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义朝(外文名:Minamoto no Yoshitomo,日文名:みなもと の よしとも,1123年—1160年2月11日),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武将,东国武士集团首领。父亲是
河内源氏首领
源为义,母亲是
白河天皇近臣藤原忠清的女儿。源义朝是杰出的政治家
源赖朝和著名军事家
源义经的父亲。
源义朝幼年不被父亲重视,被安排前往东国。他先在
安房国停留,后在安西氏、
三浦氏、上总氏等关东豪族助力下来到
上总国,受到上总常澄
庇护,被称为“上总贵公子”。在东国,他以武力征服千叶氏、大庭氏等武将集团,掌控南关东,还通过政治联姻巩固势力,二十岁前先后纳
三浦义明之女、波多野义通之妹为妾,后与
足利义康一起和热田神宫订立婚约,分别娶大宫司藤原季范的两个女儿为正妻,二人结为连襟。久安元年(1145年)源义朝奉命上洛,1147年与正妻由良姬生下
源赖朝,在岳父藤原季范帮助下接近中央,受鸟羽院赏识,31岁就任从五位下之下野守,次年兼任右马助。但他的崛起让父亲
源为义不满,为义派次子
源义贤到东国,久寿2年(1155年),源义贤与源义朝长子
源义平冲突,引发“大藏合战”。保元元年(1156年)保元之乱爆发,源义朝率东国武士团助
后白河天皇取胜。保元之乱后,他不满
平清盛受宠,于1159年发起
平治之乱,平清盛回京勤王将其击败,平治之乱失败后他逃亡,1160年2月11日绝望自杀。
生平简介
源氏之子
河内源氏为
清和源氏的一支,因骁勇善战而辈出人杰,到义朝的
曾祖父源义家的时代,河内源氏已经掌握了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可是义家却在某日收到朝廷“处死你行为不端的儿子义亲”的敕令。义家因忧郁至死而避免了父子相残的悲剧,而此时伊势平氏的首领
平正盛却借机杀死了义亲——这一事件后来成为令平家飞黄腾达、源氏一落千丈的起点。
义家死后,河内源氏为夺取继承权掀起内斗,在一段长时间的互相屠戮之后,族内人才凋零,最终首领的位置落入义朝的父亲
源为义手中。此时正值白河院政时期,法皇厌恶源氏曾追随藤原摄关家、且为义自己与族人多有暴行,故而更重用平家,继承首领后的为义与上一代首领相比官位连降六等,而同龄的
平忠盛却连升三等,最终定格了源氏比平家低下七等的官位差。自感前途无望的为义决定离开法皇继续追随祖上侍奉的藤原摄关家,可是在这之前,他已娶了法皇近臣藤原忠清的女儿为正妻,并生下了长子义朝。对于这时的为义而言,这样的孩子想必是会被摄关家厌恶、并且可能妨碍源氏前途的存在吧。
通常人们将义朝看作为义的嫡子,但近年的研究认为义朝应该并非嫡子,更具体的说法是义朝应是在幼年时期就已被废嫡,原因很有可能是义朝的外公藤原忠清(院政派)与为义的主人
藤原忠实(摄关家)的不睦。在京仕官之人习惯将嫡子留在身边养育、接受官职,而为义将年幼的长子义朝安排去往东国,并且后来在他没有任官的情况下,更小的弟弟们却在京城接二连三地任官。至此,义朝不再是嫡子,并且自幼被父亲刻意疏远的脉络已清晰可见。
东国称雄
在父亲为白河院与摄关家的纷争而头疼不已之时,幼少期的义朝到达东国,先是在父亲的领地
安房国落脚,后来在关东豪族安西氏、
三浦氏、上总氏的帮助下离开安房,来到父亲势力之外的
上总国,在三大豪族的
