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又称“
福州市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中国闽中、
宁德市、
南平市地区,并流传至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美国等华人旅居地的福州方言区。
闽剧历史悠久,主要发展于明清时期。明万历年间,“儒林戏”盛行,结合了外地声腔和俗曲俚歌,特色为“逗腔”。明后期逐渐形成了“平讲”“江湖”“唠唠”三者合一的班社。明末清初,闽中地区流行民间小戏“
地下坪”“牵草索”,与外地戏班相结合形成了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
民俗音乐俗曲为主要唱腔曲调的“江湖调”,奠定了闽剧的曲调基础。清光绪末年,“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唠唠班”三者合一,时称“前三合响”,并形成了“闽班”,演出的即为“闽剧”。闽剧的唱腔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演唱讲求朴素自然、干净利落,运用喉腔、鼻腔、腹腔、胸腔共鸣交替的变化以增进效果。 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
昆曲衍变而来,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箫、
唢呐等。闽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种,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
杂剧,代表性剧目有《炼印》《
荔枝换绛桃》《紫玉钗》等。
闽剧是
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也是
福州市地方戏曲的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表演技巧,是福州方言的
活化石,是闽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闽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沿革
“闽剧”一词的最初使用者是郑振铎先生。1924年(民国13年),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银》《间祭》的剧本送
商务印书馆出版,始用“闽剧”一词,在这之前,人们通常称之为“闽班”。
孕育阶段
盛唐时期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发展,
李隆基重视音乐,使宫廷音乐在
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民间舞蹈艺术也得到蓬勃发展,民间在节日、祭祀时多进行乐舞活动,客观上加速戏曲形成的步伐。宋元时期福州的戏曲艺术进一步发展。
南宋时,南戏《
张协状元》采用福州民间小调《福州歌》和《福清歌》作为曲牌。史书的记载描绘了宋代福州歌舞杂戏活动的盛况。
形成阶段
明末至清中叶,福州先后出现了“儒林”“江湖”“平讲”三种戏曲班社。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一时,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清光绪末年,“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唠唠班”三者合一,时称“前三合响”,并形成了“闽班”,演出的即为“闽剧”,这种借鉴、吸收的过程进行到一定的阶段,闽班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闽剧”。
兴盛阶段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孟姜女》《孤儿血》《百蝶香柴扇》《王昭君》《窦氏女哭五更》《王莲莲拜香》《劝同胞勿忘国耻》等。该阶段表演者成技艺纯熟,出现了艺术大师如
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等。同时期,
福建省闽剧改良会也正式成立,《
闽剧月刊》的发行在闽剧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20年代,闽剧舞台布景发生改变。20世纪30年代,福清闽剧鼎盛时期有礼木班、番菇棵班。安邦班、东岳悌悌班、刘妹班、吓渠班、忠侯班、西门班、渔溪班、破钵班等戏班活跃在城乡。
低谷阶段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
福州市沦陷,郑奕凑、
余红惠、陈招惠等福州及周边艺人流落福清,闽剧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状态。 众多闽剧艺人星散,戏班解体,闽剧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五十年代所整理出来的剧目都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的剧目而非四十年代的。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戏班之间展开人才竞争,各个戏班多巡回演出,闽剧表演艺术开始恢复生机。
