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孝寺(Guangxiao Temple)建于1700多年前,是广州市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与六榕、海幢、华林寺并称“广州市四大丛林”,位于越秀区光孝路109号。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面积3.1万平方米。
据《光孝寺志》记载,光孝寺初为南越王赵佗之孙赵建德住宅。三国吴骑都尉、经学家虞翻居于此讲学,广种诃子树,称“诃林”,又称“虞苑”。虞翻卒后,其家人舍宅为寺,取名“制止寺”。后又称“王园寺”“乾明法性寺”“乾明禅院”等。南宋绍兴年间,改称“光孝禅寺”,后改称“报恩光孝禅寺”,简称“光孝寺”。明成化十八年(1482)敕赐“光孝禅寺”匾额。明末清初时,由于清军南下,炮轰广州城,光孝寺遭到严重破坏。清代光孝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建。但在清末至民国期间,光孝寺又长期被文化教育部门和军政等机关占用,造成损坏。新中国成立后,光孝寺曾作为艺术学校驻地。1986年12月,国家批准其恢复为宗教场所并由广东省佛教协会接管。
光孝寺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瘗发塔。西侧有经幢和西铁塔,东侧有洗钵泉、伽蓝殿和六祖殿,最东有东铁塔和东塔殿。寺内藏有古碑刻和古树名木。光孝寺的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佛教建筑的特色,开创了华南建筑史上独有的风格和流派。
光孝寺作为岭南佛教重地,见证了佛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后与中国文化的交融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光孝寺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年代至90年代,光孝寺先后进行了多项重建和新建工程。进入21世纪后,重要文物建筑得到了修缮。2012年,光孝寺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市史迹”的一部分,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光孝寺保护规划(2013-2030)》,为光孝寺的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2018年6月9日,在广州市南海神庙举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广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透露光孝寺保护规划已获广东省政府批准实施。
名称
据《光孝寺志》记载,光孝寺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孙吴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围,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朝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十国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历史沿革
广州市历来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之说。光孝寺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文物众多居岭南佛教寺庙之冠。据史载,原光孝寺方圆几里,有骑马烧香的传说。光孝寺天王殿的楹联“禅教遍寰中,兹为最初福地;园开岭表,此为第一名山”,正是其真实写照。
西汉至南北朝
光孝寺在广州光孝路,寺址原是西汉第五代南越王赵建德的王府。三国时,孙吴骑都尉、易学家虞翻流放南海,在此居住讲学,时人称为“虞苑”,又因里面种了苛子树、苹婆树,又称为“苛林”。他去世后,家人舍宅为寺,名为制止寺。
