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绿春县的国家级保护区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绿春县境中南部,属哀牢山南延余脉,与老挝丰沙里省自然保护区相连。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3年6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海拔2637米,总面积6505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3%,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绿色三角洲”之一。
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季节雨林、山地雨林、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绿春苏铁、北白颊长臂猿黑长臂猿印度支那虎马来熊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
历史沿革
2003年5月,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云南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批复,正式成立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属副县(处)级事业单位。6月,经国务办公厅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9月,国家林业局对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
2005年8月,国家林业局对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
2011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同意调整云南黄连山国家级保护区的范围。
地理环境
位置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境中南部,东南面隔中越界河与越南人民共和国的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并通过越南勐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丰沙里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
地形地貌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哀牢山南段三个分支中的中支,西北—东南走向,是下古生界的碎屑岩变质岩组成的断块山。山脊明显,夹在茶卡河与渣玛河之间,地势北高南低,为构造侵蚀中山、高中山和深切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缺少盆地与宽谷平原,平均海拔2000m。主峰瑶人河源头,海拔2637m。
哀牢山由玉溪市南部进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受红河及其支流的分割,黄连山耸立于中段山地的南端,广义的黄连山为包围在泗南江勐漫河——小黑江和李仙江之间的倒三角形的一片山地;狭义的黄连山,则为小黑江,勐漫河与渣玛河之间的梁状山地。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就分布在广义的黄连山周围。由于该山体四周低下,被深切谷地包围,中部隆起,形成封闭独立的生态体系。
气候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海拔高低不同,可分为三种气候类型区:海拔600m或900m以下河谷地区为长夏无冬、春洲目连类型;900m以上至2300m之间的地区为四季如春类型;2300m以上的山地北部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类型。
11月至次年4月,区内在次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天气晴朗,云量少,日照充足,温度较高,降水少,称为干季。5月至l0月在两支暖湿气流控制下,降水丰沛,湿度大、日照少,形成湿季。地形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低海拔320m,最高海拔2637m,相对高差2317m,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约垂直差异甚为突出。
黄连山保护区呈西北-东南走向,对暖湿气流有明显的抬升作用,迫使两支气流沿坡地上升,产生丰沛的降水,在山的东西两侧形成多雨中心。西部,年降水量1957.1-2313.3mm,东部降水量为2262.6-2890.7mm,均为多雨区。北部,地形封闭,对两支暖湿气流均有阻挡作用,处于雨影区,年均降雨量1454.4-1600mm,为少雨区。
土壤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分布规律是:以垂直分布规律为主,从低海拔的山麓到高海拔的山巅,土壤类型依次为:海拔800m以下为砖红壤;海拔800-1100m为砖红壤性红壤;海拔1100-1600m为山地红壤;海拔1600—1900m为山地黄壤;海拔l900m以上为山地黄棕壤。水平分布规律为东南、西南面为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而北部则为黄棕壤,其中以黄棕壤所占的面积最大,约占土壤总面积的34%。
水文
绿春县境内的河流都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系。发源于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是源于北部老边的勐漫河。勐漫河由茶卡河、腊姑河、虾处河、俄黄河、哈马河等小河流汇合组成,由西向东折转南,在阿尼与渣玛河汇合成小黑江,最后流出境外。勐漫河流程55km,流域面积535km2,平均流量30.5m3/s,年流量7.665亿立方米。另一条是喳玛河,由喳尼河、卡欧河、玛玉河、的加河、的松河、罗拉河等支流汇合而成,在阿尼与勐漫河合成小黑江,流程32km,流域面积416km2,年均流量3.7m3/s。丰富的水资源不仅对植物与动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面积范围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东经102°05′26″-102°25′07″,北纬22°33′34″-22°59′20″,总面积65058hm²,森林覆盖率达75.3%,区内最高海拔2637m,最低海拔320m。非林业用地3294.0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9529.0公顷,占64.0%,疏林地2879.0公顷,占4.7%,灌木林地6578.0公顷,占10.6%,荒山12778.0公顷,占20.7%。非林业用地中,农地及其他3294.0公顷。土地权属,国有占86.4%,集体占13.6%。大部分山地海拔在2000m以上。保护区内及周边涉及大兴、牛孔、三猛、骑马坝、半坡、平河6个乡(镇),16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
