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
福建省东北部的
宁德市福鼎市、
霞浦县境内,是著名的
国家自然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地处东南沿海的低山丘陵带,拥有该地区唯一的
花岗石峰丛——石蛋地貌,具有较大的科考意义。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景区环境复杂,生物资源丰富。传说在尧治理时有一位老妇人在山中飞升,故名“太母山”,西汉时改“母”为“姥”,定名“太姥山”。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游览区域达92平方千米,景区内有五十四峰、二十四洞、十岩、九泉、三溪、一谷,还有众多古刹、
碑刻。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又可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福瑶列岛四大景区;还有瑞云寨、翠郊古民居、冷城古堡三处独立景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具。
2009年10月,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入选了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次年10月,包括太姥山在内的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2013年10月,
国家旅游局授予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
福建省东北部的
宁德市福鼎市、
霞浦县境内,东经120°05′336″—120°23′45″,北纬26°55′02″—27°10′03″之间。景区南距宁德市141千米,
福州市246千米,
厦门市498千米;北距
浙江省温州市134千米,
杭州市480千米;距福鼎市区38千米。临近
东海,周边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北眺雁荡山,西望
武夷山。观赏面积约92平方千米,保护面积约200平方千米。
地质
构成太姥山的岩石主要为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形成的晶洞钾长
花岗石,岩性又以块状构造的细粒钾长花岗岩和中粒钾长花岗岩这两类为主。部分花岗岩发育文象结构和晶洞构造,晶洞空隙内有白色充填物;主要矿物为钾长石、
石英、
斜长石,含少量
黑云母、
角闪石。太姥山风景区的
地层以火山石地层为主,有上侏罗系统南园群、下白垩系统石帽山群两大套火山岩地层。景区内出露的地层从老至新有:晚侏罗世—
白垩纪南园组、小溪组、黄坑组、寨下组火山岩、沉积碎屑岩以及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晚侏罗世南园组为挤压环境下形成的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地层。早白垩世小溪组、寨下组是在拉账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为红色碎屑岩—火山岩组合。
地形地貌
太姥山岳景区位于东南沿海的低山丘陵区,其岩石构成主要为粗粒花岗岩。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其地貌独具特色,是
太平洋西岸晶洞地带上唯一的
花岗石峰丛—石蛋地貌景观。此外,太姥山还有两个奇特的地貌,一个是花岗岩嶂谷上覆落石叠置而成的嶂谷式崩积洞,另一个是水沿岩壁表面流淌侵蚀以及
风化作用而成流水侵蚀垂直沟槽。
峰丛地貌
太姥山山峰海拔集中于600米以上,为中低山,最高峰覆鼎峰高917.3米。山峰形态多是峰体相连,呈现锯齿状的峰丛。峰丛主要分布于太姥山东部,海拔较西部的穹状和堡状山峰普遍更高。峰丛的峰顶或山坡发育有高达十几米至四十多米石峰、石柱,柱体的倾斜角度近90°。太姥山内的峡谷呈“V”型谷,峰丛的发育和峡谷的走向大致平行。峰丛的崖壁陡峭、险峻,倾角为60°—80°,切割深度多达50—600米。典型的峰丛有“十八罗汉峰”和“三国鼎立”。
