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集释
1979年杨伯峻所著书籍
《列子集释》是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伯峻
内容简介
列子》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子书。这本《列子集释》对《列子》的校勘、训释、辨伪文字辑略等皆意在证列子伪,故考证多有歪曲,其并非最佳读本,更且有抹黑《列子》之意。不及《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列子古注今译》。
古代张湛曾说“往往与佛经相参”,隐晦的指出佛经受列子影响。〈辨伪文字辑略〉引朱熹言:“又观其言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即佛书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之所由出也。他若此类甚众,聊记一二于此,可见剽掠之端云。”如此断章取义就如同柳宗元的质疑,列子伪书说是从唐朝柳宗元辩列子发端,而实际柳姓也并未断言列子为伪。只是对其中几点略有疑问。却引来了后代不少极端化的呼应。认为这是朱子,柳宗元所意而追随脚步纷纷质疑列子,遂积非成是。然而朱熹的意见是以为佛书剽窃《列子》,在《语类》中说得更为明白:“‘今看《圆觉》云‘四大各散,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是窃《列子》‘骨骸反其根,精神入其门,我尚何存”语。’”(卷126)。
作品目录
前言
例略
征引诸家姓氏及其著述表
卷第一天瑞篇
卷第二黄帝
卷第三周周穆王
卷第四孔子
卷第五汤问篇
卷第六力命篇
卷第七杨朱
卷第八说符篇
附录一张湛事迹辑略
附录二重要序论汇绿
《一》刘向列子新书目录
《二》张湛列子序
《三》卢重玄列子叙论
《四》陈景元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序
《五》任大椿列子释文考异序
《六》秦恩复列子卢重玄注序
《七》汪继培列子序
附录三辨伪文字辑略
《一》柳宗元辨列子
《二》朱熹观列子偶书(摘钞》
《三》高似孙子略(摘钞》
《四》叶大庆考古质疑(摘钞》
《五》黄震黄氏日钞(摘钞》
《六》宋濂诸子辨(摘钞》
《七》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摘钞》
《八》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摘钞》
《九》姚鼐列子
《十》钮树玉列子跋
《十》吴德旋辨列子
《十二》俞正燮癸巳存稿(摘钞》
(十三》何洽运书列子后
(十四》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摘钞》
《十五》光聪谐有不为斋随笔(摘钞》
《十六》陈三立读列子
《十七》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摘钞》
《十八》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节录》
【附】日本武义内雄列子词(节录》
《十九》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摘钞》
《二十》吕思勉列子解题
《二十一》刘汝霖周秦诸手孜(摘钞》
《二十二》陈日列子杨朱篇伪书新证《节录》
《二十三》陈文波伪造列子者之一证(节录》
《二十四》杨伯峻列子著述年代考
后记
……
列子集释局限
先秦古籍,文体各异,用字亦各不相同。杨伯峻先生《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u003c列子\u003e著述年代考》64中,列举“数十年来”、“舞"、“都"、“所以"、“不如”五个词语,认为是“汉以后的词汇,甚至是魏晋以后的词汇。”因此,“除掉得出《列子》是魏晋人的赝品以外,不可能再有别的结论”。对此,严灵峰先生在《列子辩诬及其中心思想》自序中指出:“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考证方法。”严灵峰所言有理,拿几个语言文字来判断《列子》是魏晋人的赝品是不恰当的。
《列子》非张湛伪作的看法,已经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学术界仍存在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今本《列子》“从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上看,可能是魏晋人的作品”。从语言文字方面,认为《列子》是魏晋人的作品,杨伯峻是持这种看法的人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者。后来根据语言文字主张《列子》可能是魏晋人作品的看法的人,大都来自杨伯峻的这一篇文章。
