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方向)人,三国时期
曹魏官吏。
杜畿年少的时候在
荆州市生活。在他继母去世后,他带着母亲的灵柩向北返回故乡。杜畿被
曹操任命为司空司直,兼任西平
知府。之后他又被调任为
山西省太守。后来他又升为
司隶校尉,被封为丰乐亭侯,接着再升为
尚书仆射。公元224年,杜畿接到诏令制造御楼船,在试航的时候,因为遭遇大风,杜畿随着船沉没而死亡,被朝廷追赠为太仆,谥号
蔡戴侯。
人物生平
年轻有为
杜畿是
东汉末年京兆杜陵人(今
西安市境内)。说起他的家史,还真有些辉煌。他的祖宗
杜周、
杜延年父子,是曾经在《
史记》《
汉书》中留下姓名的大人物。杜周是个酷吏、贪官,而杜延年是个好官。杜家到了杜畿父亲那一辈,已经不再做官,是普通人家了。杜畿母亲去世很早,父亲续娶,家里来了一位凶狠的后娘。后娘到家没多久,杜畿的亲爹也去世了,年幼的杜畿便由后娘一个人照管,这日子就别提多苦了。史书上很简单地提了一句:“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也就是说,杜畿从小受尽了后娘的欺负,但是坚强地活下来了,并且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拥有了孝子的名声。
汉朝以孝治天下,孝子做官的机会是比别人多的,出了名的孝子,做官就更容易。杜畿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京兆功曹,官职不算高,但对年轻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功曹”这个官职,是太守(在
京兆为尹)的
属下,主管“选署功劳”,也就是考察、记录、推荐本地的优秀人物,应该是很有实权的。这还不算,杜畿还得到一个兼职,郑县令,等于是县里的一把手了。也就是在这个岗位上,杜畿第一次显示出自己不平凡的政治才能。郑县的前任县令,政绩不佳,在任时积压了很多案件,监狱里关了几百人,既不判也不放,就把人家锁在牢里受苦。杜畿到任后,首先处理这件事情,他亲自到监狱审案,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全部结案,该判的判了,该放的放了。年轻人处理案件,不可能处处周到、公平。但清理积压案件是一件大事,杜畿能在很短时间内把这件事办了,说明他识大体,顾大局,懂得轻重缓急。所以,他受到了上级和同僚的称赞。不久,杜畿被举为孝廉,升了官,担任汉中府丞。
乱世流离
东汉末年,朝里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朝政黑暗,民生凋敝,激发出一场著名的
黄巾军起义,起义平息之后,又是董卓乱政,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作为下级官员的杜畿,对此无能为力,只好明哲保身,弃官逃命。带着年迈的后娘,到相对安定的
荆州市去做难民。在荆州过了几年,后娘去世了,中原也相对稳定了,孝顺的杜畿于是带着后娘的灵柩返回故乡
京兆。
在回乡的途中,发生了一件惊险而有趣的事情,从中可以观察到杜畿的胆略。杜畿是和许多老乡结伴而行的,路上遇见强盗,同伴们都吓跑了。杜畿带着棺木,没法跑,干脆就站着不动。强盗们一看,还真有不怕死的,就张弓搭箭,要射杀杜畿。杜畿冲着强盗们拱拱手,很客气地说:“各位好汉,你们拦路抢劫,不就是为了发财吗?我身边又没有钱,只带了一具棺木,你们射我有什么意思?”强盗们一想,白白杀个人,确实没有意义,就放过了杜畿。杜畿回乡后,他的朋友、
山西省人
张时,正担任着
京兆尹,就聘他继续担任功曹。朋友照顾,固然是好事,但好朋友变成上下级关系,也自有难以相处的时候。张时对杜畿不太满意,认为他阔达疏诞,不负责任,干不好功曹这个职务。杜畿呢,不好公开顶嘴,只好在私下里发牢骚:“我做不好这个功曹,但我到你老家河东当个
太守,是能胜任的。”
受命河东
杜畿在张时手下干不出味道,干脆又弃了官,跑到京城许都,再寻找做官的机会。他结交了侍中
耿纪,晚上就跑到耿纪家里聊天,谈论时事,经常谈到天亮。而且,谈论时声音洪亮,隔壁人家都能听见。隔壁住的是
曹操的心腹谋臣
荀彧,杜畿一谈论,荀就在隔壁支着耳朵听。听了几次,他了解到杜畿的才能,就派人找到耿纪,质问道:“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耿纪就把杜畿介绍给荀彧,荀彧和杜畿谈了几次,双方处得像老朋友一样。于是,荀彧把杜畿推荐给了曹操,曹操惟才是举,正是用人之际,任命杜畿为司空司直。
