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家村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辖村
巨家村位于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秀河片区,正东距镇驻地六里,东南距市区30里,土地总面积2170.2亩,432户,1982人。2007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288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
地理环境
村庄版图略成尖锥形,正东为朱家庄子,正南为后村,正北为陈家马村,正西为袁家桥村,西北接袁家桥、刘家桥、太平庄,地势东西略高,中部地势较低。
村庄居张僧河与跃龙河中间,村东张僧河上有一座1976年修建的桥,名为“红旗桥”。村庄道路以三纵两横为主,村北有北袁路贯穿,每天有两班中巴客车可至寿光市市区,京沪高铁二通道经过村庄。
巨家村居缓坡平原,素多河沟渠溏,因位于两河之间,多水泛滥时常有泄洪引导沟,因而古时人溏共居,水草丰茂,灌溉养殖皆宜,自建国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经多次填渠平沟,规划村舍,形成今日之风貌。
历史沿革
上古民史
新石器时代本地已有大量先民居住,以煮盐结桑渔猎为生,文化发展是为中原地区之先进,乃东夷族之中心地带。
据考据可知薛家岭一带所居先民为太皞一族,古益族发源之地,后逐渐南迁至古城(王胡城、古益城、古益都),一支向鲁西南称伏羲(太昊),另一支向东南,建立古莒国,为伯益、少昊族先祖,两支皆有南迁至楚地,与楚文化相融合,形成浪漫而人道情怀的道家文化,向西迁成为秦晋贵族先祖,以嬴氏一族最为显赫,享有天下而形成法家文化,因而可知巨家村以及王高、古城一带为东夷文明,以至整个中华文明的最初发祥生荣之地。
村庄由来
巨姓根据读音不同主要有两个:巨姓(音qū)起源于陕西省,目前有长武县巨家镇,为其主要聚集地;巨姓(音jù)起源于临朐县博崖村,为临朐县土著姓氏。山东省省内除济南市齐河县莱西市的巨姓立村外,基本都是从临朐地区迁出。
巨家村之巨姓迁自于临朐巨家沟村,据朱氏家谱记载,巨姓自弥河渡来,而今日巨家沟村正位于弥河起源地的冶源水库,博崖村则位于弥河源头的丹河水库,今薛家村东侧正是古弥河河道,故而可以印证该说法。
据临朐博崖明正统八年(1443年)石碑记载,巨姓一世祖为元末明初人士巨士元,但《嘉靖临朐县志·卷三·贞节》辑录:金末元初有巨王氏,28岁时夫巨林去世,恪守贞节有嘉,授免其所有税赋徭役。《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卷六》重述:“节烈巨王氏,原县志有传”。据此可推,至少在金末元初时临朐县就有其人巨林,故而临朐巨姓的起源最晚不会晚于金朝
到如今临朐巨家沟主要为顾姓栖居,巨姓仅剩寥寥数人,巨家村之巨姓则早已不存。
上世纪七十年代修通北袁路时,将一块刻有巨可凤字样的贞节牌坊石碑弃于李家围子北,后被砸断修建机井电表房使用,该碑落款年号为乾隆,故可知至清代中期,巨家村尚有巨姓人士。
至清代晚期,因地势低洼,为防洪而筑围村坝,遂以姓氏而形成朱家围子,李家围子,张家围子,庞家围子四个自然村,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因生产队被村集体取代,四村仅设一个行政村,重新恢复古名为巨家村,地名办登记名为巨家庄村。
经济
巨家村以蔬菜种植、家禽养殖、食用菌种植为全村经济的重点。2007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288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
优势产业
蔬菜种植业是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蔬菜品种有黄瓜、西红柿、樱桃西红柿、豆角、荚豆、五彩椒、山药、西葫芦毛头鬼伞、白灵菇、金针菇扁豆、茄子、香菜等,为寿光市中部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其中白灵菇为巨家村特色蔬菜品种,村民在种植过程中创新性地发明了自动注水、油桶蒸锅等几种新技术,并申请了五种专利技术,巨家村已经建设成为寿光市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年生产食用菌规模达5万公斤以上。村子的蔬菜生产正在向高端、高效、高质的方向发展。
