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
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
色彩乐器组。
定义
交响乐队演奏交响乐的音乐会。分为五个乐组
下面分组介绍各种乐器(它们都是从高音到低音的乐器):
木管组:
短笛、长笛、
双簧管、英国管、
单簧管、
巴松。
乐器比例:交响乐队以木管作为判定编制的标志。按规模大小,如果常用的每一种木管乐器都用上两件,那构成“双管”编制的乐队;用上三件,即构成“三管”编制的乐队;用上四件,即构成“四管”编制的乐队。为了合各组乐器之间数量的比例合理,随着木管乐器的增减,弦乐器及其它乐器的数量也要随之变化,以保持声部音响的平衡。
交响乐
交响乐,或称交响音乐,广义地说,可以包括大型管弦乐队在交响音乐会上演奏的所有
器乐作品。交响乐一词,最初的用法也比较混乱,从字源上看交响乐的
希腊原文仅是“一起”(syn)“发出声音”(phone)的意思,
中世纪时则指两个音的和谐结合,包括早期对
声乐或器乐作品,或某些乐器(如
风笛和
手风琴)上若干个音的和谐结合。十六世纪末,在戏剧(包括
歌剧和神剧)作品中插入的任何乐器不合奏段落,都叫做交响乐。同今天的概念相近的交响乐,是在音乐风格的变换、即巴罗克风格日趋衰落和古典风格蓬勃兴起的这一交替之中产生的。那是在十七、十八世纪,Symphonia同Sonata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互相影响,以至于几乎达到不可分辨的程度,最后定型的Sonata(即今译
奏鸣曲),专指用一件乐器(如羽管健琴)或两件乐器(如
小提琴和羽管健琴)演奏的多乐章作品,用三件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叫三重奏曲,用四件乐器叫四重奏曲,用五件乐器叫五重奏曲,而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则叫交响曲。因此,广义地说,交响曲也就是用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交响曲是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体裁,是交响音乐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交响音乐会上常演曲目还有
交响诗、交响
组曲、
协奏曲等,所以现在倾向于把这些体裁都归入交响音乐的范畴,即把交响乐一词广义地应用于交响音乐会演奏的所有
器乐作品。
交响曲
交响曲是通过综合运用并挖掘各种乐器性能及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作曲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理念的大型器乐套曲形式。由交响乐队演奏,它实质上是交响乐队的“
奏鸣曲”,但比奏鸣曲更富于表现力、更加富于恢宏的气势。
交响曲是音乐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音乐形式。“symphony”一词源于古希腊,意为“共响”。早期的交响曲由17世纪末
意大利式
歌剧序曲演变而来,序曲“快板——慢板——快板”的结构形式为交响曲的套曲形式打下了基础。序曲性质的交响曲在18世纪逐渐脱离歌剧,吸收其他
器乐曲的因素,发展成为独立的有3个乐章的器乐体裁,依然属于小型乐队或器乐重奏的作品;后经
弗朗茨·海顿、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大量创作实践,最终确立了规范的交响曲式,即古典交响曲。它包括有4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节略的奏鸣曲式、三段式、复三段式、变奏曲式,具有抒情性;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等。此外,交响曲整体的调性布局、和声结构、各乐章间的对比与平衡、乐队中乐器的组合与规模等均得到规范化而基本定型。
交响曲在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手下则被发挥到极至,乐曲的展开部与尾声得到扩大,主题对比强烈,和声富于动力性,第三乐章以谐谑曲取代小步舞曲等,都是贝多芬深化交响曲体裁的具体体现。他的《第三交响曲》使交响曲进入19世纪
浪漫主义交响曲的新阶段。
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曲的最大特征是个性突出,因而也决定此时期的交响曲在不同的作曲家笔下,无论内容、形式、技巧有着不同的创新,出现了以歌唱性旋律取胜的抒情交响曲——
奥地利作曲家
弗朗茨·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标题交响曲——法国作曲家
艾克托尔·柏辽兹的《
幻想交响曲》等,还产生了新的交响乐体裁“
交响诗”。同时各国的民族交响曲也兴起,
俄罗斯的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彼得·柴可夫斯基,
捷克的
安东·德沃夏克,
芬兰的西贝柳斯等都作有具浓郁民族风格的交响曲。此时期的交响曲,其乐章数目有多有少,不局限在4个乐章,乐队编制上有时也有变化。家喻户晓的交响曲主要有奥地利作曲家
弗朗茨·海顿的《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第101交响曲》(时钟),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德国作曲家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 《
第九交响曲》(合唱),等等。
如何欣赏
许多听众往往有这样的一种要求:交响乐很难听懂,最好讲讲清楚,这里到底是表现什么?那儿又是表现什么?
