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端砚,因用产于古端州(今中国中国广东省肇庆市)东郊西江羚羊峡南麓斧柯山端溪水一带,和对岸羚山以及北岭山山脉南坡一带所产的砚石制砚,故称为端砚。与歙砚澄泥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始于唐武德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其原因在于砚石材质细腻、坚实、致密、娇嫩、石色丰富多彩,石品花纹层次分明,研磨不滞、发墨利笔、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千百年来深受历代帝王将相及文人雅士的宠爱和推崇。
端砚制作步骤主要有采石、维料、制璞、雕刻、打磨、配盒、打蜡等工序。砚石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为最佳。其多为天青色、青紫色、猪肝色,上面有鹦哥眼、凤眼者属上品,如眼中呈现出翠绿色者更加难得。有“性质坚润,细嫩如小儿肌肤,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的美誉。
200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肇庆市“中国砚都”称号。2004年,端砚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中国端砚博物馆开馆。
历史沿革
唐代
端砚始于唐代武德年间(618年—626年),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中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由此可见,端砚问世至少已经有1300余年的历史。另据唐代李肇唐国史补》中记载:“内丘县白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和唐代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记载:“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可以看出,端砚在当时已经非常的流行。除此之外,1965年,广州唐墓、长沙市古墓都曾出土唐朝端溪箕形砚。
唐代初期的时候,端砚大部分还是以实用功能为主,是研墨的专用器具。其形制也相对简单,大部分呈长方形、正方形、八棱形、字形、箕形、圆形,其中又以箕形砚最具代表性。箕形砚的外形就像簸箕,所不同的是箕形砚增加了两个砚足。
从形制上观察,唐代端砚的箕形砚大部分的形制是“圆头”和“平头”。圆头砚是箕形砚,平头砚是风字砚。根据宋代米芾砚史》中记载:“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多,所谓凤凰池也,盖以上并晋制,今人有收得右军砚,其制与晋图画同,头狭四寸许,下阔六寸许,顶两纯皆绰慢下,不勒成痕,外如内之制,又有收得智永砚,头微圆,又类箕象。”根据文字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唐朝之前就有了箕形砚,而箕形砚也成为唐代砚式的主要砚形和标志。
在雕刻的纹饰方面,唐代初期的时候,端砚大部分都没有纹饰。到了唐代中期之后,端砚雕刻纹饰和形式得到了发展,逐渐变成了既能使用又有雕饰的艺术用品。于是,出现了赞美端砚砚形优美、石质精良、雕工精致的诗歌和铭刻。据清代钦定西清砚谱》记载:“褚逐良端溪石渠砚,砚高三寸九分,宽四寸二分,受墨处微凹,周环以渠,深二寸许,广三分。上方墨池较深半分,广倍之……左右侧面缀兽而二,各衔铜环一,钉透覆手”,砚底刻“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潢。永年宝之,斯为良”。文中说的就是唐朝褚遂良的一方端石正方形“石渠砚”,该砚雕刻精美,造型而古朴庄重。
宋代
随着砚台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到了宋代(960年-1279年)的时候,端砚不仅对石品、花纹看重,而且开始重视雕刻,使之一跃成为既有实用性又兼备观赏性的艺术品。其中涌现出大量的文人雅士对端砚的鉴赏、收藏以及研究。先后有苏易简《文房四谱》、欧阳修《砚谱》、米芾《砚史》、苏轼《东坡志林》、李之彦《砚谱》等等的文字记载。
端砚从宋代开始,其造型方面发生很大的改观,由汉唐时期的圆形三足和箕形风格,发展为常见的椭圆形和长方形。不过,最具代表的要数抄手砚。有专家根据宋代米芾《砚史》中记载:“风字砚至本期变成穹高、腰瘦、刀阔”;而抄手砚的典型式样为:“长方形,前窄后宽,底部挖空,头部落地,四侧内敛,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由此推断,抄手砚是从风字砚和箕形砚发展而来。
