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407年-431年)是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
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公元407年6月,赫连勃勃自认为其乃夏后氏之苗裔,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市)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号“大夏”,改元“
龙升”,仿照中原汉族王朝的政制,设置百官,大夏国于是建立。因其建立者赫连勃勃的民族和姓氏,故又称胡夏或赫连夏。
赫连氏本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附汉后改姓刘。
前秦瓦解后,
刘卫辰势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晋太元十六年(391年)
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投奔
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
赫连勃勃叛秦,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建立
明夏政权。大夏初立时,赫连勃勃采取不固守一城的游击战术,蚕食后秦的岭北地区,将其统治区域向南推进到杏城、安定一线。夏龙升七年(413年),赫连勃勃改元
凤翔,筑
首都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以“统万”为名。同时,把改汉朝皇室之“刘”姓为“赫连”氏。夏凤翔五年(417年),赫连勃勃夺取
渭河平原,进入
长安,并于次年筑坛于上,即皇帝位,改元昌武。
真兴七年(425年),
赫连勃勃病逝,庙号世祖。
赫连昌继位,改元
承光。承光三年(427年)
北魏进攻大夏,攻破
统万城遗址,赫连昌逃往
上邽,次年被北魏俘虏,
赫连定即帝位,改元
胜光,在北魏的攻击下向西转移,胜光四年(431年)攻灭
西秦,同年被
吐谷浑生擒,大夏政权灭亡,历时二十四年。
大夏国疆域鼎盛时期包括今陕西秦岭以北,
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
山西省西南部及
甘肃省东南部,境内人口因疆域变化频繁,数量极不稳定,最盛时有150万人左右。大夏国政治制度在
赫连勃勃时期逐渐从匈奴旧制转化为汉制,继承
秦汉三公九卿制,并设门下、
中书、尚书三省。大夏国实行部落制和配兵制为主的军事制度,建立之初,即与周边民族及政权处于不断的兼并战争之中。大夏国农耕业和游牧业并重,手工业设有专门的官府作场,并设“将作大匠”管理百工,“百炼钢刀”技术闻名于世。铁弗匈奴是大夏国的统治民族,内迁后与
汉族长期杂居共处,逐渐汉化,形成胡汉杂的状况。
国号
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建立政权,自谓“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故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建元“
龙升”,国号“大夏”。对于取“
明夏”为国号的原由,
赫连勃勃曾这样阐述过自己的抱负:“朕
大禹之后,世居幽、朔。祖宗重晖,常与汉、魏为敌国……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卿以为何如?”
真兴元年(419年),赫连勃勃令人刻《统万城铭》,颂其功德,碑文载“昔在陶唐,数钟厄运,我皇祖大禹以至圣之姿,当经纶之会……海代晏然,物无异望于下。”赫连勃勃将含义本为“胡父鲜母”的铁弗氏归宗于华夏始祖之一的夏后氏名下,将铁弗匈奴的族属变为华夏支脉,以拥有华夏正统身份。
历史
铁弗匈奴的兴起
铁弗匈奴的族源
夏国的始祖,诸史皆追溯至
赫连勃勃的
曾祖父刘虎。刘虎原是南匈奴左贤王去卑的后裔。
东汉时期,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南匈奴入塞附汉,北匈奴远徙漠北,后离开蒙古草原西迁,鲜卑大规模地南迁西徙,占据了北匈奴曾经盘踞的漠北地区,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
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瓦解,从中分离出一支拓跋鲜卑。