庇护下成长。因上总常澄成为其监护人(事实上的养父)之故,关东之人习惯性地称呼他“上总贵公子”(上総御曹司)。
义朝在少年时代便开始计划领土扩张,虽然偏离了为义让他上山下乡的本意,但事实上促成了源氏在东国势力的复苏。与在京城的颓势同样,在东国河内源氏的威光也在义家死后彻底扫地,过去义家旗下的诸将分分离反,有的自立,有的归顺于源氏支流,呈现出与战国时代一样剑拔弩张的群雄割据状态。在这个时候,与手握相模、上总、江湾三角区的
三浦氏联手的义朝,开始主动介入相马御厨、大庭御厨的支配权之争,通过强大的武力征服了
千叶氏(
下总国)、大庭氏(
相模国)等多个强势武将集团,短短几年间便将南关东整个收入囊中。
另外,政治联姻也是他巩固势力的常用手段:在二十岁之前就已先后娶
三浦义明之女、波多野义通之妹为妾;另有学者认为,他妾室中的“游女”身处交通要冲,可能并非民间舞姬,而是地方实力派的女儿;还有,当他在东国的扩张令同族的长辈源义国感到不悦之时,经由监护人
河内经国的调解,使义国之子
足利义康和义朝一同与热田神宫订立婚约(经国的岳父是院方近臣,与热田神宫有来往),两人分别迎娶大宫司藤原季范的两个女儿为正妻,因而为连襟、亲上加亲,并缔结了稳固的同盟。
河内源氏原本的基盘在于高祖父
源赖义的领地
相模国,到义朝这代之后才彻底转移到东国,他在二十岁出头之时确立并稳固了对南关东武士团的统治地位,因而名声大噪,被听闻其能力的鸟羽院允许回归京城。
京中跃进
久安元年(1145年),义朝奉命上洛,两年后与正妻由良姬之间诞下了嫡子
源赖朝。家势衰颓且没有父亲支持的义朝,因为得到了岳父藤原季范的襄助而得以进一步接近中央,而他本人的实力也受到了鸟羽院的赏识,在31岁时就任从五位下之下野守,第二年又兼任右马助。河内源氏不受院方重用已久,自源义亲之后的50年以来,被法皇直接如此迅速提拔的义朝成为打破“源氏永不重用”、“源氏不封新领地”魔咒的第一人,同时也震惊了在从五位下检非违使这一职位上徘徊了近30年的父亲为义。
然而,义朝获得封赏的条件是与鸟羽院交换绝对忠诚的契约:帮助其镇压寺庙势力、维护院政领土、在鸟羽院需要时随时率领东国武士团上洛作战,换言之,就是做好随时与藤原摄关家开战的准备。这也意味着义朝与跟随藤原摄关家的父亲及诸位弟弟站上了不同的立场且随时可能兵刃相见。事实上,父子二人都是在参与政治赌博,一度远离政治中心的义朝可能早已认定藤原摄关家的衰落无可挽回,只有像平氏一般打入院政的中心才有可能恢复源氏昔日的地位。
与离家多年的长子的高调升职相对应的,是为义的次子义贤及其他孩子们的困窘处境。为义想要对抗站在对立面的义朝,故安排义贤也去东国扩张势力,并让与其一起长大的三子义广随之同行。
父子成仇
久寿2年(1155年),义贤将本据设置在
上野国,而后逐步向下野国推进,与在
常陆国设置本据的义广联手,在短时间内占据了北关东大部分领土,并借此向
武藏国出手,迎娶武藏国最大的武士团领袖秩父重隆之女为妻,通过密谈等方式将义朝麾下的武藏国将领
田山重忠和长井斉藤别当盛等人收为己用,在武藏国建筑起大藏馆,并将此处当做新本据。
此时,代替身在京城的义朝镇守东国领地的是其长子
源义平(当时15岁,监护人为
三浦义澄,乳母为重隆的后母、与重隆为敌),也就是后来被称作“镰仓恶源太”的少年猛将,两位
叔父的无度之行严重地激怒了他。8月16日夜,义平率兵急袭大藏馆,杀死义贤与重隆,史称“大藏合战”。这场战斗的结果是,在关东,除了义朝、义平父子之外的竞争势力被一扫而光,其统治地位稳如磐石。
