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1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犹太裔小提琴家、指挥家。梅纽因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罕见的神童”,更被称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他还是一位积极的音乐活动家、
教育家和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主要代表作品有《Yehudi Menuhin Plays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Yehudi Menuhin Plays Mozart》等。梅纽因被誉为小提琴音乐的“权威诠释者”,其演奏令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惊叹。
梅纽因自幼就对音乐有强烈的兴趣。1926年秋,他慕名去巴黎向世界级小提琴家乔治·艾涅斯库和阿道尔夫·布希求教。一年后他同纽约爱乐乐团一起在卡耐基音乐厅的演出大获成功。同年他在欧洲登台演出,逐渐闻名欧美地区。1935年,他的环球公演之旅结束后,选择了隐居。两年后重返舞台,并于1963年创办了“耶胡迪·梅纽因小提琴音乐学校”。1965年
英国女王授予他荣誉爵士(KBE)头衔。1966年,梅纽因与
拉维·香卡在巴斯音乐节合作演出。次年,合作发行专辑《西方遇见东方》,连续18周霸榜最畅销古典
黑胶唱片,并摘得
格莱美奖大奖。1969年起,他3次连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理事会主席。
1979年,梅纽因访问中国,获聘
中央音乐学院名誉教授。1982年访华与中国
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演出三场。1985年成为
英国荣誉公民,并获得正式
犹他爵士队头衔。两年后获得英国
功绩勋章(OM)。1992年,他获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1997年访华期间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并担任指挥。1999年3月12日,梅纽因在德国柏林逝世。梅纽因与留声机
唱片公司(
EMI集团前身)签订了终身专属录音合同,这份长达68年的合作直至他去世,创下唱片业史无前例的纪录,他总共为该公司录制了300多首作品。
梅纽因毕生致力于教育与人道主义事业。他在瑞士创立了梅纽因国际音乐学院及音乐节。他在英国创办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在瑞士为年轻弦乐家设立国际学院。他不仅创立了Live Music Now,也启动了国际青少年
小提琴赛。他不仅专注全面教育与精英培育,也希望通过音乐活动影响世界。他获得了格连·古尔德奖、
格莱美奖等多个荣誉奖项。同时,他是二十余所名校的名誉博士,拥有多城荣誉市民及金奖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6年4月22日,耶胡迪·梅纽因出生于
纽约,父母都是犹太人。梅纽因从小就对音乐有强烈兴趣。梅纽因出生不久,全家迁居
旧金山。从4岁开始,他就跟小提琴家西格蒙德·安克尔学小提琴。
艺术生涯
1921年10月26日,仅学习了6个月
小提琴的耶胡迪·梅纽因在费尔基特大酒店举办的学生演奏会上登台演奏。接着,他师从
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路易斯·珀辛格。1923年,年仅7岁的梅纽因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在音乐会上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天赋异禀的出色表现一战成名。耶胡迪·梅纽因获得了“神童"称号。
1926年秋,梅纽因慕名去巴黎向当时公认的世界级小提琴大师乔治·艾涅斯库和阿道尔夫·布希求教,艾涅斯库听了梅纽因的演奏后,心里非常高兴,提出免费给他上课。一年之后,耶胡迪·梅纽因回到了
纽约,他同
纽约爱乐乐团一起在
卡内基音乐厅成功地演奏了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
小提琴协奏曲,评论家们对此惊叹不已。同年,耶胡迪·梅纽因在巴黎演奏了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贝多芬和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
协奏曲,这是他在
欧洲初次登台献艺,没过多久便闻名欧美等地区。
1929年,梅纽因来到柏林,演奏了勃拉姆斯和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演奏完毕后,观众鼓掌并欢呼,街上有许多人聚集,警方在现场维持秩序。1931年,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小提琴竞赛上,梅纽因获得了头奖。同年11月14日,他与该乐团一起演奏了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以此来庆祝莱比锡的格文特洪斯乐团创建150周年。乐曲演奏完毕后,观众要求再次演奏,乐团顺应观众要求进行了重复演奏,这是该乐团历史上的第一次。同年,梅纽因与“留声机
唱片公司”(
EMI集团的前身)签订了一项终生的专属录音合同,这一合同一直延续至他逝世,经历了68年之久,这是唱片工业史上一项无人能企及的成就。
1935年,耶胡迪·梅纽因举行了一次环球一周的旅行演出,在十几个国家的60多个城市举行了公演,每到一处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这次旅行演出之后,梅纽因一度退出舞台生活,隐居乡间18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耶胡迪·梅纽因对小提琴演奏规律以及对拉琴有影响的其他诸种因素进行了悉心钻研。从此,他的演奏技艺更蒸蒸日上,演奏风格的纯净和阐释的深邃,成为他的演奏特征。
1937年末,耶胡迪·梅纽因重返舞台。他的演出曲目中又增加了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
罗伯特·舒曼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943年,梅纽因结识了
匈牙利作曲家
贝拉·巴托克,并约请巴托克创作一首小提琴独奏
奏鸣曲。后来这首
小提琴曲成为梅纽因最拿手的曲目之一。20世纪40年代,他几乎暂停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医院和前线附近为盟军部队演奏了数百场音乐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耶胡迪·梅纽因奔走于世界各地,为盟军和红十字会演出500多场。1945年,他还专门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演奏。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的职业病又开始发作,右手出现剧痛。但他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终于克服了这一致命打击,重新在舞台上出现。由于每天能够坚持练习,所以他的琴技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准上。1952年,梅纽因去了
印度,在那里他跟印度瑜伽大师B.K.S .
