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组
横纹肌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IIM可累及皮肤、肺脏、关节和心脏等多个系统及器官,而
间质性肺疾病是IIM累及肺脏的最常见临床表现。特发性炎性肌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是II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较少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在欧美国家,16岁以下儿童中患病率为1.9/100万,发病年龄以5~14岁为主,平均年龄6.8岁,可发生于婴儿;在成人,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平均发病年龄男性比女性年龄大。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主要包括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
包涵体肌炎、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其病因尚不清楚,免疫异常、遗传、血管病变及病毒感染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皮肤和肌肉受累是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两组主要症状,如向阳疹、披肩疹、上眼睑紫红色斑,肢体近端肌肉乏力、压痛等。该病可通过特发性炎性肌病分类标准、肌炎特异性
自身抗体阳性、
肌电图等作出诊断。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在治疗上可使用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该病的死亡率虽不高,但随访的患者中仍有60%呈慢性进展,20%呈反复发作,20%完全缓解。预防措施为避免诱因,如感染、寒冷刺激、创伤、情绪受挫等。
1863年,Wagner首次报告了一例多发性肌炎。1989年,Paul H、Plotz等提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概念。
分类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
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ntisynthetase
综合征,ASS)。
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肌肉疾病。PM可以伴发于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硬化、
红斑狼疮等,称为重叠性肌炎(OM),少数伴肿瘤的称为肿瘤相关性肌炎(CAM)。多发性肌炎可分为六个亚型:成年多发性肌炎(Ⅰ型)、成年典型皮肌炎(Ⅱ型)、典型皮肌炎(偶为多发性肌炎)伴有恶变者(Ⅲ型)、儿童皮肌炎(Ⅳ型)、急性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症(Ⅴ型)以及Sjögren综合征并发多发性肌炎(Ⅵ型)。
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
自体免疫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受累,主要有两种类型:幼年型和成人型。皮肌炎也可分为经典型皮肌炎(既有皮肌炎的典型皮肤表现,也有肌无力)和临床
无肌病性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
皮肌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以近端肢体无力伴皮疹为临床特点。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约占特发性炎性肌病的20%。以四肢近端肌无力、显著升高的
肌酸肌酶、肌肉
活检提示肌纤维的坏死及新生,但较少
淋巴细胞浸润为特点。
包涵体肌炎
包涵体肌炎是一种散发性的以
肌细胞中有包涵体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性肌病。男女均可发病,但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常隐匿性起病,慢性进展。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为一组不同器官受累的综合征,其表现包括炎性肌病、
间质性肺炎、
关节炎、雷诺现象、发热、技工手(
手掌干燥、有裂纹、粗糙,同技术工人的手相似,故称“技工”手等。不同患者可以某个或某几个器官受累为主,而并非一定有全部临床表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免疫异常、遗传、血管病变及病毒感染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在具有免疫遗传素质个体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免疫学异常
