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是
清代最主要的秘密会党之一,主要活跃在南方数省以及海外华侨之间。天地会的名号取自”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又称”三点会“或”三合会“,在会内也称”
洪门“,俗称”洪帮“。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时间,学界尚有争议。清史档案表明天地会起源于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为福建漳浦县的洪二和尚开创。
漳州市、
泉州市一带,是清王朝禁海令的地区,也是
南明反抗清王朝的最后基地,当地纠众结会的习俗由来已久。天地会吸收了当地早期会党的组织形式和结拜方式,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象征。天地会成立之初,在闽粤、闽浙地区迅速传播,并图谋举事。天地会的动乱在朝廷的压制下平息下来了,但是后续天地会传入台湾后,在台湾又爆发了天地会的大起义。
清廷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这场动乱镇压下来。后来《
大清律例》规定了惩办天地会的律例。之后天地会从福建、台湾一带传至浙赣、
两广、
两湖、云贵等广大地区,并且以此衍生了结拜仪式和隐语暗号更严密复杂的名目。之后,天地会反抗官府的意识趋强,后期四川的
啯噜会也在天地会的影响下逐步发展成
晚清在
长江流域具有很大势力的哥老会。早期天地会会员大多是穷苦劳动者,到
爱新觉罗·颙琰、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天地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穷苦的下层知识分子加入,还有个别富裕的人家也加入其中。
天地会的组织极具生命力,他各个堂口互不隶属,彼此独立,但是又有一套相互识别、联络的隐语。不同山堂的弟兄有相互协作的义务。天地会北部根据年龄大小排列长幼尊卑之序,帮会内部等级制度严格。在内部,大哥拥有生杀予夺之权,最下级的普通民众,只能听从各级首领使唤。
在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
太平军期间,天地会曾在各省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该会各派中有的参加过早期工人斗争、反洋教斗争。
辛亥革命期间,有些地区的派系受
同盟会引导,多次参加起义。传至国外后多次领导当地华人反抗殖民统治。后续,这些秘密团体为反动势力操纵和利用,渐渐没落。
名称由来
在清朝,秘密会党异性结拜群体,不必立有会名,若违反,为首者会处以极刑。当时民间因为百姓结拜屡屡遭到地方官的骚扰,而地方异姓的结拜或分类械斗,每每遇到地方官的压迫苛责就随即转变为含有政治意味的运动。到
雍正年间,各种异姓结拜团体相继有了名称。雍正年间的“父母会”,拜把结盟的会员“每人各出银钱一两,如有父母老了,则互相帮助。”因为父母年老出钱互助,所以叫“父母会”。福建地区的一钱会和父母会的性质相近,江南地区兴起的众多会党都和父母会性质相近。随着清朝的高压统治,民间反抗
清廷的意识愈加强烈。
研究天地会认为天地会起源于
康熙年间的学者认为,天地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故称“天地会”。因天地会以“
反清复明”为口号,明朝
朱元璋年号“
洪武”,因此,天地会对内称“
洪门”。据传天地会改名三点会,是取自“洪”偏旁,后来觉得偏旁偏而不全,不吉祥,又取“洪”子右偏旁“共”,“共”有合之意,因此又称三合会。
起源背景
民间反清复明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各地的反清斗争此起彼伏。随着国家统一,满汉的民族矛盾得到缓和,但是反清斗争在一些地方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南方那些阶级矛盾尖锐的地方。由于满清贵族是统治阶级的核心,有些地方的斗争往往就演变成排满反清的斗争。这些复杂的斗争形式给与了秘密社会组织影响,因此这些秘密结社又以“反清”为口号。
到18世纪,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清中叶以后,吏治腐败,财政枯竭,社会动荡,清统治危机加深。加上土地兼并严重,人均土地日益减少,大批农民纷纷破产,流离失所的农民增加,广大底层民众生活艰难,因此各种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清王朝禁海令
