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Chún Yú)姓源流单纯,出自
姜姓,是
炎帝的后代。
姬发灭商后,封
夏朝斟灌国后裔姜姓淳于公于州邑(今
安丘市,原为夏朝
首都),建立州国,世称州公。
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后复国,名淳于国。淳于国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公爵,世称淳于公。亡国后,淳于公的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淳于氏。
唐朝中期,因避讳,
淳于氏改为
于姓。
五代十国时期,有于姓恢复淳于氏。淳于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5位。
基本介绍
淳于[淳于,读音作chún yú(ㄔㄨㄣˊ ㄩˊ),不可写作“淳於”。
姓氏溯源
淳于(chún yú)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
姜姓,出自
姬发给
炎帝后代姜姓淳于公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原夏王朝时期有一个斟灌国,是姜姓小诸侯,周武王姬发灭
帝辛之后,将其封在州邑(今
安丘市),建立了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姜姓州国是远古时期东夷族部落联盟首领
皋陶的后裔,也有学者认为其是一个
偃姓国,这有待进一步考证甄别。一直到西周晚期,州国还有君主叫州公实,邻国就是蔡国和
杞国。后州国的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山东监利,原为州国
首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国君称淳于公,成为春秋时期的小诸侯国之一,其实就是州国的延续。
到了
春秋初期,从
河南省迁移来的强大杞国频繁入侵淳于国,淳于国国力迅速衰弱,无力再抵抗,国君淳于公迫不得已逃往外地,淳于国就此灭亡。淳于国亡国之后,其王族及其国人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淳于氏。据史籍《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到了
天宝中期,因为要避
李纯(公元806~820年在位)的名字之音讳,
淳于氏乃去“淳”改为于氏。
五代十国以后,有一部分于氏族人恢复
祖姓,仍为淳于氏复姓,再后又多省文简改为
单姓淳氏、于氏,世代相传至今。
淳于氏族人大多尊奉淳于公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
姒姓,出自
春秋初期的
杞国国民,属于以国名为氏。杞国是一个自
商朝到
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延绵一千多年,国君为姒姓,是
大禹的后裔。杞国最早建国于商王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周代初年在
姬发姬发的扶持下,杞国得以重新建国,自
杞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周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
楚惠王熊章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国才被楚国所灭亡。当初在春秋早期,杞国将邻居淳于国灭亡之后,吞占了淳于国故地并迁都于斯,因此后世也将春秋以后的杞国称作淳于国。
在
杞国的国人之中,也有以淳于国名为姓氏者,称淳于氏。后与
姜姓淳于氏族人一样,在
唐朝中期,因为要避
李纯(公元806~820年在位)的名字之音讳,亦改为于氏。
五代十国以后,有一部分于氏族人恢复
祖姓,仍为淳于氏复姓,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淳于公。从《
水经注》上推敲,可以知道淳于这一姓氏的缘起。
姬发时,淳于公受封于斟灌国,号为淳于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而姓淳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唐宪宗年间,因要避御名,而改为于氏。古代的斟灌国,根据考证,在今
安丘市县东北,这里便是淳于氏人家的老家。故淳于氏的得姓始祖是淳于公。
各支始祖
淳于清太:字号失纪,湖南淳于氏一世祖,生于元末遭兵乱,家尽失其所在,唯避乱走蜀,太祖定鼎,言旋南归,迁
湘阴县西乡,落业大施塘。遂世族于斯焉,后嗣子孙,不穷于所远,因以淳于清太为迁湘始祖。
迁徙分布
淳于氏或是一个典型的古老
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五位门阀。淳于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
姬发建立
周代后,将远古时的
炎帝的后代人,封于州邑,让他们建立了州国。还同时封为公爵,于是州国的君主就称为州公。州国那地方,就在现今
安丘市县。安丘县的东北边,至今还有个淳于城,这个淳于城,原来就是州国的都城。州国经一度亡国又复国,复国后就称为淳于国。再以后,淳于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了。
