观世音调》等。天门渔鼓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可溯到乾嘉“盛世”。天门渔鼓曲目有《武松赶会》、《拷棚案》、《
包公案》。现在天门渔鼓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与皮影配合,为皮影戏伴唱。
三棒鼓
亦三根铜钱棍。传唐时已有,当时叫三杖鼓,由一人颈挂
扁鼓,手轮三根小木仗,三杖轮次击鼓,并以一杖轮流抛掷空中。边舞边击边唱。
瑞安鼓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传到湖北天门后,融入当地花灯
锣鼓、田歌等,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据《
天门县志》记载:
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
渔鼓,打三棒鼓到了
乌克兰一带。
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门华侨当时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
河南省南阳市
1997年10月22日,
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南阳市为“中国曲艺之乡”。南阳
曲艺源远流长,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刻下了最早的说唱艺术痕迹。宋元时,南阳说唱艺术已很盛行。被称为中原曲艺之首的大调曲子(又称鼓子曲)即源自元曲散曲中的北曲。今存曲目千篇以上,曲牌180多个。
中原地区现有的300多个曲种,大半花开
南阳盆地,被戏剧大师
田汉赞之为“中原瑰宝”。南阳曲艺除了独具特色的大调曲子、三弦书、槐书、鼓儿词、
锣鼓曲、蛤蚂嗡、桐柏渔鼓、莲花落、
秦腔外,还有河南坠子、
山东琴书、快书、快板书、小品、故事、
相声等。南阳作为“曲艺之乡”有三多:一是曲目多。传唱曲(书)目总数为2700多篇(部)。二是艺人多。全市各县、市、区都有说唱团、
曲艺队或曲艺组,加上众多的业余“曲友”,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曲艺队伍。三是曲艺作家多。以
兰建堂、阎天民、李文武等为首的全国、全省知名曲艺作家,大都辛勤笔耕,活跃曲坛,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原
中国文艺网副主席、
海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陶钝曾赋诗道:“
南阳市书曲昔时聆,二十年来魂梦中。清音妙语歌盛世,卧龙今又变飞龙。”
河北省乐亭县
河北省的乐亭县以乐亭大鼓而声名远播,由此也被中国曲艺界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
作为中国北方主要曲种的乐亭大鼓,
说唱结合,韵散相间,以独具特色的
民族形式和自成体系而著称,在以
冀东为中心的广大农村普遍盛行。乐亭大鼓在近四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将乐亭地域文化内涵寓于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之中,对北京琴书、东北大鼓、唐剧等姊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是中国曲艺百花园中一束绚烂的艺术奇葩。
2006年,乐亭大鼓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乐亭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推动乐亭大鼓的继承与发展,将乐亭大鼓的抢救、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把乐亭大鼓事业的发展作为全县文化发展战略的大事来抓。二是政策上重点倾斜,组建专业演出团体,促进乐亭大鼓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三是经济上大力扶持,设立专项资金,对
乐亭县大鼓重点艺人、贡献突出人员及艺术精品进行补贴和奖励;2008年,乐亭大鼓
传承人张近平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乐亭大鼓》,成为研究乐亭大鼓的集大成作品。四是舆论上积极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了全县上下共谋乐亭大鼓发展的氛围。由于措施得力,乐亭大鼓艺人情绪高涨,演出活动空前活跃。全县拥有专业及业余乐亭大鼓艺人一百多名,每年在乐亭及周边各县完成营业性演出6000余场,宣传观众150多万人次,演出收入近200万元。
这县博物馆内专设乐亭大鼓展厅,将征集到的乐亭大鼓原始资料,包括实物资料、文字资料、影像资料,以及与乐亭大鼓有关的各类文物,建立起完整的乐亭大鼓数据资料库。筹资成立乐亭大鼓研究室,专门从事乐亭大鼓的整理、研究工作。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思路,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
