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波战争
1917年苏联与波兰进行的战争
苏波战争(英语:Polish–Soviet War,俄语:Сове́тско-по́льская война́,波兰语:Wojna polsko-bolszewicka),又称波苏战争,是指1919年2月至1921年3月18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英语: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缩写:RSFSR)与波兰第二共和国(简称:波兰,英语:Second Polish Republic,波兰语:II Rzeczpospolita)之间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东欧的局势发生了剧变。波兰在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的带领下开始向东扩展波兰边界,目的是取代俄罗斯并建立“海间联邦”。而苏联的目标是重新夺回前俄罗斯帝国领土,并在西部新兴国家建立苏维埃政权,因此苏联红军需穿越波兰领土向西扩展革命。
苏波战争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919年2月14日,别廖扎战役爆发,标志着苏波战争正式开始(第一阶段)。1919年7月,波兰军队已控制东加利西亚大部分地区,并在1918年11月至1919年7月的波乌战争中取得胜利(第二阶段)。在与俄罗斯接壤的乌克兰东部,乌克兰民族主义领袖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试图捍卫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但面对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内战中的优势被迫撤退,并于1920年4月与波兰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结盟。毕苏斯基相信通过军事行动可以确保波兰的有利边界,并在1920年4月末发起了对基辅的进攻,最终在5月7日占领了基辅(第三阶段)。苏联红军随后对波兰的进攻进行反击,分别在南乌克兰前线(6月5日开始)和北部前线(7月4日开始)展开行动。苏联的行动成功地将波兰军队推回到华沙(第四阶段)。但到了8月中旬,波兰在华沙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后的波兰东进使形势再次逆转(第五阶段)。苏俄因此请求和谈,战争最终在1920年10月18日以停火协议结束。
1921年3月18日签署的《里加和约》在波兰和苏俄之间划分了有争议的领土,确定了苏波边界。波兰正式承认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废除了其1920年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华沙条约》。《里加和约》签订后,苏俄领导层放弃了国际革命的目标,转而追求斯大林主义下的“一国社会主义”。《里加和约》的签署也排除了波兰建立“海间联邦”的可能性,对整个东欧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背景及原因
历史背景
波苏战争的主要争议地区位于现今乌克兰(Ukraine)和白俄罗斯(Belarus),这些地方最初是13世纪中期基辅罗斯(Kievan Rus')的组成部分。经历了内战和1240年的蒙古入侵后,这些地区成为了波兰王国(Kingdom of Poland)和立陶宛大公国(Grand Duchy of Lithuania)的扩张目标。到了14世纪初,这些地区,包括基辅大公国(Principality of Kiev)以及第聂伯河(Dnieper)、普里皮亚季河(Pripyat)和道加瓦河(Daugava,又称道加瓦河)之间的土地,被纳入立陶宛大公国。1352年后,波兰与立陶宛在加利奇-沃伦公国(Kingdom of Galicia–Volhynia)进行了领土划分。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建立了卢布林联合(Union of Lublin),部分乌克兰地区划归波兰王国王冠领地(Crown of the Kingdom of Poland)。1772 至 1795 年间,在瓜分波兰(Partitions of Poland)期间,许多东斯拉夫领土被并入了俄罗斯帝国。1795年后,波兰正式失去了独立地位,而在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华沙大公国(Duchy of 华沙)的大部分地区交由俄罗斯控制,成立了名义上自治的波兰会议王国(Congress Poland,官方称为波兰王国)。1863 年,“一月起义(January Uprising)”期间,年轻的波兰人拒绝参加俄国帝国军队的征兵,导致亚历山大二世取消了国会波兰的独立宪法,试图强制普及俄语,并从波兰手中夺走了大片土地。波兰会议王国被直接并入俄罗斯帝国,划分为十个省份,每个省份都由俄国军事官员任命的州长管理,所有省份均完全受控于设在华沙的俄国总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东欧的局势发生了剧变。德国的失败导致其创建“中欧(Mitteleuropa)”的计划破产,而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则导致了“俄国革命(俄语 Revolution)”和俄国内战(Russian Civil War)的爆发。新兴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由于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方战线的攻势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Treaty of Brest-Litovsk)的签署而失去了领土。随着德国在西方战线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陆军(Imperial German Army)在东方战线的撤出,苏维埃俄国放弃了该条约,并着手收复了俄罗斯帝国的许多前领土。1918年11月,波兰宣布独立,成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Second Polish Republic),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参与了多场边界战争,包括对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的大波兰起义(Greater Poland uprising,1918-1919)。
政治背景