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闽剧也因此获得新生。1949年冬起至1958年,霞浦、
福安市等地方闽剧团纷纷成立,通过组织戏曲研究班、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组织海外演出等方式培养闽剧人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支持,闽剧的创作剧目不断涌现。国家高度重视闽剧发展,应运提出“振兴闽剧”战略,该时期闽剧主题立意高深,代表作如《天鹅宴》《丹青魂》等。21世纪,闽剧继续发展,青年闽剧演员崭露头角,以
代为代表的闽剧艺术团体剧院走近群众,深入福建当地景区开展“闽剧进坊巷”“闽剧进街区”等活动。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闽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福安市、
、
、
等县的地方剧团被评为二类剧团,屏南闽剧团被评为三类剧团。2012年下半年,剧院定点开展惠民低票价演出。2015年起,
福州市开展“福州日”文化交流活动。走进新西兰、
澳大利亚、马来西亚、
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用闽剧表演及图片展示等形式弘扬福州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
艺术特点
角色行当
闽剧的角色早期只有生、旦、丑三个行当,后来吸收徽班、京班的行当体制,逐渐发展出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十二种角色。
音乐
唱腔
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唠唠”“板歌”六大类,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
昆曲演变而来,不少唱腔仍保留着弋阳腔的特点,可以帮腔和“夹滚”。
逗腔
逗腔是闽剧唱腔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剧声乐美中儒雅美的代表。从逗腔的曲牌便可看出其旋律多是优美委婉,缠绵悱恻的, 表现力强,可以抒情,可以叙事。风格高雅,拖腔较多,以“呀、哎、哑”等音为衬。乐器以吹奏乐器为主,拉弦、弹拨乐器为辅。闽剧现有逗腔曲牌近四十首。
江湖腔
江湖唱腔来源于江湖班,带有高亢、粗犷的特点,是在本地区
民俗音乐和“评话”(
曲艺)腔的基础上,合外来声腔(如徽腔、弋阳腔等)发展而成的。旋律简朴、通俗口语化、说唱性强。江湖曲牌除了用于
戏剧性场面外,多数用于叙事情景。伴奏乐器主要用弦乐,仅有【阴调】一曲的帮腔和过门用大唢呐。“江湖”高亢粗犷,紧拉慢唱时,最能体现激情。现有江湖曲牌12首。
洋歌
洋歌唱腔来自原来平讲班的唱腔, 洋歌以本地民歌吟诗调等民间音乐为基础, 吸收了外来声腔结构唱法而形成。洋歌从前也被称为 “阳歌” “肠歌” “扬歌”等。多简洁流畅,平白如话,介于说与唱之间, 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味,洋歌的音乐结构严谨,伴奏乐器以主胡 、
月琴 、
三弦琴为主,句末常加呐仔吹奏,洋歌有传统曲牌30多首。
小调
小调曲牌数量多、来源杂 ,本地和外地的都有。小调的旋律优美,婉转流畅动听,被吸收闽剧唱腔的各地民歌小调约60多首,常用的有30首。
啰啰
啰啰也叫作 “ 唠唠 ” 。 泛指除弋阳腔之外的外来剧种的声腔 ,来源比较复杂。是外来剧种腔调之统称,吸收进闽剧后,其曲体、板式等基本不变。 现有曲牌近50首,常用的20多首。
板歌
板歌,称“行板”。是本地民间童谣、
民俗音乐,加上打击乐演化而成,节奏多变,形式活泼,语言丰富,表演风趣。多为丑行角色演唱。
伴奏
闽剧伴奏音乐由“
琴串”“哗牌”“介头”三大部分组成。闽剧唱腔的配器,逗腔多以吹奏乐器
曲笛为主,拉弦、弹拨为辅;洋歌以弹拨乐器双清、
三弦琴为主,拉弦及吹奏乐器呐仔为辅。其特色伴奏乐器有逗管、
椰胡、双清、
月琴等。
舞台美术
闽剧舞台装置早期很简陋,凭借庙台或戏台正中板壁上的“福禄寿喜”“天官赐福”“蝙蝠团寿”等画面为背景,将左、右两门题为“出将”“入相”或“出风”“入雅”,供演员上下场。演区仅有一桌、二椅,亦常以桌代山,倒椅为井。20世纪20年代开始用纸画景,并从单片布景逐渐发展为全剧每场用景。民国11年,
福州市上演《水淹汤阴县》时,艺人贺馨如为之绘制竹扎油条式滚动水幕,表现水浪滔滔的景象,开创闽剧首用机关布景的历史。随后机关布景结合绘画、机械、电工、木工、纸扎、魔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形式开始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专业设计和向其他剧种学习,闽剧舞台面貌发生变化,使用软、
硬景造型变化,更多运用灯光的光色明暗变化制造戏剧情绪气氛。
表演
闽剧演员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闽剧的身段大部分吸收了徽班程式,但在整体的身体美学上有着突出特点。明清“儒林戏”受昆曲影响较大,表演气质清高雅致;“江湖戏”游走乡野,活泼奔放具有包容性;“平讲戏”根植于本土的民间歌舞小戏,具有地域色彩,呈现古朴风貌。因而融合以上艺术特质的闽剧在表演上具有完备的身体程式和丰富的唱腔。
代表剧目
闽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种,大多数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
