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汪镇隶属于
山东省滕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滕州市最南端,104国道纵贯全境,
京沪铁路沿东部边界而过。总面积85.47平方公里,总人口84186人(2017),下辖83个行政村。
张汪在
夏商周时期即为薛国地,是古
徐州市首府,
秦朝置薛县,
隋朝起属滕县,民国时为滕县第七区,1984年成立张汪镇。历史上诞生了
奚仲、
仲虺、
薛烛、
毛遂等名人,是焚券市义、狡兔三窟等历史典故的发生地。境内文物古迹有薛国故城遗址、魏征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张汪竹木玩具、张汪板鸭等。
张汪镇地处滕西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粮食作物以小麦、
玉蜀黍属为主。张汪镇工业以采煤、发电、板材加工、建材、生物等产业为主导,有
大宗集团和田陈煤矿两大龙头企业。2013年张汪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
张汪镇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先进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镇、
山东省板材加工名镇、山东省花卉苗木百强镇、山东省农机安全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上古时期,
黄帝少子禺号封于薛(今张汪镇薛国故城一带)。
周显王十八年(前321年),齐湣王封田婴(号
靖郭君)于薛。
周郝王三十六年(前279年),
齐国、魏国灭薛。薛地先入齐,后属楚国。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于
徐州市部置
蕃郡,蕃县属之。
东魏元象二年(539年),撤销蕃郡,并入彭城郡,蕃县属彭城郡。
武定五年(547年),复置薛县,属豫州部彭城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蕃县更名为滕县,属徐州部彭城郡。从此至民国年间,今张汪镇辖境均属滕县。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置
滕阳州,滕县属之。
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改滕阳州为
滕州市。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滕州,滕县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宁府。
洪武十八年(1385年)升
兖州为府,滕县改属
兖州府。明代
正统年间,
张汪为滕县礼教乡薛城社。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张汪为滕县离八保,仍属州府。
爱新觉罗·颙琰至光绪年间,张汪一带为滕县悌六区。
民国二年(1913年),滕县属岱南道。
民国二十年(1931年),张汪为滕县第七区薛城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薛城乡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改称张汪乡,仍属滕县第七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张汪乡改属临城县第七区,区公所驻张汪村。
1952年,临城县更名为薛城县。
1956年,撤销薛城县,设
滕州市薛城区,第七区亦属滕县,辖
欢城镇、李桥、周楼、张汪、柴胡店、殷庄、龙山7个乡。
1958年夏,撤区并乡,今张汪境域分为张汪乡和李桥乡。同年秋,张汪乡和李桥乡合并设立前进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设在张汪。
1959年秋,前进人民公社改称张汪人民公社。
1966年5月,改为张汪区。
1968年,恢复原张汪公社。
1984年3月,改张汪公社为张汪乡;11月,改为张汪镇。
1988年5月,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张汪镇属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张汪镇位于
山东省西南部,
滕州市最南端,地处东经117°06′—117°12′,北纬34°52′—34°58′,东接官桥镇、
柴胡店镇,南与
微山县夏镇街道和
薛城区常庄镇、
陶庄镇接壤,西邻微山县
驩城镇,北靠
鲍沟镇。镇域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7.8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镇机关驻夏楼村南,距滕州城区约19公里。
地形地貌
张汪镇地处滕西大平原南部,大部分为河流冲积沉淀形成的
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整,东北略高,西南较低,最高海拔46.37米(皇殿岗一带),最低海拔39.8米(多庄、杨界一带),坡度1/1000。
张汪镇地貌以平原和
洼地为主,平原约占70%,洼地占30%。境内有多庄洼、马场坡洼、北沿湖洼、辛集西洼四大洼地和若干小洼,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规模治理后洼地基本达到方内平整。
