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镇
云南省楚雄市下辖镇
三街镇隶属云南省楚雄市,位于云南省楚雄市西部,距楚雄市府鹿城100千米东与楚雄市大过口乡交界,西与楚雄市八角镇树苴乡相连,南与楚雄市中山镇接壤,北与南华县一街乡毗邻。总面积206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9月,三街镇共辖11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306个自然村,2.4万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街镇常住人口为17708人。
三街镇政府所在地三街,为楚雄市内山区最大的农村集市,按阴历逢三为街镇,改革开放后,阴历逢八也为街镇,集市进一步繁华。三街盛产核桃、茶叶、烤烟。无烟煤储量丰富。三街镇有耕地面积2.11万亩,其中:水田2200亩,旱地1.8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5万亩,设施农业占地面积25万亩。林地21.73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6.51万亩,省级公益林7.2万亩。境内主要居住汉、彝、苗、回、白等14个民族。
2018年,三街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万元,同比增长12%。
历史沿革
明清为前河哨,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设八哨讯于此,并设三街塘。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三街塘属前安镇,镇公所设在三街。
1949年5月,中共滇西工委在哨区建立游击区,三街是八哨区政府所在地。
1950年为八哨联合政府驻地,称前安乡。
1951年4月,五区改为六区。
1956年4月,六区改为三街区。
1959年3月,三街区改为三街公社。
1961年9月,三街公社改为三街区。
1966年10月,三街区划出西康朗等五个大队属大过口公社,其余成立三街公社,并划属南华县辖。
1967年,三街公社划回楚雄县辖。
1972年8月,三街公社又划出树苴等五个大队属树苴公社。
1984年4月,三街公社改为三街区。
1992年,三街区改为三街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街镇位于楚雄市西部,距市府鹿城100公里,曾被誉为楚雄市山区“小香港”。地处处东经10058′23″~10109′47″,北纬2455′00″~2506′20″之间,东与楚雄市大过口乡交界,西与楚雄市八角镇树苴乡相连,南与楚雄市中山镇接壤,北与南华县一街乡毗邻。辖区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全镇实有耕地面积21100亩,其中:水田3200亩,占耕地面积的15.2%;旱地17900亩占耕地面积的84.8%,人均耕地0.87亩,林地217311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65136亩,省级公益林72010亩。南景线、南大线公路穿境而过,是楚雄市府鹿城通往树苴、八角、中山、大过口、西舍路的主要通道。是一个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的历史古镇,曾是楚雄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楚雄的革命老区。
地形地貌
全镇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切割较为严重,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45米,最低海拔1200米,相对高差1445米,镇政府驻地海拔1780米。
气候
三街河由北向南纵贯全镇境内,流经八角镇后注入礼社江。镇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00℃,年平均降雨量800.00毫米,主导风向为西南风,主要土壤为红壤、黄棕壤等,
水分
三街河由北向南纵贯全镇境内,流经八角镇后注入礼社江。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冰雹、泥石流、滑坡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三街镇有耕地面积2.11万亩,其中:水田3200亩,占耕地面积的15.2%;旱地1.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8%,人均耕地0.87亩,林地21.73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6.51万亩,省级公益林7.2万亩。
生物资源
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烤烟、萝卜、魔芋、小米辣等,主要农副产品为生猪、黑山羊、牛、魔芋、香菌等,主要经济林果有核桃、茶叶主要野生动物有白、猴子、黑麂草兔豪猪红原鸡猫头鹰、斑鸠、画眉等。主要植物有云南松、高山栎山茶马缨杜鹃杨梅、竹子等。野生食用菌有赤松茸、香菌、木耳、鸡枞、双色薄瓤牛肝菌等。
矿产资源
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主要矿产资源有无烟煤,初步探明储量531万吨,涵盖全镇8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
三街镇,居住着汉、彝、苗、白、回等多个民族。全镇有6923户、2.4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2159人,占总人口的50.6%。全镇有16个党总支(支部)下设24个党支部,有913名党员;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117人/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9月,三街镇下辖三街、多衣树、上新房、力戈、土墙、天生坝、蚂蝗箐、背阴、普嘎、酒簸、黑泥11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306个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三街村。
人口民族