艾扬格学习瑜伽,后来他把艾扬格介绍给了世界其他地方。在梅纽因最后一次巡回演唱会中,他在更衣室里练习瑜伽。同样在印度,梅纽因对
印度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梅纽因首次聆听了印度著名的
西塔尔琴大师拉威·
拉维·香卡的演奏,随后便邀请香卡前往
欧洲。二人共同完成了数张印度音乐的录音。早在1959年,梅纽因便在英国巴斯音乐节上引入了印度音乐的表演,这一举措比披头士乐队对印度音乐展现出兴趣还早。
梅纽因从1959年起久居
英国。此后,他除了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出之外,在英国和
瑞士每年都要安排梅纽因音乐季节,由他担任指挥。1963年,他还在英国创办了一个专门培养和训练来自世界各国的6至11岁的天才儿童的学校——梅纽因音乐学校。1966年,梅纽因与
拉维·香卡在巴斯音乐节的合作演出反响良好,次年,他们合作发行了名为《西方遇见东方》(West Meets East,1967)的唱片,一经发布便轰动乐坛,连续18周霸榜最畅销古典
黑胶唱片,并一举拿下当年
格莱美奖“最佳
室内乐演奏奖”。这张专辑的A面包含在五声拉格“Gunkali”基础上创作的“Prabhati”;由两种基础拉格混合创作而成的“Puriya Kalyan”,以及在“Tilang”拉格基础上创作的“Swara Kakali”。
1969年起,耶胡迪·梅纽因3次连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理事会主席。
英国的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等授予他11个
荣誉学位。他是165 个组织和委员会的成员,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演奏、指挥、教学、录制唱片、组织音乐节、参加比赛的评判、旅行、讲学、写作广播、拍电影以及从事救济工作与慈善事业。他把自己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这些事业上。梅纽因每年演出的收入达到10万美元以上,但是他把大都捐助给慈善事业和转赠给同他合作过的乐队作为队员的
退休基金。
1979年,耶胡迪·梅纽因应邀来中国演出讲学,并被
中央音乐学院聘为名誉教授,成为获得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称号的第一位西方音乐家。在中国访问期间,他与
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沃尔夫冈·莫扎特、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人的
小提琴协奏曲,深受中国听众的喜爱。1980年,他在
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挑中了
小提琴学生金力,让他进入梅纽因学校学习4年。1982年,耶胡迪·梅纽因担任英国皇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同年9月,在耶胡迪·梅纽因的带领下,英国耶胡迪梅纽因学校与瑞士国际梅纽因音乐院学生联合访问北京,与中国中央乐团联合奉献了三台精彩演出。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在幼年时就得到了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的指导,梅纽因曾带着霍普一起开展全世界巡演。
1985年10月,在庆祝联合国成立40周年的齐乐会上,他又邀请金力与他本人共同演奏了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双提琴协奏曲。耶胡迪·梅纽因对中国学生的提携与关怀,表现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1985年,梅纽因成为英国公民。1990年,耶胡迪·梅纽因获得格连·古尔德奖。1993年,他被
女王陛下政府封为
终身贵族。1993年,因其杰出的音乐成就被封为上院终身议员。1997年10月,时年81岁高龄的耶胡迪·梅纽因再次访华,带着他的得意弟子、中国小提琴家
胡坤,与
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并亲自指挥。1999年3月12日,耶胡迪·梅纽因在德国柏林逝世。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梅纽因生于纽约一个俄国犹太裔家庭,他有两位妹妹,一位是钢琴手和人权运动者赫普兹芭·梅纽因·豪瑟Hephzibah Menuhin Hauser,另一位是钢琴手兼画家和诗人雅尔塔·梅纽因Yaltah Menuhin。他跟随他的爸爸摩西·梅纽因Moshe Menuhin (一位希伯来语学者)学习了希伯来语。