杨伯峻在这篇文章中说,“如果我们精通汉语史,任何一部伪造的古籍,不管伪造者如何巧妙,都能在语言上找出他的破绽来。我们根据这些破绽,便可以判明它是伪书,甚至鉴定它的写作年代。所以我说,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古籍是科学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只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使用;特别对先秦古籍的鉴定,滥用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
其主要理由是先秦古籍的亡佚实在太严重。经过战国时的动乱、秦始皇的焚书、秦亡时的楚人一炬,刘向刘歆《七略》和《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先秦古籍不到原有的十分之一;再经董卓之乱永嘉之乱及历代浩劫,《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先秦古籍,幸而保存至今的,又不到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先秦古籍保存至今的,不到原有的百分之一。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漫长的过程。秦汉时的语言是由先秦语言特别是春秋战国时的语言发展演化而来的。在秦汉特别是秦统一天下至汉初流行的词汇在先秦特别是战国必有某种程度的流传,当时的作家或思想家将其采用入自己的著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古书
李零在《中国方术考》对于古书的成书有精辟论述:
古代写书不易,读书也不易,知识与思想的传授往往局限于同一门派的师弟之间:学术必须亲炙师教才能学到东西,而老师也必须开门授徒才能传播主张。因此古人最重“师说”(老师之说)和“家法”(授受源流)。古代的“师说”当然要由“书”来体现,但《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在古人看来,“书”是远不足以穷尽“师说”的……但在古代,老师的传授一般一般都没有“书”,往往是靠口传心授……只要学生“言不足以名家”(即尚未另辟师说,自立门派),则“言必称师,述而不作”,不但要整理和记录老师的言论,疏释和阐发老师的思想,而且还往往附以各种参考资料和心得体会,理所当然地将他们的整理和附益统统归于老师名下,“原不必于一家之中分别其孰为手撰,孰为记述也”。也就是说“著作权”可以并不明确,但“师说”和“家法”必须毫不含糊。这对理解古书的年代恐怕是最根本的一点。
严可均铁桥漫稿》卷八《书管子后》“先秦诸子,皆门弟子,后太子宾客或子孙撰订,不必手著。”
章学诚对古书的通例有了更加宏阔的认识,他说:“古人为其学者效其言,其于文辞,不争此疆彼界,若后世之私据也,何伪托之有?”《文史通义·外篇·淮南子·洪保辨》后世断诸子为伪书,往往是以“私言”来衡量诸子的“言公”。《文史通义·言公上》对于诸子书中出现后世事,章学诚认为,诸子书“辑其言行,不必尽其身所论述者。”①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焚书坑儒,颁行“挟书律”。汉因秦律,汉初“挟书律”依然施行,故秦至汉初墓葬出土的简帛文献,范围仅仅限于“医药、卜…法令”之类。刘盈四年(前 191 年),废除“挟书律”,士人方始得捡拾焚烬,挖掘私藏,整理前代遗留书籍。
先秦到汉初,子学兴盛。刘彻以后,随着儒家地位的上升,统一的封建思想的建立,百家争鸣的时代已经结束,诸子开始走向衰微。在诸子开始衰落的同时,道教开始兴盛起来②。儒家思想一直得到官方扶持,其尊崇位置不变;道家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始终不曾泯灭③。
武帝元朔五年以后,虽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然诸子传说,皆深藏于秘府,而未布诸民间。刘骜河平三年,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即经、传、诸子、诗赋),者陈农使求遗书于天下。此之求书,即秦始皇“收去《诗》、《书》、百家语以愚百姓”之意。自此次搜求后,诸子传记充中秘,郡国绝少传书。故河平、阳朔之间,东平思王宇来朝,上书求诸子及太史公书。大将军王凤白:“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怪物。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厄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天子如凤言,遂不与。”①