晋朝隆安年间(397-401年),译佛教重要论典《舍利弗阿县》的宾国(今克什米尔)高僧昙摩耶舍在此创建佛殿,名王苑朝延寺,俗称王园寺。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年),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于此建立戒坛和毗卢殿,又称为制止寺。求那跋陀罗不仅是翻译了《杂阿含经》《胜经》《楞伽经》等重要佛教经典的著名译经家,也是建立中原地区禅宗思想的重要禅师,其翻译的《楞伽经》为禅宗的宗经之一。梁天监元年(502年),天竺神僧智药三藏飞锡广州市,从释迦牟尼佛证道处带来一株菩提树苗,植于寺内。大通元年(527年)九月,禅宗西天第二十八祖、中土初祖菩提达摩西来中土,曾驻锡寺内弘传禅法。达摩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
陈霸先天嘉三年(562年),中国佛教史中的三大译经家之一真谛三藏南下广州在寺内译经,译出了《摄大乘论》《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大乘唯识论》《俱舍论偈》等重要论典,推动了中国南北朝时代摄论宗和俱舍宗的成立。
大唐时期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王园寺重修殿宇,改名为乾明法性寺。唐仪凤元年(676年),以行者身份接弘忍弘忍心法的六祖慧能来到法性寺,因风幡妙论打动大众,持印宗法师之请,出示传承禅宗衣钵。于是,六祖大师在寺内菩提树下落发、受戒,并登坛说法,开演顿悟法门,成为禅宗思想南派的领袖,写下了寺史上的动人篇章。唐神龙元年(705年),中印度高僧般剌蜜帝在寺内译出《楞严经》,成为当今汉传佛教早晚功课必诵经典。唐朝译经家义净和唐密大师金刚智不空三藏法师,以及东渡日本鉴真大师等都曾在本寺过往存化。
宋明时期
宋朝初期,朝廷诏改寺名为乾明禅院(962年),复改为崇宁万寿禅寺(1111年)、天宁万寿禅寺,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赵构发布诏令改寺名为报恩广孝禅寺。有几年曾改为道教官观。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改称报恩光孝禅寺,易“苛林”为“诃林”。寺名沿用至今。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曾于光孝寺内讲授《四十二章经》。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年),朝廷敕赐“光孝禅寺”匾额。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年),曹洞宗大德、海云寺派创立者天然函是禅师受请住持光孝寺,他广集资金,重修殿宇,并以佛教的慈悲喜舍和儒家的忠孝廉节教诲门徒,因此宗风大振,法音远播。
清朝及民国时期
元、明、清时,寺内香火旺盛,寺庙扩建,有大雄宝殿、毗卢殿、西方三圣殿、观音殿、罗汉殿、六祖殿、伽蓝殿、韦驮殿、天王殿、番达太子殿、轮藏殿共11殿。有戒堂、风幡堂、客堂、禅堂、檀越堂、十贤堂共六堂;有睡佛楼、钟楼、鼓楼共三楼。此外,还有方丈室、库房、僧舍、笔授轩、延寿庵、兜率阁、虞翻祠等建筑。寺内佛像庄严,殿宇雄伟,为岭南佛教寺院之冠。可惜清军南下,炮轰广州城,光孝寺遭到严重破坏。顺治帝康熙,殿堂有所修建。清末至民国期间,光孝寺长期被文化教育部门和军政等机关占用,先后办过警官学校、美专学校并驻军,致文物破坏,殿堂被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光孝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作为“广东省立艺专”的所在地,被新成立的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所取代。随着新学院的进驻,光孝寺的地盘迅速扩大,原有的僧侣被全部遣散,寺庙的宁静被打破。为了符合当时的“平整土地”政策,寺庙内的台阶被填平,甚至一些珍贵的泥玩具佛像也遭到了破坏。幸运的是,由于广东省文物单位的及时介入和劝阻,一批唐朝文物得以保留下来,后被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1953年,华南文工团因发展需要一分为二,华南歌舞团应运而生,却面临无团址的困境。广东省当局决定将光孝寺的原华南人民文学院让位给华南歌舞团,自此,光孝寺与华南歌舞团紧密相连,成为了后者的代名词。许多歌舞团的成员在此建立了家庭,新生的男丁更是被亲切地称为“小和尚”。
1961年,国务院公布光孝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8月,光孝寺进行全面复建和修葺。1979年再由国务院拨款60万元修建大殿和六祖堂。1986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光孝寺为宗教活动场所并对外开放。同年12月,广东省文物管委会将该寺交还广东省佛教协会
景区布局
