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县
安徽省中部的县
历史上的合肥县包括今天的合肥市四区、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岗集镇双墩镇。古称庐州、庐阳。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长江淮河之间、漕湖之滨,襟江拥湖,沿海腹地、内地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自秦建制已有2200多年历史,曾为扬州市、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平原行政军事首府。
1949年01月21日,合肥县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设市、其余部分分设肥西县肥东县。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历史沿革
西汉置,春秋名邑,汉以列城置县。县名众说纷纭,本为水量充沛。诸说中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最为科学,符合实际。
刘知远四年,淮南郡(仍治六)。文帝十六年四月丙寅,改封刘长子阜陵侯刘安英布,仅领九江1个郡地,合肥县改属淮南国(仍治寿县)。
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复设九江郡,合肥县属之。
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合肥县改属扬州刺史部九江郡
新朝改九江郡为延平郡,合肥市县属之。
东汉建武六年(30年),刘秀封功臣鉴谭为合肥侯,改县为侯国,历4世,国除为县。灵帝又封其弟为合肥侯,后复为合肥县。侯国与县,属扬州九江郡。
兴平三年(196年),袁术据寿春,改淮南郡为淮南郡,合肥县属之。术亡,建安四年(199年),改淮南郡为九江郡,合肥县仍属之。
建安五年,曹操刘馥扬州市刺史,单马造合肥,立为扬州治。
黄初二年(221年),合肥县改属淮南国。四年,改属淮南郡。太和六年(232年),改属楚国。嘉平元年(249年),改属淮南郡。
吴、魏对合肥市地区进行过多次争夺战,魏以合肥为重镇兼扬州治。魏青龙元年(233年),扬州都督满宠为防御吴军进攻,在今市区西北15公里的三十岗乡鸡鸣山下的古城村筑合肥新城。从此,县、州治改驻新城。
旧城、新城,三国遗迹斑斑,世有“三国故地”之称。孙吴曾围旧城11次,均无法攻下合肥,被迫退兵南归。著名的战役要数建安十三年,孙权亲率10万大军围合肥;曹操4次亲临合肥部署对吴战争,并于建安十四年,亲筑教弩台,“教强弩以御吴舟师”。
建安二十年,魏将张辽亲率800壮勇奇袭吴营,大战逍遥津,迫使吴主孙权飞骑过西津断桥,取得逍遥津大捷。新城建成后,孙权曾两次围新城及太傅诸葛恪统率20万大军,围城90余日,均劳师无功而回。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司马炎重演曹丕代汉故事,建立晋朝,合肥县仍魏旧制,属扬州九江郡(仍均治寿春镇,今寿县城关镇)。
西晋一统后,合肥县仍属扬州淮南郡。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甲申,改属淮南国。永泰元年(300年)八月,改属淮南郡
大兴四年(321年),晋征西将军戴渊为督司、、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兼司州刺史,在江淮间侨置有关侨郡、县分别属之,治合肥市,使合肥成为重镇。
东晋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顺昌府、县及陈郡
后赵建武十一年(345年),染指合肥,合肥县属扬州淮南郡。永和六年(350年),复属东晋豫州阜阳市郡,汝阴、合肥县同治
南梁宋永初元年(420年),合肥县、汝阴县改属南汝阴郡,并兼南豫州、南汝阴郡治。三年,撤销合肥县,为侨置的颍州区所取代。
南齐侨置的河南省,又称西豫州迁治汝阴,仍兼南汝阴、北陈郡治、汝阴县治。
南梁天监五年(506年),复汝阴,改南汝阴郡为汝阴郡,迁豫州治汝阴。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豫州迁治寿春,迁南豫州治汝阴。
太清元年(547年)七月甲子,改设合州于汝阴,以故合肥县为州名(徐文范说大同九年即543年改),兼顺昌府、县、南顿郡、县等治。太清二年(548年),合州入东魏,梁改治江滨。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朝北周,合州改属隋朝,仍其旧制。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撤县,改合州为庐州,恢复合肥县,庐州系延庐江郡、县旧名。合州为一级政区名称历梁、东魏、北齐、陈、北周及隋初,南北共6个政权,历时40载。隋初,在庐州设总管府,作为灭隋的前沿阵地。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庐州为庐江郡,均治合肥市
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仍治合肥县,属贞观元年(627年)划设的淮南道地理区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道作为一级区划,庐州仍属淮南道。
天宝(742年),复名庐江郡,仍治合肥,仍属淮南道。至德元载(756年)十二月,置淮南节度使扬州市(今扬州市),庐江郡仍属之。
至德二载十二月,复名庐州,仍属淮南节镇。
中和三年(883年),庐州人杨行密本州岛,经营江淮、江南地区。天复二年(902年)三月,唐封杨行密为吴王,原本以庐州为根据地,后改都扬州,庐州仍属吴。唐亡(907年),吴自立,仍据江淮间,庐州属之。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宋代后周,庐州及合肥县入北宋。宋初,仍沿旧制,庐州仍治合肥县,改属淮南道地理区域。至道三年(997年),改属淮南路。
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西路治寿县(今寿县城关镇),庐州改属淮南西路