这场战争不只是义平和义贤之间的争斗,它的战后处理后来成为鸟羽院与摄关家政治斗争的体现,因此被称作保元之乱的前哨战。事实上,义平不奏请朝廷而擅自发起战争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他却没有受到任何处分,这是时任
武藏国司的院方重臣藤原信赖纵容的结果:当时义贤的四弟赖贤想要为兄报仇,奏请攻入院方领地斩杀义平,这个请求却因为义朝向信赖的求助而被暂时搁置。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义朝与信赖之间开始有了合作关系。
后来,鸟羽院不仅对赖贤的复仇申请置之不理,反而转头对义朝下达敕令“杀掉赖贤”,并以为义八子为朝在京外胡闹为理由,强迫为义隐居并让位义朝。鸟羽院的敕令使源氏全族皆为之震惊,原来为义早已被院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了追随摄关家拼死一战之外已别无出头之法。综上所述,为义与义朝之间不仅因义贤之死走向彻底决裂,而且因双方背后势力的剑拔弩张而注定会站在同一个战场上互相厮杀。
保元之乱
保元元年(1156年)7月,保元之乱爆发,成为源氏首领的义朝遵循了鸟羽院的遗言,率领东国武士团跟随
后白河天皇。另一方面,被强迫隐居的父亲为义因为不再是源氏首领,只能调动少量兵力,但是他带着以老四赖贤、老八为朝为首的六个引以为傲的儿子跟随
藤原赖长(此时摄关家也已一分为二分立两侧)支持
崇德上皇。
战至中途召开军议,义朝主张先发制人实行奇袭,并要求重臣
信西与关白
藤原忠通迅速做出决断。在得到展开攻击的命令后,他进一步要求烧讨白河殿(在不讲究战术的当时看来是十分不可思议的军事要求),均得到了后白河天皇的允许。义朝进军的路线是三路部队中唯一一路正面行军的,最为危险但也最为直接,因奇袭烧讨等战术取得先手,义朝队很快便占据上风,最终取得了胜利并立下了大功。
之后,战败逃亡的父亲为义为躲避追捕,不顾儿子们与家臣们的劝告,孤身一人来到京城向义朝自首,他相信义朝一定会救他,史载如下:
如为义所料,这个素来为自己冷落的长子确实努力地救助过他,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为义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杀的命运,而且要被自己的儿子亲手处决。《愚管抄》在讲述此事时指出,因为亲手处死了父亲,义朝的一生都在遭受着世人的非议。日本NHK的历史纪行中则说道,为义在被行刑前的最后一刻,都在为义朝即将承受的痛苦与非议而感到悲哀……这对看似全无感情的父子,却在最残酷的一刻,以最残酷的方式见证了彼此间无可争辩的亲情。
源平格差
关于
平治之乱前源氏经历的种种及义朝最终参战的原因,常见的说法可以用格差这两个字来代表:
1.《平治物语》:源义朝在保元之乱中立下了最大的功劳,可是却只获得了左马头这样低级的官位,与成为播磨守的
平清盛相比,在官场上被打压得太厉害了。
2.《愚管抄》:
信西曾拒绝其子与义朝之女的婚事,理由是“学者之子与武家之女身份不配”,却转头让这个儿子成为了清盛的女婿。
……这种古书中的记载也是一般的通说,但是近年的研究发现,这两种说法基本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以下引用自——元木泰雄『治承・寿永の内乱と平氏』『保元・
