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佛山祖庙街道是2006年7月,禅城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由原环市、普君、升平、祖庙四个街道整合而成,基本上是佛山古镇区域(佛山初地),也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佛山市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管辖人口数量最多的特大镇建制行政区域。街道位于禅城区东北部,东至
桂澜路、南沿季华路,西以佛山大道为界,北抵汾江北岸。辖区面积20.88平方公里,占禅城区总面积的20.4%,常住人口426745人(2020年),街道下辖64个居(村)委会,其中社区居委会55个、村民委员会9个。[佛山初地
晋朝隆安二年(398),
克什米尔僧人达毗耶舍渡海来到此地搭讲经,并在塔坡岗上草建塔坡寺(现址在街道辖区内的福宁路塔坡街)。他回国后,寺因日久失修而倒塌。唐
贞观二年(628),乡人在基建中掘出3尊铜佛,遂认此地为佛家之山,于是取地名叫"
禅城区",并刻石为记,佛山于是得名,并记此地为“佛山初地”。]
区位优势
禅城区祖庙街道位于
佛山市的中心城区,是
广佛都市圈副城市中心的中心城区,道路四通八达,辖区内
季华路东西出口分别与
佛山一环高速公路连接,并形成一个巨大的“日”字;区内的佛山大道、同济路、汾江路等交通繁华道路均实现了立体交通,且与佛山市其他四区均处于半小时交通圈范围内。街道地处珠三角腹地,广湛铁路、广佛-佛开调整公路贯穿全境,距
广州市25公里,距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距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均为200公里左右,公路、铁路、水上交通都十分便利。于2007年6月28日开工建设的国内首条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将于2012年全线贯通,广州至佛山段项目(
广佛线)则于2010年建成运行,仅在祖庙街道辖区就分别设置了
季华园站、
同济路站、
祖庙站、
普君北路站、
朝安站等五个地铁站点,届时交通将更加方便快捷,广佛两地将如同城生活。
人口
2021年6月1日,
禅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祖庙街道常住人口为426745人。
经济强街
在街道辖区,活跃着众多知名企业,工业经济得到稳步增长,如海天食品调味、佛塑、照明、化工、印刷、机械制造等支柱行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年工业总产值达290多亿元。祖庙街道还拥有升平商圈、祖庙商圈和
季华路商圈等,国际与国内零售业巨头活尔玛、
苏宁易购、国美竞相进驻,消费市场活跃,有利促进了辖区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城北片区还有较为成熟的汽配、液压器件、水果、建材、扶北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首期投入使用180多亩、可停放400多辆大型货车、铺位200多间的“易运
物流市场”甫一开业,马上就有全国各地的120多家
物流企业进驻。仅仅半年时间,就开设了直通遍及全国各省市及东南亚地区的专线。据数据显示,2007年祖庙街道实现GDP240多亿元(按在地统计)。
此外,街道还加快推进“优二进三”战略,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营商环境上下大力。配合季华中心商务区建设,积极与市区联系,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选资,为未来形成高端的文化创意、金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添砖加瓦,切实打牢建设经济强街的坚实基础。
商住之街
街道根据
季华路商业业态发展现状,顺势而为,于去年初大胆提出了建设季华中心商务区、打造“佛山第一街”的构想,并请专家论证和策划,其成果已列入《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还于去年8月8日,启动了季华中心商务区以及与其相配套的首批16项重点项目。
金地集团、
万科集团、沿海集团等10多家国内外房地产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表示了合作意向,银行授信100多亿元。还于同年11月23日举行了九鼎国际城奠基典礼,该项目占地100多亩,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1亿元,建设融创意产业、企业管理总部、金融中介、文化娱乐、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商务中心及高尚小区。晟景尚筑用地面积48,31亩,也于近期开工建设。另一项重点工程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工程也已启动。
链接:季华 佛山在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前为季华乡。中心商务区取名“季华”谓历史渊源之故。