拓跋姓经过几次南下,与在代北一带活动的南匈奴去卑之子
刘诰升爰部成为紧邻。于是,迁居草原中、西部的鲜卑就与留居及重新返回塞外的南匈奴等错居杂处,出现了鲜卑与匈奴等族融合的后代,铁弗匈奴即其一。“铁弗”的含义,《
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载“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从《魏书·铁弗刘虎传》始称刘虎为“铁弗”来看,铁弗匈奴正式形成应在刘虎之时。
铁弗匈奴的早期历史
乌路孤时期,铁弗匈奴活动于代北一带,居于新兴郡虑虒县之北,后因被拓跋鲜卑和
晋朝刘琨联合攻击,就离开了活动多年的晋北老家,西渡
黄河,迁居于
朔方郡,后铁弗匈奴主要在此。为了谋求自存,
铁弗刘虎依附于势力不断强盛,当时已在平阳建都的汉政权。此后,铁弗匈奴及部众在拓跋鲜卑的打击下,再次被赶走出塞。至
刘卫辰时期,在
前秦苻坚的帮助下,又重新据有朔方,并对朔方地区实施了经营和开发。《
魏书》记载,“坚自至朔方,以卫辰为夏阳公,统其部落。卫辰以坚还复其国,复附于坚……卫辰奔苻坚,坚送还朔方。”铁弗匈奴时期的“朔方”为
西汉“朔方刺史部”区域,包括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大致为今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宁夏回族自治区、
山西省北部。铁弗刘卫辰在苻坚的支持下,势力不断扩张,逐渐成为朔方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前秦灭亡之后,
刘卫辰的实力仍然得以保存,周边建立的政权都对其极力笼络。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
西燕慕容永拜卫辰为大将军、
朔方郡牧、节制河西诸军事。
后秦姚苌亦遣使与卫辰结好,拜其为大将军、大单于、河西王、幽州牧,节制北朔杂夷。卫辰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史载,“及坚国乱,遂有朔方之地,控弦之士三万八千”。
大夏建立
赫连勃勃崛起
淝水之战后,公元386年,
拓跋珪重建代国,称王,旋改国号为魏,史称
北魏。这一时期的铁弗刘卫辰仍在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北魏拓跋的一个强敌。公元391年,魏军大破卫辰于铁歧山,杀卫辰,“诛卫辰宗党五千余人,皆投尸于河”,卫辰部落为魏所灭。年仅11岁的卫辰之子赫连勃勃侥幸逃脱,投奔鲜卑叱干部(《
资治通鉴》作“薛干部”)。叱干部首领他斗伏欲将赫连勃勃送给魏国,被其兄阿利制止。他斗伏因惧怕魏国,不敢听从阿利的劝谏。阿利派遣勇士在执送途中将
赫连勃勃救出,送给
后秦将领高平公没奕于(《资治通鉴》作“没亦干”),没奕于“妻之以女”。由于赫连勃勃身材魁梧,仪表俊美,性情聪慧善辩。秦王
姚兴亦“见而奇之,深加礼敬”,拜赫连勃勃为骁骑将军,加
奉车都尉,且常与他讨论军国大事,对他的恩宠甚过有功勋的旧臣。
后秦皇初四年(397年),姚兴讨伐为魏所攻降而后叛的鲜卑叱干部,把后秦的疆域向北扩展到
上郡,形成了势力范围:“南至汉川,东逾汝、,西控西河,北守上郡。”对于铁弗匈奴故地
朔方郡,
后秦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经营。大约在
弘始四年(402年)以后,姚兴将后秦所控制的
刘卫辰旧部配给
赫连勃勃,加封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使其镇守朔方。这样,赫连勃勃在后秦
姚兴的帮助下,又回到其父祖经营了多年的地方。赫连勃勃回到朔方之后,很快就在其周围聚集了许多其父原有的旧部,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大夏国建立
公元407年,后秦与
北魏遣使通好。赫连勃勃知道姚兴与自己的世仇北魏交好后,意欲叛秦。当时正值柔然社仑献马八千匹给姚兴,经过大城时,赫连勃勃予以扣留,同时召集自己的部众三万人伪装在
高平川打猎,袭杀其岳父——
后秦高平公没奕于,兼并其部众,众至数万。同年6月,
赫连勃勃自认为其乃夏后氏之苗裔,在高平(今宁夏
固原市)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号“大夏”,改元“
龙升”。仿照中原汉族王朝的政制,设置百官,大夏国于是建立。
新建立的“大夏”政权,面临
淝水之战后的分裂割据,北有强大的
柔然,东与其世仇
北魏隔河相望,西有
