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格镇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下辖镇
红格镇,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县下辖县,位于盐边县城东南部,距离攀枝花市中心和盐边县城均30千米,是盐边县经济、旅游重镇。截至2024年2月,红格镇面积达160.23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4个行政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红格镇常住人口为30501人。红格镇境内杂居多种少数民族,有傣族彝族回族苗族傈僳族
红格镇地势北高南低,属南亚热带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2017年红格镇生产总值达137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73元。红格镇农业方面以有机蔬菜、现代畜牧养殖为主导,以风能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相关产业规模化发展。此外,红格镇第三产业以集温泉康养、旅游观光为主导。
2013年,红格镇被确定为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首批重点镇。2023年12月,红格镇被命名为四川省级百强中心镇。
历史沿革
1949年,属会理市九三乡。
1952年,设红格乡,属第八区。
1958年,乡改公社,属红格区。
1978年,划归渡口市(今攀枝花市仁和区
1984年,公社改乡。
1990年,划归盐边县
1996年10月,乡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红格1个居民委员会,红格、昔格达、新隆、金河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个居民小组,2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红格镇下辖1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红格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红格镇地处盐边县东南部。
地形地貌
红格镇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新隆村核桃菁,海拔2400米;最低点位于金河村新田坝子,海拔967米。
气候特征
红格镇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四季变化不明显,干、雨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0.5℃。生长期年平均365天,无霜期年平均35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00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800—8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10月,其中7月最多。
水文
红格镇境内河道,属金沙江水系,其中,岩羊河全长29.8千米,流域面积为119.3平方千米,平均流量0.8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0.3亿立方米。
自然灾害
红格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地震等。旱灾年平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12至次年5月。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11年,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2.7万亩,绝收面积1.5万亩,经济损失达651万元。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红格镇矿藏资源丰富,红格钒钛磁铁矿攀西地区四大矿区之一,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钒钛磁铁矿、高岭土硅矿等,储量较大,但埋藏较深,开发难度大;境内有耕地面积1.2万亩,林地面积22.7万亩;截至2011年末,红格镇累计造林7.5万亩,其中防护林1万亩,经济林5.8万亩,竹林35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0.3万株。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红格镇辖区总人口1381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81人,城镇化率12%。另有流动人口2457人。总人口中,男性7115人,占51.5%;女性6702人,占48.5%;14岁以下1078人,占7.8%;15至64岁11924人,占86.3%;65岁以上815人,占5.9%。
截至2017年末,红格镇常住人口15661人。
截至2018年末,红格镇户籍人口14998人。
民族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3264人,占96%;有傣族彝族回族苗族傈僳族5个少数民族,共553人,占4%。2011年,人口出生率15.8‰,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9.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红格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626元。
2011年,红格镇财政总收入2362万元,比上年增长73.8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49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38万元;,增值税2750万元,企业所得税382万元,个人所得税173万元。
农业
2011年,红格镇农业总产值5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2.3%。
红格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600吨,其中水稻2900吨,小麦149吨,玉米77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芒果、石榴、龙眼、荔枝、脐橙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5300亩,产量1.9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芹菜胡萝卜菜豆等,其中白菜2200吨,芹菜77吨,胡萝卜40吨,四季豆5600吨。
红格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4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牛饲养量6300头,年末存栏5900头;羊饲养量2600只,年末存栏2200只;家禽饲养量3.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300吨,其中猪肉0.1万吨,牛肉60吨,羊肉80吨;禽蛋42吨;畜牧业总产值3251万元。
红格镇渔业以水塘、水库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面积1.8平方千米。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143吨,渔业总产值229万元。
2011年,红格镇大型农业机械2台。
工业
2011年,红格镇工业总产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4.6%。
2011年,红格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310人,工业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
商业
2011年末,红格镇商业网点431个,职工891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集市贸易成交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金融业
2011年末,有3家银行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4.4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各项贷款余额0.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
邮政业
2011年,红格镇邮政业务收入7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480万元。
文化
名称由来
红格镇地名因境内红卜苴与昔格达合并两地各一字合称而得名。
交通
红格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境内310省道、县道、乡(村)道,总长96千米。汽车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72班次,日均客运量720人次;货运汽车120辆,1200吨位,年货运吞吐量36万吨。境内有航道1条,总长30千米。客运码头1座,日发客运船1艘、2班次,日均客运量16万人次。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2千米;桥梁2座,总长度0.05千米。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红格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96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2.所,在校生1095人,专任教师6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333人,专任教师12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1878.11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878.11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24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305.35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64%,比上年增长10%。
科技
2011年末,红格镇有农技站1个,各类科技人才186人,其中农技师3人,专业技术人才6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红格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个;各类图书室5个,藏书1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人。
体育