顺治十二年(1655年)以前,清朝都沿海居民出海经商,沿袭明末的政策并未禁止,顺治十二年以后,为消灭沿海的
南明势力,迫使受灾台湾的抗清力量就范,隔断沿海人民与抗清力量的联系。清政府先后在
顺治十二年、十三年,
康熙四年(1665)年下达禁令。直到收复台湾,康熙才重新开放海禁,但是随着后续对外贸易中,中国贸易船只出去的多,回来的少,康熙再次下达了禁海令。后来为了避免西方的殖民侵略,清朝禁海令越发严苛。严苛的禁海令给沿海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沿海的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大量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生计背井离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民间纠众结会
中国东南地区历来有结拜义兄弟和联会结社的习惯,尤其是
福建省地区。早在宋代“四民皆溢”的现象就很突出,为了减少人口压力,在宋代就有了
溺婴的记载,由于当时的
闽南地区可耕地少,脱离农业的人口不断增加。到了明代福建地区人口比
南宋增加了一倍以上,在加上禁海令,当地游民增多,结社有了广厚的群众基础。而
闽南人素来喜好结社,
乾隆福建布政使德舒就说,闽南民俗“以好勇斗狠为能,毋论秀顽,好学拳棒,往往创立会名”。这种喜好结会的风尚,不仅出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也与当地长期聚众械斗有关。
历史演变
起源南方
乾隆后期,阶级矛盾激化,在
福建省和
广东省地区,土地兼并激烈,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从事商品运输的工作。这种工作,无固定雇主和雇主岗位,导致大批工人呈现浪迹江湖以求温饱的状态。这种环境下,弱者开始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社会力量。这就是天地会的起源。正如清朝的官吏所说,“所有天地会名目,起自内地,辗转私传。又有一种游手匪徒,生事扰民,名为
罗汉脚,以天地会人众势强,利于纠抢,无不听从入会。若非会内之人,即行抢夺。是以稍有身家及负贩营生者,亦多畏其抢夺,不得不从,以致南北两路,日聚日多”、“遇事互相帮助,会内亦有本处之人,而系客籍者十居八九。”说的就是当时的天地会形成于商品运输时,大量劳动者南北相聚,人数日益增加,而这些人成立帮会,互帮互助,其中十之八九是客家人。
发展壮大
随着游民南北奔波,大多数穷苦的劳动者包括
手工业者、运输工人、小商贩、无业游民、农民等纷纷加入进来。到
乾隆,天地会由福建移民传播到台湾,
爱新觉罗·颙琰先后传入
江西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湖南省、湖北、
浙江省、
贵州省等省,并且通过华侨传至
南洋等地,到最后逐渐成为大江以南重要的反清秘密组织。到嘉庆、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有些穷苦的下层知识分子、个别富裕家庭也加入天地会中。天地会的成员越来越复杂,发展也越来越顺,很快就在南方传播开来。加上知识分子的加入,他们制定了许多反清复明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鲁序》。他是天地会的政治宣言,讲述了一个清廷统治者恩将仇报、迫害忠良、不仁不义的故事。只有推翻清廷的统治,重建
汉族江山,才能过太平日子。通过这样通俗的故事,天地会在底层人民中迅速传播。
清军镇压
清初,清廷对于异姓结拜活动并未关注,后来,
清代集团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强迫
汉人剃发易服,强占汉人土地,导致满汉矛盾激化。随即各种反清势力纷纷利用结盟凝聚力量。到
康熙年间,修订《大请律》严惩集会结社。到了
雍正年,各地任然有“结会树党”组织,之后。
清廷对结会就越加严苛,很多会党纷纷转入地下。
随着天地会发展壮大,刚开始的天地会也并没有什么政治目的,但是这种结社对政府来说就是叛逆组织,
乾隆五十一年,台湾的天地会活动暴露后,官府开始严厉镇压天地会的活动,严苛的镇压伤害了很多无辜的百姓,导致天地会会员陷入不反业也得反得到境地。最终逼得天地会爆发了
林爽文起义。到
晚清时期,天地会的武装反抗进入高潮时期,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清廷将天地会诬为“会匪”或者“土匪”用武力镇压和打击,对被俘的首领处以极刑,对于一般的参与者也处以杖责和发遣。
形式转变
天地会的传播是在清政府严厉禁止之下进行的,为了躲避官府耳目,曾经使用不同的名称,如添弟会、会(
乾隆五十七年福建泉州
