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约翰·布林肯(英语:Antony John Blinken),1962年4月16日出生于
美国纽约州扬克斯,现任美国
国务卿。
1993年,布林肯出任负责
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
国务卿斯蒂芬·奥克斯曼(Stephen A. Oxman)的特别助理,由此开启从政生涯。在克林顿政府中,布林肯身兼数职,曾任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1994-2001)、美国总统特别助理(1994-2001)、演讲稿撰写高级主管(1994-1998)、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高级主任(1999-2001),是克林顿总统在与欧洲国家、
欧盟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关系方面的主要顾问。2001年,共和党人小布什就任总统,布林肯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任高级研究员。2002年-2008年,布林肯任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民主党幕僚长。同一时期,拜登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由此,两人开启了长期合作关系。2007年,拜登宣布参选总统,布林肯曾加入其竞选团队,任外交政策顾问。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政府时期,2009-2013年,布林肯任副总统拜登的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助理。2013-2015年,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顾问,主要负责
中东事务。2015-2017年,任常务副国务卿。2020年11月23日,拜登提名布林肯为国务卿。2021年1月27日,布林肯宣誓就任。
在
欧洲媒体评论中,布林肯是跨大西洋联盟的强烈信奉者,一位欧洲主义者、多边主义者、国际主义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孙成昊认为,
约瑟夫·拜登政府重归“
价值观外交”路线,
国务卿布林肯则是“
操盘手”,致力于修复美欧同盟关系,发出“美国回归”的强烈信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家庭与幼年
1962年4月16日,布林肯出生于美国
纽约州扬克斯的一个犹太裔家庭。布林肯的祖父来自
乌克兰。父亲唐纳德·布林肯(Donald Blinken)是一位
风险投资家、艺术赞助人、民主党重要捐款人,后在
德威特·克林顿政府时期成为美国驻
匈牙利大使(1994-1997年)。母亲朱迪斯(Judith,婚前姓为Frehm)来自一个匈牙利犹太家庭,曾任巴黎美国中心主席长达17年,并供职于法国文化部。布林肯幼年时,朱迪斯负责管理
现代舞大师
坎宁安(Merce Cunningham)的舞蹈团,也是布鲁克林音乐学院音乐厅的音乐总监。2017年,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外交特使,致力于促进
文化多样性。叔叔艾伦·布林肯(Alan J. Blinken)1993至1998年任美国驻
比利时大使。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幼年布林肯对艺术颇有兴趣。小学阶段,布林肯就读于位于
纽约的私立学校道尔顿学校(The Dalton School)。
迁居巴黎
布林肯8岁时(1970年)其父母离婚。1971年,其母(此后称朱迪斯·皮萨尔)与作家、知名律师塞缪尔·皮萨尔(Samuel Pisar)再婚,携布林肯迁居巴黎。继父皮萨尔在二战时期曾在达豪和奥斯维辛两座纳粹集中营被关押三年,16岁被解救时是年龄最小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之一。皮萨尔根据这段经历撰写了一本名为《血与希望》(Of Blood and Hope)的回忆录,并因此获得
波兰一项文学奖。其后,皮萨尔被
法国亲戚收留,远赴
澳大利亚求学,在
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美苏冷战期间,皮萨尔主张美俄共存、经贸往来,因此受到时任美国总统
约翰·肯尼迪赏识,担任总统顾问,获得美国公民身份。
约翰·肯尼迪遇刺案后,他回到
欧洲担任
联合国官员,在巴黎开了一家律所,曾为时任
法国总统德斯坦提供咨询服务,并与众多政、商界要人频繁往来,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荣誉大使兼大屠杀教育问题特使。皮萨尔与布林肯间保持着朋友般的关系,还会将布林肯引荐给他的一些知名客户。
青少年时期在
巴黎生活的经历使得布林肯能够流利使用法语,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极富“欧洲
情结”和“盟友思维”。中学时期,他就读于珍妮·曼努埃尔学校(École Jeannine Manuel),喜欢打曲棍球、使用双关语,还曾偷溜出家看
滚石乐队演出。
青年时期返美
18岁高中毕业后,布林肯回到美国,入读
哈佛大学。求学期间,布林肯是学生日报《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编辑,撰写了多篇政治和文化娱乐领域的文章。与布林肯在此期间共事的同学一致认为,有别于更加激进的同龄人,他是自由主义温和派的代表。此外,他还与他人合作编辑文学周刊《做什么》(What is to be Done)。在母亲的影响下,布林肯
高中时就会弹吉他,大学期间活跃在乐队和电影制作领域,组织过电影节和其他文化活动,曾梦想成为一名电影制片人。此外,布林肯还踢足球、打冰球。他的朋友说,布林肯曾在艺术和从政两条路上面临艰难抉择。
1984年,布林肯从
哈佛大学毕业,获得
社会学学士文凭。为了撰写题为《西方东西方政策的制定: 跨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的案例研究》(The Formulation of East-West Policy in West: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Siberian Natural Gas Pipeline)的毕业论文,布林肯采访了前
国务卿、共和党人
亨利·基辛格。这彰显了他的温和派作风,也预示了他未来从事外交工作的职业选择。
从
哈佛大学毕业后,布林肯曾短暂在《新共和》周刊(The New Republic)担任实习记者和研究员,撰写外交政策领域的文章。在父亲和继父的建议下,1985年秋季,布林肯入读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期间仍偶尔在《新共和》周刊上发表文章。1987年,布林肯将在哈佛的本科毕业论文集结成书,出版了第一本专著《盟友对盟友:美国、欧洲和西伯利亚管道危机》(Ally Versus Ally: America, Europe, and the Siberian Pipeline Crisis)。书中,布林肯指出美国对
苏联遏制战略的持久性主要取决于跨大西洋联盟的持久性,因此,美国对
欧洲盟友的政策比对苏联的政策更重要。在198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布林肯帮助他的父亲为民主党候选人