1918年11月11日,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被中央同盟国设立的波兰王国摄政委员会(Regency Council)任命为波兰武装部队的负责人。根据1919年2月20日的《小宪法》(Small 宪法 of 1919),毕苏斯基正式成为国家首脑。随着俄罗斯德国势力的崩溃,波兰及其邻国开始在边界和其他问题上发生争端。这导致波罗的海地区爆发了芬兰内战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独立战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新成立的波兰缺乏政治稳定。波兰在1919年7月赢得了与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战争,但随后卷入了与德国(西里西亚起义)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冲突。
于此同时,俄国也深陷国内纷争。1919年3月,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Communist International)在莫斯科成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Hungarian Soviet Republic)和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Bavarian Soviet Republic)随后宣布了成立。此外,苏维埃俄国专注于应对反革命和同盟国的干预。因此波苏战争最初在1919年初爆发,但直到一年后才发展成为全面战争
另一方面,西方列强担心波兰的领土扩张可能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秩序,这种担忧因德国俄罗斯合作的可能性以及不被承认的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崛起而变得更加复杂。
战争原因
苏俄方面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新布尔什维克政府(Bolshevik government)的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致力于重新夺回俄国在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中放弃的领土(该条约于1918年11月13日被俄国废除)。列宁的计划还包括在前俄罗斯帝国西部新兴国家建立苏维埃政府,以及实现更为宏伟的目标——触及德国,并在那里引发社会主义革命。他坚信,若无社会主义德国的支持,苏维埃俄国将难以存续。
到1919年夏末,苏俄已掌控了大部分乌克兰的东部和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先前属于俄罗斯帝国),并从基辅驱逐了乌克兰指导部。1919年2月,苏俄在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建立了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Litbel)。然而,该政府因实施恐怖统治以及征收粮食和物资供应军队,在当地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尽管官方上否认有入侵欧洲的企图,但随着波苏战争的进展,特别是在1920年6月波兰对基辅的攻势被击退后,列宁和其他苏维埃政策制定者日益将这场战争视作向西扩展革命的机遇。在1919年底,受到红军在内战中取得胜利的鼓舞,列宁开始更乐观地设想全球革命的前景,布尔什维克提倡无产阶级专政,呼吁建立全球共产主义社区。他们计划将俄国革命与期望中的德国共产主义革命联系起来,并支持欧洲其他共产主义运动。为了直接支持西方革命者,苏联红军需穿越波兰领土。
波兰方面
约瑟夫·毕苏斯基(Piłsudski)提出的设想包括以波兰为核心,建立一个多民族联邦,目的是整合已经消亡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大部分领土,以此扩展未来波兰的疆域。他的目标是进一步解体俄罗斯帝国,并建立名为“海间联邦”(Intermarium)的新联盟,该联盟将包括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旧帝国残余中崛起的中东欧国家。在他的构想中,削弱后的俄罗斯将被波兰取代,后者将成为东欧的主要大国,而他的计划中并未考虑在军事胜利前进行任何谈判。
约瑟夫·毕苏斯基希望新成立的以波兰为首的联盟能够成为抵御俄罗斯或德国潜在帝国主义倾向的一个平衡力量。他认为,只有乌克兰摆脱苏联的控制,波兰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因此他致力于从苏俄手中分离乌克兰。毕苏斯基通过军事手段扩大波兰在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的领土,并在库尔宗线以东的争议地区镇压乌克兰的自决尝试,这些地区拥有显著的波兰少数族裔。1919年2月7日,他在关于波兰未来边界的演讲中指出,波兰目前实际上无固定边界,其在西部的领土扩张取决于协约国对德国的施压程度,而东部则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波兰军队着手向东方进行大规模扩张。约瑟夫·毕苏斯基设想,剥夺苏联黑海波罗的海的控制及南部与东南部的土地和矿产,将使其沦为二等国家。与此同时,波兰作为新兴国家中最大、最强的国家,将建立从芬兰到高加索的势力范围
战争部署
苏俄方面
1918年初,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和列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着手重建俄国武装部队,成立了新的红军以取代已解散的俄国帝国军队。托洛茨基成为战争人民委员,而格奥尔基·契切林(Georgy Chicherin)接任外交部长。随着德国在西线的失败,列宁于10月1日下令征兵。尽管许多前沙皇军官加入白军,到1919年夏天,还是有约7.5万人加入了红军(Red Army)。
1918年9月,革命军事委员会(Revolutionary Military Council)成立,由列夫·托洛茨基主持。1919年7月,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任命谢尔盖·卡缅涅夫(Sergey Kamenev)为红军总指挥。虽然红军面临大量新兵逃亡和严重的后勤问题,但依然是有效的战斗力量。到1920年8月,红军官方人数达到500万,实际作战部队占比10%至12%。女性志愿者与男性一样参与战斗,参加了谢苗·布琼尼(Semyon Budyonny)的第一骑兵军。红军从白军和盟军手中缴获了大量西方武器,国内的军事装备生产在整个战争期间也在不断增加。尽管如此,库存仍经常严重不足。与波兰军队一样,靴子一直供不应求,许多人赤脚作战。另一方面,苏联的飞机相对较少,波兰的空军编队很快就取得了制空权