气候特征
张汪镇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度66.4%,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光照长,多春旱;夏季高温多雨易涝;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多风易旱;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8℃,1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21.8℃(1957年1月8日),7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40.5℃(1968年6月11日)。年平均降水量773.5毫米,其中6至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5%以上。年平均
日照市2384.4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8千卡/平方厘米。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中旬,全年无霜期平均198天。年平均降雪日7天。年平均大风日11.4天,主导风向为偏南风(春夏季)和偏北风(冬季),5—6月出现
干热风,夏季偶发
龙卷风。
水文
张汪镇属
淮河,境内有小苏河、十字河(
新薛河)、
三八河、小魏河、古薛河(薛河故道)5条主要河流,境内总流程31.8公里,均为东北—西南流向,且分布较为均匀。河流多为季节性有水,全年大部分时间少水,旱季干枯,汛期水位暴涨。
张汪镇地处滕西平原孔隙水区,境内地下水从东北向西南流动,流动水位在20米左右,蓄水层深度从10米至30米不等,平均为地下22米。
土壤
张汪镇境内土壤主要分为潮土、褐土、砂黑土三大类型。潮土类土壤有3640.67公顷,占总面积的43.2%,土壤保水保肥性较好;褐土占总面积的44.12%,质地细腻,偏碱、偏黏,抗旱,疏松易耕;砂礓黑土占总面积12.67%,质地黏重,通透性较差,不利于保水保肥,
作物产量高。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张汪镇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主要为河流给水和大气
降水,年平均地表水量3000万立方米,水质属
碳酸氢盐钙型,pH值6.96—7.85。境内地下水储量约1.0亿立方米,属重碳酸盐钙型水,矿化度小于0.3克/升,水质较好。
土地资源
截至2011年底,张汪镇土地总面积8547.37公顷,已利用土地8446.2公顷,土地利用率98.8%。
矿产资源
境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镇域西部大小宗村、
辛集市、北陶庄和西南部前许楼一带,属滕南煤田东部的田陈煤田,南北走向9.6公里,东西宽4.6公里,
地质储量2.4亿吨,可开采量1.9亿吨。
河沙主要分布在颜村、
北宋、杜村和薛河故道下层,沙层长约12公里,宽8米,深1米,储沙量约15.36万立方米,粒度匀、杂质少、强度高。地沙分布在李桥、后坝陵桥、夏楼、前后寨子一带,储量约9.99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张汪镇下辖83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底,张汪镇有27460户家庭,总人口88306人,其中男性46668人,占总人口的52.8%,女性41638人,占总人口的47.2%。人口密度939人/平方公里。
民族
截至2011年底,境内共有19个民族,其中
汉族占总人口的99.83%,其余为
回族、
蒙古族、
满族、
朝鲜族、维吾尔族、
藏族、
达斡尔族等18个少数民族,共148人。
经济
综述
2013年,张汪镇生产总值实现43.1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比2012年增长4.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8亿元,比2012年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12026元,比2012年增长17%。
1995年成立的
大宗集团为张汪镇骨干龙头企业,截至2011年集团旗下拥有18家公司,产品涉及热电、煤炭、物流、生物化工、制药、房产、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和国内外贸易等行业,拥有固定资产8.4亿元。
第一产业
农业
张汪镇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及其他小杂粮等,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棉花等。2011年张汪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65亿元;全镇有食用菌、马铃薯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有“金张汪”牌西瓜、“太贺”牌香菇、“古薛”牌马铃薯3大绿色无公害品牌;有机电井1390眼,农田灌溉率97.8%;农用拖拉机660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1844台,基本实现耕作机械化。
