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赋渔
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申赋渔,著名专栏作家。1970年11月生于泰兴市。金陵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专栏记者。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申赋渔长期进行“新新闻主义”写作。从事新闻工作12年来,每年都有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详见附表)。曾先后为《杭州日报》、《福州日报》、《天津日报》、《南京日报》、《西安晚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作品先后被《读者》、《人民文摘》、《海外文摘》、《青年文摘》、《杂文杂刊》、《半月谈》、《青年博览》等数十家杂志刊登和选摘,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2018年,《匠人》法文版《Le village en cendres》由法国著名出版社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Albin Michel)在全法推出。
人物经历
2008年,出版纪实文学《不哭》,被评为当年“中国最美的书”。该书通过讲述18个命运各异的孩子的故事,反映了他们所遭遇的生存与教育困境。书出版后,受到《文学报》、《广州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媒体的关注。
2009年,出版生态文学作品《逝者如渡渡》。全书通过对灭绝动物的描述,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该书将自然与人文知识相结合,体现对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关系的深沉思考。这不仅是一本涉及多门学科的科普读物,也是一本文笔优美,既冷峻,又热烈的文学作品。该书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及“金陵文学奖”。
201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文化散文集《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本书出版后受到全国二十多家媒体的关注。2010年11月22日,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南京日报社联合举办“《光阴》文会”,邀请著名作家、画家、导演等艺术界人士,对申赋渔作品进行研讨。
1997年至2003年就职于周末报社,任记者。2003年至今就职于南京日报,任副刊部副主任。2004年至2006年,担任南京日报“申赋渔特稿”专栏记者。
2001年4月,《周末》报社为申赋渔召开其个人“大特写作品研讨会”,江苏省新闻界的专家,南京大学新闻系主任、中文系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主任等教授、研究者从作品的题材、思想、风格、写作特色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周末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对此加以报道。
2004年2月,申赋渔担任《南京日报》“申赋渔特稿”专栏记者,四年中,先后以整版的篇幅推出了《爱我的地方是故乡》、《我是谁》、《和你一起远去》、《乡路带我回家》等多篇影响巨大的“新新闻主义”力作。
“申赋渔特稿”是一个以人文视角关注人物命运,贴近百姓、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反映人性,着力表现人物心灵力量的特稿专栏。本栏目开设四年来,有80%的作品被香港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广东电视台、南京广播电视台等拍成电视专视片,被数十家媒体广为转载。
2020年3月17日,作家申赋渔开始在公号“赋渔的文字”更新连载《封城巴黎》。
获奖情况
2015年
《匠人》
被评为“新浪好书榜6月拔头筹”
2010年
被中国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
2009年
《逝者如渡渡》
2008年
不哭
获“中国最美的书”
“华东图书奖”
2007年
《回到荒原》
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
江苏省报纸副刊优秀作品一等奖
被评为“南京市第六届十佳记者”
2006年
《出走》
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银奖”
“江苏省第十七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2005年
《根》
获“中原地区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铜奖”
“江苏省报纸副刊优秀作品一等奖”
2004年
《乡路带我回家》
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银奖”
《爱我的地方是故乡》
获“江苏省第十五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申赋渔特稿》
获“中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三等奖
《宝宝不哭》
获“华东报纸副刊作品评选一等奖
被评为“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
2003年
《五月之战》
获“江苏省第十四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紧急解救阿布都拉》
获“江苏省十四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宏雅的微笑》
获“‘天安杯’感动记者征文一等奖”
被评为“南京市抗非典先进个人”
2002年
《二月兰63年传奇》
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二等奖”
“江苏省十三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
2001年
《“研究生惨死事件”深度追踪》
获“江苏省第十二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2000年
《作秀的文人》
获“《半月谈》2000年二等好稿”
《追寻女出纳自杀之路》
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优秀奖
获“江苏省第11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英雄暮年淡对赤贫》
获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1999年
《滕州,三位姑娘带泪的疑问》
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铜奖”
“江苏省第十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1998年
《芜湖“煤气杀人”谁之过》
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铜奖”
《小郭寨农民悲愤讨说法》
获“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南京市好新闻特别奖”
2008年——《不哭
人物作品
不哭》是一部体现申赋渔新新闻主义写作的代表性作品。全书18篇文章,写了18个孩子成长的故事。他们大多数是不满18岁的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们,被定义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然而,他们在弱小的生命与渺茫的未来中,却仍然保 有自己的梦想。正是这些梦想,让他们拥有着继续生活、前行的力量。有梦想,就有希望。
本书为读者展开了这个时代挣扎于贫困生活中的少年群像的感人故事,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这力量来自这些故事本身的奇异和书中包含强烈的悲悯之心。
这本书,这群孩子,在你慢慢靠近他们时,不知不觉中,你已泪流满面。
18个故事,18个真实事件中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生命、努力与挣扎,应对着现实中的生存和教育困境。他们经历不一,却是同样不幸:因为家庭贫困,一岁半的孩子烫伤后,竟被父亲忍痛遗弃在医院;母亲吸毒被拘,3岁的孩子竟活活饿死在家中;当一个12岁的孩子溺水挣扎时,相距不过10多米远的钓鱼者,竟能心平气和地继续等着鱼儿上钩;品学兼优的哥哥的自杀,给了弟弟必须坚强支撑家庭的理由,弟弟多么希望自己能救贫寒的父母于生存的艰难,却因为没有哥哥那样优秀的成绩,同样面临崩溃;渴望回家探望患病母亲的高校学子,竟因无钱购买几十元的车票,他骑上单车,踏上55个小时的归乡旅程……在这部作品中,读者看到了沉湎于网络,不可自拔,以抢劫银行求得解脱的大学生(《他想坐牢》);有为了争风吃醋,参加群殴,以至下手凶残的暴力少年(《血色少年》);因为贫困和麻木,竟听任姐姐出走三年,不闻不问,让她疯掉的大学生(《姐姐不疯》)。
翻开《不哭》,每每被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迷茫与无助、痛苦与扭曲所震惊。读者看到的,是飞速奔驰的发展的车轮,对人心灵的辗压。面对庞大的复杂的无可名状的社会,作者选择了他独特的表现视角:因为少年的洁白,时代的烙印总是格外浓重;同样因为少年的无辜,少年的烦恼总能格外引发人们对于社会的思考。
与贫困,使少年沉沦,也使另一部分少年奋发一样,多元化的时代,在淹没了一些孩子的同时,也铸造着另一批孩子。读者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执着(《9月1日》);对生命的热爱(《微笑的女孩》);对理想的追求(《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
《不哭》就这样给读者展开了少年真实的群像,表现着他们的命运、心灵与苦痛。而鲜活的生命,又是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关照,因此,成为时代纪录的组成,厚重而深刻。《不哭》,不仅是广大青少年认识自身的最佳渠道,也将引起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的关注。
本书出版后,全国三十余家媒体进行了评论与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本书中大部分文章被多家电视台拍成了电视新闻专题片。
书 评——
《不哭》,沉甸甸
《广州日报》2009年1月10日
我是在火车上读完《不哭》的。隆隆车声中,身边的人群是昏昏欲睡,手中这捧泪痕斑斑的文字却热得发烫。虽然申赋渔给书取名《不哭》,我却毫不犹豫地让泪水满眶,而且我想,不用读完,只消稍稍翻阅书中的任意两个章节,任谁都会眼睛发酸的吧?
