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高杰,1936年12月31日出生于
夹江县甘露乡,1954年9月毕业于
贵州师范大学后,开始在
浙江大学任教。他现为浙江大学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美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家诗书画院名誉主席,
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院长,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副主席,杭州西湖美术院院长,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常务理事,
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西泠印社社员,西书画院研究员,杭州国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吉尔吉斯斯坦艺术研究院荣誉教授,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等艺术团体顾问。
社会任职
荣誉称呼还有:浙江开明画院名誉院长,江南书画院名誉院长,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誉教授,中国国家诗书画院名誉主席,吉尔吉斯共和国艺术研究院荣誉教授,
浙江省美协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曾任:
浙江省高等院校画会会长,浙江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水彩水粉画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常务理事、艺委会委员,浙江省美协常务理事、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
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1991年
浙江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
浙江省教委授予优秀美术教师称号。2021年浙大建工学院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杜高杰的美术作品参加了
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12次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被选送英、美、日、德、法、俄等十几个国家展出,在“美术”等二百几十种书刊、画册中发表,为多处美术馆、博物馆及国内外著名人士收藏。
他先后在
杭州市、北京、中国台湾以及
德国、
加拿大、美国等地举办过15次个人画展。出版个人中国画集(2014年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杜高杰》,201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杜高杰中国画小品选集》)及水彩·油画棒·油画个人
专集等四十几种,曾应邀在中国美院、
东南大学、
武汉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加拿大
阿尔伯塔省大学等校讲学。个人艺术成就已载入国内及英、美、
印度等国的十几种辞书中。
曾先后为国防科工委、
浙江省及
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政协、
杭州东站、杭州G20会议楼、萧山机场国宾馆及杭州厅、杭州
国画院、东南集团、高铁
嵊州新昌站、
夹江县人民政府等机构创作大型国画作品。
人物经历
治艺历程
1936年12月31日杜高杰生于四川省夹江县。
1954年8月杜高杰(18岁)贵阳师范学院毕业分配至
浙江大学任教,同年杜高杰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1956年,杜高杰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名
中国美术学院)进修。
1957年,杜高杰国画、水彩(二件)版画参加
浙江省第一届美展。杜高杰水彩(春雪)入选华东美展,次年在上海展出。
1958年,杜高杰《春雪》参加
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
水彩画全国巡回展。
1959年,杜高杰《春雪》由天津人美出版。
1963年,杜高杰所作"浪淘沙"词与
潘天寿国画、
诸乐三篆刻作品同刊于当年杭州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专版。
1971年,杜高杰在
杭州市展出
井冈山市、
韶山市等地油画棒写生作品。
1973年起,杜高杰参加省文化部门组织的“两江”创作组,从事
新安江、
富春江山水画创作,以组画和多幅独幅画反映“两江”风貌。创作组活动持续到1977年。
1977年,杜高杰与
卢坤峰等合作《风雨无阻》(国画)入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50周年全国展。