多发性肌炎(PM)、
皮肌炎(DM)患者体内存在循环
自身抗体,包括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s)及肌炎相关性自身抗体(MAAs);约70%患者
血清中可测出免疫复合物;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存在不同的免疫机制,有发现在皮肌炎非坏死性肌纤维中B
细胞占优势,而T细胞(CD3+细胞)减少,在PM肌肉内发现大量T
淋巴细胞浸润。这些发现提示
体液免疫机制参与DM发病。
病毒感染
病毒,特别是小核糖核酸病毒被认为可能是肌炎发病的原因。在肌炎患者肌纤维中找到病毒的
脱氧核糖核酸或
核糖核酸,并找到病毒基因表达的蛋白。一些肌炎患者发病发现与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有关,在儿童PM/DM患者已发现其发病与先前的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有明显关系。
遗传因素
研究证实,HLA-DR与
多发性肌炎高度相关;HLA DRB1*0301和DQA1*0501已被确认是白种人成人型和少年型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
恶性肿瘤、肌肉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及某些药物(抗疟药、
秋水仙碱、D-青霉胺、降脂药、
齐多夫定)等亦可成为肌炎发病的诱因。
流行病学
特发性炎性肌病较少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据欧美国家报道,在16岁以下儿童中患病率为1.9/100万,发病年龄以5~14岁为主,平均年龄6.8岁,可发生于婴儿;在成人,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平均发病年龄男性比女性年龄大。
多发性肌炎多见于成年人,平均起病年龄50~60岁,而
皮肌炎显示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15岁和45~65岁。PM/DM的发病率有种族、地区及性别差异性。PM/DM患者中女性患病率为男性的2倍;种族差异明显,
美国黑人患者4倍于
南非白人;
日本成人患病率最低。PM/DM心脏受累的发生率为6%~75%,PM/DM合并肿瘤发生率为13%~42.8%,且DM比PM更容易发生肿瘤。特发性炎性肌病相关
间质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为0.41%:
亚洲、美国和欧洲报道的患病率分别为0.5%、0.23%和0.26%;
皮肌炎、肌炎、无肌病皮肌炎中ILD患病率为0.42%、0.35%、0.53%。
病理生理学
肌肉改变
肌肉的病变主要发生在
横纹肌,有时也可见于平滑肌和心肌。肌肉广泛或部分受侵害。肌纤维初期呈
肿胀,横纹消失,肌质透明化,肌纤维膜
细胞核增加,肌纤维分离、断裂。在进行性病变中肌纤维可呈玻璃样、颗粒状、空泡状
变性、坏死、
钙质沉着等。
多发性肌炎(PM)的特征是肌纤维内
巨噬细胞和CD8+T细胞的浸润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
皮肌炎(DM)的特殊表现包括
毛细血管减少,形态改变,毛细血管坏死伴补体产物(如膜攻击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少数情况下出现肌梗死,另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肌纤维萎缩,横断面上往往见肌束边缘的肌纤维直径明显缩小等。
皮肤改变
在初期水肿性红斑阶段,可见表皮角化、
棘层萎缩、钉突消失、
基底细胞瘤液化变性;真皮全层黏液性水肿、血管扩张,周围主要为
淋巴细胞浸润,有
色素脱失。在进行性病变中,
胶原蛋白纤维
肿胀、均质化或硬化,血管壁增厚,皮下
脂肪组织黏液样变性,
钙质沉着。表皮进一步萎缩,皮肤附件亦萎缩。
临床表现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多数呈缓慢起病,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皮肤和肌肉受累是该病的两组主要症状。皮损往往先于肌炎数周甚至数年发生。在
多肌炎(DM)中,皮损发生后2年未出现肌炎者称之为无肌炎性皮肌炎。PM/DM起病时可伴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约10%成人患者可有雷诺现象。
皮肤症状
皮肤症状以皮肌炎(DM)较为突出,该病的皮肤损害多种多样,有的具有一定特异性和诊断意义。皮肤病变与肌肉累及程度常不平行,典型的
皮疹是向阳疹、披肩疹和胸前V字皮疹:在面部特别是上眼睑发生紫红色斑,以眼睑为中心出现眶周部不等程度水肿性紫红色斑片,逐渐弥漫向前额、颧颊、耳前、颈背和上胸部V字区等部扩展,头皮和耳后部亦可累及。
另一典型皮疹是Gottron征(戈特隆征):四肢肘、膝,尤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面出现紫红色
丘疹、
斑疹,表皮萎缩,有
毛细血管扩张症、色素减退和细小
鱼鳞病,偶见溃破。在甲根皱可见僵直毛细血管扩张和点、甲小皮增厚等。有些病例亦可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