感情生活
耶胡迪·梅纽因一生中有过两次婚姻。首段婚姻是与诺拉·尼古拉斯,她是澳大利亚工业家的女儿,同时也是赫夫齐巴·梅纽因首任丈夫林赛·尼古拉斯的妹妹。两人育有两名子女:克罗夫和扎米拉。扎米拉后来成为了钢琴家傅聪的妻子,这段婚姻于1969年结束。
随后,梅纽因与
英国芭蕾舞演员兼演员戴安娜·古尔德结为连理。戴安娜的母亲是钢琴家伊芙琳·苏亚特,而继父则是
海军上将塞西尔·哈考特爵士。在这段婚姻中,他们共同养育了两个儿子:
史蒂文·杰拉德以及杰里米。此外,他们还有一个孩子在出生后不久不幸夭折。
师徒关系
梅纽因从4岁开始,就跟随
小提琴家西格蒙德·安克尔学
小提琴。后来,他师从
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路易斯·珀辛格。1926年秋,梅纽因慕名去巴黎向当时公认的世界级小提琴大师乔治·艾涅斯库和阿道尔夫·布希求教。艾涅斯库听了梅纽因的演奏后,心里非常高兴,提出免费给他上课。1980年,他在
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挑中了
小提琴学生金力,让他进入梅纽因学校学习4年。
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在幼年时就得到了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的指导,梅纽因曾带着霍普一起开展全世界巡演。1997年,梅纽因作为指挥家再次访华,带着他的得意弟子、中国小提琴家
胡坤,与
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交友往来
艾扬格
1952年,梅纽因去了
印度,在那里他跟印度瑜伽大师B.K.S .艾扬格(Bellur Krishnamachar Sundararaja Iyengar)学习瑜伽,后来他把艾扬格介绍给了世界其他地方。梅纽因和印度著名的西塔尔琴大师拉威·香卡一起制作了三张音乐专辑,并成为亲密的朋友。
李德伦
梅纽因第一次来华演出和讲学,是在
改革开放后不久的1979年,梅纽因与中央乐团在民族宫剧场演出。作为那次演出的指挥,李德伦与梅纽因有过一段亲切的交往。李德伦记得,梅纽因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并有相当研究,他的琴盒里总是放着一本德文版的《
道德经》。在游览
故宫时,他不断地向李德伦提出各种问题。那次访华之后,他们成了好朋友。20世纪80年代初,梅纽因邀请李德伦担任
巴黎梅纽因国际
小提琴比赛的评委。1997年,梅纽因作为指挥家再次访华,这一次,他又到
李德伦德川家重叙旧情,共进晚餐。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梅纽因于1945年来到
苏联访问演出。在这里,他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首次相识,并一起在音乐会上合奏了巴赫的《d小调小提琴二重协奏曲》。此次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相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当时东西方对峙的“
美苏冷战”时期,他们通过友好的接触,达到了彼此相互了解和进行东西方艺术信息沟通的目的。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当时在苏联首演的埃尔加及巴托克等作曲家的协奏曲,就是由梅纽因介绍给他的。后来,两人之间曾保持了多年深厚的友谊,直到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逝世为止。
主要作品
唱片
参考资料(以上为耶胡迪·梅纽因部分唱片作品)
纪录片
参考资料
书籍作品
人物思想
梅纽因明确表示反对
种族主义与偏见,坚信音乐家应维护自身信念。他认为社会已承受过多由仇恨引发的苦难,呼吁重新评估现状,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宣布“我伸出友谊之手”,对他而言,是一项大胆举动。
梅纽因视音乐为基本人权,等同于空气、水和食物。他期望每所学校都能以学生歌舞的形式开启每日课程。
艺术特点
梅纽因是一位全方位的
小提琴大师,曲目涵盖广泛,从巴洛克到现代派作品皆有涉猎。他与
贝拉·巴托克的友谊促成了《无伴奏奏鸣曲》等作品的创作,使他成为巴托克音乐的权威诠释者。梅纽因对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沃尔夫冈·莫扎特、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罗伯特·舒曼等作曲家作品的演绎备受赞誉,对
乔治·埃奈斯库与布洛克作品的演奏尤具特色,相比之下,