经济发展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街道认真贯彻“抓落实年”的精神,狠抓社会经济各项工作特别是重点工作的落实,保持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2007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1亿元(按在地统计口径,下同),同比增长19.3%;工业总产值293.7亿元,增长19%;资质以上
建筑业总产值44.1亿元,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增长22.2%;合同利用外资26291万美元,增长449.5%,实际利用外资5824万美元,增长854.8%,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1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1.08亿元),增长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463元,增长 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22.3亿元,增长22.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340.8亿元,增长9.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47.4亿元,增长9%;国、地两税收入42.37亿元,增长16.3%,其中国税24.1亿元,增长20.9%,地税18.27亿元,增长10.8%。1、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祖庙商圈、东方广场商圈及季华商圈的商业、餐饮服务业增幅较大,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街道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9.95亿元,增长22.2%;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5.55亿元,增长22%。其中
苏宁易购公司实现销售额66515万元,
国美零售公司实现销售额48171万元,兴华商场实现销售额35984万元;
佛山皇冠假日酒店实现营业额18595万元,
佛山金城大酒店实现营业额7674万元,佳宁娜酒店实现营业额5114万元。
城北片区的市场物流畅旺。易运物流市场于4月初建成开业,该市场位于货场北路,整合了我街道以及
南海区大沥两地的大片土地,首期占地面积180亩,拥有可停400多辆大型货车的停车场,铺位200多间,开业之时铺位就已全部租出,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家
物流企业已进场,开设的运输专线遍及全国各省市及东南亚地区。
2、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食品调味品、塑料、电器照明、化工、印刷、机械制造、童装等支柱行业稳步发展。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39.7亿元,增长19.1%,占全街道工业总产值的81.61%。以规模以上企业来统计,去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含电器照明等)产值57.62亿元,增长39.12%;塑料制品行业产值43.49亿元,增长20.5%;食品制造业产值21.31亿元,增长10.8%;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1.64亿元,增长30.9%;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11亿元,增长32.14%;金属制品业产值3.69亿元,增长26.72%;重工业完成产值117.3亿元,增长30.79%;轻工业完成产值122.4亿元,增长17.31%。同时,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对排污企业实行全面监管,特别是认真贯彻我省在重点耗能企业中开展“双千节能行动”的要求,督促重点耗能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继续完善“国际童装网”,抓好童装产业信息化建设,街道被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授予“广东省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信息化试点单位”称号。
3、食品安全基础扎实
街道牵头协调工商、行政执法、卫生、公安等职能部门,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投入约60万元,共出动27495人次,6873车次,全面对辖区的食杂店、市场、超市、药店、小作坊等进行清查和整治,共清查无证经营店铺2761间次,查封了227间,责令停业2362间次,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并通过了上级的检查。
4、公有资产增值保值
公有资产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健全了管理架构,配强了管理人员,完善了层级管理机制。完成了普君劳动服务公司、同济劳动服务公司、新普君公司、普君社区服务公司、永安市政维修服务公司、城门头市政工程公司的转制工作。妥善处理了债权债务、社会集资等历史遗留问题,金融风险继续稳步化解。盘活了原有的物业资产,加强了资产的管理和营运,确保公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基础建设
