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赖朝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将
源赖朝(日语:みなもと の よりとも)(1147年4月8日-1199年2月9日),又称镰仓殿,平安时代末期河内源氏源义朝的第三子,名将源义经的异母兄,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的武将、政治家,镰仓幕府的开创者。
久安三年(1147年),源赖朝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热田(今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热田区)的河内源氏,幼名“鬼武者”。平治元年(1159年),其父亲源义朝参加藤原信赖策划的“平治之乱”,虽首战取得胜利,但因不敌平清盛被杀,源赖朝也在逃亡美浓途中被抓,因长相酷似平清盛继母池禅尼逝去的儿子,未遭死刑而是被流放至伊豆国。流放的二十年中,源赖朝得北条时政看重,娶其女北条政子为妻,得北条氏大力支持;后得以仁王追讨平氏的令旨,源赖朝联系源氏旧兵,在源平战争中一举覆亡了平氏一族,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源赖朝开始在政治、经济方面真正确立领导地位,建立起镰仓幕府。由于源赖朝的弟弟源义经在攻伐平氏时,违背源赖朝的命令私自接受了后白河法皇的官职任命,导致两人渐渐生芥蒂。覆亡平氏后,源赖朝开始着手削减源义经的势力,双方正式决裂,源义经被全国追捕。源赖朝也借此为由开始介入朝廷事务。源义经逃亡奥州,被奥州藤原氏庇护,文治五年(1189年),源赖朝以此为由进攻奥州,奥州合战爆发,奥州合战胜利后,至此源赖朝已经平定了所有的敌对势力。建久元年(1190年),源赖朝在奥州合战胜利后,上京受封权大纳言和右近卫大将;由于源赖朝未得到称心官职(征夷大将军),遂在同年十二月四日辞去两职,返回镰仓后整顿内政;其中,关于行政机构的整顿,标志着镰仓武士政权组织机构的完善。建久三年(1192年)七月,朝廷正式任命源赖朝为“征夷大将军”。建久九年(1198年)十月参加相模川桥落成典礼后,在归途中,源赖朝从马背跌下,从此一病不起;建久十年(1199年)正月十一日,源赖朝出家修身养性;建久十年(1199年)正月十三日在镰仓市去世。
源赖朝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他所建立的武家政权被历史学家称为镰仓幕府,使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进入了武家政治的时代,武士阶层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导力量,日本历史小说作家司马辽太郎评价源赖朝,称其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久安三年(1147年),源赖朝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热田(今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热田区),幼名“鬼武者”,是清和源氏(清和天皇后裔)的支流河内源氏的名将源义家的后裔,其父源义朝是当时河内源氏中十分有名的武将,其母由良御前则是尾张国的“热田大宫司”藤原季范的女儿。保元三年(1158年),源赖朝任皇后宫权少进。平治元年(1159年),源赖朝十三岁,历任右近卫将监、西门院藏族二条天皇的六位藏人。同年阴历十二月,其父源义朝参加藤原信赖策划的“平治之乱”,当时十三岁的源赖朝跟随父亲出阵作战,这也是他的初阵。