保护对象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热带季节雨林、山地雨林、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绿春苏铁、北白颊长臂猿黑长臂猿印度支那虎马来熊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
①保护热带季节雨林、山地雨林、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
②保护绿春苏铁、东京龙脑香长蕊木兰多毛坡垒等大量珍稀植物及其生境。
③保护白颊长臂猿、黑长臂猿、印支虎、马来熊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植物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绿色大三角洲”的三角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地区相连的保留完整的热带雨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是云南省热带保护区中唯一的分布最为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以及次生林等多种植被类型垂直分布的保护区,是云南南部热带保护区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动植物区系种群交流的绿色“大走廊”。
热带季节雨林。分布于保护区东南坡海拔800m以下的沟谷,面积很小。由于此区域受人为影响最严重,次生树种很多。本地特有的珍稀植物绿春苏铁就生长在这些次生林下。除绿春苏铁外,主要乔木树种有千果榄仁、假含笑、番龙眼勐仑翅子树假海桐等。次生植物有黄牛木余甘子、五月花等。
山地雨林。这种类型仅分布于保护区东南的玛玉海拔800-1500m范围,占保护区总面积23.3%。主要乔木树种有滇紫荆木老挝石栎、薄果猴欢喜、栲树、西南木荷八宝树等。
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这类森林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海拔1500-2000m地带,分布区域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40%。主要乔木树种有四棱浦桃、云南单性木兰、硬叶石栎、山地山龙眼屏边油果樟等。
山地青苔常绿阔叶林。这是热带山地垂直带中一种特殊的植被群落。它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m以上,气候温凉、云雾迷漫、潮湿。少有人为活动的地方,占保护区总面积30%。
保护区有维管植物2802余种,木本植物有600种,国家保护植物135种,珍稀濒危植物有1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有4种(绿春苏铁、长蕊木兰东京龙脑香、多毛坡垒);国家二级保护有131种(喀西、绿春白桫椤、苏铁蕨木瓜红千果榄仁等);云南省级保护种有24种(小果木瓜红、小叶红光树、中华刺蕨等)。保护植物之丰富,珍稀种类之多,在中国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中尚属少有。
一级4种:有长蕊木兰、绿春苏铁、东京龙脑香、多毛坡垒;
二级131种:喀西桫椤、绿春白桫椤、苏铁蕨、木瓜红、千果榄仁等;
经济植物 有珍贵用材树种,木芙蓉马蹄荷琼楠等;
药用植物 有砂仁、黄连、罗芙木、何首乌、菘蓝等。
稀有的活化石—绿春苏铁
保护区拥有稀有活化石—谭清苏铁。谭清苏铁(Cycas tanqingii)俗称绿春苏铁,是1995年发现的苏铁属植物新种,仅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的绿春县小黑江流域及越南黑水河流域。黄连山保护区是国内唯一分布区。集中分布面积达4?838hm?,种群数量约82万株,是目前国内数量最大的苏铁群落,呈斑块状分布,结构保存完整,年龄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形,是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对苏铁属植物进行多方面研究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
动物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滇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据调查,有哺乳纲100种,分属9目、24科、68属,以种数比,仅次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高黎贡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就保护种类而言,保护区分布有国内外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哺乳纲28种。
一级有蜂猴、间峰猴、友叶猴、黑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马来熊云豹、金钱豹、印度支那虎等9种,其中,后6种现存自然种类数量极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红皮书列为高度濒危种。
蜂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灵长目懒猴科。体长320—345毫米。头圆,体形粗短,尾短而隐于毛丛中,四肢短而等长。体背面被毛棕黑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灰白色,眼、耳均有褐黑色环斑。蜂猴为树栖性动物,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属夜行性动物,白天卷成球状隐蔽在高大乔木的洞中或枝丫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主要以野果为食。特别爱吃鸟卵。一年四季都能交配,怀孕期5—6个月,每胎一仔。