林业
林业在张汪镇第一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11年底,张汪镇林地面积15419亩,其中
乔木林地15350亩,其他林地69亩,
经济林1597.9亩,苗木花卉196亩,村庄绿化林7692亩。至2014年,张汪镇苗木花卉面积达到5000亩,果园8000亩;全镇林木覆盖率33.2%。
畜牧业
张汪镇传统饲养家畜主要有牛、羊、猪、
家兔等,家禽以鸡、鸭、鹅为主。2001年境内兴建
孔雀园1座,孔雀年饲养量1万余只。2008年发展起貂、
狐属、貉、兔、
海狸鼠等新兴养殖业。截至2011年,张汪镇家畜存养量6.5万只,其中
肉牛2200头;家禽存栏量35万只,年出栏量460万只。2011年全镇畜牧业总产值1.6亿元。
第二产业
煤炭工业
枣矿集团田陈煤矿坐落于镇域西北部,1989年12月建成投产,井田总储量1.9亿吨,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是枣矿集团西部矿区主干矿井之一。截至2011年,田陈煤矿共有职工5770人,资产总值7.53亿元。
电力工业
截至2014年,张汪镇建有2×50兆瓦富源热电一期、2×25兆瓦大宗热电和30兆瓦光伏发电三大电厂。2014年张汪镇新建富源
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2015年计划建设富源热电二期20万千瓦
煤矸石发电机组项目,投产后张汪镇发电装机总容量将突破800兆瓦,年发电量可达8亿千瓦时。
制造业
张汪镇制造业以木材加工、建材、生物、机械制造为主。木材制品加工为张汪镇传统制造产业,2010年全镇年总销各类板材100万立方米,年销售额11.32亿元,截至2011年境内共有板材
加工厂320余家。张汪镇建有占地300余亩的水泥制品加工园区,截至2011年园区内有各类水泥制品厂18家,生产10个系列30多种产品。生物产业以大宗生物开发公司、
杰诺生物工程公司和圣宝仕生物科技公司为龙头,生产淀粉、
黄原胶、生物酶制剂、植物纤维产品等。机械制造以大宗航峰机械铸造和明威液压为代表。
1965年,张汪公社成立建筑社,1984年改为张汪建筑安装公司,主要在
滕州市、
枣庄市、
微山县等周边地区承建工程。截至2011年,镇建安公司注册资金60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职工860余人。
第三产业
2011年,张汪镇第三产业总产值实现14.04亿元。
商业贸易
截至2011年,张汪镇有个体工商户1200余家,从业人员2.5万余人,年营业额1.2亿元。镇驻地夏楼村建有长1500米的商业街,共有500套商贸房,为全镇商贸中心。
旅游业
2000年后,张汪镇逐渐形成了东部薛国文化产业园、西部大宗特色乡村、北部观光农业三大旅游板块。2009年仅大宗村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年旅游收入1500余万元;2011年大宗村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被列入”
枣庄市二日游“旅游项目。
文化
古薛文化
张汪镇地处薛河流域,远古时期形成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完整的史前文化体系,为东夷文明发源地之一;从夏商时期
奚仲及其后裔
仲虺居薛,到
战国时
齐国先后封靖郭君
靖郭君、
田文父子于薛,历经三千多年薛国世系未断。薛国经济技术较为发达,
薛国故城内有冶铁、制陶作坊遗址,出土的大量铜器、货币和生产工具等文物兼具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特征;尤其是孟尝君不拘泥于中原的周礼和
邹鲁的
儒家思想,招贤纳士,搞活财政,强兵扩城,涌现出相剑大师
薛烛、“焚券市义”又“狡兔三窟”的
冯谖、勇于自荐的
毛遂等名人志士,薛国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古
薛城区还是古
徐州市的首府,乃兵家必争之地,直至
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于彭城,薛地才逐渐没落。
文物古迹
截至2011年,张汪镇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滕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汪竹木玩具
竹木玩具发源于张汪镇南陶庄村,制作者使用木材、竹子的下脚料,经手工制作成玩具。玩具按材料分为竹子类、木类、竹木混合类,按状态分为动、静、响三类,包括刀、枪、剑、戟、喇叭、笛、笙、竹龙、风车、燕车等。最具代表性的玩具是燕车,俗称“
山瑞鳖打鼓”。2009年竹木玩具被列入
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张汪板鸭制作技艺
张汪板鸭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为宫廷贡品。张汪板鸭的现代机械化制作工艺分六步:精选
微山湖水上放养2至3年的
绍兴麻鸭,宰杀、脱毛、净膛后,放入冷库保鲜,用大小茴、丁香、
花椒等98种配料用文火蒸煮2.5小时以上,出锅后晾到色黄,杀菌40分钟,最后化验、装袋。2011年张汪板鸭制作技艺被列入
枣庄市第三批非遗项目。
此外张汪镇还有张汪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等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张汪盆景栽培技艺、张汪圈里刀具制作工艺等
