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大法王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最早的寺院,始建于东
刘庄永平14年(公元71年),位于中国
河南省登封市北五千米的嵩山玉柱峰下。
嵩山大法王寺依山而建,从低到高七进院落,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
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圣人殿、藏经阁(白玉卧佛殿),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殿堂楼阁,金碧辉煌。环境幽美,风景如画,
登封市八大景之一,“嵩门待月”就在这里,人称“嵩山八景之首”。
截止2007年,嵩山大法王寺存有古塔6座,其中密檐式
修定寺塔1座、单层唐塔3座、元塔和清塔各1座。唐塔平面呈正方形,边长7米,高40米,为15级密檐式砖塔。通体用白灰敷皮一层。佛台上有泥塑佛像一尊,台下奉明
永乐七年(1409年)
汉白玉佛像一尊。3座唐塔在
隋塔东面,均方形
单层塔,方形基座。其中一号塔高15米,边长4.4米;二号塔高8米,边长4.25米;三号塔高7米,边长3米。月庵海公圆净之塔建于
元延三年(1316年),六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高19米。弥壑公和尚塔建于清
康熙二十九年(1669年),为六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高11米。
1963年,嵩山大法王寺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
释延佛方丈入住嵩山大法王寺,筹集资金,重修古寺,1995年,国务院公布嵩山大法王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嵩山大法王寺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国内外开放。1996年隆重举行了释延佛大师升座方丈的庆典仪式。1999年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院题了“西方圣人殿” 匾额。社会知名人士
爱新觉罗·溥佐、
刘炳森等都纷纷为石牌坊、藏经阁、左右风景亭题字题词。
寺院概况
大法王寺位于
河南省登封市北五千米的嵩山玉柱峰下。寺院东西北三面群山环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寺前两山对峙,中间辟有公路,上通寺院,下达现代化旅游名城
登封市。
大法王寺建于东
刘庄永平十四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是佛教传入
中原地区后建造最早的寺院之一,是汉明帝专为
印度高僧
迦叶摩腾和
竺法兰译经传教而下令修建的,成为中国第一所菩提道场,大法王寺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大法王寺依山而建,从低到高七进院落,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
大雄宝殿、地藏 殿、西方圣人殿、藏经阁(白玉卧佛殿),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殿堂楼阁,金碧辉煌。
1987年,
释延佛方丈入住大法王寺,筹集资金,由世界第一大佛
高设计制作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传承人、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协会副会长、莆田兴胜工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雕塑大师林胜标重修古寺,恢复寺院面积六万多平方米,重修殿堂五千多平方米,修复雕塑神像四十七尊。在释延佛方丈的努力之下,佛教活动蓬勃发展,大法王寺已成为中原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
景观介绍
俯瞰二熊诸山,排列如拱,山峰罗列,溪水潺流,苍松翠柏,景色秀丽。寺东有峡,形若半圆形的大门,位于
嵩山顶端,为“嵩门”。每当
中秋节佳节,天气晴朗时,皓月从嵩门升起,在法王寺大殿月台上观赏皓月初生的良景,可以看到皎洁丰满的明月,置于嵩门之中,如银镜镶嵌山峡,谓之“嵩门待月”,是
登封市佳景之一。法王寺是