杂剧,其中有的源于儒林班,有的源于江湖班,有的源于平讲班,还有的是从徽班继承而来,代表性剧目有《炼印》《
荔枝换绛桃》《紫玉钗》《女运骸》《开封府》《珍珠塔》《招姐做新妇》《孟姜女》《秦香莲》《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万花莲船》《邱丽玉》《秋兰送饭》《贬官记》《画龙记》《
兰花赋》等。
传统剧目
《紫玉钗》
闽剧传统剧目。取材于
唐朝蒋防小说《霍小玉传》,主要内容记述
陇西县李益流寓
长安,与霍王庶女霍小玉相恋,结为夫妻。后李益往东都探亲,另娶望门
卢氏县女。
霍小玉思念成疾,积蓄耗尽,义士黄衫客仗义将李益挟持到霍寓,时霍小玉已病笃,见李哭诉其负心,而后身亡。该剧于1876年(清光绪二年)前后,由儒林班首演,之后平讲班相继开锣。1917年(民国6年),
郑奕奏即因扮演霍小玉而闻名。1926年(民国15年),林步瀛曾参照评话本及折戏
瑞安鼓词改编为全本戏;闽班旧赛乐曾演出。1952年,
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曾按折戏排练,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汇演,并为大会作展览演出。1957年,陈启肃据福州九庆堂本,参照
汤显祖《
紫钗记》重新改写。全剧11场,主要批判
唐朝封建门阀思想,主题较为深刻。1959年,由福建省戏曲巡回团闽剧代表队排练。同年10月,赴京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十周年献礼演出。1959年3月,
郑奕奏应邀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雅加达、
梭罗等地为华侨业余剧团教授《紫玉钗》。
《钗头凤》
新编古代戏,1952年初,
陈贻亮、陈明锵据魏于潜同名话剧改编。主要剧情为诗人
陆游与
表妹唐蕙仙相爱,陆母中奸人罗玉书之计而悔婚。陆游落第归来时,美满姻缘已遭拆散。后陆游重过
沈园遇见唐蕙仙,怀念前情不堪回首,于墙上题《钗头凤》一词,唐蕙仙见后也和词一首,悲恸而绝。剧本由省闽剧实验剧团演出。1952年10月,省闽剧代表队以《钗头凤》中“赠钗”“泣别”二折参加全国地方戏曲观摩汇演,并进中南海演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会演后获演出奖,李铭玉获演员
一等奖,郭西珠获演员
二等奖。剧本在《剧本》月刊发表,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本与单折本两种。1959年秋,
福建省戏曲巡回演出团闽剧演出队又带此剧晋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10月6日晚,周恩来亲点该剧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为设计大会堂的工程师和专家们演出。演出后,周恩来会见演出团领导及主要演员与编导。
现代剧目
《北进图》
《北进图》是一部由省实验闽剧院青年编剧王羚创作的作品,它在清兵横扫江南,直逼福建的历史背景下,将故事聚焦于
郑芝龙看透时局,想归顺
清代的抉择。然而,
郑成功看到明朝士大夫和文人在面对压力时屈从的痛苦,无法容忍父亲的名誉受损。为了洗刷父亲归顺清朝的污名,郑成功擅自以父亲的名义召集军队,誓师北上,并迫使父亲挂帅。同时,郑芝龙釜底抽薪,放弃了对
福州市的防守。整个剧以“北进”为背景,通过展现郑氏父子在历史转折时期所经历的悲剧,塑造了深情的父子关系。该作品在第五届
福建省中国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中,获得了“剧目
一等奖”“剧本一等奖”“音乐设计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等。
《生命》
《
生命》是由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排的大型红色题材闽剧现代戏,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创排的红色题材现代戏。该剧取材于曾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的
姜安的长篇小说《
走出硝烟的女神》,讲述新中国诞生前夕,一支由五十个怀孕女军人组成的孕妇队,在队长陈大蔓的带领下,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历经重重艰难险阻,在战火中生下五十个与共和国同龄的孩子,而护送她们的警卫班的战士则全部牺牲的故事。该剧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等众多荣誉。曾参加“新
福建省 新风采”福建优秀剧目晋京展演、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第十六届
中原地区戏剧节闽台交流合作剧目暨福建优秀剧目展演、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等。
代表人物
郑奕奏
郑奕奏(1903年~1993年),福州长乐人,闽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艺名传康。11岁入儒林班“善传奇”学戏,最初从“京鼓吹”艺人陈幼容学唱段,从“平讲班”艺人陈金福学表演。13岁得“善传奇”班的教戏师傅、
京剧和
昆曲演员吴善宝的指点。所灌唱片畅销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影响甚广,被誉为“
