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口,又叫 “趟子”,大段连续的台词,是
相声表演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和训练唇齿喉舌、气口的基本功。“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 一贯到底的意思。相声演员通过大段的、一气呵成的独白展现口齿基本功和语言韵律美。常见的相声如《
报菜名》 《八扇屏 》《白事会》 都含有大段的贯口。此外在快板、
秦腔的艺术形式里也有“贯口”的概念。
贯口按篇幅分为大贯口和小贯口,大贯口的贯口词比较长,比如《报菜名》《
八扇屏》,小贯口的贯口词相对较短,比如《文章会》《夸住宅》;按内容分为非叙事类和叙事类,非叙事贯口的内容本身不具有叙事功能,往往是对事物名称的罗列和铺陈,例如《报菜名》,叙事贯口本身带有叙事性质,例如《八扇屏》。贯口作为强调语言节奏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音高与时长也有显著的高低急缓之特色。要求演员做到嗓音亮,吐字清,字正腔圆,气口精当。
表现形式
贯口,是指对于有情节有节奏的较长且押韵的段子做到一气呵成的艺术表演。对于贯口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分类方法。
按篇幅分,可分为大贯口和小贯口。大贯口指”贯口”词比较长的节目,比如《
报菜名》《
八扇屏》《白事会》《地理图》《洋药方》等。一般大贯口节日的”贯口”词位于节目的结尾,作为该节目最重要的部分,观众欣赏时的审美期待也往往寄望在"贯口”部分上。小贯口指”贯口”词相对较短的节日,比如《文章会》《夸住宅》《
大保镖》《大相面》等。这类节目的”贯口”词位置不固定,往往一段节目中只有几段小贯口出现,每段100字上下,短小精悍,是节目表演中的华彩,同样不可或缺。这种分类法是比较传统、直观的分法。
按内容分,可分为非叙事类和叙事类。非叙事性贯口由于作品数量最多、演出最常使用,因而也最具代表性。非叙事的”贯口”指贯口词的内容本身不具有叙事功能,往往是对事物名称的罗列和铺陈,几十上百的事物名称排列在一起(也称:“名词罗列类”)。例如罗列菜名的《
报菜名》、罗列节日所需事物名的《
开粥厂》、罗列中外地名的《地理图》、罗列
京剧名的《戏迷药方》、新相声中有罗列武术名的《论拳》、罗列香烟名的《一个推销员》等。
叙事的“贯口”指贯口词本身带有叙事性质(也称:“故事类”)。如《八扇屏》《暗八扇》《窦公训女》,借鉴了评书等其他
曲艺形式的特点,铺陈一个故事,其间有人物、有对话、有物色的描摹,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贯口词,其文学性和表演难度上都大于非叙事的”贯口”。除了常见的叙事性贯口之外,“类贯口”作为一种技艺性的口头文艺形式,也可归结到叙事性贯口中。类贯口存在于多种戏曲曲艺形式中,比如
二人转的”说口"中有串口”,即类似于
相声的“贯口”。在
京剧丑行说白中的”数板”也是类贯口,如《
打龙袍》中的“报花灯”。可见在古代”类贯口”的发展过程中,在多种艺术门类中结出的果实之丰。
还有一种贯口节目比较少见,是新时期相声创作的特色,同时也继承了传统相声文字游戏方面的技巧和其他曲艺形式的做法,即以叙事的方式,把各种名物巧妙地编排起来,融入故事之中的“贯口”,以《我的历史》《柳堡的故事》为代表。在《我的历史》中的主要贯口词都是巧妙地把各种电影名编排起来:《我的故乡》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是个《不设防的城市》,就在《华沙一条街》,门外有一道《龙须沟》,我就住在《六号门》。这种新的贯口形式不再单纯排列事物,而是增强了趣味性,同时也便于演员的记忆。
艺术特征
节奏与气息
贯口的过程是一贯到底、一气呵成的,有明显丰富的节奏。由于
相声里的贯口是没有辙韵的,因此在贯口作品中,语言的节奏要根据抒情的、 写景的、叙事的内容进行区别和处理,此节奏与人物刻画、 人物语言的体现密切相关。