中原地区最早的寺院之一,比
白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寺内现有房四十余间,全部面积约为五千平方米。寺内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古树及石刻。古人称颂法王寺为“嵩山第一胜地”。
“环天下皆山,惟嵩高当天地之中。占名山皆寺,惟法王据形势之最佳。”在古刹林立的
嵩山,大法王寺被誉为“嵩山第一胜地”是当之无愧的。晶莹
佛塔、
碑刻造像、殿堂楼阁、文物典籍等佛教文化的精粹,已经成为伟大的华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大法王寺同全国其它名寺古刹一样,既是陶冶人们情操的著名幽境胜地,又是重要的历史文物。
历史渊源
法王寺创建于建于东
刘庄永平14年(
公元71年),是我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最早的寺院是
白马寺),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七年,距今已1900多年。大法王寺,是佛教传入
中原地区后建造最早的寺院,是汉明帝专为
印度高僧
迦叶摩腾和
竺法兰译经传教而敕建的,成为中国第一所菩提道场,兴盛于唐宋时期。在1963年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大法王寺依山而建,从低到高七进院落,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
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圣人殿、藏经阁(白玉卧佛殿,内有
缅甸白玉卧佛一尊,体重36吨,是
河南省唯一的最大卧佛),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殿堂楼阁,金碧辉煌。环境幽美,风景如画,
登封市八大景之一“嵩门待月”就在这里,人称“嵩山八景之首”。
1987年,重修古寺,佛教活动和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大法王寺已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他的爱国爱教精神受到各级领导、海内外宗教界人士和广大游客高度赞誉。如今大法王寺宗风再振,名声远扬,千年古刹,光辉重现。
典故传说
位于河南登封嵩山之
太室山南麓,
嵩岳寺塔之东北的嵩山大法王寺。相传建于
刘庄永平十四年(71)。
曹叡青龙年间改为护国寺。
晋朝时于寺前增建法华寺。隋初造
舍利塔,改名舍利寺。
李世民贞观年间,敕命补修佛像,赐予庄园,改为功德寺。
李隆基开元年间,改称御容寺。
李豫大历年间,重修殿堂楼阁,改名文殊师利广德法王寺。至
五代十国时废坏,而分为五院,仍沿袭护国、法华、舍利、功德、御容等旧称。
北宋初,合称五院。仁宗
庆历年间增置殿宇、僧,重造佛像,改称“嵩山大法王寺”。今存毗卢殿、
大雄宝殿及方形十五层塼塔等。寺据
嵩山之胜,为天下名刹之一。
主要景观
千年银杏
在法王寺的寺内甬道两侧,有两株千年以上的银杏树,均高30米,周长5米。盛夏之际,树叶茂密葱绿,犹如大伞遮掩;深秋时节,满枝黄叶,累累硕果,山风掠过,落叶撒金,银果落地,将寺院点缀得古朴清幽,分外妖娆;春暖花开之时,寺院内外阵阵喷香,可以爽人襟怀,荡涤邪秽。法王寺周围现存有和尚塔6座,其中
有密檐式
修定寺塔1座,单层唐塔3座,元塔和清塔各1座。
密檐式隋塔
位于法王寺后山坡上,15级方形砖塔,高约40米,周长28米,塔体壁厚2.13米,黄泥砌缝,外涂白灰。塔身密檐层层外迭,迭出塔身最宽者约90厘米。另外,塔身的高度和宽度由下而上递减,呈
抛物线形。塔南面辟一塔门,可直入塔心室。塔心室为方形,上部是空心建筑,从底层可视塔顶。塔心室内供
汉白玉佛像一尊,是明代
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周王为生子所送,称南无阿弥陀佛,玉佛之右下角和双手已残损。
单层唐塔
位于法王寺后山坡上,在密檐式
修定寺塔的东边百余米,共3座,均为四角形单层砖塔。虽然铭记已丢失,塔刹和塔基有所剥落,但仍可看出它的造型和制作手法。南面一座塔高约10米,周长17.52米,壁厚1.33米。塔刹上置覆钵,一半球形砖砌台墩,四周镶砌8块雕花石。为覆钵之上有仰莲式石刻圆盘绶花,绶花之上轩置鼓镜式相轮,最上端为一石雕宝珠。塔刹一周雕刻有莲花卷草、飞天等
浮雕,图案精美,为
嵩山古塔中之仅见。这3座唐塔皆用黄泥
混溶凝固,千百年来,虽历经沧桑,但仍傲然屹立,并保持着初建时面貌,为研究