宋代文化大繁荣,除了抄手砚形以外,还创制了以蝉形砚为代表的仿生砚,仿植物纹饰和造型也大量的使用,并且还出现了大量的新的砚形。这些造型的端砚在延续唐式砚风的基础上又作了创新。比如大部分抽象性的蝉形砚都带有三足,后面的两足多数是扁圆柱足或乳足,不过和唐朝箕形砚的“圆柱形”足和“一字形”足又有一定的区别。宋代端砚的形制要比唐代的丰富的多,可谓五花八门。据南宋叶《端溪砚谱》中记载,有有平底风字样、有脚风字样、垂裙风字样、古样风字样、风池四直、双棉四直、合欢四直、箕样、斧样、瓜样、仙桃、鼎样、玉兔样、龟样等等。如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端石百一眼》砚,端石六十三注海水纹抄手砚就是宋代端砚中的稀世珍宝。
宋代不仅端砚的砚形艺术大发展,而且浅浮雕和半圆雕艺术也迎来新的发展期。另外,这个时期的人们还对端砚的色彩、纹理和石品花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将端砚特有的石品花纹巧妙的运用在雕刻艺术中。宋代端砚的构图非常的简练,突出使用为主题。主题部分通常会采取深刀雕刻,适当的加一些浅刀,有的地方还会根据需要增加细刻点缀。整体雕工浑厚,造型古朴大方,精雅细腻,重点突出,玲珑浮现凸,相得益彰。
元代
元代的端砚的造型风格粗狂,制型古朴硕大,雕刻也较为精炼,基本沿袭了唐宋时期的风格。其雕刻题材大多为云龙纹、兽面纹、灵芝纹、云蝠纹以及一些青铜器花纹的饰样。元代端砚砚式则大部分为四足拱形、长方形、兽形等。
明代
到了明代,由于文人雅士藏砚之风日益盛行,匠人们开始在形制和雕刻等方面下功夫。虽说明代端砚的砚形,基本上还是延续前朝时期的“规矩方直”风格,但在其造型和砚式在继承唐宋以来的形制基础上,有了发展和创新,出现了蛋形、神斧形、古钟形、椭圆形、古鼎形、砚板、古琴形等等。不过最具代表性风格的还是““规矩方直”形”。在雕刻题材方面,端砚则更为广泛,有花鸟、走兽、鱼虫、山水、人物等等内容。不过较多的还是云龙、云蝠、龙凤、松鹤、棉豆等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
明代工匠们在设计、形制以及雕刻方面,在继承唐宋时期砚雕技艺的基础上,开始大胆的创新。匠人们大力推动高雅端砚艺术的发展,巧妙的将砚石的火捺、青花、蕉叶白、冰纹、鱼脑冻、石眼等天然石品花纹进行构思,根据匠人的实际需要进行雕刻修饰或天然保留,最后制作成为艺术价值极高的砚品,成为文人墨客追求风韵砚雕的肇基。另外,明代的端砚大多数都有题款镌铭。明代一些文人雅士自谓砚癖,对端砚爱不释手,于是便会在砚的地下或侧面镌诗、刻铭、题款。除此之外,端砚还变化出来一种不作研墨之用,而是专供收藏家、鉴赏家珍藏的平板砚。
清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端砚和其他艺术品一样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砚材的种类、名坑砚石的选择、砚石的形制、雕刻技艺、石品花纹的品评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创新与提高,达到了端砚发展的巅峰。
在砚雕题材方面,清代砚雕不仅吸纳了石雕、牙雕以及漆雕的优点,而且题材更加丰富,有名家书法、印章篆刻、人物故事、山川日月、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在雕刻手法上,则大量采用深雕、通雕、镂空雕、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刻、阴刻等多种雕刻手法,交错使用。在砚式上承袭了历代优良砚形,承袭明末士林遗风。如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端石千金猴王砚,长25.5厘米,宽17.6厘米,高2.7厘米。为一方长方形,老坑大西洞石雕砚。石色紫蓝稍带青苍,石质细腻娇嫩如小儿肌肤,石品绚丽多姿。正面砚膛有大片天然鱼脑冻,在四周胭脂火捺的烘托下,形似猕猴,猕猴的眼、鼻、嘴栩栩如生,故称“千金猴王砚”。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时期之后,端溪砚石的开采开始慢慢的变少,一些有名的砚石坑甚至因为发生塌方而停止开采。老坑水岩在嘉庆年间的时候,就曾一度“石几尽坑闭不复采”,到了道光八年又重新开挖采石。清咸丰以后,由于一些砚坑塌停采或砚石枯竭断采,使得端砚石料产量严重不足,致使市场一蹶不振。之后,随着砚台实用价值减弱,端砚也逐渐沦为了工艺品。
近现代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大部分的端砚名坑都荒废停采,端砚原材料极度短缺,再加上外患内扰,战火连年,制砚匠人流落他乡,或转行务农,使端砚行业一落千丈,迎来了寒冬。1940年前后,肇庆市仅有玉斋、陈玉斋、宝山斋等几家制砚人。
20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政府开始组织端砚艺人恢复生产。1962年,麻子坑重行开采。1972年,端溪砚石中最名贵,最上乘的老坑重新开采,相继在大西洞、水归洞工作面采石。改革开放以来,肇庆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端砚的生产和砚雕技艺的传承。同时引进各路雕刻人次,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出了一大批的手艺人。1999年,肇庆市博物馆筹办了“端砚陈列馆”。