波兰攻势期间,苏俄西南战线有约8.3万士兵,波兰略占人数优势。1920年中期的苏俄反攻中,苏俄军队约79万人,比波兰多至少5万人。红军在苏俄西线和加利西亚的西南战线共有约75.7万人。此外,除了俄罗斯部队外,还有乌克兰、拉脱维亚和德国-匈牙利独立部队以及不同国籍的共产主义者也参与战斗。立陶宛军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苏俄军队。领导红军进攻的指挥官包括谢苗·布琼尼(Semyon Budyonny)、列夫·托洛茨基(Leon Trotsky)、谢尔盖·加米涅夫(Sergey Kamenev)、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亚历山大·叶戈罗夫(Alexander Yegorov)和海克·比日什基安(Hayk Bzhishkyan)。
波兰方面
波兰武装力量由曾在分割波兰的帝国军队(尤其是专业军官)服役的士兵和大量新征募的志愿者组成,他们来自不同的军队、背景和传统。尽管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的波兰军团(Polish Legions)和波兰军事组织的退伍军人占据特权地位,但将大波兰军队(Greater Poland Army)和蓝军(Blue Army)整合入国家军队面临诸多挑战。这一统一过程于1919年10月19日在克拉科夫(Kraków)完成。在波兰这个尚未确定能否继续存在的年轻国家中,许多团体的成员都抵制征兵。例如,波兰农民和小城镇居民、犹太人或来自波兰控制区的乌克兰人往往出于不同的原因避免在波兰武装力量服役。为了解决逃兵问题,1920年夏季引入了死刑。
波兰建立了军官和士兵的军事训练体系,并得到了法国军事使团的帮助。波兰空军拥有约两千架飞机,其中 45% 的飞机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只有 200 架飞机可以升空,主要用于侦察。到1920年,波兰军队人数从1918年底的约10万增至约100万,其中包括10万志愿者。波兰得到了包括法国军事使团在内的西方使团的支持,以及超过两万名乌克兰士兵、俄罗斯白俄罗斯部队和多国志愿者的协助。苏俄的损失和波兰志愿者的加入使两军在人数上大致持平,但到华沙战役时,波兰在数量和后勤上略占优势。
战争前夕
从1917年底开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波兰革命军事部队在俄罗斯组建,这个部队于1918年10月合并成为西部步枪师(Western Rifle Division)。在同年夏天,由斯特凡·海尔曼(Stefan Heltman)领导的波兰共产主义政府在莫斯科成立,目的是将共产主义以波兰苏维埃共和国(Polish Soviet Republic)的形式引入波兰。随着德国联邦国防军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撤退以及苏联红军的到来,波兰在1918年秋季在明斯克维尔纽斯格罗德诺等地组建了自卫队。根据1918年12月7日波兰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的法令,这些自卫队被认定为波兰共和国军(Polish Armed Forces)的一部分。
1918年11月15日,上东区的德国士兵委员会宣布将其在维尔纽斯的权力将转移给红军。不久之后,波兰第四步枪师(4th Rifle Division)开始在俄罗斯与苏联红军(Red Army)交战。这支部队在波兰蓝军(Blue Army)和约瑟夫·哈勒将军(General Józef Haller)的指挥下行动,并在波兰国家委员会(Polish National Committee,KNP)的支持下作战。1918年12月11日,明斯克被苏俄西部军占领,并在当月31日宣布成立白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Socialist Soviet Republic of Byelorussia)。之后波兰自卫队在多处与苏俄军队的战斗中遭遇失败。1919年1月5日,经过与苏俄西部步枪师三天的激烈战斗后,波兰自卫队从维尔纽斯撤退。在接下来的1月和2月,波兰与苏俄之间的冲突持续进行。为了应对多场边境战争,波兰迅速组建了更多武装力量。1919年2月,波兰在俄国前线有两个主要军事编队:北部由瓦茨瓦夫·伊瓦什凯维奇·鲁多桑斯基将军(General Wacław Iwaszkiewicz-Rudoszański)领导,而南部则由安东尼·利斯托夫斯基将军(General Antoni Listowski)指挥。
战争进程
早期冲突
1919年初,苏联红军占领了维尔纽斯(Vilnius),并在2月28日建立了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同年2月,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代表格奥尔基·契切林(Georgy Chicherin)向波兰总理伊格纳奇·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Paderewski)提议解决两国分歧并建立关系。但波兰军队随后向东前进,以解放其东北地区省份及首府维尔诺(Vilnius)为名与苏联军队对抗。2月14日,波兰军队在安东尼·利斯托夫斯基将军(General Antoni Listowski)领导下进行的别廖扎战役(Battle of Bereza Kartuska)被波兰视为解放战争的开始,而俄方则将此视为波兰的侵略行为。
1919年2月底,俄国西征(Soviet westward offensive)停止,波兰军队越过尼曼河(Neman River)占领平斯克(Pinsk)。毕苏斯基于3月4日下令停止进一步东进。苏联领导层转而向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白军(White Army)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攻势提供援助。1919年7月,波兰军队消灭了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约瑟夫·毕苏斯基秘密策划攻击苏俄占领的维尔纽斯,并于4月初转移部分军力至北方前线。4月16日,波兰发起新一轮进攻,毕苏斯基领导的部队占领了维尔纽斯及周边地区,迫使苏维埃政府撤离其宣称的首都。毕苏斯基于4月22日向前立陶宛大公国居民发表宣言,旨在实现联邦目标,但遭到国民民主党的强烈反对。他们要求将前大公国土地并入波兰,并反对毕苏斯基的领土和政治构想。