正如罗焌在《诸子学述》所说,汉时诸子之书,藏在秘府,非其亲近,不能与目。有欲学者,求之则不得,借之则不与。是又变私学为官学,仍袭秦政愚民之故智耳。子学之衰,谓非当日君主专制之弊,吾不信也。诸子之初兴也,因周末之王纲解纽;其废坠也,因秦制之以吏为师。自余诸因,皆缘此二因而起。故九流百家之学,直至近世,始有复兴之机②。
司马氏说:“我们认为,余嘉锡的说法比较切合古书实情,持论平实公允。”所以司马氏接着说:先秦两汉的古书,往往在父传子、师传弟的过程中逐渐定型,尽管定型时把祖师或某一代宗师称为该书的撰人,但是作为贯穿了祖师“家法”的一家之学,实际上是后先相承的父子师弟的集体著作③。
司马氏说:“先秦诸子的著述,一般都由后人编辑而成,编辑者把跟著述者有关的史事编进书中,就像后世所编的文集附有作者的引传、行状、碑志一样。”如《管子》记管仲临死及死后事,《庄子·列御寇》记“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等等。
20 世纪是简帛文献的大发现时期,大批汉晋木简、简帛佚籍大量出土。“简帛古籍书的发现,不仅是数量的补充、品种的补充、文本年代的提前、个别字句的修改,更重要的是,他使我们对古籍,特别是年代 最早的古籍的本来面目,开始有了直接的感受。我们可以亲眼看到古代书籍的本来面目,有关那时书籍制度的种种疑难,通过实物获得解决。我们还可以从中归纳很多一般性的原理,对古籍的创作、古籍的构成、古籍的阅读、古籍的解释、古籍的选取和淘汰、古籍的传播和保存,开始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④
李学勤归纳了十种在简帛古籍对勘中值得注意的情况:佚失无存、名存实亡、后人增广、后人修改、经过重编、合编成卷、篇章单行、异本并存、改换文字⑤。
如禅宗要集《六祖坛经》,敦煌发现的首位完整的写本较传世的宋元刻本内容要少,当是靠近六祖慧能原本,而现存最早的慧昕本实际是据此本扩充改编而成⑥。
梁阮孝绪(479—536)说:“魏晋之世,文籍逾广,皆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谓为朱紫有别。晋领秘书监荀勖,因魏《中经》,更著《新簿》,虽分为十有余卷,而总以四部别之。⑦”《七略》搜集宋齐以来各家藏书目《七略》《七志》等,并与官修目录《文德殿书目》参校,总集众家而成。诸子类归属于《子兵录·道家》,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有《七录》,说明南宋时此书仍有见存于世者。今仅有《七录序》流传至今。
南梁藏书家多有藏书目录。南朝梁任昉编成了最早的私人藏书目录。《梁书》卷十四《任传》:“昉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昉卒,高祖使学士贺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所无者,就昉家取之。”《七录序》:“凡自宋齐以来,王公绅之馆,苟能蓄聚坟籍,必思致其名簿。”古籍文献的流传,无论内容或形态均不免发生一些变化。《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书籍,到梁代阮孝绪编定《七录》的时候已经亡佚了 552 家,仅存 44 家①。
即使《史记》,西汉时已有缺佚,刘奭刘骜时博士褚少孙曾补撰,班固修《汉书》时“十篇缺,有录无书”。《史记》及《诗经》这种流传有绪的重要典籍,尚且会发生散佚,可以推知,散佚文献之量绝非小数。所以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序》:“汉、隋、唐、宋之史,皆有艺文志,然《汉志》所载之书,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复如是。”也就是说,先秦古籍保存至今的,不到原有的百分之一。
辩古说之真妄者,孟子发其端,王充畅其绪,至唐刘知几为《史通》,有疑古惑经二篇。清崔述著考信录,竟谓战国、秦、汉之书皆不可信矣。今考诸子学说,自西汉刘父子作《别录》《七略》,已辩及子书之真伪。其所谓依托者,必古人有此学说,而后人传之口耳而著录之。如孔子春秋之说,口授卜商,子夏亦口传与公羊高,又四传至刘启时,公羊寿乃共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是也。前清末叶,习训学者,奉邓尔雅为圣经;习今文学者,守公羊为宝典。独至诸子之出于依托或增加者,则群斥为伪书①。《文史通义·诗教上》章学诚“不知古初无著述,而战国始以竹帛代口耳,实非有所伪托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列子集释局限
古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