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绳武(1912年5月28日——1991年),字士吾,
秦安县兴国镇蔚林村人,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家,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理论和方法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1936年,冯绳武被省上保送到
清华大学地理系读书,1940年毕业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学系地理组,获地理
学士。先后在
复旦大学史地系任助教,
北碚区地理研究所人生地理组助理员。
1991年,冯绳武逝世。
人物生平
教育经历
1912年5月28日,冯绳武生于
秦安县东乡蔚林村。他在半岁时失父,14岁丧母,由祖父母抚养。全家十余口人,仅靠几亩薄田维生,家境异常清贫。祖父把家境转好的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把他送入私塾读书。1928年,冯绳武以优异成绩考入全县唯一的高等小学。1929年陕甘大旱,发生大饥荒,他仍坚持学习不辍。1930年,他以第一名考入县立初级中学。后经老师帮助,在校图书馆兼任管理工作并代学校刻印讲义,获得微薄报酬以维持最低生活。1933年,他参加甘肃省第一届中学生会考,名列第三。1934年初,在老师的鼓励和资助下,独自从
秦安县徒步8天,行程560里,到达省城兰州。他以第一名考入甘肃学院高中部(兰州大学附中前身),并以甲等成绩,获奖学金7元,这够支付当月伙食费及零用。1935年,获甘肃省第二届高中学生会考第三名,按甘肃省政府规定,
高中会考居前十名者均以公费保送升大学。1936年,他被省政府保送到清华大学地学系,学校按边疆优待条例录取为特别生。
1937年
七七事变后,
日本大举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2月,由于形势所迫,
长沙市临大分水陆两路统一迁校
昆明市。冯绳武志愿参加了由三百多名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旅行团按大队、中队、分队编制,他被编在二大队四分队,由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
贵州省入
云南省。当时不少著名教授如
闻一多、
曾昭抡、
黄钰生、
袁复礼、
李继侗等参加了这次徒步
长征,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还被推定为湘黔滇旅行团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地学系参加步行的学生还有白家驹、钱忠尚、梁文郁、
曾鼎乾、
宋叔和、
王鸿祯、
尚文、
王乃梁、高文泰、
张炳熹、
陈庆宣、杨起、胡崇尧等19人。他们在教授指导下,沿途观察
地质现象,采集化石和岩矿标本,收获很大。旅行团由湘入滇历时两个多月,全程1671公里,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冯绳武家中至今仍保存有当年17个小分队的团体照及沿途拍摄的数十帧照片,弥足珍贵。旅行团的宗旨是“多习民情,考查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务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要求学生抵
昆明市后将沿途调查或采集所得做成旅行报告书,其成绩特佳者,学校予以奖励。1941年,冯绳武曾撰“黔滇征程记”一文,刊于《西北论衡》9卷9期。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昆明后,改名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地球科学系承
清华大学旧制,分地质、地理、气象三组。冯绳武所在的地理组,当时设有地理通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地图投影、气候学、中国地理、
欧洲地志等13门必修课,同时与地质组必修普通地质学、地形测量,与气象组共修
气象学与气象观测,选修课有种族地理、西南边疆地理、中国地理区域研究等。二、三、四年级还须修地理实习,其中二年级实习注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调查,三年级实习内容为经济地理,四年级则结合专题研究和毕业论文进行。结合专题研究,当时的助教和四年级学生都练习写作短文,质量较高的就发表在
清华大学地学会丛书之一的《地学集刊》上。民国二十八年(1939)七月十七日,冯绳武随洪绂(思齐)教授等自
昆明市乘
滇越铁路四等客车前往
宜良县境作学术调查,后将沿途所见写成第一篇区域地理论文“宜良坝子小志”,发表在《地学集刊》上。
工作经历
1940年,冯绳武自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学系毕业,经著名地质学家
冯景兰教授介绍至
北碚区复旦大学史地系任助教一年,继由地理学家
沙学浚教授(1974年自台湾移居美国)推荐至
白沙镇国立十七中学任地理教员。1942年夏,经
林超教授介绍到重庆前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人生地理组任职。前中国地理研究所成立之初(1940年8月),“即有分区实地考察之计划,尤以富有地理意义之自然区域最为合适,期于区域地理有所阐发”。冯绳武未及参加野外考察,遂在室内将大学论文整理成“
滇池西北平原之大地景”与“滇池西北水道考”两文,并首次撰写成代表作“中国地理区域”初稿,引起相当反响。1943年春季,冯绳武借参与中国地质学会后