栗色斑或丘疹。在慢性病例中有时尚可出现多发角化性丘疹、斑点状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轻度皮肤萎缩和
色素脱失等,称之为血管萎缩性异色病性皮肌炎。偶尔在异色病样
皮疹基础上出现火红色甚至棕红色皮疹,损害广泛,尤以头面部为著,像酒醉样外观,并可见大量扩张的
毛细血管,称之为“恶性红斑”,常提示伴发恶性肿瘤。
此外,有时可见皮下钙化结节或沉积的
钙质排出形成
溃疡。有些非典型病例在一侧或两侧上眼睑或鼻根部出现紫红色斑,或头皮部出现弥漫性红斑、
脱发,或表现为荨麻疹样、
多形红斑样、
网状青斑、大疱性损害等。部分病例对日光过敏。有报道约8%的病例只有皮疹,经长期随访亦未见肌肉病变,属于无肌炎性
皮肌炎。
肌肉症状
任何部位肌肉皆可受侵犯,但以四肢肌肉首遭累及,肢体近端肌肉又比远侧的肌肉更易受损,肩带和骨盆带肌肉亦较早波及,上臂和股部肌群次之,其他部位肌群更次之,病变常呈对称性。通常患者感乏力,随后有肌肉疼痛、按痛和运动痛,进而由于肌力下降,呈现各种运动功能障碍和特殊姿态。由于肌肉病变的多少、轻重、部位的差异等,症状可有所不同,一般通常有抬臂、头部运动或下蹲后站起困难,步态拙劣,由于肌力急剧衰减,可呈现特殊姿态,重者全身
瘫痪。当咽、
食管上部和腭部肌肉受累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膈肌和肋间肌累及时可发生气急和
呼吸困难;心肌受累可产生
心力衰竭等。病变肌肉可正常或呈柔韧感,纤维性变而发硬或坚实,可促使关节挛缩影响功能。
无肌炎性皮肌炎
患者无肌炎的临床和亚临床表现,肌酶不升高,
肌电图无肌源性损害发现,有Gottron征或合并其他皮肌炎的典型
皮炎表现,皮肤
活检示
毛细血管密度降低,沿真皮-表皮交界处有膜攻击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沉积,MAC周围伴大量角化
细胞。无肌炎性皮肌炎容易合并快速进展性
间质性肺炎,预后较差。
其他症状
肺部受累
肺部受累包括呼吸肌无力、
吸入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肺梗死和肺出血等。其中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最高。抗Jo-1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更容易合并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在高
分辨率CT(HRCT)可表现为
毛玻璃样变、线状影、斑片影、支气管充气征、肺实质微结节、蜂窝样改变等,其病理分型可为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
纤维化及
机化性肺炎。按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
间质性肺炎和慢性间质性肺炎两个亚类。急性/亚急性
间质性肺疾病的定义为在确诊1个月内出现
呼吸困难和
低氧血症,并进行性加重,或需
插管治疗;其他归为慢性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预后差,死亡率高。
心脏受累
心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病变、
变异型心绞痛及
心包炎等。心血管并发症的亚临床表现报道较多,主要为心脏传导异常和
心律失常。
合并肿瘤
多发性肌炎、
多肌炎患者较一般人群发生肿瘤的概率高6.5~12.6倍。皮肌炎并发的肿瘤有卵巢癌、
肺癌、
胰脏癌、
大肠癌及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肌炎常见的肿瘤有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及膀胱癌。女性患者卵巢癌及
乳腺癌、男性患者肺癌及
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都较一般人群高。
田原患者包括中国人
鼻咽癌的发生率高。
并发感染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容易感染的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和长期大剂量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常见
病原菌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其中真菌(主要是
白色念珠菌和卡氏肺孢子菌)占50%。
消化道病变
餐检查示
食管蠕动差,通过缓慢,食管扩张、梨状窝钡剂滞留等。
关节病变
抗合成酶综合征
抗合成酶综合征,抗Jo-1抗体阳性的
多发性肌炎和
皮肌炎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肌炎、
间质性肺炎、关节炎、雷诺现象和技工手。
诊断检查
诊断
2017年,EULAR/ACR共同发布了特发性炎性肌病分类标准和细分流程。确诊特发性炎性肌病:无肌肉
活检≥7.5分,有肌肉活检≥8.7分;很可能特发性炎性肌病:无肌肉活检≥5.5分,有肌肉活检≥6.7分。
对于很可能或确诊的患者需按以下流程进一步细分:
包涵体肌炎(IBM)必须具备以下一项:手指屈肌
重症肌无力,治疗无改善;或肌活检,显示镶边空泡
多发性肌炎。
检查
免疫学检测
直接抗肌肉各种成分的抗体