石蛋地貌
太姥山海拔910米的望台有一处石蛋地貌,是花岗岩受球形
风化作用,古风化壳的风化物被剥离后,弱风化层的石蛋层残留下来,结果呈圆形近似圆形的地貌。
嶂谷式崩积洞
太姥山有奇洞一百多个,大部分为花岗岩嶂谷上覆落石叠置而成的嶂谷式崩积洞,也有部分仅为崩落的大石块堆叠形成的堆积洞。嶂谷宽0.5—1米,沿山体构造断裂的方向延伸,走向为近南北、近东西以及北北西向,洞壁常直立或近直立。洞口宽度不一,有的地方只能侧身通过。
流水侵蚀垂直沟槽
受雨水沿岩壁表面流淌侵蚀以及
风化作用,太姥山峰体上部裸露岩壁表面常常发育出一种流水侵蚀微地貌——流水侵蚀垂直沟槽。沟槽呈暗色,和周围浅色的岩壁构成鲜明对比,多条沟槽分布在岩壁上,形成“干瀑布”景观。
水文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水资源丰富。西南部的
九鲤溪景区面积达25平方千米,包括九鲤溪、溪口瀑布和龙口瀑布三部分,主溪流长25千米,汇集13条支流。上游河床多
急流,而九鲤村至渡头一段长达11.9千米的河床比较和缓,水流平稳,水面宽达50—60米,下坪洋以下河宽可达100米右。在
大嵛山岛上,有大小天湖两个淡水湖泊。
气候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地处
亚热带,濒临
东海,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期,多大雾天气,年雾日可达10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3.6℃,绝对最高气温33.9°C,最低气温—5°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太姥山是福鼎市的降雨中心区,年平均雨量高达2112.3毫米。受台风等因素影响,月际变化较大,主要
降水集中在3—9月,其中5—6月是梅雨季,8—9月多发台风,为台风雷雨季。这两段时期是降雨量的高峰期。而11—12月份降雨量较少。
形成原因
新构造运动时期,太姥山地区差异性断块活动进行,总体呈间歇性垂直上升趋势,峡谷溯源侵蚀强烈,促使“V”型峡谷形成。全新世以来,本区构造抬升速度减缓但仍有小幅度上升,促使太姥山东部海岸受到海蚀作用的基岩海岸形成。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差异性断块抬升使得沟谷深切,山峰高度不断增加,逐渐塑造出太姥山深切峡谷、高山陡壁的地貌框架。
燕山运动以来太姥山地区形成的断裂构造以东北、东北偏北与西北三个方向的
断层为主,基本奠定了太姥山山脊线和峡谷的走向。多组垂直
节理和一组水平节理是
花岗石岩体中的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几组相互垂直的节理切割岩石成块状,存在垂直节理时易发生
崩塌作用,从而形成尖峰孤立石柱或者堆积石块。而岩体中垂直节理或高角度断层发育,利于流水汇聚及流水产生的侵蚀下切和化学溶蚀作用使裂隙和节理不断扩大,加之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线谷—峰谷—峡谷的演化模式,山中类似“
一线天”的峰谷均处于中间发育阶段。
气候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形成发育提供重要的水动力条件和热条件。太姥山部分花岗岩地貌是在
新近纪早期的花岗岩在出露之后,在古气候和现代气候的持续影响下塑造出的。新近纪时,中国东亚季风环流开始形成,受此影响太姥山地区逐渐形成
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
第四纪古冰川古气候具有多次温凉和湿热的交替的特征。
全新世时期,较现代气候更为暖湿。太姥山新近纪以来的古气候总体为暖湿和湿热,使
花岗石体受到较强的流水冲刷、侵蚀作用和化学
风化作用,从而形成了特定的花岗岩地貌。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植被类型多样,生长着
华南苏铁、生长年份达千年的
榕树等大量的名木古树,其主要植被类型因海拔不同而形成分层。
在海拔500米以下,主要是居民区和村舍耕地,以种植水稻、
番薯、小麦、茶叶、
油茶为主;在荒坡地则以黄端木、
铃木公司、娘木、
