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展览
2015年8月9日晚,十一届国展预展及颁证仪式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艺网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共同开启“国展之灯”。本届国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华影传媒公司联合主办,由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承办,北京华影会书画院、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协助承办。
本届国展共分两个展览系列:当代书法展览系列包括本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和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这两类作品将分别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出。国展期间组织系列论坛和古代书法展览系列、“石渠宝”书法特展,这两类作品分别于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举行。
本届国展旨在重塑书法艺术的纯粹与高雅,创作出有筋骨、有品格、有分量的书法作品来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凝聚社会正能量。本届国展寄托着深沉的社会期待,呼唤着书坛更多的人文关怀、更深刻的学理思辨,并昭示着当代书法发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在全球文化战略的背景下,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高雅生动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神聚力,做出应有贡献。
国展开幕
8月9日晚,十一届国展预展及颁证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艺网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夏潮、李前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陈建文,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邓光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六届五次理事会的全体理事,参加国展论坛的专家学者,获得十一届国展优秀作品的作者等数百人参加。预展仪式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洪武主持。简约的仪式中,莅会领导和嘉宾为获得本届国展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证书,鼓励他们立足传统,潜心经典,磨砺求新,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艺文并重的优秀作品。
预展仪式上,李屹在讲话中对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针对本届国展业界期待、社会关注的实际,中国书法家协会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改革评审机制,严密评审流程,实现了科学规范评审;采取系列措施,净化评审环境,做到了讲规矩、守纪律,鼓清风、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树立行业新风,转变工作作风,将服务广大书法家放在首位,赢得了广大书法家的信任,增强了中国书协的凝聚力;将本届国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规划与运作,开展“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举办“名家邀请展”,联合举办古代系列展览,开设论坛、讲座等,拓宽了国展的功能与内涵,谱写了当代书法发展里程中的华彩篇章。
张海在讲话中说,十一届国展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重塑书法艺术的纯粹与高雅,创作出有筋骨、有品格、有分量的书法作品来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凝聚社会正能量。
