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三恪
古代政治礼制
二王三恪[kè],又称二宾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礼制。新兴王朝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显示本朝继承前面朝代,具有正统地位。恪,敬义,谓礼之如太子宾客,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
最早述及“二王”“三恪”的经典《礼记·郊特牲》中记载:“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唐朝学者杜佑通典》记载:“三恪二王后”,封前二朝代的后代,称为二王后,封前三朝代后裔就称为三恪。
“三恪二王”是宾礼之一,也就是当朝把这些人当客人而不是朝臣。中国古史系统中,舜继尧统,以尧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行不臣之礼。自此之后,有了尧舜“禅让”的记载。至中国三至九世纪历史时期,“禅让”这一政权交接模式,转而变为乱世枭雄和政权觊觎者,为取得天命转移和历运正统而争相利用的政治工具。《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灭商后,姬发追思先圣王,共封了8个公爵国。唐袭前制,援周武王封虞舜、大禹商汤之后为二王三恪,这是二王三恪的第一次制度化。武则天时期,改立“二王三恪”。到清朝,这一制度逐渐消亡。
词语解释
二王
1.指两个天子。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2.指封王爵的二人。清王恪杨继盛祠诗:“疏成十罪定,狱借二王辞。”按:二王,指明仁宗子裕王与景王。
3.同时齐名的王姓二人。如晋朝王戎和王衍。晋书·羊祜[yáng hù]传:“戎衍并憾之每言论多毁。时人为之语曰:‘二王当国,羊公无德。’”,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三恪
周代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左传·秦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閼[yān]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陈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
政治目的
二王三恪的出现,一方面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王朝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最高统治集团为巩固统治稳定政局,争取前朝统治集团成员合作的一项举措。至五代十国时期,二重三恪逐渐官僚化和平民化,则表示了前朝帝王后裔世袭贵族制的衰亡。
地位解析
“二王”由“旧君”转化为“新臣”,身份与往日颠倒。但正是因为其之前为“君”的历史,所以对待他们的礼仪不同于一般君臣礼。甚至对于“二王”赐物的官方用语,也要斟酌再三。李世民赠物于公,纠结于“奉”“赐”尊卑,正是由于旧君与新臣的考量。这只是唐初官方对待二王的一个微小细节。在唐朝制定的律令礼仪中,二王的地位和待遇得到明确的申明。
在法律上,“二王”为国宾,属于八议的范畴,地位极高,《唐律疏议》云:“八曰议宾。谓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
在礼仪中,“二王”为不臣之礼,自行正朔,班位、等级在诸王、三公之上。诸如明堂祭典、冬至日祭祀圆丘、立春日祀青帝于东郊、春分朝日于东郊,夏至祭地等等,“二王三恪”均需参加。在《姓氏录》中,酅公、介公独以爵位等级,名列第一等氏族。
历史起源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又称天子,代表上天统治。为了表明一个朝代的合法性,会尊崇以前的朝代,对前朝进行分封。
尧舜禹时期
《尧典》记载“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尧舜禹时期,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大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礼。
商朝
商汤夏朝以后,分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国,又分封虞舜的后代虞遂陈国。虞、夏两代的后裔作为宾客而不视为商朝的严格意义上的臣子。
周朝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灭商后,姬发追思先圣王,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商代后裔宋国。周朝封了8个公爵,上述6国全部是公爵国。公爵是最高爵位,公爵是王室的客人,可以组建“三师”军队,有较大的独立性。
周朝在灭商之前的身份就是商朝的臣属,而且武王伐纣后,殷人依然有强大的势力,出于对殷人势力的限制和一定程度的承认,以及合法性的塑造,不仅保留了殷人的部分领域,还分封了之前的许多先圣王的后裔,这是二王三恪的第一次制度化。
宋朝