光孝寺寺院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分布的文物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瘗发塔等,其西有大悲心陀罗尼经幢、西铁塔,其东有洗钵泉、伽蓝殿、六祖殿,再往东有东铁塔、东塔殿等。寺内保存不少古碑刻以及诃子、菩提等古树名木。
建筑特色
光孝寺的建筑规模雄伟,为岭南丛林之冠。它不仅在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开创了华南建筑史上独有的风格和流派。建筑群中以大雄宝殿最为雄伟,东晋时代创建,唐朝重修,保持了唐宋的建筑艺术,殿内采用中间粗、上下略细的梭形柱,大殿下檐斗拱都是一跳两昂的重拱六铺作,这种风格是中国著名古建筑中所仅见的。寺院气势十分雄伟,殿宇结构工艺威严壮丽,特点鲜明,具有唐宋风格,光孝寺各建筑单体在建筑结构、材料、构造和工艺上展现了强烈的地域特征,在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意义和科学价值。
梁枋
大雄宝殿的殿身构架采用了十二架屋的形式,前后三椽桃用四柱的构造方式。殿内整体构架符合《营造法式》中所谓的“彻上明造”之制,一切梁枋椽桁都显露在外,没有使用天花藻井,这与北方地区建筑大部分都有天花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在北方,建筑不仅有厚重的屋顶和封闭的外墙,还有精致的天花,既能防止冬季的寒冷,又增加了室内的美观效果。而岭南地区气候湿热,需要室内空间高敞以利于通风散湿,提高舒适感并保护木构件,因此建筑多不施天花。这从广东省地区有天花的殿堂主要分布在气温稍低的粤东北地区就可以看出。
大雄宝殿的角梁部分也分为仔角梁、老角梁和递角梁。老角梁的断面尺寸在20.5~16厘米x20厘米之间,梁长跨越两个步架以上,梁头卷杀成瓣状。仔角梁则采用“鹰爪花”梁式,底面起脊卷杀。这种仔角梁的构造方式与北方官式的仔角梁缓长略上折的构造不同,因此形成的起翘高度和曲线介于北方和江南之间,即高于北方官式,又低于江南的起翘高度,曲线柔和大度。六祖殿的梁断面接近圆形,大部分梁的宽度大于高度1~2寸,这与宋《营造法式》规定的梁高宽比为3:2大相径庭。六祖殿基本上保持了树木原料原生态的圆形断面,只是梁的上下面由于构件衔接和美观的要求而斩平处理,使得高度略小于宽度。这样的处理使得月梁形式的造型十分饱满,尤其是六椽桃梁头卷杀特点突出,引人注目。六祖殿的角梁做法与大雄宝殿相类似,也由仔角梁、老角梁构成。老角梁的断面梁长跨越4个步架以上,十分细长,梁头卷杀成瓣状。伽蓝殿的梁架还体现了南方建筑的一个特点:丁头拱承托插入柱身的梁尾,这种做法在南方建筑中普遍采用,类似的还有福州的华林寺、宁波的保国寺等,而同时期北方则少见这种做法。由于伽蓝殿采用了彻上明造形制,为了观瞻考虑,其主要的梁架都采用了月梁的形式。
立面
大雄宝殿的立面外观为重檐歇山顶殿堂建筑形式,高12.64米。从立面上看,檐柱低矮,檐柱高仅3.1米,下檐斗拱雄大,檐出达2.52米,较为深远。上檐不用斗拱铺作出跳,仅在内檐柱用一跳插拱出跳,因此出檐较小,上檐与副阶起脊处垂直距离较小,使上下屋顶距离较为接近。加上屋顶坡度平缓,下又以平阔低矮之月台承托,使大殿给人以造型庄严稳固之感。在前面广庭古榕的衬托之下,更显其雄阔壮观及其在佛寺中的重要地位。正面在檐柱间全部开有门窗,现存斗拱间无拱垫板,使其在稳重的造型中又不乏岭南古建筑空间通透之特色。屋脊线从中间向两端缓缓生起,配上优美的屋顶和翼角檐口曲线,以及屋脊上的各种脊饰,给大殿平添了几分活泼优雅的气质。这样的设计使得外观整体风格既有北方官式殿堂建筑的稳重,又不失江南殿堂建筑的轻盈,形成了岭南特有的殿堂建筑风格。
六祖殿为单檐歇山顶,栋高10.32米(脊栋上皮)。由于两山收山较大,配合深远的出檐和高高的起翘,使整个建筑显得轻盈飘逸,振翅欲飞。正脊两端生起较大,脊面用灰塑工艺制作高大的鳌鱼造型脊饰收尾,垂脊采用瓦将军造型收口,戗脊则是类似大殿使用的卷龙造型,脊面饰以灰塑卷草,造型流畅生动,充分展现了岭南地方建筑的特色。
假昂
光孝寺大殿的另一个特别构造是使用假昂,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插昂。插昂仅在拱枋头上出跳,与拱成斜交状,无昂尾。昂嘴采用枭混曲线的轮廓造型,这种做法也常为岭南地区殿堂式建筑的斗拱所采用。使用“假昂”做法的原因尚待深入探讨,但在岭南建筑地域技术特点上,至少有两点可以与其呼应。一是岭南建筑屋顶单位面积重量轻,出跳虽远但无需强有力的真昂承托屋檐重量,用一般拱即可胜任;二是由于屋檐较低,不宜用真昂再降低檐口高度。虽然《营造法式》中有插昂的用法记载,但北方建筑斗拱中用插昂的仅有几座,而在岭南殿堂建筑中却是相当普遍。而且用昂的长度大大超过了《营造法式》所规定的“长不过一跳”的制度。