颁发证书后,孙家正、赵实、景俊海、沈鹏、张海共同开启“国展之灯”,全体嘉宾参观展览。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共分两个展览系列:当代书法展览系列包括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和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以公平、公正、公开为评审原则,以“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为方针,创新评审机制,严明评审纪律,规范评审程序,评出了本届国展的入展作品与优秀作品。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不仅邀请到了为当代书法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沈鹏欧阳中石李铎先生等老书家,还通过学术提名、专家投票的方式推举业界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作品参加国展。邀请展的设计以年龄为序,线状呈现当代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艺术成果,开启了充分尊重、关注老书家与资深书家,热情关怀、扶持青年书法才俊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风尚,凝聚力量,共谋书法发展盛业。这两类作品将分别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出,通过展览的形式诚恳接受广大观众的检视和品评。国展期间,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系列论坛,围绕当代书坛的焦点热点,展开学术研讨。古代书法展览系列包括举办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书法特展,国家图书馆典藏碑帖善拓书法特展、敦煌市遗经书法特展、近现代名人手稿特展,结合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推出的“石渠宝笈”书法特展。以上五个展览在各藏品单位举行,各展览都附以著名学者及专家的相关学术讲座等配套活动。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寄托着深沉的社会期待,呼唤着书坛更多的人文关怀、更深刻的学理思辨,并昭示着当代书法发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书界同仁当力戒浮躁,不断奋勉,以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将自身对时代的感恩、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对书法艺术的深刻体悟融化在笔墨中,创作出具有时代审美与人文内涵的作品,承担起历史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组织机构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协助承办:北京华影会书画院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
组委会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组委会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联合主办单位等共同组成。
评委会
评审程序
1、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成本次展览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明确违规的处理办法。
2、本届国展分书体评审。书法、篆刻作品评审初步定于2015年5月下旬举行;刻字作品初步定于2015年4月份进行初评,5月份终评。
3、评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从来稿中评出入展作品700件左右,然后选出入围优秀作品60件左右。第二阶段,面试。入围优秀作品的作者参加现场创作与文化考查,按本届国展参评作品、现场创作和文化考查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评出优秀作品42件。评审结束后,及时公示评审结果。
4、对所有入围优秀作品的作者和部分入展作者进行抽查面试。加大抽查面试的比重,严厉处理代笔和抄袭行为。凡经面试确认非本人创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将取消其在本次展览中的入展、优秀资格,三年内禁止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任何展览,同时将面试结果刊登在中国书协网站及相关专业媒体。凡接到面试通知后未按规定时间到场面试者,视为放弃入展、优秀资格。面试通过者,往返交通费由中国书协负责(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发现临摹、抄袭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联),取消入展、优秀作品资格。