胡枝子等组成阳性常绿灌木林和落叶涨木林,此外,还有大片的山坡以人工植的马尾松薪林。
在海拔500—800米的山地,植被种类主要有米、
滇青冈、
罗浮锥和
柯属等。还有
苦竹、
孝顺竹、杜鹃、铃木等灌丛。以
米槠、
木荷、罗浮栲组成较完整的阔叶混交林群落零散分布。此外,该地带下部500—700米地段人工营造的杉木、
柳杉、
马尾松等混交幼林生长良好。
山顶以下约100米范围内,植被以低矮的灌木或
草本为主。主要树种有
苦竹、木荷、
鼠刺、杜鹃、
中华野海棠、
厚皮香、
赤楠等;草本主要有扫备草、
龙须草、冬茅以及
铁芒萁等。
动物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景区内生存着蛇头
平胸龟、
蝾螈、白色鲤鱼、金钱蛤蟆、
云豹、
大灵猫、
小灵猫、丛林猫、
鳞甲目、
虎纹蛙、
三宝鸟等珍稀动物。
云豹为中型
猫科。体长75—110厘米,尾长70—90厘米,体重20
千克左右,
雄性略大于
雌性。全身黄褐色,体侧有对称深色大块云状斑纹,周缘近黑色,而中心暗黄色,状如龟背饰纹,故有龟纹豹之称,易区别于其他豹类。尾毛与背部同色,尾端有数个不完整的黑环,端部黑色。
大灵猫是食肉目灵猫科灵猫属的一种。又称
大灵猫、九节狸、灵狸。体形细长,大小与家犬相似,成年体重6—10千克,体长60—80厘米,最长可达100厘米。头略尖,耳小,额部较宽阔,
吻部稍突,前足第三、四趾有皮瓣构成的爪。体毛为棕灰色,带有黑褐色斑纹,口唇灰白色,额、眼周围有灰白色小麻斑。背中央至尾基有一条黑色的由粗硬繁毛组成的纵纹,颈侧和喉部有3条显著的波状黑领纹,其间夹有白色宽纹,腹毛浅灰色。四肢较短,黑褐色,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尾具5—6条黑白相间的色环,尾端黑色。
历史沿革
西汉时,定名“太姥山”。据
宋朝梁克家《
三山志》记载,太姥山原名“才山”。相传在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有一个老妇人住在山中,因为乐善好施而被一个道士传法而成仙,之后众人相传叫她“太母”,“才山”也就随之改名叫“太母山”。而
刘彻在位的时候,
东方朔来此山考察,又将“母”改为“姥”,“才山”最终定名为“太姥山”。
唐朝时,僧人在此兴建摩霄庵、国兴寺等寺庙,逐渐成为佛教、
道教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
白云禅师、开山禅师都曾在此修行。宋朝时,
朱熹等在此兴学,玉湖庵曾是其结茅讲学之所,又称“朱熹草堂”,今遗址还留存在太姥山上。
明代时建白庵(即天门寺)和太姥山东麓的激城,今称冷城。明嘉靖年间,倭寇常窜犯东南沿海,为防倭寇抢掠,当地叶、杨、王、刘
诸姓分段兴建城堡,周围长338丈,高1.7丈,有东、南、西三个城门。现在古城堡基本完整,城门旗杆石俱在,具有历史价值。至民国21年(1932年),福鼎县第一支
赤卫队在太姥山建立,翠年在此成立中共福鼎县第一届县委,是闽东革命根据地之一。
方位布局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由太姥山岳景区、晴川海滨景区、
九鲤溪福瑶列岛景区四大景区组成,还有翠郊古民居、瑞云畲寨、冷城古堡三个独立景点。以太姥山岳景区为中心,晴川海滨景区与冷城古堡位于其东侧;福瑶列岛景区位于其东南侧,与其隔海相望;九鲤溪瀑景区位于其西南侧;翠郊古民居位于其西北侧。
主要景区景点
太姥山岳景区
太姥山岳景区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游览面积约24.6平方千米,集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为一体。太姥山岳景区有覆鼎峰(摩霄峰)、新月峰、弥勒峰、三枝峰等五十四座山峰,山峰海拔都在五百米到一千米之间。山上奇石众多,拥有诸如夫妻峰、金龟爬壁、九鲤朝天等三百多处富有特色的景致。太姥山岳的岩洞多由花岗岩崩塌、滚石堆砌而成大型的“走廊式”岩洞,这些岩洞相互交织,四通八达,小大各异。气候上属于
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加上濒临
