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桑美(英文名:Saomai,国际编号:0608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8W,名字来源:
越南,意义:金星)为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8个被命名的
热带气旋,2006年第8号台风。
“桑美”于2006年8月5日晚,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
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之后向西北方向移动,8月7日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9日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并于10日下午5时25分在
浙江省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米/秒),中心附近最低气压为920百帕。登陆后两小时,
国家气象中心将其降格为强台风,稍后降格为台风,11日进入
江西省境内并减弱为热带风暴。12日上午8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2006年8月10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超强台风紧急警报,第8号强台风“桑美”将于10日下午到傍晚在
福建省霞浦到浙江温州一带沿海登陆。受其影响,台湾北部、福建北部、浙江大部、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将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桑美”是截止2006年以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登陆时适逢天文大潮期,造成了浙江、福建沿海的特大
风暴潮灾害,福建、浙江两省共损失70.17亿元,死亡230人,失踪96人。
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次
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中决定把“桑美”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神”(Son-Tinh)替代。
名称规范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香港举行的
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决议规定,西北太平洋和
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
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逐年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共140个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
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
香港天文台、澳门
澳门天文台经过协商,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从2000年1月1日起,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将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桑美”即为越南提供,意为金星。本次为“桑美”名称第二次使用,上一次使用该名称命名的台风为2000年第14号台风,也叫“桑美”。2006年
超强台风“桑美”给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96.5亿元。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中决定把“桑美”这个名字退役,由“
山神”(Son-Tinh)替代。
发展过程
风暴生成
台风“桑美”的前身是热带低压08W,于2006年8月5日晚,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被
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桑美”,之后稳定向西偏北的方向快速移动,并于8月6日越过
马里亚纳群岛,强度稳步增强。随着热带风暴“桑美”逼近关岛,美国国家气象局向关岛发出热带风暴警报。关岛北部的军事基地进入热带气旋1级准备状态,岛上的其他地区处于二级戒备状态,多个基地暂时关闭。
逐渐增强
2006年8月7日凌晨,被JMA升级为强热带风暴,随后风暴开始加速加强,下午加强为台风。桑美于8月8日,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的责任区,并被指定为台风胡安。由于桑美靠近台湾附近的热带风暴宝霞,两者发生了藤原效应,这种相互作用使桑美的轨道稍微向南移动,并通过热带风暴宝霞背面的西南季风流为该系统提供了流入的水分。
8月9日台风“桑美”上午加强为
强台风,傍晚,“桑美”在
宫古岛以北移动时达到了峰值强度。JMA估计风速为195公里/小时,中心气压为925百帕。JTWC估计桑美是一个更强大的系统,将其列为超强台风。此外,尽管不太显著,但中国各地预警中心之间的桑梅峰值强度存在差异。中国气象局(CMA)和
香港天文台香港天文台估计台风稍强,十分钟持续峰值风速分别为215公里/小时和210公里/小时。同样,各机构报告压力较低:CMA 为915百帕,HKO为920百帕。
台风登陆
8月9日晚,“桑美”穿过
冲绳县南部后,转向西行,于8月10日凌晨掠过
台湾岛北部海岸。台风维持最低气压,直到逼近中国东部沿海80公里范围内。10日下午5时25分在
浙江省省
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风眼仍保持小而清晰,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米/秒),中心附近最低气压为920百帕,成为近50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桑美在风力上追平1973年的台风玛姬,由于“桑梅”的登陆压力低于“玛吉”,截至2006年8月10日中国气象局认为它是有记录以来袭击中国的最强台风,也是一百年一遇的台风。桑美超过了2004年台风“拉纳尼姆”和2005年台风“卡农”保持的纪录。
减弱消散
2006年8月10日下午,登陆中国大陆后两小时,
国家气象中心将其降格为强台风,稍后降格为台风,2006年8月11日台风“桑美”凌晨减弱为热带风暴,上午9时在