5、文字审读:评审中,加强对书写内容、文字正误、篆法、草法的审查。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自作诗文优秀者,在同等艺术水准情况下,优先作为入展和优秀作品的条件。
6、评审以作品的艺术质量为第一要素,鼓励作者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凡在形式制作上过度拼接粘贴、染色做旧、故意涂抹等,该作品在评审中将会受到减分影响。
书法初评评审委员会
主任:张海
副主任:申万胜、吴东民、何奇耶徒、张业法、聂成文
秘书长:张陆一刘恒
副秘书长:王彦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丁申阳、于小山、于恩东、韦斯琴、刘洪洋、刘颜涛、李啸、何来胜、何昌贵、宋华平、张建会、张锡良、陈大中、陈扶军、陈忠康、苗培红、赵雁君、徐海、徐利明、郭伟、韩少辉、铸公、戴跃
书法终评评审委员会
主任:张海
副主任:何应辉张改琴、陈振濂、胡抗美
秘书长:张陆一、刘恒
副秘书长:王彦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王友谊、毛国典龙开胜刘月卯、刘洪彪、孙晓云、李木教、李有来、李刚田、杨明臣、吴行、吴振锋、张继、张桂光、陈加林、顾亚龙曹宝麟、鲍贤伦、翟万益、薛养贤、戴文
篆刻评审委员会
主任:张海
副主任:刘一闻、熊伯齐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王丹、许雄志、范正红、赵熊、谢钦铭
监审委员会
主任:陈洪武
副主任:王家新、苏士澍吴善璋、赵长青
秘书长:曹建明、潘文海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纪光明、运其瑞、李力、李运熙、张铜彦、陈治元、韩戾军、漆钢
刻字初评评审委员会、监审委员会
评委会主任:张海
评委会副主任:唐云来
评审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王志安、李文宝、李胜洪、张公者、陈辉、林涛
监审委员:沈岩松、张之
刻字终评评审委员会、监审委员会
评委会主任:张海
评委会副主任:陈秀卿
评审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刘德宏、孙璘、李庶民、汪德龙、罗江、窦维春
监审委员:曹建明、李力
面试评审委员、监审委员、学术媒体观察员
面试主持人:陈振濂
书法评委:王学岭华人德李刚田陈振濂徐利明曹宝麟熊伯齐
篆刻评委:李刚田陈振濂徐利明熊伯齐
文化考查评委:朱以撒张金梁姚国瑾
监审委员:刘金凯张铜彦
学术、媒体观察员:陆明君郑培亮朱培尔王登科蔡树农黄俊俭孙超张志强范秋晗范国新高森
学术、媒体观察委员会名单
主任:言恭达
副主任:潘文海、李世俊、张天弓
秘书长:郑培亮、朱培尔
学术观察: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天弓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陆明君
媒体观察:
书法报》社社长舟恒划
《中国书法》杂志社主编朱培尔
《中国书法报》社副主编王登科
书法导报》社副总编姜寿田
美术报》首席记者蔡树农
《书法》杂志责任编辑杨勇
《中国书画报》曹玉文
《美术报》俞越
《书法报》孙超
书画频道张精华、张志强
中国书法家协会网范秋晗、范国新
获奖入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面试工作于2015年5月30日圆满结束。根据评审规则,在监审委员,学术、媒体观察员的全程监督下,全体优秀入围作者经过了文化考查、现场创作两个环节的面试,经评委会现场打分,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产生出42名优秀作品作者名单。现将优秀作品作者名单公布如下:
优秀作品作者名单(书法)(共37人)
张志庆(河北省李良东江西省张胜伟陕西省)蒋乐志(山东省)张爱萍(江苏省)高岩(山东)汪敦银(湖北)曲庆伟(黑龙江省郑长华(黑龙江)艾青(福建省)张平均(河南省)欧阳荷庚(江西)刘山林(江苏)乔延坤(河南)林景辉(福建)李国庆(黑龙江)许全业(福建)徐右冰(北京)王大禾(浙江省)王志立(河南)王道国(广东)耿灵阁(河南)张志鸿(山东)刘洪镇(广东省)孙东波(山东)朱河山(北京)王玺(上海市)刘小龙(甘肃省)李国胜(河北)许达(江苏)马小杰(重庆市)李明(北京)李守银(江苏)明松华(湖北)叶韶霖(福建)刘广文(广东)何巧忠(福建)
优秀作品作者名单(篆刻)(共4人)
陈寰(湖南省)张威(辽宁省)文佐(湖南)韩东(北京)
优秀作品作者名单(刻字)(共1人)
郑登南(福建省
入展公示名单(书法)(共623人)
2015年5月16日至25日,历时10天,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初评、复评、终评评审工作在北京圆满结束。
本届国展共收到作品42572件,其中河南省省来稿4264件,山东省省来稿4096件,安徽省来稿3804件,江苏省省来稿3055件,广东省省来稿2631件。本届国展评审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承续中华文脉,陶铸时代审美;以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为审美要求,以公平、公正、公开为评审原则,努力推出精品和人才。经评委会严格评审,共有703件作品入展(其中书法作品623件,篆刻作品60件,刻字作品20件) 。