西秦乞伏氏(385-431年)、北凉沮渠氏(401-439年)、
南凉秃发皇后(397-414年),南有后秦姚氏(384-417年)。为了发展,夏国将进攻的目标和对象锁定在日益衰弱的后秦
渭河平原。在夏国建立的第一年,
赫连勃勃首先对活动于其南三城(今陕西延安境内)一带、隶属
后秦的鲜卑叱干部发动进攻,攻破其部,降其众以万数。首战告捷,赫连勃勃接着进攻后秦三城以北,取得胜利之后,部将劝其定都
高平市。赫连勃勃并未采纳,他认为最妥善的战略方针是以“游食自若”的方式,逐渐蚕食后秦的领土,“不及十年,岭北、
山西省”就会尽为夏政权所有,然后“待
姚兴死后,徐取
长安”,这就是赫连勃勃夺取关中的战略。此后,赫连勃勃就采取不固守一城的游击战术,按计划蚕食后秦的岭北地区,致使“岭北诸城门不昼启”。
发展与鼎盛
修筑都城统万
随着
赫连勃勃不断的东征西讨,其势力不断增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赫连勃勃按既定的战略,先后消灭
秦军近十万人,抢掠人口两万多户,牲畜财产不计其数,将其统治区域向南推进到杏城、安定一线。在这种形势下,赫连勃勃开始改变以前不专一城,游击作战的策略,于夏
龙升七年(413年)三月,改元
凤翔,以
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夷、夏十万人,筑都城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自谓“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
同时,
赫连勃勃改其汉朝皇室之“刘”姓为“赫连”氏,铁弗匈奴刘姓源于汉朝同匈奴和亲的历史,勃勃认为“其祖从母姓为刘,非礼也”,改赫连氏的理由是“帝王系天为子,其徽赫与天连也”。
攻占关中及称帝灞上
夏凤翔五年(417年),
东晋权臣
宋武帝率领大军攻下
后秦长安,但因急于回
洛阳市策划篡夺东晋政权,故留其次子
刘义真(时年十二岁)镇守长安,自己则东还。赫连勃勃趁机夺取关中,进入长安。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筑坛于灞上,即皇帝位,改元昌武。至此,
赫连勃勃多年的愿望实现,大夏国走到了极盛时期。史书记载其最强盛时期的疆土:“南阻
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其地不逮于姚秦,而雄悍则过之矣”。大夏之疆域大概包括今陕西秦岭以北,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西南部及甘肃东南部。
赫连勃勃实现目标后,群臣请求定都于此,他拒绝了这一建议:“朕岂不知
长安历世帝王之都,沃饶险固!然晋人僻远,终不能为吾患。魏与我风俗略同,土壤邻接,自统万距魏境才百余里,朕在长安,统万必危,若在统万,魏必不敢
济河而西。诸卿适未见此耳。”最终在勃勃的坚持之下,放弃定都长安。次年二月,勃勃在长安置南台,以其太子
赫连𪻺领大将军等人镇守长安,自己返回统万,改元
真兴。离开长安之后,
赫连勃勃为了能“登之以望长安”,真兴二年(420年)十月于统万城南山起冲天台。真兴六年(424年),勃勃因其宫殿大成,令人勒石刻铭,歌颂其功德,此铭即夏国历史上的《统万城铭》。
衰弱与覆亡
由盛转衰
在自
长安返回
统万城遗址后,赫连勃勃联合
沮渠姓北凉,不断对
西秦进行骚扰,试图将其势力向西发展,西秦多次向
北魏遣使求和,请求出兵攻打夏国。赫连坐镇
长安,部众逐渐强盛。夏真兴六年(424年),赫连勃勃打算废太子
赫连𪻺,重立酒泉公
赫连伦为太子。冬十二月,赫连璝得知自己即将被废的消息之后,领兵七万北上攻打赫连伦。赫连伦率骑兵三万拒之,双方战于
高平市,赫连伦战败而死。
赫连勃勃另一个儿子太原公
赫连昌率骑一万,杀赫连璝而兼并其众八万五千,返归统万,夏国这场内部的权力斗争最后以赫连昌被立为太子而告终。
真兴七年(425年)七月,赫连勃勃病重,八月,赫连勃勃死于永安殿,埋葬于嘉平陵,庙号世祖,时年45岁。赫连勃勃第三子赫连昌继位,史载其“身长八尺,魁岸美姿貌”。赫连昌继位后改元
承光。夏国的内乱以及赫连勃勃之死,使得强盛一时的夏国开始呈现出衰弱的迹象。承光二年(426年)春正月,秦王
乞伏炽磐再次遣使至
北魏,请求北魏派兵攻打夏国。北魏逐渐集中力量向夏国进攻。
政权覆灭
明夏承光二年(426年),北魏乘大夏内乱,分两路突袭大夏蒲阪和陕城,大夏蒲阪守将不战而退至
长安,长安守将闻讯亦弃城而逃,北魏不战而据有蒲板、长安。与此同时,
拓跋焘率兵二万出征,直趋夏国都城统万城。夏主
赫连昌出城迎战即败,魏军掠城周居民万余户迁徙平城,得牛马十余万返回。
承光三年(427年),北魏对大夏国发动全面进攻,在发动战争之前,北魏做了全面的战争部署,大造攻具,讲习武备,为了防止了夏宋联合出兵,遣使