音乐更多的是靠想象的,它本身并不明确具体。比如
焦阿基诺·罗西尼的
歌剧《威廉·退尔》序曲最后一段写抗敌胜利,它的主题和马蹄声“哒哒啦、哒哒啦”的节奏很相似,一定会产生一种联想:喔,这可能是军队,是骑兵队在奔驰。音乐本身根本看不到马,也看不到跑,只是从节奏产生出联想而已。而这种联想的产生要有一个特定的条件,就是马必须在跑。如果马不跑,站在那里,音乐就没有办法表现它了,怎么知道它是马还是牛?还是别的什么?
从这可以看出,音乐的描绘性叙事性是非常有限的,它只限于客观事物中那些有音响的、有节奏的、有动态的也就是运动中的事物。因为音乐是一种音响的、一种听觉的艺术,它存在于音响的运动之中。如果跟音响和运动这两种特性没有联系的事务,音乐要想“描绘”它们就比较难了。所以说,音乐的特长不在于描绘,也不在于叙事,它的长处是抒情。比如心情激动了、情绪紧张了,心就跳得快。音乐表达这种心情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紧张的比较快的节奏;如果心情平静的时候,自然就松弛下来缓慢下来,于是音乐的节奏、速度也慢了。音乐还有一个特长,如在表现忧愁忧虑痛苦发怒盛怒这种情绪的时候,可以把它们的各种层次很细微地表现出来。《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中的一段采用戏曲的哭腔描写痛苦。如果大家对戏曲的哭腔有点熟悉的话,那么听起来就会有联想了。
音乐是通过作曲家主观的感受写出来的,因此它的主观性是很强的。而听话的人呢,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音乐创作跟其它艺术有些不一样,文学写出一部小说来,创作已经完成了。戏剧写出一个剧本还不够,还要演,这是二度创作。音乐呢?除了这个二度创作外,还有一个三度创作,就是听众如何来欣赏和理解这个作品,就是说听众也要投入到这个创作中间去,这样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才算全部完成。
有些听众还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怎样描写外部世界?比方写大海怎么写?这里可以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看看作曲家是怎样描写大海的。
一个是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其中第一章就描写大海。这个乐章的引子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代表苏丹王——沙赫里亚尔,是个很粗暴的形象;另一个是王妃“舍赫拉查德”的形象。可妙就妙在这两个主题后来都变成海的形象了。人怎么会变成海呢?如果听这段音乐就会发现:原来是音乐旋律的起伏使我们联想到海浪的起伏。这说明交响
音乐创作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用同一个音乐素材,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改变音乐形象。“
天方夜谭”
组曲是描写舍赫拉查德讲故事给那个苏丹王听,所以他就利用这两个人物的主题来写大海,这不是真的大海,而是他们心目中的大海、故事里的大海。这里人物主题变成大海,两者有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有的。譬如苏丹王是很残暴的,跟大海的汹涌可怕是可以联系上的。至于那个“舍赫拉查德”主题是个很美的主题。作曲家写的时候,可能就是考虑到要把它稍加改变变成浪花的主题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作曲家的本事来,他可以用很集中的一两个主题材料千变万化地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印象派代表人物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写的一个“大海”。他的写法又不一样了。这部作品叫做交响素描,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的标题是“从破晓到中午的海”,是写平静的海、从薄雾中慢慢显现的海。第二乐章是“浪的嬉戏”,写顽皮的海,海浪在追啊、玩啊。第三章是“海与风的对白”,这是咆哮的海。这个海跟刚才介绍的那个海性格上很不一样:首先它的内容不一样,另外作曲家的性格也不一样。德彪西是一位
印象派的作曲家,他的创作特征是着重于捕捉瞬息万变的光和色彩的变化、景象的变化。所以他的旋律都是断断续续的,一会儿这样几个音、一会儿那样几个音,变化多端,它是在描述大海那种变化无穷的色彩。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都是交响乐色彩配器的大师,但各有所长,因此他们写出来的音乐也是截然不同的。
以上两个例子可以总结出三条:第一条是,即使描绘性的音乐也都不是纯粹客观地描写外部世界,这些描写是被音乐化了的、性格化了的、感情化了的,而不是事物的本身。因此一千个人写大海,就会写出一千个样子。第二条,音乐形象是从联想产生的,这个联想是通过音乐对事物运动的形态及其发出的声响所作的一种摹拟而来的。第三条呢,作品描述什么有时还要靠文字标题来提示,否则不能准确判断它在写什么。比方
彼得·柴可夫斯基的
交响诗“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中的一段描写地狱里的