制作工艺
采石
端砚制作的第一步就是采石,所谓采石就是要在矿坑中把有用的石料开采分离出来。端溪名坑,自古以来就都是以手工开采,劳动强度极大,采石技术要求甚高,自古就有“端石一斤,价值千斤”的说法。由于端溪砚石大部分为页岩,有抗压不抗震,抗雕不抗击的特点,所以不能以机械代替。另外,端石坑洞大多处于深山老林当中,加之有的矿坑布满积水,昏暗、阴冷、潮湿的环境使得采石难度很大,如看不清石壁,石脉,就会浪费好的砚材。特别是老坑,一般都需要经验,就是要在矿坑中明白石层的分布情况和走向、砚石优劣区别,以及顶板石或底板石在哪层,最佳砚材位于哪层。经验丰富的匠人往往更容易找出优质的矿脉,采到上等砚石。
维料
维料,又称为制璞维料或选料制璞。就是将采回来的砚石按照质量的优劣进行筛选和分类。经过筛选之后,会将存在瑕的石料去瑕留精。不过这个过程通常要懂得看石,可以“看穿石头”来预测表层看不到的石品花纹等。另外制璞的匠人会在维料时,通过浸湿砚石的方法,观察砚石上是否有鱼脑冻、蕉叶白、石眼、火撩等特色花纹石品。通常情况下,砚石可以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其中,特级砚材主要用来制作高档砚,其不仅要具备细润的石质,而且还要融汇自然形成的石品、石眼等优特点于一身。一级砚材主要用来制作雕花砚,其石材要求石质纯净无瑕、无裂痕。二级砚材则主要用来制作普通砚台,其要求砚石无裂痕、瑕疵、砂钉等。最后,那些有瑕疵、虫蛀、砂钉、裂痕和顶板、底板石的砚材,都要把其体表废石全部去除,根据砚石的天然形状、厚度、石质等情况,再将其凿成蛋形、长方形、圆形、金钟形、兰亭式等砚璞。
设计
设计就是根据砚材的实际情况,对其石质、石色、石品和石眼的形态、大小以及生成所在的位置和作者所构思成熟的思路向结合后,在砚石上勾画出来。它覆盖着端砚制作的全部过程,是匠人制作的灵魂所在。
根据砚材的实际情况,对其石质、石色、石品和石眼的形态、大小以及生成所在的位置进行巧妙的创作构思。通过设计构思可以将砚材上面的瑕疵在雕刻的时候巧妙的遮盖起来,从而到达有瑕变无瑕的目的。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敏捷的创作思维,往往可以决定端砚的艺术价值。如果一块特级的名坑砚石,设计者一目了然的将砚石中的石品、石眼都设计在砚堂或其他主要位置,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升它的利用率和艺术价值。大部分情况,设计者都会将石眼设计成眼睛、太阳、月亮、星辰等图案;把天然石线、石皮、虫蛀等砚石瑕疵巧妙的设计成为象形野生灵芝、天然松皮纹、海浪、假山等动植物图案;也有将砚石当中的蕉叶、火撩、鱼脑冻等设计成彩霞、闪电、流云、水面等图案,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艺效应。
雕刻
完成设计定稿后,就可以进行雕刻步骤了。雕刻步骤大概分为定型雕刻、精细雕刻和装饰雕刻三大步骤。
定型雕刻,又称为“打大体”或“凿大坯”。就是在确定设计稿之后在砚石上要先将主体内容大致地凿出一个初步的轮廓,并且还要确定其创作内容的大小、位置和高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确定位置的同时,砚石中也有可能出现石眼,又或者因为石质的瑕疵太多使得一部分需要重新的构思布局,所以端砚匠人就会在制作过程总不断地调整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利用完成一件优秀的作品。
精雕细刻,就是根据砚体定型后的纹饰情况对各个部位再次进行深度的加工,在整理、铲滑、加细的过程中,让技法和刀法相互补充,让其表现的内容层次分明、轮廓清晰更加接近匠人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较厚的砚石,匠人会采用深、浅雕以及部分镂空雕法,从而使雕刻的花纹和砚石厚度相适宜。
装饰雕刻,又称为砚雕步骤中的修饰部分,也是要对作品进行深度的、细致的加工。例如动物的羽毛、眼睛,龙的胡须、鳞片,植物的茎脉,人物的衣褶、眼眉、胡须等等。
配盒
配盒,就是将做好的砚品配制相应的砚盒,从而达到保护砚体的作用。古代的时候不仅会采用檀香紫檀、酸枝、黄花梨等名贵木材制作砚盒,还有在砚盒上镶嵌珠宝、雕龙刻凤。砚盒的制作都会根据砚的形状制作,为了避免砚盒收缩变形,并且利于后期的观赏和洗涤,通常情况会回将砚与盒内留出空余位置。砚盒大部分是天地盖,制作只需要按照砚的轮廓在木料上勾画、挖制成型即可。大部分情况下,木砚盒的做工仍然承袭明清时期的款式和做法,砚盒上盖比下盖要高,大致按3比2划分。砚盒自端砚问世以来其盒底就都有“四脚”,杂形和天然砚盒的“脚”称为“豹脚”,长方形砚盒的“四脚”则要和盒形的四角线条相吻合。普通砚则使用薄夹板、绒布、海绵等材料做成的锦盒。因为其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鞋带便捷,并且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一经推出,便很受欢迎。
打磨