福建省梅兰芳”,是福建省戏剧界唯一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并被周总理誉为“北梅南奏”的人民艺术家。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郑奕奏先后主演了《新茶花》《孤儿血》《黛玉葬花》等100多个剧目,创造出独特的唱腔风格,总结出“素、净、休”与“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形成“郑派艺术”,为闽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晋响亭
晋响亭 (1910——1989) , 艺名安富七, 人称七师,福州人。出身梨园世家, 父亲晋细在大吉升京班司鼓, 姐姐为庆声女班演员, 三妹晋球为闽剧演员。1921年, 晋响亭入闽班“善传奇”学戏, 先后学武功、花脸、武丑, 还向多位乐师学昆曲、小调等唱腔。一专多能, 戏路甚广, 主演《断桥》《八美楼》《少林寺》《忘恩背义》等作品。26岁改事导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执导过闻名全国的闽剧《钗头凤》《炼印》《海上渔歌》《陈若霖斩皇子》《红色少年》。
周虹
周虹,1975年生,福建福清人。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
一级演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一届福建省青联副主席,福建省闽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师从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闽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林瑛,担任领衔主演的剧目包括《
双蝶扇》《生命》《贬官记》《潘金莲》《孙尚香》《当印》等新创剧目,《
贻顺哥烛蒂》《梅玉配》《斩娥》《反皇城》等传统剧目。带领剧院打造“四名剧院”,并于2013年入选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多次参加
中国中央电视台《名家名段》专辑录制、央视戏曲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及戏曲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双蝶扇·忆双蝶》精彩亮相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周虹本人是第二十三届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入选
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奖项和荣誉,曾多次获得福建省戏剧会演表演荣誉奖、优秀演员奖,福建省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
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金奖等。
董小狐
董小狐(1926-2022)原名董瑞华,董小狐为艺名。与
刘小琴、李小白并称为“闽剧三小”。20岁左右,董小狐已能主演《玉堂春》《窦氏女》《五凤吟》等30多出旦角大戏,其表演风格被戏迷称为“秀雅柔婉”。1958年“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等闽剧戏班合并到
福州闽剧院,董小狐分到闽剧院三团。第二年他受单位指派,到
上海戏剧学院学当导演。1962年刘小琴、董小狐携手执导了闽剧现代戏《九命沉冤》,这是他首次导戏。该戏当年在
福州市演了上百场,
福建人民出版社为此还出版了《九命沉冤》选场剧本,印制了剧照书签。1981年,
董小狐进入福州红旗闽剧团当导演兼演员,先后执导过《护国皇后》《百花公主》《今宵月最圆》等戏。2009年,董小狐获得
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等机构颁发的“闽剧艺术终身成就奖”。
刘小琴
刘小琴(1925-2016),国家一级演员,闽剧名旦,原名刘依灶。曾任
福州闽剧院三团副团长,福州闽剧院院长,市政协常委,省剧协会常务理事。获
华东地区首届戏曲导演奖,省、市戏曲导演奖,被评省优秀教师,省、市劳动模范,1989年获省文化厅颁发的有较大贡献的艺术工作者荣誉证书,2009年在由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等机构主办的闽剧名老艺人表彰颁奖活动中获得“闽剧艺术
特别贡献奖”。
传承与保护
传承现状
脱离时代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闽剧作为传统戏曲,在叙事和表达上可能与现代观众的审美和文化需求脱节。现代社会更加注重直接、丰富、
多媒体的表达方式,这使得传统戏曲在一些方面显得过时。
文化沟通障碍
闽剧使用
福州市方言演唱,这对于许多年轻观众来说已经变得陌生且难以理解。随着城市化和移民的加剧,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使得闽剧在沟通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
文化认同危机