1919年4月25日,列宁(Lenin)命令西部战线指挥官尽快夺回维尔纽斯。然而,4月30日至5月7日的战斗中,攻击波兰军队的红军部队被爱德华·雷兹-希米格利(Edward Rydz-Śmigły)的部队击败。此结果使波兰进一步扩大了控制区域,而红军因在其他地区与白军的激烈战斗而撤退。5月15日,波兰建立了立陶宛-白俄罗斯前线(Lithuanian–Belarusian Front),由斯坦尼斯瓦夫·谢普季基将军(General Stanisław Szeptycki)指挥。同一天,波兰议会(Polish Sejm)通过法令,提议将东部边境地区作为自治实体纳入波兰国家。在巴黎和平会议上,波兰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格纳奇·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Paderewski)宣布波兰支持东部国家的自决。
波兰领土扩张
由于与魏玛共和国可能因领土及其他问题爆发的战争风险,波兰进攻被限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的战壕和防御工事线附近。到6月中旬,波兰一半的军事力量集中在德国前线。6月底,根据《凡尔赛条约》(Treaty of Versailles),波兰恢复了在东部的进攻。在南部沃尔希尼亚战线上,5月和7月期间,波兰武装力量苏联红军交战,后者试图将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的乌克兰部队驱逐出争议领土。当地的东正教乡村居民持敌对态度,积极支持布尔什维克。波兰军队于8月8日占领明斯克,18日到达别列津纳河(Berezina River),28日占领巴布鲁伊斯克(Babruysk)。9月2日,波兰军队到达杜加瓦河(Daugava River),10日占领鲍里索夫(Barysaw),21日占领波拉茨克(Polotsk)的部分地区。到9月中旬,波兰军队已确保了从季斯纳河(Dysna River)到道加瓦河(Daugava)的控制。
1919年秋季,波兰议会投票决定将其领土扩张计划扩展到道加瓦河(Daugava)和别列津纳河(Berezina),包括明斯克(Minsk)。这一决定得益于波兰在1919年夏季对战苏俄的成功,当时苏俄正集中力量与白军作战。约瑟夫·毕苏斯基在夏末限制了进攻,以免让俄国白军在苏俄内战中取得优势。俄国白军(White movement)在1919年初夏由安东·邓尼金(Anton Denikin)指挥的志愿军(Volunteer Army)领导,向莫斯科进军。毕苏斯基拒绝加入盟军对俄国内战的干预,因为他认为白军对波兰的威胁大于布尔什维克,波兰可以从布尔什维克那里为波兰争取到比从白军那里更好的待遇。
同年夏天和秋天,邓尼金两次向约瑟夫·毕苏斯基寻求帮助,并警告俄罗斯南部的失败将威胁到波兰。毕苏斯基认为让红俄罗斯击败白俄罗斯更符合波兰的利益,期望革命军对抗反革命军。12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安东·邓尼金赶出基辅。波兰和白俄罗斯的利益不可调和:毕苏斯基希望瓦解俄国,建立强大的波兰,而德尼金、科尔恰克和尤登尼奇则致力于保持俄国领土的完整。毕苏斯基低估了布尔什维克的军事力量,认为红俄罗斯易于击败,期望将共产党人推至远东,削弱其对波兰的威胁。双方提出的和平倡议多为掩护或拖延。1919年夏季结束后,波兰与苏联在比亚沃维耶扎(Białowieża)谈判,苏俄拒绝了波兰的苛刻停火条件。约瑟夫·毕苏斯基在苏俄接管基辅两天后中断了谈判。1919年底至1920年初,毕苏斯基开始执行瓦解俄罗斯和建立英特马里亚国家集团的任务。鉴于立陶宛和其他波罗的海东部地区国家拒绝参与该计划,他将目光投向了乌克兰
和平谈判失败
1919年晚秋,许多波兰政治家认为波兰已在东部取得了战略上理想的边界,因此应停止与布尔什维克的战斗,并开始和平谈判。追求和平的民众情绪也占主导地位,发生了反战示威活动。同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导层面临着多个紧迫的国内外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困难,他们想停止战争并向邻国提出和平,希望能打破他们所受到的国际孤立。被苏维埃招揽的波兰潜在盟友(立陶宛、拉脱维亚罗马尼亚或南高加索国家)不愿加入波兰领导的反苏联盟。面对欧洲革命热情的减退,苏维埃倾向于将建立苏维埃欧洲共和国推迟到不确定的未来。
1919年12月末至1920年2月初,俄罗斯外交部长格奥尔基·契切林(Georgy Chicherin)和其他俄国政府机构向华沙发送的和平提议未获回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提议了对波兰有利的军队划界线,与当前军事前线一致,留待以后确定永久边界。尽管苏维埃的和平提议在社会主义、农民和民族主义政治阵营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波兰议会阻止进一步战争的尝试却未能成功。控制军队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波兰政府的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抵制了和平努力。到了2月底,他指示波兰代表与苏维埃假装进行谈判。毕苏斯基及其同僚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兰武装力量相对于红军的军事优势在增长,而且他们认为战争状态对波兰的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1920年3月4日,波兰将军弗拉斯迪劳·西科尔斯基(Władysław Sikorski)在波莱西亚发起了新的进攻;波兰军队在北部(白俄罗斯)和南部(乌克兰)之间的苏联军队中间开辟了缺口。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波莱西亚和沃尔希尼亚的反攻被击退。1920年3月的波兰与苏俄的和平谈判未取得任何成果。约瑟夫·毕苏斯基对解决冲突的谈判解决方案并不感兴趣。他正忙于准备大规模恢复敌对行动,新任命的元帅及其团队期望即将进行的新进攻能够实现毕苏斯基的联邦主义理想。4月7日,格奥尔基·契切林(Georgy Chicherin)谴责波兰拒绝了苏俄的和平提议,并向盟国通报了这一消极发展,敦促他们阻止即将发生的波兰侵略。波兰外交部门声称必须抵抗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白俄罗斯迫在眉睫的攻击,但西方舆论认为苏维埃的观点更为合理,因此拒绝了波兰的说法。当时部署在白俄罗斯前线的苏维埃军队实力不足,布尔什维克并未计划发动进攻。
毕苏斯基与彼得留拉联盟
在波兰解决了与乌克兰新兴国家的武装冲突后,毕苏斯基开始构建反俄的波兰-乌克兰联盟。1919年12月2日,安德里·利夫岑斯基(Andriy Livytskyi)等乌克兰外交官表态,为换取波兰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UPR)的独立,愿放弃对东加利西亚和西沃里尼亚的领土要求。1920年4月21日,毕苏斯基与乌克兰民族主义领袖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签署了《华沙条约》(Treaty of 华沙)。彼得留拉作为被布尔什维克击败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带领一些乌克兰部队逃至波兰寻求政治庇护。这一联盟为约瑟夫·毕苏斯基的“海间联邦(Intermarium)”计划提供了起点,彼得留拉为了毕苏斯基重要的合作伙伴。然而,这一联盟在两国内部都遭遇了反对。在波兰,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不仅面临国民民主党的反对,还有斯坦尼斯瓦夫·格拉布斯基(Stanisław Grabski)的强烈抵制,后者因反对乌克兰独立而辞去了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在乌克兰方面,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也因与波兰签订条约和放弃对西乌克兰的领土要求而受到了广泛批评。