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庐州,为南宋抗金重镇和输送抗金物资的集散地。绍兴市初,为避金兵,淮南西路寄治巢湖市(治今巢湖市区)。绍兴七年(1137年),淮南西路郦琼以庐州叛降刘豫伪齐。十一年,为杨存中收复。乾道二至五年(1166~1169年),在和州置司。五年,淮西路复治庐州。
元十四年(1277年),在庐州设淮西路总管万户府,属江淮行省(治扬州市,今为市)淮西道宣慰司(治庐州,今合肥市)庐州合肥县。十五年,升庐州为路,置总管府,仍属江淮行省(治今扬州市)的淮西道(治庐州)。二十八年十二月,江淮行省迁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改名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庐州路仍治合肥县,庐州路改属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简称淮西道(治庐州)。元末,红巾军起义政权大宋在庐州设江淮行省。龙凤十年(1364年)七月,改庐州路为庐州府,为江淮行省省会。不久,废江淮行省,改属朱元璋设于应天府(今南京市)的江南行省。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庐州府改属中书省,仍治合肥县,不久撤销梁县,并入合肥县。十三年(1380年)正月,庐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庐州府改隶南京,又称南直隶、直隶南京(治今南京市)。〔附南明
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庐州府改属江南省(省治江宁府,今南京市)。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属安徽省(省会治安庆府,今安庆市)。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二十三日,安徽省会迁驻庐州府。十二月十日,安徽巡抚江忠源赶到庐州府上任,定庐州府为临时省会。以后,庐州府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军反复较量的重要战场。咸丰四年一月十四日,太平军攻克庐州府。咸丰五年十一月十日,清军复陷合肥市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军再次收复庐州府。同治元年五月十三日,英王陈玉成被叛徒苗沛霖骗去寿县(今寿县城关镇),清军再度占领庐州府。当年,因惧捻军及太平军余部,以庐州府无雄关长江可恃,仍将安徽省会迁回安庆府。庐州府作为安徽临时省会前后10年。
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庐州府改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道治安庆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庐州府改属皖北道,直至清亡。辛亥年农历九月十九日(1911年10月28日),合肥市光复,废道。
民国元年1月,废庐州府,存附郭合肥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2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安庆道(道尹驻安庆城,今为市)。
民国17年8月,废道,合肥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4月2日,合肥县属安徽省第三行政区(首县为合肥县)。10月10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三专区(专员驻六安县,今为市)。27年5月14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合肥,国民政府将合肥县临时迁驻今肥西县潜山乡鸽子笼圩子等地,仍属第三专区。
民国27年11月10日,改属皖北行署福安专区。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合肥县仍属第三专区。7月,合肥县改属第二专区,直至民国34年8月才回治合肥城。
地名由来
合肥市之名称的由来就不能不说到淝水。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华里的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出山后分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又分二支:一支折向东流,穿城而过,称为金斗河(今天已不存在了),另一支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晋·谢玄在此地以少胜多大败符坚。按《尔雅》释义:“归异出同”曰肥,这是肥水得名的依据。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一说因古时庐州古城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市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意思是合肥作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的节点,是南北皮革、鲍鱼、木材的转运站。在当时大运河未开通,沟经常淤塞的情况下,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运输节点的位置使得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
史记里记载当时的大都会,东南地区只有寿县(安徽寿县)、吴(苏州市)、番禺区广州市)和合肥。当时为汉置九江郡隶属县。合肥市之名见于隶书刘彻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辖合肥等县。可见合肥得名还应早于此。东汉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刘协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废合肥侯国,恢复合肥县。三国时期,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吴王孙权曾多次想夺取合肥但未成功,但为合肥留下了不少千古故事和地名,如张辽威震逍遥津公园曹操练兵的教弩台,数兵的兵塘,孙权逃跑时跃马飞过的飞骑桥等等,只是可惜的是名称仍在,但岁月已磨去了它们的原貌。