迈克尔·杜卡基斯筹集竞选资金。1988年,布林肯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获法律博士学位。其后,他在纽约和巴黎执业。
步入政坛
克林顿政府
1993年,布林肯在一家白鞋律师事务所任职。在继父朋友的引荐下,布林肯出任负责
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
国务卿斯蒂芬·奥克斯曼(Stephen A. Oxman)的特别助理,由此开启了他在美国政府中近30年的从政生涯。据奥克斯曼的同事回忆,此时的布林肯是一“聪明的世界主义者”,能为团队带来新的视角。同年,布林肯的父亲被任命为美国驻
匈牙利大使,叔叔被任命为美国驻
比利时大使。
1994年 ~ 1999年,布林肯任是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总统特别助理,成为
威廉·克林顿总统外交政策演讲稿的主要撰稿人。时任国家安全副顾问、布林肯的导师桑迪·伯格(Samuel R. Berger)认为布林肯“既能为克林顿总统写演讲稿,又能更广泛地思考我们在战略上的方向”,是那种“以柔和方式向人们讲述强硬事情”的人,有能力“平顺处理与上司的巨大政策分歧”。1999年,布林肯升任国家安全委员会
欧洲事务高级主任,是克林顿总统在与欧洲国家、
欧盟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关系方面的主要顾问,实现了“从沟通到实质(影响)的飞跃”。在共和党人小布什总统上台时,尽管布林肯无法继续担任该职位,但已经在外交政策领域站稳了脚跟。
2001年,布林肯成为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2002年,布林肯参与了他叔叔艾伦·布林肯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参选
爱达荷州联邦参议员的竞选活动。
小布什政府
2002至2008年,布林肯任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
民主党幕僚长,期间参与制定了国会对
伊拉克、
阿富汗、
巴基斯坦等国的政策,应对达尔富尔问题、
伊朗核危机、进行核裁军的策略等。同一时期(2001-2003, 2007-2009),时任联邦参议员拜登是该委员会主席,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亲密“政治搭档”关系。
2007年,
约瑟夫·拜登宣布竞选总统,布林肯也加入了其竞选团队,担任其外交政策顾问。起初,布林肯被跟随拜登多年的助手团队视为“外来者”,但布林肯很快通过巧妙应对党内对手的挑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当时,民主党总统参选人
比尔·理查森(Bill Richardson)的一名助手称拜登将是出色的
国务卿,布林肯回敬称:“对于拜登总统来说,由比尔·理查森任国务卿是个不错的选择。”2008年,拜登退出总统选举,布林肯开始担任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的顾问,并于2008年7月随其出访
伊拉克、
阿富汗和
欧洲,与
斯坦伯格(James B. Steinberg)和
库尔特·坎贝尔(Kurt M. Campbell)共同起草民主党外交政策。
奥巴马政府
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布林肯是过渡班子的成员。2009年1月,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总统。2009至2013年,布林肯任副总统拜登的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助理。期间,布林肯为拜登设计了美国对
伊拉克和
阿富汗的战略。拜登称布林肯在美军撤出伊拉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5月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美军在一次行动中击毙了“基地”头目
奥萨马·本·拉登。奥巴马总统与内阁成员在白宫战情室观看奥萨马·本·拉登搜捕行动的照片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布林肯也在其中出镜。
在
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奥巴马成功连任,并于2013年1月22日宣誓就职。同年1月25日,奥巴马调任布林肯为总统副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助理,主要负责
中东事务,包括召集国安会副部长级会议。随后,布林肯多次出访
伊拉克、
阿富汗等国以了解当地局势,为奥巴马的中东政策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2017年,任常务副
国务卿。并于2015年2月、10月,2016年1月、10月,进行多次访华。
国务卿时期
2020年11月,拜登当选美国总统。11月23日,拜登提名布林肯为
国务卿。2021年1月27日,布林肯宣誓就任。2023年6月18日至19日,首次以国务卿身份访问中国。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布林肯。7月13日,布林肯与
王毅在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的
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会面。2023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两轮会谈。双方同意,为实现两国元首
旧金山会晤而共同努力。11月7日至8日,布林肯出席在日本
东京都举行的G7外长会议后访问韩国,这是布林肯在
尹锡悦上台后首次访韩。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双方就
巴以冲突交换了意见,同意就
中东局势保持沟通。布林肯介绍了访问中东的情况和美方对局势发展的看法,赞同应落实“两国方案”。当地时间12月29日,
美国国防部表示,国务卿布林肯绕过国会的审查程序,批准向
以色列出售价值1.475亿美元的M107型155毫米炮弹及相关设备。
2024年2月7日,布林肯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提出“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批评”。布林肯警告称,以军行动现在每天造成的平民伤亡“仍然过高”,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的袭击不能成为以色列“让他人遭受非人对待的许可证”。布林肯表示,哈马斯提出的有关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的提议“不可行”,但“为达成协议创造了空间”。
2024年2月17日,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中发言,在谈及
中美关系时表示,“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3月18日上午,布林肯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所谓第三届“民主峰会”部长级会议。
2024年3月23日,布林肯在一份声明中谴责了3月22日在
