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峰
中国的森林学家
周晓峰,诸暨市,1933年3月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抗战胜利后返回浙江省高中时就读于当时全国四大名中之一的以数理见长的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在报考大学前的一段志愿辩论中,全年级几乎全是报考理工科,只有包括他的3人报考农学科和生物学科,他的辩论内容就是“必须有发达的农业,才会有富强的中国”。经过全国统考,他进入了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一年后经选拔留苏,赴北京学习俄语,后因海外关系未出国。同样原因未出国的同学基本都留在北京有关的各大学中,唯有他受“兴安岭、长白山茫茫林海”所吸引,而自愿转到东北林业大学学习,从此与大森林结缘。在他学习过程中,曾得一些著名学者的亲授,对他日后学术思想的形成和研究方向的选定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中林学原理课的“森林与水”部分是由著名森林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阳含熙讲授的,阳先生特别重视水分条件在植物生长和分布中的限制作用,这一句“水分不够”深深印刻在他的记忆中,使他在日后定位研究中,一开始就从水分循环入手,并长期坚持下来,终而使他在方法上和成果上均走在全国的前列。
人物生平
1933年3月出生于诸暨市。1951-1952年在南京大学森林系学习。1952-1953年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二部俄语培训学习。1953-1956年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学习。1956-1985年东北林学院助教、副教授,曾任室主任。
他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参加苏联著名林学家柯比可夫教授来华举办的林型研究班,赴南京市及广东鼎湖山等地调查研究。1957年“反右”运动后期,因为不愿给一位老同学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而被撤消党籍,这对他是一次沉重的政治打击,但他共产主义的信念并未动摇。1979年得以恢复党籍,党龄从1956年算起。
1958-1959年,他参加实验林场的建场劳动以及凉水林场“三万立方米突击任务”,虽然消耗了大量宝贵时间,也给身体留下了难愈的伤痛,但接触了采种育苗、扶犁铲趟、植苗造林、主伐更新、伐木集材和装车等等林农业的各个劳动环节,磨炼了耐劳精神和坚忍意志。使他对生产的每一环节都有了深切的体验和认识,为他日后在教学和科研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取得显著成效而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65-1966年春,他参加林业部组织的三门主干学科教材编写。在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的主要局(场)与工人实行三同,总结了当时采育矛盾及解决采育矛盾中采伐和更新技术上的经验。他负责将新青、乌敏河、根河市等局的经验总结为“三采三集循回作业法”等一整套采伐育林工艺过程和技术并编入了《森林经营学》、《森林培育学》等教材中。这一套工艺过程和技术直至今日在确保采育结合方面仍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1973年,他插队落户结束返回学校。为了追回被“文化大革命”夺走的宝贵时间,他立即投入到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工作中,并邀集一批教师将国外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编译,并出版了专集。同时,组织力量开展定位研究。在既无经费又无设备,生活和交通条件都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并逐步吸引了多个相关学科的教师参加。他们选定的课题既在基础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又与生产有密切关系。1979年开始,定位研究得以在林业部立项,随即转入“六五”期间的重点课题,以后一直得以延续。这一正确研究途径的确定及坚持实施,为他个人及生态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2年他发表了《红松阔叶林的恢复途径——栽针保阔》,从理论和方法上对这一途径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1988年他与同事联合国际林联召开了国际北方森林经营管理学术讨论会,使生态林业这一新兴的经营途径得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随后几年中,他作为黑龙江省科学顾问委员会林业组顾问,积极参与解决林业“两危”问题的调查及解危方案制定的工作。他的“低投入、高产出”的思想和发展生态林业的专题报告被纳入在上报国务院的报告中。
1985年东北林业大学教授、系副主任(1989年止)、生态站站长(1994年止)。1986年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林业组顾问。1989年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专业委员会理事、森林水文专业委员会理事。
1986年开始,他受邀参加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1989年出版)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1990年出版)的编写工作,负责撰写《森林生态系统》、《针阔叶混交林》等7个条目及参与林业学科全部条目的改稿、定稿工作。翌年,他与陈大珂共同主持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的研究”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林业部科技司主持,由他负责组织,有全国11个站参加,在帽儿山林场召开了林业系统的定位研究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全国联网及专家组,推举他担任组长。同时决定立即着手编写《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为总结定位研究成果又编写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这是使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走向网络化、规范化的一次重要会议。
1992年林业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全国联网专家组组长。1993年,他分别担任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长白山生态系统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及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山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系统开放实验中心等单位学术委员。1994年由他主编或参加编著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现有林经营管理导论》、《中国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等6本著作出版。