司直的级别是“比二千石”,相当于“副太守”了,主要的任务是辅佐丞相,搞监察工作,检举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曹操当时担任司空,相当于丞相。司空司直,就等于是
曹操身边的亲信了。过了不久,曹操给杜畿任命了重要的官职,“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
太守”。
东汉末年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把
河东郡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敏感的战略位置。河东郡本属
司隶校尉管辖,当时的司隶校尉
钟繇,是曹操的亲信,所以河东郡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
太原市刺史高干是
袁绍的外甥,并州属于
袁夫人的势力范围。而当时
黄河西岸的关西地区,属于
马腾、
韩遂的势力范围。在曹操与袁氏争锋的时代,袁曹双方都想得到关西马腾、韩遂的支持。袁绍一方,要想与马腾、韩遂势力接触,就必须争夺河东郡。所以,并州刺史高干委派
郭援为
山西省知府,带兵进攻河东,试图赶走朝廷任命的河东太守
王邑。钟繇争取到了马腾韩遂的支持,率兵反击,杀了郭援,击退了袁氏的部队,河东暂时安宁下来。河东
太守王邑,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深得河东百姓的爱戴。但他却不是
曹操的亲信,心向朝廷,不一定事事都听曹操的。曹操为了防止并州刺史
高干的势力,向西与
马腾韩遂、向南与
刘表接触,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
河东郡的控制。所以,尽管王邑深得民心,也必须把他调开,另派一位亲信担任
山西省知府。曹操要求
荀彧推荐一位像
西汉萧何、
东汉寇恂那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才,镇守河东。荀彧仍然推荐了杜畿,说他“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当时,杜畿正在赴西平太守的路上,曹操就派使者乘快马,把杜畿追回来,改道河东就任太守。
艰难上任
汉朝的郡守,权力很大,等于是镇守一方的诸侯,原
太守王邑当然不愿意被征调离职,他采取了几套手段来对抗。一方面,派了几千兵马,阻断黄河渡口,不让杜畿入境上任;另一方面,派部下
卫固和范先,分别去找
钟繇谈判,表达民意,要求把王邑留下来。王邑等人以为只要反映出民意,就可以取消这次征调。钟繇理所当然地不会同意卫固和范先的请求,反而严令王邑尽快交出印符,由杜畿接任。王邑一气之下,自己带着印符,跑到许都找
刘协讲理去了。
钟繇是很有手段的人,他请求
曹操派
夏侯惇的大军,消灭卫固和范先的部队,为杜畿的上任扫清障碍。杜畿这时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表达了他的爱民思想。他说:“
河东郡有三万户居民,大家都希望安居乐业,并不是都想跟着
卫固作乱。如果大兵入境,河东百姓就会被卫固胁迫,死战抵抗。如果夏侯将军不能取胜,那河东这一带的局势就乱了,再也无法控制;如果能够取胜,那么河东的百姓就会丧失尽。现在卫固等人,并没有公开反对朝廷,只是打着老
太守的旗号拒绝新太守,并不敢真的杀害新太守。我不带兵马,单车上任,他们不敢和朝廷翻脸,只能假意接受我。我在河东待上一个多月,就能想办法制伏他们。”于是,杜畿不等大军到来,自己绕道黄河津渡,进入
山西省境内,单车上任。
据《
魏略》记载,
河东郡掾
卫固,与杜畿是老朋友,早就认识,有几分情面在。而
中郎将范先,却和杜畿没有交情,一见面,就动了杀害杜畿的念头。
范先对卫固说:“想当老虎,却害怕吃人肉,那算什么老虎?现在不杀杜畿,必有后患。”卫固却犹豫不决。范先为了警告、威胁杜畿,陆续杀害了郡主簿等三十几位下属官吏。杜畿呢,此时一味地装孙子,唯唯诺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卫固见杜畿软弱可欺,也就取消了杀心,对范先说:“杀了他,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招来世人的唾骂,说我们杀害长官。看样子,我们是能控制他的,还是留着吧。”范先同意了,于是举行上任典礼,奉杜畿为河东
知府。
杜畿为了进一步麻痹