莫斯科发生的恐袭事件。布林肯表示,美国强烈谴责在莫斯科发生的致命恐怖袭击。向遇难者的家属和亲人以及所有受这一令人发指的罪行影响的人,致以最深切的哀悼。美国谴责一切形式的
恐怖主义,并与俄罗斯人民站在一起,为这一可怕事件造成的生命损失感到悲痛。
当地时间2024年4月9日至10日,布林肯在华盛顿会见英国外交大臣
戴维·卡梅伦,讨论支持乌克兰和实现
中东稳定的问题。4月19日,布林肯在
意大利参加
七国集团(G7)外长会时,多次拒绝评论关于以色列被曝袭击
伊朗的问题。同月24日至26日,布林肯访华,这是他任内的第二次访华行程。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布林肯。当地时间4月29日,安东尼·布林肯在
沙特阿拉伯首都
利雅得表示,美国与沙特的安全协议即将完成。4月30日,布林肯要求
伊斯兰抵抗运动接受加沙停火和释放人质的建议。当地时间5月12日,布林肯表示,以色列的战术意味着无辜平民生命损失,但又未能使哈马斯领导人和武装分子变得中立,并可能导致当地发生持久性的叛乱,并强调美国认为以色列军队应该撤出
加沙地带。5月12日,布林肯重申了
美国国务院5月10日发布的调查报告,表示美国仍在收集证据,调查对
以色列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指控,尚未就此事得出正式结论。7月24日起,布林肯开启超过一周的
亚洲之行,到访
越南、
老挝、
日本、
菲律宾、
新加坡和
蒙古国,出席
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的葬礼并向越南人民表示哀悼。7月26日至27日,布林肯在老挝
万象参加
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期间会见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8月1日,布林肯结束对蒙古国的正式访问,完成此次亚洲之行。
2024年9月18日,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国务卿布林肯发出传票,要求他9月24日出席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并就美国从阿富汗撤军问题作证。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30日,布林肯在
美国国务院外交事务学院发表演说时,继续渲染“中国威胁”,称“中国所构成的挑战涉及美国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和世界各个地区”。他还交代自己任内组建的“中国院”(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的重要性,称该组织可以“更好地协调和处理”中美关系。12月4日,布林肯表示,
乌克兰需要让18至25岁这批更年轻的人参与到对俄作战中,因为除了弹药和武器之外,让人上战场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日,布林肯就“伊斯兰国”组织可能在
叙利亚死灰复燃发出警告。他同时呼吁让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战事缓和。12月14日,布林肯表示,美国官员与推翻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武装组织保持着直接接触。是第一位公开证实拜登政府与“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保持接触的美国官员。12月18日,布林肯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发表讲话,在谈到美国试图通过影响
伊朗国内民众以实现政权更迭时,布林肯称,“过去20年,美国对伊朗的政权更迭实验并不成功,目前美伊之间没有双边外交关系。”布林肯指出,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试图“投资”支持伊朗国内的民众,但美国政府发现,在伊朗境外开展这些工作很困难。
2025年1月4日,布林肯在《
纽约时报》刊载的采访中承认,在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2022年2月全面升级前数月,美国向乌提供大批军事援助。
外交活动与政策
外交活动
中国
2015年2月10日至12日,时任美国常务副
国务卿布林肯访华。10月8日至10日,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访华。
2016年1月20日至21日,时任美国常务副
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共同主持中美战略安全对话会间会。10月29日,时任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来华参加中美战略安全对话会间会。
2023年6月18日至19日,美国
国务卿布林肯访华。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布林肯。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刘建超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会面。双方表示将继续加强对话合作,不断推进落实两国元首
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和成果,双方还就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2月16日,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会议上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
202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布林肯国务卿通报了美方对当前
中东形势的看法,王毅外长表示,中方强烈谴责对
伊朗驻
叙利亚大使馆的袭击,强调外交机构的安全不容侵犯。伊朗和叙利亚的主权应当得到尊重。这一轮形势升级是加沙冲突外溢的最新表现,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加沙冲突,中方呼吁冲突各方切实执行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728号决议,立即停火止战,阻止
人道主义危机。中方将继续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为中东问题的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局势降温贡献力量。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024年4月24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访问。4月24日下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抵达
上海市,开启任内的第二次访华行程。布林肯在上海访问过程中提出美方对于中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的关切,提出美国的企业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且对于中方的“非
市场经济行为”提出了关切。