打磨,就是通过粗磨和精磨两种方式对作品进行磨去凿痕。其工序通常要放到配盒的后面,其中粗磨又分为电动工具打磨和手工打磨。不过要注意的是,打磨的时候一定要将砚放平,再用粗砂轮或粗油石打磨砚堂的局部。之后再用磨光机装上120#砂纸片带水将砚体和砚堂磨平滑。切勿大力推拉,以免用力太大撞坏其它部位的雕饰或留下太深的砂轮打磨痕迹。目的磨去凿口、刀路,要用1000#—1200#的水磨砂纸重复细致的抛光,直到砚体细腻光滑,手感嫩润。最后是“浸墨润石”,过1-2天后退墨处理。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砚石的品质和使用效果,所以极其重要。
打蜡
打蜡,是砚雕环节中最后一项步骤。其目的是可以使砚石纹色清晰可见,手感更好。打蜡步骤中,一是需要先将砚体烘热至手感发烫,避免爆裂;二是用蜡不宜过多,少许蜡液擦抹覆盖砚体,最后擦尽余蜡即可。不过,也有匠人不做打蜡的工序,认为更有艺术韵味。
检验
检验要依照广东省地方标准《端砚》和设计为依据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的端砚即为完成制作端砚。
特点
造型方面
端砚的砚石源自中国的南方,这里雨水充沛,环境湿润。例如,采自老坑的砚石,其处于西江河水之下,坑洞常年累月受泉水浸渍,所以这里的石质特别的细致温润。端砚产地位于肇庆市,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这里交汇,铸就了端砚的独特发展。受其文化影响,端砚在用料方面要更加大胆。同样是抄手砚,端砚制作的造型就要比北方的造型外形线条流畅、较厚、较短,从而显的非常的饱满而又浑厚。
题材方面
受肇庆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响,这里成为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处,人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所以端砚的创作题材极为广泛。有民间广为流传的表达吉祥、喜庆、富贵、福寿等美好愿望的题材。如:松、鹤、桃、野生灵芝象征延年益寿;凤凰、龙、麒麟表示福瑞吉祥的图案。也有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常见的图案。如:女娲补天”“桃园结义”“竹林七贤”“八仙过海”“福禄寿”“和合二仙”等。还有带有浓郁本地乡土气息的题材。如:岭南特色植物芭蕉、荔枝、芒果、龙眼枝花、竹子、佛手、羚峡归帆、望夫石、七星岩、鼎湖山等内容。
雕工方面
肇庆市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在《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对端州匠人砚雕精湛技艺的赞美。端砚,不仅以其优异的实用功能著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雕刻艺术更是关键所在。现在的匠人在承袭了传统砚雕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端砚艺术的创作空间,并形成了“因石构思,因材施艺”等主流艺术表现形式。在雕刻的时候,匠人会根据石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雕琢。上等石料,尽量的保留其自然美;普通的石料则通过石疵、虫蛀、石皮的有价值地方,经过刻、磨、剔等手段提升石料价值。在雕刻的时候则采用,神雕、浅雕、浅浮雕、线刻、薄意雕以及俏色雕等多种雕刻技艺。在刀法上会运用有单刀、圆刀、平刀、冲刀、尖刀、钝刀、切刀等法则,单刀萧简,圆刀浑厚,平刀淡远,冲刀斑驳,尖刀流畅,钝刀朴拙,切刀利索。千变万化的刀法在承袭传统雕刻文化精髓的同时,还赋予砚雕艺术的生命,达到自如的状态。
种类方面
端砚种类丰富多样,不仅有图案繁复、雕刻精细雍容华贵,满足收藏爱好者和达官贵人的高端收藏砚;也有构思精巧,雕刻洗练,满足文人墨客的文人砚;还有巧用石品、花纹奇特的现代抽象砚等。例如:有以佛手为仿生造型的佛手砚,也有上雕螃蟹,底雕荷叶的荷蟹砚,还有处理简练砚背不雕的树叶砚等等。总之,端砚紧跟市场的需求,开辟了一条“灵活多变”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产地
端砚的石矿床集中分布于广东肇庆城郊的肇庆北岭山森林公园、砚坑(即端溪)、西岸、蕉园、典水等地。行政区划上分别隶属于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县),分别范围215平方公里,呈东西走向,场33公里,宽6.5公里。人们又将上述产地分别称之为端溪矿区(包括老坑、坑仔岩、麻子坑等)、西岸矿区(包括仿麻子坑、打木棉蕉、大坑头等)、羚羊山矿区(包括木棉坑、龙尾青、白线岩等)、北岭山矿区(包括盘古坑、浦田青花、梅花坑等)、蕉园坑矿区(包括宋坑、彩带宋坑等)和典水矿区等。
端溪矿区