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可能更多地与当代主流文化接轨,而闽剧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与之有一定的距离。闽剧的壮大和侨民有着紧密的关系,然而随着老一代侨民的逝去, 新一代侨民对侨乡的感情没有以往那么浓厚,这导致了年轻观众对于闽剧的兴趣不足。
缺乏创新与更新
一些传统戏曲形式在创新和更新方面较为保守,未能及时吸纳现代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这使得传统戏曲在艺术上与当代观众的口味产生脱节,难以引起观众的新鲜感和兴趣。
人才流失
剧团组成人员不是靠培养而是相互之间挖角, 导致表演人员的减少, 剧团得不到有效的人员补充。并且, 演出人员的水平基本上比较业余。
传承人物
林培新,男,
汉族,1951年生,福建连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
传承人,原
福州闽剧院院长,国家
一级演员。其上演的代表作有《三搜幻化庵》《林则徐充军》《丹青魂》《拜石记》《孙权与张昭》《别妻书》等。在2000年担任福州闽剧院院长之后,致力于为福州闽剧事业的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林瑛,女,汉族,1950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试验闽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主演过《潘金莲》《花烛之夜》《卓文君》等50多部闽剧大戏,为年轻演员让出舞台后,致力于培养中青年演员,担任闽剧艺术研究会会长期间帮助民间闽剧团发展。2021年为向国家图书馆报备影像资料,林瑛重返舞台,在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主演了闽剧《梅玉配》。
陈新国,男,1946年生,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
传承人。 师承著名闽剧全能音乐大师林家辉先生。1961年,陈新国到省闽剧实验剧团当演奏员,开始接触作曲,1986年正式开始为闽剧作曲。他曾为《贬官记》《王莲莲拜香》《别妻书》《冯梦龙断案》等经典剧目作曲,引起强烈反响。陈新国致力于闽胡设计,经他与福州著名制琴大师陈景铭共同揣摩研制,2001年制出第一把闽胡乐器,从而填补了闽剧乐器史上的空白。目前,陈新国和制琴师王道武一起设计出了第二代闽胡,并对闽胡的外形进行改造。
陈乃春,男,1952年生,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闽剧代表性
传承人。 担任原
福州市艺术学校校长,于2014年退休,现任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第十届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项目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退休后,陈乃春始终心系闽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关心学校青年师生的成长成才,亲自指导青年教师人才培养及经典剧目的创排,助力非遗闽剧艺术传帮带工程。
保护措施
办学支持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振兴闽剧、繁荣文艺文化。协调相关部门改善闽剧班的办学条件,为闽剧传承发展培育新生力量。1975年,福建艺术学校福州闽剧班恢复办学,每六年招收一批闽剧表演与音乐
专业学生,并进一步扩充师资力量。1987年,
福州市文化艺术高级中学开始招收两年制的职业高中闽剧表演专业、舞蹈专业学生。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给予财政及人才支持,1995年起增加拨款补贴市属专业剧团人员工资正式列入财政预算。
上世纪80年代末,福州还没有一所专门的艺术学校,省艺校闽剧班的学生只能在歌舞剧院、歌舞团练功。1991年,福州市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解决闽剧班的困难。1992年1月,福州将闽剧班的校舍建设列为当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批闽剧班招生火热,初试500多人报名。1993年5月,闽剧班综合大楼竣工,并恢复中专招生。2004年,省艺校闽剧班更名为福州市艺术学校,陈乃春担任首任校长。作为
福州市重要的闽剧人才培养机构,福州艺术学校为各地闽剧团培养、输送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福州艺术学校获得2006年度福州市文化系统“政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2018年,学校闽剧师生积极参与福州市融入“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福州日”赴
菲律宾、
越南文化交流演出“福州日”活动,开启友城经贸文化交流之旅,深受越南及菲律宾两国人民的欢迎与青睐。
剧团创建
1958年10月16日,
福州闽剧院成立。2006年由闽剧院申报的“福州闽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8月,经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将福州闽剧院划转为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闽剧”项目保护单位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评估合格。