刘宋。在军队部署上,
北魏以三万骑兵为前驱,三万步兵为后继,步兵三万运送攻城器械,另有三千精骑做前侯。而
明夏此时兵力分散,此前一个月
赫连定率众二万向长安,欲夺回
渭河平原,北魏军队兵临
统万城遗址下时,赫连昌求救于赫连定,赫连定的军队没有及时援救统万城。魏以老弱残兵绕城示弱,把精兵埋伏于深谷之间,
赫连昌中计,出城迎战,魏军乘胜追赫连昌到城北,赫连昌来不及入城,奔逃上邽,魏军攻破坚可砺斧的统万城,尽俘夏王公后妃。当时赫连定和
奚斤仍然对峙于
长安,闻统万城破,放弃长安,亦西奔
上邽。
赫连昌西奔上邽后,继续遭到
北魏的围追堵截,于承光四年(428年)二月又退屯
平凉市,在平凉被魏将
安颉擒获并送至京师。北魏封其为会稽公,以公主妻之,继而又晋封秦王。但赫连昌耻居篱下,于北魏延和三年(434年)叛魏西走,在五原地区被北魏
斥候将击杀。
赫连昌被俘后,其弟
赫连定收其余众数万,奔还平凉,
承光四年(428年)二月即帝位,改元
胜光。胜光三年(430年)九月,北魏
拓跋焘亲率大军伐夏,直袭平凉,夏上谷公社干闭城固守,魏军于是进攻安定。后诱计大败夏军,赫连定受到重创,掠民五万户,再次逃往
上邽。安定、
平凉市相继失守。胜光四年(431年),在上邽的夏主赫连定见平凉为魏攻占,决定避魏军之锋而向陇右、河西扩展,先击败
西秦将姚献,后又遣
叔父北平公韦伐率众一万攻南安。西秦乞伏氏降于夏,秦王暮末山穷水尽,西秦亡。
赫连定灭亡了西秦乞伏氏,力量有所恢复和增强,但随着周围地区的不断失守,其据守的上邽已成为一座孤城。同年六月,赫连定杀
乞伏暮末及其宗族五百人,收西秦人民约十余万口,自治城渡河,打算攻打河西王沮渠
沮渠蒙逊而夺取其地。
北魏吐谷浑王慕璝率骑兵三万,乘赫连定渡河至一半时进攻,大获全胜,赫连定被俘。自此,赫连夏政权灭亡。次年三月,赫连定被执送至平城处死。
疆域
领土变迁
大夏国疆域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407-409),
赫连勃勃据得三城、高平一线以北的朔方地区和岭北北部地区;第二个阶段(409-417),赫连勃勃“尽得岭北之地”;第三个阶段(417-425),赫连勃勃夺取
长安,控制
渭河平原,其疆域达到鼎盛;第四个阶段(425-431),赫连勃勃去世后,赫连夏国势力衰退,其疆土不断被
北魏蚕食,最终被
吐谷浑所灭。前三个阶段疆域呈扩大态势,经历了
朔方郡起家、尽取岭北、占据关中,最终达到“南阻
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的鼎盛时期。其辖境相当于今天
阿拉善盟东部、
乌海市、
巴彦淖尔市、
鄂尔多斯市、
包头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东北部、
陕西省中部及北部、
山西省西部地区。其在第二个阶段,一度据有今山西省
吕梁市地区(吐京护军管区)。尔后在
赫连昌、
赫连定时期,北魏通过南线、北线两面夹击的战争,夺取其领土和人口,致使赫连夏实力渐衰,最终亡于
吐谷浑。于是,其故土尽归
北魏接管。
行政区划
大夏的地方行政主要实行了州和镇(城)两级制,在统治核心地区,即
幽州地区,镇设置于州之下,存在隶属关系,在其他占领区则直接实行以镇(城)统民的方式,州的建置只是虚名。此外,在
渭河平原,也保留了地区原有的一些郡县建置。大夏整体地方行政建置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特殊性。
大夏国有九州之名,却非实际划分九州。除幽州以外,其余多为沿用占领区的旧州名,或为虚号。大夏时期所立幽州,行政区划大致为两汉
朔方郡、
五原郡、
上郡、西河郡西部、
北地郡的部分地区。目前相关资料没有发现
西夏地方行政设置郡县的记录,但在文献中,有
赫连勃勃占据安定,后秦岭北镇戍郡县悉降;
赫连昌攻打
长安,
渭河平原郡县悉降等记载,可见当时岭北、关中仍以郡县为主要的地方行政建置,大夏占领该地区后,不可能完全废弃地方郡县。
十六国后期,地方实行以军镇统民的方式,到
后秦时期,军镇“已是有实土,有兵士、有领民的实体,是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是与州、郡、县并列的统治形式了。”大夏的军镇制度,是在承继后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赫连勃勃在出仕后秦时期,就先后为后秦高平和朔方镇将。大夏政权兼并后秦的大部分领土后,继续沿袭和实行了军镇制度。大夏的城镇是地方军政管理中的基本单位。“惟以城为主。战胜克敌则徙其降虏,筑城以处之”是其地方的管理形式。
明夏各城的镇将一般以大将军或者
刺史出任,城镇所属之户即是军营所统之户,镇户直接为军将所统,即是兵又是民,此外还有使持节、