2024年4月25日下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抵达北京。4月26日上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举行会谈。王毅表示中方的要求一以贯之,始终主张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美方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不要打压中国的发展,不要在涉及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踩踏中方的红线。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习近平说,“世界百年变局正在深刻演进,国际形势更是变乱交织。中美双方加强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不仅是两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我多次说过,
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各自繁荣。中方乐见一个自信开放、繁荣发展的美国。希望美方也能积极正面看待中国的发展。”4月26日晚6时许,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回答了记者就美国大选及中美关系相关内容的提问,他表示,“正如拜登总统所说,中美两国将持续地就我们之间所存在的分歧进行明确沟通,最大限度降低误判和误解,这是我此行和接下来会继续做的。这本身与选举周期无关。”布林肯进一步介绍了此次访华的目的,希望继续推动2023年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期间所达成的共识。同时,布林肯重申支持一中政策,强调维护
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同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阻止中国向
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产品,而且资助俄罗斯的
军工复合体。并表示如果
中原地区继续这样做,
美国将采取措施。4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林剑指出,中方的立场坦坦荡荡,就是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必须指出的是,中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往来的权利不应受到干扰和破坏。美方一边源源不断地向
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一边又对中俄的正常经贸往来进行无端的指责,到底是谁在乌克兰问题上拱火递刀,事实一目了然。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万象应约会见布林肯,双方就
中美关系交换意见,同意继续保持各层级沟通,进一步落实好两国元首
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联大期间应约会见布林肯。双方一致认为会晤是坦诚、实质性的,认同中美两国需要找到长久和平共存之道。双方会继续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开展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争取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双方同意就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保持沟通,适时举行新一轮中美亚太事务磋商。10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毛宁就布林肯此前在《外交事务》刊文称,“中国是唯一既有意愿、又有能力重塑国际体系的国家”回应表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
2024年12月,布林肯在接受《外交事务》杂志采访时表示,美国与其欧亚伙伴共同协调政策,而中国对此表示的不满证明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成功。他还称,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国内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因为一旦台湾地区发生了危机,整个世界就会受到影响。12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干涉。
中东
2023年10月12日,以色列总理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与布林肯在
特拉维夫区会晤,双方讨论了当前局势以及
美国如何最好地向以色列提供支持。之后布林肯访问了
约旦、
沙特阿拉伯、
埃及等该地区多个国家,最后于10月16日再次在以色列停留。11月3日,布林肯再次抵达
以色列,这是布林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第二次造访
中东。11月4日,布林肯在约旦首都
阿曼与约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沙特阿拉伯等国外长以及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高级官员举行会谈。11月5日,布林肯抵达约旦河西岸城市达拉姆安拉,与
巴勒斯坦总统
马哈茂德·阿巴斯举行会见。这是本轮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最高级别外交官首次到访约旦河西岸。同日,布林肯与
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举行会晤。双方就
加沙地带事态发展进行了磋商,强调遏制危机并避免冲突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必要性。双方还就冲突地区
人道主义局势恶化及协调援助物资进行了商讨。布林肯表示,希望继续与伊拉克进行双边协调与合作,以增强地区和国际稳定。11月30日,布林肯抵达以色列特拉维夫,与以方展开了“马拉松式会晤”,会晤涉及加沙地带停火和向加沙提供
人道主义援助等问题,这是自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爆发以来,布林肯第三次访问
中东。
2024年1月8日,布林肯在
阿布扎比与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
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会面,双方讨论了苏丹冲突和
加沙地带局势等问题。1月9日,布林肯分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以及以色列外交部长
卡茨等进行了会晤。这是布林肯自新一轮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第四次中东行。同日,布林肯还与内塔尼亚胡举行了私人会晤,布林肯对内塔尼亚胡表示,他的部队必须避免对加沙平民造成进一步伤害。2月4日至8日,布林肯访问
