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孜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辖区
达孜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下属的一个市辖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侧,拉萨市东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支流拉萨河的下游区域。总面积为1373平方千米,下辖1个镇、5个乡。达孜,藏语意为“虎峰”,元朝时期设立达孜宗。2017年,撤销达孜县,设立拉萨市达孜区,以原达孜县的行政区域为达孜区的行政区域。截至2020年6月,达孜区总人口为31444人,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达孜区常住人口为32318人。2018年,达孜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8.44亿元,比2017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6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1:0.6:0.3。达孜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居民为藏族,区内有甘丹寺和耶尔巴寺等著名寺庙。
历史沿革
达孜,藏语意为“虎峰”。
元朝,置达孜宗。
1354年初建达孜宗。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驱逐准噶尔汗国部,达孜正式归属西藏地方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热振摄关政治,达孜宗划归为热振寺管理,。
1947年,达扎摄政,达孜宗重新划归为地方政府管辖。
1959年民主改革后,原达孜宗、德庆宗合并为达孜县,县府驻德庆。
2017年07月18日,国务院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达孜县,设立拉萨市达孜区,以原达孜县的行政区域为达孜区的行政区域,达孜区人民政府驻德庆镇德庆中路21号。(国函〔2017〕107号),
2018年02月01日,中共拉萨市达孜区委员会、拉萨市达孜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拉萨市达孜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拉萨市达孜区委员会、中共拉萨市达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拉萨市达孜区监察委员会衔牌揭幕仪式举行。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达孜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拉萨河中游。全区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5万亩。东靠墨竹工卡县,南接扎囊县,西与城关区毗邻,北与林周县相连。北纬29.40°-29.667°、东经91.21°-91.35°。东与墨竹工卡县相连,南与山南市扎囊县接壤,西与拉萨市毗邻,北与林周县紧连,总面积1373平方千米。
地质
达孜区境内各时期的地层,除第三系外都有出露,主要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石炭系距今约3.3亿年,是最古老的地层。有灰色变质岩安山岩、凝灰岩、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灰黑色板岩石英岩等,主要分布于唐嘎乡洛普村以北。
地形地貌
达孜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和南部分别为东西横亘的恰拉山和郭嘎拉日居山地貌所控制,中间为拉萨河谷地,为典型的“U”形地貌。最高峰位于南部与扎囊县交界处,海拔5548米,最低处是县城拉萨河出境处,海拔3670米,最大相对高差1878米。
达孜区地貌类型分为北部深切高山窄谷地貌区、南部深切高山窄谷地貌区、中部河谷平原地貌区。
达孜区北部为念青唐古拉山脉,山体呈东西向延伸,海拔较高,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有近10座,如白马吉日山、扎龙马山等,南部为郭嘎拉山日唐山脉。山体延伸呈东西向,海拔在5000米以上高山约20座,如岗嘎日山、郭嘎拉山等。
气候条件
达孜区属温凉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温差大、多风、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7.5℃,日最高气温26.6℃,日最低气温-15.8℃,一般8月份最热,1月份最冷。无霜期年平均135天,年日均气温5℃以上,持续时间约163天,0℃以上持续时间330天。
达孜区年平均日照3065小时,其中4~8月份平均1151.3小时,年平均降水444.8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年度降水量比较均匀,雨季分明,多夜雨。
水文
达孜区水域面积为58960.8亩,为总土地利用面积的2088%,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物等8个二级类型,其中河流水面22242.8亩,湖泊水面239亩,水库水面3290.3亩,沟渠11379.3亩,水工建筑物142.8亩。
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
达孜区共有10个土类,24个亚类,9个土属,31个土种。土壤有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灌丛草原土等。
生物资源
达孜区珍稀野生动物有麝、藏狐猞猁、鹿、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獐属狐属等。药用植物主要有鹿茸、冬虫夏草、麝香、贝母等药材。
矿产资源
达孜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铁矿和花矿石。金、铁矿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唐嘎、邦堆乡和雪乡等区域,花岗石主要分布在塔杰乡、德庆镇、桑珠林村等区域。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达孜区共辖5乡1镇,共20个行政村,131个村民小组。其中各乡镇:德庆镇、塔吉乡、章多乡唐嘎乡、雪乡、帮堆乡
截至2020年6月,达孜区下辖1个镇、5个乡,共20个村,131个村民小组,达孜区人民政府驻德庆镇德庆中路21号。
人口民族
人口信息
2000年,达孜区全区总人口24906人。
2003年底,达孜区全区总人口为258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其中,德庆镇总人口7382人、塔杰乡总人口2852人、章多乡总人口3965人、唐嘎乡总人口683人、雪乡总人口2471人、帮堆乡总人口3553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达孜县常住总人口26708人,其中,德庆镇9040人,塔杰乡2823人,章多乡3958人,唐嘎乡4954人,雪乡2633人,帮堆乡3300人。
2017年,达孜区全区总人口3万人。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32318人。
民族信息
民族以藏族为主,还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概况
2010年,达孜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亿元,比2009年增长15.02%,其中第一产业达到8150万元,与09年持平,第二产业达到25600万元,比2009年增长20.41%,第三产业达到15250万元,比2009年增长15.53%;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6万元,比2009年增长30%;实现税收收入4183万元,比2009年增长54%;预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04.8元,比2009年增长23.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9亿元,比2009年增长8.45%。