1980年,杜高杰以1 6幅作品参加
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粉画联展》。
1981年,
浙江省水彩水粉画研究会成立,杜高杰任副会长,长达十几年。
1982年,浙江山水画研究会成立,
陆俨少任会长,杜高杰和另五位同道任副会长,连任三届。
1986年,杜高杰水彩作品《隐潭山月》参加第六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86年,杜高杰在
杭州市首次举行个人画展,同年杜高杰水彩作品《层林尽染》参加第一届全国水彩展。
1989年,杜高杰粉画作品《千岛湖》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9年,杜高杰在台湾举办个人中国画展。同年杭州高等院校画会成立(1992年扩建为
浙江省高校画会)杜高杰任会长,任期长达10年。
1990年,中国水彩画学会(筹)成立,杜高杰任副会长。在此前后,杜高杰作品参加了六次中国
水彩画大展,二、三、四届全国水彩展,两次
亚洲水彩展。同年杜高杰在台湾举办个人水彩画粉画展。
1991年,
浙江大学党委授予杜高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2年,杜高杰在浙江大学晋升为教授。
1993年,杜高杰在德国柏林举办个人画展并在柏林工大讲学。同年杜高杰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
浙江省教委授予杜高杰优秀美术教师称号。
1998年,杜高杰在
加拿大埃德蒙顿举办个人画展,并应邀到
阿尔伯塔省大学讲学。
1999年,杜高杰
水彩画《五色裙衫》参加第九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99年,杜高杰在
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在
浙江大学任教45周年)个人作品展。
2004年,杜高杰作品《江流山色》入选首届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精品展。
2007年,杜高杰在北京举办个人中国画小品展。
2008年,杜高杰在杭州举办第四次个人画展。
2011年,杜高杰与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其他艺术家一起在
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画展。
2012年,杭州电视台“文化风情”栏目播出杜高杰专访。
2013年,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杜高杰》,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淡妆浓抹总相宜·杜高杰西湖诗书画选》。
2014年,杜高杰在
浙江大学任教60周年之际,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
浙江省文化厅、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协艺委会、
西泠印社六单位在
浙江美术馆主办《融西于中·杜高杰艺术展》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杜高杰诗书画选》。
2015年,美术报名家学院开办《杜高杰山水画高研班》。
2016年,
浙江电视台播出以“融西于中”为题的文化大家杜高杰专题片
2017年,浙江电视台"书画园地"播出八集杜高杰主讲的“中国山水画释要”教学片。
2018年,浙江电视台播出《水墨大匠》(上、下集)同年,随西泠印社作品展赴
匈牙利交流。
2019年,接受
中国网高端访谈,参加了23个庆祝新中国70周年或两岸交流的书画展,举办了《
杜高杰中国画小品选集》首发式。
人物评价
融西于中•杜高杰艺术展
2023年是杜高杰教授到
浙江大学任教60周年。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
浙江省文化厅,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
人民美术出版社,
西泠印社共同主办的“融西于中•杜高杰艺术展”于11月26日在
浙江美术馆开幕。浙大,浙江省文联,人民美术出版社领导先后讲话,中国美协艺委会代表宣读贺词,充分肯定了杜高杰教授在教学和创作两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这次展览分创作篇和教学篇共四部分,展出了他的
中国画,自书诗,油画,水彩、
水粉画,版画以及教学示范作品250余件,既有长达20米的巨作,也有10公分的小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展现了他的艺术成就和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风貌。这次展览,反响强烈,面对“秀水雄山”巨作,许多参观者不约而同地用“震撼”二字来表达他们的感受。
在杜高杰艺术研讨会中,发言者普遍认为:杜高杰提出“融西于中”的理念,身体力行,在
水彩画创作中,融入了中国画的用笔和构图处理技巧;在
中国画创作中,融入了西画的造型和色彩方法,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对当代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014年11月)