唐朝的建的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元塔
位于法王寺西卧龙岭之巅,是一座六角形七级砖塔,高约6米,周长7.2米,全部用水磨砖垒砌,饰有多种砖雕图案。塔身第一层南北辟假门,饰雕扇门,迭涩檐下置砖雕斗拱一周,以上各层均为迭涩出檐。塔身嵌塔铭1块,高98厘米。宽50厘米。据寺前《月庵海公道行碑》记载,该塔建于元仁守延佑三年(1316年)五月,为月庵海公圆净之塔。这是
嵩山地区雕刻最为精细的一座元代砖石墓塔。
清塔
位于法王寺北百余米。名曰:弥壑澧公和尚塔,六角形七级砖塔,高约11米,周长7.8米。塔身刻有各种花卉图案,嵌有青石塔铭1块,塔刹为青石雕刻,高约1.2米。法王寺唐塔等文物在我国佛教史、建筑史、金石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为历代所重视。
大雄宝殿
殿内正中
佛龛额题“恩光普照”,内彩塑释迦牟尼、
阿难陀、
摩诃迦叶、药师佛、
接引佛。后塑
观世音和善财
龙女像。其左右两侧绘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风度典雅,慈祥端庄。
西方圣人殿
殿内正中佛龛内供毗卢佛像,
梵语名叫毗卢遮那佛,为释迦牟尼的法身像,代表了佛的绝对真理。
舍利塔
隋朝舍利塔在法王寺山坡上,高十五层,约45米,周长28米,壁厚两米多。塔为空心建筑,从
地层仰望,可直视塔顶,四周遗有砖洞痕迹,可知原来在每层的犄角处,还装设有檐角木梁,这不但可以平衡塔身的重心,而且还可以作为上塔的梯阶,以攀缘上下。塔身外部的密檐层层迭迭,迭出塔身最宽者达90厘米,使整个塔身显得更为雄伟壮观。现除小部分受风雨侵蚀剥损外,基本完整坚固。在大法王寺“舍利塔”地宫中有重大发现,出土了世界罕见的“飞天舍利盒”和“
舍利子”及三颗“佛牙”等20多件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尤其是“飞天舍利盒”,小巧玲珑,鸟首人身,作吹萧状,雕刻精细,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地宫中还发现国内罕见的坐真身包骨像一尊,彩绘袈裟依然可辨。这是我省发现的唯一一处真身坐化像,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佛教价值。“佛牙”的发现,既证明了大法王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建造的第一座佛寺的辉煌,也预兆了大法寺今朝的重兴,再放光芒。
法王寺塔
(1)
舍利塔:在寺后山坡上,是
杨坚仁泰的E方形舍利塔,高十五层,约四十五米,周长二十八米,壁厚两米多,全用黄泥砌砖而成,仅外壁涂刷一层
生石灰,整个塔身雄伟壮观.(2)
修定寺塔:
隋塔东边的山坡上有
唐朝起砌砖塔利一包,令全国各州造金利塔安置舍利相吻合。至于法王寺塔与法王寺一号塔的建造年代的说法不一,因无塔铭,但据有关部门专家推测,
隋朝始建,到唐朝初期建成的可能较大,因隋
仁寿二年始建,到仁寿四年太子广就篡位,由于政局不稳时隔14年就入唐朝,工程浩大,拖十几年是有可能的。
佛舍利
公元前534年5月月圆日夜半,佛陀在拘尸那枷城附近的优姿伐擅那林双菩提树下,时年80岁。当时选用火葬,因佛陀把火葬列为褚葬法之首,其俗延续至今。佛托茶毗,
阿难陀等弟子以灰烬中得到佛陀舍利但二种说法都不是准确计量。至于当时拣练拾出何种舍利。从流传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及佛教典箱的记载中可知。大致可分为二种:一钟是未烧尽的遗骨残片,如牙齿、指骨、锁骨`头顶骨及头发等。另一种是记述的如五色珠光莹的
舍利子和白色珠状舍利子,且存世较多,分布亦广。
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不但在今日至尊至重,在佛陀时代也极为宝贵。当时各国为了争夺佛舍利,曾陈兵城下,象、马、车、车、步等总兵严阵以待,扬言不惜身命,当以力取。为避免战争,一位名叫
香姓的婆罗们从中调解,建议均分舍利,此被前来争舍利的八国国王接受,于是舍利被分为八分,各自请回建塔供奉。这次事件佛教称为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佛舍利因各种因缘,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
佛陀进行了四十五年的旅游化生涯,最后来到拘尸那一条河边的沙罗林,在两棵婆罗树的中间,安置绳床,枕着右手,第子
阿难陀等候着,半夜逝世,又嘱咐弟子们,不要为他逝世了就失去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努力进取,不要放弃,佛逝世后,遗体被火化,所有舍利(灵骨)为摩揭陀国和释迦族等八国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公元前3世纪,曾被