平治之乱をみ直す』)
a.源氏一族因种种原因不受重用已久(50年),对义朝的提拔与重用,让他成为殿上人已是破格恩赏,并且左马头统管全国马匹,手握武士的生命线之骑马队编制权,分管京城治安,在院政中是近臣要职,并非低等官位。另一方面,清盛为
白河天皇养子,家世与出身均远高于义朝,11岁元服之时就已经位居从五位下;而义朝只是衰败的
源氏家族中的庶子,到31岁才凭实力升至从五位下。又因升职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故义朝没有任何理由会觉得自己有必要连跳多级直接拿下与清盛一样的地位。
b.信西(从三位上)与清盛家格对等,与义朝(正五位下)家格不配是事实,更重要的是义朝根本就不可能向信西提亲。
3.另外也有人提出了由于义朝被迫亲手处死父亲与弟弟,所以对做出死刑裁决的信西心生怨恨的说法。
平治之乱
平治之乱爆发的原因,实际上是后白河院政派与
二条天皇亲政派对立的结果,两派之中均有反对
信西之人,藤原信赖(院政派)与藤原宗经、藤原惟方(亲政派)结盟,开始发动对信西的讨伐。平治元年12月9日(1160年1月19日),义朝与源光保、源季实、源重成等人与藤原信赖汇合,以信西为目标袭击三条殿。
义朝与信赖的交情如上文所述,在义朝就任下野守时二人就有了交集,在大藏合战后信赖帮助义朝为义平求情时开始密切。对于信赖而言,信西掌权靠的是西国武士平家的支持,那么自己也需要东国武士源氏的帮助。当时的状况是,
平清盛不在京城,而后
白河天皇与
二条天皇被他们软禁着,手中紧握着“大义”的名分(
日本的战争就是朝廷支持谁谁就是大义,没有天皇在手上的贸然出兵就是反贼,当然挟持天皇与上皇的状况并不少见,后来清盛也是这么干的)。放倒
信西之后,信赖开始登上政局中心,因为
源氏讨取了信西,他赐予义朝播磨守的职位。
信赖的独断专行与义朝的杀人放火引起了贵族们的反感。在这次
政变中,义朝的军事行动作下了太多的杀孽,公卿藤原伊通曾这样讽刺他:“如果杀死许多人就可以得到官职,为何对三条殿的水井没有份?”,他指的是三条殿被侵攻时,有许多
女官投井自尽。而
二条天皇也感觉到信赖并不可靠,开始与宗经、惟方密谋寻离反。这时,义朝的长子义平主张立刻出阵阿倍野,阻断清盛回京之路,可信赖却认为清盛与自己是姻亲,反倒可以拉拢其入伙,于是拒绝了他的要求。
12月25日,宗经、惟方等人趁着夜色偷偷将二条天皇带出,转而将他移驾清盛府邸,与此同时,后白河上皇也成功脱离监视,莅临
仁和寺。于是双方形势开始彻底翻转,信赖与义朝等人一下子从义军变为叛军,己方诸将见大义已失开始纷纷跳反,一直在前线作战的义朝知情后被气得直骂信赖是笨蛋。
12月27日,京中决战,事实上这场战斗还没开始便已经注定结果了:义朝军仅有八百骑,而清盛的全军有三千骑之多。于义朝而言,因事出仓促、他的
属下东国武士并没有集结前来,而背他而去的人,从同族长辈
源赖政、到讨取信西的源光保父子,最后只有他自己孤军奋战……源氏军队因为叛徒而失去后路,八百骑与对方三千骑激战了整整一天,终于因为体力不支而败阵。后来,义朝在家臣山内首藤俊通、片桐景重的拼死保护下杀出一条血路脱离战场。
终点之后
战后,义朝带着他的三个孩子义平(19岁)、朝长(17岁)、
源赖朝(13岁)、以及一族的源义隆、平贺义信、源重成、还有心腹家臣镰田正清、斋藤实盛、涉谷金王丸等一同向自己的
势力范围东国行进。行至美浓青墓,天降