波兰在占领乌人民共和国领土期间进行了强行征用,其中一些是为了供应部队,但也对乌克兰及其人民进行了大肆掠夺。波兰与彼得留拉的联盟初期为基辅战役提供了15,000名乌克兰盟军,战争期间增加到35,000人。通过与约瑟夫·毕苏斯基的协议,彼得留拉接受了波兰在西乌克兰的领土划分和沿兹布鲁奇河(Zbruch)的波兰-乌克兰边界划定。作为放弃领土要求的交换,他获得了乌克兰独立的承诺和波兰在基辅重新建立政府的军事援助。然而,英国和法国没有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UPR),也阻止了其加入国际联盟,导致波兰未获得国际支持。
基辅攻势
1920年4月17日,波兰总参谋部命令武装部队进入进攻状态,目标是在乌克兰创建一个虽独立但受波兰保护的国家,以此将波兰与俄国分隔。4月25日,在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指挥下,波兰武装力量开始向基辅(Kiev)发起进攻,得到了代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领导的乌克兰士兵的协助。面对波兰军队的入侵,由亚历山大·叶戈罗夫(Alexander Yegorov)指挥的苏俄第12和第14军虽实力较弱,但在得知波兰战争准备后逐渐得到增援。5月7日,波兰-乌克兰联合部队在里德·什米格雷(Rydz-Śmigły)的领导下进入基辅,遇到了微弱抵抗。
随后,苏俄利用西线部队发动反攻。5月14日,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指挥的苏俄部队攻击了波兰军队并深入其控制区域,但在波兰军队从乌克兰增援并组建新的预备军后,波兰恢复了大部分失地。从6月起,前线在奥塔河(Avuta River)附近稳定下来。自5月29日起,波兰军队在乌克兰的进攻引发了红军的强烈反击。亚历山大·叶戈罗夫指挥的苏俄西南战线得到了增援,并在基辅地区主动发起了进攻。谢苗·布琼尼(Semyon Budyonny)的第一骑兵军(Konarmia)于6月5日打破波兰-乌克兰战线,导致波兰军队撤退,最终于6月10日放弃了基辅。
苏俄反攻
1920年4月29日,俄国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号召志愿者参加对波兰的战争,首批志愿军于5月6日从莫斯科出发前往前线。5月9日,《真理报》(Pravda)发表了“向西进发!”(Russian: На Запад!)的文章,鼓励通过占领波兰达到更广泛的革命目的。5月30日,沙皇时代的最后一任总司令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General Aleksei Brusilov)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呼吁,鼓励前军官加入红军。列宁认识到向俄国民族主义的呼吁的重要性,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的呼吁促使约1.4万名军官和10万多名低级别士兵加入或重返红军。尽管波兰第三军及其他部队在长期撤退过程中避免被摧毁,但它们仍被牵制在乌克兰西部。波兰北部战线长达320公里,由约12万名士兵维持,但缺乏战略后备力量。7月4日,苏俄在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轴线(Smolensk–Brest axis)上发起了更强大、更有准备的第二次北部攻势,海克·比日什基安(Hayk Bzhishkyan)指挥的第三骑兵军团在战斗的第一天就攻破了波兰的防线,导致波兰武装力量在整个战线上迅速撤退。
1920年7月9日,立陶宛开始与苏维埃进行谈判,并对波兰发动了攻击。两天后,波兰军队撤离了明斯克。此时,谢苗·布琼尼(Semyon Budyonny)率领的骑兵部队在东加利西亚接近了布罗德(Brody)、利沃夫(Lwów)和扎莫希奇(Zamość),波兰意识到苏联的目标不只是抵消先前对基辅的进攻,而是对波兰独立存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苏俄军队迅速向西推进,相继占领了格罗德诺(Grodno)、奥索维茨要塞(Osowiec Fortress)、比亚韦斯托克(Białystok)和布雷斯特(Brest)。由于布雷斯特足球俱乐部的意外陷落,波兰的反攻计划受挫。到了8月2日,苏俄的西线部队已经越过了纳雷沃河,接近华沙。然而,波兰的抵抗加剧,由于前线的缩短,波兰武装力量能够集中更多兵力进行防御。在几周内,索斯诺夫斯基(Kazimierz Sosnkowski)将军动员了17万新波兰士兵。苏俄西南战线将波兰军队赶出了乌克兰大部分地区,约瑟夫·斯大林指导谢苗·布琼尼指挥的部队靠近扎莫希和利沃夫。这一行动不利于北方的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部队,因为图哈切夫斯基需要布琼尼在华沙附近提供支援。因此,两个苏联战线逐渐分离开来,而没有集中力量攻击华沙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利用这一空隙,在8月16日华沙战役中发起反攻。在7月29日至8月3日的布罗代和贝列斯特切科战役中,波兰军队试图阻止布琼尼向利沃夫的进攻。与此同时,毕苏斯基却调动了两个师参加即将发生的波兰首都之战。8月1日,波兰和苏俄代表在巴拉诺维奇(Baranavichy)会面并进行停战谈判,但未能达成任何结果。
外交战线
西方盟国虽然对波兰政治持批评态度,特别是对其在俄国内战中的非干预政策表示不满,但他们仍然提供武器、信贷和政治支持,协助波兰抵抗红军。尽管法国对波兰感到失望,但由于双方都反对布尔什维克,因此仍将波兰视为盟友。英国政界对波兰处理苏俄问题的方式意见分歧,普遍对波兰的政策和行动持批评态度。美国战争部长小牛顿·贝克(Newton D. Baker)更是指责波兰的俄国政策带有帝国主义色彩。盟国甚至考虑过将布格河以东的土地交给国际联盟管理。
在波兰国内,随着战争形势对波兰不利,约瑟夫·毕苏斯基的政治影响力逐渐减弱,反对派势力相应增强。1920年6月,由瓦迪斯瓦夫·格拉布斯基(Władysław Grabski)领导的非议会政府成立。此时,西方盟国对红军的进展感到担忧,认为波兰领导层的行为具有冒险性。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方面,列宁强调对波兰开战的重要性,而尼古拉·布哈林则希望能将战役推进到西欧。1920年7月,英国外交大臣乔治·柯松向苏联提出停战要求,但被拒绝。英法两国承诺为波兰提供军事装备支持。同年7月,约瑟夫·毕苏斯基在国防委员会中失势,格拉布斯基前往比利时寻求盟国的援助。波兰政府发表了一份“向世界的呼吁”,反驳对其帝国主义的指控,强调自决权和布尔什维克的威胁。