北京(23人):程度、方放、高昂、郭志全、国腾飞、康宝辉、李彬、李明、刘孝龙、刘小明、潘安德、庞岩、史全富、王登峰、徐右冰、杨宁、杨时亿、张力、赵廷山、赵望来、周本刚、朱河山、朱西林
黑龙江省(18人):蔡兴洲、崔海芳、段发中、高凡、李博、李国庆、李文志、马硕、潘瑞、钱松君、曲朝阳、曲行文、曲庆伟、田毅铭、王振坤、于皓、张国忠、郑长华
吉林省(8人):刘涤、倪俊冬、宋旭安、王利武、王铁成、王喜福、王颖军、于全能
辽宁省(32人):白玉山、崔长武、董晓祺、冯岩、耿军、来常新、李华骞、李京臣、李琪、刘睿、刘晏君、刘长龙、邱迪、师庆华、孙万民、汪德旭王爱军、王钢、王冠军、王宏、王军轩、王铁军、王铁伟、肖光豪、肖楠、许彪、燕力伟、余焰华、张逢波、张福有、赵功元、赵运达
天津市(4人):马根明、邵佩英于浩泳、周凤海
内蒙古自治区(8人):白旭丰、范海波、雷、平、孙加俊、王厚孝、王松松、叶满宇、张志伟
新疆(3人):李良、王纪林、杨晓刚
宁夏回族自治区(4人):陈国鸿、刘银安、潘志骞、杨华
青海省(3人):李炳筑、任学军、谢全胜
甘肃省(17人):陈子强、杜伟、樊宏康、韩建文、贾岩、蒋立伟、刘小龙、马堆荣、沈澎、陶方博、王琛、王述贤、王永斌、卫玮、杨宝泉、张旭瑞、张振虎
陕西省(13人):高立军、况冬冬、李咏奉、梁、梁照宏、刘伟、吕全斌、徐曼娜薛小舟、严书鸿、张胜伟、郑存才、周建旭
四川省(27人):曹运军、曾昌盛、陈尔荣、陈亮、陈文建、龚晓斌、古英俊、郭、胡尚进、李小军、李在兵、廖天东、凌灿印、刘洪健、刘静、吕楠、唐龙、王堂兵、王瑜、温茂林、肖刚、杨江帆、杨燕刚、张军文、张远大、郑光文、周汝成
重庆市(9人):程明亮、何永波、胡光绪、胡正好、梁正文、罗小松、马小杰、王成金、朱睿
贵州省(7人):邓杨、冯泽松、韩继忠、申学军、万江、姚永军、张洪荣
云南省(2人):罗思宝、王嘉勇
山西省(12人):冯少鹏、冀振江、李爱玲、李大刚、李树荣、刘连杰、王旭升、温鹏飞薛天喜、苑慧平、张嘉杰、张剑锋
河北省(45人):杜继才、杜占存、关建洲、郭立军、郭亚林、国利辉、侯大利、花建明李国胜、李国月李文阁、李玉江、刘朝辉、刘、方、刘世斌、刘晓军、刘志久、罗、钢、马永林、庞智广、平保龙、秦锋、王、浩、王建勋王、徐荣普、许春光、杨为平、姚静涛、殷亚利、于铭洪、于晓中、张爱兵、张德君、张福增、张复生、张国强、张江川、张明利、张秀国张、旭、张志庆、张中青、赵华斌、邹红喜
山东省(58人):陈杰、陈金玲、陈希军、陈孝明、成栋、程祥忠、房庆树、高岩、胡建基、蒋春民、蒋乐志、荆德杰、李成峰、李方振、李海亭、李铭强、李永锋、李增伟、刘德龙、刘德先、刘鲁旭、刘文林、刘志勇、路、吕济智、马刚、倪和军、宋增秋、孙东波、孙明建、孙云层、孙占忠、田超、万慧永、王德圣、王建、王凯、王青松、王元豹、王兆会王志军、魏绪明、徐喜钢、徐雪峰、许文远、薛兆东、杨健、尹秀波、于永江、战欣业、张春晓、张流源、张其亮、张西同、张长峰、张志鸿、张子健、赵家兴
河南省(57人):蔡卫红、常洁、陈祺、陈长中、杜国库、耿灵阁、胡晓文、黄鸣、贾航、亢帆、李国明、李玲、李炜、李岩、刘杰、刘聚森娄红卫、马健中、毛清民、牛超群、钮伟涛、乔延坤、任奎杰、史大作、史焕全、孙慧军、谭振声、田云峰、王红卫、王红战、王旗文、王志立、吴刚、武盼龙、谢甲随、徐公正、闫永红、杨城、杨素珍、杨伟、袁利伟、岳伟佳、张琛义、张付春、张红杰、张鸿、张利安、张明、张平均、张威、张义文、张蕴慧、赵丰杰、赵来勇、赵泉有、郑权、周红军
安徽(30人):常道淮、丁文你、丁子同、范亚东、范志华、韩玉美、候仁明、蒋奎、金勇、凌岚、刘邦景、刘猛、路思良、吕军、苗太林、任娟、阮元庆、沈华峰、汪敏文、王春、王立场、文安发、吴前琪、薛晓东、杨小贺、姚志军、叶靖、殷海书、张兵民、张胜奇
江苏(54人):曹元伟、陈剑峰、陈忠军、范祥、冯晓龙、耿敏霞、郭志荣、黄鑫、贾安明、江孝龙、李德会、李世水、李守卫、李守银、林永水、刘锦益、刘镂石、刘山林、刘薪航、陆成荣、陆华、马亚、庞伟龙、钱玉清、邵勇、沈洪军、苏险峰、提俊丰、佟士委、王家任、王洁、王润松、王晓明、王子轩、吴建军、谢观球、徐勇、许达、郁枫、张爱萍、张挥、张建祥、张一冰、张永钢、赵国、赵军、赵立志、周光喜、周易、周裕评、朱沈、朱亚群、邹国美、左建东
上海市(5人):唐建平、王玺、张洁明、张卫东、朱国平
湖北(14人):敖启权、毕云杨、韩勇、黄文泉、雷白平、刘千书、明松华、宋卫东、汪敦银、王勇、肖灿、肖启富、张大军、张晖
湖南省(41人):柏元文、曹辉、曾伟子曾文轩、陈山河、陈阳静陈毅华、陈宇、程仁、戴馥芳、范琛、陶希圣龚晓秋、何宗国、胡思群、黄吕平、金克学、李建军、李建人、刘武彪、刘晓斌、刘正勇、罗晖、欧阳维、忠彭卉轩、沈磊辛、石小特、谭必清、谭立军、谭志刚、王海文、王永智、魏先科、伍、剑、夏碧波熊伟、徐驰、易志斌、钟国林、周、邹德理
江西省(34人):蔡长远、曹政鸿、程向阳、戴光辉、贺家龙、胡元生、胡中良、黄国柱、黄洪波、黄新天、李建明、李良东、李勇钢、刘云根、罗华华、马于强、聂元涛、欧阳荷庚、陶家鸿、王建民、肖文经、谢部生、熊玲琴、杨辉、杨剑章、杨津、易如林、余科新、余圆笔、喻石坚、翟玉梅、张华武、周俊、朱景发