贯口语气的节奏感非常明确,要求口腔充分打开,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情绪饱满而连贯,尤其在语速最快达到高潮时,十分考验演员发音吐字清晰、 准确的的功力,甚至由于速度快,再清晰的发音吐字,观众也有来不及思索内容的时候,这时候节奏是最重要的。需要演员运用好气息,做到快而不乱,清而不断,多扬少抑,多连少停,一气呵成。因此整个贯口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对于气息、节奏的把握要求非常高。
例如
李伯祥表演《
报菜名》时,从几处小高潮出发,采用字断气不断的艺术处理,不但丝毫没有停顿的感觉,反而更加丰富了诵说的节奏变化,而对逻辑重音的准确把握更是让观众字字入耳。归音准,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抑扬顿挫,似吟似唱,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达到艺术上理想的境界。
音高与时长
贯口的音高与时长也是其典型艺术特征,作为一种强调语言节奏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声贯口在表演时有其独特的艺术发声方式。音高方面,贯口表演的音高总体高于正常诵读,但与时长不同,随着单个词字数的增加,贯口表演与正常诵读的音高差异会逐渐缩小。时长方面,贯口表演时长虽总体较短,但部分重读
音节的时长非常接近甚至略大于正常诵读。这表明贯口表演随着内容与情感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急缓之变,而非一味求快。
艺术价值
技艺性
相声贯口是对人类说话本能的一种技艺化呈现。艺人们常说”
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而”说贯口”是”说”的重要内容。相声是”笑的艺术”这句话并不准确,幽默是相声的
本质属性而并非唯一属性,在很多”贯口”中,演员会在进入”正活”后刻意回避笑料的发生,因为”贯口”本身的展示是”贯口”的主体,如果加入过多的碎包袱便会影响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观众对”贯口”的期待和欣赏。可以说,"贯口”让相声远离了其幽默属性,回归到相声的原始技艺性上来。另外,相声教育把”贯口活”当做青少年入门的基础来训练,正是由于贯口的这种技艺性,练好”贯口活”不单是掌握了具体段子,同时也提高了演员的基本功,这对于相声演员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贯口也可以作为播音主持学习中的基础训练,对播音主持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训练贯口,可以改变口腔状态,更好地把握稿件诵读时的状态。
讽刺性
“贯口”在使
相声暂时背离了其幽默属性的同时,更加接近了相声的另一个属性——讽刺。在传统相声中,”贯口”的出现,无一不是伴随着讽刺意味出现的。例如《
报菜名》《三节会》《地理图》《夸住宅》这些经典”贯口活”的主题一致地讽刺了光说不练的小市民心态,升华了贯口相声的艺术价值。
文学性
演员在巧妙地展示过自己的精彩语言技巧后,随即回归到相声的讽刺本质,这种绝妙的布局使得贯口本身不再是无意义的名词拼合,而赋予了”贯口”其文学性的特质。”贯口”词的创编,尤其是叙事性的”贯口”词有一定的文采和定式。大多数叙事”贯口”每句三言至十言不等,错落有致,平仄和谐,不失为散文精品。这种经典的产生正是得益于中国民间文化的滋养,同时,也使得通俗、简单的原始类贯口成为了一种艺术技艺。
民俗性
”贯口”本身还具有民俗记录的意义。《白事会》记录了发丧出殡的民俗,《三节会》记录了
汉族春节、端午、
中秋节的节庆民俗,《菜单子》记录了饮食民俗,《夸讲究》记录了生活民俗,《夸住宅》记录了居住民俗。在这些”贯口活”中,凝结了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习惯和常识,甚至成为了民俗文化研究的一种侧面资料。
优秀作品
《报菜名》