建隆元年,赵匡胤柴宗训为郑王,以奉同嗣,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嘉祐四年,赵祯柴守礼的侄孙、柴荣的侄子柴咏为崇义公,政和八年,宋徽宗又封周恭帝后裔为宣义郎,与崇义公为国二恪。绍兴五年,命柴咏的曾孙柴叔夏袭封崇义公。淳祐九年,以柴彦颖袭封崇义公,又封隋、唐、五代十国后裔与吴越南平蜀汉等诸国子孙为官,负责宗庙祭祀。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元顺帝买的里八剌[là]为崇礼侯。
西汉
元鼎四年,刘彻周代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位比列侯,封邑三千户。刘奭封姬嘉之孙姬延年为周承休侯,位次于诸侯王;刘骜初元五年时进位为周承休公,刘衎元始四年改封为郑公。绥[suí]和元年,汉成帝封孔子十四世嫡长孙孔吉为殷绍嘉侯,一月后进位为殷绍嘉公,汉平帝元始四年改封为宋公。
新朝
始建国元年,王莽姚恂为初睦侯,奉黄帝后;梁护为修远伯,奉少昊后;王莽之孙功隆公王千,奉帝喾[dì kù]后;刘歆为祁烈伯,奉颛顼[zhuān xū]后;刘之子刘叠为伊休侯,奉尧后;昌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为褒谋子,奉皋陶后;伊玄为褒衡子,奉伊尹后。汉后定安公刘婴,位为宾。周后卫公姬党,更封为章平公,亦为宾。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更封为章昭侯,位为恪。夏后辽西地区姒[sì]丰,封为章功侯,亦为恪。
秦汉时期
秦始皇法家治国,没有使用二王三恪制度,二代就灭亡了。汉朝恢复这一制度,刘彻周代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刘奭加封周承休侯,刘骜加封为周承休公,后改封卫公。汉成帝封孔子十四世嫡长孙孔吉为殷绍嘉侯,刘衎改封为宋公,以继承商朝。东汉
建武二年,刘秀封孔安为殷绍嘉公,姬武为周承休公。建武十三年,改封孔安、姬武为宋公、卫公,改新郪县[qī xiàn]、观县为宋国卫国。封国各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宋国隶属于豫州汝南郡故城县在今太和县西北、茨河南岸。卫国隶属于州东郡,故城在今河南省清丰县南。
曹魏
黄初元年,曹丕刘协山阳公国,食邑一万户,立都城于浊鹿(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东北),不称臣,受诏不拜,可以天子仪仗祭祀聂氏宗祠,仍行汉朝正朔。山阳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山阳国隶属于司隶南阳市,故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山阳国内有浊鹿城、雍城、蔡城。刘协死后传孙刘康,刘康传刘瑾,刘瑾传刘秋,至永嘉之乱而灭。咸熙元年,封蜀汉后主刘禅刘禅,传至永嘉之乱而灭。安乐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安乐国隶属于幽州渔阳郡,故城在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北。
晋朝
始元年,司马炎曹奂为陈留王,封国置相(289年改称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汉献帝后裔仍依曹魏袭封山阳公。晋以山阳公、陈留王为二王后,通卫公为三恪。宋公已出三恪,降封为宋侯。
南朝宋
永初元年,宋武帝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立都城于秣陵[mò 凌姓]。后刘裕夷杀晋朝宗室,改封司马元瑜为零陵王,传国至齐梁禅代之际。封国置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宋以陈留王、零陵王为二王后。
南朝齐
元元年,齐高帝封宋顺帝为汝阴王,迁居丹阳。刘准后被劫杀,立刘胤[yìn]为刘准后嗣,袭汝阴王之位,传国至梁陈禅代之际。封国置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齐以零陵王、汝阴王为二王后。
南朝梁
天监元年,萧衍封齐和帝为巴陵王,迁居姑熟。后派郑伯禽弑杀萧宝融,另立萧宝义为巴陵王,传国至陈末。封国置内史一人,掌知府之职。梁以汝阴王、巴陵王为二王后。
 陈国
永定元年,陈霸先萧方智为江阴王,后杀萧方智,改封萧季卿袭江阴王,传国至陈末。封国置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陈以巴陵王、江阴王为二王后。
北齐
天保元年,北齐高洋元善见为中山王,后弑杀之。
北周
元年(557年),宇文觉宇文觉封拓跋廓为宋公,后弑杀之。二年(558年),宇文毓元罗为韩国公,以绍魏后。
 隋朝
 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五千户,后杀宇文阐,改以宇文洛爵位。隋以韩国公、介国公为二王后。
唐朝和武周
唐武德元年,奉杨侑[yòu]为酅(xī)国公,行隋正朔,车骑服色,一依旧章,以北周后裔介国公,共为二王后。