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也曾带来佛身舍利、佛牙、佛骨等。
释迦牟尼佛圆寂不久,就发生了畔卢择迦王大肆杀戮释迦族,积尸如山,流血成池。此外,公元前185年,古印度中部异迦王朝利砂密多罗王婆罗门为国师,施行全面和残酷打击佛教的政策,当时催毁了
佛塔800余座,尽杀僧尼,史称《中印度法难》。此法难迫使一些僧尼佛塔枪出佛舍利逃往各地。
方丈释延佛
释延佛大和尚祖居人杰地灵的
嵩山南麓登封马庄村,生于1942年3月,俗名尚连福。他自小慧灵,生性至孝,忠直刚毅,心有大志。高中毕业后,他从1973年起成了
登封市电业局职工,工作中他严以律己,办事公道,勤奋工作,以乡亲们的方便为快乐。但一次偶发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70年1月,他在一次高空作业时不幸坠杆摔伤致高位
截瘫。从此,他和相依为命的母亲,身背观音菩萨像历经七灾八难,辗转爬到了嵩山少林寺永山禅师门下,行赐法名
释延佛,号泓渡。经十年磨练苦修,受加持破无名,他终于融佛儒道医为一体,集文化精粹于一身,明心见性,彻悟佛门真谛。在1987的
地藏王圣诞节,延佛受少林方丈行政大和尚指令驻锡中国第一菩提道场——嵩山大法王寺。自此他狮吼法界,虎啸
禅林,鹏搏觉海,龙腾娑婆。
延佛大师舍弃
少林寺优越的条件,就在将要倒塌的殿檐下用石头砌起灶台,扎下中兴大业的营盘。物以人兴,人以德隆。延佛大师精于佛法,禅机玄妙,其天文地理,堪比
唐朝一行和尚,他动静不失其时,变通不失其宜,因比“人间活佛”的名声渐扬,乃至海外异邦,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这给法王寺的中兴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他夜来参禅筹划,白天安排工程、接待慕名而至的信士香客及各界人士,为他们说法开土,排忧解难,乐而不疲。1989法师于
白马寺受具足戒。
为匡正人心、纯化世风,造福子孙开一方净土,延佛法师为法忘躯,备尝艰辛,终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自1987年以后,他不断从海内外募集资金用于大法王寺的修复,促成法王寺于1994年成为开放的道场。他陆续修复的法王寺六院七进一塔林,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再现当年第一菩提圣境。1996年11月5日,延佛大师荣升
新中国成立后法王寺第一代方丈。他光大宗门,恒
四谛,农禅并举,以寺养寺。他在国内首创四免道场,即:停车、进寺、住宿、用斋全部免费,充分体现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门宗旨。
此时的法王寺车水马龙,人潮如涌,香火旺盛。人们朝山拜佛,观光览胜,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998年农历四月初八,
登封市人民政府特竖“中原第一碑”以表彰延佛法师。延佛大师力弘正法。他具其愿力,施乎法云,布其法雨,建寺安僧,续佛慧命,领众同修,大转法轮:于
广东省募资六千万,修复东莞隐贤禅寺,于岭南续佛种,燃禅灯,寺巅白玉观音居国内首尊;自斥巨资修复
河南省许昌大愿心倡修河南省平顶山佛泉寺唐密道场,其寺顶楼凌空内悬吉祥洪钟116吨,鸣声响彻三界,为天下第一,已进入吉尼斯纪录,高158米、莲座占地十亩的“毗卢遮那佛”顶天立地,金装铜佛,宇内独尊。此当代双奇,佛光朗耀,今古绝伦,当惊世界殊;又于边陲续佛命,
南疆传教典,
云南省思茅普贤寺也恢复开光。延佛大和尚虚怀若谷,他弘宗演教,天下处处是道场。他入世弘法不计种族邦域,开示释疑无分阶层教派,有求必应,无求也帮。在经济上他属于富有的“贫都”,他把受供养的资财全部用于人类公益事业;而在精神上他集有天下各种美德——为社会捐赠,对众生法施,广行菩萨道于世间。
佛教文化
汉传佛教
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
宗派;并外传
朝鲜、
日本和
越南。佛教传入
中原地区汉地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古代汉文史籍中,有
秦始皇时沙门室利防等18人到中国的记载。据《
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
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