“融西于中”观感
昔人云:绘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眼前无非生机。杜丈士荣先生之画,融西于中,锤炼生气于笔锋,正得此画旨。纵览先生画,直似秋深入绿野,连冈被垄,秋色颢中,鲜妍绚;又如春初望山林,生意无处不发,墨光与天光共旖旎。
画《碧萝悬树》,如怒生之草,交加之藤,横画竖画,皆是物象。郁郁菲菲,
众香发越,有卓卓奇木之峻,英英秀之华。
画《天半芙蓉》,松干旁出,鳞苍森,而摩云之势凌起。又片片飞雪氤其内,连峰百仞,银色晃晃,诚如唐伯虎所谓万山开遍玉芙蓉也。
画《富春佳胜》,两岸杰秀,随笔逶迤。又画石堑深数十丈,窈然沉碧,山容益形奇丽。而黛青一施,有石岩岩,有水湑湑,几令人忘却大痴之气霁水表,云敛山末。
画故乡蜀中山水,则可与《
吴船录》并观:“峡中两岸,高岩峻壁,斧凿之痕皴然。”“时辰巳间,日未当午,峡间陡暗如昏暮,举头仅有天数尺耳。两壁皆是奇山,其可拟十二峰者甚多。烟云映发,应接不暇,如是者百余里,富哉其观山也。”“
巫峡山最嘉处,不问阴晴,常多云气,映带飘拂,不可绘画。”“过假十二峰下,两岸悉是奇峰,不可数计,不可以图画摹写,亦不可以言语形容。”近千年之上,石湖先生连连惊为不可绘画者,近千年之下,杜先生则数次画之。
陆俨少先生观后慨然曰:触前尘,恍似历险水而闻舟子鼓棹前进声也。画是无声诗,而先生观画闻声,咸蒙生意,亦更见笔力。
杜先生居杭60余年,山光水色,盘桓最久,画亦最多。看九点烟空,一片湖艳;春如笑而秋如妆,山似诗而水似词;既谱河阳之曲,又增西子之文。或绘之矮,或收之长卷。章法超妙,气格苍逸;用墨不浮,用笔不散;山川相缪,意象唯新;此峣然不待论也。至于《西泠春深》之古而秀,《葛岭南望》之秀而润,则又越然于笔墨之外:观物取象,目击道存;色揣称,神遇迹化;浩浩荡荡,全是正气;蔚蔚苍苍,皆有生机。
余家与先生有深谊,岳丈交结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夙期款密,情均紵。内子丱时,与先生之令媛为同学,亦常在先生家玩耍。余初先生于业师卢圣时先生家,时在1979年仲冬,忽忽30余年矣。今值先生书画大展,回首青山,瞻览物序,风霜明晦之迹在焉,仰然敬诵“高惟岳,峻极于天”之句,为先生祝颂。
秀水雄山逸云横 可游可居可观赏——杜高杰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历代智者歌以咏之,比德畅神;古今仁者图以记之,益寿延年。而浙之西湖、雁荡、富春,苏之
太湖、
留园、钟山,皖之黄海、白岳、九华,更以富诗情画意成为丹青粉本。近代以来,
黄宾虹、张大千、
傅抱石、
李可染、
陆俨少诸家,莫不流连于斯,得天独厚,妙笔生花。江南山水钟灵秀,画坛英杰代不乏人,继上世纪陆俨少以后,浙之
孔仲起、杜高杰、
童中焘则为跨世纪三杰。孔以江海奔腾、水势激荡见称,杜以秀水雄山、古木横云取胜,童以峰峦浑厚、山姿清润载誉。皆为当代山水画史增辉添彩。
浙江大学杜高杰教授,生于山奇
水险之四川夹江,学于岭峻川急之贵州贵阳,居于草木华滋之浙江杭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又游壶口太行,泰岱新疆,故所写山水,清秀婉约中蓄质朴浑穆之气,率真豪放,野逸平淡,烟云流布,生趣郁勃。明人
董其昌云:“古人运大轴,只三四分合,所以成章。”强调“取势为主”,讲求“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杜教授的山水画就有此古风,整体质感强烈,得山峦峰崖之敦厚,云水烟岚之放逸,动静相济,气韵生动;且有晦明远近,凹凸虚实之况,而不细碎。所作云烟吞吐,冉冉欲坠。水墨淋漓,变易合理。雄山幽谷,如呼吸吐纳,张弛有致,活力焕发;而古桧青松,荒远灭没,彼此相借,望之模糊郁葱,若有猿啼虎啸其中;泉瀑溪流,涛浪回,来历分晓,阅之潺然出声,彷佛水雾弥漫其上;至于山体皴法,则与写树相通,行笔破墨,起伏跌荡,笔法秀峭,轻重互补,丹青造化,如云中山顶,四面峻厚;似危峰四起,蔚成天然,皆有高华轩昂之气,古朴大方之象。
中国文人画向有“画者写意”、“画为心印”之旨。杜教授之山水,亦借郁勃古逸气象,以抒心中比德雅趣,突出山水精神、自然诗性、文人逸致,将山情水性与画家意境合二为一,颇具舒心畅神、澄怀悦目之妙,实现“山水性情即我性情”的审美要求。而这性情就是静穆无求、雄峙天地间的恢弘气势,格制俱老、来去自然的古朴平淡,心宁意畅、了无挂碍的生生不息,浪漫如歌、苍润欲滴的萧散洒脱。
杜教授作画看似随意挥洒,实则一丝不苟,不仅有笔气、墨气、色气,更有气势、气度、气机;动而不板,活泼迎人,生生不穷,远难尽,烟润无涩,浑厚不薄。吐露胸臆之外,更有修心养生之趣。他好以苍劲潇洒的行书,或古朴天真的隶书题诗跋文,而画目则有点睛之妙,如“天外云峰”,“溪山过雨”,“烟收春色”,“秀水雄山”,“泉鸣翠谷”等,极富书卷逸致。他所绘的山水,写出了文人所追求可游可居、可观可赏、可登可涉、可止可安的浪漫天真境界,令人观后泠然别有意会,发浩然之气,启高隐之思,得陶然天趣。
杜教授从艺从教六十余年,涉猎油画、水彩、版画、雕塑诸艺,因能将众艺之长,如油画之光影、水彩之润泽、版画之构成、雕塑之质感,巧妙地融入
国画,以增高加阔添厚作品的美学内涵。他传经授业,桃李满门,如何加林、
林海钟、张国民、陈磊等当今国画界的博士才俊,青少年时学山水画皆得到杜教授的启蒙与提携。
我治史多年,于画史略识一二,古画家其长寿者大致有三;一是画意笔山水者,因结缘自然大氧吧,又能随心造境,“得画中烟云供养”(