司隶校尉、护羌校尉、太守、
都督、尹将等地方职官。这些职官的设置多是在
后秦郡县基础上沿用,往往是由城镇的最高军事长官即城主或者镇将兼任,集军政大权于一体,这些地方职官设置不单独构成大夏地方行政建置。
人口
人口数量
大夏境内人口的变化很难找到规律,加上各政权疆域交错,各地区占领无常,统治区域内的人口极不稳定。但总的说来,
明夏组织起庞大的军队,提供充分的物质补给、四处征战,拥有一定的人口基础。根据史料分析,大夏政权的人口在其鼎盛时期,当有150万左右。
赫连昌统治时期,大夏内乱越演越烈,
关中大乱,
北魏趁此机会不断进攻大夏,统万地区成为战乱中心。公元427年,北魏进攻赫连昌于黑渠,赫连昌大败后奔安定,并迁徙诸城35万人口于安定,以为都城。
赫连定领数万居
平凉市,此时,仅其二人控制的人口还在40余万。赫连昌被俘后,赫连定继位,当时大夏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控制区,人民逃亡的逃亡,被杀戮的杀戮,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赫连定在
胜光三年(430年)被魏打败后,其余众加上掠夺的民众约有二十六七万,加上从兄乙升的数千家,大概在30万左右。在第二年的西逃过程中,赫连定又掠得10万
西秦人口,但不久之后,大夏政权就被
吐谷浑灭亡了。
人口结构
大夏统治下的人口大致划分为
朔方郡和
渭河平原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内活动的主要民族成分和地位都有差异。朔方地区是
明夏的根基之地,除出兵打仗、军队屯驻外,铁弗匈奴部众基本都聚居在这里。除了铁弗匈奴外,朔方区域内还居住着匈奴、
鲜卑族。除此之外,朔方境内还活动有大量
乌桓、丁零人以及各种杂胡。
赫连勃勃占据关中后,关中地区的氐、
羌族人口数量很多。与十六国时期的其他匈奴政权相比,
汉族人口并不构成大夏人口的主要成分。
内政
职官制度
赫连勃勃创建夏政权时,先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后又称皇帝。其先称大单于是沿袭匈奴旧制,后又称帝则是其制度向汉制转化。这一称号的改变,是夏国典章制度越来越成熟的体现。夏国最高统治者之下的中央文官系统,主要分为三公、尚书、门下、
中书、列卿系统等职官。
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其
官僚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沿袭了晋制。在中央,
赫连勃勃以其长兄右地代为
丞相,叱干阿利为
御史大夫, 此为
秦汉三公九卿制度的继承。
魏晋以来逐渐形成、完备的三省制度在大夏国也一样很完备,中书省设中书侍郎等,
门下省设侍中、给事
黄门侍郎等,尚书省设
尚书令、左右仆射。其余如
御史台官体系有御使大夫、
御史中丞等。军事职官以大将军、车骑、抚军诸大将军为最高武官,又设征、镇、安、平等高级军官及诸杂号将军,并在将军之上加持节、
都督之号。地方上, 实行州、郡两级制,州设
刺史或
太守,郡设太守。而在朔方一带则“往往置镇而不主制县”。(《元和郡县志》)仿照
魏晋之制,实行军政长官互兼的制度,地方刺史、
知府一般都加军号,以统兵。
赫连勃勃以其子昌为使持节、
前将军、雍州刺史。唯保留了大单于制度,体现了胡族政权特征。十六国后期,随着各少数民族汉化程度的加深,胡制官僚体系逐渐为汉族官制所替代。大夏国主赫连勃勃虽仍称大单于,但胡制体系中其他职官却未见记载。经过“窃先王之徽号,备中国之礼容”, 大夏国成为一个以汉文化为基石的中国的传统封建王朝。
军事制度
十六国时期的许多民族内迁以后仍然保持着部落组织。创建夏国的赫连勃勃,其
曾祖父刘虎是匈奴的五部帅之一的北部帅,
乌路孤死后,其子
刘务桓“招集种落,为诸部雄”,说明这支匈奴人保持了部落制。直到
赫连勃勃建元称帝,始终没有改变。
部落组织的保留成为大夏国建构军事制度的基础。夏国建立后,除保留了匈奴族原有的部落制以外,对那些新征服的少数民族也同样允许其保留部落组织。如赫连勃勃“讨鲜卑薛干等三部,破之,降众万数千”。由于十六国时期各国多保留了部落组织,因此其军事制度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其兵员的组织形式和服兵役便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终身性与世袭性。
由于夏国实行部落兵制,部落的全体成年男性成员均为兵士,因此将领统领军队时,实行配兵制,即仍以部落为配兵单位,史籍记载此事时,通常记为向某人配若干户或若干落。这些被配的“户”或“落”,与主将的关系既是军队中的上下级关系,又是部落制下酋长与部民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被配的部落民户平时生产与戍守防地,遇到战争则奉命外出作战。