藤原信赖与源义朝政变成功之后,幽禁了后白河天皇与二条天皇,开始给自己贴加官,源赖朝也因为是源义朝的嫡子受封从五位下右兵卫权佐,官职与地位超过了两个哥哥,正式被源义朝确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但父亲不敌平清盛(伊势平氏栋梁平忠盛的嫡子),平清盛在六条河原击败源氏联军,成功救出被幽禁的二条天皇,源义朝被杀,源赖朝逃亡美浓市途中被捕,押送至京都东山区。作为参战者的源赖朝本应被处死,但平清盛的继母池禅尼认为源赖朝长相酷似自己在久安五年(1149年)夭折的儿子平家盛,于是向平清盛求情,最后死刑改为流放。永历元年(1160年),源赖朝被流放至伊豆国。
流放岁月
源赖朝的流放地伊豆国蛭小岛(现静冈县伊豆之国市),当地是属于北条氏支配的领域。最初负责监视源赖朝的是被曾我兄弟视为仇敌的工藤经的父亲祐继,但他在不久后过世。其后源赖朝转而受祐继的异母弟弟伊东祐亲的监视。承安二年(1172)伊豆成了摄津氏赖政的知行国(据《玉叶》七月九日条),因而仲纲重新上任,而由赖政担任知行国主。治承四年(1180年)四月,源赖朝已被流放至伊豆市二十一年,他处于伊东佑亲的监视下度过青年时期;后被北条时政看管,北条时政在与源赖朝的相处期间,看出其是可造之才,于是将女儿北条政子许配给了流放伊豆的源赖朝,源赖朝自此得到北条氏的全力支持。
举兵反平
以仁王是后白河法皇的第二皇子,治承三年(1179年),平清盛发动政变,幽禁后白河法皇,并在之后强行拥立安德天皇登位。由于此过程中没收了以仁王的土地,使得以仁王对平氏产生了怨愤。以仁王暗中和与平氏有矛盾的权门寺院以及其义母八条院领地的武士互相联系,在得到源赖政一族的帮助后,于治承四年(1180年)四月九日,向关东的源氏各族颁发讨伐平氏的令旨,史称“以仁王令旨”。
治承四年(1180年)四月二十七日,转移到北条时政根据地附近蛭小岛的源赖朝也收到“以仁王令旨”,但未曾起兵。治承四年(1180年)五月,后白河的第二皇子以仁王与摄津源氏源赖政筹谋打倒平家的计划被发觉,史称“以仁王之乱”。遭到平氏追讨的以仁王与源赖政在逃亡南都的途中,在宇治市与平氏的追兵交战,双双战死。但是,催促源氏起兵打倒平氏的令旨已被发往全国各地。治承四年(1180年)六月,平清盛将都城迁至摄津国福原,并对京都周边的反平家势力进行敲打后,平清盛便将矛头指向源家嫡流的源赖朝。源赖朝乳母比企尼的外甥三善康信探知平清盛的讨伐计划后,立即派密使前往伊豆告知源赖朝,要他赶往奥州(今本州岛北部地区)避难。在流放的二十年间,源赖朝卧薪尝胆、一直想要打到平氏,他认为这正是举兵反平的好时机。于是,源赖朝响应以仁王追讨平氏的令旨,联合源氏各系子孙起来讨伐平氏。源赖朝一方面积极动员武士,另一方面又假托以仁王的新政府依然存在,声称新政府已授予他整个东国的统治权。以此名义,源赖朝在八月十七日深夜开始行动,为壮军威,对平氏一族的伊豆国目代山木兼隆发动夜袭,消灭山本兼隆,成功掌握伊豆国衙的权力,宣布废除山本兼隆的一切恶政,取得了初步起兵的胜利。治承、寿永年间的内乱由此爆发。为与三浦氏的大部队会合,源赖朝及其追随者向相模进发。源赖朝所率领军队不过300人,却在石桥山遭遇大庭景亲、伊东佑亲等平氏方的三千大军而大败,险些丧命的源赖朝由箱根渡海逃往安房。
入驻镰仓
在石桥山大败的源赖朝经由海路于治承四年(1180年)八月二十九日到达安房,他首先在当地豪强安西景益的帮助下安顿下来,逐渐聚集起在石桥山和衣笠城两次战败而失散的旧部,接着分别派遣使者通知千叶常胤上总广常前来会合。千叶常胤很快带领三百人将源赖朝迎接到下总,同时袭击下总国府,杀死平家在下总的目代。来得较晚的上总广常带来两万人。拥有近三万大军并且坐拥上总、下总、安房三国的源赖朝声势大振,他决定进一步往北向武藏国发展。九月二十九日,源赖朝起兵前往武藏,武藏国的葛西清重、足立远元等闻迅来投靠源赖朝。而在衣笠城之中和三浦义澄作对的武藏豪族河越重赖等人也被源赖朝的军队所征服,向源氏投降。
