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镇(已撤销),
达州市达川区下辖镇,地处达川区南部,东与
平滩镇接壤,南与
赵家镇为邻。辖区总面积34.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马家镇户籍总人口17404人。马家镇相传一白马常夜吃禾苗,被人发觉后惊跳入井夜宿而得名。
历史沿革
清至民国,属达县(今达川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马家乡。
1952年,析境东置关家乡,境西北置东汇乡。
1956年,东汇、关家2乡并入马家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2015年5月4日,撤销马家乡,设立马家镇,以原马家乡的行政区域为马家镇的行政区域。
2019年12月20日,撤销马家镇、将原马家镇所属行政区域划归
百节镇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马家镇辖马家1个居民委员会,山青、白马、
川主、南新桥、东会、柳杨、龙门、关坪、沙坝、肖家10个
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9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马家镇辖2个社区和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正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家镇地处
达川区南部,距达川区城区25千米,东与
平滩镇接壤,南与赵家镇为邻。辖区总面积34.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马家镇地处四川
川东平行岭谷区、
川中丘陵区、盆周低山区连接地带。地势略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大部为
丘陵。境内最高点位于白家山顶,海拔800.2米;最低点位于
堰沟河,海拔284.1米。
气候
马家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6.2℃;8月平均气温27.3℃。平均气温
年较差1.5℃。生长期年平均322天。无霜期年平均31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28.15小时,年总辐射116.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
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7月最多。
水文
马家镇境内河道属
渠江水系。
堰沟河自龙门村北入境,由北而南,入铜钵河,境内河道长12.5千米。
自然灾害
马家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风灾、低温、
霜冻等。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马家镇主要矿产资源为煤炭,地质储量1400万立方米,可采储量为500万立方米,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茶园山一带。
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20.5万立方米。
截至2011年末,马家镇耕地面积9563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马家镇辖区总人口1828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52人,城镇化率23.3%。另有流动人口2193人。总人口中,男性9494人,占51.9%;女性8794人,占48.1‰人口均为
汉族。2011年,马家镇
人口出生率9.7尬,人口死亡率6.5‰,
人口自然增长率3.2‰。辖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8人。
截至2017年末,马家镇常住总人口12198人。
截至2019年末,马家镇户籍总人口1740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马家镇农业总产值9724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5.1%。工业
总产值2.3亿元。财政总收入630.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44.8元。
2019年,马家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第一产业
马家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
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马家镇生产粮食5263.8吨,其中水稻3507吨,小麦443吨,玉米957吨。主要
经济作物为蔬菜、芒麻。2011年,马家镇蔬菜种植面积3600亩,产量8500吨;芒麻种植面积8500亩,产量1280吨。
马家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马家镇生猪饲养量2.7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羊饲养量0.5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家禽饲养量24.3万羽。
第二产业
2011年,马家镇工业以产煤、洗煤、
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马家镇工业企业9家,职工1187人;工业
总产值2.3亿元,实现
工业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第三产业
2011年末,马家镇有商业网点123个,职工456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亿元;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0.5亿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1万元。
截至2011年末,马家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马家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575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2所,在校生931人,专任教师5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70人,专任教师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马家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71万元。
文体事业
1971年12月,原马家公社建成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马家镇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入户率72.6%。
2011年末,马家镇有乡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个;各类图书室13个。
2011年末,马家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45.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马家镇有门诊部(所)13个;病床40张,
固定资产总值1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6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
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马家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万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7%。
社会保障
2011年末,马家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6户,人数175人,支出34.7万元,月人均165元;城市
医疗救助16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
农村医疗保险785人次,共支出3.9万元。
2011年末,马家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7户,人数413人,支出29.7万元,月人均60元。
2011年末,马家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1万元。社会福利费23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30人。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253人,参保率13.4%。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马家镇有邮政局1个。电信服务网点1个;
固定电话用户520户,移动电话用户2250户,宽带接入用户280户。
交通运输
马家镇境内有
达渝高速、210国道交会于境内;乡村公路总长120千米。
2011年末,马家镇有货运汽车22辆,430吨位;客运汽车13辆、360座位;货运量21.6万吨,客运量16.2万人次。
地方特产
马家镇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州脆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达州市苎麻和
达县乌梅。
达州脆李
达州脆李果实中大,圆形,果顶平或微凸;果面黄绿色,
果粉中多、灰白色;
缝合线浅、明显、不对称;果肉淡黄色,肉质脆,汁液中多,味甜、浓,离核。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达州脆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达县苎麻
达县苎麻,具有强度好、单纤维支数高、纤维长等特点。达县苎麻的单纤维强度为35~40克,束纤维强度为52克左右;达县苎麻平均单纤维支数在1900~2200米/克支,纤维支数最高可达2402米/克支。
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达县苎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达县乌梅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耳梅”。乌梅主产在
四川省、
贵州省、
福建省等地,四川
达川区是达县乌梅的原生资源地和主产区,果实椭圆形,
青神中学透黄,种核属椭圆籽类型,两侧无棱线,呈流线型边缘。果肉率85.5%,达县乌梅初加工后成品呈不规则的耳扁球形,直径1.5~2.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一端有圆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软,乌黑色或黑
褐色。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小凹点。
2010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
达县乌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马家镇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