其实,我会注意到《不哭》,原本完全是因为这书的设计师朱赢椿。之前他设计的《不裁》和《蚁呓》都被评为最美的书,却也都引起了一点“形式大于内容”的争议。不过这次不一样了,《不哭》的设计仍然是夺目的,封面的肃穆沉静,卷首的点点泪痕,内页纸张颜色、大小的变化,无不吸引着读者的阅读欲望。但对于这本书来说,更大的价值还不在此,申赋渔的文字,文字中那一个个浸润着眼泪的故事,才是真正重要的。就像朱赢椿本人所说的,这原本应该是一本不需要设计的书,如今设计成这般耀目,也只为了承担在一片书海之中脱颖而出的功用,一旦读者打开这本书,他就会发现,对于这沉甸甸的文字来说,所有的设计确实都是多余的。
申赋渔,《南京日报》的深度报道记者,《不哭》收录的是他几年来从社会最边缘处收集来的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大都曾经见报,其中像李思怡这样的名字,更是几乎所有读者都耳熟能详。当然,书里面的文字,比曾经见报的篇幅,大概是要长一些,也更痛切一些,大概这也是这部文稿辗转了8家出版社才得以出版的原因吧:人人都喜欢和谐美好,而就在身边的那些灰色事实,却没有多少人乐意直面。不过可惜得很,申赋渔的笔告诉读者,那些读者希望忽视、希望忘记的,不仅仅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而且是一大群人每天都在面对的现实。看看这些故事吧,艾滋病女孩的生命挽歌,被拐卖儿童十年寻亲的艰难行旅,失学儿童渴望课堂的目光,打工少年拒绝沉沦的呐喊,全书18篇,放在一起,是读者这个社会无法承受之重,也是读者不得不流下的眼泪。
不过,如果因为题材的沉重,就把《不哭》看作一部当代中国底层人群苦难记录的话,那是不确切的。虽然申赋渔写的确实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虽然他所记录的也确实是痛苦的生活真相,不过就像书名《不哭》一样,申赋渔在这些让人心酸的故事后面,更多传达出来的,其实还是希望、梦想,以及那些普通人的坚强。全书第一篇,《宝宝,不哭》,1岁半的重度烧伤女孩,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在五次手术之后坚强地活了下来,而无数原本与她毫无关联的人,给她带来了祝福、帮助和对未来的渴望,就像这本书将给那些同样流离、同样无助的孩子带来的希望一样。所以,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我合上这本书最后一页的时候,也擦干泪水,对自己说,不要哭吧。
申赋渔在这本书的后记里面,记录了自己少年时候的梦想:那时候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书店店员,却想身于一群校园诗人的行列,当他终于偷偷摸摸抵达诗人们的聚会场所时,却突然手足无措。我敢打赌,《不哭》里面提到的那些少年,当他们的梦想终于有可能达成之时,他们也会像申赋渔当年一样慌乱的,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当他们擦干泪水坚强地走过少年的坎坷之后,世界,会为他们打开大门的。
听说,《不哭》在出版之前,申赋渔已经决定捐献所有版税,朱赢椿也决定免费设计,出版社和发行商也表示将把此书的所有利润捐出。对于像《不哭》里面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来说,这当然是杯水车薪,不过我想,如果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再遇到街边任何一个无助的孩子时(哪怕他们看上去就像乞丐、就像流民),眼神里面都稍稍多出那么一点温柔,对他们来说,就会是莫大的安慰吧。而读者也可以说,这本书没有白读,那些泪水,也没有白白流掉。
鲁敏:星空下的草地
——申赋渔与他的《不哭
认识申赋渔,超过十年了,其间断断续续地交往,最终,还是文学,把读者从城市里,像孤儿一样聚拢到一起。申赋渔是一个有着挚情文学梦的人,他的幻梦,朦胧而浑圆,在远不可抵处,也在触手可及处,或许这就决定了《不哭》一书的气质。
《不哭》是申赋渔的第一本书。我知道大多数人可以从这书里看到记者视点、弱势群体、人文救助一类的关键词,这也正是这本书所引起关注的最大亮点。但很奇怪,可能是因为彼此谈得较多,也可能跟我的偏好有关,我看到的却是一种隐约而纯正的文学气息,在字与纸的背后,在故事与人物的背后……
且说《姐姐》一文。最初是在网上看到的,连着看了几遍,看完后便觉得有一种沮丧与惭愧,长久说不出话:这短短五千字,简直胜过读者当代的许多中篇甚至长篇。文里的“哥哥”、“父亲”、“母亲”、“姐姐”以及“弟弟”,虽则只有短短几节,却皆如同最基本的线条勾勒,其准确与深刻,其复杂与典型,正是乡土中国里最主要的角色啊!我曾经想了很多个故事与载体,想要说出在荒凉大地上无奈存活着的人们——无数的村子,无数的草屋檐下,无数的田地里与灶台边,都有着这样的父母与兄弟姐妹,他们有着相似的刀刻火灼的面孔,静脉曲张的下肢,干裂如树枝的手指,缺少变化的表情。贫困,暴戾,冷漠、软弱,这是他们各自如影随形的宿命,终身无法摆脱,并带有顽固的遗传性与传染性,在相互伤害的同时相互取暖、相互宽宥,勉强依靠着一辈辈轮回——这是申赋渔并未写出的言外之意,他明明像是只写了一篇纪实,可是我读到的却如同一篇经过精心取裁、提炼的小说。说实话,这打击了我,甚或让我对自己一直赖以为生的想象力产生了怀疑。但最终,我平静下来,我明白,这根本不是现实与虚构孰高孰下的问题,而是技巧与取舍的高超处理——申赋渔做得如此之好,以至超越了虚实的界限。
还要说到他的语言。就故事的质量与重量来说,《不哭》里无一不动人心魄,但令人称奇的是,饱沾了那样浓厚、苦涩的汁液,他却又尽力地控制住、打薄了、压干了,下笔来只是三言两语,其短促与节制,完全地疏离与不动声色,似淡实浓,看上去是疏可走马,读来却偏偏密不透风,令人透不过气。其实,就他的写作题材而言,最为顺理成章的写法,必是呼天抢地、铺陈不已的滥情与悲情,对啊,人们会说,这样的内容就该搭配这样的形式,可申赋渔偏不,是他天性中的执拗与反叛,还是对俗套的警醒的避让,他偏偏选取了这样一种干净、节省的语言。他就是不肯让你感动、不肯给你煽情,他只管带你往人性的边际处与深渊处去,你挣扎着抗拒着,但最终还是被拖了进去;他明明让你“不哭”——但据我所知,许多的读者,还是哭了。
包括他在文中常常喜欢用的一些闲笔,写一句窗外的雪,带两笔远处的风景,路上的陌生人,某个无意的手势或旁逸的眼神……他极有把握,也极富分寸,总在压抑的最深处,或喷发的最高潮处,突然用闲笔一带,带你走了,可是你的心,往往还在原地,为他方才留下的画面而疼痛不已——这种神奇的力量,正是许多小说家们梦寐以求但尚不能得的功力。