端溪矿区的砚石出自羚羊岭以东斧柯山一带。北至桃村鸟岗山,南以砚坑为界,东到杨梅坑附近,西以西江为界。该矿区长约3000米,宽约1500 米,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呈北西向的长方形。这个地区分水岭呈北西—南东向,地形比较复杂,相较高的地方是旗顶(或称苏大力顶)和望天岩,标高分别为487.2米和465米,分水岭的西南坡露出砚石矿。这一带也是端砚最优质砚石的主要产地,有老坑(又称水岩、皇岩)、坑仔岩、麻子坑、罗蕉、古塔岩羚峡绿端、朝天岩、宣德岩等砚坑。其中,老坑的开采年代久远,又因为其常年累月受泉水浸润,故又称为水岩。此坑出产的砚石是历代皇家贡品,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砚坑。据地质专家研究,其最早开采于晚唐前后。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略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娇嫩、幼滑、致密而坚实。老坑砚石在敲击的时候,会发出木质声音。主要石品花纹有金线、冰纹、青花、银线、玫瑰紫、天青、火捺、天青冻、冻纹冻、鱼脑冻、以及蕉叶白等名贵石眼。老坑的石料自古就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以及“细润如玉”,“温软而不滑”,“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久用锋芒不退”的赞誉。
西岸矿区
西岸矿区历史上称为老苏坑,如今的端砚行业又将其称为斧柯东,隶属于鼎湖区沙浦镇管辖。因紧邻西岸村,所以又称为西岸矿区。矿区位于烂柯山北坡和山尾坑之间。长约1800米,宽约1200 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西侧与端溪矿区只有一山之隔。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该矿区自宋代以来就有开采,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各类新旧砚矿坑20多处。主要生产的砚石有沙浦大西洞、仿麻子坑、打木棉蕉、大坑头、文殊坑、青蛇岩等。所产砚石石质较好,基本可以和端溪矿区所产的砚石相媲美。其中绿端石不仅色泽鲜红、石质上等,而且产量非常大,曾大批量的开采实用性端砚砚石。斧柯东诸坑,最凿开采于宋代。其于老坑、麻子坑属于一路山脉。这里的砚石坚硬,储量丰富,很多砚石只需要露天就可以开采。大部分的石质要比较粗,上等的砚石和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很像,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蕉叶白、鱼脑冻、火捺、石眼、翡翠青花等石品花纹。
羚羊山矿区
羚羊山矿区位于西江羚羊峡的西岸,最高处615米,又称为龙门顶。龙门顶和西江边之间长约2800米,宽约700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羚羊山东坡出露砚石矿。区域内砚石坑大约有10多处,砚坑主要有木棉坑、龙尾青、白线岩(包含二格青、红石、青石)、朝敬砚、有冻岩等。其中,白线岩洞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石皮青带以绿色,质地优秀者可以制作雕花砚台;第二层为二格青,多用作低端顺水淌池砚;第三层为青石,部分质地优良青石有火捺,也可以做砚台。优质白线岩通常会有暗浮在上面,看起来像散碎冰纹的白筋。
北岭山矿区
肇庆北岭山森林公园矿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城区以北约5公里处北岭山的南坡。据清代黄钦阿《端溪砚史汇参》记载:“宋时,水岩未开,皆于七星岩北将军岭下名为将军坑者取石。”该矿区东至九龙坑(肇庆学院附近),西至西坑,长约7500 米,宽约1500 米,面积约11平方公里,呈东西向的长方形。据不完全统计,区域内大概有采矿坑20多处。主要有盘古坑、浦田青花、陈坑、榄坑、伍坑、前村坑、梅花坑、东岗坑以及郊区的小湘绿端和开采量极少的七星岩风景区内所出产的白端石。其中,梅花坑开采与宋代,洞较深,洞里面的石分为三格,上下格的石质较粗,不能做砚材。只有中间的无缝隙可以使用。该坑的特点为多眼,颜色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不过最好的还是梅花点砚石。石质和宋坑很像,下墨非常快,但是壁老坑、麻子坑要粗糙不少。
蕉园坑矿区
蕉园坑矿区历史上统称为宋坑,又有“有眼宋坑”之称。位于肇庆北岭山森林公园的东段,和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邻。矿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区域内有蕉园梅花坑、有眼宋坑、彩带宋坑、锦云坑4处旧砚坑。所产砚石和北岭山矿区砚石差别比较大。其中宋坑,因发现于宋代,故得名宋坑。通常来说,宋坑砚石色泽呈猪肝色,表面有金星点,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闪闪发光。好的宋坑所产的砚石还有货捺,再好的是猪肝冻或金线火捺。宋坑所产上等的砚石质地紧密,细腻润滑,发墨好,下墨快,是高档端砚的雕花砚材的选择。其它的可以制作墨海、淌池等砚台。