直接抗肌肉各种成分的抗体,指针对
肌细胞细胞核、
细胞质成分的
自身抗体。分为两类: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s)及肌炎相关性自身抗体(MAAs)。MSAs可与特定的临床亚型相关,有助于预测并发症,辅助肌炎的诊断、预后判断及选择正确的治疗策略。在肌炎患者
血清中发现的MSAs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如下:
抗ARS抗体阳性的肌炎患者通常诊断为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此类患者具有一组特殊的
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ILD)、雷诺现象、技工手、非侵蚀性
关节炎、发热或可伴有
皮疹。一共发现8种抗ARS抗体:抗Jo-1抗体、抗PL-7抗体、抗PL-12抗体、抗EJ抗体、抗0J抗体、抗KS抗体、抗Zo抗体和抗Ha抗体。其中最常见的是抗Jo-1抗体,它可出现在9%-24%的IIMs患者中。
抗Mi-2抗体是一种
皮肌炎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在成年型皮肌炎中的阳性率为11%~59%,在
幼年型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中的阳性率为4%~10%。据报道,抗Mi-2抗体还与向阳疹、Gottron丘疹、颈部“V字征”、披肩征、角质过度增生和光敏性疾病相关。抗Mi-2抗体阳性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相对较好。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皮疹(MDA5)抗体是皮肌炎特异性抗体,最常见于临床无肌炎性皮肌炎患者。抗MDA5抗体与皮肤溃烂、可触痛的手掌丘疹等皮肤表型特征显著相关,抗MDA5抗体对肌炎相关的快速进展型IL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该抗体阳性的肌炎患者肺部疾病结局较差。
抗转录中介因子1(TIF1)抗体,该抗体阳性者的皮肤广泛受累,一些患者表现出
手掌角化过度性
丘疹、
银屑病样病变及由色素减退和
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的红白斑块。抗TIF1抗体最常见于肿瘤相关
皮肌炎。
抗小泛素样修饰物激活酶(SAE)抗体,抗小泛素样修饰物激活酶(SAE)抗体。
抗信号肽识别粒子(SRP)抗体主要见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抗SRP阳性者更易出现严重的肢体
重症肌无力、颈部无力、吞咽困难、呼吸功能不全和肌肉萎缩。抗SRP抗体阳性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较差。抗SRP抗体阳性者的
肌酸激酶(CK)水平会显著增高,且CK水平与抗SRP抗体
血清水平存在关联。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SRP抗体水平以判断肌肉的改善情况,可将抗SRP抗体作为评估疾病活动度的指标。
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抗体,主要见于IMNM,抗HMGCR抗体的产生与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相关。主要临床特征是
重症肌无力和吞咽困难,临床上应对该抗体阳性者进行肿瘤筛查和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
抗核基质蛋白-2(NXP-2)抗体,多见于严重的
幼年型皮肌炎,和钙化、多
关节炎、肠道
血管炎临床表现有关。在成人
皮肌炎中发现和恶性肿瘤有关,而且少数患者抗NXP-2和抗TIF1抗体合并存在。
抗核抗体和抗细胞质抗体
抗核抗体和抗
细胞质抗体约10%患者
红斑狼疮细胞阳性,1/5~1/3病例抗核抗体阳性,主要为小斑点型。
肌电图
90%的PM/DM显示肌源性改变,病变肌肉呈肌源性萎缩相,常见失神经纤维性颤动,呈现不规则的放电波形。
血清肌酶
血清
肌酸激酶(CK)、
醛缩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测定值增高,特别是CK,95%肌炎在其
病程中出现CK增高。血清酶的增高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肌肉病变的消长平行,可反映疾病的活动性,一般在肌力改善前3~4周降低,临床复发前5~6周升高。
尿肌酸测定
患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时由于肌肉的病变,肌酸从尿中大量排出。
多肌炎患者24小时肌酸排出量偶可高达2g。在发育期、妇女月经来潮前后和老年人可有生理性肌酸尿,但其24小时排出总量不超过每千克体重4mg。
肌活检
典型肌炎病理改变,早期表现为肌纤维
肿胀,横纹消失,肌浆透明化,肌纤维膜
细胞核增多,炎细胞浸润。晚期肌纤维分离、断裂,呈玻璃样、颗粒状、空泡状
变性,甚至坏死。有时可见
钙质沉着。部分患者血管损伤有炎性改变,管腔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甚至栓塞。
磁共振成像检查