1920年夏天,法国军事代表团抵达波兰,提供军事训练和战略支持。同时,波兰在战争物资运输方面遭遇困难。波兰尝试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进行和平谈判,但苏俄的条件几乎等同于要求波兰投降。同年夏天,波兰与立陶宛的领土争议加剧,苏联与立陶宛签订和平条约,引发对立陶宛中立性的质疑,这一条约也被视为苏俄的外交胜利。1921年2月,法国和波兰签订了正式的军事联盟协议,法国提供军事援助以增强波兰的军力。与此同时,苏俄开始逐渐将重点从推动世界革命转向瓦解建立在《凡尔赛条约》上的欧洲秩序。
华沙战役
1920年8月8日,苏俄指挥官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命令部分部队在托伦(Toruń)和普沃茨克(Płock)地区渡过维斯瓦河。他计划让第4军和海克·比日什基安(Hayk Bzhishkyan)指挥的部队从西侧攻占华沙,而主力部队则在东侧进行攻击。经过激烈战斗,苏联军队被从普沃克和弗沃茨瓦韦克(Włocławek)击退。8月10日,波兰参谋长塔德乌什·约尔丹-罗兹瓦多夫斯基(Tadeusz Jordan-Rozwadowski)下达从弗克拉河(Wkra)和维普日河(Wieprz)发起两线攻击的命令。8月12日,图哈切夫斯基的第16和第3军开始从东面攻击华沙。波兰第1军最初在弗朗西谢克·拉蒂尼克(Franciszek Latinik)将军的指挥下撤退,但在拉季明战役(Battle of Radzymin)中成功阻止苏联军队,并于8月15日开始进攻行动。8月13日至14日发生的奥索夫战役(Battle of Ossów)成为波兰华沙地区的首个胜利。
8月14日,由弗拉斯迪劳·西科尔斯基(Władysław Sikorski)将军指挥的波兰第5军从摩德林堡垒(Modlin Fortress)地区穿越维克拉河,攻击了苏俄第3和第15军。这一攻击使苏俄军队前线分裂为两部分,迫使苏俄军队向华沙和摩德林的推进转为撤退,为约瑟夫·毕苏斯基(Piłsudski)指挥下从维普日河地区推进的主要波兰部队提供了帮助。到了8月16日,毕苏斯基领导的部队已经加入反攻,并继续向北进攻,最终抵达图哈切夫斯基部队的后方。由于通信中断,图哈切夫斯基和卡缅涅夫(Kamenev)迷失了方向,下达了不切实际的命令。波兰军队随后迅速追击至东普鲁士王国边境和尼曼河苏联的西部前线四个军队中有两个解体,其中第4军和一个骑兵团被迫撤退至东普鲁士并被拘留。
图哈切夫斯基于8月18日在明斯克的总部下令重组部队,试图扭转局势,但为时过晚。8月19日,他指挥所有部队撤退。为了重新组织波兰军队以准备新的作战行动,波兰军队于8月25日停止追击撤退中的苏俄军队。大量被击败的苏俄军队被俘或在普鲁士被拘留。在波兰军队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Edward Rydz-Śmigły)指挥下的部队在战后占据了新的前线,这条前线从布列斯特(Brest)延伸至格罗德诺。这次胜利使波兰重新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并开展了进一步的军事进攻。
战争尾声
乌克兰南部战线,苏联军队的进展相对缓慢。谢苗·布琼尼(Semyon Budyonny)指挥的第1骑兵军在布罗德(Brody)和贝雷斯泰奇科(Berestechko)战役中遭受了严重挫败,导致其对利沃夫(Lwów)的进攻被推迟。1920年8月17日,在扎德沃热战役(Battle of Zadwórze)中,波兰以一个营的牺牲成功阻止了布琼尼的推进。8月20日,为支援从华沙撤退的苏俄部队,布琼尼的骑兵终止了对利沃夫地区的攻击。8月31日,在卡莫罗战役(Battle of Komarów)中,波兰骑兵击败了苏联的第1骑兵军。
波兰第3军在弗拉斯迪劳·西科尔斯基(Władysław Sikorski)将军的指挥下向东进军,并于9月13日占领了科韦利(Kovel)。同时,第6军与乌克兰人民军从加利西亚东部发起了攻势。到9月底,战线延伸至平斯克(Pinsk)-萨尔内(Sarny)-赫梅利尼茨基(Khmelnytskyi)-扬皮尔(Yampil)线。
苏俄军队指挥官图哈切夫斯基自1920年8月26日起在波兰-立陶宛边境地区至波利西亚(Polesia)建立了新的前线,以尼曼河和斯维斯拉赫河为中心。9月20日,波兰军队在尼曼河战役(Battle of the Niemen River)中发起攻击,并于9月26日占领了格罗德诺(Grodno)。波兰军队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Edward Rydz-Śmigły)的迂回行动成功夺取了利达(Lida),并破坏了红军的后方。随后苏俄军队迅速撤退,波兰军队持续追击,直至10月中旬进入明斯克
南方,彼特柳拉(Petliura)的乌克兰部队在1920年9月18日击败布尔什维克的第14军,控制了兹布鲁奇河(Zbruch)左岸。他们在10月向东推进至亚鲁加(Yaruha)-沙尔霍罗德(Sharhorod)-巴尔(Bar)-利廷(Lityn)线。彼特柳拉计划于 11 月 11 日在乌克兰发动进攻,但在 11 月 10 日遭到布尔什维克的袭击,最终于11月21日被迫撤退至波兰控制区。
伤亡结果
苏联方面,约有6万人死亡。根据波兰国家记忆研究院(INR)的数据,另有约8万人被俘。在波兰的战俘营中,约有1.6万名苏联战俘丧生。在1921年3月中旬的战俘交换中,有65,797名苏联战俘被遣返,在1922年初又遣返了965人,其中大约1000人自愿留在波兰。
波兰方面,根据波兰国家记忆研究院(INR)数据,共有47,055人死亡,其中有19,841人为士兵,27,,213人因伤或疾病死亡。另有约44,000人被俘,其中约38,500至39,000人在1921年3月中旬的战俘交换中被遣返,其中约3000人因自身原因自愿留在俄罗斯。
战争后续
和平条约谈判在波兰和苏联乌克兰、苏联俄罗斯以及苏联白俄罗斯之间进行,于1921年10月12日签署了和平初步条约和停战条件,并在10月18日停战。之后再11月2日于利耶帕亚交换了批准书。并于1921年3月18日达成协议。