由于他在多篇论文中提出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必然性,受到中国新兴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界的重视。他是黑龙江省优秀专家,主持的“原始林次生林生态系统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森林公益效能的经济评价”课题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三等奖
1997年他受台湾大学邀请赴台北市参加海峡两岸生物技术与环境变迁对森林生态系影响研讨会。1998年他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被批准,他作为两名主持人之一,又投入紧张的研究中。
主要成就
技术成就
东北林区的地带性顶极红松阔叶林的主伐更新问题,一直受到中国林学界的关注,50年代后期曾有过集中的热烈讨论。由于当时盛行的“人定胜天”思潮的影响和片面学习苏联大面积皆伐经验,使“皆伐-人工更新”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主流,生产中甚至号召“砍掉杨桦,大造红松”。周晓峰在参加1960、1961年的“主伐更新科研大会战”中,对数百块各类林型和采伐迹地的调查分析后,与陈大珂教授合作在黑龙江日报上发表了《对东北红松林更新的初步意见》。文中,他针对当时“砍掉杨桦,大造红松”的错误做法,提出“应该尊重森林演替等自然规律”、“应充分运用自然生产潜力——天然更新的阔叶树”以及“留阔栽红的更新途径”。1982年他又在汇集一些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发表了《红松阔叶林的恢复途径——栽针保阔》一文,全面地论述了尊重与运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地带性顶极与非地带性顶极的相互关系、地带性顶极的弹性极限以及栽针保阔几种实验方式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在以后他们课题组发表的多篇论文及《天然次生林——结构、动态、功能与经营》一书又对此途径作了进一步阐述。80年代中,他通过林业系统的会议、讲习班以及东北地区营林工作现场会议,宣传推广栽针保阔途径,使之成为东北林区恢复红松林的主要途径,还进一步影响到南方林区(栽杉保阔)和西南林区。
1985年开始,他依据生态系统基本原则,通过优化结构提高功能,以生物自肥、系统自给为主线,设计了食物链加环的林-鹅-鱼-稻的生物循环系统和林药多层结构,在定位站实施并在林业部干部培训班每期设立生态系统与生态林业课程,他亲自进行讲授和现场实习,1986年发表了《生态林业中的适应与边缘效应》一文,1990年在全国生态林业研讨会上作了“适应、多样性、边缘效应——生态林业的重要原则”的报告,并参与组织林业部的全国生态林业试验联网,担任东北片的联络员。
在研究栽针保阔途径及生态林业的过程中,他将核心论点之一的“适应的前提”,从建立人类生态伦理观念的角度,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哲学基础,并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从1994年开始,他在研究生课程中系统讲授,他的论点还受到我国新兴的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界的重视。他应邀参加了全国第二次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研讨会,在大会上做了“适应是人与自然协调进化的关键”的报告,翌年,发表在该次会议的论文集中。他还参加了《中国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农林复合经营》两书的编写。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但生育周期长而且效应滞后,在研究时,如果仅仅采用一般短期的或涉及因子较单一的方法,往往难以确切揭示其规律和机理。周晓峰参加工作后,初期的10余年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这些实践,使他深切感受到当时的研究方法难以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相适应,在野外调查中常为寻找有足够可比性的对照样地而为难,这种感受驱使他在1973年插队落户结束返校后,立即开展定位研究,并着力于设计可比性尽可能强的试验,包括沿梯度线的对比,同时力求“长期连续”,以便掌握整个生态过程。
当时定位站的条件极其困难,只有一间破房子,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自己动手解决野外观测设施,包括几座近10米高的观测架,还要自己打柴、担水、做饭,有时一个月吃不上一滴油,有时春节期间一个人在山上坚守。他们顶住了政治压力,用自己正确的研究方向和艰苦的创业行动终于争取到大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逐步吸引了多个相关学科的师生参与,促使了定位研究的不断深入。1979年定位研究得以在林业部立项,以后又转入“六五”重点课题。从此获得了比较稳定的经费支撑,使“长期连续”得到一定的保证。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他于1991年正式提出了以“个体、种群、群落、系统四个水平同步进行”为中心的一套定位研究途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第一集,1991),成为他们开展定位研究的指导原则。这一套途径的提出,要比国际著名的LTER(美国长期生态学研究计划)早3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对不同尺度的生态过程的研究日益深入,不断获得成果,包括一批新的数据和新的结论。他们通过7条梯度线路的3年连续测定,发现三大硬阔(东北林区珍贵硬阔叶树水曲柳、胡桃、黄菠萝的通称)的适应立地条件是在山坡中部,而并非国内、外文献中所记载的“河谷两岸、山麓缓坡”,从而纠正了生产实践中依据传统文献误导而屡遭失败的做法;关于边缘效应,国内外有关论述全是属于正效应的。他通过东北林区的大量混交林调查,特别是定位站中专门设置的超过30年生的可比性很强的混交林固定样地所提供的数据证实,边缘效应有正、负之分,树种搭配不当的混交林会产生负效应,使生产力下降,而搭配合理的则产生正效应。这正是系统的合理结构导致“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机理所在,从而为“低耗高效”又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通过多次连续测定,他们发现蒙古栎不仅具有较高的养分转换效率,特别是具有很高的富含养分的树干径流量,超过其他森林类型的数倍至十几倍,不仅揭示了蒙古栎耐旱耐瘠薄的机理,而且为东北林区增加了一个极具培育价值的优质用材树种。他领导的课题组在森林水分循环的研究中,不仅大量收集不同面积的大小流域的水文资料进行较长时间跨度的比较分析,而且自行设计了对比集水区和不同类型、不同采伐方式的径流平衡场和封闭径流样方的试验测定,从而获得了水分循环各个环节上一系列可比性很强的数据,在森林对径流的增或减和消洪补枯问题上得出了比较明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他联合中国林学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8月共同主持了国际森林水文研究方法学术会议,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出版了论文集,其中一些测定方法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赞赏,并在一些定位研究站得到推广。