沙特阿拉伯、
埃及、
卡塔尔、
以色列和
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为在加沙地带实现人道主义停火斡旋。2月5日,布林肯会见了沙特王储兼首相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双方讨论了中东地区的协调工作,以实现巴以冲突持久结束的可能性。此外,双方也谈及了解决加沙人道主义需求和防止冲突进一步蔓延的重要性。2月7日,布林肯分别会晤以色列总理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总统
马哈茂德·阿巴斯。当天,布林肯在记者会上表示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仍存空间。2月8日,布林肯与沙特外交大臣
费萨尔·本·法尔汉·阿勒沙特通电话,双方讨论了地区局势的发展,包括
加沙地带的安全问题和人道主义救援工作。3月2日,布林肯与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通电话,双方重点就巴以最新局势和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谈判进展进行了讨论。3月21日,布林肯到访
埃及,并与
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会见,双方就
加沙局势及停火谈判进展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同年3月22日,布林肯访问了
以色列,与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旨在推动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2024年4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与
巴勒斯坦总统
马哈茂德·阿巴斯通电话时,就巴勒斯坦申请成为
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一事进行了沟通。拜登政府向阿巴斯及其顾问施压,要求放弃申请,但被阿巴斯拒绝。当地时间7月24日,布林肯与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通电话,就巴以局势以及卡塔尔等国调停
巴以冲突的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8月4日,布林肯在G7外长会上表示,
伊朗和
黎巴嫩真主党对
以色列的袭击可能最早在接下来的24至48小时内开始。9月17日,安东尼·布林肯赴
埃及同埃方共同主持召开美国-埃及战略对话。战略对话的模式旨在巩固双边关系、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
开罗的经济发展,以及扩大文化和教育领域的联系。此外,布林肯还打算讨论加沙局势。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1日,布林肯启程前往
中东,这是他自2023年10月以来第11次访问中东。布林肯此行会从以色列开始,讨论“结束加沙战争的重要性,确保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减轻
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12月10日,布林肯与
约旦外交大臣
艾曼·萨法迪通电话,双方强调必须实现
叙利亚权力和平移交,双方还强调必须加强打击
恐怖主义的努力。同日,布林肯与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通电话,重点就叙利亚局势和加沙冲突等地区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表示,必须根据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254号决议推进包容性政治进程,实现权力和平交接。叙利亚各方还应加强保护平民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双方还就
加沙地带最新局势和相关谈判的进展交换了意见。12月13日,布林肯在
巴格达与
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会谈。布林肯说,美国和伊拉克一致认为应尊重
叙利亚人民的选择,构建一个全面的、代表人民意愿的多元化政府。布林肯此前还访问了
约旦和
土耳其。12月28日,布林肯与土耳其外长费丹通电话,双方就叙利亚及加沙问题进行了交流。
韩国
2023年11月1日,韩国外交部宣布,布林肯于11月8日至9日访问韩国。布林肯会在访韩期间会晤韩国外交部长官
朴振,就“韩美同盟”、经济安全及尖端技术,以及国际局势等进行深入探讨。11月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首尔会见了
韩国总统尹锡悦以及外长
朴振等高官,双方对
朝鲜和
俄罗斯的军事合作进行了谴责,并表达了进一步强化关系的愿望。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4日,在韩国总统尹锡悦被国会弹劾后,布林肯发声表示,美国“赞赏
韩国民主和法治的韧性”。并称美韩同盟依然“坚不可摧”。同日,布林肯也在上述弹劾案通过后表示,韩国展现了其“民主韧性”,美国准备与代行总统职权的韩国国务总理
韩德洙合作。
2025年1月6日,
安东尼·布林肯与韩国外长
赵兑烈在首尔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国在拜登政府期间积累的韩美同盟关系、韩美日深化合作成果等进行评价,还将强调在美新政府时期也应维系该基调。韩美在上述会谈中均确认,韩美同盟关系不受弹劾事件影响。
欧洲
2023年11月6日,布林肯抵达
土耳其,但土耳其总统
雷杰普·埃尔多安表示已前往国内东北部地区的艾德尔村,因此不能与到访的布林肯见面。11月28日至29日,布林肯在
布鲁塞尔和
北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参加关于
乌克兰局势的会议。
2024年1月5日,布林肯抵达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外长和总统
雷杰普·埃尔多安举行会谈,讨论完成土耳其批准
瑞典加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最后步骤。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布林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会见了英国外交大臣
戴维·拉米。会面期间,布林肯强调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安全援助以抵御
俄罗斯攻击的重要性。此外,双方还讨论了
加沙地带及
2006年以黎冲突等问题。
2024年1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天与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通话,谈话内容包括
叙利亚新政府的组建、新一轮
巴以冲突以及