大雪,为避免被一网打尽,义朝开始安排各人分头前行。此时突遭袭击,混乱中,年幼的赖朝不知所踪,义隆战死,重成主动为义朝断后、代他赴死,因伤重而无法行走的朝长则以“与其落入敌人之手不如死在父亲手上”为由,让义朝亲手杀死自己。《平治物语》言道,那一日,义朝的泪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一行人各自分别后,义朝身边只余正清一人,二人行至尾张,暂歇于正清的岳父长田忠致家中。长田父子均是源氏心腹之臣,但旧主恩义并不能比上平家重赏,故而忠致父子对源氏主从动了杀心。关于义朝之死,《平治物语》中的说法是:义朝在入浴的时候遭到偷袭,徒手放倒第一个人之后,被一左一右两把刀刺入身体,这时他还感慨了一下:“如果有一把木刀就好了……”。《愚管抄》中的记录则是:多遭背叛的义朝心思已十分敏锐,他发觉到长田父子的意向,但终究是不愿死于叛徒之手,于是命令正清杀死自己,而正清对他无比忠诚,在将主人杀死之后也随之自尽而亡。后来,二人的首级被送往京中。
听闻父亲死讯的义平,不再继续逃亡,而是立刻转向朝
平安京进发,誓报父仇的他与志内景澄一同谋划刺杀清盛,事败后被清盛处死。不久后
源赖朝也被平宗清捕获,但在热田神宫、
统子内亲王(后白河上皇之姊)、池禅尼(
平清盛继母)等多方对清盛的施压之下,被改判流刑,流放之地正是——东国。一同逃亡的平贺义信、斋藤实盛则在九死一生后成功返回东国:多年以后,义信响应赖朝举兵,成为镰仓幕府的御家人;而
实盛则臣服于平家,跟随其与旧主
源氏作战。
另外,在信赖被处死之后,参与
政变之人不论倒戈与否均被清盛处刑,皇权由此大幅削弱,武士方面也唯有
源赖政通过向清盛俯首称臣得以保全性命。平氏自此一家独大,但清盛日后所建的政权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世间也许还需要再一次的战乱与变革,而此时14岁的
源赖朝此时正在蛭岛上,遥望着父亲当年在东国的本据:
镰仓市。在那里,仍聚集着对他父亲忠心未改的将领们,等待着他在二十年后的振臂一呼。
大事年表
• 保安4年(1123年) - 诞生
• 年代不明 - 去向东国
• 永治元年(1141年・19岁)- 长男・义平诞生
• 康治2年(1143年・21岁) - 支配相马御厨
• 久安3年(1147年・25岁) - 嫡男・
源赖朝诞生
• 仁平3年(1153年・31岁)3月2日:下野守、从五位下
• 久寿2年(1155年・33岁)
• 2月25日 - 兼右马助
• 8月16日 - 大藏合战
• 保元元年(1156年・34岁)
• 7月 - 保元之乱
• 7月11日 - 兼左马头
• 12月29日 - 下野守重任
• 保元2年(1157年・35岁)
• 1月24日 - 从五位上 下野守・左马头
• 10月22日 - 正五位下 下野守・左马头
• 平治元年(1159年・37岁)
• 12月27日 - 解官
• 平治2年(1160年)1月3日 - 死亡,享年38(满37岁)
有关资料
史书记载
源义朝相关的记载较少,其生平踪迹零碎地出现于史论书《愚管抄》、史实日记《兵范记》,以及战时军记《保元物语》《平治物语》中。这些史料最后被
德川光圀整合入《
大日本史》的人物列传。
在军记物语中形象复杂,总体而言是冷酷厉害的反派角色,但有时也会表露出相当温柔的一面。《保元物语》中为主人公之敌对,虽武力有所不及,军略手腕却更胜对方;看似与父兄不睦,最后却多次为他们求情。《平治物语》如是,纵遭众叛亲离,仍有英雄为他舍生赴死,旧日恩义亦令他人感念;作者本人也一面批判他杀戮之行,一面又感慨他无愧为名将。