南川区地质旅行之便,除对三年前由滇入川、驱车观景之旧地重游外,重点对綦江南川与贵州桐梓等县进行详细考察,写成反映
四川盆地与
云贵高原过渡带地理特征的“
川黔铁路交界区方景纪要”一文,指出两大地理单元以
等高线1000米为界较为适当。期间还译出L.D.Stamp著《亚洲地理》的“南洋地理”(《侨民教育》2卷1期,1942年)与《中国地理》(湘南亚新地学社,1944年)二书。当时
日本飞机曾多次轰炸
重庆市,地理所为防空袭,由北碚街区迁驻北郊的状元碑乡间办公,冯绳武同孙承烈、
施雅风、
钟功甫、
谢觉民、史立常等集中在一大办公室内,度过近三年艰困的战时生活。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国地理研究所准备迁往南京之前,他离开巴山蜀水,回到
兰州市在
兰州大学任讲师兼图书馆主任。1946年,在甘肃学院基础上设置国立兰州大学,冯绳武旋即转入该校任教,成为兰州大学地理系主要创建人之一。1948年晋升副教授,期间曾一度任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兼职副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成立首届校务委员会,冯绳武任校务委员兼图书馆馆长,被选为“兰州市各界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秋晋升为教授,1953年加入
中国民主同盟。1958年曾一度兼任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地理研究室副主任,并被选为
中国地理学会甘肃分会理事长。1960年8月,作为民盟中央委员在北京参加6个民主党派中央全会扩大会议。期间,冯绳武满腔热诚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开设“
中原地区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中国历史地理”等多门课程。1970年,他去
景泰县兰州大学农场劳动。次年春,因教学工作需要,始得返校。
晚年生活
三中全会以后,他已年逾花甲,却精神焕发,努力工作,继续进行野外考察。1991年,他获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为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做出贡献”的纪念证书。同年,冯绳武逝世。此后,在学校的资助下,其遗著《区域地理论文集》出版,收录论文26篇。
学术成就
自然地理区划研究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区域地理被分解为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地理,缺乏统一教材,很多课程由任课教师自编讲义。此时,社会上迫切需要一本能够科学地反映中国地理环境面貌的《中国自然地理》。为给
综合性大学地理系开设本课程,冯绳武与
北京大学林超等合作,根据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当时国外的同类教材,于1954年首次拟定了“中国自然地理教学大纲”及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
该方案依据
非地带性因素,把全国分为东、西二部、4地方、10地区、31区和105个亚区。这一区划方案比解放前历次自然区划都跨进了一大步,基本上反映了全国自然地理面貌,为以后的自然地理区划研究提供了借鉴,为各高等院校开设《中国自然地理》课奠定了基础。1957年教育部在
广州市召开“
综合性大学自然地理专业教学大纲”审定会,由中国自然地理小组在上述
林超、冯绳武等区划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精简修订,分全国为8大区、39亚区。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冯绳武参考1950年代末期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主编的各项自然区划及
综合自然区划,重新修订了原教学大纲与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1962年6月5至13日,他出席在
大连市召开的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区划学术讨论会,提出《中国自然地理区划问题》论文,就自然区划的原则、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区划的等级单位系统、中国自然区划的界线等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1964年,他与地质地理系伍光和、徐德馥等共同编出《中国自然地理讲义》上、中、下三册。该讲义分全国为67个自然省区,作为重点论述对象,并采取统一编号及系统分级方式编写,未停留在八大自然地区的描述上,这是和现今同类教材的主要不同点。同时确定区域、亚区域、地区、亚地区及省区等多级单位名称,并量算出各级单位的面积,在国内尚属首创。这部讲义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78年全国
综合性大学西安市会议拟定中国自然地理教材编写大纲,仍决定由冯绳武教授主编本书。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至1989年才得以出版。
关于自然区划,在中国主要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是主张以地带性为主,强调生物气候区划;二是强调非地带性,应以划区为主。先划区是中国地理区划的优良传统。从《
尚书·禹贡》的划分九州到
竺可桢的气候区域和