卫固和范先,郑重地表态:“卫氏、范氏,是河东的名门望族,郡里的大小事务,全要仰仗你们二位,我只是坐享其成罢了。但是,国家有国家的规矩,上下级的礼节不能废弃,有什么事,大家要一起商量才是。”卫固和范先都表示同意,杜畿于是给他们正式的任命,以卫固为
都督,兼任郡丞和功曹;而全郡三千多名将校士兵,全由
中郎将范先统领。这等于是把全郡的实权,全都给了卫固和范先。这两人放了心,便不再提防杜畿。
杜畿能够有刀光剑影中保全性命,除了自己的智谋外,
钟繇的外部支持也不可忽视。钟繇和
夏侯惇即将到来的大兵,使
卫固和范先不敢在短期内向杜畿动手。
瓦解豪强
卫固、范先既然掌握了河东的实际权力,为了自己以后的安全,也为了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他们就必须扩大军队。杜畿呢,不能公开反对,就用了一个阴损的招数,对卫固和范先说:“如果你们想干大事,就必须争取民心,让百姓支持你们。现在公开征兵,百姓们肯定认为快要打仗了,心里害怕。兵还没有征到,百姓们就先逃亡了。不如动用钱财,不动声色地,陆续招募士兵。百姓们谁想要钱,谁就来当兵。”
卫固、范先两个大家族,都是很有钱的,就同意了这个办法。招兵时,各处的将校,为了多吃空饷,都大肆舞弊,多报名,少招兵,乱哄哄地闹了几十天才停止。卫固和范先花了许多钱,实际上没有征到多少兵。
接着,杜畿又给卫固出了一个歪主意,他说:“人都是最顾家的,咱们手下这些将校掾吏,平时回不了家,心里都很埋怨。不如给他们放放假,有事时再召集,也不会太困难。这是团结人心的一个办法。”糊涂的卫固,为了收买人心,又同意了。这样,
卫固和范先的心腹爪牙,就被杜畿成功遣散了。而杜畿本人,私下里又做了许多说服工作,悄悄团结了一批支持自己的人。
不久,
河东郡周边地区的战乱就开始了。白骑军地进攻东垣,高干军进入濩泽。各郡的情况都比较糟,
上党郡,各县长吏被杀;
弘农郡,
知府被囚禁。而在河东郡,卫固等人准备起兵响应高干,但将校已散,匆忙之间召集不起来。太守杜畿呢,知道各县会支持自己,便带领亲信数十骑,逃离郡城,找了一处坚固的县城拒守。全郡各县吏民,纷纷向杜畿那里集中,团结应变。几十天内,杜畿就召集了四千多人马,实力雄厚。
卫固和范先带着自己的兵,伙同高干和张晟的部队,进攻杜畿,不能取胜,又跑到各县抢掠,也没有什么收获。不久,
曹操派的大兵到来,
高干和张晟败走,卫固和范先被杀。在杜畿的建议下,卫固和范先的党羽被曹操赦免,回家各操旧业。
河东郡的局势,就算是平定了。
河东郡没有经历太严重的战乱,早早地安定下来,人口、财产损失都不大。杜畿便开始行使其太守的权力,带领百姓恢复生产。
为政有道
杜畿的为政之道,结合了儒、道两家的特点,既宽惠爱民,又清静无为。就以诉讼来说,他秉承
孔子“必也无讼乎”的观念,尽量地为百姓讲道理,做说服和调解工作,不厌其烦,劝涉讼的百姓回家反思,寻求解决之道。如果不能服气,可以再到官府,听太守讲道理。这样,就激发了百姓的良知,父老们都自责道:“有这样爱民的好
太守,我们为什么不听他的教诲呢?”于是,百姓之间的纠纷、诉讼越来越少,社会也安定了。(史书记载一般都简略,杜畿的这种息讼方法,应当主要用于一般的
民事诉讼法。汉朝和
曹魏,法令都很严峻,对于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等恶性
刑事案件,自然另有一套凌厉手段的。)
杜畿经常到下属各县巡视,发现有孝子、贞妇、顺孙,就下令免除他们的徭役,鼓励他们好好劳动,好好生活。
在农业生产方面,杜畿督促百姓,努力耕织,多养牛马。就连养鸡养猪养狗这些小事,杜畿都非常关心,定有章程。
河东郡的经济,很快就搞上去了,百姓们辛勤务农,丰衣足食,官府也积蓄了大量的粮草。
解决了吃饭问题,杜畿又开始提倡教育。因为处在乱世,军事不可不讲,他就在冬天农闲时,召集青壮年男子搞军训。另外又开设学校,亲自担任教授,传授儒家经典,在全郡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风气有了很大的转变。河东有一位名儒叫
乐详,曾经协助杜畿搞教育。后来,杜畿把乐详推荐到朝廷,担任博士。许多年后,河东郡的儒士特别多,人们认为,这都是杜畿教化的结果。
关西的
韩遂、
马超作乱时,附近的
弘农、冯各郡县,都有归附行为。而河东郡与韩遂马超的地盘相邻,百姓却没有异心,仍然安居乐业。
曹操驻军蒲坂,与敌军相持多日,军粮全由河东一郡供应。等曹操削平叛乱,得胜班师时,
河东郡积蓄的粮食还剩余二十多万。曹操非常激动,下令表彰杜畿:“河东
太守杜畿,
孔子所谓‘禹,吾无间然矣’。增秩中二千石。”
曹操征