2022俄乌冲突。双方讨论了美国和中东地区各国应对叙利亚局势所认可的原则,这些原则应在叙利亚新政府组建期间得到坚持。布林肯强调,美国支持由叙利亚人民选出的负责任和具有代表性的叙利亚政府。双方讨论了达成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停火协议并立即释放所有人质的重要性,以及针对俄乌冲突增加安全援助的必要性。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最终确定由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由
非洲联盟领导的
索马里特派团的重要性,以便打击“青年党”并加强东非安全。
非洲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1日,布林肯启程对非洲
四国进行访问,以表明非洲仍然是一系列全球危机中的优先事项。布林肯计划先后访问
佛得角、
科特迪瓦、
尼日利亚和
安哥拉,并与到访国家官员讨论
尼日尔政变。一些国际媒体将此行与中俄联系起来,认为布林肯前往非洲访问旨在对抗
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菲律宾
当地时间2024年3月18日晚,布林肯抵达菲律宾进行访问。这是他自
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2022年上任后第二次访问该国。马科斯于3月19日下午在
马尼拉马拉卡南宫会见了布林肯并感谢其抽出时间访问菲律宾。当地时间7月30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总统府
马拉卡南宫接见布林肯和
美国防长
奥斯汀。
以色列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日,布林肯在特拉维夫会见
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双方讨论了加沙停火协议和被扣押人员等问题。同日,布林肯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
耶路撒冷会面。布林肯表示,美国不支持以色列对拉法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日,布林肯分别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和战时内阁成员甘茨通话。在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的通话中,双方讨论了一项在加沙实现全面停火并确保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的提议,提议还包括向加沙增派
人道主义援助。此外,布林肯重申了
美国对
以色列安全的坚定承诺。在与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甘茨的通话中,双方同样讨论了在加沙实现全面停火的提议。布林肯表示,该提议促进以色列的长期安全利益,其中包括为以色列与
黎巴嫩边境的平静提供可能性,让以色列人能够返回家园。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0日晚间,布林肯在
西耶路撒冷会见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声明未透露双方会见内容,但表示双方还会举行扩大会议,双方部分高级外交和军事官员与会。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8日,布林肯抵达
以色列,这是他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第九次访问
中东。此次出访一是就停火协议“继续开展密集外交斡旋”,二是“强调中东地区各方应避免局势升级”,防止破坏停火协议谈判进程。8月19日,布林肯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会见
以色列总统伊萨克·赫尔佐格。同日,布林肯还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行了会面,讨论地区局势。布林肯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后表示,以色列已接受一项关于
加沙地带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的过渡提议,并呼吁哈马斯也做出相同的回应。同日,布林肯还与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在特拉维夫的
以色列国防军总部会面,讨论加沙局势。10月22日,布林肯抵达以色列后,特拉维夫的天空响起了爆炸声和空袭警报。当地时间11月4日,布林肯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进行了电话交谈。布林肯重申了美国对以色列安全的“坚定承诺”。双方在通话中谈及加沙地带
人道主义局势,布林肯敦促以色列采取更多措施,确保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及其周边地区。此外,双方讨论了仍努力在
黎巴嫩达成外交解决方案,使黎巴嫩和
以色列平民能够安全返回家园。11月13日,布林肯呼吁
以色列采取更多措施向
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救援,他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实现加沙地带大部分地区“真正和长期的停火”,以便援助能够有效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以色列有责任确保此事。
乌克兰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4日早间,布林肯抵达基辅,对乌克兰进行未经宣布的访问。当日,布林肯表态暗示,
美国希望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推迟举行选举。9月11日,布林肯和英国外交大臣
戴维·拉米一起乘火车抵达乌克兰。布林肯表示,此访的一大目的是直接了解乌克兰领导层的目标是什么,及其希望获得美英哪些支持。他们会与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当地时间11月13日,布林肯会见了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双方协调了美国总统大选后的进一步措施,并讨论了后续的美国军事援助。
日本
2025年1月4日,日本外务省宣布布林肯会于1月6日起对日本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访日期间,布林肯会与日本外相
岩屋毅举行会谈,并有望拜会日本首相
石破茂。
其他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上午,布林肯在
布鲁塞尔与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
马克·吕特会面。两人讨论了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未来角色不确定的情况下,美国盟友如何在支持乌克兰的问题上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布林肯在会面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拜登政府会继续支持
乌克兰,以确保乌2025年能够有效作战或以强势地位与