灵长类动物
中国有22种灵长类动物中,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就有8种,占我国灵长类种总数(22种)的36.4%,是中国自然保护区中保持有灵长类动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其中5种为一级保护种,这在中国已知的自然保护区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国外也比较罕见。在中国所有灵长目动物分布的自然保护区中,一般都只有1-3种灵长类,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5~7种,特别是自然保护区中生存有两种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长臂猿,它对研究长臂猿中最低等的黑长臂猿类的保护和探讨近缘种生态习性、分布、分化和种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特色在国内自然保护区中是独一无二的。
马来熊系濒危物种,国内外均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唯一采到马来熊标本,并知其确切分布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马来熊别名狗熊、太阳熊,属于熊科。是熊类中体型最小的种类,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约50千克。体胖颈短,头部短圆,眼小,鼻、唇裸露无毛,耳小而颈部宽。全身毛短绒稀,乌黑光滑;鼻与唇周为棕黄色,眼圈灰褐;胸部有一棕黄色的马蹄形块斑。两肩有对称的毛旋,胸斑中央也有一个毛旋。尾约与耳等长;趾基部连有短蹼。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中,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缅甸等地。1972年,在中国云南南部边境山地首次发现,数量十分稀少,因此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护区管理
土地权属状况
①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5058公顷,其中国有林56198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86.4%,已核发了国有山林权证书。(云南省绿春县国有山林权证编号:NO.0002749、NO.0002750)
②集体林8860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13.6%,保护区管理部门于1998年与周边的2个乡人民政府签订了保护管理协议书,其土地权属不变,但使用和管理权归保护区。保护区土地权属明确,四至界线清楚。
旅游信息
旅游系列
纪念品系列 向小型、精致、现代方向发展。包括景区门票、节庆活动等,突出地方特色,采用石刻、木雕、竹编、光盘、金属及磁卡等多种形式制做。
民族文化系列 打造绿春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开发民族文化系列的旅游商品,形成设计精巧,独具一格的文化旅游商品,如民族服饰、传统刺绣品,使之真正成为能代表绿春特色的旅游产品。
饮食产品系列 绿春县民间哈尼风味饮食都具有开发价值,农村的无公害蔬菜、食用野菜、哈尼豆豉、魔芋蛋白质丰富的昆虫等都非常受欢迎。在有的地方可以将农家特色菜肴作为景区的主导消费品,带动景区景点的发展。
土特产品系列 大力发展茶叶、八角、麻栗坡草果等产业的实际,并据此优势,把茶叶、八角、草果、木耳等特色产品向便携化、精巧化、礼品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外包装、设计水平,形成具有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色的旅游产品。
景点旅游
骑马坝“傣乡风情”骑马坝傣族村是绿春县唯一一个傣族寨子,傣族比较开放,有着与其他民族相近的价值观和道德风尚,近水而居。来到这里,可以品尝傣族风味、欣赏傣族服饰、观赏傣族舞蹈。
大平掌瑶族“度戒”来到这里,你可以了解瑶族神奇的医药秘方、巫师经文、原始宗教习俗以及最为隆重的男子成年的“度戒”庆祝活动等等。
原始的苦聪沙拉祜族 这里,你可以感受拉族原始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和浓厚的平均分配意识,善狩猎,精于藤竹编织,喜跳《芦生舞》。
牛孔土嘎彝族狂欢节”可以欣赏到彝族浪漫的“火把狂欢节”以及彝族的《鼓舞》、《葫芦生舞》和《罗作舞》。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名优土特小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地位价值
价值
生态效益
①涵养水源效益。在生物体中,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区内原始森林涵养丰富的水资源,使山体成为一个天然水库,相当于一座1281万立方米的水库,直接灌溉周边46063亩农田,受益人数达16万人。
②固土保肥效益。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有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等生活条件的能力,即土壤肥力。森林植被的存在,其盘根错节的根系可以大大减轻雨水及地表径流对地表土的溅蚀作用,因而能保持土壤及其肥力不流失。同时,森林中每年大量的凋落物、动物粪便及土壤微生物合成土壤养分循环,使森林土壤肥力增加。
③森林制氧和调节气候功能。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释放出大量O2,呼吸作用时吸收O2,但吸收的要比光合作用时放出的少得多。在白天,光合作用放出的O2比呼吸作用消耗的大20倍,可见,森林是一个巨大的O2加工厂。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各主要森林类型每年产生释放的O2将极大地改善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及空气质量状况。森林中树木枝叶花草对烟尘有较好的吸附作用,森林还可以减少噪音,树叶能分泌出诸如醚、醛、乙醇、烯、臭氧之类的易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有很强的杀菌或阻挡紫外线的能力。