典水矿区
典水矿区由于出自典水一带,所以俗称典水梅花坑。位于鼎湖区沙浦镇典水圩南面约2公里的笔架山北坡,矿区面积大约2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多处梅花坑坑洞,所产砚石的石眼要比其他梅花坑石砚大或多,但砚石比较粗糙。
传承保护
端砚主要生产地为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下黄冈一社区白石村和黄岗街道下黄冈二社区宾日村。其起源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公元626年),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黄岗街道是中国砚都之乡,完好的保存了端砚传统文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要举行盛大的“伍丁宝诞拜师节”活动。由于端溪石极不抗震,正宗的端砚其生产的各环节均需靠手工完成,故而愈加珍贵。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制作技艺,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焯忠、程文成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为了有效保护端砚石资源,广东省肇庆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要求停采所有砚石。2017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了《肇庆市端砚石资源保护条例(草案)》。2018年5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经审查,全票通过了《肇庆市端砚石资源保护条例》。
为了更好地保护端砚文化形象、传承端砚文化迈进,2021年12月10日,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地理标志产品端砚》标准。
为了更好的加强端砚文化保护与发展,2021年12月,端州区端砚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园。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端砚文化,使端砚文化的影响力覆盖更广,2020年,中国端砚博物馆正式开馆。
所获荣誉
2004年,肇庆市荣获中国砚都称号。
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中国端砚文化村获颁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2010年,端砚入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2010年,端砚文化入选广东省首批珠江文化星座。
2018年,端砚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19年,肇庆市再次被授予中国砚都称号。
参考资料
端砚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3
端砚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22
端砚制作技艺.中国文艺网.2023-03-22
武德.故宫博物院.2023-03-25
论文人砚的审美观.中国端砚网.2023-04-12
端砚.广东省情网.2023-03-27
“廉润南粤”系列公益广告.澎湃新闻.2023-03-27
伍丁宝诞拜师节.端州区人民政府.2023-03-27
开启广东民间文化艺术之旅.羊城晚报.2023-03-27
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和通报有关事项.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3-28
地理标志产品 端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03-28
端砚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23-03-28
中国端砚文化村概况.端州区人民政府.2023-03-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制作工艺
采石
维料
设计
雕刻
配盒
打磨
打蜡
检验
特点
造型方面
题材方面
雕工方面
种类方面
产地
端溪矿区
西岸矿区
羚羊山矿区
北岭山矿区
蕉园坑矿区
典水矿区
传承保护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