肌肉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可敏感地显示肌肉炎症水肿改变,可大范围评估肌肉受累范围、分布和程度,弥补了
肌电图和肌肉活检只能显示局部肌肉状况的不足。
其他
严重肌损伤可释放
肌红蛋白,
血清肌红蛋白测定可作为衡量疾病活动程度的指标。尿3-
甲基组氨酸的生物合成排出增多为肌肉损伤的标志。
鉴别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损以颧颊部水肿性
面部蝶形红斑,指(趾)关节伸面暗红斑和甲周及末节指(趾)屈面红斑为特征;而皮肌炎(DM)则以眶周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斑、Gottron征为特征;SLE多系统病变以肾累及为主,而多发性肌炎(PM)和
皮肌炎以骨骼肌肉累及为主。SLE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抗dsDNA、
抗sm抗体,PM和DM则发现抗Jo-1抗体阳性。
系统性硬皮
系统性硬皮病以雷诺现象、颜面和四肢末端
肿胀、硬化以后萎缩为其特征;而皮肌炎则以肌肉无力、疼痛及以眶周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斑、Gottron征等特征性皮疹为主。肌肉病变在系统性硬皮病即使发生也出现在晚期。
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多肌痛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以颈肩胛带和骨盆带肌弥漫性疼痛、晨僵明显和突出,伴全身乏力、关节痛、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血沉明显升高;
血清CK值正常,
肌电图正常或轻度肌病性变化,但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肩周肌肉周围有少量液体渗出和炎症改变。
嗜酸性肌炎
嗜酸性肌炎(eosinophilic myositis)其特征为亚急性发作性肌痛和近端肌群无力,血清肌酶升高,肌电图示肌病变化,肌肉
活检示肌炎伴
嗜酸性粒细胞炎性浸润等,该病实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谱中的一个亚型。
其他引起肌酶升高的疾病
引起肌酶升高的疾病,如感染和包括药物在内的中毒性肌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
神经系统性肌病、
代谢性肌病及遗传性
肌营养不良症病,还要和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及
包涵体肌炎相鉴别。可以通过临床表现、肌炎特异性抗体、肌肉活检和遗传基因测定等进行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宜绝对卧床休息,给以高热量、
高蛋白饮食。避免感染。病情活动期适当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每日2次,以防肌肉萎缩;待症状控制后,
血清肌酶明显下降或接近正常,逐步开展锻炼。可采用按摩、推拿、水疗和透热疗法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和挛缩。对功能丧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特发性炎症性肌病首选药物。用量多少决定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人一般起始用量,以泼尼松为例,需60~120mg/d,或1~1.5mg/(kg•d);儿童用量通常较成人用量为高。当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清肌酶下降接近正常时,激素用量可递减。激素的维持量(5~15mg/d)常需数月甚至数年。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并发症时加用
免疫抑制剂。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
硫唑嘌呤口服[1~2mg/kg•d)分次服用]。抗疟药物(氯250mg/d、羟基氯喹200~400mg/d)对皮肤改变有一定疗效,需定期监测视野。
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治疗
MDA5抗体相关的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类型为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肺炎,NSIP)或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为预后极差的一种类型,病死率可高达50%~80%。激素推荐剂量为1.5~2mg/(kg•d)。可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但仍缺乏
循证医学依据证明其确切疗效。可加用
环磷酰胺每月1次,每次500~1000mg/m2
静脉注射;3~6个月后减量维持,每3个月1次,每500至1000mg/m2静脉注射,总量不超过10g,也可用