天授天授元年,以周代、汉朝后裔为二王后,封舜、禹、汤后裔为三恪。武周圣历二年,改以隋朝、唐朝后裔为二王后。    神龙元年,李显废武周二王三恪,复以北周、隋朝后裔为二王后。    天宝七载五月,李隆基北魏后裔元伯明为韩国公、北周后为宇文阐隋朝后为酅国公;天宝九载九月,又改以商朝、周朝、汉朝为三恪。十二载五月又改回北魏、北周、隋三朝。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朱温李柷为济阴王,一年后将其毒死。开平二年,封唐宗室鸿胪卿李为莱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仁矩为二王后,通北周宇文姓子孙介国公为三恪。后唐自命继唐,从唐二王三恪之继。后晋天福二年,封后唐许王李从益为郇[xún]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延寿为二王后,通北周后裔介国公宇文颉[jié]为三恪。后汉以唐、后晋为二王后,通隋为三恪。因国短暂,颁旨而未实施。郭威广顺元年,以后晋、后汉为二王后,通唐为三恪。
宋朝
建隆元年,赵匡胤柴宗训为郑王,以奉同嗣,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嘉祐四年,赵祯柴守礼的侄孙、柴荣的侄子柴咏为崇义公,政和八年,宋徽宗又封周恭帝后裔为宣义郎,与崇义公为国二恪。绍兴五年,命柴咏的曾孙柴叔夏袭封崇义公。淳佑九年,以柴彦颖袭封崇义公,又封隋、唐、五代十国后裔与吴越、荆南、蜀汉等诸国子孙为官,负责宗庙祭祀。
金朝
天会三年,完颜晟耶律延禧为海滨王、宋徽宗为昏德公赵桓重昏侯。后来完颜亶皇统元年二月改封辽天祚帝为豫王、宋徽宗为天水郡王、宋钦宗为天水郡公,与齐刘豫合称三恪。宋以后的封爵,元、明、清封给前朝后裔的爵位,不立为恪。
元朝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宋恭帝为“瀛[yíng]国公”,使居于大都、元上都遗址。后徙乌思藏萨迦寺(今西藏萨迦县)为僧,死于张掖市(甘肃张掖)。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元顺帝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
清朝
雍正二年,封明朝代王之后朱之琏[liǎn]为一等延恩侯。
历史争议
杜佑曾以周分封前代帝胄[zhòu]为例,解释“二王三恪”的含义:“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恪,敬也,义取王之所敬,并二王后为三国。其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不过,即便杜佑如此解释,“二王三恪”还是“经无正文”。并且,殷周之际政权更替实属“革命”,周武王分封前代帝胄,并不具备禅让政权的特质。周封“二王三恪”,应是后世儒者崇周而强加比附的结果。“二王三恪”的设立标准,究竟是“二王之前,但立一代,通二王为三恪”,还是“二王之前,更立三代之后为三恪”,抑或是“二王之后为一恪,妻之父母为二恪,夷狄之君为三恪”,凡以上三种模式,杜佑认为当以“二王之前,但立一代”之模式为正,即所谓“今据二代之后,即谓之二王,三代之后,即为之三恪”。
然而,自曹魏以来,前两种模式均被后世帝王所践行,并没有固定恪守其中的哪一种模式。而且,在具体的政治礼仪实践中,“二王三恪”多指前朝帝胄国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政治符号。因此,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太过纠缠于“二”或“三”的具体表现形式。
进入魏晋以后,“禅让”成为政权更替的主流模式,各禅让政权往往通过设立“二王三恪”的名号,来对待和处置前朝末帝。从刘协禅位于曹丕,被封为山阳公国开始,至晋朝封曹魏末帝为陈留王,东晋继西晋之封;刘宋东晋末帝为零陵王,南齐封刘宋末帝为汝阴王,南梁封萧齐末帝为巴陵王,陈封萧梁末帝为江阴王等等。禅让政权对前朝末帝的处置,无不假之以“二王三恪”之名号。
北齐北周皆立“二王三恪”,各自认为乃承袭北魏而来,藉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其实,历代禅让政权为尊崇前代帝王而立之以“二王三恪”,待之以国宾,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历史的“表相”,其历史的“本相”乃在说明其是否承袭前朝历运,是否承认前朝政权的合法性,进而认为本朝的天命国祚是否由前朝演进而来。这是新生禅让政权塑造正统来源与标明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唐朝的“二王三恪”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正统历运问题,最能说明问题。因为在唐朝政治演进中,对东汉末以来乱世政权的看法以及南北朝岛夷、索虏的争论,均有清晰的投影。
政治影响与评价
“二王三恪”作为尊崇前朝帝王或者帝胄的礼制规范,原本是在模仿中国古史传说中,舜尊设尧子房国为“虞宾”的故事。因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五代十国政权的交接更替号称“禅让”,与尧舜禅让有着内在比附性。当代政权设立此前王朝的末帝或者帝胄为“二王三恪”,就意味着承认其正统合法性,从而认定自己的五德历运乃由此而衍生。因此,“二王三恪”的设立,关乎当代王朝是否承认前代政权的合法性,也关乎其历运正朔是否承袭前朝的问题。
目录
概述
词语解释
二王
三恪
政治目的
地位解析
历史起源
尧舜禹时期
商朝
周朝
宋朝
明朝
西汉
新朝
秦汉时期
曹魏
晋朝
南朝宋
南朝齐
南朝梁
 陈国
北齐
北周
 隋朝
唐朝和武周
五代
宋朝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历史争议
政治影响与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