滕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交通
公路
104国道(北京—
福州市)纵贯张汪镇全境,自后寨子村北入境,经过夏楼、张汪等村,南到杨界村南进入
微山县,境内全长11公里。1976年、1995年、2002年、2014年多次进行改扩建。境内路段原有收费站1座,2014年7月1日撤销。
344省道(木石镇—曲房村)自东向西横穿全境,境内长7.9公里,路面宽12米。此外境内还有滕州—夏楼、柴胡店—张汪、太和—辛庄等乡道公路。
铁路
张汪镇和官桥镇大致以
京沪铁路为界,铁路经过张汪镇东部边界约1.7公里,与官桥镇交界处设有官桥站,为
二等站,有到发线7条。柴里煤矿专用线(官桥站—柴里矿)自东向西经过镇域北端,境内长5.5公里。
田陈煤矿连接线自西北向东南由柴里煤矿专用线连接田陈矿,全长2.1公里。
社会
镇村建设
2008年,张汪镇启动镇驻地升级改造工程,国土所、地税所、客运站新楼房投入使用,硬化镇驻地3条道路,新建沿河公园,完善4条主干道绿化、照明、排水功能;2011年按照
徽派建筑风格对驻地主干道进行粉刷改造,并进行镇南区和北区建设,改建、新建
104国道两侧商业房300间;规划建设皇殿岗商业房140间共1.3万平方米。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启动实施杨仓新村迁建工程,建设5层住宅楼房21栋,共618套,2014年底实现入住。
教育
截至2011年,张汪镇共有幼儿园15处,其中公办园11处,民办园4处,在园幼儿936人;有小学13处,教学班127个,学生3418人,教师268人;有中学2处,学生1701人,教职工160余人;有成人教育学校1处,学生190人,教师9人。此外张汪村曾有
滕州市第二职业高中1所职业高中,前身为滕县第二十五中学,2011年滕州二职高撤并,原校址作为
枣庄市科技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使用。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底,张汪镇有文化站1处,8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级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有67个村建有文化体育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536套,设有篮球场21个,其中大宗村组建了篮球女队。1978—2011年间,镇文化站组织赴滕州等地
春节游艺汇演活动30余次,
曲艺汇演3次,其中
大宗村大鼓队多次参加枣庄、滕州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墨子文化节等大型节会演出活动。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张汪镇有卫生院1处,职工1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7人,设有8个科室,4个护理单元,门诊部、住院部、社区卫生服务3大功能区域,床位120张。2011年张汪镇卫生院门诊人次38818人次,出院1518人次,开展手术564台次,业务收入906万元;为参合农民报销门诊、住院、医药费合计636万元,64818人次受益。
旅游
风景景点
大宗村风景区
大宗村风景区位于张汪镇大宗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宗泽园、玉皇庙、农民文化广场、和谐家苑别墅等。其中
宗泽园是为纪念宋代抗金名将宗泽而修建的集休闲、娱乐、餐饮、会展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园林,园内有回銮阁、
勤王台、十二龙柱、铭心湖、宗府、宗泽塔等景点30余处。玉皇庙原名古汉庙,始建于
东汉,
清代康熙重修,2008年修复扩建,有正殿9间,东西偏殿26间。
融和苗木花卉园
融和苗木花卉产业园位于张汪镇
白楼村北,占地2000余亩,有温室大棚10余个,栽种苗木花卉100多种,园内建有休闲垂钓中心、乡村
农家乐等旅游观光项目。
薛国文化产业园
2011年张汪镇邀请
清华大学古遗址研究院勘察设计,拟建成薛国文化广场和
春秋至汉代风格的影视城。
代表人物
奚仲,
黄帝后裔,古薛始祖,造车鼻祖,
任姓、
薛姓、
奚姓先祖。奚仲佐大禹治水,被禹封为车服大夫(车正),受封薛地。奚仲“挠曲为轮,因直为辕”,发明了以马为动力牵引的木车。
仲虺,奚仲第十二世孙,薛国国君,向
商汤提出“兼弱攻昧,取乱侮亡”策略,商汤任命其为左相,率诸侯推翻
夏朝。三千诸侯来会,仲虺作《仲虺之》诏告天下。汤将其重新封于薛。
薛烛,春秋时期薛国人,以善于铸剑、相剑而闻名,越王勾践二十年(前476年)专赴
越国为越王相剑。
田文,姓田,名文,
战国时
齐国王族,战国
使君子之首。其父
靖郭君为
齐威王之子,曾任齐国宰相,受封于薛。
孟尝继承父亲的官位和封地,任齐相十余年,以喜好招贤纳士著名。
孟尝君墓位于
薛国故城东北隅。
毛遂(?—前256年),战国时期齐国薛人,
平原君门下食客,以“毛遂自荐”、“三寸之舌”而闻名。
张鹏(1984—2008),张汪镇王格庄村人,2002年
参军入伍,生前为成都某部陆航团小车司机兼安全员。2008年5月31日张鹏在
5·12汶川地震灾区执行任务时,所乘飞机因遭遇大雾和强气流失事,张鹏被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追认为烈士,追记
一等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