在安房,源赖朝不仅实现与三浦氏的会合,而且还召集了千叶氏、上总氏、山氏,听取千叶常胤的建议,将相模的镰仓市定为大本营。在治承四年(1180年)十月六日进入与源家关系颇深的镰仓,暂住百姓家。十月九日,源赖朝选定在镰仓的府邸地点,原位于山内的知家事兼道的宅邸被改建在大仓乡;大约两个月后,大仓新邸完工,大仓的赖朝亭也被称为“御所”。治承四年(1180年)十月,源赖朝从安房回到武藏。镰仓是源义朝经营多年的地方,附近各武士都对源赖朝皆对其拥戴,使得源赖朝的势力迅速扩张,成为关东地区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源赖朝势力的迅速扩张令平清盛震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安德天皇的名义任命孙子平维盛为讨伐使,发兵东国,同时宣旨呼吁甲斐国(今山梨县武田信义常陆国(今茨城县)佐竹义政、陆奥国(今青森、岩手县藤原秀衡配合平维盛四面围攻源赖朝。但由于源赖朝策反武田信义,双方并未交锋。
富士川之战
治承四年(1180年)十月十二日,源赖朝率领军队在骏和(现为静冈县)富士川迎击了以平清盛之孙平维盛为讨伐使的平氏军。平清盛下令彻底消灭源氏,并要发兵伊豆市,灭掉源赖朝,以解除心头之患。十月十八日,平维盛的讨伐军到达富士川西岸,准备与源赖朝决一死战。此时,源赖朝前有讨伐军挑衅,后有常陆国佐竹义政军队的围剿。针对当时敌众己寡的形势,源赖朝决定采用迂回战术,派武田信义率兵包抄平氏军的后路。十月二十日晚,武田军偷袭途中经过富士沼泽地,不小心惊动在沼泽地夜间栖息的大群水鸭,水鸭惊慌逃走,其振翅之声“骗成军势之状”,平氏军闻风丧胆,以为大军来袭,纷纷丢械而逃,源氏军不战而胜。这次战役的胜利,太大削弱了平氏的威势,平清盛在失败中一病不起,于治承五年(1181年)阴历二月去世平氏军的溃败,使得源赖朝在战略上取得主动地位,源氏军气势大涨。千叶常胤、平广常等人力谏不要继续追击,主张“先平东夷之后,可至关西”,源赖朝接受建议,返回镰仓市,致力于巩固根据地的建设。回到镰仓后,源赖朝创立“御家人制”使武士长期效忠于自己,广纳贤士,获得一批济世良才的支持。
平定坂东
富士川之战获胜后,源赖朝与其堂弟源义经在黄濑川相会,源赖朝采取上总广常和千叶常的建议,带领坂东大军回到了镰仓源,在金砂城之战和野木宫之战中取得胜利,相继占领房总、武藏、相模等地,最终在寿永二年(1183年)2月野木宫合战后平定坂东。源赖朝虽然称雄东国,建立镰仓政权,但始终未得到朝廷的承认,“叛逆之贼”的名声始终未消。源赖朝为了“正名”,利用木曾义仲与平氏、平氏和院厅、源义仲和院厅的矛盾,通过秘密谈判,打通了与院政的联系。
兄弟交恶
在众多反平氏的势力中,源赖朝的同族兄弟源义仲的势力发展最为迅猛。源义仲于治承四年(1180年)九月在信浓木曾谷地方举兵反平,其后发展十分显著。治承四年(1180年)十一月,平清盛首都从福原迁回京都。但仅时隔一个月,其子平重衡做出火烧东大寺大佛等南都寺院的失态之举,状况更加恶化。治承五年(1181年)闰二月四日,平清盛在留下必取源赖朝首级于目前的遗言后,便因热病去世,享年64岁。寿永二年(1183年),源义仲铲除了北陆地区的平氏势力。寿永二年(1183年)七月,源义仲攻占京都,平宗盛安德天皇逃离京都,平氏被赶出京都。
源义仲进入京都后,拥立后鸟羽天皇,自己成为京都守护。源义仲多次呼吁源赖朝归京,企图借源赖朝之势壮大自己的声威,但源赖朝不愿屈居人下,拒绝源义仲的提议。寿永二年(1183年),源赖朝建立东国政权,同年朝廷颁布《寿永宣旨》,承认其在东部之统治权,与进入京都武将木曾义仲和西国的平氏对立。《寿永宣旨》不但承认镰仓市政权的合法性及其在东国地区的统治权,而且还使源赖朝获得了在东海、东山、北陆等地的行政、司法权,引起占据京都的木曾义仲的不满。源义仲强烈要求后白河天皇断绝与源赖朝的联系,并发布声讨源赖朝的院宣。