里加和约》(Treaty of Riga)确定了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并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争议领土划分给波兰和即将正式成立的苏联。波兰正式承认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废除了其1920年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华沙条约》。波兰同意从东部地区撤军(尤其是明斯克),放弃对1772年波兰立陶宛联邦第一次瓜分波兰前对边界的要求,只收回了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时丢失给俄国的东部地区(Kresy)。此外,《里加和约》还涉及主权、公民身份、民族少数、遣返、外交和商业关系等问题。它补充了《凡尔赛条约》,并为东欧的相对和平共处奠定了基础,持续了不到二十年。停战初步规定要求外国盟军撤离波兰。波兰与苏联共和国签订条约后,必须撤销对彼得柳拉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以及其他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白色”政府和组织的承认;在波兰境内的这三个国家的盟军部队被解散。乌克兰人民军越过停战线与红军作战一个月,其残余部队返回波兰领土,并被拘留。
里加和约》于1921年4月14日由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4月15日由波兰议会批准,4月17日由苏联乌克兰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直至1939年晚夏,苏联一直没有正式质疑《里加和约》的安排。
战争影响
对苏俄的影响
从1917年到1921年间,苏俄经历了数千起农民骚乱和起义。特别是1920年2月至3月的"干草叉起义"(Pitchfork uprising)对苏俄领导层的决策造成了干扰,并对其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军事战备产生了不利影响。列宁将农民对粮食征用和战时共产主义措施的抵抗视为对苏俄的重大威胁,甚至超过了白军。1920至1921年的坦波夫起义(Tambov Rebellion)被认为是此期间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此外,莫斯科圣彼得堡的严重粮食短缺也导致了1921年3月的喀琅施塔得起义(Kronstadt rebellion)。
在与波兰的战争中,苏俄未能实现许多政治目标。虽然得到了魏玛共和国的支持,但苏俄未能摧毁《凡尔赛条约》强加的欧洲体系。在《里加和约》中,波兰代表团集中于停战和未来边界问题,而苏俄更关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地位。1921年3月16日,英苏贸易协议的签署打破了苏俄的外交孤立,为其对坦波夫省(Tambov)的游击队采取军事行动提供了支持。
列宁于1921年3月23日宣布的新经济政策取代了粮食征用的做法,标志着与资本主义的部分妥协。1922年4月16日,苏联与魏玛德国签署的《拉帕洛条约》(Treaty of Rapallo)为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为俄罗斯在财务问题上提供了有利的解决方案。《里加和约》签署后,苏俄撤退到其卫生防线之后,其领导层实际上放弃了国际革命的目标,转而追求斯大林主义下的“一国社会主义”(socialism in one country)。随后,苏联进入了密集工业化时期,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对波兰的影响
华沙战役期间,苏联因战争损失向波兰提出了重大领土让步,包括明斯克(Minsk)等地区。波兰资源枯竭,公众舆论倾向于和解。尽管约瑟夫·毕苏斯基(Piłsudski)及其支持者反对和平进程并希望通过战争实现海间联邦(Intermarium),但1920年9月11日国防委员会的投票已经排除了实现毕苏斯基的领土和政治理念的可能。由于基辅远征失败,毕苏斯基失去了在波兰政治中的主导地位,无法阻止有损其长期愿景的发展。谈判主要由罗曼·德莫夫斯基(Roman Dmowski)带领的国民民主党控制,该党主张将他们认为合适的土地直接纳入波兰。议会也由德莫夫斯基的盟友主导,影响了波兰国家和边界的最终安排。
波兰国民民主党谈判官格拉布斯基(Stanisław Grabski)在里加谈判中主张只纳入他们认为“民族或历史上属于波兰的”土地。尽管苏俄红军被击败,苏联首席谈判代表阿道夫·越飞(Adolph Joffe)愿意放弃大部分波兰占领地区,但国民民主党的政策导致苏联重新获得波兰军队战役期间占领的部分领土。国民民主党担心波兰无法控制由少数民族主导的过大领土,因此格拉布斯基希望获得波兰人能主导的土地。波兰军队撤出的领土包括明斯克北部和兹布鲁奇河(Zbruch)以东的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Kamianets-Podilskyi)等地区。“格拉布斯基走廊”("Grabski Corridor")为波兰吞并维尔纽斯地区铺平了道路。国民民主党还意识到吞并更多少数民族领土会削弱其选举地位。长远来看,国民民主党的方案未能完全奏效,导致《里加和约》创造的波兰在民族国家属性上不足。此外,苏波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波兰海间联邦(Intermarium)的建立宣告失败。
对乌克兰的影响
《里加和约》将乌克兰领土进行了分割,一部分(东加利西亚和大部分沃里尼亚)划归波兰,另一部分划给了苏联。在这一协议下,波兰政府承认了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存在。根据历史学家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的观点,1922年成立的苏联包含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是1918至1920年间乌克兰独立努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波兰与乌克兰签订的《华沙条约》被宣告无效,此举被视为违背了波兰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先前联盟的精神。在和平谈判初期,波兰方面事实上已经承认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一和平谈判的结果遭到了乌克兰政治家和军事领导人的强烈批评。由于波兰的民主制度所存在的局限性,在《里加和约》后,波兰政府对乌克兰人的政策引发了不满。
在1920年代,苏联政策旨在促进乌克兰现代文化的发展。乌克兰知识分子被鼓励使用母语进行创作,这促成了文化复兴和生产力的提升。然而,在约瑟夫·斯大林统治期间,这种政策被终止,乌克兰知识分子面临严重的打压。1930年代,鉴于苏维埃乌克兰地区的情况,波兰的东加利西亚成为乌克兰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但乌克兰活动家仍将波兰视为主要敌人,对未能实现与波兰的联盟和《里加和约》感到失望,并对波兰当局的统治表达了不满。此外,许多乌克兰人将苏联视为乌克兰国家的创立者。
对白俄罗斯的影响