作为
佛山市传统的商住区和建成区----祖庙街道,位于佛山城市的核心,距
广州市20公里,拥有佛山多年建成的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社会管理和服务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繁荣兴旺。区内拥有
佛山照明、佛塑等上市公司以及海天酱油、海天食醋、佛塑集团塑料包装薄膜等名牌产品。童装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信息服务、房地产、旅游、文化等行业蓬勃发展,2006年7月街道行政区域调整后,祖庙街道正朝着
和谐发展、再铸辉煌的目标,致力于打造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城市管理科学有序、社区服务优质高效的“经济强街、文化大街、商住名街”。
文化名街
祖庙街道随
佛山市肇迹于晋,因佛山得名于唐而为“佛山初地”,再因宋祖庙而得现名,后于明清时期与武汉、北京、
苏州市并称于“四大聚”,与汉口镇、朱仙镇、景德镇齐名,并以“四大聚”、“四大名镇”名扬
中原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
粤剧粤剧之乡、龙狮运动之乡和著名的侨乡等。象
李小龙、
黄飞鸿等成名于本地的历史名人更是名震海外,可谓人杰地灵。在该街辖区范围内,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3个,还有60多处有价值的古建筑。狮舞、粤剧、木版年画、剪纸等
禅城区“非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狮头、佛山木雕、佛山彩灯、佛山秋色、
佛山祖庙北帝诞、行通济等多项民间手工艺和民俗入选第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既是
佛山市起源与发展的踪迹,也是佛山的文化名片和神韵所在。
近年来,街道积极推动文化建设,精心组织举办的“人文祖庙 古镇新晖”文化艺术之旅,狮王争霸赛、申报龙狮运动之乡,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等等,都在业界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建设文化大街上不断取得进步。与此同时,街道积极配合区政府做好称之为
禅城区“世纪工程”的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工作,未来几年,将再现彰现岭南建筑风格、传统与现代神韵相融、商贸繁荣的新景观。
今年,祖庙街道将以成立祖庙艺术团为主要抓手,整合活动在辖区内近80多支各类艺术团队,充分发挥文体社团群众性、广泛性作用,活跃与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前言
一千年前,这里诞生了岭南文明的先辈;
一百年前,这里绽放了中国近代文明的蓓蕾;
一年多前,这里展开了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画卷。
这里,就是
禅城区祖庙街道。一个承继着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敢为人先的地方;一个继往开来、日新月异、生机勃发的地方;一个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民风纯朴的地方。
2006年6月,狮舞、
粤剧、龙舟说唱、木版年画、剪纸、石湾公仔等6项佛山“非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佛山狮头、佛山木雕、佛山
彩调剧、佛山秋色、
佛山祖庙北帝诞、行通济等多项民间手工艺和民俗入选第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值得欣喜和鼓舞的是,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可以在昔日
禅城区古镇——祖庙街道找到其起源及发展踪迹,它们是佛山文化的名片也是神韵所在,让源远流长的文化祭奠得到传承和繁衍。时至今日,这一颗颗瑰宝在历尽千年风雨的洗礼之后,依然光彩不减,灿烂隽永。
本展览旨在展现起始发源于我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体现佛山初地,人文
佛山祖庙的深厚内涵,为市民了解地方文化提供一个鲜活的基地,给文化大街的建设添上精彩的一笔!
佛山初地
塔坡庙在市区京果街1号。该处为
晋朝蹋宾国僧人达毗耶舍“结茆讲经”的塔坡岗“经堂"旧址,相传此山岗因唐
贞观二年(628)曾出土经堂的铜佛三尊,遂得名“
禅城区”,故此地与佛山得名有关。唐以后建有经堂寺,至明初
洪武间大毁寺观时被拆,明天启七年(1627)拟重建时,塔坡岗已开辟为普君墟,不宜建寺,遂迁址万寿坊重建“塔坡禅寺”(经堂古寺)。而该旧址则建为
岱庙,又称塔坡庙,于清
爱新觉罗·颙琰元年(1796)重修。规模极小,通面宽仅4.58米,建筑面积不足42平方米,竟分为头门和正殿两进,马鞍式风火山墙,梁架为硬山搁。庙前原有一口水井,相传是
唐朝始建时所凿,井泉清冽,永不枯竭,至今附近居民仍在使用。在井台旁的屋墙上,原镶嵌有唐
贞观二年的“
佛山市”石榜及“佛山初地”、“牧唱遗风”石匾等遗物。古镇
禅城区曾以
庙宇众多驰名于世,弹丸之地竞有大小神庙148座之多,由于工商业城镇寸金尺土之故,比该庙还小的庙所在多有,塔坡庙虽小,却是佛山得名的重要物证,民间向来就有“未有佛山,先有塔坡,不去塔坡,未到佛山”具一定的历史价值。