外交
大夏与北魏
西夏和北魏分别由铁弗匈奴和拓跋鲜卑两族建立。铁弗匈奴和拓跋鲜卑同是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两个重要民族。两族之间具有通婚的血缘关系,其民族发展历史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铁弗匈奴在
乌路孤时期,与拓跋鲜卑之间的关系有了相对明确的记载。据史料记载,从公元272年至公元391年,铁弗首领经常挑衅拓跋鲜卑,一再主动出击,一再败北,直至自取灭亡。铁弗匈奴的反复无常引发了
拓跋姓鲜卑族的怒火。北魏世祖
拓跋珪在处理敌对部落的态度上本来多采取温和的手段,他认为“历观古今,不义而求非望者,徒丧其保家之道,而伏刀锯之诛”。然拓跋珪在对待铁弗匈奴的问题上显然不同,在其诛杀了铁弗宗族五千余人后,得知
赫连勃勃逃亡叱干部,进一步索要赫连勃勃未果后,就进攻叱干部所在的三城,并在城破后实施了屠城。
铁弗
匈奴和拓跋鲜卑关系的第二个阶段从407年到431年,这段期间铁弗匈奴建立了大夏,与拓跋鲜卑建立的
北魏毗邻而居。大夏建立后,在对待北魏的态度上,基本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对北魏战争。在赫连勃勃时期,除了
明夏凤翔元年(413年)和大夏凤翔二年(414年),大夏有三次小范围掠夺北魏吏民外,双方基本保持了相对的和平。
大夏承光二年(426年),北魏乘大夏内乱,突袭大夏蒲阪和陕城。同年
拓跋焘又率兵二万出征,直逼
统万城遗址,掠城周居民万余户迁徙平城,得牛马十余万返回。
承光三年(427年),北魏开始全面进攻,攻破统万城。
胜光三年(430年),最终灭亡大夏。
大夏与后秦
从公元407年开始,二国连年战于秦陇之间。考《
晋书》《
资治通鉴》等书,从公元407年到公元418年,夏、秦之间有记载的战争有20余次,平均每年2次交战,没有记入史册的战争也不再少数。与后秦的实力相比,
西夏经历了从弱势到强势、从臣服到兼并的过程。
铁弗匈奴在
刘卫辰时始与后秦结好,并接受后秦的官封。
赫连勃勃投奔后秦后,
姚兴的优待给赫连勃勃后来崛起和强大创造了重要的机会和条件。公元406年,
北魏拓跋珪出于“离间二寇”的目的,归还
后秦将唐小方。后秦对北魏的示好给予了积极地响应:“秦王兴请归
贺狄干,仍送良马千匹以赎
狄伯支”。后秦此次对北魏的态度引起了勃勃强烈不满,于是“忿兴与国交好,乃叛兴”。公元407年,勃勃以三万部众攻占高平,兼并没亦于部众。同年,勃勃建立大夏政权。大夏建立后频频发动对后秦的战争,拉开了夏、秦双方长达十二年(407-418)的兼并战争,期间双方再没有和平的记载。
在大夏与后秦的较量中,大夏节节胜利,步步为营。
赫连勃勃身先士卒,每战都能亲自参加,鼓舞了大夏将士的士气。在外交策略上,赫连勃勃针对
后秦的目标明确,为了达到目的,大夏与
北凉结盟、联合北燕,除后秦外很少发动对他国的战争,其军事力量没有受到较大牵制。凤翔五年(417年),
明夏连续攻下
长安西北方向的杏城、安定、阴密、
雍城遗址,城,对长安形成了半包围之势,大夏与后秦的领土争夺已接近尾声。
东晋宋武帝占据长安后,急于返回
洛阳市夺取东晋政权。公元418年,赫连勃勃从东晋手中夺取长安,夏秦之间的战争以大夏的胜利而告结束。
大夏与东晋、刘宋
公元417年九月,东晋刘裕入长安,
后秦灭亡。刘裕占领
渭河平原后,东晋和大夏的占领区直接接壤。刘裕方面希望暂时避免与大夏的冲突,所以入
长安后不久“遣使遗勃勃书,请通和好,约为兄弟”。此次约盟的结果文献中没有说明,但是
赫连勃勃对刘裕的通好请求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刘裕在看到赫连勃勃经过策划的“报书”后,“览其文而奇之”,有“吾所不如也”的感叹。之后
宋武帝“决意东还”建康。
公元417年十一月,刘裕离开长安。赫连勃勃以太子
赫连𪻺为
都督前锋诸军事领辅军大将军率骑二万南向
长安,
前将军赫连昌屯兵潼关,以
军师中郎将王买德为
巡抚右
长史南伐清泥,分三路出击,进攻长安。
昌武元年(418年),夏军攻入长安,
刘义真仓惶撤退。夏军在追击义真途中,杀伤不可胜数,积人头为京观,亦曰“骷髅台”。长安失守后,刘裕盛怒,准备刻日
明成祖北伐,行意甚盛,
郑鲜之上表以为“若虑西虏更为河,洛之患者,宜结好北虏;北虏亲则
河南省安,河南安则济、泗静矣”,
宋武帝采纳了郑鲜之的建议放弃了北伐
西夏,改为与
北魏建立联盟关系,利用北魏来牵制大夏。
公元420年,刘裕取代
东晋政权建立宋,史称“