东海,山上经常雾气弥漫。其中,又分为国兴寺、白云寺、一片瓦、香山寺等游览区。国兴寺游览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的东北部,白云寺游览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的西北部,香山寺游览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的西南部,一片瓦游览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的南部,迎仙台景区位于景区的东南部。
国兴寺游览区
国兴寺游览区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北部,主要景点有国兴寺、唐石塔、夫妻峰、十八罗汉岩、璇玑洞、萨公岭、玉湖庵、棋盘石等。国兴寺遗址尚存石柱360根;夫妻峰形似一对互相依偎的情侣;
宋朝理学家
朱熹曾以玉湖庵为草堂,相传还曾将璇玑洞作为隐居之所,注释《
中庸》一书。
白云寺游览区
白云寺游览区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西南部,主要景点有白云寺、摩霄峰、新月峰、观日台、仙女献花、摩尼宫、
慧明塔、石船、弥勒袒腹、大龙潭洞、乌龙岗、龙井、龙珠岗等20余景。白云寺由白云禅师于唐开元十二年(725年)创建,因为地处摩霄峰南侧,故又称摩霄庵。摩霄峰是太姥山岳的主峰,形状像倒扣着的鼎,所以又叫覆鼎峰,海拔917.3米,是54峰中的最高峰。峰顶平坦开阔,有摩霄宫、石船、金沙滩、柱天石、仰天湖、仙女献花等景致。
香山寺游览区
香山寺游览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的西南部,在九鲤峰之下的山谷中,因种植有众多兰花,花开时香气弥漫而得名。该寺始建于明朝,
大雄宝殿前有犀牛望月石,上有翁同龢题写的对联;五百罗汉堂内的立有众多罗汉雕像,均为缅甸
汉白玉雕琢而成;
蝙蝠洞内聚集着成千上万只
蝙蝠科,还有泉水和海洋贝类化石;从陀九岭到紫烟岭的道路尽头悬崖边上有御风桥,横跨于深谷之上,可近观九鲤朝天景观。
一片瓦游览区
一片瓦游览区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南部,主要景点有一片瓦、一线天、白马洞、兰溪、太姥墓、鸿雪洞、飞仙峰、金龟爬壁、金鸡报晓、八戒石、福成洞、落星洞等。一片瓦又叫半云洞,洞顶被一片像瓦片一样的巨石覆盖,构成洞屋,洞内建有一座岩洞庵,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一线天洞长60米,内径狭窄,游客向上仰视只能看到一线天光,出口处一石挡道,称“卡脖子石”;鸿雪洞在太姥墓右边,洞口下有“天琢玄岩”,旁有“法轮常转”等石刻,洞深800米;一片瓦顶有一奇峰飞仙峰,又叫升天石,相传是太姥娘娘的得道飞升石。
迎仙台游览区
迎仙台游览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东南部。世人称太姥山为“海上仙都”,是因为传说中的东海诸仙每年都要在此相聚,迎仙台便是太姥娘娘迎接诸仙的地方,海拔666米。迎仙台四周有各式各样的肖形景观。正面九鲤峰方向有夫妻峰、迎仙峰、仙人锯板等景观,右侧乌龙岗方向有仙翁对弈、龟蛇相会、金犬望榕、石观音等景观,左侧葫芦洞方向有
金猫扑鼠、郑王点兵、玉兔听潮、蹲猴望海、
麒麟长啸等景观。小石门后上面上七星洞、紫烟岭,左边是蓝溪涧、
一线天、一片瓦,下方是葫芦洞、将军洞。
晴川海滨景区
位于在太姥山岳景区东侧,由众多的沙滩和岛屿组成,规划面积3.18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2.0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13平方千米。岸边分布着牛郎岗、大小元当、大小白鹭等沙滩,海域里的海水清澈、沙滩沙质细腻,岸边礁石众多,形态各异。其中,牛郎岗海滨度假区拥有奇特的海蚀地貌景观,大员当天然海滨浴场域广阔,滩面平整,沙质柔软。
晴川湾
晴川湾与
东海相连,湾内风力小,是渔船停泊的良港。沿湾内有秦屿海堤、小东门海堤、萨公堤三条海堤长度分别为:910米、876米、270米。在萨公堤上可以观赏大潮。
牛郎岗海滨度假区
牛郎岗海滨旅游景区依山面海,与嵛山岛隔海相望,周围还有造型各异的礁石、包括鸳鸯礁、织女洞、海上
一线天在内的自然景观。海区盛产鲟、虾、蛤、等海产品。
九鲤溪瀑景区