后白河法皇不但不应允,还急召源赖朝进京;源赖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应后白河法皇召进京,派弟弟源义经源范赖两人率兵西进。大军抵达伊势国后,贵族们提心吊胆,要求源义仲退出平安京;但源义仲不愿将成果拱手让人,更不满后白河法皇的所作所为,于十一月九日逮捕后白河法皇,并自命为“征东大将军”。寿永三年(1184年)正月二十日,镰仓军在宇治川之战中击败义仲军,源赖朝得到后白河天皇的院宣后,在全国发布通缉命令追捕木曾义仲。寿永三年(1184年)正月二十日,木曾义仲与源赖朝在近江国(今滋贺县)的粟津激战,木曾义仲失利,木曾义仲战死。
掌控畿内
源义经源范赖战败木曾义仲的第六天,院厅发布宣旨,任命源赖朝为征讨平氏的征讨使。寿永三年(1184年)二月初,源氏9万大军在源义经、源范赖带领下西征平氏。二月七日,两军在一之谷展开会战,两军短兵相接;源氏军又采用迂回战术,派一支轻装部队攀越鸭越山天险,袭击敌后,致使平氏从海陆两路仓皇败逃。八月,战事再起,源氏军分两路,由源范赖和源义经率领乘船渡海围攻平氏最后的据点屋岛(今四国北)。在建设镰仓市时,源赖朝又增设了主管行政事务的“公文所”和主管民事诉讼裁判事务的“问注所”,由大江广元三善康信分别担任这两个机构的长官。
坛浦之战
寿永三年(1184年)9月,源赖朝刻意冷落源义经,只派源范赖征讨平家。源范赖为绕到平家背后,取径山阳道,但为平家识破,源范赖大军遭平行盛截断,关门海峡亦为平知盛封锁,陷入兵粮不继的困境。随着源氏势力的发展,平氏退据关西,企图以四国的屋岛为根据地,控制濑户内海。元历二年(1185年)阴历三月,坛浦之战爆发,坛浦之战是源氏和平氏之间的最后一次战役。屋岛之战后,平家撤退到长门的彦岛据守,而源范赖和源义经亦在对岸布阵对峙。双方已有海战的觉悟,开始集结战船,平家500艘,源氏840艘(《吾妻镜》版本)。最终,源赖朝一举歼灭了平氏军,取得大胜,平氏将帅多沉没海底,平宗盛被捕获,平氏所挟持的幼主安德天皇也连同皇位象征的三神器之一的玉剑也掉入海中。坛浦决战之后,源赖朝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追杀义经
坛之浦之战的胜利,使得天下归一,然而,在源赖朝确立全国统治的胜利即将到来之际,他听信谗言,兄弟墙。源赖朝的同胞兄弟源义经,是坛浦决战的有功之臣,他追随其兄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一之谷战役后,源义经受命驻守平安京后白河天皇为牵制源赖朝,想离间两兄弟,于是任命源义经为从五位下检非违使、左卫门少尉,并允许其出入院厅。源义经未经过源赖朝同意,擅自接受后白河法皇的任命,违反镰仓根据地初创时期源赖朝宣布的“御家人勋功之赏,必须听命赖朝定夺”的规矩,源赖朝对此耿耿于怀。坛之浦之战后,源赖朝不仅没有给予源义经奖赏,还没收原先奖励给他的24所庄园,并下令禁止他返回故里,违反此令将严惩不贷。知道自己犯错的源义经再三请求原谅,但源赖朝已对源义经失去信任。
元历二年(1185年)十月十七日,源赖朝密令土佐坊昌俊入京谋事。十月十七日夜,土佐坊昌俊率领60余骑突袭堀川御所。源义经提刀应战,之后叔父源行家亦率众支援,土佐坊昌俊不敌,败逃鞍马山后受缚。土佐坊昌俊坦承一切皆为源赖朝授意,让源义经非常寒心。源义经与叔父源行家商讨后决意起事,并向后白河天皇禀告,得到了追讨源赖朝的院宣,但十月二十四日在其父源义朝的供养法会上却未能得到家臣广泛的支持。十月二十六日,源义经将土佐坊昌俊斩于六条河原,与源赖朝正式决裂。源义经心知京都不是谋事之地,无力迎战,决定离京西行,投靠九州的菊池氏,在西国发展势力。十一月三日源义经等率500人左右由摄津大物浦走海路去往九州,突遇暴风雨来袭,源义经等人又退回了摄津。
天下草创