我知道申赋渔平日所读极杂,但口味挑剔,但往往又一往情深,一本《墓中回忆录》或一册《左传》,会反复流连不前,看得击节不止,直至近乎烂熟……若一定要追根溯源,也许是这些阅读无意中滋养了他的情怀与笔触,如果再往上看,我知道,在阅读前头,还有一个东西,成就了他的视角与文字之所以与众不同:文学梦。
有时候,我真觉得,文学之梦,真是世界上最宽大最暖和的怀抱,又像一个无垠的文学星空,在它的照耀下,读者所有的人,如同一株株花草树木,皆可以获得不同的寄托与承载。而申赋渔,我常常觉得他像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野草,曾经的土壤,并不肥沃,甚至颠沛流离过、居无定所过,但因为有了文学星空的照耀,他蓬勃而泼辣地生长了——《不哭》,正可以算是这野草地上开出的第一朵新鲜而天然的小花吧,读者可以一起等待并祝福,更多的果实与花儿,会出现,会闪耀,使星空下的大地,更为宽广与美好。
2009年——《逝者如渡渡
本书讲述了数十种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故事。
渡渡是一种不会飞的鸟,肥硕可爱,温顺笨拙。1861年,在毛里求斯被人类灭绝。渡渡鸟的灭绝,是工业文明对动物大规模灭绝的开始。渡渡鸟灭绝之后,“逝者如渡渡”成了西方一个流传广泛的谚语,人们用它来比喻,失去的将不再回来。事实上,自渡渡鸟之后,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物种被人类灭绝。而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
全书描述了许多奇异的动物渐渐远离读者而去的过程。“记录它们,是在寻找它们,并让它们永远地留在读者心中。寻找,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对自然的爱,是对未来满怀希望。”
该书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进行装帧设计,他独特地创造了立体式封面。这样的设计,赋予了这本书伤感与沉痛、求索与悲悯。
书中每篇文章,都配有精美插图。翻开书,一个个“它”定定地向读者看过来,安宁的,纯净的,孤独的,骄傲的,期许的,落寞的,都带着一抹忧伤。渡渡鸟也许正记挂着那颗从嘴里滑落的树果,枣红马也许正默望着坟中的爱侣,而那只叫句句的老虎也许正等着从前朝夕相处的驯兽员将它放出囚笼……
“每一个物种的人为灭绝,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只是人类对自然界霸道的侵占,还有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残酷奴役。每一个物种与民族的消失,影响都如水波,扩散到生物链的其他环节。人们当时意识不到,疼痛却绵延至今,并将波及未来。”这本书的努力,是为了一个渺茫得几乎无法达到的心愿——希望有一天,可以还天空以天空,还自然以自然,还生灵以生灵。
《逝者如渡渡》的艺术特色和社会反响
逝者如渡渡》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普作品,是一本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的知识读物。渡渡鸟阿拉斯加州、纽芬兰白狼、巴基斯坦沙猫亚洲猎豹、中国犀牛、塔斯马尼亚袋狼、新西兰椋鸟……一长串沉重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然而这本书却不是介绍这些动物的体形、外貌、毛色、习性、食谱、巢穴,所有人们通常用来介绍动物的技术参数和生命要素,在这本书里都不重要,有的只是一条条线索,聚拢向一个悲伤的结局。书本从人类文明的角度谈生命、环保、动物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文笔优美,篇篇堪称美文。图书在出版之后,全国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推荐与介绍,社会反响很是强烈。现摘录几段如下:
“申赋渔的一本书,只是为了让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能够偶尔回首一望,不论是整个人类还是普通一人,对于天地万物,都还是要留下一点点悲悯与敬畏才好。否则的话,逝者如渡渡,读者能留下的只有愧悔与遗憾。”
—— 《广州日报》
“自打渡渡鸟这个有点神奇的物种灭绝,‘逝者如渡渡’这句老话也就有了那么一层挥之不去的悲悯之意。专栏作家申赋渔以此为题,笔下的文字不只是浓浓的悲悯,更让人掩卷之余,忍不住低首沉思。”
—— 《新京报
“一拿到这本书就惊叹于它的美丽与哀愁,《逝者如渡渡》,为地球上曾经的生灵书写。每一个物种的人为灭绝,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只是人类对自然界霸道的侵占,还有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残酷奴役。”
—— 《杭州日报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采用多乐器的‘合奏’模式,驾驭着手中之笔,同时游走在两条或者更多的线索中,不但讲述着动物灭绝的故事,还讲述着同时期悄悄发生的另一个与之有关的故事,两个故事互为观照,形成合奏,产生更加惊心动魄的力量。”
—— 《出版参考
书中的内容先后在《南京日报》、《杭州日报》、《福州日报》、《深圳特区报》、《中国档案报》、《都市文化报》等报上开设专栏。书中文章先后被《读者》、《青年文摘》、《人民文摘》、《海外文摘》、《萌芽》、《少年文艺》、《杂文选刊》、《意林》、《教师博览》、《第二课堂》、《青年博览》、《雨花》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刊登转载,打动了全国无数读者的心。
书中的某些文章先后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金奖、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等。
为了使该书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出版社约请著名装帧设计师、两次获“世界最美的书”、五次获得“中国最美的图书”奖的朱赢椿为本书做装帧设计。