同安人苏叶、陈苏老所创)、小刀会(乾隆五十九年台湾彰化郑光彩等人结会,以入会者皆置小刀一把随身携带得名)、合义会、三点会、龙华会、洪莲会、双刀会、百子会、江湖串子会、仁义三仙会、父母会、担子会(嘉庆末年传入
湖南省,入会者多系肩挑负贩者,故名担子会)、平头会(嘉庆二十五年出现于福建,因“会内之人皆系平等称呼”,取名平头会)、
三合会(最早见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保家会等等。
传播至四川,天地会改名为哥老会,
清明节至民末,哥老会在云贵川地区叫“袍哥”,在
长江中下游平原叫“洪帮”或者“红帮”。
逐渐没落
随着
清廷严厉的打压,天地会的活动愈发隐匿。到
晚清的时候,清廷的统治危机愈发危险,社会阶级矛盾愈发尖锐。的第天地会的武装其余逐渐进入高潮。从道光十五年到道光三十年,各地上报的天地会起义奏折就有4起。到
太平天国时期,广西天地会,上海天地会纷纷起义,但是都遭到了清廷严厉的镇压。清廷对于天地会的而打压史实行取缔和消灭的政策。一般将为首者斩首,从者发遣,即使史一般会众也会遭到严惩。在清廷的严厉打击下,很多被打压的组织随之瓦解。随着晚清出台了惩处帮会 的条列,大量帮会被取取消。天地会有些分支后续蜕变为黑社会,但是也有些帮会传播国外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美洲的
致公堂,澳洲华人义兴会。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有的帮会和革命党一起也为推翻清政府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发展
经过
晚清时候的打压和近现代的战乱,天地会经历了大范围的凋零。海外天地会在当地团结华侨,发展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1923年,五洲洪门在在美国
旧金山筹备了组党会议,通过了《中国致公党党纲草案》。之后致公党在有堂的地方都建立了党组织,很快,致公党的组织遍布美洲、
亚洲等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致公党积极组织抗日救国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致公党成为中国多党合作的党派,积极推动所在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合作。
结构组织
到嘉庆年间,天地会的规模和组织形式都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其组织结构内部为三级权力结构层次,即会总——会首——会员。在天地会中,会员负责传会,会员能拉来新的成员,那这个成员就归属于谁的门下,如果人数够多,那会员则可以升级会首,以此类推。如果这个会员到新的地方传教,那会员则可以升级为这片区域的会首。天地会中的会总拥有最高的权威和决策权。天地会在各地迅速发展,到
太平天国时期,仅仅在
湖南省南部,天地会的会员成员就达到了五万多数。这种组织结构没有设立任何职能部门。成员彼此之间以虚拟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在理论中成员处于平等地位。
但是在组织内部,有一定的分工。会总掌握着组织的一切权力,他既是传会者,也是决策者,同样是每次活动的领导者。会首为该组织在某一定地域的传会者与组织者,他既要听命于会总,又指挥下属成员完成总会赋予的任务。所以,会首是会员和会总之间的媒介。普通会员则完全属于被领导者,但是如果他能传会,就能升级为会首。
帮规仪式
拜盟仪式
天地会拜盟仪式,在
乾隆比较简单,“凡传会时,在静僻地方设立香案,排列刀剑,令在刀下钻过,及传给会内口号,结为兄弟。”到了
爱新觉罗·颙琰、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结拜仪式百年的复杂,除了要在供桌上供奉从前传会之万提喜即万二和尚 的牌位,有的还会写供奉天地会虚构的蔡德忠、方大洪等“五祖”牌位。还要桌子上放一斗米,米内插有
中华民国国旗,放剑两把,以及见到、尺、铜镜等物品。结拜仪式开始,主盟人手持刀剑、先令众人从刀下或者桌下跨过,然后立誓,传授“开口不离本,出手不离三”以及“三八二十一”洪字暗号,并宰鸡血,共引血酒。
誓词
天地会相关誓词最早的是
乾隆五十二年清政府在台湾起获的《天地会盟书暂词》,主要内容有,“今夜插()血拜盟,结为同胞兄弟,永无二心。今将同盟姓名开列于左。本原异姓缔结,同洪生不共父,义胜同胞共乳,似管、鲍之忠,刘、关、张为义.....今夜传教妆手路密约,上不传父母(下缺),如有漏泄根机,含血喷天,全家灭亡。自今既盟后,前有私价挟恨,尽泻于江海之中,更加和好。有善相劝,有过相规,缓急相济,犯 (患) (难)相扶。我等兄弟须当循规守法,不可借势冒为,恃强欺弱,横凶作歹,故违誓约。”