彼得·柴可夫斯基作品则较少出现在他的演奏曲目中。
演奏风格
耶胡迪·梅纽因的演奏风格深受其时代背景与师承影响,展现出世纪转折点上音乐观念与演奏风格的演变。早期,梅纽因的演奏风格反映出克莱斯勒与埃奈斯库,特别是导师埃奈斯库的影响,后者传递了赋予音乐丰富情感与美感的理念。梅纽因亦曾借鉴
亚莎·海菲兹的精准与科学技巧,追求技术上的完美与炫技效果,但最终发展出以深刻逻辑与细腻音乐性为标志的独特风格。
演奏技巧
梅纽因接受的是典型法比学派教育,师承自帕辛格与
乔治·埃奈斯库,两位均为该学派重要
传承人。梅纽因全面汲取了法比学派精髓,并在其演奏实践中加以深化与发展。他的演奏技巧带有天赋特质,尤其11岁时在
卡内基音乐厅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时,技巧与音乐理解力均令听众叹为观止。然而,这种天赋也带来技术训练上的疏忽,导致日后遭遇生理障碍,表现为右臂的
职业病。梅纽因通过深入研究与训练,运用
生理学与心理学知识,有效地控制了这一问题,其两次隐退均是为了技术改进与
自我提升。
梅纽因的演奏技巧虽有基础缺陷,但仍展现天才与超凡能力。他的左手技巧灵活敏捷,揉弦幅度虽小却松弛均匀,展现出温柔与甜美。右手运弓讲究,高肘姿态与大臂参与确保运弓平滑、自然。他的音色明亮且具亲和力,与深刻、触动人心的演奏风格相得益彰。梅纽因的音乐性与启发性是其演奏艺术的核心,展现出深厚哲学思考与人性洞察。
所获荣誉
他是二十所大学的名誉博士,包括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和
圣安德鲁斯大学;他是爱丁堡、巴斯、兰斯和
华沙的自由人,是
巴黎、
纽约和
耶路撒冷的
金牌持有者。
参考资料
成就影响
耶胡迪·梅纽因是20世纪最伟大的
小提琴演奏大师之一,他在13岁时便确立了世界巡回演奏大师的地位,曾三次连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理事会主席,在国际艺术领域享有崇高的声誉,被称为小提琴音乐“权威的诠释者”。梅纽因是世界小提琴艺术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他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罕见的神童”,更被称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他还是一位积极的音乐活动家、教育家和著名的人道主义者。
梅纽因还关注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梅纽因同样没有放下
小提琴。为了支持世界反
法西斯主义斗争,他不辞辛苦地奔波在盟军前后方的各个部队中,为军官、士兵和当地群众进行了500场演出。他的精彩演出和不畏艰难的行动,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反法西斯战士们的精神,为他们最终战胜敌人,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梅纽因与“留声机
唱片公司”(
EMI集团的前身)签订了一项终生的专属录音合同,这一合同一直延续至他逝世,经历了68年之久,这是唱片工业史上一项无人能企及的成就。作为小提琴手和指挥家,梅纽因总共为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300多首作品。
梅纽因一生都关注教育和
人道主义事业,梅纽因在其职业生涯中,创立了三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音乐活动。在
瑞士,他建立了梅纽因国际音乐学院与音乐节,此活动已成为古典音乐领域内的重要年度盛会。1963年,他在
英国创立了耶胡迪·梅纽因学校,专注于全面教育与精英培养,该校培育出了众多音乐界的杰出人才。1977年,他还在瑞士格施塔德为年轻的毕业生弦乐演奏家创建了国际梅纽因音乐学院。1977年,他创立了Live
音乐 Now,这是一个鼓励年轻音乐家在医院、教堂、学校和监狱演出的慈善机构。1983年,梅纽因发起了
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这一赛事现被视为顶尖级别的国际青少年小提琴竞赛,众多中国年轻音乐家,如
吕思清、
宁峰、
柴亮等,均在此赛事中取得过佳绩。
梅纽因也是音乐之声基金会的赞助人,该基金会是百代于1997年成立的一个独立慈善机构,旨在纪念其成立一百周年。
社会活动
访问中国
梅纽因对中国感情深厚,他曾三次访问中国。1979年12月 耶胡迪·梅纽因首次访问中国,同
李德伦、
盛中国等中国音乐家同台演出,给中国听众留下了美好的音乐享受。中国