淳于氏望族居
齐郡(今
山东省临淄县一带)。后来因徙迁,有的于
南阳市为望族(今
河南省西部
黄河以北一带)。
历史名人
淳于髡
战国时
齐国文士。博学多闻,知识丰富,口才好,善于答辩,说话幽默滑稽。当时诸侯并侵,百官荒乱,淳于游说于各诸侯国之间,说之以隐,并见听从,以为诸侯主客。
淳于越
淳于越,战国时齐国博士,
秦朝时曾任仆射(音púyè)。
秦始皇三十四年(
公元前213年)置酒
咸阳宫时,他建议实行分封,认为“有
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遭
丞相李斯驳斥。
公元前213年是秦始皇在位的第三十四年。这一年为了庆贺秦王朝筑长城及得
南越国地,
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在咸阳皇宫里摆下酒宴,大宴群臣。
有一个名叫
周青臣的仆射借给皇帝敬酒的机会称颂始皇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
皇帝威德!”——意思无非是说,以往的时候,
秦国很小,亏得陛下您(始皇)大展神威,平定天下,改诸侯分封为郡县制,使人民得以久享太平。
周青臣的话虽然不无阿谀奉承的成分,但基本上也都是事实。不料,却引起了一个名叫
淳于越的人的不满。
这位官拜博士(按,此“博士”系指学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说“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作为学位之一种的“博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著者)之职的淳于越是个厚古薄今的专家,他与
周青臣本没有什么矛盾,但当他听周赞美郡县制,贬低
分封制,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奋然而起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
皇帝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
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意思是说,
商周时代都因分封子弟而传国近千年,始皇您富有四海却不分封子弟以作呼应,倘若一旦有篡夺
齐国政权的田常式的人物出现,那将何以应付?周青臣不向陛下您指出这一点,反倒当面奉承,不是忠臣!
淳于量
字思明,
南陈车骑将军。其先济北人,世居京师。父文成,仕梁为将帅,官至光烈将军、梁州
刺史。淳于量少善自居处,伟姿容,有干略,便弓马。
萧绎为荆州刺史,文成分量人马,令往事焉。起家
湘东郡常侍,兼西中郎府中兵
参军。累迁府佐、常兼中兵、直兵者十馀载,兵甲士卒,盛于府中。荆、雍之界,蛮左数反,山帅文道期积为边患,中兵王僧辩征之,频战不利,遣量助之。量至,与僧辩并力,大破道期,斩其酋长,俘虏万计。以功封
广晋县男,邑三百户,授
涪陵区知府。历为新兴、武宁二郡太守。
淳于恭
字益孙,
东汉北海淳于人,淳于恭的哥哥淳于崇死后,淳于恭亲自抚养哥哥留下的儿子,他教侄儿读书学习,侄儿如果做错了事,淳于恭就用棍子打自己以感化侄儿。侄儿看了非常惭愧,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
淳于长
字子鸿,
西汉魏郡元城(今
河北省大名)人。其父族虽无权势,但母族十分显赫:其
姨母王政君,是
刘奭刘?#93;的皇后,
刘骜刘鷔的皇太后;其大舅
王凤是
大司马、大将军;二舅王谭、三舅王商、四舅王立、五舅王根和六舅王逢,也于同一天分别被封为
王谭、成都侯、红阳侯、曲阳侯和商平侯,一时有"五侯"的盛名。基于此,他20来岁便当上了黄门郎,可以出入于宫廷之中,往来于显贵之间。从此,他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千方百计地接近和讨好成帝,渐渐取得了成帝的信任,很快升为
卫尉,成为九卿之一。
淳于诞
北魏时
蜀汉人。他的父亲兴宗为南安
知府。他十二岁时随父亲前往扬州,但在路上其父被盗贼所害,他倍感哀伤,誓要奋发,倾资财结交宾客,半月内遂得复仇,破贼樊文炽等。官终
汉中市刺史。
淳于棼
为唐
李公佐著《
南柯太守传》中的故事人物,叙述主人公淳于与二友酒醉、入梦,在大槐安国招驸马,任太守,煊赫一时,后因战败,公主又死,国王怀疑,有人构陷,被送回乡,梦醒时二友正在床边洗脚,即以虚幻曲折的故事情节,讽刺沉迷仕禄的士人,揭露了封建官场互相倾轧的情况。
淳于朗
唐朝黄县人,淳于难之弟,武德年间随兄难入朝,因以佐命,官菜阳剌史、后宰相,封
燕国公。
淳于难
黄县人,隋时据守
文登区。唐兴降唐,文登遂升为州,以难为
刺史,封
晋国公。
淳于意
山东人,汉代名医,仕齐为
太仓市长,世称为太仓公或仓公。少喜医术,后为人治病,决生死多验。文帝时,因故获罪,当处肉刑,其女萦上书,愿以身入宫为婢,代父赎罪,文帝悲其孝心,因废肉刑。
淳于缇萦
汉代名医淳于意之女,她的父亲医道很好,因被豪商诬告,判下肉刑的重罪。缇萦主动随父亲进京,上书朝廷,并自愿献身为奴,抵赎父亲的刑罚。
刘恒被她的孝心所感动,终于下令赦免其父,并废除了肉刑的法令。
郡望堂号
郡望
齐 郡:
西汉先为
齐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
淄博市),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唐朝李隆基天宝(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
北海郡,属