在1992年林业部科技司主持的全国11个定位研究站工作会议上,他被推选为专家组组长,从此投入了为全国联网的规范化、网络化的努力中。为调整和增设站点赴海南省四川省、新疆等地实地考察;为总结研究成果、统一研究方法,组织出版有关的专著文集;为改善、提高测试手段向有关部门宣传、说服,争取经费等等。从而使站网的研究工作和水平有了显著的进展。所获得的数据、结论,许多成为所在区域以至全国性的环境建设、森林经营和国土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他多次组织和接待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了大量博士、硕士研究生;各个定位研究站均已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良好基地。1995年以来,他又在初步实现了“长期连续”研究的基础上,将定位研究向全球气候变化的更大尺度范围扩展,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并与国际联网IGBP项目建立了固定联系。他们所具备的研究基础和努力的方向已为建立林业系统的创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晓峰对我国西北中国西南地区都做过调查,他清楚地认识到: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严峻问题是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其主导限制因子是“水”。他以对祖国、对人民和对西部开发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奋笔疾书写出了《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观点和植被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他在文中列举了历史上西部地区因不尊重自然规律,过度消费水而导致诸多绿洲覆灭的实例,强调“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共进”,西部地区尤应重视这一点。他同时还提出,区域发展必须根据“环境承载力”确定“适度发展”的原则。他指出,发展的内涵离不开“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维护和改善”三个方面,其中,环境维护和改善是基础。这是因为“环境承载力”是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我国既无条件也无能力再走传统的“高消耗、高产出、高消费”的工业化道路,唯一的必须选择“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各行各业都需遵照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共进的基础上,采用“低耗高效”的途径、规划和技术,也就是“适度发展”的原则,西部地区则更应如此。该论文是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应用生态学的典范,很快得到了林业、农业、水利、气象、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等诸多部门的专家和领导的响应,为国家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2004年,中国工程院组织了30余人的院士团,承担了国务院的重大咨询项目“东北地区水土资源生态战略研究”。这一项目是温家宝总理直接签署下达的,周晓峰作为4名非院士之一受聘于该院士团,并担任林业课题组的副组长。
周晓峰熟知东北林区的过去和现状。他为林业课题组设计了7张调查表格,这7张表格是根据建设生态林业的结构特色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设计的。林业组的准备工作和7张表格得到了总团团长钱正英院士的肯定,在预备会议上向其它9个课题组做了推荐。
在承担“东北地区水土资源生态战略研究”课题中,周晓峰提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应该期限延长20—40年”等多项建议。
周晓峰提出这样建议是有充分依据和缘由的。早在1998年,国家决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林业部“天保办”负责人邀请他起草了天保工程干部培训的教材提纲,并经过林业部讨论通过。随后编写出《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论》一书,成为指导“天保工程”贯彻实施的纲领性文献。他的这项初始工作,加上这次7张调查表汇总的大量系统的动态的数据,从而使他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及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周晓峰的建议得到全团的一致认可,纳入了课题组的报告和总团的综合报告,以及向国务院的汇报提纲中。2006年1月,在向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及11个部委领导的汇报会上得到了肯定——天保工程延期20年(至2030年)。当时估算,将给天然林区增加2400多亿元天保基金。
这项决策的实施,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重大而切实的支撑,这对提高我国森林的科学经营水平,带动全国重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年后,将还给国家一片优质高效的大林海。
周晓峰,“天保工程”延长20年的提议者,倡导推进中国生态林业的先行人。当下,他还在为如何实现“天保工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出谋划策,撰写出“抓紧实施森林保育,为国家提供优质高效的大森林”的决策建议,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干部培训教材,并上报给省部等有关领导,为“天保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殚心竭力。
主要论著
周晓峰,王晓春,韩士杰,等.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动态与气候变化[J].地学前缘,2002,9(1):227-231.DOI:10.3321/j.issn:1005-2321.2002.01.027.