江西省省
弋阳县减弱为
热带低压,晚上在
湖北省境内逐渐填塞消失。12日上午8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2006年8月10至12日,浙江沿海、
福建省北部沿海以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内陆大部分地区都经历了8-10级大风,甚至浙江东南沿海和福建东北部沿海地区的风力达到了11-17级,部分地区风力甚至达到了14-17级。
浙江省和福建两省有超过12级风力的站点达到了10个,而福鼎市则连续3小时出现了阵风风速超过40米/秒。这些观测打破了两省极大风速的历史记录。值得注意的是,江西东北部地区也出现了6-8级大风,局部地区风力达到了9级。而在同一时期,浙江温州、
丽水市、
台州市南部,以及福建宁德、
南平市和
江西省中北部部分地区都遭受了暴雨到大暴雨的降雨,其中浙江
温州市、丽水以及福建宁德等地的某些区域甚至出现了特大暴雨。值得关注的是,雨势急,降雨特别集中。例如,浙江苍南云岩和
水头镇在8月10日傍晚至上半夜5小时内的降雨量分别达到了374毫米和233毫米。另外,湖北东南部、
湖南省东北部、安徽大别山南部等地也出现了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
台风特点
强度大,发展快
2006年8月10日17时20分,“桑美”在
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的风速高达60m/s,中心气压920HPA,截至2006年8月10日,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登陆大陆地区最强的台风。10至12日,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以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内陆大部地区出现了8-10级大风,其中浙江东南沿海和福建东北部沿海部分地区的风力有11-12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4-17级;福鼎市10日17-20时连续3小时阵风风速超过40米/秒。浙闽两省观测到的最大风速均打破了两省极大风速的历史记录。浙江苍南霞关和
福建省福鼎市合掌岩部队测站(海拔高度700米左右)的气象仪器分别测到68.0米/秒和75.8米/秒的陆地器测台风大风风速,仅次于1962年9月1日香港大老山测得78.9米/秒的台风极大风速值。另外,
江西省东北部(包括鄱阳湖湖面)也出现了6-8级大风,局部地区风力达9级。而后,
温州市鹤顶山风力发电站8测得的81m/s的阵风记录被中国气象局承认,这也成了有确实记录来中国大陆地区的最大风速。
“桑美”于8月5日晚上在关岛东南方的洋面上生成到登陆时,以平均每小时27.3公里的速度快速移动,强度迅速加强,4天内迅速加强成为超强台风;并且成超强台风后移速增大到每小时30公里。在整个台风生命史中,始终保持这种快速移动的台风并不多见,特别是如此强度的超强台风,一直持续快速移动更为少见。
雨量大
浙江省省从2006年8月10日5时开始降雨,暴雨区主要集中在温州、
台州市地区,累计雨量大于100mm的站点有33个,大于200mm的有13个站点,大于300mm的有9个站点,大于350mm的有4个站点:分别是苍南昌禅466mm、金乡379mm、
玉苍山377mm、矾山369mm。截止10日20时,1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3512平方公里,2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509平方公里,3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113平方公里。10日晚上,在“桑美”登陆时,
温州市有记录的过程最大增水是3.58米,实际最高的潮位是6米出头,与最后的潮位预测相差60厘米左右。
“桑美”的降雨强而急,且降雨地点集中。8月10日-12日,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北部和江西中北部的部分地区,其中,浙江苍南云岩430毫米、
水头镇317毫米,福建柘荣鸳鸯头320毫米、福鼎管阳314毫米、荣青岚293毫米;特别在10日傍晚至上半夜,浙江苍南云岩和平阳水头5小时降雨量分别达到了374毫米和233毫米。
中心气压低
“桑美”生命史中最低中心气压曾达915百帕,且一直维持到离海岸线80公里左右的时候,登陆时仍为超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有17级(60米/秒),中心气压920百帕,是1949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后来被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所超越)。历史上登陆大陆的超
强台风也只有1956年第12号“Wanda”,它于2006年8月1日在浙江象山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速55米/秒,中心低气压923hPa。
转移人数多
“桑美”登陆前,各地政府都进入了紧急状态。
浙江省省全省灾前转移989937人,其中温州转移509708人,台州转移285606人,
丽水市转移17216人,
舟山市转移25820人,
宁波市转移89480人,
绍兴市转移29409人,
金华市转移25002人,
嘉兴市转移1744人,湖州转移5952人。但是还是有很多渔民坚守着自己的家园,而这些渔民最后几乎全部遇难。
福建省省安全转移人员56.9万人。
路径笔直,形态“标准”
“桑美”在地图上画出一条几乎笔直的斜线,直扑闽北浙南而来。它一路“疯长”,迅速发展成为风力不小于17级的超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惊人的60米/秒。“桑美”有几个特点:强度强,移动速度快,结构紧密,“个头”小但台风眼十分清晰。“桑美”具备了台风的一切显著特征,是十分“标准”的台风。2006年8月5日晚,台风“桑美”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
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以每小时20至25公里的速度稳定向西偏北的方向快速移动。其强度逐渐增强,于8月7日升级为强热带风暴,下午进一步升级为台风,继而于8月9日上午升级为强台风,傍晚前后进一步增强为超强台风。随后,于同日晚间进入
东海海域,移动速度加快至约每小时30公里左右。在8月10日的17时25分,台风“桑美”在
浙江省省
苍南县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60米/秒),中心气压最低达到920百帕。这一强大的风速被认为是自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随着登陆后的移动,台风迅速减弱,于8月11日上午在江西戈阳县境内减弱为