不过军记物语因其艺术的夸张与阶级立场性,有许多脱离史实的创作,比如《保元物语》中为体现政治的无情,曾浓墨重彩地描写义朝被迫处死几个年幼的弟弟的悲惨场面,但《愚管抄》里并没有处死小孩的记录,且本书明显站在同情
崇德上皇一方的角度上进行创作,故一般认为这个场景是虚构的。义朝的乳兄弟镰田正清在书中的形象也被矮化许多,史实可见是一员勇将,却被描绘成胆小之人。另外,在多年流传中的过程中有随着版本更新而新增的情节,比如古早版本的《平治物语》中,义朝虽偏爱
源赖朝,却并未对朝长说出过分的话,而是只有鼓励和安慰过他;可后来的版本里多了一句“赖朝比你年纪小,可不像你这么不中用”,
海音寺潮五郎曾在其论文中以这句话为例,指出后世添加的虚构情节会破坏人物的原有形象。
但因一级史料不足,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的历史形象均是构建在军记物语的基础上,所以仍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其他形象
纪录片
•
日本放送协会NHK:转动历史的时刻(その时史が动いた)
• 第350回「武者の世になりにける ~保元
平治之乱 源义朝のい~」(2009年)
文学作品
• 郡虎彦 『义朝记』(英文) 1922年
• 高桥直树 『源氏的流仪 - 源义朝传』文春文库、2012年
影视角色
关联人物
父母
母亲:藤原忠清之女
姊弟
弟弟:源义贤、志田义广、赖贤、赖仲、为宗、为成、
源为朝、为仲、
源行家、维义、定、正亲、仙觉、乙若、若、鹤若、天王
妹妹:藤原光隆室
妻儿
• ——四子:源义门
• ——五子:源希义
• ——女儿:坊门姬
• 侧室:波多野义通之妹
• 侧室:池田宿游女
• ——八子:源义圆
• 侧室:延寿(青墓长者大炊之女)
• 侧室:江口宿游女
• ——女儿:江口御娘
同族亲交
• 源经国(
河内经国):义朝少年时期的监护人之一,多次跟随义朝作战
• 源义国:父子两代皆为义朝最大的盟友
• ——源义重(新田义重):长女(祥寿)为义朝长子(义平)之妻
• ——源义康(足利义康):妻子是义朝之妻(由良)的妹妹
• 源义隆(陆奥六郎):
平治之乱战败后为掩护义朝(替他挡箭)而死,首级被义朝葬于坚田之湖
• 源重成(佐渡重成):平治之乱后自请为义朝断后,诈称自己是义朝,掩护义朝撤退后自杀而死
• 源义信(平贺义信):平治之乱后与义朝一道逃亡,幸存,二十余年后协助
源赖朝举兵
部下势力
• 内
• 【美浓】大炊氏、吉野氏
• 【尾张】长田氏
• 【三河】富永氏、足助氏、中条氏、重原氏
• 【远江】井伊氏、横地氏、胜氏
• 【骏河】镰田氏、入江氏、息津氏、神原氏
• 【安房】安西氏、沼氏、金余氏、丸子氏
• 东国
• 【伊豆】大庭氏、海老名氏
• 【武藏】秩父氏、横山氏、小野氏、中条氏、成田氏、长井氏、猪俣氏、村山氏、儿玉氏、私市氏
• 【上总】上总氏
• 【甲斐】监见氏、井泽氏
• 【上野】濑下氏、物射氏、冈本氏、名波氏、深氏、大
胡姓、大室氏、大类氏
• 【信浓】海野氏、望月氏、诹访氏、根井氏、片桐氏、桑原氏、安藤氏
• 北陆道
• 【越后】根津氏、风间氏、常叶井氏、强户氏、氏、熊坂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