社会
村建文明大院1处,文明街2条,小学(1999年合并到秀河小学,即今田柳镇中心小学)、幼儿各一所,卫生室一所,每天都有夜市和各种娱乐活动,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全村有线电视,电话入户普及率已达百分之九十以上,2003年、2005年、2006年被评为寿光市蔬菜生产先进集体,2005年度被评为寿光市先进文明村。拥有五项国家专利技术,赵建修、李本亮、张言福多位村民成为创富带头人,事迹被寿光电视台、《北方蔬菜报》、《潍坊晚报》、《寿光日报》、新农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巨家村率先响应一村一品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村庄街道和住宅经过统一规划和整修后,面貌焕然一新。社会风气和谐,村领导班子关注孤寡老人,主动为其解决困难,多名村民获得田柳镇年度好媳妇称号。
代表人物
著名村民
朱春和、张明三、张尚敏、赵建修、李本亮、张秀兰
朱春和
少将(1917—2007)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巨家村(现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巨家村)人。一九三四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做党的地下工作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干事、科长,八路军军政学院学员,中央党校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基干团副政治委员、特务团政治委员,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防空军兼上海市防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校政治委员兼华东军区工兵指挥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员,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治委员,1964年转业后,任邮电部政治部主任,邮电生产指挥部第五办公室负责人,交通部副主任兼邮政总局局长,邮电部副部长、顾问,1988年离休。1974年朱春和率团参加万国邮联第17届洛桑大会,并担任大会副主席。1979年朱春和率团参加万国邮联第18届里约热内卢大会,并担任大会副主席。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因病于2007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张尚敏
1937年1月出生,初中毕业后,担任村民办教师、互助组会计,后为田柳区秀河乡干文书、王高公社人委文书、党委秘书、党委副书记、台头党委常委、羊角沟镇任党委副书记,一九七六年二月开始,担任寿光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一九七九年九月任羊角沟党委书记,后任寿光县信用联社主任,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建安
企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田柳镇工业协会会长、寿光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寿光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常任委员、寿光市广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寿光市朝阳塑料制品厂总经理、寿光市祥和彩印包装厂总经理等。