位于太姥山岳景区西南侧,面积25平方千米,九鲤溪主溪流了汇集13条支流,长25千米。溪流两岸是连绵的青山,岸边的树林茂密,还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其中九鲤村至渡头一段,有急流浅滩16处,可以乘坐竹筏顺流而下,观赏两岸玉女峰、观音坐莲,迎仙船等山石景观。沿途有龙亭瀑布、溪口瀑布等景观。
龙亭瀑布
龙亭瀑布位于龙亭村的古庙观音亭南400米处,瀑布落差136米宽3米。瀑布下方有一块可容200人观瀑的巨石,巨石下是一个10米见方的龙潭。瀑布周围有数十米高的岩峰“将军印”“文笔架”等几十处岩石景观。
福瑶列岛景区
与太姥山岳景区临海相望,海上行程约半个小时,包括
大嵛山岛、
小嵛山岛、鸳鸯岛、鸟屿等11个岛屿组成,面积为24.5平方千米,旧称福瑶列岛。
大嵛山岛
大嵛山岛东西长7.7千米,南北宽2.76千米,面积为21.50平方千米。岸线长31.97千米。岛上有大小港口36个,大小山峰20余座。为
福建省最高海岛,海拔541.4米。在其海拔400米处,镶嵌着大小两个天然湖泊,大天湖面积近66.7万平方米,小天湖面积13万多平方米。两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较好。湖四周山势平缓,生长有芦苇。草场面积广阔,被誉为“岛国天山”,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
翠郊古民居
位于福建省
福鼎市20千米的
白琳镇翠郊村翠郊,离太姥山岳景区约两个小时的车程。该建筑建于清
乾隆10年,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其建筑结构和风格,既模仿皇家宫殿建筑的气势,又结合江南民宅精细的特色。整体布局以三个三进合院为主体,由6个大厅、12个小厅、24个天井、192间房、360根木柱组合而成。古民居内所有的梁、柱、窗、门皆饰以江南建筑风格的木雕图案。古民居还存有布袋戏表演、
斗鸡等传统活动。
瑞云畲寨
瑞云村位于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距离峡门乡驻地4千米,背倚太姥山岳景区,是当地仅有的一个少数民族村。瑞云村
畲族氛围浓郁,其传统民族习俗、服饰和独具特色的手工艺术传承依旧。瑞云古寺也位于瑞云村中,它始建于后晋
天福元年(公元936年),为园林式布局,与一般的寺庙不同,它打破了常规的中轴线对称设计。寺内有观鱼台、荷花池、钟鼓楼等景致。
冷城古堡
冷城古堡又称潋城古堡,位于太姥山东麓
太姥山镇潋城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防
倭寇而建,城堡成圆形,砖石结构,绕村一圈,总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设东、西、南3个城门,保存较好,其中东门内的泗洲文佛古屋建于宋代。
南宋著名史学家
郑樵、理学家
朱熹曾先后在此讲学。
其他看点
其他景点
摩霄庵
摩霄庵又名白云寺,位于白云寺游览区摩霄峰南稍平处,上有顶天石,旁有摩尼官,右侧有慧明塔。塔后的岩石有“天下第一名山”六大字。附近还有七宝池、望仙桥、传声岩,白龙潭等景观。
太姥娘娘塑像
太姥娘娘塑像由
花岗石石雕成,总高20.88米,是
福建省最高的石雕像。
传统小吃
境内传统风味点心,汤食类有扁食(
馄饨)、
鱼片、
鱼丸、
肉燕、鸡肠面(手拉面)、
水粿汤、
鼎边糊、牛肉凉粉、牛肉藕粉丝、
汤圆、油饺、米卷面、
清汤捞面等。特别是扁食,皮薄,虾仁瘦肉馅,居
福鼎市传统风味小吃之首。此外,北方水饺现在也是经常食用的点心之一。传统干食
水晶饼有
烧麦、
三角饼、
炒粿钱、推酥肉饼、油煎肉包、馍馍、
白糖脂、糯米团、汽糕、春饼、御豆酥等,近年还有外地传入的
小笼包、油煎面饼等。
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主要原料有精肉和
红薯粉,起源于福鼎市
管阳镇西阳村,也叫“西阳肉圆”,因为它圆了一对有情人的缘分,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位年轻人在追求自己爱情时,发明的一种经典小吃。据说,明朝初年,有位叫吴旺三的青年爱上
苏姓姑娘,两人互生爱慕。吴旺三请媒人到姑娘家去定亲时,却遭到城里的董七阻击。在重重考验下,吴旺三依靠发明的新型食品“
肉丸”打动了丈母娘,董七输得心服口服,吴、苏两人才得以结为眷侣。
制作
福鼎肉片需要当地喂养