粤剧文化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大戏,属于皮黄系统,受昆、戈、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借取其唱腔之所长又吸收地方音乐和
民俗音乐并以粤语方言演唱,既与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别具典型的地方特色。明末清初,佛山粤剧活动相当兴盛,并建有“琼花会馆”。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
张五,寄居于
禅城区镇大基尾以
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祖庙街道承袭了
粤剧文化的优秀传统,粤剧团、
曲艺团队众多。区域里除了有一支闻名中外的专业剧团——
佛山青年粤剧团外,还有30多支长期活跃在
佛山祖庙辖区的民间曲艺社团,包括
佛山市粤乐研究社、佳韵曲艺剧团、祖庙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曲艺社、普君粤剧社以及没有团队名称的“私伙局”等。在这里,粤剧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粤剧,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传统民间艺术,将会在祖庙街道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传统手工艺
1.佛山剪纸
佛山的民间剪纸,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由于其剪纸制作方法采用了剪、刻、凿、印、写、衬等,在种类上便可分纯色剪纸、铜衬料、铜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其作品在剪刻时很讲究,多用小刀或剪刀在纸上或特制的铜箔、锡箔上剪刻而成。尤以铜写料最具特色,溶汇了绘、刻、写的技法,使作品苍劲右拙、金碧辉煌。佛山剪纸在一百多年前也用作建筑、家具雕刻的底稿,后又用于室内装饰。贴在门楣、柱枋上,也用于祭礼、扎作、花钱、炮竹等装饰。
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碧辉煌的特点,多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 2.
佛山市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也是中国民间年画流派之一。它使用佛山著名特产“银珠”制成的
红色氧化铅作底色,色彩强烈富丽,有“
千日红花”之称,可耐日晒雨淋而不变色。佛山民间木版年画,包括门画(俗称
门神)、年画与神像画,统称为年画。明清两代,木版年画进入巅峰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广东佛山“四大木版年画”系列。
3.佛山木雕
佛山还是
广东省木雕的重要产地之一。佛山木雕以红木雕刻为主,也有贴上金箔而成为金漆木雕,以刀法利落,线条简练,豪放、粗矿、流畅,构图大方饱满,装饰性强而著称,题材以人物、动物、花卉、瓜果等为多。
佛山祖庙前殿、正殿所陈列的大型神台,就是
禅城区著名的金漆木雕杰作之一。其中所雕刻的内容包括“
荆轲刺秦王”、“
李元霸伏龙驹”“竹林七贤”与“
薛刚”等故事。
4.佛山狮头扎作工艺
佛山市扎作狮头源于明代,兴起于
清代乾隆。相传在明代,佛山一带有一只独角怪兽,眼大口阔,发出“连连”的怪叫声,百姓称为“连兽”。这怪兽时常夜出糟蹋农作物,残害禽畜,弄得鸡犬不宁,于是百姓相议要消灭怪兽,就根据称为兽中之王的狮子形象特点,用竹篾、彩纸制成形状凶猛的狮子,再用彩布做成狮身,挑选精壮汉子戴着狮头,带着
锣鼓,埋伏在怪兽出没的地点。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猛向怪兽冲去,那怪兽吓得拔腿就逃。此后,怪兽再没有出现过了。因此,舞狮驱邪便相沿成俗,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至
清代乾隆,
禅城区已设有“狮头”制作行,不少地方、团体定做佛山狮头。现在,舞狮已人微言轻民间传统娱乐,比武竞技活动遍及华南、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及至欧美的华人地区也常见这一民间传统活动。
彩调剧,佛山民间称作灯色。扎作,是以人物、动植物、亭台楼阁等为对象进行立体造型制作,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设计制作的灯色是
中原地区传统灯色艺术的一支主要流派,具有江南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传统上称“佛山灯色”,明清时期的史志早有详细记载。
佛山灯色扎作主要以竹篾、铁线等材料手工扎作成型后粘贴上各色丝绸布料、花边、彩穗,配衬上佛山特有的“佛山剪纸”图案,或在丝绸上绘画各种图案而成。佛山灯色扎作艺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款式和品种更丰富多彩,并由原来的室内艺术走向广场艺术,由单个作品走向规模组合,其特点是造工传统而造型新颖,夸张而不离实,玲珑剔透、造工精细,白天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夜间通透明亮,金碧辉煌。
民间民俗
1.传统秋色
秋,是指秋季,丰收之意。色,是指景色。秋色,就是秋天举行的会景游行活动。著名的
禅城区传统秋色,早在明代