赵建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为村民和老年人捐献财物,为巨家村生产建设捐资捐款,为田柳镇中心小学和田柳镇王高小学捐献物资,多次参加社会报告宣扬传统孝道文化,并身体力行关爱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多次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长期担任寿光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本亮
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发明家,媒体称为“种菇大王”
“种菇大王”李本亮的致富经
说起山东寿光的李本亮,那可是远近闻名的“种菇大王”他的栽培水平比别人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管理方面的发明创造。
精巧“补水器”栽培白灵菇多年来,每当第一茬菇采收后,李本亮会为如何给菌袋补充水分、养分犯愁。以前他都是先把菌袋竖起来,再用喷雾器嘴从菌袋的一头往里注水,不仅费工费力,而且难以掌握注水量,往往注水过多,导致出菇困难。后来,他琢磨制作了一个十分精巧的“补水器”。他制作的“补水器”主要由补水针、胶管和分流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补水针长约35厘米,且上面布满针孔,以便均匀喷洒。使用时,先用胶管把补水针和喷雾器嘴连接,而后将分流装置接到喷雾器嘴上。一般情况下,“补水器”备有5个补水针,假若菇农补水腾不开手,可以把其中两个补水针的喷孔堵住。然后,背起喷雾器,一手加压上水或营养液,另一手把补水针插入横放的菌袋中。待一个菌袋补水完毕后,拔出补水针,再插入另一个菌袋中。通过使用这种“补水器”,不仅不用竖立菌袋,省工省时,而且补水均匀,利于出菇生长。
简易汽油桶蒸锅用于白灵菇栽培的培养料需为熟料。可是,假若采用锅炉蒸汽将生培养料蒸熟,其投资成本太高。据了解,一般中号锅炉每台约需1.5万元。李本亮在自家菇棚旁,利用3个汽油桶(其中两个汽油桶用于加热,另一个汽油桶在上面给下面的两个汽油桶补水),搭设了一个简易蒸锅,并用土砖平铺了一个锅台,用于蒸料。虽然每次蒸料所需时间长些(约50个小时,而用锅炉蒸料每次加工5000公斤料约需30个小时),但是能节约一大笔费用。
新型改进菇棚栽培白灵菇,要掌握“中温发菌,低温出菇”的技术要点,而这需要适宜的生产设施。经几番考察,李本亮自己设计了一种新型菇棚,即在大拱棚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进,将大拱棚南北两头建成土墙,以增强大拱棚的保温性。为满足白灵菇对光照的要求,棚膜用薄膜、稻草、无纺布等材料加以覆盖,再通过在菇棚两边拉放无纺布,创造出适宜出菇的散射光条件。
无菌接种箱白灵菇接种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感染杂菌,影响发菌及出菇。可是,农村不像食用菌科研单位那样具备超净工作台,李本亮自制了一个接种箱。接种箱制作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密闭,创造无菌环境。他通过加设密封玻璃制作的接种箱,用烟雾剂灭菌后,完全可以达到无菌接种要求。
旅游
景点
河流
据近年考古发掘,以及文献资料整理,特别是薛家岭遗址和后乘马疃上古遗址的发掘,为揭示上古新石器时代本地的地理风貌有极大帮助。
上古之时本地为东夷族发源之地,曾在此创造了先进而灿烂之文明,以此传播全国,化文易风,泽被中原地区千载,在今巨家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公里处即卤淡水分界线,商代时陆水分界线亦延此走向,巨家村之西0.5公里处即古巨淀湖,村之东最远至今薛家村一带地势高,海水远退,已形成适宜居住之土地,而今村中心地带则为沼泽之地,村西南地势高,亦为先民所居,东南土地发育其后,村北地气湿,至东周晚期成为宜居土地,但湖泊水塘一直较多,可耕土地呈间隔片状分布。
跃龙河