2006年末,全镇总户数5859户,总人口248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4人,占总人口的3%;女性12275人,占总人口的49?3%;汉族12900人,占总人口的51?9%;少数民族11977人,占总人口的48?1%。全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共有居民6三街镇一角838户,比206年的6923户减少85户,减少1.23%;总人口2.39万人,比2016年的2.4万人减少15人,增长-0.06%。其中:男1.21万人,女1.18万人,农业人口2.23万人,非农业人口1696人。18岁以下4983人,18—35岁5783人,35—60岁9568人,60岁以上3662人。出生人口366人,死亡310人,迁入148人,迁出66人。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有乡村户数5397户,乡村人口2.38万人。有乡村劳动力资源1.56万个(其中劳动年龄内1.47万),乡村实际从业人员1.48万人(其中男7577人,女7309人)。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全镇有汉族(1.17万人)、彝族(1.2万人)、白族(15人)、壮族(4人)、傣族(4人)、苗族(124人)、傈僳族(7人)、回族(2人)、拉祜族(1人)、努族(1人)、满族(1人)、布依族(1人)、朝鲜族(2人)、黎族(8人),共14个民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街镇常住人口为17708人。
经济
综述
2006年,三街镇党委、政府抓住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重点,坚持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夯实农业、交通、生态环境、小集镇建设四个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粮食、烤烟、畜牧业、建筑业、煤炭产业、劳务输出五个产业,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做好粮农补贴兑现工作,补贴种粮面积2?79万亩,兑现资金13?04万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6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931万元,比上年增长885万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1442元,比上年增长82元,增长6%;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2?1亿元,增长17?7%;粮食总产量777?2万千克,比上年增长33?5万千克,增长4?5%;财政自收收入242万元,比上年减42?9万元,减少16?1%。
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镇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背阴大平掌村民小组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修建入村公路300米,硬化入户道路1600米;改厕31个,改厩31个,建垃圾池2个;建沼气池31口;新建文化室80平方米。整个建设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万元,群众集资11?2万元,以劳折资13?8万元。
全年完成烤烟种植4110亩,其中漂浮育苗4100亩,烤烟收购总量69?62万千克(含出口备货),指令性计划平均单价12?47元,实现烟叶收购总值769?96万元。共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79万亩,粮食总产量777?2万千克,比上年增33?5万千克,增长4?5%,全年粮经比例达77∶23。
2017年,三街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56亿元,比2016年的4.22亿元增长3380万元,增长8%,农民人均所得1.02万元,比2016年的9026元增1230元,增长12%。
2017年,三街镇公共财政收入2818.12万元,比2015年的2351万元增加467.12万元,增长20%,公共预算收入915万元,比2016年的791万元增加124万元,增加15.7%。
2017年,三街镇共实施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个,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比2016年的2.55亿元增长7442万元,增长29.1%;引进招商项目7个,完成招商引资2.03亿元,在2016年1.56亿元的基础上增长4718万元,增长30.2%。
2018年,三街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43亿元,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5万元,其中完成非税收入37万元;完成向上增资238万元。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万元,同比增长12%。新增市场主体81户,注销33户,净增户数45户。
第一产业
三街镇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三街镇农作物,主要经济林果有核桃、茶叶。
2017年,三街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19万亩,比2016年的5.11万亩增加733亩,增加3.3%;粮食总产量1.22万吨,比2016年的1.18万吨增加426吨,增3.6%。人均产粮509.9公斤,比2016年的491.7公斤增18.2公斤,增长3.7%。其中:夏收粮食产量3433吨,比2016年的3335吨增加98吨,增长2.9%;秋收粮食产量8798吨,比上年的8470吨增加328吨,增长3.8%。种植经济作物1.66万亩,比2016年的1.7万亩减少369亩,减少2.2%,其中:油料种植2900亩,比2016年的3320亩减少420亩,减少12.6%;烟叶种植5790亩,比2016年的5440亩增加350亩,增加6.4%;蔬菜种植7280亩,比2016年的7150亩增加130亩,增长1.8%,产量1.7万吨,比2016年的1.67万吨增加304吨,增长1.8%。