乐亭县大鼓教学、赏析活动。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机构,组织乐亭文化研究会、乐亭大鼓著名老艺人、从事民间艺术研究的自由撰稿人等,对普查中搜集到的乐亭大鼓资料进行抢救性保护。已搜集文字资料55万字,音像资料70小时。这县在部分中小学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开展乐亭大鼓普及教学,培养乐亭大鼓后备人才。2009年,乐亭籍企业家刘树义个人融资成立了“乐亭县桂云文化联谊中心”,与
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合作,开办乐亭大鼓专业,招收艺术素质好的学生,2011年已输送2名新生入校学习。
2006年,乐亭大鼓《警徽闪闪》在
河北省汇演中获得
一等奖;乐亭大鼓《丁香情》在河北省第八届燕赵群星奖评选中获“群星奖”,并在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文化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获银奖;2007年,乐亭大鼓《小两口分家》参加
中国曲艺家协会、
河南省文联联合举办的2007年河南宝丰马街书会鼓曲唱曲邀请赛,荣获二等奖,
中国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录制节目并多次播放;2008年,以乐亭皮影、
乐亭县大鼓、评剧这三种艺术形式为载体的30集电视连续剧《京东三枝花》在北京怀柔“飞腾”影视基地拍摄完成,县内11名戏曲曲艺演员参加了拍摄。
乐亭大鼓已成为乐亭百姓的一道文化大餐和乐亭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也使乐亭县成为全国地域文化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中国曲协领导、著名表演艺术家
刘兰芳、
姜昆出席挂牌仪式,并现场助兴演出了评书《康熙买马》、
相声《乐在其外》。
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
张近平、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徐荷英分别表演了乐亭大鼓《吕蒙正赶斋》、河北梆子《
大登殿》选段,
中国广播艺术团、
河北省艺术团的演员表演的现代歌舞也为挂牌仪式增添了喜庆气氛。刘兰芳、姜昆等曲协领导在乐亭期间还参观了
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博物馆及桂云文化联谊中心,并和乐亭大鼓艺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乐亭县被“中国曲艺之乡”,必将为乐亭大鼓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将极大地促进乐亭县文化事业特别是
曲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川省岳池县
2007年,岳池县被
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
岳池县自
唐朝置县以来,勤劳聪慧的岳池人民在生活劳作的同时,吸取先秦至六朝时期的民间文学营养,创作一些带有表演动作的评弹
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从自娱自乐到逐渐走入大众生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艺文化。明清开始,岳池曲艺艺人活动成为常态,早期以评书、
渔鼓、荷叶演唱活动为主。“五四”以后,岳池的
曲艺演唱形式及艺人不断增加,出现知名艺人及代表节目,评书艺人覃巨武到
四川省各地演讲自编评书《铁侠记》深受观众好评,享誉巴蜀;竹琴艺人唐承中、荷叶艺人粟吉山等在巴蜀各地行艺,亦深受群众欢迎。解放初,全县有戏楼、说书唱戏的茶馆数百处,在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时绝大多数被破坏。上世纪80年代,
岳池县顾县镇一位农民无意间从地下挖出3块栩栩如生的古戏石刻。石刻每块长约3米,高约0.5米,每块刻古戏3幅,每幅刻人物多个,其形态姿势各异,刻工极为细腻,人物形象逼真。由于历史久远,石刻古戏内容至今无人能说清楚。2008年底,岳池县文物普查人员在顾县镇发现了位于
川主庙内的一座近300年沧桑的古戏楼。始建于宋代的川主庙系祭祀先秦
蜀郡守
李冰的历史纪念建筑物,庙内主要建筑有李冰
塑像及戏院、戏楼。主戏楼居中,前栏刻有众多雕饰,两侧有楼梯,可供演员上下,南北配殿则各置有戏台辅佐。古戏石刻、顾县戏楼再现了
岳池县曲艺的一时繁荣,也为研究岳池曲艺文化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岳池曲艺品类丰富。岳池县民间不少艺人尚能创作和演出
扬琴、
渔鼓、盘子、清音、
古筝弹唱、荷叶、花鼓、车灯、连厢、金钱板、快板、评书、双簧、谐剧、方言、
相声、相书(口技)、莲花落、三句半、曲剧等20余种形式的曲艺节目,灯戏已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岳池曲艺艺人众多。岳池县于1950年10月成立了县曲艺协会,有会员80余人。全县有民间职业演出团体22个,包括县曲协直管的综合性演出团体
岳池县民间艺术团,以及5个
曲艺团队、6个杂技团队、9个木偶班组和1个皮影班组;已初步建有曲艺特色乡镇6个、曲艺特色社区4个,各乡镇、社区组建的业余文艺演出队110多个,从艺者达2000多人。县城区每遇重要节庆、商展促销或时政宣传时一呼百诺,上街表演岳池曲艺的爱好者常可上千。岳池曲艺影响广泛。原文化部副部长