董其昌语);二是有青年弟子者,因教学相长,目与心接,为纯真与蓬勃朝气激活;三是以画为寄为娱、养心养生者,因平淡坦荡,怡然知足,获洒脱从容之浩然逸气,无争自雄。杜教授年近八旬而神明不衰,笔力奋疾,境与性合,乃三要皆具者。我以为杜教授定能如宋之
米友仁,元之
黄公望,明之
沈周,寿高艺杰,并以此番读杜山水的另类感受作为拙文结尾。见仁见智,不知读者诸君以为如何?
中国绘画之精髓
文/杜高杰
中国绘画之精髓,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命题。我们要“借古开今”、“化旧为新”、“推陈出新”,都必须首先认识清楚“古”、“旧”、“陈”中有什么精华,供我们用以“借”、“化”、“推”。持
虚无主义主张的人,认为中国画已落后于时代,不能和世界当代艺术“接轨”,当然不会下功夫去研究中国绘画之精髓。带有保守倾向的人则忽视中国绘画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对传统中国绘画中的精华与糟粕缺乏明晰的判断与鉴别,满足于既有形式的承袭。近百年来,我国的不少哲人和画家,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发表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对中国绘画的精髓,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亟待就此凝聚共识,以推动中国绘画的继承创新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中国绘画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陶器上就有多种动物图像和精美的花纹。
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了壁画和帛画。我们现在已能见到
战国时期的“
人物龙凤图”和“
人物御龙图”,作品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画面富于想象,构图处理也十分得当。经过二千几百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指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中国绘画。它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具有的精深理念、高致的审美要求,辩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历代的经典作品,构成了中国绘画之精髓。
一、生生不已的创新精神
首先,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的是中国历代哲人和优秀画家所倡导的创新精神。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就提出“革故鼎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从汉、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是中国绘画的创立时期,画家们以社会和自然为师,作品大都具有原创性,因而尚不存在强调创新的问题。宋起,开临仿之风,提倡创新,就成为推动绘画创作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了。
苏轼响亮地提出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并首创以朱色画竹。同时期的
米芾以大混点写云山,迥异时风。当代
法国油画大家称近一千年前的米芾为十足的现代派。稍后,
梁楷作“
泼墨仙人图”创人物画大写意之先河。明代李应说:“破都是功夫,何至随人脚跟”。个性狂放的
徐渭则更为鲜明地强调创作要有“真我面目”,“时露已笔意者,始称高手”。他以其激情放逸的大写意花卉创一代新风,影响深远。至
清代虽然盛行仿古之风,但
石涛、八大、杨州八怪等画家仍然有不少创新之作。即使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仿古派的代表“四王”,也有表现生活自具面貌的作品。其中尤以被称为“集大成”的
王翚,无论是构思、构图、造型及笔墨技法,都有异于前人,超越前人之处,他不仅领衔创作大型历史画“
康熙南巡图”,而且创作了不少有生活气息、有生动形象的山水画作品。他“随意点墨,天趣飞翔”、“自喜不复为流派所惑,而稍稍可以自信矣”。王石谷不应是“改良
中国画的最大障碍”而应是中国画精髓的继承者,是学习中国山水画起步的良师。当然,最具创新意识的是
石涛,他提出“借古开今”“笔墨当随时代”。他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三百几十年前石涛发出的上述令人振聋发聩的见解,至今仍然值得我们领会和深思。他的创新意识对稍后于他的“杨州八怪”及其他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画家无疑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百年前金城说:“无旧无新,新即是旧,化其旧虽旧亦新,泥其新,虽新亦旧”以辩证发展的观念,深刻阐明了新和旧的关系,提倡化旧为新。当代
齐白石云:“逢人耻听说荆关”,衰年变法,闯出了
中国画的一片新天地。
林风眠、
徐悲鸿,