元历二年(1185年)十月末,源赖朝以追讨源义经和整治治安为名,派遣武士进京,强迫后白河天皇承认自己在属地设置的守护、地头的合法性,并要求将这一制度扩大到全国,并且令朝廷下达了追讨源义经的院宣一事;源赖朝得到后白河天皇的院宣后,在全国发布通缉命令追捕源义经。源赖朝剿灭平氏,为自己控制国家大权扫除主要障碍,但还存在以后白河天皇为代表的皇家贵族势力。虽然源赖朝知道源义经反叛幕后的操纵者是后白河法皇,但他不愿步平清盛、木曾义仲后尘。他用宽容的态度对后白河法皇,表面上一再表示自己对皇室的虔诚,背地里不放松对后白河法皇的警惕,并对其施加压力,使得自己的一些政治措施能为其批准,推行全国。元历二年(1185年)阴历十一月,源赖朝提出在朝廷建立“议奏”制,以右大臣藤原兼实为首的十名议奏,都是由源赖朝推荐的、与镰仓市方面关系密切的贵族。同月,公文所别当大江广元建议源赖朝设置守护、地头。源赖朝十分认可,立刻派北条时政前往京都,正式向院厅要求实施“诸国普遍设置守护、地头”“不论权门势家庄(园)、公(领)、可宛课兵粮米(每段五升)”的措施,日本官方通过源赖朝的各项提议,并付诸实践,源赖朝建立起支配全国的武家政权。
奥州合战
文治二年(1186年),源赖朝写信给议奏藤原兼光建议设立议奏。文治三年(1187年)二月,源义经带着正室乡御前及家臣们乔装成劝募重建东大寺的苦行僧,决定投奔奥州镇守府将军藤原秀衡。历经重重险阻及考验,源义经一行终于抵达奥州平泉。藤原秀衡给予源义经大力援助,并安排源义经在高馆(又称衣川馆)驻居。得知源义经投奔奥州的源赖朝开始文攻武吓,但藤原秀衡不为所动,以不惜一战的决心力拒源赖朝的引渡要求。文治三年(1187年)十月二十九日,藤原秀衡因病逝世。虽然藤原秀衡临终前再三叮嘱其子藤原泰衡、国衡、忠衡务必同心协力对抗镰仓幕府,并以主君之礼侍奉源义经,然而在源赖朝不断地威胁利诱下,藤原一族与源义经之间的关系渐渐产生了变化。文治五年(1189年)七月,源赖朝借藤原氏藏匿源义经为由进攻奥州,并向平泉藤原氏族人泰衡施压,令其杀害源义经,最后又以藏匿源义经为借口灭亡平泉藤原氏;自此,源赖朝将所有敌对势力全部打倒。
征夷大将军
源赖朝通过朝廷内部的亲镰仓市势力来控制皇室,他提议让右大臣藤原兼实之女入宫,建久元年(1190年)正月,右大臣藤原兼实之女入宫,四月立为后鸟羽天皇的中宫。建九元年(1190年)十月,源赖朝受后白河天皇邀请,率一千余武士进京,后白河法皇和贵族亲自相迎。在京都的一个月内,源赖朝于后白河法皇多次密谈,希望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但后白河法皇和院厅只同意任命他为权大纳言和右近卫大将两职,并于十二月一日举行了盛大的任命仪式。源赖朝因未得到称心的任命,便在十二月四日辞去两职,返回镰仓市后整顿内政,朝廷颁发诏书承认源赖朝对诸国的军事和治安管理权。为适应形势发展,源赖朝开始整顿统治机构,建久二年(1191年)正月,他将公文所改组为政所,设别当、令、案主、知家事四级官吏,由公文所别当大江广元继任别当,藤原行政为令,藤井俊长为案主,中原光家为知家事。与此同时,充实问注所和侍所,问注所执事仍由三善康信继任。侍所设别当、所司、公事奉行等职,仍由和田义盛任别当。此外,还设置了京都守护、镇西奉行及奥州总奉行等职。关于行政机构的整顿,标志着镰仓武士政权组织机构的完善。建久三年(1192年)阴历三月,后白河天皇突然死亡,藤原兼实控制了朝政。七月,朝廷正式任命源赖朝为“征夷大将军”。
坠马病逝
建久四年(1193年),镰仓幕府在关东地区举行了很多狩猎活动,期间发生“曾我兄弟复仇事件”——源赖朝的近侍工藤祐经因为土地纠纷,派人射杀了叔叔的儿子河津祐泰,以至于河津祐泰的两个儿子在曾我家族的抚养下艰难长大。两兄弟在狩猎时看见杀父仇人,怒从心起,在夜深人静时摸进工藤佑经的帐篷将其斩杀。士兵以为有人夜袭幕府,发生极大的骚乱,最后哥哥被侍卫斩杀,弟弟力竭被擒。