2017年,三街镇核桃产量1198.9吨,比2016年的1084.4吨,增108.5吨,增长10%;茶叶产量30.8吨,比2016年的29.1吨,增长1.7吨,增长5.5%;水果产量852吨,比2016年的804吨,增48吨,增6%。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大牲畜出栏4848头,比2016年的4900头减少52头,增长-1.1%;猪出栏3.45万头,比2016年的3.5万头减少500头,增长-1.4%;羊出栏2716只,比2016年的2800只减少84只,增长-3%;家禽出栏21.01万羽,比2016年的19.83万只增加1.18万只,增长5.6%。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大牲畜存栏9267头,比2016年的9567头减少300头,增长-3.1%;猪存栏2.71万头,比2016年的2.73万头减少165头,增长-0.6%;羊存栏6000只,比2016年的5800只增200只,增长3.5%;家禽存栏9.9万羽,比2016年的10.45万羽减少5500羽,增长-5.3%。
第二产业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有乡镇企业5个,从业人员2099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55亿元,比2016年的2.58亿元减少272万元,增长-1.1%,利润总额581万元,比2016年的527万元增长54万元,增长10.2%,实交税金477万元。有个体工商户903户,比2016年898户的基础上增加5户,增长0.6%,从业人员2292人,比2016年的2165人多127人,增长5.9%,实现总产值6.03亿元,比2016年的5.59亿元增加4360万元,增长7.8%,利润总额2230万元,比2016年的2211万元增加19万元,增长0.86%,上交税金348万元,比2016年的127万元增加221万元,增加174%。
第三产业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4亿元,比2016年的2.29亿元减少529万元,增长-2.3%,各项贷款余额9195.6万元,比2016年的8016万元增加1179.6万元,增长14.7%。
文化
三街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历史文化厚重,代表性建筑有三街烈士陵园、唐家大院(三街中学)、集镇老街古建筑等,可开发红色旅游、古镇旅游。三街镇彝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49.5%,民族风情浓郁,是楚雄市彝族文化最为集中的乡镇之一。境内锁水阁、石照壁、三尖山自然景观独特,历史传说动人,较适宜开发生态、探险、彝族文化旅游。全镇年均劳务输出达6018人。
文物古迹
三街镇代表唐家大院性建筑有三街烈士陵园、唐家大院(三街中学)、集镇老街古建筑等。
唐家大院位于三街镇三街中学内,原为唐立功的住所,建于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占地1052.9平方米,坐西向东,一进两院,其格局为“四合五天井”外套“三方一照壁”。现由正房、过厅楼、前后院南北厢房楼及四角耳楼等建筑组成,为抬梁式硬山顶土木结构,均面阔三间,上下两层。门、窗、檐口、柱头都雕凿有玲珑精致的木雕装饰,照壁、外墙均有山水、花鸟等吉祥图案。
交通
南景线、南大线公路穿境而过,是楚雄市府鹿城通往树苴、八角、中山、大过口、西舍路的主要通道。
社会
教育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有学校8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民族小学3所,小学4所),在校生1995人,其中初中生674人,小学生1321人;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中学59人,小学105人。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力度及行政执法力度,巩固“两基”、“普实”成果,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全镇共有在校学生3142人,其中:初中1276人,小学186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为99%。
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积极做好新科技的引进、示范、推广和普及,全年共开展科技培训40场8450人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有卫生院1个,有医务人员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人,核定病床34张;村级卫生所11个,村医19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三街镇有文化站1个,站内有电子阅览室1个,多功能培训室1个,展厅1个,棋牌娱乐室1个,图书室1个,乒乓球室1个。全镇共有农家书屋图书室5个。
搜集、挖掘、整理全镇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广播电视推进“村村通”工程,电视收视率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社会保障
2006年,全镇门诊1?26万人次,总收入30?35万元,减免金额6?19万元;住院治疗730人次,住院治疗费167?58万元,减免金额49?92万元,2项共减免医疗费56?11万元,有效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17年,三街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医疗门诊减免3.12万人次,减免金额164.53万元,三街卫生院住院减免755人次,减免金额90.45万元,州级以上医院住院减免77人次,减免金额27.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2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金人数3303人,发放养老金4.25万人次,发放金额343.9万元。领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63人,发放资金321.63万元;领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人数16人,发放资金5.02万元;领取定期定量补助人数217人,发放资金106.38万元;领取8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长寿补助人数346人,发放资金21.06万元;领取五保供养资金人数177人,发放资金96.62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救助困难群众160人,发放资金10.35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救助因病困难群众311人,发放资金61.91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18人,发放资金15.44万元;发放教育精准扶贫资助费城76人队,发放资助金7.6万元;发放健康扶贫回补130人,发放资金24.51万元;发放救灾大米17吨,救灾棉被250床,救灾衣服200套。 