河南道,县为属。
李亨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
青州市。唐朝宗
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
潍坊市等一带地区。
河内郡:古以
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
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
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
河南省黄河以北、
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
卫辉市。
曹丕黄初年中,
南阳市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
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
河南郡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
阳武县三县。属
兖州(州治丘,今山东县)
陈留郡的有
封丘县、酸枣、平丘、
长垣市四县,属州东郡的有燕。
晋朝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
怀州。元朝时期设为
怀庆路。明、清两朝为
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
北洋政府时,改
沁阳市为沁阳县。
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北海堂。
德感堂:
东汉时有
淳于恭,清净不慕荣利。他的哥哥被盗贼虏去,将要被烹,他要求替哥哥死,盗贼很感动,把他们兄弟二人都放了。淳于恭在家不愿出门,朝廷拜他为议郎之侍中。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滑稽载传;
博士知名。
——佚名撰淳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
战国时
齐国学者淳于,以博学滑稽\u003c能言善辩)著称。
齐威王在
稷下学宫招揽学者,他被任为大夫,多次讽谏威王和
相国邹忌改革内政。楚国攻齐时,他到
赵国求援,得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国因此而退兵。前后数次出使诸侯国,未曾受过屈辱。下联典指淳于髡的后人
淳于越,官博士,以敢谏著名。
七言通用联
大槐国梦婚公主;
太仓长幸育女郎。
——佚名撰淳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
淳于棼,梦入大槐国为驸马故事。下联典指汉·
淳于意为齐太仓长,尝得罪,其女
淳于缇萦愿为官婢以赎父罪,
刘恒为之废除肉刑。
保障拜登州刺史;
昆弟皆隋季忠臣。
——佚名撰淳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淳于难,隋末兵乱,与弟郎帅众保障,民赖以安,拜登州刺史。下联典指唐·淳于朗,武德年间随兄难入朝,因以佐命,后为宰相。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昆弟皆隋季之忠臣。
——佚名撰淳于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上联典指唐·淳于难,下联典指唐·淳于朗。
学擅纵横,讽谏罢通宵之饮;
——佚名撰淳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
战国淳于髡,滑稽多辨,
齐宣王好隐,又好为长夜之饮,髡说之隐,并被听从。下联典指汉·
淳于意,少喜医方术,尝得罪,其女缇萦上书请代父赎罪,文帝为之除肉刑。
家谱文献
山东蔚阳淳于氏家谱,著者待考,年代待考,现被收藏在
吉林市。注:该谱为淳于髡家谱,篇幅为二百七十页,家谱通体为褐黄色,记载了
齐国上卿并被称为“
稷下学宫怪才一代辩士——淳于髡”及其家族世系,内容的时间跨度长达两千七百十三年之久。目前,《
中国家谱总目》中尚没未收入该谱,它很可能是一本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孤本。
山东黄县淳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
山东省黄县
诸由观镇淳于村。
湘阴县淳于氏三修族谱,淳于氏阖族
编修,清光绪辛卯年(公元1891年)首修木刻活字印本,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重修手写本,1988年再修
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
湖南省长沙市湘阴县淳于氏宗祠。
字辈排行
湖南湘阴淳于氏字辈:“清和世立贵大有为吉人高卓天必启之文光祖德后传礼诗家声克振守本典贻名扬显达功成学恩忠信孝义福庆允宜”。
山东黄县淳于氏字辈:“常怀家训宁守宪章,尔耕汝读益世永昌”。
重庆南川淳于氏字辈:“启天登世良仕德应朝堂富贵光宗祖科甲远名扬”。注:与淳氏同字辈。
四川达州、重庆彭水淳于氏字辈:“朝丹民们得远盛世福泽长登能加深庆”。注:与淳氏同字辈。
淳于氏一支字辈:“志道知仁义修孙必孝忠为人沾祖德四海永兴隆”。
参考资料
淳于姓.club.isso.com.cn.200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