1920年7月11日,苏联军队占领明斯克(Minsk),并于8月1日正式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里加和约》导致白俄罗斯波兰和苏联分割,其政策由莫斯科制定。在里加谈判前,约瑟夫·毕苏斯基(Piłsudski)及其盟友并未提出与波兰相关联的白俄罗斯国家概念,但在谈判中,他们提议将明斯克作为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斯坦尼斯瓦夫·布拉克-巴拉霍维奇(Stanisław Bułak-Bałachowicz)将军领导的白俄罗斯志愿盟军在停战后攻击苏联,但最终于11月28日撤退至波兰控制区域,其士兵被波兰当局拘留。白俄罗斯活动家将《里加和约》的结果视为波兰的背叛,导致居住在波兰的白俄罗斯人成为边缘化的农村群体。对许多人来说,东部的苏维埃共和国成为吸引力较大的选择。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旨在最终将波兰控制下的白俄罗斯领土并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在20年代支持白俄罗斯文化发展,但在30年代约瑟夫·斯大林时期,这些进展大多被摧毁。
1921年秋,白俄罗斯活动家在布拉格召开代表大会,讨论《里加和约》及其对白俄罗斯的影响。韦拉·马斯洛夫斯卡娅(Vera Maslovskaya)提出为白俄罗斯统一而斗争的提议,寻求所有白俄罗斯土地的独立,并谴责其被分割。尽管大会未采纳武装斗争的提议,但通过了马斯洛夫斯卡娅的提议,引发波兰当局的报复。他们渗透了地下组织并逮捕了参与者。马斯洛夫斯卡娅于1922年被捕,并于1923年与其他45名参与者一同受审,最终被判六年监禁。
对立陶宛的影响
协约国的施压下,波兰和立陶宛于1920年10月7日签署了苏瓦乌基协议(Suwałki Agreement),该协议的停战线将维尔纽斯(Vilnius)划归于立陶宛一侧。但是,波兰随后的军事行动,尤其是苏瓦乌基协议签署两天后发起的热利戈夫斯基兵变(Żeligowski's Mutiny),使得波兰成功占领了维尔纽斯地区,并在该地区成立了由波兰人主导的中立陶宛治理委员会。1922年1月8日,波兰军队强制举行了当地的立法选举,但遭到了犹太人、白俄罗斯人和立陶宛人的抵制。之后,维尔纽斯议会于1922年2月20日投票决定将“中立陶宛”(Central Lithuania)并入波兰,波兰议会于3月24日批准了此项吞并。
尽管西方列强对波兰的行动表示谴责,但1923年3月15日的大使会议出于将立陶宛从苏俄地理上分隔的考虑,批准了波兰的东部边界,这一决定已于2月初由国际联盟确定(苏俄未承认将维尔纽斯划归波兰)。立陶宛对此持反对态度,该事件及其后的吞并行为使得波兰与立陶宛关系在未来几十年内恶化。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E·森恩(Alfred E. Senn)指出,尽管立陶宛丧失了领土,但波兰在苏波战争中对苏俄的胜利阻止了苏俄向西扩张,为立陶宛在战间期的独立提供了条件。
对拉脱维亚的影响
1920年8月11日,拉脱维亚与苏联签订了《拉脱维亚-苏俄和平条约》(Latvian–Soviet Peace Treaty),结束了与布尔什维克的冲突。此后,进行了《里加和约》的谈判,确立了波兰与拉脱维亚在陶格夫匹尔斯(Daugavpils)地区的边界。同年,拉脱维亚实施了全面的土地改革,并于1922年通过了一部民主宪法。1922年3月17日,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和波兰的外交部长签署了《华沙协定》(Warsaw Accord)。然而,1922年4月16日签署的《拉帕洛条约》(Treaty of Rapallo)实际上将波罗的海国家置于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之内。
战争评价
对于苏波战争的评价,人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詹姆斯M.麦卡恩评价到,很少有冲突像苏波战争那样存在如此多的争议。各界对苏波战争爆发的时间、名称、战争的定位、交战双方的战略意图到对各自的意义都持不同的观点。
列宁认为,在苏波战争中,苏俄虽然在军事上惨败,但却获得了政治上的胜利,苏波战争证明了苏俄的强大,也将帮助苏俄变得更强大。同时,他也认为,苏俄与波兰的战争根本改变了国际政治局势。
对于苏波战争苏联失败的原因,苏联政治活动家卡尔·拉狄克表示,前苏联的错误就在于对中欧的革命成熟性估计过高。而苏联政治家列夫·托洛茨基却认为,让前苏联失败的中心问题是供应问题。
对于苏波战争的历史意义,英国历史学家威廉·西摩表示,苏波战争中的华沙战役对于欧洲文明来说比任何战役都更为重要。
教皇保罗二世认为,华沙战役对整个欧洲来说具有转折性意义,他认为华沙战役与13世纪波兰人民反对鞑靼人的“莱葛尼查战役”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认为,苏波战争决定了以后20年或更长的欧洲历史。美国社会学家亚历山大·盖勒认为,波兰的胜利为波兰,甚至为整个中欧,带来了20年的独立。英国军事史家富勒将军表示,苏波战争中最关键的华沙战役是改变世界局势的关键性战役。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2023-11-22
wojna polsko-bolszewicka.encyklopedia.2023-11-21
Second Polish Republic.Britannica.2023-11-21
THE REBIRTH OF POLAND.University of Kansas.2023-11-21
Battle Of Warsaw 1920.hetmanusa.2023-11-22
The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s.Timothy Snyder.2023-11-22
Kievan Rus.Britannica.2023-11-21
Grand Duchy of Lithuania.Britannica.2023-11-21
Union of Lublin.Britannica.2023-11-21
treaties of Brest-Litovsk.Britannica.2023-11-21
Learn about this topic.Britannica.2023-11-21
Treaty of Versailles.Britannica.2023-11-22
Minsk.Britannica.2023-11-23
TreatyofWarsaw.Britannica.2023-11-22
Belarus: A Perpetual Borderland.The Netherlands: Brill.2023-11-22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及原因
历史背景
政治背景
战争原因
苏俄方面
波兰方面
战争部署
苏俄方面
波兰方面
战争前夕
战争进程
早期冲突
波兰领土扩张
和平谈判失败
毕苏斯基与彼得留拉联盟
基辅攻势
苏俄反攻
外交战线
华沙战役
战争尾声
伤亡结果
战争后续
战争影响
对苏俄的影响
对波兰的影响
对乌克兰的影响
对白俄罗斯的影响
对立陶宛的影响
对拉脱维亚的影响
战争评价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