建久四年(1193年)五月,源赖朝外出狩猎,命源范赖留守镰仓市。这时有人谋反,镰仓域内讹传“赖朝将军已被杀害”,北条政子悲痛欲绝,源范赖安慰她并表示“即使发生大事,有范赖在,请放心!”。随即事件平息,源赖朝平安归来,有人将源范赖之语告知源赖朝,源赖朝顿起疑心。源范赖立马写誓忠书,但由于署名“参河守源范赖”被源赖朝认为是不逊。从此,源范赖被源赖朝疏远。源范赖的家臣当麻太郎对此十分着急,为探听源赖朝左右的议论,当麻太郎夜晚偷偷潜入源赖朝府邸,藏于床下,结果被源赖朝发现并逮捕。当麻太郎如实招供,但源赖朝认为是源范赖指使,遂将当麻太郎杀死,将源范赖流放伊豆,幽禁于修禅寺内。后来,源赖朝依旧不能安心,派人进攻修禅寺,源范赖奋力抵抗,力竭后放火自杀。
建久五年(1194年)八月,尾原景时再度向源赖朝密告安田义定有叛逆之心,政所别当大江广远与问注所别当三善康信皆为安田义定向源赖朝求情,而源赖朝还是毅然派出了以尾原氏与二阶堂氏为主力的二万大军。安田义定率本部二千五百人奋起抵抗,由于众寡悬殊,在经花鸟山、盐山之战后,于盐山的方向寺自杀,享年六十一岁。
源在子(女院号为承明门院)于建久六年(1195年)末产下皇子土御门天皇后,源通亲在建久七年(1196年)十一月发动政变,将九条兼实赶下台。源赖朝为取悦源通亲对此事表示默认,源赖朝本想拥立大姬(源赖朝长女)与后鸟羽所生皇子为将军,并由自己及源赖家进行辅佐。但大姬在建久八年(1197年)七月早逝,源赖朝的构想落空。
建久九年(1198年)十月,源赖朝参加相模川桥落成典礼后,归途中从马背跌下,从此一病不起;建久十年(1199年)正月十一日,源赖朝出家修身养性;建久十年(1199年)正月十三日在镰仓市去世。
为政举措
政治
镰仓幕府政治体制
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政治体制,是日本封建社会早期复杂的社会矛盾长期发展、激化的产物,也是各种社会势力剧烈较量的结局。镰仓幕府政治体制的特征包括:“公”“武”并存的双轨政治、武士家族联合统治、寄进与分封相结合形成的封建庄园制经济。镰仓幕府建立后,日本社会在本质上仍然是封建制度,这种封建制度不仅有别于大化体制,与世界各国的封建制相比,也有明显的特征。
公武双轨
镰仓幕府建立后,日本出现了“公家”(京都朝廷)和“武家”(镰仓幕府)并存的政治格局,日本天皇名义上仍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幕府将军由天皇任命。平安京朝廷不仅向幕府下达“旨令”,而且大化体制下的中央机构仍完整地保留着。所谓的八省(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省)一台(弹正台),一应俱全;律(法律)、令(行政制度)、格(临时性诏、敕)、式(政府机构的细则和规定),仍在通用。但实际上将军统辖的幕府及其所设置的政所、侍所和问注所,才是统治全国的中央机关。
武士家族联合统治
镰仓幕府政治体制的特征之一是武士家族联合统治。幕府官僚体系的构筑原则是以同族亲属为中心,姻戚关系为补充,模拟家族方式构筑整体。在幕府建立初期,将军由源氏一族世袭,北条氏以姻亲关系官居显位,把握要枢,并最终取代源氏,成为幕府的最高统治者。幕府大厦的支柱是“御家人”制。这一体制是在讨伐平氏的斗争中,为将武士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创立的。御家人制是镰仓幕府时期实行的一种武士制度,即以儒家的“忠”“义”思想为核心,以土地为媒介结成的与武士之间的主从关系。由源赖朝设立。御家人要与将军结成类似父家长与家族成员之间的主从关系。御家人对将军要投以“忠”:忠于将军,服从指挥,平时为将军服役,战时勇敢出阵,以死报效。将军对御家人要报以“信”:对于表示效忠的武士(御家人),要像对待家族成员那样,保证其世袭领地和财产不受侵犯,并依据战功赐予“新思地”,以致加官晋爵。最典型的一例,就是源赖朝的同胞兄弟源义经,由于违背御家人制度,私自接受朝廷授命,受到了严厉的处置。御家人制度由此成为镰仓幕府的基石。从而,使得大批武士集结在将军的周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其他社会集团无法抗拒的力量。