硫唑嘌呤口服维持。在应用初期,两者均需每周观察血常规和肝功能情况,以后每1~3个月随访1次。可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方法为每日400mg/kg,连续3~5日,静脉滴注。
环孢素2.5~5mg/(kg•d)也可用,但需监测其血药浓度、血压和肝肾功能。有小样本研究显示早期(确定诊断15日内)联合应用环孢素(4mg/kg)可使呼吸衰竭相关疾病病死率从57%降至11%,但缺乏治疗的长期安全性研究,需进一步大样本长期研究论证。合并感染的治疗,尤其是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慢性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类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肺炎,UIP)或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ymphocyt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激素治疗反应不佳,UIP可考虑用
免疫抑制剂,如
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
他克莫司等均被证明是有效药物。抗
纤维化药物,如
吡非尼酮,既能消炎又有抗纤维化作用。LIP的治疗没有
循证医学数据。
预后
多发性肌炎和
皮肌炎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63%,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和5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年和12.3年。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并发症、癌症、
呼吸系统受累和合并感染。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死亡率虽不高,但随访的患者中仍有60%呈慢性进展,20%呈反复发作,20%完全缓解。幼年型皮肌炎的预后较好。
预防
避免一切诱因,如感染、寒冷刺激、创伤、情绪受挫等。有皮损者,避免日光照射。育龄女性应
避孕,以免病情复发或加重。避免一切免疫接种。合理安排生活,劳逸适度。
历史
1863年,Wagner首次报告了一例
多发性肌炎。
1887年,Unverricht明确了一种新类型的疾病,称为“
皮肌炎”。
1975年,Bohan和Peter提出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诊断标准:①肢带肌、颈前肌对称无力,
病程持续数周到数月,有/无吞咽困难、呼吸肌受累;②肌肉
活检显示肌纤维坏死,炎细胞浸润,束周肌萎缩;③
血清CK或和LDH升高;④
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⑤皮肤改变。满足①~④四项标准,确诊为多发性肌炎;符合①~④中的三项标准,可能为
多发性肌炎。满足①〜⑤确诊皮肌炎。
1979年,Pearson首次提出“
无肌病性皮肌炎”这一术语,并认为其是皮肌炎的一种临床亚型。
1989年,Paul H、Plotz等提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概念。
2004年,欧洲神经肌肉中心国际研讨会为规范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相关临床研究的标准制定了新的分类标准,该标准将IIM分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包涵体肌炎、非特异性肌炎和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
研究进展
生物标志物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相关间质性肺炎中的预后价值
间质性肺炎是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与预后恶化有关,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金颖昭、厉小梅等,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诊断为IIM的3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选取了117例IIM-ILD(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相关间质性肺炎)患者,比较生存和死亡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研究显示,117例IIM-ILD患者中,37例(31.62%)在随访期间死亡。多
因素分析提示年龄、高激素用量、低蛋白血症、抗MDA5抗体阳性及高MLR(淋巴细胞)值(\u003e0.599)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高MLR值可以与其他指标一起进行综合考虑,可能具有评估IIM-ILD患者预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