汉中市张鲁时,从河东调发五千名民夫运粮,民夫在路上自相劝勉:“人总免不了一死,可不能辜负了我们府君!”在千里运粮,艰苦转战中,五千名民夫没有一人逃亡。
后来,曹操表彰道:“过去
萧何平定
渭河平原,
寇恂平定河内,您也有他们那样的功劳,即将授予您纳言的职位。但是又考虑到河东郡是我的股肱要地、充实储备的所在,占据那里就足能控制全国,所以还要麻烦您去那里坐镇。”
当时杜畿不仅爱民如子,为政有道,而且不避权贵,品德高尚。平虏将军
刘勋,是
曹操的亲信,朝廷大员没有人不怕他、不趋奉他的。刘勋知道河东富足,又盛产大枣,就写信叫杜畿给他送些枣子,杜畿再回信中婉言拒绝。后来,刘勋谋反被诛,家也被抄了,曹操看到了杜畿给刘勋的回信,感叹道:“杜畿可谓‘不媚于灶’者也。”(“不媚于灶”典故出于《
论语》,指不阿谀权贵。)
天下战乱,人口稀少,妇女便成了重要的资源。魏国曾经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妇,分派到妇女少的地区,婚配生育。各郡的
太守们,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政绩,就想尽量多地征集本地寡妇。有些寡妇已经再婚了,他们也要把人家拆散。一时间,妇女们背井离乡,怨声载道。杜畿在河东,也必须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妇,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后来,杜畿升官到朝廷,
赵俨继任河东太守,送的寡妇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曹丕曹丕责问杜畿:“以前你送得那么少,我还以为河东没有寡妇。现在为什么又多了起来?”杜畿正颜厉色回答道:“我以前征集的寡妇,都是死人妻。现在赵俨征集的,都是活人妻!”曹丕和周围的人一听,脸色都变了。
一世清名
杜畿在
河东郡,共当了十六年
太守,史书评价其政绩为“常为天下最”。
曹操被封为
魏王后,曾经任命杜畿为尚书,但因为河东郡位置重要,仍然命杜畿回任河东
知府。曹丕继任魏王后,给杜畿赐爵关内侯,又拜为尚书。
曹丕称帝后,杜畿进封为丰乐亭侯,邑百户,任
司隶校尉,后来又升为
尚书仆射。曹丕出征时,杜畿常留守京师,算是
曹魏的重臣了。有一年,曹丕命令杜畿监造御楼船。造成之后,杜畿亲自到陶河试船,不幸遇到风暴,溺水而亡,时年六十二岁。曹丕非常悲伤,在诏书中写道:“
夏朝的水官冥勤劳地工作而死在水中,
后稷勤劳地播种百谷而死在山上;已故的尚书仆射杜畿,在孟津试航,以至翻船沉没,这是忠心的极致,朕实在为他痛惜。”称赞杜畿和古代的名臣冥、稷一样光荣殉职。追赠为太仆,谥为
蔡戴侯。
历史评价
荀彧:“杜畿其人也。“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其可试之。”
曹操:“河东太守杜畿,
孔子所谓‘禹,吾无闲然矣’。”“昔
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闲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
曹丕:“昔冥勤其官而水死,稷勤百谷而山死。故
尚书仆射杜畿,於孟津试船,遂至覆没,忠之至也。朕甚焉。”
陈寿:“杜畿宽猛克济,惠以康民。”“抑皆魏代之名守乎!”
《
魏略》:“博士
乐详,由畿而升。至今河东特多儒者,则畿之由矣。”“杜畿为太守,亦甚好学,署(乐)详文学祭酒,使教后进,于是河东学业大兴。”
《彧别传》:“
戏志才、
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李重:“近自
曹魏名守杜畿、
满宠、
田豫、
胡质等,居郡或十余年,或二十年,或秩中二千石假节,犹不去郡,或还不易方,此亦古人苟善其事,虽没世不徙官之义也。”
谢庄:“故黄霸治川累,杜畿居河东历载,或就加恩秩,或入崇辉宠。”
辛雄:“昔杜畿宽惠,
山西省无警;苏则分粮,金城克复。”
卢弼:“文聘在江夏数十年;杜畿在河东十,在并州、
冀州二十余年;吕虔在泰山十数年。皆久于其任,当时信任郡守、刺史如此。”
家族成员
史书记载
《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人物成就
杜畿担任河东太守时,于卫固、范先联结高干叛乱时据守,令叛军无法攻克。其治理河东,努力发展生产,又秉持爱民之心,其政绩为“常为天下最”。
人物评价
荀彧曰:“西平太守京兆杜畿,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