经济
“本所安堵”和“新恩给与”政策
“本所安堵”和“新恩给与”政策是日本镰仓幕府在源赖朝时期实行的两项重要政策。“本所安堵”政策是指在镰仓幕府成立之初,源赖朝将一部分领地分封给有功的武士,让他们在领地上建立自己的庄园,称为“本所”。这些武士被称为“本所安堵”,他们需要向幕府缴纳一定的税收,同时也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这项政策有助于巩固幕府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武士阶层的发展。“新恩给与”政策是指在源赖朝时期,幕府对有功的武士进行封赏,给予他们新的领地和官职。这项政策有助于激励武士们为幕府效力,同时也有利于幕府的扩张和统治。这两项政策都是镰仓幕府在源赖朝时期实行的重要政策,有助于巩固幕府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武士阶层的发展。
“镰仓殿劝农使”制
对于给与安堵或新恩的御家人,源赖朝授予他们“镰仓殿劝农使”的身份,并推行“镰仓殿劝农使”制。“镰仓殿劝农使”制是指镰仓幕府派遣官员到各地巡视农业生产,督促农民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在镰仓幕府时期得到了广泛推行,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源赖朝通过授与劝农使之职和设置地头等手段,建立了自己直接管理经济的体系,农业生产得到明显发展,从而促进了手工业和市场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幕府统治的稳固基础。
军事
笼络武士
源赖朝从伊豆举兵前夕起,就十分注意笼络武士,因为他明白武士是否真心归顺于他,是自己能否取胜的关键。在起兵之初,为了取得东国武士们的支持,源赖朝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笼络人心。东国的武士原是源氏称雄之地,因而许多武士对源氏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源赖朝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一方面先把伊豆市、相模的武士工藤介茂光、土肥次郎实平、冈崎四郎义实、宇佐美三郎助茂、天野藤内远景、佐佐木三郎盛纲、加藤次景廉等人一一叫到自己家里,面授机宜,跟每个人表示:“这个秘密我只跟你讲了”,“你是我唯一信得过的人”等等,恳求他们参加讨平之战,另一方面打着“以仁王旨令”,派人去联络源氏子孙和可争取的关东武士,向他们宣布:如果他们跟随他反平,他将保护他们领地的安全,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被源赖朝召见的武士,见自己如此被信任,无不表示效忠。
严明军纪
源赖朝十分重视军纪问题,所属武士,不得随意侵扰百姓,违者严加惩处。如文治三年(1187年),源赖朝派往平安京追讨平氏的关东御家人,曾在京中胡作非为。源赖朝得知后,当即派常胤和行平两位得力大将,亲自去京都严加查办,挽回了源赖朝的声誉。
亲属成员
人物影响