旋风。如果不讲这是旋风,也可能以为是大海,因为二者有着相似的运动方式。所以确定音乐形象还要靠文字标题。同时也说明音乐的描绘只能近似,不能逼真。
标题音乐可帮助大家理解作品形象,那么怎样去理解无标题音乐呢?这就更需要从人的心理状态和感情上去理解。譬如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这“命运”标题是人家给加上的。音乐中“命运”主题,有人解说它是反面形象,是凶恶残暴阴森的命运的形象。但也有人把它说成是贝多芬对封建势力的挑战,是怒吼的贝多芬,是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贝多芬,是一个正面形象。这不是截然相反吗?总之,这个主题体现作者对自己的感情,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态度。第四乐章写贝多芬理想中的胜利,在这一乐章中,贝多芬还写下了非常天才的一笔,就是在胜利高潮的时候,突然命运的主题又出现了。有人说这是对过去斗争的回顾,也有人说这打得倒的奄奄一息的命运企图东山再起。但是倾向于另外一种解释,即虽然胜利了,仍然不能失掉警惕,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反动的东西说不定还要再来的。这样的解释更符合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实际,符合他的逻辑,也更好地显示出他作品的哲理性。至于究竟怎么理解,大家还可以作出自己的解释。
交响乐给人的启示是很多的,它可以留有很多想象的余地,尤其是无标题交响曲更有这个特点,因为它没有标题的约束,概括性很强,内涵非常丰富。即使听一百遍还会有新的发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刻。这就是无标题交响乐的一个长处。
最后讲两点结论:第一点,音乐的特长主要是抒情不是描绘。所以在欣赏它的时候主要在于它的情绪如何感染,不一定追究它在写什么。乐曲解释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主要还是要发挥独立思考。第二点,欣赏交响乐首先要充分调动想象力。
著名的交响乐团:
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这是1882年,由解散了的,毕尔瑟管弦乐团的大约五十名团员作为中心,加上部分业余人士组成的。1884年由克林特沃特担任首任指挥,1887年后由
汉斯·吉多·冯·彪罗就任常任指挥,为这个乐团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表现出充实的演奏内容。
从1895年起,改由尼斯什接任常任指挥,前后达二十七年之久,他把这个乐团训练成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最伟大交响乐团之一,尼斯什去世后,除了大战中某一时间外,都由福尔特万格勒担任指挥,直到1954年,这段时期,乐团声誉更隆。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终身常任指挥,乐团总员120人。
进入卡拉扬时代后,演奏会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积极甚至扩大范围。在萨尔斯
复活节音乐节上,也参与
歌剧公演的活动。不论是名与实,都成为世界交响乐团之冠,备受赞扬。卡拉扬之后,由
克劳迪奥·阿巴多接任至今。
如果跟
欧洲传统的乐团相比,
柏林爱乐乐团的历史虽然较浅,但从
汉斯·吉多·冯·彪罗后,担任长指挥的人,全是该时代最伟大的指挥最擘,于是建立起无比辉煌的传统,促使他们的演奏曲目,无限扩大。尤其是,这个现代交响乐团,演奏技能精彩绝伦,表现积极,由于具备优异的、柔软的反应力,不管任何指挥家统率它,都能发挥其实力与适应性。这场乐团的大量录音,都保持了最高的水准。
柏林德国歌剧院乐团(Orchestra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
1912年创建于柏林。隶属柏林市立歌剧院(1967年改称柏林德国歌剧院)。早期由瓦尔特、
奥托·克伦佩勒、理查*斯特劳斯、
卡尔·伯姆等人指挥。1956 -1972年由马泽尔(我最喜欢他)任音乐总指导。1980年起由
西班牙指挥家洛佩斯-科博斯接任。现在指挥:祖伊特纳。乐团总员约140人。
柏林爱乐管乐合奏团(Blaserensemble des berlliner Philharmonischen Orchesters)
德国管乐团。1977年创建于柏林。由柏林爱乐管乐团首席
双簧管演奏员科赫(Lothar Koch,1935-)筹建,由
柏林爱乐乐团13名演奏员组建,被誉为具有世界高水平的合奏团体之一。
柏林弦乐合奏团(Deutsche Strechersolisten Berlin)
德国室内乐团。1973年创建于柏林。由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管弦乐团的十一位主要
提琴演奏家组成。演奏曲目广泛,技巧高超,音响稳重而充实。
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大提琴家十二人合奏团(Die 12 Cellisten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德国室内乐团。1972年创建于柏林。由
柏林爱乐乐团大提琴组的十二位演奏家组成。常首次演出新作。演奏技巧高超,音乐性强,具有现代气息。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