正是通过这种作者、画家、装帧三位一体的组合,《逝者如渡渡》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从而使该书具有了巨大的感染力。
获奖证书
1.《逝者如渡渡》入选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2.《逝者如渡渡》获2009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3.书中文章获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金奖
4.逝者如渡渡》获第七届金陵文学奖
书评:
“逝者如渡渡”:请敬畏生命
时间: 2009-02-21 来源: 广州日报
关于《逝者如渡渡》,申赋渔在博客上说,“书,竟因设计,会变得如此伤感与深广”。这也是我看到这本书时的第一印象。以至于一位搞生物学的朋友批评申赋渔这本书有点老生常谈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可这本书的视觉冲击太强烈了呀!”
先不说设计,说说申赋渔的书本身吧。这当然不是一本老生常谈的书,虽然“逝者如渡渡”好像确实是西方的一句老话,一句不仅仅陈述了渡渡鸟这一物种的灭绝,更包含了人们的悔恨与怅惘之心的老话。申赋渔这本写那些已经灭绝生命的书,用这样一句老话作为标题,当然是因为他作为人类的一员,对于已经过去的历史、对于正在发生的现实,对于人类对动物、对自然所做下的一切,同样感到怅惘,甚至惭愧。
在书的后记里,申赋渔回忆这本书的缘起,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出于儿童的天性,她想要和益鸟玩儿,却不知道因此造成了对生命的伤害。虽然小女孩最终明白了自由对小鸟的意义,但是很显然,在自身的欲望面前,没有多少人会站在小鸟的立场上想问题。申赋渔在书里记录下的那么多灭绝动物,便正是人类欲望的牺牲品。
北京有个麋鹿苑,是放养国宝级动物麋鹿的地方。麋鹿苑里面,有一个和申赋渔这本书意思差不多的所在——灭绝动物们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几百座墓碑叠在一起,差不多所有的游客,走到那片碑林时都会觉得心头沉重不已。不过大部分人走出麋鹿苑的时候,大概也就把这沉重放下了吧。申赋渔不然,因为女儿的一句追问,他近乎执拗地又为这些生灵们做了一部由文字组成的碑林,这一次,打开书之后,读者却是不那么容易放得下了。因为申赋渔那挽歌般的文字,因为朱赢椿那令人震惊的装帧设计。回到申赋渔在博客里提到这本书的设计时,那种惊叹式的感慨吧。之前他那本《不哭》,就因为朱赢椿的设计,让读者在打开书之前已经隐隐有了点要流泪的冲动,而这次,那些已然破碎的美丽生灵,则让读者欲哭无泪。
逝者已矣,申赋渔的一本书,当然招不回来什么。他的写作,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提醒,只是为了让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能够偶尔回首一望,不论是人类还是普通一人,对于天地万物,都还是要留下一点点悲悯与敬畏才好。否则的话,“逝者如渡渡”,读者能留下的只有愧悔与遗憾。
渡渡鸟”启示录
周远政/文
父亲童年时代的一些乐趣,我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感受到了。那时故乡的河流里游曳着野生的鱼儿。提个叉去河边,每次都是收获满满。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那些鱼儿的绿背龟鮻儿,模样,端上饭桌后各不相同的口味:白条子、桃花斑、烧火老头儿、土鲢鱼、华南鲤、沙翁子…… 那时,山野间鸟儿也极多,野鸭松鸡指名亚种翠鸟科黄雀、白颈老鹰鸦、黑大嘴乌鸦相思鸟属、喜雀、点水雀、胡豆雀、鹰、……山子、斑鸠常把天遮个密不透风。没有了,慢慢地就没有了,不过几十年光景……父亲的口气里听得出丝丝憾意,神情却透出重温儿时光阴那份难掩的孩童般的快乐。
不知道这些消逝在故乡河流却留存于父亲记忆的生灵物类到底有没有灭绝,但是,行旅经历也的确让我见证了现在的山与水,确是越来越寂寞、单调,甚而有些枯涩了。父亲的童年不过五十多年前,如果说我尚可以凭他的追忆遥羡一番,那父亲的父亲,父亲父亲的童年,再遥远到人类的童年时自然里的生灵样态,又是怎样的繁复与蓬勃,我只能凭空想象了。
《逝者如渡渡》,给了我一份想象的依据。申赋渔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十八种生物的灭绝史。讲的是生物的故事,说的却又好象是人类的历史。在人类冲破各种疆域的阻隔,发现和征服未知土地时,却似乎从来没有能够征服自身的欲望和恐惧。不计其数的物种,就在人类的欲望和恐惧中走向了灭亡。比如渡渡鸟,这是300多年前生活在毛里求斯的一种鸟,它肥硕可爱,温顺笨拙,不会飞,也跑不快。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灭绝在人类的枪口下。后来,“逝者如渡渡”成为了西方流行的一句谚语,用来叹惋消逝的事物。
渡渡鸟的灭绝,在于人类发现了它的肉质鲜美。阿拉斯加州鸬鹚的灭绝,还在于它美丽的羽毛。新西兰鸟的灭绝,在于来访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将当地人贡俸的椋鸟羽毛插在帽子上,引领了风靡欧洲的时尚。而旅鸽被人类肆无忌惮地捕杀,不仅用来食用,还用来喂猪,甚至仅仅是为了取乐。生物的多样性败给了人类欲望的多样性,人类的欲望早已经超越了其他生物求取生存的低等目标,而无限地膨胀开来。如果说宗教的出现,多少和人类的智者意识到欲望的危险相关,那显然宗教的约束力远远比不上人类欲望膨胀的破坏力。
人类在征服中满足欲望,也依赖野蛮的征服,消除内心的恐惧。飞翔在墨西哥瓜达卢普岛上空的大鹰遭到了牧羊人的仇视,1900年,瓜达卢佩大鹰灭绝。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指猴因为相貌丑陋,被视为“可怕的幽灵螳螂”,遭到了灭绝。日本政府宣布无家可归的日本狼为“偷羊者”,下令捕杀。当这些生物彻底消逝后,人类才幡然悔悟,却追悔莫及。
很多生物,在人类入侵之前,它们是没有天敌的,比如渡渡鸟、隆鸟、象龟属。这些生物在当时族群庞大,而且很多进攻性的身体机能由于没有天敌已经退化。它们的笨拙憨厚,映衬出野心勃勃欲望旺盛的年轻人类的野蛮残酷。而亚洲猎豹巴基斯坦沙猫这些优美高贵的生物的灭绝,则是由于它们在人类豢养之后,便丧失了自身的繁殖机能。生物的“不合作”也早早地提醒了人类,自然界会以自身脆弱而富于悲剧性的方式,挑战人类的占有欲望,维护自己的尊严。