④保护生物基因库功能。森林环境具有恢复繁衍生物基因库的功能。因为生物多样性往往会随着森林植被的破坏失去生存环境而减少,又会随着森林植被的恢复而增加。自然保护区建立后,通过采取各种保护措施,生物基因库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⑤保护野生生物物种及生物群落。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处在古热带植物区系和东亚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保存云南省热带地区最为完整的热带季节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垂直带谱,同时,保护区内生存有众多野生珍稀濒危物种,如谭清苏铁、东京龙脑香北白颊长臂猿黑长臂猿印度支那虎马来熊等都为世界Ⅰ级保护物种,且有多种仅分布于该保护区内。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有效地保护该区森林生态系统免遭破坏,同时为多种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更加优良的栖息环境,使其种群不断扩大。
社会效益
①促进周边社区经济发展,加速脱贫步伐。保护区周围涉及6个乡(镇)2.7万多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单一,当地居民对保护区的依赖性较大。
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开展森林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吸引更多的游人、科考者到保护区旅游、考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综合效益。森林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森林具有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卫生保健、景观旅游、生物基因保护等多方面的价值。
科研价值
开展科学研究,是保护区建设任务之一。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具有面积较大的原始湿性常绿阔叶林,生物物种丰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还蕴含着一些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动植物种类,起源古老的苏铁是研究裸子植物起源和系统演化的重要材料,黄连山特有的谭清苏铁无疑增加了这一地区的重要研究价值;木兰科则是研究被子植物门的重要材料。这些物种在研究物种进化与生态适应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又很容易受到环境和栖息地的变迁而绝灭,对这些物种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如环境和气候检测)应在保护方面给予关注和重视,类似的物种还胡有与森林类型和状态密切相关的其它蛙类和蛇类,它们既是系统演化中的重要类型,也是生态链中的关键环节,而地处热带亚热带交汇边缘的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富含丰富多样的两栖爬行动物和鱼类物种,并且有一些物种还不完全清楚,其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存在也同样重要。
国际自然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越南孟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并通过越南孟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丰沙里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是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绿色大三角洲”的三角之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WWF(WWF)特别重视这一区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9年12月在老挝巴色(pakes)召开的“保护地区世界委员会第二届东南亚地区性论坛”会议上,提出了在中、越、老边境分界地区建立“绿色大三角洲计划”的建议,众多国际组织,如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欧盟等对这一地区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别关注,认为“大三角”地区的森林代表着东南亚地区遗留下来的最后一块未受到破坏的热带季节雨林,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作为“大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配合各国际组织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地位
保护区直接与越南的孟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并通过越南孟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丰沙里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是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接相接的唯一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资源基金会和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特别重视对这一区域的保护,对这一地区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别关注,这对今后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极高的保护价值。
保护区内有50公里的国境线,并直接与越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这不仅使该保护区有重要的物种基因保护价值和在国际上引人关注的保护地位,而且其森林屏障在国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也是国家树立国际保护形象,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面积范围
保护对象
植物
动物
护区管理
旅游信息
旅游系列
景点旅游
地位价值
价值
地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