土猪的后腿精肉,加上福鼎古十七都的高山地瓜粉,经过剁、捶、揉各种工艺制成半成品。而后将清水烧开,把做好半成品的肉丸揪成一小块一小块投入开水中煮熟,加入盐巴、醋、姜丝、香菜等,口感富有弹性,口味酸爽。
民俗文化
畲族三月三(乌饭节)
农历
上巳节畲民染
乌米饭祀祖先,称“乌饭节”,俗称“上巳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族男女会出门采集乌叶子,制作乌米饭,缅怀先祖,并以乌米饭赠送亲友,预祝丰年。
分龙节
分龙节,是
畲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在农历夏至后的“辰”日举行(福建
霞浦县畲族在五月二十四日举行,叫“
立秋分龙”)。传说这一天
玉皇大帝给畲山“分龙”,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这一天,
畲族人民禁用铁器,禁挑粪桶,不参加劳动。在预定的地点或登高举行赛歌会,青年男女还通过对唱山歌,寻觅情侣。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83—1984年间,太姥山管理处先后组织人员对太山山体岩洞进行多次探查,发现大龙潭洞、将军十八洞、南天门洞、通天洞等岩洞观,并于1984年至1995年先后建成开通了将军十八洞、通天洞、蓝溪涧洞、南天门洞。1985年12月,福建省地质学校组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遥控地质等专业人员,对太姥山作了水源专题考察。判定太姥山景区水资源属重碳酸型,水质佳,但水位深埋。
1986年景区管理处从山坡下收集遗石重建楞枷宝塔,并按比例造型,补齐塔顶,在原塔基上修复原状。次年,太姥山管理区在龙珠冈和乌龙冈分别兴建一、二号观日台。
1992年,在公岭处建造了涌翠亭。次年,在云标石下方建设了云标亭,在一片瓦景区的一块盘石上建观海亭,并在国兴寺至萨公岭路段构筑长达150米的“绿色长廊”,于1994年春在此种植
紫藤等。
1993年春,开始实施太姥山农业大观园第一期园林观赏工程,营造
香山红叶观赏区和玉湖梅园观区,分别种植枫香林和花林各约3.3万平方米,共6300余株。1995年4月,在
九鲤溪的赤溪游览点种经济竹、
观赏竹共约6.7万平方米。
2014年3月29日,
福建省首家以史前生态为主题的古生物化石园在太姥山
世界地质公园开馆,向游客正式开放。次年6月,由
国家旅游局倡导,联合23家山岳景区共同发起的(中国)山岳旅游联盟在
黄山正式成立,
宁德市太姥山景区加入该联盟,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
2015年11月3至2017年9月,太姥山风景区先后开通了福鼎动车站至太姥山景区公交班线,建成太姥山旅游集散中心。进一步促进了景区区间交通相对滞后,导致游客花费大量时间在等候、辗转区间旅途之中而缩短了景区的游览时间,降低了游客的旅游兴趣的问题。
2017年9月至2022年8月,先后举办了第七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届太姥山文化旅游节、2019首届音乐露营节、2022第三届中国白茶始祖文化节暨太姥文化传承礼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太姥山旅游品牌和“中国白茶始祖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于2020年7月,成立
福鼎市太姥山茶业商会,通过整合茶文化资源,发展和壮大太姥山茶产业,促进太姥山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2年,太姥山风景区开展了多项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了太姥山景区太姥洋村口至玉湖宾馆道路、大众茶馆,完善了
景区标识系统工程,并打造休闲度假项目,建设研学营地、美学营地、自驾休闲营及户外探险营四大板块。
保护
2001年9—12月,