源赖朝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的武将,在平氏灭亡后,他建立镰仓幕府,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进入武家政治的时代。镰仓幕府的建立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镰仓幕府的建立过程中,源赖朝大力扶持武士阶层,使得武士阶层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导力量,这一变化对日本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源赖朝大力支持文化事业,推动了日本文化的繁荣发展。
人物评价
日本历史小说作家司马辽太郎评价:“源赖朝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没有人缘;源义经是个无聊的人物,但却大受欢迎。”
日本战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丰臣秀吉评价:“得到天国之外的全部权力,只有源赖朝和我做到了。”
后世纪念
传源赖朝坐像
传源赖朝坐像(日语:源朝坐像/でん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ざぞう)是一尊现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木造雕刻,像高70.5公分(不含台座),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产。此雕像于镰仓时代完成,雕像为一戴乌帽子、穿着狩衣、盘腿而坐的男性,用以表现日本幕府制度的开创者源赖朝的形象。2016年12月10日到2017年3月5日,在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日本美术之最—东京九州国立博物馆精品展”中展出。
大仓法华堂白旗神社
大仓法华堂白旗神社供奉着源赖朝的牌位,据传是源赖家请求朝廷赐予神号后修建而成,源赖朝院号“白旗大明神”。关东管领在每年年初先后在白旗神社和鹤岗八幡宫拜祭,皆是遵循镰仓时代的古制。明治五年(1872年),白旗神社搬迁至鹤岗八幡宫以东的现址。
人物轶事
逢凶化吉
公元1159年12月,日本爆发了“平治之乱”,在这场影响了多藩国的大动乱之中,源氏惨败。年幼的源赖朝,因为在逃往美浓途中与父亲的小队走散,独自一人被平家抓获,被送到平家首领平清盛面前。当平清盛即将对源赖朝处以死刑时,平清盛的继母池禅尼一见到源赖朝,觉得源赖朝长相酷似自己在久安五年(1149年)夭折的儿子平家盛,认为与源赖朝有缘,请求平清盛饶源赖朝一命,最终死刑改为流放伊豆国。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目次.《吾妻镜》.2024-03-15
伝源頼朝像.京都国立博物馆.2024-03-14
源义经 源義經 (1966).豆瓣电影.2024-02-12
草燃 草燃える (1979).豆瓣电影.2024-02-12
立 炎立つ (1993).豆瓣电影.2024-02-12
义经 義経 (2005).豆瓣电影.2024-02-12
平清盛 (2012).豆瓣电影.2024-02-12
源义经 源義経 (1991).豆瓣电影.2024-02-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流放岁月
举兵反平
入驻镰仓
富士川之战
平定坂东
兄弟交恶
掌控畿内
坛浦之战
追杀义经
天下草创
奥州合战
征夷大将军
坠马病逝
为政举措
政治
镰仓幕府政治体制
公武双轨
武士家族联合统治
经济
“本所安堵”和“新恩给与”政策
“镰仓殿劝农使”制
军事
笼络武士
严明军纪
亲属成员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传源赖朝坐像
大仓法华堂白旗神社
人物轶事
逢凶化吉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