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无译述遗迹传世,无法证实。
特点
随着佛教的传入,来华西域僧人和佛教学者日益增多,译经事业也随之发展。自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至
北宋靖康元年(1126)手吉余年中,共有译师230多人,其中有史可征的
印度在华僧人计71人。译出经、律、论5700余卷(现存),加上其他佛教著作和汉地著述,据
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录为13520卷。出家僧众遵行的戒律,汉地相传有五部。自
唐朝律宗兴起,推行《四分律》,基本上保持印度传统,但但有自己的特点:
2:僧徒必须素食;
3:不行乞食,安居寺中修行,生活由寺供养;后来禅宗提倡农、禅兼修、僧人可务农自养;
4:僧人受菩萨戒,唐代已有烧身供养以示愿行坚固,以后逐渐变为燃顶(烧香疤)。1983年12月,
中国佛教协会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的决议》中,认为这种习惯“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良,今后一律废止”。寺院一般都有
住持(方丈)、监院、维那、知客等僧职。唐末禅宗盛行后,逐渐在全国寺院推行改订的《
百丈清规》,对僧徒诵经的仪式和参禅、变更请等活动,作了具体的规定。佛事活动与节日主要有忏法、盂兰盆会等。忏法原为佛教忏悔罪的仪则的仪则和作法,起于晋代
道安和
慧远,历代相沿。盂半盆会盛行于
唐朝,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僧自瓷日举行供佛及僧超度先灵的法会。宋以后又有水陆法会和瑜伽焰口,用以为众积聚“功德”超度先灵。半月布萨之制,在汉地早已形成习惯,每逢朔望之日,聚集礼佛、供养、诵经。
佛陀诞辰(农历四月初八)、成道日(农历
腊八节)、涅盘日(农历二月十五日)皆为佛教重要节日,其中以佛陀诞日最为重要。此外,
观世音和地藏菩萨在汉地民间信仰颇盛,每逢传说中两菩萨的诞辰等节日,亦多举行佛事活动。佛教自传入汉地以来,即与
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至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其中,在绘画方面,历代著名画家大都精于佛画。如三国时吴曹不兴、晋
顾恺之和
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梁张僧繇于天监中为
刘彻所建寺院作画极多,
北齐曹仲达与唐
吴道子的画后世称为“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特别是
甘肃敦煌石窟壁画,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才华,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宝库。
唐朝盛代变文,用以讲述佛经故事,讲时多配合图画(变相),对后世
鼓词、弹词等
说唱文学影响很大。在雕塑
造像方面,有
东汉的也望山佛教摩崖刻像,自
北魏起又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
漆塑、浇铸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风格,如
敦煌市、云冈、
龙门石窟,均为世界文化之瑰宝。在建筑方面,历代
佛教寺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多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在音乐方面,相传
曹植曹植曾制山梵呗,以后
龟兹等地
舞乐传入内地,逐渐形成了汉地特有的佛教音乐传统。此外,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音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自
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以后,译场组织完密,迄至
唐朝益臻完善。宋代更有译经院之设,以宰辅为润文使,成为国家正式机构。此外,伴随佛教传入的医药、历算等知识也对中国这些学科的发展起过一些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