2018年,达孜区地区生产总值18.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7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1:0.6:0.3。
2018年,达孜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13.6%。农村经济总收入72734.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5640万元,第二产业9204.14万元,第三产业17890.5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0元,同比增长10.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可比价)。
2018年,达孜区入库项目共69个。其中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6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0.5%。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0.42元,同比增长10.96%。
第一产业
2010年,达孜区全年共落实粮食作物种植4.51万亩,经济作物1.34万亩,饲料作物1.02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到65:20:15。粮食作物产量达4630万斤、油菜籽产量达310万斤、蔬菜产量达5029万斤。全年分别完成一万亩山东六号标准化种植和一万亩藏青320标准化种植。通过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标准化种植的农田平均产量分别达到1000斤/亩和700斤/亩。全年牲畜存栏量12.05万头(只、匹),新生仔畜1.55万头(只、匹),牲畜成活率达96.1%。牲畜出栏数达4万头,出栏率达33%以上。猪羊肉产量达540万斤,奶类产量达920万斤。全年完成公债项目623口、完成扩大内需项目1457口,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并对全县2006年、2007年修建的出现弓盖漏气、池底漏水、管件破损严重等问题的676口沼气池进行了全面维护。全区注册成立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9个。
2018年,达孜区农林牧总产值3.18亿元,同比增长8.63%(现价);其中农业1.83亿元,林业0.1亿元,牧业1.25亿元。
2018年,达孜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913.4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3842.06公顷,油料作物295.55公顷,蔬菜1117.01公顷,饲料766公顷,瓜果14.28公顷。粮食产量28415.71吨,油料作物产量681.3吨,蔬菜产量50034.15吨,同比增长,饲料14694.69吨,瓜果类55.38吨。
2018年,达孜区当年造林面积2287.9公顷,零星植树18464株,果园面积79公顷,水果产量79吨,其中苹果产量36.6吨。
2018年,达孜区牲畜总头数85714头(匹/只),其中大牲畜存栏73744头(匹),猪存栏4559头,羊存栏7411只,年末家禽数69054只。当年肉产4382.54吨,其中猪肉425.8吨,牛肉3691.81吨,羊肉184.53吨,禽肉80.4吨。
2018年,达孜区牛奶产量14791吨,山羊毛产量3.65吨,鸡蛋产量186.12吨,绵羊毛产量1.57吨,牛皮产量22192张,羊皮产量15306张。
第二产业
2010年,达孜区全年新引进项目12个,协议资金6.4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2亿元(含09年续建扩建项目),比2009年增长21.97%。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36家,协议总投资11.3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82亿元。全年园区完成销售4.59亿元,比2009年增长51%;实现工业增加值1.74亿元,比2009年增长51.3%。现已有12家企业建成投产运营,即将投产运营的企业6家,在建企业5家。同时,2010年镇江市党政代表团赴藏考察期间随团企业与达孜签订的7个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7亿元。
2010年,达孜区园区企业收购稞麦6730吨,带动了1.5万亩青稞转化,支付收购资金1682.5万元;收购羊毛2000吨,支付收购资金1600万元;收购羊绒80吨,支付收购资金2080万元;收购牛绒90吨,支付收购资金216万元;带动了140万只规模的牛羊养殖。
2018年,达孜区在库规上工业企业10家、规下工业企业75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比2017年减少1家。截至2018年,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
第三产业
2010年,达孜区第三产业达到15250万元,比2009年增长15.53%,建成休闲度假林卡8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西藏民俗风情园也正在积极的建设之中。
2018年,达孜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873万元,各项税收77315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4572万元,其中农业支出3550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5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4618万元,教育支出23905万元。
文化
罗普村赛马节
又称罗吉姆雄望果节,始于1968年,在此期间停办两年,1998年又恢复赛马。有30多名表演者,主要表演马上射箭、马上捡哈达等各类马上表演。
三组白塔
章多村3组有一处白塔,名为洛扎塔,每逢藏历初八、十五、三十,萨嘎达瓦节和藏历新年等时间节点,周边群众都会来此转塔,洗涤自己的心灵,祈求家人平安幸福。
交通
2005年至2010年,达孜区共争取投入各类项目168个,总投资达15.75亿元,行政村实现村村通邮、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农网覆盖率达到100%,基本解决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著名的川藏公路(318国道)贯通境内,属近郊区。
2018年,达孜区境内公路里程280.83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11235辆。川藏公路、上海市聂拉木县公路(318国道)穿过境内。
社会
文化事业
2010年,达孜区有广播站18座,电视单收站75座,文化室23个。开展宣讲活动248场次,宣讲覆盖面达到100%,经过对宣讲内容测试,测试合格率达100%。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资金达55.88万元,发放各类藏、汉文宣传资料6115套,制作小康规划、计划镜框6095个。
2018年,达孜区共有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1家,体育场馆1个,剧场和影剧院1个。
教育事业
2010年,达孜区全区有各类学校28所,其中初中和幼儿园各1所,有专任教师276人,全区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8.38%;全区教职工人数为753人。
2018年,达孜区共有普通中学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12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983人;小学1所,专任教师166人,小学在校学生225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100%。
医疗卫生
2010年,达孜区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6所,其中区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5所。全区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0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人,村民28人,行政工勤人员14人。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