热带低压,随后于当晚在湖北境内逐渐消失。
破坏力强
正是由于“桑美”的风力特别强、强风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时间集中,给浙江苍南和
福鼎市的部分地区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两省因台风共造成至少450人死亡,失踪138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96.5亿元。
预警预报
中国预警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防总)
2006年08月08日,国家防总与中国气象局举行联合会商,分析台风走势及其影响,研究防台风工作。并发出通知,要求福建、浙江、
广东省等省防汛指挥部和珠江防总、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进一步加强台风监测预报,从最不利组合考虑,向最好方面努力,因地制宜,抓住重点环节,积极做好防御准备工作。8月11日,国家防总启动Ⅲ级应急响应。进一步会商分析第8号超强台风的动向走势、登陆地点、强降雨范围和雨量,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对台风防御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科学调度,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面做好防风避险、防汛抗洪和抗灾救灾工作。11日上午,由水利部、民政部、财政部等组成的国家防总工作组已赶赴福建、浙江指导台风防御工作。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武警总部也及时作出部署,随时准备参与抢险救灾。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
2006年8月10日8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民政部、水利部、总参3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已于10日上午11时45分赶赴福建,指导防御台风的工作。11时30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
浙江省、福建两省紧急启动三级响应。时任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于10日下午率国家防总、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总参谋部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等部门组成的国务院救灾工作组赶赴浙江灾区,了解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国土资源部
2006年8月10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省国土资源厅切实做好此次台风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农业部
2006年8月10日上午,农业部对第8号台风防御工作进行了部署。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要求有关省农业部门与农业部保持密切联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灾情调度,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全面地统计上报灾情信息;组建救灾工作组,待台风登陆后及时赴浙江、福建等省指导当地搞好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在做好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申请工作的同时,要整合资源,尽可能向灾区倾斜,加大对灾区恢复生产的支持力度。
中国气象局
2006年8月10日上午9时30分,时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签署了《中国气象局台风应急响应命令》,宣布浙江、
福建省气象局和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进入台风一级气象响应状态。据了解,这是我国气象部门第一次进入一级气象应急响应状态。
中央气象台
2006年8月10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超强台风紧急警报,第8号强台风“桑美”将于10日下午到傍晚在福建霞浦到浙江
温州市一带沿海登陆。
浙江省
2006年8月8日下午,浙江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同日,浙江省防办发出《关于做好今年第8号台风(桑美)防御工作的通知》。
2006年8月9日16时,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发布大浪警报,受今年第8号台风“桑美”的影响,9日夜里起到10日白天,
舟山市海域有5米到7米的巨到狂浪,浙中海域有7米到9米的狂浪,浙南海域有8米到10米的狂浪。9日晚,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连夜全面部署防御超强台风“桑美”。要求各地把防御“桑美”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紧急任务,“宁可十防九空,决不能万一失防”。
2006年8月10日7时,浙江省
温州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该市召开抗台风紧急动员大会。当日,浙江省防指紧急发布了《关于应对超强台风的紧急措施的命令》,要求对温州、
台州市和
宁波市南部的沿海地区采取以下紧急措施:一、根据防汛预案,立即采取停工、停学、停市等一切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减少人员伤亡。二、居住在沿海一线海塘至二线海塘内的群众,立即全部转移到二线海塘以后的安全地带和安全建筑物内,防止发生重大伤亡。三、居住在城乡迎风面和危旧房屋、工棚、低洼地带、危险地带的群众,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和安全建筑物内。四、做好电力、交通、通信、医疗应急抢险救助队伍,并积极待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也要随时待命。同时,公安等部门要维护好社会治安。。
上海市
截至2006年08月10日下午14时,已有250多艘施工作业船舶分别撤到定海、岱山、芦潮港等地避风。