刘宋”。此后,直到公元430年,未见与大夏关系的记载。
赫连定胜光三年(430年),赫连定为北魏所逼,遣使刘宋求和,“约合兵灭魏,遥分
河北省,自
恒山以东属宋,以西属夏”。这次联盟并没有发挥实质意义,双方均持观望态度,两个政权并没有采取联合的军事行动,大夏也没能利用这次结盟挽救败局。
大夏与河西地区政权
赫连勃勃时期,有记载的与周边政权的和平外交只有两次,这两次和平外交都是针对河西地区政权。
南凉(397—414年)是鲜卑秃发氏建立的政权。公元407年十一月,赫连勃勃主动遣使求婚于秃发傉檀,结果“檀弗许”。南凉拒婚表现出了对大夏和赫连勃勃的轻视之意,赫连勃勃非常愤怒。同年,赫连勃勃进攻南凉,并在枝阳、阳武两次战斗中杀伤南凉士兵两万余人。而大夏因南凉拒绝结盟,遂转向与南凉敌对的
北凉结盟,由此形成了对南凉的夹击。
大夏和北凉之间有南凉的阻隔。在结好南凉未果的情况下,
赫连勃勃审时度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转与北凉结盟。北凉(397-439年)是卢水胡
沮渠蒙逊建立的政权。大夏
凤翔三年(415年)五月,赫连勃勃与北凉沮渠蒙逊结盟。
明夏此次与北凉结盟既可以牵制
南凉军事力量,又可造成河西政权之间的矛盾,引发河西的内乱。此后直到夏承光二年(426年),北凉与
西秦发生战争,
赫连昌派遣将领进攻西秦,西秦国君
乞伏炽磐听闻后撤回攻打北凉的军队,以此来看,当时大夏、北凉仍为盟友
经济
农牧经济并存
大夏国社会经济是农耕业和游牧业共同发展。作为经济、政治中心的
统万城遗址,位于
中原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融汇集的经济典范”。自汉代以来,在
朔方郡至上郡东西千余里的地方,就有汉民在这里不断开垦,发展农业,故土地肥沃适易于农耕久已,
刘卫辰占据朔方以后,每年得到
前秦苻坚的允许,进入塞内垦田种植,并且有了较为固定的农作物。大夏建国后,
赫连勃勃时期战争不断,但是都属于对外扩张战争,并没有波及到大夏国统治的中心地区,这为大夏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水经注·河水注》载:“河水又北薄骨律镇城,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
桑葚馀林,仍列洲上。”《
元和郡县图志》卷4《关内道四》称:“其城(薄骨律镇城)赫连勃勃所置果园,今桃李千余株,茂然尤在。”据史书记载可知,大夏国一直存在着农业的发展,其
种植业是比较发达的,品种主要有
桑树、桃树和
中国李。
农耕的同时,大夏国还继续经营匈奴传统畜牧业。卫辰时期铁弗匈奴的畜牧业很发达,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夏国建立以后,牲畜是除人口以外战争中主要的掠夺物,
赫连勃勃每次出兵掠夺牲畜数万,主要以马、牛、羊为主。大夏国以骑兵为主。连年战争,必须提供充足的马匹,才能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因此大夏国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大夏承光二年(426),
北魏讨伐统万,掠牛、马十数万。427年,攻破
统万城遗址,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说明大夏国畜牧业规模可观。
官府作场以及手工业形态
大夏国的手工业都属于官府经营范围,被
国家垄断,
冶炼、铸钱等大量百工控制在官府手中。范围生产军用品、建筑材料用品以及各种器物、宫廷高级奢侈品等,产品力求精美,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消费和需要服务的,属于御用手工业。大夏国设有专门的官府作场,主管职官为“将作大匠”。
赫连勃勃初置“将作大匠”主要是负责统万城的修建,职权范围狭小。随着大夏国势力的增强,对于武器和奢侈物品需求也不断的增加,“将作大匠”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负责管理百工。
大夏国是个“尚铁”的民族,手工业形态中以冶金业尤为突出,主要包括农具的生产、兵器制造和官府奢侈品的生产。其中兵器精锐尤甚,并掌握了“百炼钢刀”的制作技术。大夏国的冶铜业也很发达。史称
叱干阿利“又铸铜为大鼓,如飞镰、翁仲铜驰,龙虎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今人在对