李可染等,在中西交融的创作实践中,走出了各具风貌的创新之路。李可染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中国画的发展创新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潘天寿认为:“一切文艺作品,都应具有时代思想和时代精神”“我们借古开今,不能借古代今,‘借古’是手段,‘开今’是目的。”他以自己具有浓郁时代生活气息,劲健雄强的画风,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在他的主持下,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院前身)的中国画教学,把扎实的造型基础磨练(素描、结构素描、白描)和中国传统的笔墨审美要求结合起来,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了浙派人物画的技法体系和鲜明画风,成为当代中国画创新的旗帜。综观中国绘画史,凡是具有个人面貌有成就的画家,无不具有创新意识。新的时代要求中国画也要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应该把先贤们的创新精神发扬光大,落到实处,使中国画创作焕发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崭新面貌。
二、鲜明的特色和独具的优势
中国画的特点和优势,我以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①、重意寄情。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有“意”的,但却存在着轻重,强弱、隐显之别。中国画重意寄情源远流长,一千七百年前,宋•宗炳提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开重意寄情主张之先河。唐荆浩提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张彦远提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自此,重意寄情成为中国画的首要要求和鲜明特色。在中国画的花卉作品中,松、柏、梅、兰、竹、菊等等都成为人格化的形象,赋予了不同的寓意,与西方的静物画大相径庭,就艺术格调而言,在这个领域,可以说是高于西方绘画的。
②、突破时空局限,以大观小,移步换景(亦称散点透视)取舍自由。突破时空局限,是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天上人间,四时景物,都可以组合在一幅超出正常视角范围的长卷或立轴之中。而以大观小,则是拓宽视域的高超手法,从两千年前
晋朝顾恺之的“
洛神赋十三行”图卷起到
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王希孟的“
千里江山图”
黄公望的“
富春山居图”等等,都是这种表现方法的杰出运用。先贤们用这种只有“
无人机”航拍才有的视觉形象来组织画面,不能不被看成是超前的卓越的创作方法。而在西方架上绘画中是没有这一类突破时空局限的作品的。
③、强调具有骨气的笔墨在造型和表现作者精神气质中的作用。笔墨不只是一种工具材料,也不仅是一种表现方法,而是精神的载体。从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骨法用笔”起,历代论著,均重笔墨。清•
沈宗骞云:“若不是笔墨,纵好的局法,总不是画”。笔墨是衡量中国画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中国画优秀传统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以点线为主的造型技巧,强调表现事物的形质,不重光影,而以轻重、疏密、繁简浓淡的变化塑造形象,区别于西方二十世纪之前大都以明暗面塑造形象的技法。经过千锤百炼,使点、线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谓:“点如高山坠石”,强调点的重量感。而“一波三折”“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平、留、园、重、变”则使线产生丰富的耐人寻味的美,使中国画呈现出独特的美的形态。
⑤、大胆而巧妙的虚实处理,强化作品的概括性,含蓄性。虚的手法主要是简化形象,减弱对比、置以烟云,乃至虚之为白地。人物、花卉作品中背景空白,山水作品中大小不同的空白俱为虚的部分。
笪重光《
画筌》云:“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面虚实处理得好,既突出了主体,又使画面有很强的节奏感,避免了繁琐,增强了含蓄性,给予读者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⑥、形象、诗文、题跋,印组成一幅有机的相得益彰的画面。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使画面更加充实、内涵更加丰富。诗书画印有机的、完美的结合,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至明清臻于完善。从
王冕、
徐渭、
金农,
郑板桥到
吴昌硕、
齐白石、