2006年8月11日,上午10时30分,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首次发布本市
黄浦江苏州河口潮位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凌晨2时,黄浦江苏州河口的潮位将超过4.55米的警戒线,达4.75米。市防汛指挥部还发布了本市防汛防台蓝色预警信号,要求全市各级防汛机构特别是沿海沿江沿河各单位必须立即检查落实各项防汛防潮措施,确保本市防汛安全。
江西省
2006年8月11日上午10时,台风“桑美”已入境江西,江西省气象台对外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湖南省
2006年8月11日,湖南省气象部门向包括郴州
桂东县在内的湘赣交界处4个县市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提醒相关地方做好防灾工作。当日,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商研究对策,提示各地加强对局部地区
山洪、泥石流的防范。
湖北省
2006年08月12日,湖北防汛抗旱和气象部门等启动了应急方案,坚持防台风和防汛抗旱两手抓。
安徽省
2006年8月10日上午,安徽召开防御八号台风“桑美”紧急会议,要求各地做好防御台风“桑美”工作,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做好台风的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早防范可能出现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加大对易发灾害区域的巡查、监测力度,及时作出台风预报和预警,并根据需要适时启动防台风预案及相关防灾避险预案。
福建省
2006年8月10日上午,福建省防汛办对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所有水库都必须有人值守,强化24小时值班,加强巡查,杜绝水库无人值守,一旦发现险情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确保安全。
2006年8月12日10日上午9时,福建海洋预报台发布沿海
风暴潮橙色警报,受超强台风“桑美”影响,福建沿海将出现较强的风暴潮过程。
对中国影响
总体影响
台风“桑美”,曾经是自1949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后来被2014年第9号
台风威马逊所超越),登陆强度比2005年登陆
美国的
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还要强,给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
据不完全统计,
浙江省、福建、江西、湖北4省共有665.6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83人,紧急转移安置180.1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9.0万公顷,绝收面积3.6万公顷,倒塌房屋13.6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96.58亿元。
局部影响
浙江省
截止2006年8月18日,”桑美”给浙江省特别是
温州市、
丽水市两地造成了严重灾害。全省有18个县(市、区)的325个乡镇254.9万人受灾,3.9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农田面积53.9,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7.37亿元,因灾死亡人数193人,失踪11人。其中144人因房屋倒塌死亡。
福建省
据福建省据官方统计,截至2006年8月30日,台风“桑美”共造成福建省14个县市、164个乡镇受灾,死亡248人,失踪146人,受灾人口145.52万人,倒塌房屋3.27万间,农作物受灾6.88万公顷,成灾4.423万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63.57亿元,其中水利设施7.86亿元。
受“桑美”台风浪影响,在福建省沙埕港避风
渔船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沉没船只多达952艘,损坏1,139艘。
福鼎市、
霞浦县、
柘荣县、
福安市、
宁德市市区因线路跳闸引致大面积停电,福鼎市、柘荣县供电全停。福鼎市内建于
唐朝咸通元年之佛教名寺
资国寺,门楼被吹倒,寺院所有建筑物上的瓦片几乎全被掀掉。其20多间木结构建筑几乎全部倒塌。
陆路交通方面,
同三高速公路福州通往福鼎段已关闭,宁德市对外交通停止。航空方面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13个进港航班、12个出港航班被迫取消,直到11日上午航班才全部恢复。
海航控股方面,
福州港、
马尾镇琅岐码头停航,马尾─
马祖“两马”航线停运。
江西省
截至2006年8月11日,全省各水运港口(
上饶市、
南昌市、九江等湖滨市县)共停运航班482艘次,回港避风船只4423艘,转移人口3万余人。南昌
进贤县因灾2人死亡1人伤。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抚州、
宜春市、南昌、上饶等4市18个县(市)16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98万人,倒塌房屋566间,农作物受灾70万亩,绝收57000亩,直接经济总损失3.48亿元。
湖北省
截至2006年8月15日,武汉、十堰、
宜昌市、
襄阳市、
荆州市、
黄冈市、
咸宁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8市州受旱农田达464.8万亩。截至2006年8月16日,
通山县、
崇阳县、
咸安区3地共有11个乡镇4.08万人受灾,受灾农田5.2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308万元。
对其他国家影响
菲律宾
截至2006年8月10日,受到台风“桑美”外围云系的影响,菲律宾北部普降大到暴雨,约有400间房屋被暴雨摧毁,共造成2人死亡,7人失踪。
各方关注
2006年8月10日,
世界气象组织致电中国气象局,询问
超强台风“桑美”的有关情况,并将于8月11日向全世界发布超强台风“桑美”的有关消息,以及中国气象局的预报服务情况。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月度台风报告 台风2000.Typhoon2000 – The Philippines' First Website on Tropical Cyclones.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