重要景点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光孝寺内最重要的建筑,为晋朝隆安五年(401年)县摩耶舍始建。现大殿为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顶,正脊两端是各一个相向倒立的鳌鱼大吻。在上檐四根戗脊端部各有一倒立的鱼张口咬着脊端。下檐角脊端部各有一条张口吞脊的龙。屋面坡度平缓,颇有唐代建筑风貌。大殿原为五开间,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扩建为七开间,面阔35.36米,进深六间、24.80米,高13.6米。全殿坐落在1.4米高的石台基之上,以石栏杆围绕。柱径与柱高之比为1:6.7,斗拱高1.20米,柱高3.40米,显为南宋特点。
檐柱柱头斗拱为单下昂六铺作,材高20.5厘米,厚12厘米,栔高7.5厘米。其昂为插昂,也是南宋遗构的特征,其正心慢拱之上各向两边出一假昂,形如“八”字,姑且称之为八字昂,这种做法仅见于山西韩城司马迁祠寝殿以及佛山祖庙紫霄殿。从种种情形来判断,光孝寺大雄宝殿保存了唐宋木构建筑的若干特色,其主体构架为南宋特色,其柱子呈梭形,是一种极古老的制度,北方建筑南北朝时还有此做法,唐宋建筑已无此做法的例子。
睡佛殿
睡佛殿在大雄宝殿的西侧。殿内这尊睡佛采用缅甸白玉雕成,长4米,重6吨,刻的是释迹牟尼的涅盘像。整座睡佛头西面南,作侧卧状,体态自然,面部表情十分安祥。传说当年释迦牟尼为了传播佛教,几乎走遍了整个印度半岛。80岁时,在拘尸那迦附近的娑罗对树下入灭(圆寂)。后来所有的卧佛像都雕成了他圆寂时那样的姿势。
伽蓝殿
伽蓝殿(又名泰佛殿)位于大雄宝殿东侧,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盖顶,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1976年重修,斗拱做法效仿大雄宝殿。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住持僧道遂修饰伽蓝像。弘治七年(1494年)住持僧定俊、戒钦募缘重修。嘉靖、隆庆年间曾废为书舍。天启七年(1627年)僧通炯等赎回作为禅堂。清代乾隆复为伽蓝殿。现在殿内供奉的是泰国教育部副部长与副僧王赠送的佛像,因此称为泰佛殿。此殿是光孝寺得以恢复开放的因缘,更是中泰两国佛教友好往来的见证。
六祖殿
伽蓝殿后面为六祖殿,五开间,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为纪念六祖慧能大师与光孝寺的殊胜因缘,赵恒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檀越郭重华捐建六袒殿,匾曰“祖堂”。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六祖殿被焚毁,住持僧祖中募捐重建。后人又在殿外修建拜亭。此殿明清时期都有修建,2004年落架大修。现在,六祖殿供奉的是六祖大师真身的等身铜像。
瘗发塔
发塔,又名六祖发塔,塔以石为基础,砖灰沙结构,八角形,7层,高7.8米,每层有佛龛禅宗思想六祖惠能得黄梅五祖印证,密传衣法,南归隐遁于四会、怀集县二县间。过了十余年,六祖慧能到广州法性寺(即光孝寺),遇二僧论风幡之动,“一曰风动,一日幡动”。惠能却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当时法性寺住持印宗法师闻其出言不凡,知为接黄梅五祖心法之人,遂请其显现衣钵,并召集国内十大律师,于翌年(667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菩提树下为其剃度受戒。为了纪念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出家剃度因缘,住持僧法才募款建瘗发塔于此,同年四月初八落成。
大悲幢
大悲幢建于唐宝历二年底(826年),幢高2.19米,八面刻有小楷书《大悲咒》,字迹依稀可辨,有款识二行,其左曰:“同经略副使将仕郎前守辰州都督府医博士庐江郡何有则敬为”;其右曰:“亡兄节度随军文林郎守康州司马宥选造”。东面又有款一行:“宝历二年岁次丙午十二月一日法性寺住持天德兼薄涧寺大德僧钦造书。”为寺内现存石刻中最早且绝对年代可考者。
风幡阁
瘗发塔的东面是风幡阁,由原来的睡佛阁与风幡堂合为一体而得名。睡佛阁为唐代建筑,原楼上供奉睡佛,下藏梵经。风幡堂亦唐朝所建,是为纪念六祖在光孝寺的“风幡论辩”事迹而建的。明代重修时将两楼合为一体。现风幡阁中有六祖、达摩的石刻像碑,一面刻有六祖像,另一面刻有达摩像,这是元代的碑刻。风幡阁墙壁上有两幅彩画:一幅是记载六祖风幡论辩的事迹,一幅则记载达摩东渡的故事。达摩当年自古印度东渡来穗,在西来初地结庵居住(该庵即现在的华林寺),再到光孝寺(诃林)住下讲学,传播佛教。
东铁塔