人类在与大自然相处的漫长而短暂的历史中,有太多太多“渡渡鸟”的故事发生过,发生着。人类审视这部历史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审视自身的过程。这本书像是一双略显沉重的翅膀,带着读者穿越过人类历史一些阴暗而血腥的角落。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警醒、提醒,也告诫着读者,如果不想再失去,就应该珍爱。
这可以算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科普读物。但是,它的严肃立场和思考高度,决定了它的深度,值得每一个成年人一读。申赋渔延续了他上一本纪实文学《不哭》的写作风格,将小说的叙事性和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很好地合在一起,读来晓畅生动,浅切而不乏深意。而他的初衷,只是“还天空以天空,还自然以自然,还生灵以生灵”。
在书装设计上,书衣坊主人朱赢椿先生延续了他在《不哭》一书中对于内容的关注与思考,让本书呈现出发人深省的凝重质感。历史、时光、陈旧的血迹仿佛都被凝固在了泛黄的书页中。而魏永恒先生专为本书创作的插画在质朴、粗狂中透露出一丝天真和忧愁。两位设计者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已经消逝的生灵的致意,对于大自然的致意。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本值得阅读和尊重的生物启示录。
逝者如渡渡》书中文章在国内报刊转载情况部分目录
(来自龙源网·中国国家图书馆电子期刊阅览室)
1. 毛里求斯最后一只渡渡鸟 出自: 《第二课堂(高中版) 》 2007年12期
2. 1681,毛里求斯最后一只渡渡鸟 出自: 《守望 》 2007年10期
3. 1681,毛里求斯最后一只渡渡鸟 出自: 《视野 》 2007年15期
4. 旅鸽 出自: 《意林 》 2007年9期
5. 1681年的一声枪响(外一篇)出自: 《中外文摘 》 2007年22期
6. 亚洲猎豹:不自由,毋宁死 出自: 《中外文摘 》 2008年4期
7. 亚洲猎豹:不自由,毋宁死 出自: 《时文博览 》 2008年6期
8. 1681,复元最后一只渡渡鸟 出自: 《文苑 》 2008年6期
9. 隆鸟 出自: 《意林·少年版 》 2008年11期
10. 纽芬兰岛的白狼 出自: 《课外阅读 》 2009年5期
11. 纽芬兰白狼 出自: 《视野 》 2009年3期
12. 象龟 出自: 《当代文萃 》 2007年11期
13. 1681,毛里求斯最后一只渡渡鸟 出自: 《今日文摘 》 2007年22期
14. 谁是“告密者”出自: 《青年博览 》 2007年20期
15. 再见,椋鸟科 出自: 《青年博览 》 2007年22期
16. 奥勒什蒂鱼 出自: 《青年文摘(红版) 》 2007年10期
17. 新西兰椋鸟 出自: 《时文博览 》 2007年10期
18. 阿拉斯加州鸬鹚 出自: 《意林 》 2007年10期
19. 隆鸟 出自: 《意林 》 2007年11期
20. 袋狼 出自: 《意林 》 2007年13期
21. 美洲海豹 出自: 《意林 》 2008年1期
22. 最后的蝴蝶 出自: 《自然之友通讯 》 2006年1期
23. 袋狼 出自: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2007年16期
24. 蜗牛飞鱼 出自: 《杂文选刊·上旬刊 》 2007年24期
25. 象龟属 出自: 《意林 》 2007年20期
26. 美洲海豹 出自: 《时文博览 》 2008年3期
27. 新西兰惊鸟 出自: 《小品文选刊 》 2008年6期
28. 悲伤的“告密者”出自: 《人民文摘 》 2008年5期
29. 瓜达卢佩大鹰(外一篇)出自: 《少年文艺 》 2008年5期
30. 新西兰惊鸟 出自: 《文苑 》 2008年7期
31. 悲伤的“告密者”出自: 《视野 》 2008年17期
32. 纽芬兰白狼 出自: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2009年6期
33.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给美洲海豹带去了什么 出自: 《视野 》 2009年9期
34. 阿拉斯加州鸬鹚 出自: 《课外阅读 》 2010年5期
35. 江湖有它的传说 出自: 《青年博览 》 2008年3期
36. 袋狼 出自: 《北方人 》 2008年2期
37. 蜗牛飞鱼 出自: 《青年文摘(红版) 》 2008年2期
38. 蜗牛飞鱼 出自: 《青年博览 》 2008年1期
39. 指猴 出自: 《意林 》 2007年15期
40. 袋狼 出自: 《读书文摘(青年版) 》 2007年9期
41. 它不在江湖,江湖却有它的传说 出自: 《时文博览 》 2008年16期
42. 最后的蝴蝶 出自: 《自然之友通讯 》 2006年1期
43. 回到荒原 出自: 《自然之友通讯 》 2007年4期
44. 隆鸟 出自:《读者》 2008年第23期
45. 纽芬兰白狼 出自:《读者》2007年第16期
46. 最后一只旅鸽 出自:《读者》2008年第17期
47. 死于美丽 出自:《读者》2010年第3期
48. 美州海豹 出自: 《读者》2008年第12期
2010年——《光阴》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的书。
这是一本关于美好的记忆、诗意的生活和理想未来的书。
每一个节气,都有着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中国人所独有的宇宙观。
在这些浪漫而古老的传说之中,隐藏的是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国式的生活艺术、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
每一个节气,都是人们试图与天地沟通的一个庄严的仪式。春夏秋冬四季神灵的身影可以上溯到《山海经》或者最古老的史书《尚书》。
每一个节气,都是人们诗意生活的生动画卷。
从《诗经》《楚辞集解》到《唐诗》《宋词》,处处可以看到节气的身影。
她将带领读者在无法回溯的光阴中,梦回永远逝去的田园牧歌。并让读者的内心变得宁静。