统万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城内外散落的大量铜镜、铜镞、铜印、铜佛像等铜器制品,是历代生活在这里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这些遗留物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赫连氏大夏国的。
大夏国的木器的制造主要包括弓矢和建筑材料,需求量庞大,因此大夏国木器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从统万城的建造中,可以看到独具匠心的悬挑式多层木构角楼,所建宫殿是“台高大,飞阁相连,兼雕镂图画,被以绮绣,饰以丹青,穷极文采”。大夏国大兴土木、打造兵器,为了保证原料的充足,采矿业在大夏国也存在。此外大夏国手工业中还有制陶瓷、造车辆、凿井等多种形态。
文化
语言、文字
两汉时期匈奴大致处在有语言而无文字的阶段,据《汉书·匈奴传》载,汉人
中行说“教
单于左右疏记,以计识其人众畜牧”。但当时学习汉文的只有匈奴单于身边的少数几个人。南匈奴人入塞后逐渐向南迁徙,与汉人的交往日益增多,接受汉文化的匈奴部众也更多。据史料记载,铁弗匈奴的文字在其内迁之后使用的是汉字,如
赫连勃勃令人所刻《统万城铭》即为汉字所写。此外,赫连勃勃攻入
长安之后,与
宋武帝通使、约为兄弟的盟书也为汉字所写,以至于刘裕“览其文而奇之”,并叹曰“吾所不如也”。
匈奴、
乌桓、鲜卑、敕勒等北方诸族,原来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他们的语言比较接近,只有语族、语支之分及方言不同。自南匈奴内迁之后,故地为鲜卑占据,“匈奴留者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鲜卑在此基础上组成强大的部落联盟,统治了
内蒙古地区塞北的许多民族,留在北方的匈奴人逐渐鲜卑化。因此鲜卑民族的语言成为当时大漠草原上一种流行的语言,作为鲜卑与匈奴混血而生的铁弗匈奴也接受了鲜卑语言,而且其统治部众中也以鲜卑为主,夏国境内的语言也以鲜卑语为主。
文学、史学
完整保存下来的夏国文学作品仅有《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中的赋体韵文《统万城铭》一篇。《统万城铭》是典型的应制之作,主要内容就是歌功颂德、为颂扬赫连夏的政绩军功服务。全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考溯了赫连氏的绵绵皇迹,赞颂了赫连氏建国立夏的军功武德,回顾了
统万城遗址的修建过程,描绘了它的壮丽堂皇,最后把以上两方面结合起来,以四言颂词礼赞了赫连氏的赫赫伟业,无量功德。《统万城铭》写成之后,在当时“颇行于世”。除《统万城铭》外,另有赫连勃勃与
沮渠蒙逊盟书一段(亦载《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此段盟书文采斐然。十六国各民族政权建立之后,也继承了设官修史的传统。赫连夏氏立国后也同样设立专掌著述、
典史职的职官著作郎,负责修撰国史。其所修国史,为当时人记当时事。但原书已亡佚。
社会
关于大夏国铁弗匈奴的社会生活状况,史书记载较少。铁弗
匈奴内迁初期,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婚姻习俗,都与内迁之前一样。内迁之后,与
汉族长期杂居共处,逐渐汉化,因而形成了一种胡汉杂糅的状况。
铁弗匈奴内迁之后,大多数的民众仍以游牧经济为其主要经济方式,因此他们的主要食物以牲畜的肉、乳为主。随着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及所辖境内农业民族的增加,铁弗匈奴的饮食方式有所改变,汉族的食物也成为他们日常食用的一种食物。在居住方面,铁弗匈奴内迁之前过着“随水草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的生活,“以穹庐为宅”,没有城郭。内迁之后,受农业民族的影响,逐渐开始了城居生活。
西汉,匈奴就有“拜日之始升”的习俗,因此
北宋时期有人说“夷人尚东”,而这一点在夏国修建国都
统万城遗址时得到充分的体现。统万城的朝向不是按照中原帝都一般面向正南的做法,而是转而面向东方。从统万城的平面布局来看,宫城、内城、郭城的位置都是按着一条近东西向的轴线依次修建的。这种坐西朝东的都城布局,是不同于中原帝都
坐北朝南的传统模式的,充分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本身的文化特点。
君王年表
大夏国存在了约25年(公元407-431年),从
赫连勃勃称帝算起,共经历了三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