周晓峰,赵惠勋,孙慧珍.正确评价森林水文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5):420-426.DOI:10.3321/j.issn:1000-3037.2001.05.005.
王庆贵,邢亚娟,周晓峰,et al.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森林植物多样性与环境梯度的相关性研究[J].林业研究(英文版),2006,17(3):252-254.
王晓春,孙龙,周晓峰,et al.一个世纪来黑龙江省森林景观动态研究[J].林业研究(英文版),2003,14(1):39-45.
郝建锋,金森,马钦彦,等.气候变化对暖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生产力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3):63-69.DOI:10.3969/j.issn.1003-7578.2008.03.012.
王庆贵,邢亚娟,周晓峰,等.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红皮云杉生态学与生物学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3):4-6.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7.03.003.
孙龙,王传宽,孙慧珍,等.生长季白桦干液流密度的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11):13-16.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7.11.006.
王庆贵,周晓峰,高兴喜,等.黑龙江省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与其生境条件的相关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2):15-16,19.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7.02.006.
孙龙,王传宽,杨国亭,等.生长季红松树干液流密度的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1):12-14.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6.01.005.
孙慧珍,李夷平,王翠,等.不同木材结构树干液流对比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34-1439.
王晓春,周晓峰,孙志虎.高山林线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3):301-305.
孙龙,国庆喜,郑文超,等.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中南段典型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通径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5):59-61.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5.05.022.
孙慧珍,周晓峰,康绍忠应用热技术研究树干液流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1074-1078.
[14]杨利平,周晓峰.细叶百合的生物量和营养分配[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1):138-142.
王晓春,周晓峰,李淑娟,等.气候变暖对老秃顶子山林线结构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24(11):2412-2421.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4.11.010.
孙慧珍,国庆喜,周晓峰.植物功能型分类标准及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2):81-83.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4.02.025.
孙慧珍,周晓峰,康绍忠叶斑病对白桦干液流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5):837-842.DOI:10.3321/j.issn:1000-4025.2004.05.015.
王晓春,孙龙,周晓峰,等.黑龙江省森林景观的格局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2):111-116.DOI:10.3321/j.issn:1006-687X.2003.02.001.
孙慧珍,周晓峰,赵惠勋.白桦树干液流的动态研究[J].生态学报,2002,22(9):1387-1391.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2.09.003.
王晓春,韩士杰,邹春静,等.长白山岳桦种群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7):781-784.
金森,周晓峰,国庆喜.中国寒温带森林与温带森林之间过渡边缘的检测[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5):561-567.
周晓峰,张远东,孙慧珍,等.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北部蒙古栎种群动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2,22(7):1035-1040.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2.07.009.
夏铭,周晓峰,赵士洞天然红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生态学报,2001,21(5):730-737.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1.05.007.
周晓峰.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可持续林业[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5):62-66.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0.05.015.
赵惠勋,周晓峰,王义弘,等.森林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5):58-61.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0.05.014.
王义弘,周晓峰,柴一新.水曲柳的更新造林和生长[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5):19-22.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0.05.005.
赵惠勋,周晓峰,王义弘,等.东北林区现有林分类经营的类型划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5):1-5.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0.05.001.
桑运荣,王传宽,郎广林,等.水曲柳的光合作用效率[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27(2):15-18.DOI:10.3969/j.issn.1000-5382.1999.02.004.