东铁塔是内侍太监李托南汉大宝十年(969年)奉敕监铸的。此塔从莲花底座以上为七层方形塔身,其千佛浮雕像与西铁塔相仿,莲花底座添铸盘龙纹饰,全塔高7.333米。此塔原来放置在定县开元寺塔(原址在今惠爱西市场,后湮没),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移来此地并建塔殿,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修葺,清乾隆二年(1737年)和十三年(1748年)两次加贴金箔。现存塔殿经乾隆二年重修,塔上金箔则荡然无存。
西铁塔
西铁塔位于大殿后西侧,建于南汉大宝六年(963年),比东铁塔早四年,为南汉王刘银的太监龚澄枢与其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出资錡造。东西两塔造型相似,可证东铁塔是仿照西铁塔建造的。西铁塔在20世纪30年代因台风塌屋被压坏四层,现在只剩下三层。原来有塔殿覆盖在铁塔之上,称为西塔殿。
天王殿
此殿五开间,原来是三门金刚殿,后作为仪门。由宋代主持子超所建,明清时期续有维修。清乾隆称为仪门金刚殿,现作天王殿,中间供奉的是弥勒佛,两旁供奉的是四大天王,背面对着大雄宝殿方向供奉的是护法的韦驮菩萨。弥勒佛,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洗缽泉
洗钵泉为寺中重要古迹,在今寺庙东廊拐角处。据传为南梁菩提达摩所凿,六祖慧能洗钵于此,故称洗钵泉。为广州市保存较好年代最久远的古井之一。萧衍普通元年,达摩泛海至广州,驻锡于光孝寺,为取清泉,在此凿一水井。据史书记载,当时达摩指其地曰:“下有黄金万余两。”“贪者力凿”最后挖到美泉,却未掘得黄金。人谓达摩诳语,达摩道:“是金非可以两计者也。”这是不能用斤两计算的黄金。寺中原有四大古井(即洗钵泉、西来井、诃泉、罗汉井),此为唯一保存完好,至今尚在者。
吉祥殿 
位于大雄宝殿西侧,三开间,旧称五祖殿,创建时间未详。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住持僧道遂重修。弘治七年(1494年)住持僧定俊同宰官陶鲁再修。殿内供奉禅宗思想初祖达摩弘忍像,故称五祖殿。此殿也曾废为书舍,僧超逸、通炯赎回,作为接待十方的大。后来,善士曾继茂捐重装五祖像,恢复为五祖殿。后被毁为平地。1992年,依照原伽蓝殿重建。现在,殿内供奉的是吉祥缅甸白玉佛释迦牟尼佛涅像,故称吉祥殿。
开发与保护
1961年,光孝寺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政府拨款60多万元,重修大雄宝殿六祖慧能堂。
1986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光孝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同年12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式将光孝寺移交广东省佛教协会接管。广东省佛教协会接管后,开始大规模的重修、重建工程,至1990年共投资工程费逾260万元。1988年5月,广东省佛教协会在光孝寺内创办《广东佛教》(双月刊),国内外发行。1990年,有常住僧人52人,恢复后的首任住持为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本焕。20世纪90年代,重建了山门、钟楼、鼓楼、五祖殿(现作睡佛殿用)、东西廊等殿宇,新建了僧舍、斋堂等建筑。1999年至2004年,对大殿、六祖慧能殿、天王殿、伽蓝殿等文物建筑进行修缮。2012年10月,光孝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市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光孝寺保护规划(2013-2030)》,并以此作为实施光孝寺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
相关文物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如始建于东晋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瘗发塔、石经幢、南汉北杜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河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与遗物。
相关文化
六祖惠能