福建省考古队对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国兴寺遗址北半部进行了第一期发掘,揭露出唐宋时期寺院建筑的殿堂、厢房、甬道、天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建筑构件、碑铭等文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及佛教史提供了实物资料。随后,太姥山管委会对发掘现场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保护,并建立陈列馆展示、陈列,免费对游人开放。于2005年该遗址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2010年,
福鼎市市委、市政府和太姥山景区管理委员会以太姥山为龙头,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累计投入4.01亿元,用于改善交通、电力、绿化等基础设施。逐步建成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的配套建设主体建筑、全长1300米的木栈道、面积4.6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路基和给排水工程。规定在太姥山景区以环保观光车作为游客的代步工具,游客的汽车不得进入景区。在远离水源的地方为游客们设立了露营地以保护水源、植被。同时,对每天登岛的人数也进行限制。
2019年,
福鼎市政府对冷城古堡、翠郊古民居等重点文物进行了修缮,更新完善街区路牌地名标志,并且推进“名镇名村”方志文化工程,编出版《福鼎地名志》。对文化的传承保存起到了促进作用。
2021年2月2日,太姥山管委会、福鼎市城市管理局、太姥山景区派出所联合开展拆违执法行动,对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处违建地梁进行强制拆除。对景区内违章建设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次年,景区对装饰、照明存在损坏及缺失的区域进行改造提升,还对太姥山博物馆及福鼎白茶综合展示馆进行修复、翻新与设备技术更新。
相关文化
历史人物
谢肇淛
谢肇(1567年—1624年)字在杭,号玉林,
长乐区人。明朝万历年间
进士,累官至粤西方伯。为官廉洁,名声远扬。曾经向皇帝上书:“不忍以闾阎有限之膏脂,付诸阉竖祖侩之手。”语气非常诚恳,神宗为之动容。曾与携崔徽仲、周乔卿两人登太姥山,与僧如庆相友善。认为史州牧起钦所作的旧志多缺略,于是著《太姥山志》三卷。
谢金銮
谢金銮(1757年—1820年)字退谷,福建侯官人,
清代乾隆举人。历授
南靖县、
南平市、
安溪县等县教谕。殁祀乡贤祠。尝应秦屿王锡聆家西席之聘,授徒于其宅后之见山楼,经常以道德伦理勉励来往的人。曾游览太姥山并留下诗句。著有《春树暮云编》《吉光集》。
相关诗词
太姥山
【唐】薛令之
扬穷海岛,选胜访神山。鬼斧巧开凿,仙踪常往还。
将之太姥,出城十里遇雨而反
霖雨因孤客,驻步无所往。三十六笑蓉,居然结梦想。一朝喜新晴,出门惬幽赏。
仆夫戒前途,奚奴具杖。天地忽异色,惨淡如反掌。肤寸初沈山,檐溜已承响。
小儿岂相妒,山灵乃见罔。
雨师故可鞭,鬼物非吾党。石室闷仙踪,邀若河汉广。
穷途哭自今,胜游得如囊。焉得云中鹤,跨之九垓上。归来仍残灯,浩歌悲俯仰。
晚霁眺西北诸峰遇雨归
几日宿袄林,晚凉出禅宇。信步眺崇冈,遥海尽一俯。
西望插天高,环峰秀玉柱。落日下天门,空山过秋雨。
乘兴归来迟,梵堂已钟鼓。
重要事件
1988年,太姥山风景区升级申请通过,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2月,因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太姥山被列入第三批
国家地质公园。
2010年10月,包括太姥山在内的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2013年10月,
国家旅游局授予太姥山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8年7月6日,成立泛长三角融媒体旅游发展宣传联盟。
2021年9月10日,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制作的《海上看中国》大型系列直播报道走进
福鼎市太姥山风景区。
参考资料
太姥山简介.宁德市人民政府网.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