孙龙,王传宽,杨国亭,等.应用热扩散技术对红松人工林树干液流通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7,43(11):8-14.DOI:10.3321/j.issn:1001-7488.2007.11.002.
孙慧珍,孙龙,王传宽,等.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树干液流研究[J].林业科学,2005,41(3):36-42.DOI:10.3321/j.issn:1001-7488.2005.03.006.
夏铭,周晓峰,赵士洞天然蒙古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林业科学,2001,37(5):126-133.DOI:10.3321/j.issn:1001-7488.2001.05.022.
周晓峰.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观点和植被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林业科学,2001,37(6):97-104.DOI:10.3321/j.issn:1001-7488.2001.06.018.
周晓峰,蒋敏元黑龙江省省森林效益的计量、评价及补偿[J].林业科学,1999,35(3):97-102.DOI:10.3321/j.issn:1001-7488.1999.03.016.
孙龙,张全智,吕新双,等.生长季水曲柳树干液流密度的特征[J].森林工程,2010,26(4):19-22.DOI:10.3969/j.issn.1001-005X.2010.04.005.
孙慧珍,周晓峰,康绍忠应用热技术研究树干液流进展[C].//应用生态学报.2004:1074-1078.
周晓峰.黑龙江省省森林公益效能经济评价的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1998,(2):48-51.
周晓峰,王传宽.黑龙江流域的生态脆弱性及林业对策[J].林业科学,1997,(2):2-11.
王焕举,林华,周晓峰,等.黑龙江省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96,(12):44-46.
蔡体久,周晓峰,杨文化.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河川径流的影响[J].林业科学,1995,(5):403-407.
魏晓华,周晓峰.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与养分循环关系[J].农村生态环境,1993,(1):1-5,62.
张成林,周晓峰,吴昊,等.天然次生白桦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动态特性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3,(1):16-20.
周晓峰,李俊清.次生黄波罗林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S1):140-146.
李俊清,周晓峰.东北山区主要造林树种适生立地条件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S1):1-8.
李茹秀,李俊清,周晓峰.最优分割法划分6个主要造林树种的适生立地条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S1):54-61.
[45]李春阳,周晓峰.帽儿山森林景观质量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6):91-95.
周晓峰.生态林业中的适应和边缘效应[C].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1986:14页.
郝建锋.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典型森林类型影响趋势的研究[D].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2006.
吴晓春.小兴安岭原始林与次生林景观及数字化经营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5.
王庆贵.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理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4.
王晓春.中国东北亚高山林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4.
[51]杨利平细叶百合的生殖生态学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2.
孙慧珍.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树干液流动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D].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2002.
王明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森林火灾扑救辅助决策系统建设[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2.
张远东.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与绿洲稳定性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2.
洪军.中国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空间属性及动态[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0.
张成林.黄花落叶松人工林持续经营技术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0.
王晓春.长白山岳桦种群格局与动态--界面生态学中森林过渡带的研究[D].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2000.
邢亚娟.速生丰产林苗木配套生产技术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0.
张佩昌中林集团生态环境评价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9.
桑运荣.红松水曲柳蒙古栎叶片气体交换特征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9.
任青山.天然次生林群落生态位结构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9.
孙慧珍.气候变化与大兴安岭森林的关系[D].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1998.
张远东.胡桃楸生殖生态学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7.
徐萍.蒙古栎个体有性繁殖生态及相关习性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6.
许中旗.蒙古栎林的更新、生长及其生产力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6.
王庆贵.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6.
彭巍.森林固碳效率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5.
徐东升树种混交的效应与效益研究[D].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1995.
刘彤.蒙古栎种群生态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4.
张万里黑龙江省东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4.
张庆费.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效益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3.
陈列明.森林的水文效益分析及其经济评价[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3.
李春阳森林多种效益的计量及其经济评价[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1.
李文英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演替规律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1990.
陈大珂,周晓峰。对东北红松林更新的初步意见。黑龙江日报,1961-12-05.
周晓峰,王义弘,赵惠勋。关于三大硬阔的适生立地条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0,(4):1~10.
周晓峰,王义弘,赵惠勋。十个主要用材树种的生长规律。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1,(2):49~59.
周晓峰。红松阔叶林的恢复途径——栽针保阔。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增刊):18~28.
陈大珂,周晓峰。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的研究(Ⅰ)、(Ⅱ).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4,(4):1~11;1985,(1):1~18.
周晓峰。生态林业中的适应与边缘效应。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6):1~8.
参考资料
周晓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22-01-0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技术成就
主要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