清乾隆《续寿光县志》载:“跃龙河亦名夹河。东跃龙出县西十五里南营庄北流至罗桥二水河流,经袁家桥入清水泊”。民国《寿光县志》云:“跃龙河有二,东西相距二里许,土人又名夹河,东跃龙发源于静山区(四区)冀家庄子,北流经龙泉区(五区)官桥、吕家庄至大罗桥前跃龙入焉,两跃龙发源于龙泉区叶家官庄,(刘志谓发源于县城西十五里营里村,青州府志谓发源于益都口埠)经王家营庞家庄,至吕家庄后与东跃龙合复分为二,一由北益区(七区)牟司务桥经瓦子桥曲折入巨淀区(六区),经纪家桥子入巨淀湖,一由龙泉区韩家庄经小罗桥入西丰区(五区)、经夏店、二十里铺入巨淀湖,经五茅坨、张家庄北流入巨淀湖。刘志谓此河在县城西北十五里罗桥遂合而北流经袁家桥入于清水泊,与今河流稍异,则有变迁耳”。
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治理河道,于1961年春堵截旧跃龙西支,以东跃龙河为主河,计分三支:主干南起马店乡冀家庄,北经西河东村,张家河头(文家乡),南北官桥、王家老庄、小刘家桥,入古城乡,经罗桥、久安,徐家庄子、牟司务桥入王高镇,经洼底桥,桑家庄子、丁家庄子,袁家桥、刘家桥,于陈家马庄西北入牛头镇,在太平庄与张僧河汇流,至牛头镇村东北与张僧河分流弯向西北入塌河。全长34公里,其河自徐家庄子至牛头镇一段仅以河土为堤,出泄洪水。别出一支于东,南文家乡马家庄子,北经先锋营,向西入马店乡经八里庄、王家大庄、入古城乡,经太平官庄,在小罗桥西入主河,长7.2公里。其三支,起于文家乡桑家庄、经桐叶官庄,入古城乡经牟司务桥入主河,长4公里。
张僧河
东南接弥河,西北流入巨淀湖。据传古张僧河为宋代时开凿,汇流了北洛温泉之流和马家溏沟,古弥水等,因寿光市气候春秋多干旱,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故而开凿了几条河流方便农业灌溉。
巨淀湖风光
沿张僧河至巨家村北陈家马村段古弥河河道曾出土过一艘金元时期的古船,上有铁器升斗盔甲铁剑铜镜铜钱等,应为古代漕运押粮。
文献中最早可见大规模兴修张僧河的记载为康熙,古时河东有一条运盐的官道,经今天的薛家村村西,穿过百尺里(今西王高村村中路),向南至县城。那时候张僧河两岸杨柳成行、花草繁茂,蝶飞蜂忙,田野里庄稼茂盛谷物飘香,而山西省因有座北魏时的慈化寺大庙和王高银刹美景,许多家族慕名迁来,一时间人口繁衍昌盛,商铺林立,人流往来密集,一派繁华景象。因年代久远慈化寺今已不存,王高塔也在文革中被极端分子炸毁。
现代张僧河无远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寿光县志》记载:张僧河一由城隍荟萃之永北流经城区岳家庄、北益区王胡城,抵张僧疃,一由北洛沙埠屯临泽沟之水会焉。相传张僧疃与孙家岭地势高,弥河溢不能宣泄,有僧张星凿渠疏通,故村与河皆以张僧名,水由邵家岭折而西,经西王高,朱家庄子,巨家村,西北流经袁家桥,由跃龙河尾处入巨淀湖
解放后县里也多次对张僧河进行整治和清淤工作。1950年春,政府组织开挖下游一段向西北越羊益公路经巨家村至太平庄与跃龙河汇合,村南开挖南河道,分流汛洪至跃龙河,至八十年代南河道基本废弃,九十年代中期县拨款对张僧河西青至朱家庄子段进行大规模清淤深挖工作。
2017年以来因降雨增多,上游水库泄洪频繁,洪涝灾害加剧,市政府组织对张僧河的整修加固工程,并于2020年重修了村东的红旗桥,2020年5月新桥建成通车。
狱邻张氏
寿光市狱邻张氏:
狱邻张氏为寿光地区最大家族系之一,现今寿光各镇区,以及周边青州市广饶县临朐县潍坊市莱州市烟台市青岛市济南市等,甚至远至东北地区都有狱邻张氏的族枝,仅寿光一地,计有208村,共计十二万余族人,而寿光市人口截至2011年为113万人,平均每十个寿光人中就有一人为狱邻张氏。
据传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始祖张伯顺(字备堂),偕恭人司太君,二世祖熙仁、熙义自直隶州府枣强县大碾庄迁至寿光,初时于县城西,城隍庙东落脚,以大堂(衙狱)大墙为遮蔽栖身,故而称为狱邻张,原寿光县衙狱,即为今日寿光武装部大院。
张硬与巨家宗系:
永乐二十年(公元1421年),四世祖硬公,自衙西迁至今巨家村,繁衍至今近六百年,子孙繁盛,计有二十二世,为巨家村第一大姓,除张家围子以外,李家围子、庞家围子皆有张姓所居,今健在族中长老有宗成、海亭、宗茂,皆为十七世;嫡宗健在为守训,为十八世祖尚德所出。
巨家狱邻张氏祠堂:
原巨家狱邻张氏有祖宗聂氏宗祠,祠堂供奉自一世祖伯顺公至四世祖以来,巨家村狱邻张氏多为先人牌位,祠堂内有案几、条凳和香桌等,所在村中路西首,张家围子与朱家围子道之间,原巨家村小学和巨家村生产大队旧址(九十年代后搬迁至北袁公路上新址)。
祠堂规模最大时建筑面积约2000余平,面宽进深各三间,为一进四重式结构,具备一定规模,祠堂斜对为放生池与西侧蓄水鸿沟相通,鸿沟南侧高低上有一小型土地庙,祠堂周边遍种槐、杨、桑、桐等树,以槐、桑为多,积年愈久,树繁如盖,景色蔚然,据《王高镇志》载,祠堂最早建于约清中期,为村民集资修缮,后屡有翻盖修缮,亦为村议和学堂所在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各种运动下,聂氏宗祠南侧先后成为公社食堂、油桐、棉油作坊、油印作坊,东居被改为地方武装讲习所,侧园成为生产大队和农业机械库,祠堂主要建筑陆续被拆毁,原有风物和古树也基本被砍伐,八十年代后,东南两堂成为民居,北侧新建为生产大队、村学校、卫生室办公室,祠堂主体大堂被翻盖为商店,后为宗茂家所经营至今。今惟有祠堂后园,百年古桑三棵尚存人间。
自巨家庄所迁出宗枝:
六世宗存金,迁居稻田镇
六世宗存德,迁居县城南关
六世宗存火,迁居县城玉皇庙(猴子坡)
六世宗存水后,迁居张老庄、远水庄、谭坊、肖家庄
八世宗东,迁居马家庄
十世宗立升,迁居芦营
十世宗,迁居关东
十世宗峨,迁居海阳县
十一世宗秀云,迁居小码头
十二世宗维崇,迁居顶盖
十二世宗文远,迁居袁家桥
十四世宗立基,迁居临朐县
十八世宗爱湘,迁居东北
十八世宗叶光、文光、荣光、龙光,迁居平度市
十八世宗立修、智修、爱修,迁居青岛市
巨家庞姓
巨家村庞姓迁自于寿光文家街道庞家村。
据庞氏族谱记载,明代初年庞家村一世祖庞守运带领其子庞洪、庞允、庞贵兄弟三人迁居寿光市城西跃龙河边,落户立村庞家庄。后为生计,三兄弟又分迁各处。
二世祖庞洪仍居跃龙河边庞家庄村,洪祖生三子:庞进经、庞进化、庞进仁,目前,庞家庄村皆为庞洪之后裔;庞允迁居昌乐上疃村;而庞贵则迁居乐安县(今广饶县)城东庞项村。据传,一世祖庞守运后又返回山西省,庞氏谱书上都尊他为一世祖。
巨家村庞姓为三世祖庞进仁迁居而来,至今繁衍数百人,其余寿光各村庞氏族人几十、数百不等,粗略统计寿光庞氏族人数百年来繁衍总计两千余人。
巨家李姓
因历史原因和经济因素影响,巨家村李姓旧家谱散失,最早家系为闯关东族人所记,上溯为民国年间。
解放前李姓族人生活较为困苦,大量族人闯关东移居外地,解放后根据老人记忆重新编写家谱,但其中错误繁多,与外迁祖人记载多不合,导致今李姓溯源不清,辈分不明,来源说法不一。
李家围子修建饮水井时挖掘土地庙旧址,出土多块清代石碑,上有多位李姓祖名,但查询新编家谱却几无对应,由此可知新编家系错误之多。
周边遗迹
村落土围遗址
巨家村按姓氏自西向东分布为庞家围子、张家围子、李家围子、朱家围子,围子,是指用夯土坯修筑的高约两米至五米,宽约四米至五米的围墙,土坯围墙外挖二十至三十米左右深沟,种植荆棘刺槐等障碍林木,旧村宅皆居于土围以内,仅在土围之间有小路相通,每个围子内都有鸿沟,以收集雨水排洪泄涝,形成几乎完全封闭的形态,防御严谨,蔚为壮观。
土围最早建于何时不可考,得记录为清代同治时期,捻军博兴县至寿光境内,大肆劫掠民产,骚扰村落,损失极为严重,时寿光县令发布号召各村自建防御,训练民防,翌年,捻军再犯,因早有布防故而损失几乎不计。据此推断巨家村土围子遗址最晚于同治时期已经完全成形,建筑时完全借助了原有村落形态,将防匪防洪功能融为一体,经清末民国多次战乱骚扰,而仍坚固有佳,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典范。其他遗址
西王高官盐古道遗址、公孙弘北海牧豕遗址、宝庆寺(雪花寺)遗址、薛家岭遗址、百尺里遗址、朱岱林墓遗址、孙家岭遗址、纪公衣冠冢、益都候城遗址、古城器物坑遗址、王高塔遗址、慈化寺遗址、王高古村落器物坑遗址、后疃大汶口遗址、植庭学校旧址、双王城遗址、巨淀湖遗址、马保三故居、南台头遗址、刘家桥惨案遗址、刘家桥商周制盐遗址群、八支队袁桥抗日遗址、引黄济青风景区、跃龙河风景区、张僧河风景区等。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历史沿革
上古民史
村庄由来
经济
社会
代表人物
旅游
景点
狱邻张氏
周边遗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