吴雪自幼受岳池曲艺的影响,并以岳池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富有幽默讽刺意味的话剧《抓壮丁》,得到了毛泽东的特别称赞。岳池川剧团表演的灯戏《嫁妈》晋京中南海,得到众多中央领导的好评。
岳池县艺人郭宗勋一人打击全套
川剧锣鼓,口唱生旦净末丑声腔,同时操纵木偶表演,独演整台被单戏,曾为
德国、
日本外宾及港、澳、台同胞演出,被誉为“是
四川省艺术价值很高的特种艺术,是岳池的土特产。”1985年四川省场镇文化工作现场会、1986年四川省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现场会相继在岳池召开,期间成功举办2场岳池曲艺专场表演。在2002年、2004年、2006年、2009年、2011年的五届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主题文艺演出中,曲艺演出凸现主角地位,成为传统保留主打节目。“
岳池县杯”首届中国
曲艺之乡曲艺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中国曲艺之乡的50多部作品报名参赛。第五届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举行曲艺专场演出时,数千名民间艺人及曲艺爱好者参加大规模街头民间文艺巡游展演,充分展示了岳池曲艺的独特魅力,多次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新闻记者以及外国友人的高度赞扬。
岳池曲艺演出贴近基层、讴歌生活,群众喜闻乐见,深具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全县曲艺文化产业呈现“三轮”驱动的态势。以职业演出团为主体开展巡回营业性演出。岳池川剧团常年在小平故居演出灯戏,深受游客喜爱。
岳池县20余个民间职业演出团体常年在外巡回演出,足迹踏遍全国各地。他们常常将曲艺与杂技、气功、木偶、皮影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给当地的群众送去无尽的欢乐,既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为自己创造了一笔笔可观的收入。以乡镇、社区的业余曲艺队为主体开展本土商业演出。岳池民间红白喜事、场镇商店企业
开业促销,大多要请
曲艺队登门献艺,或欢声笑语赞盛事,或
说唱哀怨解愁怅,或幽默诙谐送祝福,在人们津津乐道中,全县业余曲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以县曲协直管的县民间艺术团为主体开展有偿主题曲艺演出。县民间艺术团具体承担本县的中心工作主题曲艺演出、经常性“三下乡”演出、节假日庆典演出、接待上级或参观代表的演出等大型曲艺演出活动,同时,在
农家乐为外地游客举行专场
曲艺表演,已逐渐成长为全县专业曲艺演出的龙头队伍。
四川省遂宁市
2012年9月25日晚,“
中原地区曲艺之乡”授牌仪式暨
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进遂宁文艺晚会在
遂宁河东新区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董耀鹏为遂宁市授“中国曲艺之乡”牌。
遂宁,位于
四川盆地中部,
成渝经济区腹心,自古以来就是巴蜀文化的交汇之地,素有“东川巨邑”“文贤之邦”的美称,拥有166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文化底蕴深厚。
曲艺的“根”在基层,曲艺的“源”在民间,曲艺的“魂”在群众之中。
遂宁市曲艺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初年,
东汉时期已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1971年,在遂宁万金山附近的东汉岩墓中,发掘出一批打鼓说书俑,其生动的表情和优美的体态,表明东汉时期遂宁的
曲艺已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
遂宁是中国观音文化重要的发祥地,观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群众根基深厚,自
北宋时期便形成了一年三次的香会节。每当节会期间,各种民间
曲艺表演都会粉墨登场,热闹非凡。到了
清代时期,遂宁周边已形成“九宫十八庙”。庙会期间,各地驰名艺人齐聚
遂宁市,表演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莲花落、
道琴(
渔鼓)、评书、快板、圣谕等曲艺演唱竞相争艳。
自清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
蓬溪县创立曲艺戏团“义泰班”后,“洋溪班”“文华班”“书乐戏班”“民盛班”等10多个
曲艺(戏曲)社团相继问世,积累曲艺剧目300多个,其形式之丰富,剧目之繁多,在川中地区独树一帜。
解放初期,遂宁曲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把翻身解放的喜悦之情融入到各种曲艺形式之中。四川清音、评书、荷叶、金钱板、花鼓等曲艺品种进一步发展。富有时代精神的曲艺作品,激发人民群众豪迈走向新的生活。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孕育了