嘉庆年间,广西天地会有《桃园歌》,道光、咸丰之后,天地会开始流行“洪门三十六誓”,这些誓言不外乎都是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违反了互助各种情形要惩罚,互助的形式体现在金钱的借贷、物质的给与、人力的帮助等。这些互助的方式有合法的方式,也有不合法的方式。例如,帮助兄弟与外人打架,掩护兄弟躲避官府的缉拿。对于违反誓言的成员,誓言中也有惩罚方式,其中提及到最多的方式是“死于万刀之下”,其次还有“五雷诛灭”。后来又增加了“二十一则”“十禁”“十刑”“五刑”等誓词戒律。“二十一则”中要求会员犯错了不能波及到其他会员,不能奸淫兄弟妻室,不能有逾越行为,不能盗窃兄弟钱财,其他省份的兄弟应召,不能不回应等。对于违背这些要求的成员,誓言中也给出了惩罚,基本是剁耳加鞭刑,严重的会处以死刑。而“十禁”中则要求维护兄弟利益、赡养兄弟家室,牢记尊卑守则。对于违反者也是处以鞭刑,严重则处于死刑。
这些戒律中,把天地会的秘密保守、不出卖兄弟、不背叛组织看作是“义气”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天地会的戒律中,对于叛徒的处理大多十分严酷,例如《西鲁序》中写到,叛徒田七被捉到后处以一百零八刀极刑,心肝还要拿来祭奠先烈。
代表人物
林爽文
林爽文,福建漳州人,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随父亲到台湾,乾隆三十九年(1774)参加严烟组织的“天地会”,不久,林爽文就成为台湾天地会北路的领袖。乾隆五一年(1786)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领导了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林爽文被清政府逮捕,处以凌迟死亡。
洪大全
洪大全(1823-1852),有学者认为这个名称是伪造的,此人当为郴州天地会首领焦亮。他早年屡试不中,愤而为僧。之后还俗参加天地会,创立招军堂。咸丰元年(1851)在镇安地区开天地会山堂,自称天德王。1851年,
太平军起义之后,
洪大全赶赴广西,投奔洪秀全,为洪秀全顾问。第二年。太平军在永安突围的时候,洪大全被俘,之后留下洪大全口供。
郑士良
郑士良,原名振华,号弼臣,生于1864年。光绪九年(1883)年,
中法战争爆发后,加入三合会。1888年,郑士良在淡水墟开设药房,因为其广交好友、擅长击技被推为三合会的首领,之后便暗中联络会党,为日后起义做准备。1895年,他与
孙中山预备在广州起义泄露后逃亡
日本,之后奉孙中山的命令回到
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备东山再起。1900年,郑士良在惠州发动三洲田起义,起义队伍发展到两万人,与清军战半月后因为弹尽粮绝,不得不逃往香港。1901年,
郑士良在香港被奸细毒死。
相关分支
相关争议
起源时间争议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有
康熙年间的说法,其论证来源于天地会秘密文件的一个神话传说,即《西鲁序》,说的是康熙年间西鲁入侵中原,守将无力抵御,向清廷告急求救。清廷文臣武将,俱无退敌之策。康熙遂发布榜文,征集能抵御西鲁的勇士。
福建省少林寺僧闻讯,连夜赶至京师,奏请往征西鲁。他们未用清廷一兵一卒,在“六丁六甲”帮助下,一举打败西鲁,得胜而归。回至京师,众僧不肯为官,亦不愿受赏,仍归少林寺清修。后因叛徒马二福向
丞相陈文耀诬告众僧图谋造反,清廷遂派人以烧香为名,将少林寺焚毁。僧众大多惨死,仅余蔡德忠等五僧,在神将帮助下,逃至广东惠州府长林寺,遇万云龙及
军师陈近南、小主朱洪竹等,歃血结盟。其时为“
甲寅年七月二十五日
丑时”。最早提出康熙说的人英国人威廉.史丹顿,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在系统的阐述“
三民主义”时,进一步阐述了“康熙说”。民初的学者多认为天地会起源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并且与
郑成功有极大关系。
蔡少卿《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中引用了大量地方官员上奏的证词提出天地会最早起源于福州
漳州地区,于
乾隆二十六年(1761)
漳浦洪二和尚首创。
创立宗旨争议
关于天地会的创立宗旨,目前的争议也是两种,一种是以民初学者为首的,认为天地会起源于
康熙年间,其宗旨是“
反清复明”。而另一种是以蔡少卿为首的将秘密社会放入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的研究,认为天地会起源的实质是一种民众的互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