刘宋置南豫州,于旧合肥县地置颍州区,为南豫州南汝阴郡郡治之地。萧衍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置合州,阜阳市属合州顺昌府,为州、郡治之地。宇文赟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合州为北周占领。
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市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之地。从此,合肥县之名就固定下来未再改过。
地理位置
合肥县,位于中原地区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气候
合肥市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文化
合肥早期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民俗信仰和古乐演奏欣赏等活动。据有关史料载,合肥曾为楚越属地,受楚越文化影响,先人以动物为图腾,约期举行图腾祭典。据考古发掘证明,合肥市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古乐和随乐而舞的表演活动。到了三国时期,歌舞表演活动又有一定发展,曹操为庆祝胜利,令数艺伎在筝笛浦舟上载歌载舞,由于舟不胜载,致数艺伎殁于水中。
晋统一天下后,结束了三国纷争,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合肥社会文化亦渐有发展,出现了“风土明茂,皆胜淮左”的繁荣景象。到了唐宋时期,合肥社会文化呈多样化发展形势,不仅宗教文化盛极,民俗文化兴旺,且域内学子多,诗文丰,民间说唱、歌谣、戏舞、弦弹、鼓乐等文艺活动,都有较大发展。在文著方面,合肥早期见载于史的著文有《幽求子二十篇》(晋)、《合肥志四卷》、《文集二十卷》、《奏议十卷》、《唐文粹一百卷》(以上四为宋时)等。应该说,这一时期,合肥市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元明时期,合肥已渐发展成为一文化首都。域内不仅文才汇兴,著述丰巨,且戏舞、弹唱等表演活动,已十分活跃。江淮之间,依靠“杂百戏”谋生的艺众,其数当首推庐州。到元朝末年,文墨艺演,相应发展,雅俗互见,形式多样。
到了清代,乃至民国时期,作为合肥近现代文化,较前已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文学方面,著述丰繁。仅清朝时期,合肥见载于史的诗、言、集等著述就有近百部,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有许多著文至今仍为人们常喜诵谈。在演艺方面,作为合肥市地方戏的“倒七戏”(又名“小刀戏”、“稻季戏”),已渐形成独立的戏种,在民间演赏两盛。民间的门歌、秧歌、说唱、狮子舞、龙灯舞、撑旱船、踩高跷等文艺形式和活动,日趋繁荣兴旺,盛极一时。这期间,民间对戏种已有了“粤剧”和“小戏”之分,所谓大戏,即京剧,小戏则指的是“倒七戏”。民国时期,合肥民间已发展有数家专业戏剧班社,其中以费家班创建最早,人数最多,行当最全。
清末民初时,合肥出有“五怪”,其中之一沈石翁,“一意真草,精能之极,人亡得亡,珍着拱壁”,曾名震京城,被冠为合肥以书法著称海内之始。在合肥市文化界,时尚有被称为“三清”的三名文化骁将。此三人以善文著丰而名噪一时。
民国时期,伴随演艺等文化活动的繁盛,城内除建有专业演出场所,并同时发展了形式众多的文化社区,如文昌宫、南园等。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也在民国后期相继出现。这些都说明,合肥历史文化,尽管有兴有衰,有起有落,但总体上是不断发展的,并在江淮之间,始终居于中心地位。
卫生
19世纪30年代以前,合肥无公办医疗卫生机构。明末清初,合肥始有固定的国药商号,经营草药和丸、散、膏、丹及饮片等成药。另有中医医生在国药店坐堂行医。尚有走街串巷给人治病的郎中。
清光绪二十年(1894),德国人戴尔第来合肥市传教,在德胜门天主教堂设“圣心诊所”。光绪二十三年,中华基督总会(南京)派美籍传教士徐鸿藻、柏贯之到合肥传教施医,由此西医始渐传入合肥。民国16年,刘锡麟(又名刘梦九,合肥人,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创立合肥民生医院,成为由国人在合肥创办的首家医院。民国26年,合肥县警察局设有清洁所,管理街巷卫生,为合肥最早的公共卫生机构。
合肥解放前,由于卫生医疗落后,曾多次流行霍乱。群众生病,多求神问卦。妇女生育,旧法接生。人口死亡率高达20%。。新生儿破伤风(俗称“七天风”)死亡率高达400‰。人均寿命仅为35岁。
解放前夕,合肥市有县医院1所,床位12张,房屋13间,工作人员12名,其中医生2名。另有23家私人诊所。
体育
早在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年)至三国曹丕黄初元年(220年),合肥民间就有“御”、“射”、“导引”、“养生”、“角抵”、“利趾”、“拔距”、“曲踊”、“投石”、“搏弈”、“戏水”等体育活动。
19世纪50年代,驻肥清军在练兵中引进西方士兵体操。到了清末和民国初年,田径、游泳、普通体操和球类项目逐步传入合肥市
民国时期,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跳绳、踢键子、斗膝、放风筝、荡秋千、扳手腕、抵杠和搏弈等。田径、普通体操和球类活动主要为学校体育项目。到了20世纪30年代,球类活动才由学校扩展到机关、工厂。当时合肥县的竞赛活动很少,体育设施只有一县属运动场和一省属小型体育场。
参考资料
合肥概况.合肥市人民政府.2023-12-3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地理位置
气候
文化
卫生
体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