潘天寿等大家都留下了极具意趣的题跋,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欣赏价值。其中齐白石的题跋,意趣最为突出,充分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借题发挥”的过人之处。题跋为中国画独具的形式,作者需要具备诗、文、书法乃至历史和哲学的修养,这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修炼的“画外功”。弘扬中国画的这一特色,十分必要。就此而言,正是中国画当前创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需要引起中国画界的高度重视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三、审美要求
以上六个方面分析了
中国画的特点和优势,而衡量中国画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水平,则需要遵循中华优秀文化的审美要求,在我看来,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①、气韵充盈,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从二千年前
孟子提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我养吾浩然之气”,到近代
吴昌硕“苦铁画气不画形”的主张,其间有众多哲学家、文学家和书画家,围绕“气”作了精辟的论述。举其要者有: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谢赫的“气韵生动是也”,
张怀瓘的:“风神骨气者居上”,
唐太宗虚心改过的“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气冲和为妙。”
韩愈的“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白居易认为文人的粹灵之气“凝为性、发为志,散为文”。
荆浩把气作为六要之首。他说:“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
项容放逸不失真元气象”
吴道子说:“笔胜于象,骨气自高”。
苏轼主张画要“取其意气所到”。
谢榛主张“气贵雄浑”。
郑板桥认为,画需“一块元气团结而成”。章立诚认为“气积而文昌”。
刘熙载说:“书要具备阴阳二气,大凡沉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迈,阳也”。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重气的主张贯穿在中国文学艺术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国画创作中,对画面整体的气象、气势、气韵以及笔气、墨气、色气的理解和运用,至今仍然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的课题。
画面至大至刚的整体气象,即我们常说的“大气”。只有作品大气的画家,才能称为大家。大气的作品,首先是整体,其次是微妙。粗犷近于草率,不能称大气。精细也不就是小气。概括
精练,必然大气,繁琐细碎,必然小气。具有整体气象的作品,又有丰富的变化,那就会达到远看好,近看也好,既动人又耐看的效果。
气与势是互相依存,互为表里的,
气虚而势实。
沈宗骞说:“气之在是,亦即势之在是也。气以成势,势以御气。势可见而气不可见。故欲得势,必先培养其气。气能流畅,则势自合拍”。气是通过势表现出来的,而势则依赖于形的塑造。因此,塑造有动态的形,通过形的对比造势,就能使画面产生气势,而气势是作品大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韵是画面形象所具有的力度和韵律给观者的感受。气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包含气和韵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和从技巧性进而为精神性的两个层次。气指的是作品所显现的具有阳刚之力的气势、气度和气慨;韵指的是作品具有阴柔之美的风神、风度和风致。气韵是通过具有力度和节奏的形象构成的和谐形态呈现出来的。方薰说:“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气足而后韵生。在不同的作品中,往往各有强弱,有以气胜或以韵胜之别。
笔气、墨气、色气是构成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是鉴别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论者以雅俗、文野、强弱、老嫩评鉴之,亦可以庙堂气、山林气、书卷气、江湖气区别之。
气是作品所体现的生命力。人的生命以具有力度和韵律的状态呈现。人们希望在作品中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因而力度和韵律成为形式美的核心,成为古今中外无不遵循的艺术形式法则。从荆、关、巨、李到徐、朱、吴、齐、黄等历代大家,虽然作品的题材不同、面貌有别,但都给人以沉雄苍郁、大气磅礴之感,绝无软弱轻浮之病,而这正是中国画传统的精髓。
作品气韵之佳者,呈现以下状态:
雄浑、豪放、隽秀、清润、劲健、沉着、缜密、自然、和畅,飘逸、含蓄、幽致,老辣、生拙、微妙、典雅。
作品气韵之不佳者,呈现以下状态:
板刻、郁结、浅薄、轻浮、软弱、粗率、细碎、甜俗,以及腻、浊、赃、花、散、火、跳等等。
②、境界深广。境界即作品的意境、情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语也”。意境是“境”与“情”的结晶,是作者与客观自然景物交融所产生的感受,通过画面形象表现出来,成为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所谓的“第二自然”。
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除画面形象所呈现的境界外,
中国画还有一个独特的拓展,深化境界的形式——题跋。从
王冕、
徐渭、
金农、
郑板桥到
齐白石等画家的许多作品都由于题跋饱含哲理和情趣,因而得以升华,达到更为深广的艺术境界。
③、格调高雅。格调是作品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综合的艺术效果和精神风貌。它体现了作者的品格、修养、审美趣味和审美水平。高格调的作品必定吸取了前人优秀的艺术成果、并有新的发展,有时代的风貌和作者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技巧是创作高格调作品的必要条件,然而精神境界才是决定因素。技术熟练不一定能创作出高格调的作品,如果熟练中带有不良习气和俗气,则其格调必然低下。要重视画面的艺术处理,删繁就简、实中有虚,求含蓄、避刻露。一以当十,融博大与精微于一体;计白当黑,令笔不到而意周。坚持把
中国画优秀传统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审美要求用以指导创作实践,就必然能够不断产生高格调的作品。
个人作品
文章作品
我的积色法
文/杜高杰
我的积色法是在中国画水墨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传统的没骨法、青绿没色法、浅没色法以及西方
印象派色彩技法
俄罗斯巡回展览派色彩技法融合而成,是借古开今,融西于中的理念用于创作实践产生的新成果。
积色法源流之歌
汉唐绘画重丹青,文章五色呈。
僧繇绘花现凹凸,恺之画水施空青。
宋元继者人鲜知,明有董孙清有恽。
大千海粟俱泼色,李其香技亦深。
泼墨破墨与积墨,墨法齐备臻大成。
黑墨团中天地宽,宾老墨法达上乘。
我以积墨为技基,弘扬精髓力开今。
再融西法于中法,以色代墨异前人。
薄染厚涂各有用,多色叠加任几层。
冷暖面积定色调,灰纯把握在寸分。
形色俱可随机变,表现自由技艺升。
唯愿更多同道者,助力石破引天惊。
唐朝及唐以前的中国画以“丹青”名,人物画色彩绚丽,山水画则多以青绿为主调。
南梁张僧繇创立之没骨法,因以渲染为主,不重用笔,缺乏骨气,故渐为画界淡化。自明
董其昌始,虽以色代墨作画,称其为没骨法,但讲究用笔,注重骨气,与水墨用笔已无二致。这说明中国画不论形式技法如何变化,用墨也好,用色也好,都不能离开“骨气”的要求。
我的积色法,采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颜色,根据画面形象的需要,以点染、渲染、罩染、并置的方法覆盖。既可以从浅到深,又可以从深到浅;既可以从冷色到暖色,又可以从暖色到冷色;既可以从鲜明的色到灰暗的色,又可以从灰暗的色到鲜明的色。因可以用不透明色覆盖,故能改变调整不理想的形态,乃至增加新的形象,故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画技法的丰富性、自由度和表现力。
黑色是众多色彩中的一种,故积色可包含积墨,而积墨却不包含积色。色彩是引人动情的重要因素,昔人曾有“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之说。积色法要求每一幅画作品有鲜明的色调,“远看颜色近看花”,不同作品的个性和大效果因色调的运用而突出呈现。
我的积色法由于吸取了我国传统的没色方法及外来的色彩技法,加以融合,所以它的画面效果自然不同于长期处于主流状态的中国绘画中的
水墨画。然而它在构图、造型、用笔、画面处理以及题跋等方面仍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绘画的特色,继承了中国画的精髓,特别是在点线造型中,强调贯彻用笔的审美要求,因而远不同于西方绘画,是中国画在时代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形态。
学习和掌握我的积色法,要求学习者既要具备中国传统绘画的功力,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掌握西方绘画色彩技法,然后融会贯通,在写生和创作中逐步提高。积色法创作之路是一条宽广之路,它必将出现一个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
诗词歌赋
铁砚磨穿感赋
铁砚磨穿叹若何,
寒窗奋笔苦甘多。
潜心传统承精髓,
注视时流不附波。
南北山川供舍取,
东西巨匠待超踔。
喜掬露易湖中水,
研墨千升尽兴泼。
附记:一九九八年在加拿大期间,随身所带近年之小石砚竟被磨穿,感而赋比。
班门敢作弄斧人,
变法京华誓献身。
大勇高才昭百代,
望尘难及是天真。
画余杂感三首
醉心丘壑乐披荆,
退笔如山冀晚成。
画外功夫谁会得,
横涂竖抹鬼神惊。
二
不为形役不炫奇,
意态轩昂笔下擒。
博古通今师造化,
真情实感唤相知。
三
勤奋天才难两全,
几人可陟艺峰巅。
愿积步行千里,
石破天惊不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