《光阴》告诉读者的是,中国人与自然是怎样地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其实就是简单平常的生活。这对于环境恶化的今天,将有所启发。
《光阴》这本书,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与今天所倡导的绿色和平思想之间的某种天然联系。
她不只是一本关于文化与哲学的书,她还是一本有关生态的书。
生态,是读者人与人,人与天地,恰到好处的一种相处哲学。
申赋渔作品研讨会在宁举行
人文视野宽阔,内在积淀深厚
《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阴》,南京日报记者、专栏作家申赋渔从2008年起,连续3年推出3部作品,深受读者欢迎。2010年11月22日下午,由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光阴文会”——申赋渔作品研讨会在宁举行。俞律赵本夫宋玉麟黄蓓佳叶兆言储福金鲁敏孙少斌、陈应岐等作家、艺术家汇聚一堂,共同品评申赋渔作品。
《不哭》以18个孩子的命运,反思转型期的社会关于教育、生命与生存的诸多问题;《逝者如渡渡》则从地球物种的灭绝,折射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本书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今年刚推出的《光阴——中国人的节气》,通过对中国农耕时代生活的描摹,表达对纯真、朴素、和谐生活的礼赞。
与会作家、艺术家们认为,这3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对自然,乃至对人类发展逐渐深化的思考,渗透出沉郁的人文关怀。这种努力本身有一种令人感动的文化意义。作为青年作家,试图通过作品承载厚重的责任,难能可贵。与会者也认为,申赋渔的作品语言凝练、隽永,诗意盎然,呈现出将古典文学传统与现代经典白话文相结合的努力,在读者中颇具影响力。
在研讨会上,南京日报社总编辑卜宇对申赋渔所从事的文学创作给予高度赞赏,并认为有这样一位员工,也是南京日报的骄傲。他表示,今后,报社将为申赋渔从事创作工作继续给予支持,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创作条件。他还说,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南京日报社将在培养人才方面加大力度,使更多的记者编辑成为名人名家。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玉宝表示,申赋渔也是市文联签约作家,南京这块土壤为培养人才创造了格外宽松的环境,今后,文联将在人才推介、培养方面下更多功夫。
【名家点评】
俞律(著名诗人):3本书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奇书。不仅内容贴近当下,也是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完美结合。《光阴》这本书,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这不是对中国传统节气的一般性介绍,而是展示出了包含于其中的哲学、美学意味。
赵本夫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很多书看过就可以扔掉,但申赋渔的这几本书都是可以收藏的。他不仅显示了扎实的功底和写作天赋,更显示了内心的干净善良——这样的作家才能写出好东西。他的《不哭》,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逝者如渡渡》体现出对生态的关注,《光阴》,体现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这些,都表明,他是一个纯净的有理想的作家。
黄蓓佳(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现在都在说纸质书没落了,看看申赋渔的作品,就知道纸质书能做成电子书无法替代的艺术品。申赋渔的文字煽情但不滥情,很有节制,恰到好处,值得细细品味。他的文字有一种音乐感,读起来很美。这种美,正好契合了他书的内容,让人特别感动。
叶兆言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申赋渔的作品很好,他的路还很长,我特别看好。希望他胆子再大一点、心再野一点。
储福金(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申赋渔3年出3本书,都是真正的好的作品,能让人感觉到“痛”,作家都应该关注这种痛。他有一种很宽的视野,内在积淀很多。作品充满了文化的丰富性,有着唐诗宋词楚辞文采飞扬。装帧也是不同一般的。
鲁敏(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我和申赋渔的经历比较相似,都是从业余写作的姿态来接触文学。从读者身上能看出一个人的成长和城市的关系。南京这座城市特别适合作家缓慢自在地成长,又有许多前辈的关照。《逝者如渡渡》、《光阴》等作品尤其显示出他的人文视野非常开阔。
参会人员:
南京日报总编卜宇、副总编 赵德群、导演 陈应岐、作家 申赋渔、作家 鲁敏、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孙尔台、文联副主席 李海荣、文联主席 张煜宝、诗人 俞律、作家 赵本夫、画家宋玉麟、作家 黄蓓佳、篆刻家 孙少斌、作家 储福金、作家 叶兆言
书评两篇:
汪政:节气的故事
年前刚读到郭文斌的《农历》,今天又看到了申赋渔的《光阴》,一是长篇小说,一是专题散文,写的都是中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我不认为这是偶然的巧合,只要稍稍浏览一下,现在写作界对农历关注的人还真不少。在一个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耕文明已然远去,乡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早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人们为什么要频频回首过去,回望乡村,到那遥远的过去打捞记忆呢?
