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风
国家一级作曲家
周大风,1923年生,国家一级作曲、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仑大后洋村周家人。历任浙江省文工团、浙江省歌剧团、浙江省越剧团作曲,《中小学音乐教育》主编,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和浙江分会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作品有《采茶舞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编为教材,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荣誉。著有《越剧唱法研究》、《小学音乐欣赏》等多种专著和论文。
2015年10月11日,因肺癌病情恶化在杭州市去世,享年92岁。
人物简介
周大风(1923~2015 )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浙江宁波人。1923年生于上海市,原名周之辉,笔名千里、万木春等60余,大碶后洋村周家人。国家一级作曲、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出身富商家庭的周大风,只读过1年村塾、5年小学、1年外语商科。
人物生平
15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和同学一起办起了文工团,自己编写歌剧。21岁,办起了学校。在艺术与教育的殿堂,他自学成才,终成学识渊博的一代音乐家和教育家。青年时期曾任中学音乐教师并开始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越剧作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宁波地委文工团团长、浙江省文工团乐队队长、浙江省越剧二团艺术室副主任等职,后任中国音协理事、浙江省音协主席。作品主要有电影音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诗亭》等,歌舞曲《采茶舞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编为教材。他还著有《越剧唱法研究》、《小学音乐欣赏》等多种专著和论文。到了晚年,周大风先生仍然担任着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艺术家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教育厅艺术委员会顾问以及浙江社会艺术学校校长等职。每晚学习及写作到凌辰三时,这样已有30余年。
历任职务
历任宁波地委青年文工团团长、浙江越剧二团艺术室主任、国务院录音录像专家组成员、浙江社会艺术学校校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音乐分支副主编、与伍雍谊 陆维 周荫昌瞿维 丁善德王云阶 周大风 南咏 应国靖合作编写了《如何识别黄色音乐》 创办并主编《中小学音乐教育》、曾主编《江南丝竹大全》、《中国音乐教育》等。现为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创造学研究会高级顾问、省关心下一代艺委会主任。为浙江省三至七届政协委员。
获奖经历
2002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老文艺家”称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鲁迅文学艺术奖”最高荣誉奖。
创作经历
周大风父亲周六吉为镇海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负责县农协工作,曾捐献4万银元作为镇海建党经费,党证编号001。周大风1936年毕业于灵山学校,后去上海市—外语商科学校读书,1937年抗战爆发,失学回故乡,与同学王博平等组织“扎马民众救亡工作团”,年仅15岁,人称“小团长”。自幼学习乐理,1938年开始音乐创作。在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17岁时,创作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被国际反侵略协会定为会歌。该曲首刊上海《正言报》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星岛日报》,后被译为多国文字,流向全球,许多国家举行反侵略集会,游行时都要高唱此歌。蔡元培先生称誉该曲“全球同声,为国争光”。
1949年底,受宁波地委书记陈伟达的委托,周大风着手筹备“宁波地委青年文工团”。并被任命为文工团团长,直至1952年5月17日该团被撤销。不久,即担任省文工团团干兼乐队队长,同时担任省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筹备主任和杭州大世界游艺场总负责人。在乐队,大风先生请来音乐家贺绿汀讲课,在他的赞同下,越剧开始男女合演的改革。
1952年下半年,周大风与作曲卢炳蓉合作,为男女合演《罗汉钱》谱写56曲唱腔及全部配乐,于53年春节后在杭公演,并一炮打响,连满41场,次年全省各地出现了13个男女合演的越剧团。
1953年省文工团更名为“浙江省歌剧团”,54年又改名为“浙江省越剧团“,大风先生负责音乐研究组工作。1957年又成立了”浙江越剧二团”,他被任命为艺术室主任,一边从事创作合演现代剧的作曲,一边重点研究民族音乐和全国地方戏曲及曲艺音乐,整整14个年头。期间,为《五姑娘》、《金鹰》、《两兄弟》、《风雪摆渡》、《春到草原》、《江姐》、《血榜记》、《斗诗亭》等男女合演越剧作曲。特别是1958年,周大风倾注极大心血担任《雨前曲》的编剧、舞美设计、作曲,并晋京公演,剧中插曲《采茶舞曲》自1959年流行全国,已有60余种唱片、盒式录音磁带、CD片。1983年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教材。
1958年初春,去浙南茶区生活二月有余。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写出了一个大型九场越剧《雨前曲》。该剧于58年6月6日赴上海市首次公演,中国唱片公司即录制了《采茶舞曲》的第一版唱片,并作为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1958年9月11日赴北京,在长安剧场公演《雨前曲》。周总理提出了修改意见。周大风先生当即表示一定按照总理指示办。自此以后,那两句歌词始终在周大风的脑子里打转。当时的省文化局长应修人同志也曾写信给大风先生,一定要迅速把歌词改好。后改成了“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
周大风先生还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评弹电影《燕窝鸟》作曲,又为甬剧、姚剧、婺剧、话剧、广播剧以及十几种曲艺谱曲,出版《越剧曲调介绍》、《浙江地方戏曲音乐选》、《越剧新基调的创作》、《越剧唱法研究》等,唱片26张。
1964年9月22日起,周大风先生任三届省政协委员,并连任四、五、六、七届委员,直至1988年超龄退出。1984年5月,周大风先生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浙江省委会常委。大风先生广交朋友,了解民情,写了很多提案,大多是关于国计民生的。