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他强调,拜登政府会利用剩余的每一天继续加强与乌克兰的联盟,并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前,将美国国会批准的所有援助交付给乌克兰。布林肯还再次呼吁
乔治·华盛顿的盟友加紧努力,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火炮、更多的防空设备、更多的弹药以及帮助训练基辅的部队。当地时间12月5日,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第31次会议在
马耳他拉开帷幕,布林肯出席了会议,并在会议上指责
俄罗斯外长
谢尔盖·拉夫罗夫散布“大量错误信息”,还称
莫斯科加剧了
2022俄乌冲突。
2025年1月5日起,布林肯对韩国、
日本和法国进行访问,该次访问预计是他任内的最后一次海外之行。
对外政策与立场
支持大西洋联盟的多边主义者
在
欧洲媒体评论中,布林肯是跨大西洋联盟的强烈信奉者,一位欧洲主义者、多边主义者、国际主义者,“他与欧洲的联结是持续一生的、深刻的、带有私人性质的。”
对华政策
“竞争、合作、对抗”
2020年初,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的拜登曾在《
外交事务》杂志刊发《为何美国必须再次领导世界:在特朗普后拯救美国外交政策》(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 Rescuing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rump)。文中,拜登确立了“服务于
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提出了与
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时期有较大差异的对华政策主张,包括:重点在技术和产业发展等领域遏制中国;以重振“多边主义”的形式,确保美对华优势竞争地位, 同时不排除在“中美利益交汇” 的问题上开展合作。
约瑟夫·拜登政府上台后,立即展开对华政策审议。2021年3月, 布林肯在公开演讲中首次以“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定义对华外交模式,强调对华“该竞争的时候竞争,能合作的时候合作,必须对抗的时候对抗”,这一理念曾被视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框架的雏形。但由于该框架过于粗糙,在实践中无法指导美国处理复杂的
中美关系,甚至会放大不确定性。中方对于布林肯最初的“三分法”予以坚决抵制,在随后的两国外交、安全高官安克雷奇会晤中进行了驳斥,指出“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
此后,
约瑟夫·拜登政府开始有意淡化对华政策话语中的对抗性色彩。美国副
国务卿温迪·舍曼、白宫国家安全理事会印太事务高级协调员坎贝等负责对华事务的高官均在公开讲话中透露出缓和双边关系意向,称“聚焦国内事务”和“协同盟国力量”在美对华战略中同等重要, “对抗”性质的表述已经从美对华战略框架中淡出,余下的则是被美方称为“竞合”的改良型路线。
当地时间2024年8月5日,布林肯、
美国国防部长
奥斯汀、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联名在《
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宣扬
约瑟夫·拜登在任期间的“印太外交”。渲染与中国对抗,凸显了拜登政府的对华态度。
“最严峻的长期挑战”
然而,2022年5月26日,布林肯在
乔治华盛顿大学出席
亚洲协会并发表演讲时,称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最严峻的长期挑战”,使得
中美关系再度紧张。6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布驳斥美对华认知21条谬误的文章《美国对华认知中的谬误和事实真相》,指出布林肯的此次演讲“通过精心包装的语言渲染中国威胁,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内外政策,试图发起对华全面遏制打压”。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楠认为,此次演讲中,布林肯再度尝试以相对平衡、温和的话语解释
约瑟夫·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的政策内核,并试图更多融入“中产阶级外交”理念。虽然“牢骚满腹”,但布林肯仍明确表示美“不寻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而是致力于重振自身国力,并“形塑中国的周边环境”。相比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无差别施压”政策,布林肯采取了更为谨慎的话语来阐释对华政策框架。此后,美国或许会更多将精力放在制定具体战略上,沿用“全政府”模式,布林肯演讲中提及的“中国小组”(China House)等跨部门涉华专职机构。这意味着美对华政策将更富攻击性和实用主义色彩。
2022年7月9日,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美国
国务卿布林肯在
印度尼西亚举行会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指出,此次对话是实质性的,具有建设性,有助于增进彼此相互了解,减少误解误判,并为两国未来高层交往积累了条件。期间,中方向美方提出了“四份清单”:要求美纠正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中方重点关切的涉华法案清单、中美8个领域合作清单。中美双方目前在扩展合作上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在气候变化、
公共卫生、粮食安全、
能源安全、半岛稳定等领域有着共同合作心愿。中美之间是高度互补的,只有两国合作越来越多,才会使世界越来越稳定。
“去风险”
2022年5月31日,布林肯出席“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后与记者交谈时称,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
美苏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毛宁在次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的回应中指出,要讨论“去风险”,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风险”。 世界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搞阵营对抗、‘
新冷战’;是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地区动荡混乱;是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是对外转嫁经济金融风险,
周期性收割世界财富。
国际社会应该警惕和共同抵御的是这些风险。
称“中国扭曲全球信息”
2024年3月18日,布林肯在首尔举行的第三届“领导人民主峰会”上称,美国国务院2023年发布报告,介绍了中国政府如何斥资数十亿美元开展宣传,扭曲全球