申赋渔用两年的时间写出了这二十四篇散文,从立春到大寒。他用朴素、诗意而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中国乡村,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农村一年的生活,自然的变化,农事的过程,民俗的故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作者为此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与田野调查,对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有关资料作了梳理,而那些已成碎片的节气的传说也被聚拢拼凑,使读者对这一决定了中国人漫长生活秩序的古代历法有了更细致的认识,对历法背后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认识与理解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它包含了对自然的尊重,对不可知的力量、土地、粮食的迷恋与敬畏上的,而在此基础上对人间生活的设计无疑积累了读者祖先由自然到社会、到人文直到心理的所有经验。当然,作为一本专题性的文化散文,它虽然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但总体来说,申赋渔是在感性的、诗意的层面来安排叙述的。读者看到的更多的是作者对不同季节风景的描绘,细说的是农作物的生长、农事的细节和乡村日常生活的细碎光景。特别是那些镶嵌在连绵不断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习俗,令人目不暇接。在作者的笔下,这些风俗节日神秘、繁复,具有相当强的仪式感。也许,正因为它们不可或缺和错位的程序,使得乡村不断接受神灵与祖先的训诫,接受那种准宗教氛围的洗礼而传承着淳朴乡风的理想吧?毫无疑问,申赋渔笔下的二十四节气在现实生活中早已被淡化,连同他描写的许多植物都已经难觅踪影,更不用说那些五花八门的民间节令了。现在,有谁知道那个叫句芒的春神?在哪些节气要去祭田神?有哪个家长还在雨水这一天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义父”?谷雨为什么要去祭拜仓颉?“白露节”该怎么过?女孩子们还会在立夏这一天系上五色的“立夏绳”吗?小暑是要吃苦菜的——但苦菜是什么菜呢?大暑则要吃逐风草属——仙草人间有吗……如此的疑问与无解意味着历史的终结、文化的终结和生活方式本质上的转变。
按理说,面对历史的消失,作者应该带给人们许多惆怅的。确实,将二十四节气写成一组传统田园诗的挽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光阴》是温暖而愉快的。申赋渔回避了时间,也就消除了与过去、与历史的隔膜。他一边复活了经典的撰述,将早已发黄了的典籍里的记载还原成为生动的场景,一边去掉了回忆常用的过去时态,将已经消逝的生活拉到人们的面前。进入《光阴》,读者就会进入另一种现场。这里,山清水秀,田舍错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溪边是青梅竹马的孩童,田头是扶犁鞭牛的农人。每到祭日,聂氏宗祠里香雾缭绕,而逢大节,或载歌载舞,或烹牛宰羊,四季分明,天地祥和……我十分感谢一个写作的良苦用心,他愿意带给读者一个温馨、喜庆和清和的生活。既然那一切不可复得,那么还要反复申明,还要那么多无边的叹息做什么?不如思之如斯在。
我还要对这本“书”说几句。其实,触动我并使我产生写作这篇书评的念头的正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眼印象,那种让我爱不释手的美与惊奇。这是申赋渔的第三本书,他的每一本书都做得很有特色,他的文字只是他书的一部分,他总是以他的文字与其他要素配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光阴》将二十四节气分成春夏秋冬,第一个季节是一种印刷色,春红,夏绿,秋黄,冬紫。作者请农民画家按文字的内容为每个节气创作了一幅农民画,大红大绿,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在每个节气的文字前面,作者特地给读者留出一页,请读者写出他们的节气。而到了书的最后,作者又辟出二十四格,请读者在每个节气到来时采摘一片他喜欢的花草树叶粘贴在里面。经过这样的互动,一年之前,这还是申赋渔一个人的书,而一年之后,就成了一本由植物、文字与图画组成的属于读者与作者合作而成的作品了。
一年,一本书,伴着植物的芳香走过二十四个节气,这就是《光阴》。
左中甫:《光阴》里的“乡愁”
捧读申赋渔先生的新著《光阴》,很自然地想起那首《弯弯的月亮》。
作为1980年代末面世的歌曲,《弯弯的月亮》唱出了浓重的时代痕迹,比如“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面对故乡如此优美的月夜,歌者竟生出风物依旧的惆怅,甚而还有“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式的夸张。这样的惆怅和忧伤,今天哼来实在教人艳羡。
《光阴》一书大异其趣。
在《光阴》中,作者以二十四节气为因由,用小品文的体裁、散文诗的意境和电视解说词的裁剪方式,饶有兴味地向读者描摹了他心目中的传统农耕生活。在这种生活情境中,古代的人们如何依照大自然的节律安排生产、布置生活,童年的作者如何在醇厚的乡村社会中熏染、成长,古与今、人与我,已经完全抹去了时空的界限与阻隔,融合为一体。在这里,读者读出的是一种缅怀和追念,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缅怀,对记忆中往昔乡村生活的追念。
这是一种双重的“乡愁”,虽然很淡、很薄。
何谓乡愁?心理学上的解释是,“身处异乡而思念家乡的痛苦”和“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恐惧”。作者在该书末尾的表白,清晰地契合了这一点,“它们(农民画)身上所体现的农耕社会的诗意与美,它们当中所包含的读者民族文化的记忆,是不应当消失的。它们必将能滋润读者被钢筋水泥包围着的、日渐苍白而干涸的心。”作者(当然不止于他个人,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的乡愁,既有在异乡、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对故乡和童年的追怀,也有对传统农耕文明及其生活方式日渐消亡、无法回归的怅然。
读者看到,在《光阴》里,“今天的村庄”与“过去的歌谣”之间,已不再像《弯弯的月亮》咬合得那样致密。作者的所思、所忧,作者对传统、对童年的礼赞,以及对农耕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倡导,经过二十四节气的光影推移、充分铺垫,已经呼之欲出——令人惊讶的是,他对自己的思绪和笔触始终保持节制,正文全篇都没有点明这一点。相反,他意趣盎然地追忆,兴致勃勃地拼贴,似乎看不出有什么愁绪。这种笔法,神似诗人杜甫对开元盛世的追忆,回忆时越是开心,结束回忆时却越是感慨。
似乎可以说,《弯弯的月亮》和《光阴》所写、所感,都关乎“变迁”,切于“发展”,尤其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弯弯的月亮》歌中所唱,是对“发展”的渴望;《光阴》书中所写,是对“发展”的警惧。短短20多年光景,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面貌和由此产生的文化评价已如此深巨,这是读者这代人能够感知却未必都会去深究的。而这恰是《光阴》一书的价值所在: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读者该怎样面对村庄的消失,面对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消失?