《报菜名》也叫《菜单子》,也有人称之《满汉全席》,是贯口类相声段子的典型代表,也是相声演员启蒙时必学的段子之一。由二人表演,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是一段对口相声,作品的表演形式以说和逗为主。
《报菜名》本身并无曲折的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只给大家量现了生活中的一段场景。重点在于作品里包含大量的贯口,合计108道菜名。
经典部分如下:烩鸭丝儿、
烩鸭条儿、清拌腰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鲤鱼、烂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
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卤煮寒鸭儿、麻辣
油卷儿、
鲜蘑、熘鱼脯、熘
花胶儿、
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熘三鲜儿、熘
鸽蛋、熘白蘑、熘什件儿、炒
银丝儿、熘
鲚鱼、清蒸火腿、炒
南美白对虾、炝
青蛤、炒面鱼、炝竹笋、
芙蓉燕菜、
炒虾仁儿、熘腰花儿、
烩海参、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锅烧猪蹄儿、炸木耳、炒肝尖儿、桂花翅子、炸飞禽、炸汁儿、
炸排骨、清蒸江瑶柱、糖熘芡仁米、
拌鸡丝儿、拌肚丝儿、
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糟鸭糟蟹
糟溜鱼片儿、熘蟹肉、
炒蟹肉、烩蟹内、清拌蟹肉、
蒸南瓜、酿
有机南瓜、
炒丝瓜、焖冬瓜、
焖鸡掌儿、焖鸭掌儿、焖笋、呛
茭白、茄干儿晒
驴肉、鸭羹、蟹肉羹、是三鲜木须汤。
《八扇屏》
《八扇屏》是相声演员学徒时的开蒙“活儿”,可以说是每个演员都会的基本节目。作为传统
相声经典作品,运用贯口的手法,由二人表演,一个逗哏,一个捧哏,是一段对口相声,作品的表演形式以说和逗为主。前后几百字顺溜说下来,达到作品的视听效果。
从贯口的表现方式来论,《八扇屏》是叙事性贯口的代表性作品。经典桥段:
想当初,金宋交兵,扫南王番邦四太子
完颜氏完颜宗弼屡犯中原,统领雄兵数十万,战将千员与大
宋朝精忠岳元帅汇兵于朱仙镇。那兀术连吃数十败仗,事出无奈才将二世子完颜兀赫龙调在阵前,力分胜负。二世子只生得面白如玉,齿白唇红,头戴一顶虎头盔,身披大叶如意连环甲,内衬素罗袍,下配粉宽裤,足登虎头战靴,坐骑
白龙马,手使护手双枪一对,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后人有诗赞之曰:洞庭王佐字文成,断臂说降
陆文龙,梨园有演《朱仙镇》万古流传苦人名!
《开粥厂》
《开粥厂》又名《三节会》,是比较老的”贯口活”。
张寿臣演出时曾用名《乐善好施》,
马三立、
杨少华也曾合作表演过这段
相声。作品中,甲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种种“善行”,开设全年施舍的粥厂,向穷人提供
炸酱面、
炖牛肉、
大饼、饺子等各种物品,又引用似是而非的“圣贤语录”支持自己的说法。特别是在端午、
中秋节、
春节三个重要节日要大开善门,用贯口的形式报出施舍之物的清单,滔滔不绝。。
该作品表演难度较大,大段贯口需快而不乱,字字真切,还要用抑扬顿挫的声韵表现出洋洋自得的陶醉感,给听者以痴人说梦的印象。背诵完毕,也就是从梦境跌回现实之时。作品内涵深厚,形象丰满,语吻夸饰,技巧高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
相声艺术珍品。经典内容如下:
乙:嘿呀,大户之家。
乙:啊,马援的后辈。
乙:知道。
甲:马超、
马岱,我们老祖先。那是我们上辈。汉朝那伏波将军马援,我们上辈。这都一家子,姓马。
在小说《阿Q正传》中,
赵太爷为了这件事给了“阿Q”一个嘴巴,而在这里这个嘴巴是捧哏打的:
乙:姓马都是一家子?
甲:哎。
乙:哦,唱评戏有个“马寡妇”,您一家子啊?
甲:同姓各家。
接着“马善人”又自我陶醉在自己编织的谎言当中:
甲:大元宝、小元宝,小锞子儿,这么点儿的那个,拿!给孩子们拿着玩儿去。
乙:嘿,哎呀!
甲:没用!
乙:成堆啦?金条成堆!