浙江省(33人):蔡祖鹏、陈洪大、陈炀、方圆圆、霍旭文、蒋振喜、金弋、李方富、林光进、林家乐、林占维、娄东昇、娄光林、楼绍荣、骆炜、吕庆川、潘秀益、沈建良、帅宵、王大禾、王志良、王忠军、邬锡明、吴通正、吴志仲、徐方略、徐显锦、徐亚东、杨宇力、袁修广、章高均、朱大焱、朱明辉
福建省(21人):艾青、曾锦溪、陈向荣、出培阳、范泰和、何巧忠、胡基禄、胡温平、李旭东、林传生、林建、林景辉、林明雨、施育煌、吴国雄、肖朝晖、谢育桦、许全业、叶韶霖、余国联、张聪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12人):陈刚、陈炎权、黄业彬、梁寿明、刘蒙平、欧伯城、石锋、石云端、苏湘发、唐少平、谢光辉、杨科云
海南省(1人):冯伟
广东(28人):陈兆锦、邓文冲、冯永胜、何溉华、黄显霖、赖金水、赖廷阶、蓝昭城、李锦绵、林文钦、刘广文、刘洪镇、刘鹏飞、卢少武、蒙仁甲、彭双龙、邵楚群、史志伟、孙泳辉、王道国、谢汉仁、谢松松、谢扬科、叶、清游少驹、于瑞欢、郑楠、周红钊
入展公示名单(篆刻)(共60人)
北京(2人):韩东王士乾
黑龙江(3人):鲍守华李侃汤忠辉
辽宁省(12人):陈超陈跃绩丛建丁宇关锋韩明姜勇李兆林梁宏伟隋邦宏杨宇张威
天津市(1人):韩龙
陕西省(1人):路旭
四川省(1人):许棚
重庆市(1人):张弘呈
河北省(3人):刘永清施展孙长明
山东(3人):陈靖贾长庆王瑞
河南省(4人):曹有福李勇唐咏声王建国
安徽(1人):戴武
江苏(8人):陈伯舸戴寒刚顾大可林尔毛洋洋潘锋汪贻广王肇凡
上海市(2人):李昊吴铁群
湖北(1人):魏晓伟
湖南省(7人):陈华陈寰林杰万列平文佐吴贤军朱江
浙江省(5人):陈巍费斌胡裔涛林李阳王勋
广东(3人):黄六马荣王逸
台湾(1人):林沧池
入展公示名单(刻字)(共20人)
北京(1人):李艳梅
黑龙江(1人):姜子太
陕西省(3人):薛鑫宋小玲冯英
云南省(1人):吴有亮
山西省(1人):赵旌睿
河北省(1人):赵文绪
山东(2人):窦浩生王亚一
河南(1人):韩永芳
安徽(1人):黄宝
上海市(1人):钟婷
湖南(1人):巢雄辉
江西(2人):周俊季柳根
浙江(2人):陈其增项长春市
福建省(1人):郑登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1人):苏开科
征稿要求
投稿范围
年满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海外华人均可自由投稿。
作品要求
(1)内容: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须标出原作者及篇名,附作品释文),提倡自作诗词联赋。书写古代诗文者,应注意使用权威版本,要保持内容的相对连贯、完整。
(2)规格:投稿作品分为书法、篆刻、刻字三个部分。
书法部分:书法作品请投寄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为8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248cm,宽度不超过129cm),一律为竖式。小字类作品(如小楷)尺寸为4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138cm,宽度不超过69cm),一律为竖式。手卷作品尺寸高度不超过35cm,长度不超过248cm。册页作品尺寸每页高宽不超过40cm,页数不超过12页。手卷、册页作品入展数量不超过总数的百分之六。所有作品请勿装裱(册页除外)。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评选。
篆刻部分: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4尺对开的竖式宣纸上。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入展者寄篆刻原石1方参展,原石展出后由出资方收藏。如不寄原石视为放弃入展资格。
刻字部分:刻字作品材质为木质,尺寸不小于0.16㎡,长、宽不超过60cm。刻字作品初评采用照片评审,一律为8寸彩色照片。投稿刻字作品时请附上作者书法作品一幅(四尺整纸以内,书体不限),以作评审参考。邮寄时请在信封上注明“刻字”字样。入选后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通知,寄原作参加终评。
投稿数量
每位作者根据自己擅长的书体投稿(每一种书体限投稿一幅),投稿总数不得超过2幅。征稿期间不办理换稿、退稿等事宜。
展览
中国美术馆2015-08-10----2015-08-17
国家博物馆2015-08-10----2015-08-20
中国国家图书馆2015-08-10----2015-08-20
故宫博物院2015-08-10----2015-08-20
出版
十一届国展开幕式之前出版《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品集》共3册:特邀作品集,获奖入展作品集上、下册,书法出版社出版发行
参考资料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5-08-10
目录
概述
国展开幕
组织机构
举办单位
组委会
评委会
获奖入展
征稿要求
投稿范围
作品要求
投稿数量
展览
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