近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和“工业化”都长久地、自然地挟带着话语霸权,显示出对“村庄文化”和“农耕文明”摧枯拉朽般的绝对优势。而在当下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更是如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冲刷、侵蚀着“乡土中国”的边界。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6.6%,且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就在近期,一场强行让农民“上楼”的村庄归并、土地整理运动,又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如火如荼地进行,以至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忧心忡忡地指出,和平时期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如不有效遏制,恐怕要出大事。”
即便是在城市和工业两股“化”风未及的农村地区,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也在彻底改变着传统手工劳动的形态,而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壮年更是迫于生存压力成为“迁徙的工人”(农民工),农村的族群形态及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也正日益空心化。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变成消失中的影像记忆。即便温润、阳光、醇厚如《光阴》所描绘的那种旧日中国人的生活情趣,似乎也将注定随着时光的流转、时代的变迁而化为记忆、变成故事,唯有太阳的光影和脚步依旧,二十四节气的周而复始如老钟般精确而单调。
可是,脱去了传统生活方式的附依,二十四节气还有什么意义?今天和未来读者所见、所闻、所说的春分立夏寒露大雪这样的语汇,是否会沦为仅具气象学或记时刻度上的意义?如果真是那样,《光阴》里的乡愁,所指向的就不单是一种浅浅的惆怅,简直是一种文化传承意义上的忧伤甚至是悲哀了。因为,二十四节气与传统的农耕生活、农耕文化如影相随,没有后者的附着,它终将被风化、被蚀刻,成为后人翻阅和凭吊的文化标本,甚至弃如敝屣,这将是一种多么令人惋惜的走向和结局!
近一百多年来,在工业革命的洪流中一路疾行,世界各地的人们已先后并且还会不断检讨因为机械过度发达而异化了的人类生活,拒斥越来越紧张、无趣、浅薄并且缺乏人文关怀的“伪现代化”,发自内心深处呼唤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人心纯净,在不断反中勉力寻找新的处所安顿身心。在某些后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或许他们已经完成了这种精神生活和文化秩序的重建,但对当下中国,读者不得不承认,工业化和城镇化方兴未艾,农耕的文化和生活正步步退缩,读者的乡愁正随着日影移动而拉长,而摊薄。
《光阴》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大声呼喊,只是温敦地、醇厚地同时也很阳光地向读者展示,曾经的人们如何与天地相处、怎样彼此关照,他平心静气地牵引读者去回忆、去敬畏、去思考、去寻找。《光阴》里的乡愁,最终将通往彼岸的乌托邦,还是此岸的桃花源?我相信,答案肯定不只在《光阴》里,还在光阴外。
2011年——《村庄》
《村庄》是一本真实的村庄人物志。时间从1911年开始,一直写到2010年。正好100年。一章写一家,仿照史记的做法,只不过是为普通人立传。在100年里,这几十个我所选择的记录对象身上,可以看到历史打下的非常清晰的烙印。一部村庄史,折射的是中国百年史。
对于《村庄》一书材料的收集,已经8年了。8年里,我每年都会回老家七八次,白天和村里的乡亲攀谈,晚上整理笔记。由于父亲是村里修家谱的组织者之一,所以,我能够对村里人与人之间的脉络理得十分的清楚。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坐标,他的父亲、母亲是谁,爷爷、奶奶是谁、爷爷的爷爷是谁,清清楚楚。村庄里的时光是缓慢的,甚至像静止了一般。一个家庭,100年里,留给后代传说的事并不多。但总有一些留了下来。而这些留下来的,口口相传的人和事,却无一不震撼人心。几十户家庭的记忆,构成了一部百年历史长卷。每次采访回家,心情都难以平静。这些故事不是只停留在已往的岁月中,变得静止,变得跟读者现在没有关系了的,而是活动着的。到现在,仍然在继续,而且,以我不知道的方向在往前延伸。谁也不知道,在明天,我所记录的这些家庭又会发生什么,甚至会成为历史链条里重要的一环。所以,这是活动的、流动的、没有结尾的一本书。写的是历史,却是在指向未来。
我一直在写,一直在推翻,没有找到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每天在我大脑里盘旋的村庄里的人们。我需要一个最佳的角度,我需要一种恰到好处的语感,需要一种节奏,需要把这个村庄,放到一个空旷无边的历史大背景中去。我必须像一个工程师一般,一砖一瓦地砌成一个庞大的真实可感的世界。那个世界曾经如此真实的存在,只不过在时光中流逝了,我要重新用文字恢复它,固定住它,让人们好进去,从容地从他们的生活中走过。
我一直做不了这件事。在这个磨练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回到村庄,去倾听,去感受,甚至去生活,到田间地头徘徊或者在村头的银杏树下发呆。这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可是却又如此陌生。你身处其中,却感受不到它的律动。它的律动太慢了。像是电影里的慢镜头,它要比慢镜头还要慢100倍。只有放到百年历史这样的背景中,把时光用力挤压了,才会看到村庄的真相。
真相是令人震惊的。这里的许多人只有在他们走完一生之后,你才会理清一点眉目。然而,他们用他们一生来走过的,来证明的,来实践的东西,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宝贵的。这里的每个人,用一生,讲了一个故事,甚至一个家庭,几代人,讲了一个故事。无疑,这个故事,是值得认真对待的。
目录
概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人物经历
获奖情况
人物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