信息环境,称中国在非洲和东南亚收购当地媒体,大量播放亲华新闻。3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回应称,中方对布林肯的有关言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林剑指出,借所谓“民主峰会”渲染“民主对抗威权”,本身就是虚假叙事,指责中国散布虚假信息,本身就是虚假信息,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虚假信息的策源地和传播者。包括美国中情局局长在内的美方政客,不止一次地承认美国通过买通媒体等隐蔽手段,散布对华抹黑的言论,这些都证明了美国常年有组织、有计划地散布涉华的虚假信息已成为美国对华认知战的重要手段,谎言与阴谋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国务卿布林肯在2024年
七国集团部长会议后宣称,中国是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的主要贡献者。2024年4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向中国甩锅推责,解决不了问题,也缓解不了有关方面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被动局面。
称“中国干涉美国大选”
2024年4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方看到了中方试图影响和干涉美国大选的证据,将认真研究中方对于美国大选的任何干涉,希望中方尽快放弃这种企图。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不干涉内政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
美国大选是美国的内部事务,中方从来没有兴趣,也不会以任何方式干预。同时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人出于选举目的拿中国说事,损害中国利益。美方不要疑神疑鬼、捕风捉影,应当停止向中方泼脏水、转移矛盾、甩锅推责,多做有利于
中美关系稳定和两国人民利益的事。
称“中美关系极为复杂”
2024年5月1日,布林肯称,中美关系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希望两国多接触、多交流,不要将竞争演变成冲突。
“邀请台参加世卫大会”
2024年5月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称,美方强烈鼓励
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2024年世卫大会。对此,中方回应,美方声明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2024年5月3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美方鼓励世卫组织邀请台湾作为观察员参加
世界卫生大会进行回应称,关于中国台湾地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活动问题,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
九二共识”,导致台湾地区参与世卫大会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这个局面完全是民进党当局造成的。
印太航行飞行自由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老挝首都万象参加东盟峰会相关会议时表示,美国“关切”中国在
南海的所谓“扩张主义”,并承诺美国会支持“印太地区”的所谓“航行自由”以及“飞行自由”。
个人生活
1995年,布林肯和他后来的妻子埃文•赖恩(Evan Ryan)在白宫相识。当时,布林肯在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为
威廉·克林顿撰写演讲稿,赖恩则负责
第一夫人希拉里的日程安排。
人物事件
安全事件
2023年10月17日,布林肯与以总理在
特拉维夫区会面,因空袭警报响起躲进地堡中避难。
2024年1月17日,布林肯所乘波音737飞机发生了与氧气泄漏有关的“严重故障”,因此在瑞士
达沃斯短暂滞留。随后,他乘坐另一架飞机返回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餐桌菜单”理论
2024年2月17日,布林肯在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中发言,谈及
中美关系时,引用了一句露骨的“老话”,“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2月27日,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对于在该理论中联合国所扮演的角色表示,联合国相当于一个给193个
成员国的大桌子,每个成员国坐上来一起讨论那些没人能独立解决的问题。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就“餐桌菜单”的理论表示,这一情况表明
国际社会日益认识清楚
台湾问题的本质,也看清楚破坏
台湾海峡稳定的是“台独”分裂势力以及企图利用“台独”遏制中国发展的外部势力。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台独”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任何对“台独”势力的纵容和支持,都是对台海和平的破坏。希望台湾社会各界和广大台湾同胞与我们一道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守护两岸同胞安宁生活的和平家园,这才能给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福祉。
民众抗议
2024年3月18日上午,布林肯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所谓第三届“民主峰会”部长级会议。当日,
韩国多个民间团体
在首尔市中心举行集会抗议。反对
美国为维持
霸权举办的“民主峰会”,反对扩散虚假民主的“民主峰会”。
当地时间2024年3月18日晚,布林肯抵达菲律宾进行访问。这是他自
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2022年上任后第二次访问该国。3月19日下午,马科斯在
马尼拉马拉卡南宫会见了布林肯并感谢其抽出时间访问菲律宾。当日,大批菲律宾民众在马尼拉集会抗议布林肯到访。民众撕毁美国国旗表示反对美国军事干预和对加沙种族灭绝,要求“
美国军队滚出菲律宾”。民众还将布林肯描绘为魔鬼形象并谴责其为“战犯”,表示“菲律宾不欢迎战犯”。
被BBC记者连怼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BBC记者采访布林肯的视频被曝光。据视频显示,针对记者关于
美国限制中国向外国输出零部件,而美国却向
以色列提供武器,是否影响美国在全球的信誉的提问,布林肯回应称,中国用一切方法扭曲美国的政策,让人误解美国做的事、没有做的事,美国的原则或不支持的价值。
涉美高校抗议活动发言引争议
2024年4月26日,布林肯就美国高校出现大规模抗议情况表示,这些示威活动是美国“民主的标志”,但美国网友纷纷质疑其言论与美国政府的做法相悖。
参考资料
Evan Ryan.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