2018年,达孜区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共计6所,医院及卫生院床位共计72床,全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87人,区、乡医生数113人;村医39人,其中聘用医生11人;县(区)级护理人员26人,卫生防疫人员9人。
社会保障
达孜区2012年开展0-6岁儿童先心病筛选工作,近30名患儿赴援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救治。2013年“三八”妇女节干部下基层与妇女群众收听《西藏妇女》节目。2013年达孜县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国家级荣誉称号。2013年达孜区廉租房项目包括48套廉租房,建设面积2629.04㎡,总投资585.25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和设备购置费用520.34万元,招标最高期限价定为519.5万元。
2018年,达孜区共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1个,床位数共计120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53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53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40人。
2018年,达孜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2户,农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3户,288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7702人,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人数28153人。特困老人数共126人,其中集中供养103人,分散供养23人。
2018年,达孜区国办系统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077户,4200人;实际脱贫人数1013户,4038人;剩余贫困人口64户,162人。2019年3月,脱贫63户157人,截至当时贫困户剩余1户5人。
基础设施
2010年,达孜区全年完成重点区域造林任务10775.3亩,完成防护林面积5000亩,封育2000亩,荒山荒坡造林任务5000亩,植树造林成活率达80%。修简易水渠25500米,蓄水池520立方米,机井1座,调用移动式提灌设备13台,调用龙骨水车3辆,使用水管1.2万余米,购买网围栏8万米,水泥柱3586根,投入劳动力6万余人次。达孜县兑现2010年退耕还林粮食折现和现金补助资金40.74万元,兑现08年野生动物肇事损伤补偿资金116.6万元。达孜区新建苗圃100亩,扶持个体苗圃192.3亩。
旅游
甘丹寺简介
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佛教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
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弥勒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土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90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
甘丹寺位于拉萨市市达孜区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整座建筑群由佛殿、喇章宫殿、僧院扎仓和米村及其附属建筑单元组成。1419年,宗喀巴甘丹寺圆寂,灵塔内尚存宗喀巴的肉身灵塔。
甘丹寺中藏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爱新觉罗·弘历赐予该寺镶满金银珠宝、书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盔甲,国家特级文物、纯金汗书写而成的藏文《清敕修大藏经》中的整套《甘珠尔佛教经典,由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等组成的整套二十四幅的丝唐卡“唐绣”,这些文物都展示出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亲密关系。其中二十四幅要展示三周,形成了该寺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甘丹绣唐节”。
扎叶巴寺是宁玛派(红教)寺院西藏自治区四大隐修地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其爱妃芒萨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庙之一,后来几经扩建,形成了紧紧嵌于崖缝壁间的扎叶巴寺。最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
8世纪中叶,赞普赤松德赞倡兴佛教,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大师弘扬佛法,大师曾来此地,密法洞犹存。距莲花生大师修法洞不远处,原有一间钟房,内悬铜钟一口,钟铭两圈,回环,从文字形体笔势来看,应为吐蕃时期文物。今钟已下落不明。11世纪,古印度高僧阿底峡曾在这里著书立说和讲经,此处有他的故居和修法洞。
阿古顿巴故居遗址
阿古顿巴故居遗址,位于达孜区德庆镇东南方,距离拉萨市城约30公里,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四面环山,遗址内随处可见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砖、石、瓦片。
桑阿寺
桑阿寺,位于达孜区老城区中心,建于公元1419年,由宗喀巴创建,是格鲁派第一座密宗寺庙,至今有587年历史,按宗教历史惯例,隶属甘丹寺管辖。
巴嘎雪湿地
巴嘎雪湿地,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涵盖500亩的河床沼泽区与1000亩的林地区。
达孜金色池塘
拉萨市达孜金色池塘生态景区位于达孜境内,属于拉萨经济辐射圈。总面积2918亩(包括荒地、水域),距离拉萨29公里,距离达孜区城区以东约6公里,位于318国道、拉林高速公路和拉萨河沿线,交通便利。
代表人物
拉巴藏族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塔杰乡巴嘎雪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十大优秀青年,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拉萨市优秀共产党员,十八大党代表。
获得荣誉
2020年,达孜区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县。
2020年11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名单”。
参考资料
达孜县历史沿革.中国行政区划网.2018-03-20
政府工作报告.拉萨市人民政府.2014-09-04
甘丹寺.博雅旅游网.2018-03-03
拉巴.博雅旅游网.2018-03-03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农业农村部.2020-12-0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质
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
水文
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人口信息
民族信息
经济
综述概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
罗普村赛马节
三组白塔
交通
社会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旅游
代表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