据《广州城坊志》记载:除了达摩外,六祖惠能的名字更是闻名天下。众人皆知“风幡论辩”的场所,便是光孝寺,而六组惠能削发为僧也是在光孝寺。当年还不是僧人的惠能因为超凡的聪慧和悟性,继承了弘忍的衣钵。却遭到了以神秀为首的五祖弘忍弟子的追杀。惠能一路南下,回到岭南故乡后隐姓埋名,这一隐姓埋名便是16年。直到李治年间惠能听说光孝寺来了大法师印宗讲学,便来到这里听学。这一天印宗法师正在讲经,惠能进去听讲。忽吹一阵大风,悬挂在大殿的佛幡被吹得摇曳,弟子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风动”, 有人说“明明是幡动”,一时双方各执一词。六祖慧能在旁边听着,随口一说:“不是风动,也非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印宗法师见惠能语出不凡,便邀请他入室详细询问。惠能这才将珍藏了16年的僧衣和圣钵出示,印宗这才知道,原来他就是人们追寻了16年的六祖。而正月十五这天,除了是元宵节,同时也是惠能削发受戒的日子。正月十五这天,惠能在光孝寺大雄宝殿后面的一棵菩提树下削发受戒,后人将惠能的头发埋地处,盖一塔,名唤“瘗发塔”。从此,惠能便成为佛教禅宗思想的六祖。即第六代的宗师,光孝寺因此而名扬天下。
诗歌
光孝寺吟
古为南越王故院,三国虞翻居虞苑。
晋朝隆安五园寺,唐称乾明法性殿。
五代十国南汉曰乾亨,北宋时称万寿禅。
南宋方名报恩寺,光孝至今天下传。
大雄宝殿唐宋风,端庄雄伟美绝伦。
鼓楼护法关羽,钟鼓齐鸣警世人。
千佛铁塔匠心在,金身佛像仙骨存。
悲幢灯匾洗钵泉达摩仙踪享古今。
重要事件
在1999年12月7日中午,曾发生一单爆炸案,光孝寺首座和尚释宏满使用的一部房车被炸毁,并炸伤了一名刚好路过的女香客。当时广州市警方在七天时间内迅速破案,共拘捕三名光孝寺的内部人员:一名僧人、一名门卫和一名水电技工。2003年9月,该案被告的辩护律师找到了公诉方的一名关键证人曹某,曹表示自己在公安机关作的口供都是“胡编乱造”的,令案件出现转机。法院称,但由于原审上诉人与辩护人提供的现有证据尚不足以推翻原审判决,因此维持原判。
2013年4月20日晚,光孝寺大雄宝殿旁一棵树龄超过300年、被定为“广州市古树名木”的垂叶榕系在暴风雨中倒下。街坊扼腕叹息之余提出质疑,古树之殇可能与平时的维护工作不到位有关。
2018年6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文物局协办、广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承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广州市南海神庙举行。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在研讨会上明确表示,光孝寺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方面,保护规划已经由广东省政府公布实施。另一方面,光孝寺的本体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方案也已经完成了编制和审批,为后续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按照批复方案,各类工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在今年内全部完成。这些工程不仅包括了对光孝寺建筑本体的修缮,还涉及到了周边环境的整治和改造,旨在让光孝寺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值得一提的是,在光孝寺的保护工作中,广州市人民政府还注重了与国内外其他申遗城市的协调与合作。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的平台,广州市与国内其他23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加强了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资料
广州光孝寺.微信.2024-04-08
光孝寺.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2024-03-04
光孝寺.广东省情网.2024-03-04
南粤景点:光孝寺.南方+.2024-03-30
光孝寺景点导览丨天王殿.微信公众平台.2024-03-30
光孝寺文物导览|洗钵泉.微信公众平台.2024-03-30
光孝寺景点导览丨吉祥殿.微信公众平台.2024-03-30
目录
概述
名称
历史沿革
西汉至南北朝
大唐时期
宋明时期
清朝及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景区布局
建筑特色
梁枋
立面
假昂
重要景点
大雄宝殿
睡佛殿
伽蓝殿
六祖殿
瘗发塔
大悲幢
风幡阁
东铁塔
西铁塔
天王殿
洗缽泉
吉祥殿 
开发与保护
相关文物
相关文化
六祖惠能
诗歌
重要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