代表人物
赵振铎
赵振铎出生于北京,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因其善于模仿“单口大王”
张寿臣的表演风格和语气神态,故此得名“小寿臣”,和
赵世忠并称“北京二赵”。1946年拜
王长友为师,拜师后即随师父先后到
天津市、
济南市、
张家口市等地献艺。他边学边演,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所以在短短的五年多时间内,就学会了:《
八扇屏》《地理图》《学四省》《十八愁》《吃元宵》《歪讲三字经》《八不咧》《
大保镖》《大相面》《夸住宅》《汾河湾》《卖布头》《杂学唱》《
开粥厂》《戏迷药方》《
扒马褂》等传统
相声70余段。
他们这对师徒搭档走到哪里都受到内外行的赞誉。据说有一次
赵佩茹先生走在马路上,听到商家门口放的电台直播,正是
赵振铎使《八扇屏》里 “ 猛撞人 ” 这番儿贯口,说到 “
曹操闻听 ” 这里 ,加了个拟声词 “咝”,表示“倒吸一口凉气”。赵佩茹连连赞叹说: “这么点小子已经会使出劲头来了,不容易,这小子 ‘有料儿’ ! ” 然后赶紧找到赵振铎的师父
王长友,夸奖赵振铎 “孺子可教也 !”
李伯祥
中国内地相声演员,1938年生于北京,自小就和父亲
李洁尘一起说相声,6岁时开始登台,9岁便走红,艺名小神童。1949年他由北京启明茶社到天津小梨园、玉壶春等处演出。同年冬天拜
赵佩茹为师。1979年被
天津市曲艺团聘为
相声教师。60多年的舞台实践,他逐渐形成了“快、爆、脆、准”的艺术风格。他早年嗓子好,说唱并茂,后因嗓音失润,专以说功见长,特别是贯口活儿更见功力。代表作有《
报菜名》《两面人》。
天津市文联原任书记孙福海面对
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对
李伯祥给予了“五个第一”的评价,可谓相当认可。李伯祥不论是表演传统相声,还是新作品,都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他的机智、灵巧台风,与搭档
杜国芝的佯装敦厚其实心知肚明与逗哏较劲的神气,相映成趣。他们二人的表演风格鲜明,被曲艺界称为“
李杜黄金搭档”。
2019年,年过八旬的李伯祥在纪念“常氏
相声百年”暨
常连安诞辰120周年专场演出中登台,他贯口活说得很好,十七个句子不停顿地一气呵成,让在场的观众大为惊讶他的传统相声技艺之精湛。
马三立
马三立(1914—2003),
回族,祖籍
永昌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有“相声泰斗”与“幽默大师”美誉。 1914年8月生于北京,12岁跟父亲
马德禄学艺,后拜著名相声演员
周德山为师,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其中主要有《吃元宵》《
卖吊票》《黄鹤楼》《相面》等;他创作、 改编并演出新的
相声节目六七十个,包括《买猴》《十点钟开始》《偏方治病》等。马三立生前系第五、六、七、九 届
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文联委员,
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等。
他的对口相声,往往采取角色化的表现方式,直接进入人物,以“我”的视角和口吻展开叙述,也以“我”作为讽刺对象。《
对春联》中的“马大学问”、《
开粥厂》中的“马善人”、《卖挂票》中的“马喜藻”等均如此。这类形象鲜明的人物,既是对生活现象的典型化概括,又体现出
马三立做人作艺的基本立场——做生活的局内人,而不是旁观者。评论家称马三立为“
性格演员”,他的“性格”,就是始终不渝地“接地气”——对生活、特别是底层生活的不离不弃。
马三立作为马氏
相声风格的开创者,其功绩就在于他突出了相声的文学性。在传统相声当中的人物大都是处在从属地位,个性不十分鲜明,更多的是滑稽可笑的一类。而马三立凭借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悟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将这些人物的个性突出,在马三立的《
开粥厂》版本中,将单纯技巧展示的贯口放到了从属地位,通过若干精心设计的细节描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意蕴丰富的“马善人”形象,使相声上升到了文学的高度。1948年春,
马三立回到
北平市,分别在
王府井集团凤凰厅茶社演出和在华声电台说
相声兼报广告。 这时,“马派”独有的段子已深入人心,《开粥厂》里的“马善人”成了他的昵称。 听众纷纷给电台写信、打电话,点播“马善人”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