中央音乐学院授予他为该院的首位名誉教授,他激情满怀地说:“这是你们给予我的最大荣誉,我将毕生珍惜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1982年9月 在耶胡迪·梅纽因的带领下,英国耶胡迪梅纽因学校与瑞士国际梅纽因音乐院学生联合访问北京,与中国中央乐团联合奉献了三台精彩演出,在中国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1997年10月,时年81岁高龄的耶胡迪·梅纽因再次访华,与
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并亲自指挥。
为巴勒斯坦和南非发言
他曾就巴勒斯坦人权议题,在
以色列议会发表了一场深刻且触动人心的演说。在南非
种族隔离时期,他为当地贫困人群组织了即兴音乐会,并打断了该国议会的一次会议。
与威尔海尔姆·富尔特文格勒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梅纽因与
德国指挥家威尔海尔姆·富尔特文格勒的合作“震惊”了音乐与政坛。富尔特文格勒在战争期间领导
柏林爱乐乐团,其与纳粹政权的关联备受争议。梅纽因主动寻访并与
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共同录制音乐,此举体现了梅纽因在《建桥者》一书中所展现的促进和解与理解的精神,成为了他跨文化交流努力的一个标志性实例。
人物评价
“现在我知道天堂里有
雅威了”(物理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聆听其演奏之后评价)。
他和
沃尔夫冈·莫扎特一样,都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童(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小提琴家布鲁诺·蒙桑容Bruno Monsaingeon评)。
他的谦逊,我从未在任何西方音乐家身上看到过,甚至在
印度音乐家身上也很少看到(印度著名的西塔尔琴大师拉威·香卡Ravi Shankar评)。
一百年前,一位音乐家诞生了,他用他的小提琴和他热情的人性征服了世界(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评)。
梅纽因绝不仅仅只是一位小提琴家,他更是全心全意信奉个人品德的提升与缔造更美好世界的倡导者(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Daniel Hope评)。
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德国总统赫尔佐克)。
小提琴大师梅纽因那无与伦比的天才给无数的人带来了欢乐(英国首相
托尼·布莱尔评)。
人物轶事
崇敬中国
耶胡迪·梅纽因十分崇敬中国的古老文明,他随身的
提琴盒中一直珍放着一本《
道德经》的
德语译本,作为自己生活的指南。他认为这本书是明晰的智慧的结晶,充满指导生活的深刻哲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
梅纽因与名琴
1979年,梅纽因首访中国,访问北京之后,梅纽因前往
广州市,得到一把中国提琴师制作的小提琴作为礼物。这把有着梅纽因头像的琴,被列入梅纽因名琴收藏名录,还交由
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小提琴手演奏了一年,随后才被收纳入库。
1999年,梅纽因逝世,同年7月,索斯比拍卖行应家人之请拍卖梅纽因生前收藏之琴。名录中,这把来自中国的琴赫然可见,标价800-1200
英镑。作为唯一一把未被变卖的梅纽因名琴,这把琴如今收藏于萨嫩“梅纽因中心”,成为镇馆之宝。
梅纽因与百代
梅纽因与百代的合约持续了近70年,这是音乐行业历史上最长的一次。1929年11月,13岁的他在伦敦为
EMI集团录制了第一张唱片,并在1999年去世前不久录制了最后一张唱片,作为
小提琴手和指挥家,梅纽因总共为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300多首作品。梅纽因的作品范围是独一无二的,包括所有主要的小提琴古典作品,以及与斯特凡·格拉佩利和拉维·尚卡尔的合作。
耶胡迪·梅纽因与乔治·艾涅斯库
耶胡迪·梅纽因未曾踏入正规音乐学校的课堂,其卓越技艺源自一位杰出家庭教师的指导,这一师生关系至今被音乐界视为典范。1926年,十岁的梅纽因偕同父母前往
巴黎,旨在拜访
罗马尼亚作曲家及音乐
教育家乔治·艾涅斯库,表达求学意愿。初次会面时,艾涅斯库以不接受私人教学为由婉拒,但梅纽因坚持请求为其演奏。鉴于艾涅斯库翌日清晨需出行,梅纽因提议提前至其住所演奏。次日五点半,梅纽因依约抵达。六点整,艾涅斯库在聆听梅纽因演奏后,向等候的父亲宣布同意免费教授梅纽因,理由是孩子带来的快乐足以抵偿教育的价值。自此,艾涅斯库担任梅纽因的家庭教师,长期陪伴其成长。这一经历对梅纽因影响深远,日后每当欣赏孩童演奏,他总会忆及恩师。
参考资料
梅纽因大师.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