遂宁市丰富多彩的民间曲艺;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更为遂宁民间曲艺的发展搭建起了广阔的舞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遂宁曲艺进一步发展,先后产生了《拉郎配》《货郎与小姐》《兄妹开荒》《
夫妻识字》《刘文学》《两把锄头》等有影响的剧目。评书、荷叶、金钱板、花鼓等
曲艺品种也在各文工团获得发展,为遂宁曲艺走向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5年遂宁建市。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群众性曲艺活动越来越丰富,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市内流行的主要曲种有16种,其中以唱为主的有清音、
扬琴、盘子、车灯、
琵琶弹唱、连宵、花鼓、金钱板、荷叶、
渔鼓等10种;以说为主的有评书(故事)、谐剧(四川方言)、方言
相声、相书、善书、快板等6种。市曲艺家协会拥有157名市曲协会员,全市职业和业余
曲艺演员共有3000多人,曲艺爱好者超过20万人。
进入新世纪,
遂宁市曲艺人发愤图强,勇攀艺术高峰。金钱板《训导》《回娘家》获得中组部、文化部、总政治部、广电总局主办的全国文艺调演金奖。曲艺作品《留守姐妹花》获得“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
一等奖。四川清音《广柑甜又香》获得
中国中央电视台少儿曲艺大赛新苗奖、《天天都听村村响》获得
四川省广电系统文艺汇演一等奖。金钱板《平坟风波》获得四川省首届“
剑南春”杯群众
曲艺大赛铜奖。这些艺术成就的取得,标志着遂宁曲艺艺术水平已经身全国前列。
遂宁市丰厚的曲艺土壤,孕育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本土艺术家。肖顺瑜,非物质文化国家级保护项目四川清音传人,她演唱的《
昭君出塞》《黛玉焚稿》等清音唱段,走红全川。熊宗德,本土家喻户晓的曲艺大家,被遂宁曲艺界尊崇为“老天牌”,他在创作大量曲艺作品的同时,培养了遂宁曲艺界整两代后起之秀。冯光荣,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曾任
四川省曲艺家副主席,他创作的四川方言、谐剧、金钱板和曲剧,充实了舞台,保活了曲种。卢国珍,著名的四川清音传人,获得四川省曲艺大赛最佳表演奖,被誉为“川中清音皇后”。杨兴国,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曲艺编导工作,其曲艺作品《警花花
锣鼓》、快板剧《近邻》、曲剧《华灯初上斗城夜》等多次获中、省级奖励。
2011年7月,基于深厚的曲艺文化底蕴,为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遂宁市正式启动“中国曲艺之乡”创建工作。2012年3月,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通过《中共遂宁市委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为遂宁创建“中国
曲艺之乡”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推进“文化强市”战略中,遂宁曲艺得到了新的发展和繁荣。遂宁曲艺人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取得了新的成就:车灯、莲宵、花鼓、说唱小调精彩不断;蓬莱大乐,象山花锣鼓,四川清音闻名遐迩。遂宁曲艺中的雷棚评书、花
锣鼓、坐歌堂等曲艺类型已经成功申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确定了
传承人,使得大批传统曲艺项目得以沿袭与传播。
遂宁市在挖掘保护传统曲艺节目的同时,大力实施曲艺人才培养工程。遂宁少儿曲艺艺术业余学校开设了
四川省清音、四川盘子、锣鼓快板、双簧、方言
相声等
曲艺表演课程。学员们排演的节目在2010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曲艺演出中,获新苗奖,引起中央电视台《曲艺杂坛》栏目组的关注。
深入进行曲艺理念研究。遂宁投入专项经费,整理、撰写、出版了相关曲艺著作,为深入研究遂宁曲艺文化积累了珍贵的理论资料。通过研究、整理遂宁及各地遂宁籍重要曲艺人物,抢救出了一批宝贵的艺术资料,重现了一批曾在各大比赛中获奖的保留曲目和代表遂宁特色的精品剧目,推动了遂宁曲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四川清音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
遂宁市抓住契机,将地方特色文化与四川清音有机结合,打造出了遂宁特有的清音旅游品牌——“圣水莲花清音组合”。这个组合在保留传统经典曲目的基础上,融入遂宁特色文化,创作新曲目;改变“一首曲儿站着唱到底”的方式,将舞蹈动作融入清音表演中。“圣水莲花清音组合”已经成为遂宁接待旅游团队的精彩节目。
为促进遂宁曲艺不断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培养20名在全国
曲艺界有影响的领军人物,50名在省内曲艺界有影响的骨干人才,5000名业余曲艺理论、创作、演出人才;重点打造大型曲艺杂技剧目《大唐惊艳》《盛世华夏》,大型民俗曲艺
川剧《采茶的婆娘烧陶的汉》,精心打磨大型杂技剧《姊妹观音》,积极参加
中国艺术节、全国精品舞台剧目工程评选、曲艺牡丹奖等赛事;培育年演出收入上3000万元的骨干曲艺演出团队3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