永乐年间(1403年-1425年)就已经出现了,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佛山秋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以民间生活、爱好、风情为依据,是表演艺术与
工艺美术结合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色”:车色、马色、飘色、水色、地色和灯色;“品”:扎作工艺品、仿古工艺品、花卉工艺品、果品工艺品、鳞工艺品五个门类。现在,两广地区盛行的民间花灯巡游活动,就是出自佛山秋色。现在,祖庙街道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正在计划让每年的秋色大游行活动正常开展起来。 2.行通济
通济桥是
佛山市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由于该桥横跨
军桥,是通往
顺德区、
番禺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300多年来,每年
正月十六,
禅城区乡民倾城而出,步行走过“通济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这一佛山特有的民间俗语。现在,该古老习俗也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2006年还组织了“畅行通济·引财归家”——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现在,“行通济”活动对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佛山祖庙北帝诞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一个融宗教性、娱乐性、世俗性、群众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活动。它的起源与北帝崇拜和佛山祖庙的修建密切相关。北帝,又名玄武、真武、玄天上帝、黑帝等,在珠江三角洲民间则多习称为北帝。作为北帝崇拜的载体,
禅城区祖庙从宋代
元丰年间(1078-1085)建立以来,以其“历岁久远”,成为佛山“诸庙之首”,很早就形成了乡耆、士绅来祖庙议事的“庙议”规矩,使祖庙成为一个集政权、族权、神权为一体的著名
庙宇,华南著名的民间信仰中心之一。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
佛山祖庙北帝神诞,在诞期不仅要建醮贺诞,而且还举办各种祀神庆典活动。
改革开放后,民间自发恢复起北帝诞活动,并呈现出一年比一年兴旺的景象。近年来的
真武大帝诞,又开始逐步呈现古代北帝诞“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的盛况。
北帝诞作为
禅城区最大的群体性祭祀和娱乐活动,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极力表现北帝诞生时“繁华鼎盛”的宗教性和辐射海内外的广泛影响力,是海内外佛山人认同的精神维系。从2000年起,佛山每年
上巳节北帝诞日,
佛山祖庙都会举办庙会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动。
创建活动
祖庙街道以创建平安街道为目标,通过开展“平安和谐村”、“粤鹰3”等行动,加大投入和采用群防技防等手段,协调各职能部门,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辖区治安复杂地段进行联合整治,使得
佛山汽车站长期交通拥堵、厚安水果批发市场秩序混乱等顽疾得到了彻底整治。祖庙街道还率先在
郊边村、简村开展平安和谐示范试点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建立治安联防机构,增加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等,大力推进平安和谐创建工作。仅郊边村创建活动的一个月,就实现了从“多发案”到“零发案”的转变。之后,及时推广了两个村的创建工作经验。通过创建平安和谐村,基本实现了稳定有序、优美整洁、平安和谐的目标。
由于街道的户籍人口占到全区一半以上,社区服务水平高低与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质量。为此,及时整合相关资源,街道社区行政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顺利运行,为社区居家养老、工疗康复等走在全国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街道还在
禅城区率先创立街道社区帮扶中心,先后募集近500万元,使辖区的上千名存在特殊困难的群众及时得到必要的帮助。同时,通过街道侨联积极与澳门禅城联谊总会联系,在2007年3月份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
佛山市荣誉市民、澳门佛山禅城联谊总会会长、禅城区侨联名誉主席
梁华及该会同仁的大力支持,捐资百万帮扶乡梓在坊间广为传颂。
祖庙未来
未来5年的祖庙街道:城市风貌日趋靓丽,岭南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更加繁荣,城市管理有序,社会安定,环境优美和谐,市民更加宽裕文明的禅桂组团核心区,也应是引领佛山市5+2组团式城市未来发展的示范街区。力争到2010年,在确保全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经济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