1966年6月,“文革”起,灾难临。周大风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越剧黄色音乐祖师爷”而被关入“牛棚”。1970年7月22日,周大风先生以“待审人员”的身份,暂调文化局,专门为“革命样板戏”总谱译简谱。70年1月调入文化系统五七工厂去修钢琴小提琴及其它乐器,虽有审查结论,但仍不准从事文艺工作,74年调入“国务院录音录像组”工作至76年9月回到浙江省。直至1976年4月7日,中共浙江省委下达文件,对周大风同志一切诬蔑不实之词,被全部推倒,并为他恢复了名誉。
1977年初始,大风先生整理出《民族化歌词、曲词、伴奏的写作》、《越剧音乐概论》、《越剧流派唱腔研究》,并陆续出版。1978年初,又与几位同好,在杭州市组织“古琴研究会”,这是文革后国内第一个琴组织,后改名为“西湖琴社”,以培育新人,切磋琴艺为宗旨。又与宋景濂、沈凤泉等组织“江南丝竹社”以弘扬民族传统音乐,同时又为恢复“浙江越剧二团”奔走呼吁。剧团恢复后,他即为新创作的《强者之歌》作曲。
1979年底大风先生出席四次全国文代会,又出席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音协理事。又于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1979年大风先生调入省艺术研究所,并任杭州大学兼职教授。80年2月被选为杭州音乐家协会主席,不久又被选为省音协主席,此后忙于讲学和研究工作,写成七万字《浙江民歌研究》一文。1981年1月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音乐分支》副主编,三年时间,殚精竭虑写成二十余条文及《声腔系统主要剧种板式简表》。
主要作品
出版的著作有:《欣赏音乐的知识和方法》、《越剧音乐概论》、《周大风音乐教育文集》、《钢琴结构与维修》等30余种。曾为绍剧《三打白骨精》、越剧《斗诗亭》、评弹《燕窝岛》三部电影作曲,为浙江越剧二团男女合演现代越剧唱腔及音乐作曲60余部,为评弹写开篇10支,录唱片26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秋瑾》创作音乐,并为甬剧、姚剧、婺剧等民间曲艺创作音乐20余部,发表音乐及教育美学论文100余篇,创作歌曲100余首。
教育事业
以一曲《采茶舞曲》风靡大江南背的周大风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也是浙江省新昌中学的著名校友。周大风对新昌中学创造发明教育多加赞赏。
周大风从小热爱音乐,15岁时就担任了镇海救亡工作团团长,通过自学和苦练,创作了大量爱国歌曲。周大风把满腔热情和大量心血倾注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上,通过讲学、写文章、编教材、出版书籍等方式,不断地为改进音乐教育、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周大风教学有方,在新昌中学任教期间,学生们都喜欢听他上音乐课。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有几名学生嗓音条件好,颇具音乐天赋,就对他们“开小灶”,不担白天练,晚上也练;不但教室里练,家里也练,进行重点培养。当时,浙江省新昌中学每学期都要举办两三次音乐会,其中不少歌曲就是周大风自己创作的。1948年秋,周大风还为初二学生唐君儿在张家祠堂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独唱音乐会,开创了中国中学生举办独唱音乐会的先河。周大风还利用课余时间写生作画,足迹遍及了新昌县的山山水水。
1998年,周大风以高龄退休。之后,他担任着省关工委艺术家委员会主任、省教育厅艺术委员会顾问、省创造学研究会高级顾问和浙江社会艺术学校名誉校长等100多个职务,为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传统民俗音乐教学、推广净洁健康的高尚音乐而常年奔波在全省各地。周大风说,创造发明是最伟大的事情,创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这些年来,浙江省新昌中学十分重视创造发明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创造素质的全面提高,因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希望中国能彻底告别应试教育,把学生的大脑打开来,人人都培养成有与众不同的创造能力、具有高尚道德和高尚情趣的现代合格公民。
公益活动
汶川大地震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深深触动了每个人的心灵。作为宁波市籍全国闻名的音乐家周大风老先生也是寝食不安,他不仅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而且一直关注着灾区。情绪一直十分低落的周老先生前晚再次从电视上看到灾区很多小朋友失去了父母、失去了老师、失去了同学,甚至失去了肢体的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后,他泪流满面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含泪连夜创作了新歌《妈妈,我要回家》。周大风先生在音乐会上说,他想用自己的音乐为灾区饱受痛苦的小朋友加油鼓劲,让他们尽早走出困境,坚强勇敢地面对未来,同时也用音乐来感动和激励所有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在周老先生的亲自伴奏下,他的学生、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张红艺老师,满怀深情地演唱了这首富有朗朗上口旋律、催人泪下歌词和荡气回肠情感的《妈妈,我要回家》。
慈善音乐会
邬隘小学是周老先生的母校,把经典民俗音乐带进母校自然是周老的一大心愿。“能借这次赴母校演出之际献上自己的爱心,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周老先生动情地表示,并且他同有关方面联系,将这首歌曲录制完毕后作为六一国际儿童节的一份特殊礼物,送到灾区小朋友手中,并且他还打算以个人名义筹划举办一场以赈灾为主题的慈善音乐会,届时将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支援灾区学校重建,让孩子们早日捧起心爱的课本,回到温暖的课堂。
去世消息
2015年10月11日,宁波市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因肺癌病情恶化在杭州市去世,享年92岁。成就等身,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周大风在音乐创作领域的一生,毫不为过。在音乐上,周大风最知名的成就便是《采茶舞曲》。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上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这支歌曲自1959年流行全国,已有60余种唱片、盒式录音磁带、CD,在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了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依然能想起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的情形。如今斯人已逝,金曲永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历任职务
获奖经历
创作经历
主要作品
教育事业
公益活动
汶川大地震
慈善音乐会
去世消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