罗开富、冯绳武的自然区划,都是首先划区的。他们认为,在季风气候影响广泛而深刻、地貌复杂的中国,非地带性相当突出,纬度地带性没有
俄罗斯、美国等土壤母质变化不大的平原国家明显。因此,应以
非地带性因素为区划主要标志,而以地带性因素作为辅助,这样更能反映
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实际。1960年代后,随着中国自然区划方法的深入研究,先划区还是先划带的分歧已逐渐缩小,多将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统一考虑。以冯绳武为主完成的
甘肃省自然地理区划,即同时考虑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将全省分为区域、地区、地带及省区4级区划,并对每个地带的范围和特征详加说明。
冯绳武在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理论和方法研究领域中做出的贡献,集中反映在《甘肃省地理》(
商务印书馆,1960)、《中国自然地理》(
高教社,1989)和《甘肃地理概论》(
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等著作中,至今在地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担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西北区主编期间,还亲自撰写
甘肃省及
兰州市若干条目,并对全部文稿字斟句酌,逐一审订,直至最后定稿。
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
实地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冯绳武教授自1950年代以来,曾多次在甘、青两省实地进行调查。1955年,应老同事
周立三、孙承烈、
吴传钧、
赵松乔等邀约,参加了甘青交界区农牧区划调查队,奔波于沙漠、草原及原始林区。1960、1981、1985年先后3次赴
阿拉善高原南缘民勤盆地进行水系演变、湖泊退缩、沙漠化问题调查研究。考察路线南起民勤坝区的
红崖山水库,北至湖区的东镇乡,东出梭梭门子至古猪野泽,西过红崖山至金川河、周家井等地。1973年,又参加祁连山冰雪资源综合考察队,负责祁连山及其周围地区历史气候资料的编撰、整理工作,编撰出《祁连山及其周围地区历史气候资料的整理》。1979年11月,与鲜肖威等教授登上马啣山顶(3670米)调查高山草甸。1989年,他不顾年老体弱,继续进行野外考察,远赴
河西走廊调查番禾、
骊靬古城两城,经多方论证否定了后者。后又应约到永登考察,本拟于1992年春夏之交成行,不幸因患
肝硬化与世长辞,此愿未果。
冯绳武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突出学术贡献,主要是关于河西走廊与
阿拉善高原河湖水系的变迁研究。1963年,他发表在《
地理学报》的《民勤绿洲的水系演变》一文,不仅首次系统地说明了
石羊河水系演变和猪野泽变迁的历史状况,而且将民勤绿洲水系细分为自然水系、半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三个时代序列,阐述河湖变迁的自然原因与人文原因,开创了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成功范例,被国内地理学界广为引用。他总结河西水系演变的基本结论,提出除
党河从古是
内陆河外,
疏勒河及其以东各河,在史前时期均有可能是
外流河。他认为疏勒河东支及
黑河市干流,可能曾向东北流向
黑龙江省;石羊河可能是
黄河左岸一大支流。关于黑河水系的变迁,认为中
更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期,源出
祁连山脉的黑河水量丰沛,深入
蒙古高原,造成由居延盆地东北出口直达
呼伦贝尔市盆地间的“古河道”,从而与黑龙江相贯通。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黑河下游居延盆地东北端拐子湖一带有狭长缺口,该条状缺口南北介于宽窄不等的两条1000米
等高线之间,向东北一直延伸到黑龙江上游,明显是一带状凹地,呈现“湖谷”景象。其次是居延盆地干三角洲北缘和东缘的
东居延海、进素图海子、拐子湖、乌兰套海等均系早期河道湖的遗留部分,它们至今还多属
淡水湖或微咸水湖,不具备终端湖的性质,因此湖区无厚层盐壳。
贝尔湖(即
西居延海,20世纪60年代初干涸)虽具有终端湖的咸水性质,但其近现代湖相沉积仅可追溯到
全新世,晚更新世主要为一套洪积砂砾石层。分布于
额济纳旗以东、拐子湖南及古鲁乃湖一带沙漠中的一套河湖相堆积或湖相沉积,其时代分属晚
更新世早期和晚期,则含有多种淡水螺类化石。这种淡水水生生境表明晚近地质时期黑河下游水流不是以今之
居延海为终端湖,必由居延盆地东北端缺口外泄,因此在盆地内未曾积累较多盐分,时至今日也无从形成内流封闭盆地特有的
盐湖景观。上世纪90年代末期,
哈佛大学专家曾就
疏勒河水系变迁与
黑河市水系外流问题专程来
河西走廊等地考察。
在野外工作中,冯绳武不只调查自然地理过程,还十分注意考古文化、古城堡遗址等,因而写出多篇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1985年,冯绳武教授在
甘肃省博物馆考古人员陪同下考察了
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文化遗址,根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河流水系、环境变迁和历史交通等因素,指出以
关山为中心的甘肃黄土高原东部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以秦安大地湾为中心的
清水河谷地是中国农业文化起源地之一。他还依据古人类的活动特点、石器、陶器及河谷阶地的分布情况,对中国农业传播路线进行了推测。这一研究成果对解决