1989年福清市文联闽剧团成立。其中由纪国灿创作的剧本《叶相选婿》、《龙凤金耳扒》(与林浴生合作)、《智斗魏忠贤》曾先后荣获省剧本创作
一等奖、一等奖、
二等奖,《龙凤金耳扒》曾荣获
福州市百花奖金奖。2005年5月21日,该团被省文化厅、省
中华全国总工会、团省委联合授予“十佳民间职业剧团”称号。
1996年福清市文登闽剧团成立。1999年,该团参加
福建省第21届戏剧会演,所参演的《陵伤别》获“剧目奖”;2002年,福清市文登闽剧团参加福建省第22届戏剧会演,参演剧目《棘门赋》获“演出奖”;2006年,参加福建省第23届戏剧会演,参演剧目《黄花约》获“剧目奖”。
宣传表演
1993年,闽剧演员
陈乃春摘取了福建省第一个“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1993年5月,
中国戏剧节首次走出京城。此后,
福州闽剧院不断推陈出新,创作的《黄乃裳》《红豆缘》《王茂生进酒》《林则徐复出》等闽剧斩获多个国家级奖项,在更大的舞台讲述“福州故事”。2012年8月,福州闽剧院更名为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2015年,《杨门女将》赴
俄罗斯莫斯科参加第十二届
契诃夫国际艺术节,成为中国首个应邀赴该艺术节展演的剧目。2017年,演员
吴则文凭借《兰花赋》中的精彩演绎荣“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制度保障
2006年5月20日,闽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福州市出台《关于保护、扶持福州地方戏曲曲艺的实施意见》,2021年《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正式实施。同时,福州从抢救保护、普及推广、理论研究、服务群众、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出台了《福州市优秀文艺作品扶持与奖励办法》《福州市茉莉花文艺奖评选奖励办法》《福州市文艺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性文件,扶持闽剧剧本创作与精品打造,培养中青年闽剧优秀人才。在各项政策的助力推动下,
福州市的闽剧艺术事业日渐繁荣。
价值与影响
闽剧居
福建省五大剧种之首,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已经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因此在研究戏曲声腔流变史和福州地方文化发展史的过程中,闽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闽剧是中国内部音乐文化交融的典型案例,其发展见证了城市现代化的印痕。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对闽剧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探索与分析,结合闽剧艺术特质对其进行进一步传承,对于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推动闽剧的有效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对于中国文化精髓的合理探寻,对于全新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培养与强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艺术价值上看,闽剧表演艺术汇集了多重戏曲风格,展现了其多元融合的独特魅力。它既传承了儒林班、昆曲的典雅细腻,又融合了江湖班、徽班的豪放奔放。同时,闽剧还带有平讲班的生动活泼特质,富含浓厚的民间气息。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贴近人民生活,是民间艺术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重要演出
荣誉奖项
影视作品
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由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
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联合立项、共同拍摄的“八闽戏曲电影工程”首部影片——闽剧电影《双蝶扇》,于2023年10月20日上午在
泰宁县举行开机仪式暨媒体推介会。
闽剧《
双蝶扇》舞台版由省文旅厅出品、省实验闽剧院创作演出,2015年在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6届戏剧会演上首演并获剧目一等奖,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年度重点扶持剧目(均为全国仅10部)等重要艺术工程,斩获文华表演奖、曹禺剧本奖等国家级奖项,参加中国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要展演。电影《双蝶扇》计划从泰宁转场福州、松溪等地进行外景拍摄,在2023年年底完成后期剪辑、特效合成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