2017年,三街镇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个,有床位9张,收养孤寡五保老人9人。
基础设施
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抓住烟田建设和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机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年共投入资金497万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239件,其中:小水池1227件,人畜饮水工程4件,安装管道2件,三面光排洪沟支砌6件。累计投入劳动工日27?5万个,完成工程量22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500亩,改善灌溉面积1650亩,解决了42户168人和78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全镇农田水利化程度提高,人畜饮水条件不断改善。二是组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实施总投资96?6万元的多衣树村委会多衣树大村、凹补村、范家村、大路下村4个村民小组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扩修公路8?4千米,村庄道路硬化3?8千米,新建100平方米停车场1个,打挡墙200立方米,人畜饮水工程4件23?5千米。新建10立方米蓄水池7个,新建土木结构住房56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104口,畜厩改造3户。三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全年新开挖村组公路10条25千米。四是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共投资52万元完成力戈村委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上新房村委会办公楼新建工程。五是加强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万元完成多衣树完小迁建工程,投资80万元完成普嘎明德希望小学建设;投资35万元的三街中学四合院复古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投资41?6万元完成中心卫生院办公楼建设工程。
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林业政策,严厉打击和查处破坏林地及各类毁林案件;加强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及退耕还林工作;继续加强能源保护开发利用,新建沼气池170口,推广商品节能灶61台。
畜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主攻畜禽出栏率、商品率,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提高畜牧业养殖效益。全年大牲畜存栏8330头,出栏1950头,比上年增146头,增长8?1%;生猪存栏1.86万头,出栏1.29万头,比上年增405头,增长16.1%;羊存栏2146只,出栏876只,比上年增173只,增长24?6%;家禽出栏11万只,比上年同期增1.6万只,增长11%;禽蛋产量45吨,比上年增2吨,增长2?7%。肉类总产量1245吨,比上年增6吨,增长1%。
全年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完成计划的100?6%,同比增长17.7%;完成现价增加值3934万元,占计划数3912万元的100?5%;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600万元,完成计划数1797万元的144?7%;完成工商税收323万元,完成计划数的108?4%。从业人员3205人,占年初计划的100?3%,乡镇企业运行态势良好。全年共组织输出务工人员4046人,其中:市内1410人,州内市外1951人,省外262人,国外423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238万元。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2006年,全镇9个村委会种植萝卜,总种植面积达3500亩,总产量1200吨,总收入达360多万元,萝卜产业已初具规模。全镇现有核桃种植面积2.87万亩,已挂果取得效益9889亩,核桃年产量达297吨,产值594万元,核桃产业发展前景良好。2006年,在土墙村委会试种小米辣20亩,产量达29吨,实现产值9?6万元。萝卜、核桃、小米辣成为继烤烟之后比较稳定的农业增收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继续巩固“三为主”和“三结合”成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贯彻落实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2006年发放贴息小额信贷扶贫贷款100万元,抓好州级单位挂点扶贫工程和春耕生产期间单位挂钩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工作,捐资7200元,购买化肥4?6吨,解决了部分群众人畜饮水问题;帮助部分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民政工作以搞好困难救助、敬老院管理和拥军助残为重点,发放救灾款5?6万元,救灾粮27万千克,发放定补14?55万元。
参考资料
首页-楚雄市人民政府.楚雄市人民政府.2021-06-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分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
文物古迹
交通
社会
教育
医疗卫生
文化事业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社会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