2011年末,红格镇体育竞训基地1个,学校体育场2个,看台设座椅1000张。80%的村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1992年8月红格镇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81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9%,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0小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红格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90张,固定资产总值119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万人次,出院病人300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4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一是深入宣传,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今年,全镇农民参合2892户,10259人,参合率达89.7%,比县上下达的85%的任务高4.7个百分点。二是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行动,到目前为止,农村大病医疗救助24户,已发放农村医疗救助金5万多元。三是认真开展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镇居委会、驻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在有序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四是加强了医改、药改管理、食品卫生监督和地方病的防治,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该镇18周岁以下儿童青荨麻疹麻疹预防、艾滋病防控工作,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进展顺利,各项措施得到了有力的贯彻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社会保障
2011年,红格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37人,支出8.6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7户,人数448人,支出4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7人;农村医疗救助73人次,支出17.7万元。2011年,红格镇受灾人口651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210亩,直接经济损失1959万元,救灾支出52.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2人。社区服务中心1个。新增就业人员141人,有19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7%。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5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60人,比上年增加105人。
民政工作常规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审核、审批程序,按要求将18户城镇居民纳入低保,保障人口27人,已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5030元。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对象核定审批和资金发放程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村民纳入每人每月享受25元补助金的范围,今年共有188户651人受益,已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7650元。三是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确保了全镇73名五保对象每月100元保障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已发放五保资金66300元。四是救助特困户、贫困党员、五保户、受灾户共475户、1531人,发放救济粮43240斤,共计发放救济款90474元;临时救济3户、14人,发放救济款1400元。五是为4名麻风病病人发放善助费,每人每月40元,共计640元。六是帮助20户残疾人办理残疾证,为18人办理白内障免费手术登记。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红格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7千米,投递点180个,乡村通邮率6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6万件,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10460件,征订报纸822份、期刊255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1个电话活交换机总容量4400门,固定电话用户4112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3%;移动电话用户3000户;光缆线路总长达60千米,宽带接入端口总数1200个,宽带接入用户900户。 
2011年末,红格镇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2.65万立方米;排水道长到5千米。 
2011年末,红格镇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28台,总容量3.85万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3条,总长度228千米。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9.85%。 
2011年末,红格镇区绿化面积1.3公顷。 
城镇建设
2012年底,城镇建设总用地约238.74公顷,其中已征待建用地64.97公顷,旅游度假用地106.7公顷,现状建设用地67.07公顷,人均89.43公顷。其中居住用地17.79公顷,人均23.72平方米,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6.52%;工业用地5.68公顷,人均7.57平方米,占现状建设用地的8.47%;公共服务用地25.05公顷,人均33.40平方米,占现状建设用地的37.35%;道路与交通用地7.71公顷,人均10.28平方米,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1.50%;公共绿地0.22公顷,人均0.33平方米,占现状建设用地的0.29%。
计生工作全面强化。一是计划生育率达到91.67%。2007年全镇共出生147人,出生人口中,计内135人,计外12人,与县上下达的指标相比上升了0.67个百分点。二是共落实各种节育措施723例,其中,上环102例,取环54例,皮埋5例,人流92例,引产11例,使用避孕药具495例,综合避孕率达到94.87%,与县上下达考核指标的92%相比,上升了2.87个百分点。三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6.56‰,今年红格镇净增人口8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6‰,与县上提出的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相比,下降了3.44个千分点。四是围绕“孕前型管理和优质服务”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镇村二级计划生育网络组织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早孕普查率达96.8%。五是进一步落实了计划生育“奖励优抚”政策和计生“三结合”工作,积极争取资金10450元资助新隆村双女户44户,兑现76户计划生育户计生奖励扶助金6万余元。2007年11月24日,在市计生部门组织的年度检查中,红格镇获得全市第一名,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党政建设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红格镇政府一班人在镇长的带领下,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廉洁勤政,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全体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1、认真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按照《中共盐边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盐边县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红格镇从2007年2月13日开始到4月底结束,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作风整顿建设活动。3个月的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领导干部和机关职工作风的转变,为全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稳步推进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换届工作稳步推进,红格镇组织全镇职工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成立了换届工作指导小组,制定了红格镇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实施方案。二是严格按照程序推进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按照要通过这次村级换届选举,把那些有工作责任心,善于做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有方的人选到村级班子上来,选出让人民群众满意、上级党委政府放心的村(居)两委班子的要求,对村民委员会主任候选人,村委会委员进行了预选,确定了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主任候选人及委员候选人,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委员将在12月15日进行选举产生。
旅游
风景景点
2007年,镇党委、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高特色农家乐的服务质量,提升农家乐旅游的品位和档次,重点实施了精品农家乐打造工程。为整合红格片区的优质温泉、运动健身、乡村美食等多种旅游资源,提升红格“农家乐”初级乡村旅游产品,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格局,把红格片区打造成四川省著名的避暑度假基地和特色鲜明的优秀旅游小镇,2008年9月28日镇政府配合县旅游局选择了镇周边条件较好的8家农户进行精品农家乐打造,以此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领域宽广、特色突出、发展规范乡村旅游格局的形成,并通过媒体,加大宣传,推动了红格旅游的发展。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红格镇为国家卫生乡镇。
2020年12月28日,红格镇被授予“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称号。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金融业
邮政业
文化
交通
社会
教育
科技
文化事业
体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旅游
风景景点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