中原地区新石器早期农业发展源流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农业起源多元论等提供了新证据。关于
石羊河下游
民勤绿洲的
统万城遗址,经实地考察与室内文献考证,基本厘清了三角城、连城、古城和红砂堡等4座古城的时代与名称,开
河西走廊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之先河。
冯绳武不仅注重野外调查工作,对文献资料的考证也用功弥深。关于
唐朝的碎叶城,近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顾颉刚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曾出现两个碎叶城,不仅在今新疆焉耆绘出又一个碎叶城,同时将碎水(今
楚河)南之碎叶城误移绘于北岸。1972年,郭沫若著《李白与杜甫》一书,说:“考碎叶城在唐代有两处,其一即
中亚碎叶,又其一为焉耆。其城为王方冀所筑,筑于高宗
调露元年”。冯绳武教授认为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须加以辨清。他根据《元和郡县志》、《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等古籍记载,论证方冀所筑之碎叶城是在原城址基础上重新修筑,在碎叶水南而不在焉耆。这一考证结果曾在1973年抄寄郭沫若先生,不久即接到郭老回函表示感谢。此历史性错误,至1975年终由
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第五册“
陇右道西部图”中完全更正,彻底否定了两个碎叶城的误说。
应用地理与家国情怀
冯绳武对国家经济建设和故乡
甘肃省大地充满强烈的挚爱,其论著绝不局限于学术理论的探讨,而是力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他身兼多种社会职务,非常热心
社会工作,不辞辛劳,热情工作。发表的“引洮济渭议”一文,从
洮河丰富的水资源到
渭河的地势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耕作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提出可由3条路线引洮河水至渭河
谷地造福陕、甘两省,受到当地政府及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正式开工。担任省政协委员期间,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如1982年提出“办好教育是基础”;1986年提出“关键在教育”;1987年提出“建议将我省农业发展由河西移向河东”、“建议迅速邀请专业人员拟出
甘肃省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等提案。甘肃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他被聘为委员,热情提出“编纂方案的建议意见”。1988年他被聘为
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学术顾问,又对兰州市志的编纂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论文著作
冯绳武.1943.
滇池西北平原之大地景.地理,3(1、2).
冯绳武.1943.滇池西北水道考.地理集刊,1(4).
冯绳武.1946.中国地理区域.
地球科学集刊,4(1、2).
冯绳武.1947.西北之地与人及其协调步骤.地学集刊,5(3):174~180.
冯绳武.1959.“景观概念是否正确”读后.地理学报,1957,——.
冯绳武.1963.
民勤绿洲的水系演变.地理学报,29(3):241~249.
冯绳武.1964.自然地理区划问题//
中国地理学会一九六二年自然区划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39~45.
冯绳武.1981.甘肃河西的水系特征和演变.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1):125~129.
冯绳武.1981.
疏勒河水系的变迁.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4):138~143.
冯绳武.1982.
祁连山脉及其周围地区历史气候资料的整理.西北史地,(1):1~18
冯绳武.1984.
罗布泊的几个地理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4):117~124.
冯绳武.1985.河西荒漠绿洲区的生成和特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3):30~38.
冯绳武.1985.从
大地湾遗址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地理学报,3:207~214.
冯绳武.1986.
民勤绿洲区划与几个历史地理问题.西北史地,(3):1~6.
冯绳武.1987.论
甘肃省历史地理的特色.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2):110~116.
冯绳武.1988.河西黑河(弱水)水系的变迁.地理研究,7(1): 18~26.
冯绳武.1989.甘肃地理概论.
兰州市:
甘肃教育出版社冯绳武.1990.河州政区城关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1): 153~160.
冯绳武.1992.区域地理论文集.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