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这一天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春节俗称过年,是
中原地区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
隋朝杜台卿在《
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节日简介
正月初一,在
清代前,一直叫“
元旦”或“元日”等名称,
辛亥革命以后改称为“春节”。在先秦时也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
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日期来由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
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
元旦”,或“元正”,据说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正月”(元旦)的计算方法,在
刘彻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夏朝的夏历以春季一月为正月,
商朝的殷历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
周代的周历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
中原地区后,又以冬季十月为正月,即
寒衣节为元旦。《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
春节的子时称为
立春,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叫做“三朝”、“正旦”、“元日”、“岁旦”;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
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
清代一直叫“元旦”或者“元日”。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
春节。
1949年9月27日,
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
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节日习俗
拜年是
中原地区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
孟元老在《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
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
春节,
东京汴梁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
陆容在《
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
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
清波杂志》中说:“宋
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
文徵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如今的人们除了沿袭以往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现代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中原地区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走亲戚
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感谢性的拜访
凡是上年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古代拜年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
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
春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
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每年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
立春,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如今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
元宵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
寒食节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占卜运程
旧时
中原地区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
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
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晋朝人著的《
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
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
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
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
晋朝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
春节菜谱,点起蜡烛或
棉花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
唐朝初期,
李世民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
腊八节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
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
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
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
江米或黄米制成的
红枣年糕、
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
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省北部在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
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
苏州市及
宁波市的年糕,以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
糯米粉加
白糖、
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
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
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
香油的
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
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
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蜂酒。古时候习俗中,元日全家人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
古时候饮屠苏酒,方式很别具一格。
一般人喝酒,一直从长者饮起;可是饮屠苏酒却正好反过来,是以最青春年少的饮起。
大约年少时一每天长大了,先喝酒以表庆贺,而长者过一青春年少一年,后饮以表挽回。
喝“元宝茶”
浙江省绍兴市人会有
除夕初一上茶馆喝“元宝茶”的习俗。
说白了“元宝茶”,一层面是这儿用的荼叶比以往提升一个级别,而且在家里的茶缸中加上一颗“
金柑”或“青橄榄”来代指“元宝”,代表新春“元宝进门处,发家致富。”二是由于茶缸上贴着一只大红纸剪成的“元宝”,大概含意也无非“招财纳福”。
农历新年
节期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
腊八节的腊祭或
小年夜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阳历日期
正月初一的阳历日期一般在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如1966年1月21日和1985年2月20日都是正月初一。某些阴历年的正月初一的阳历日期可能超乎寻常,如
朱见深成化五年正月初一在1469年1月13日,
汉章帝建初元年正月初一在公元76年2月24日。因此,以
星座论,正月初一对应的大致是
水瓶座。
相关禁忌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
扫把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
除夕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相关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更改年号
有不少皇帝选择在正月初一改年号,或者决定在下一年正月初一使用新年号。
在正月初一改年号的例子可以追溯到
晋朝。275年2月13日(正月初一),
司马炎大赦,改元
咸宁市。
在某年(阴历)决定在下一年正月初一使用新年号的例子可以追溯到
北宋。1034年1月18日(十二月十八),宋仁宗赵祯下令于1034年1月23日(正月初一)开始使用“
景祐”年号。宋代以来,很多皇帝都按照这个方法改年号。
历史事件
1616年2月17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位,
后金建立。
1796年2月9日——
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传位给皇太子爱新觉罗·颙琰,弘历退位,颙琰即位。
1851年2月1日——
爱新觉罗·奕詝开始使用“
咸丰”年号。
1862年1月30日——
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载淳开始使用“
同治”年号。
1909年1月22日——
爱新觉罗·溥仪开始使用“
宣统”年号。
出生
1619年2月14日——董计升,中国民间教门天地门教创始人。
1697年1月23日——
徐时作,
建宁县人,
清代文人。
逝世
1602年1月23日——
梁梦龙,明朝政治家、军事家。
1898年1月22日——
邵作舟,晚清
绩溪县三奇士之一。
1932年2月6日——
屈蕙纕,浙江台州人,近代女诗人。
1952年1月27日——
谢仁冰,
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
民间传说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
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
春节菜谱”,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
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
南梁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创建历法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
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
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
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
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
立春,就叫
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
南极仙翁。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有说“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古代,“五谷皆熟为有年”,人们把谷物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舜即天子位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
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它是由虞舜兴起的。据说于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部落首领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于是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
立春,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
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
玉烛宝典》,《
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
司马攸”。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
红腹锦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
神荼、
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
秦琼和
尉迟敬德两位唐代武将当作
门神。相传,
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
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