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店镇隶属于
山东省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滕州市最南端,
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铁路、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纵贯全境,镇域总面积57.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440人(2017年),下辖41个行政村。
先秦时期,柴胡店属于薛国。
隋朝后属滕县。
清代为滕县八社、孝八社。民国设奚仲乡。1962年成立柴胡店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设镇。境内有观音阁、老北宫、罗汉山石刻
造像、汉墓群、古
石寨等文物古迹,历史上有造车鼻祖
奚仲、音韵学家张等著名人物。
滕州市柴胡店镇东部为低山丘陵,中西部为平原。境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刘村酥梨为柴胡店特产。柴胡店镇是煤炭资源枯竭型乡镇,以煤炭开采、精密铸造、机械制造、纺织加工、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为支柱产业。文化旅游业占有重要地位,境内有刘村梨园、葫芦套影视基地、黄连山等景区,举办有梨花节和酥梨采摘节。2013年,柴胡店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4011亿元。
历史沿革
柴胡店一带在夏禹时期形成村落。
夏商时期,属薛(部落方国)。
西周时期,属薛国(侯国)。
东晋义熙五年(409年),薛县并入
蕃县,属
兖州区部。
隋开皇六年(586年),蕃县改为滕县。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柴胡店一带属
京东西路徐州彭城郡滕县如市乡。
金朝,属山东西路滕县;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设
滕阳州;
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滕阳州改为
滕州市,柴胡店属山东西路滕州滕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济宁府滕县礼教乡王村社;
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属
兖州府。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柴胡店一带为州府滕县滕巽八保;
康熙帝二十七年(1688年)改保为社;
爱新觉罗·颙琰十八年(1813年)为滕县孝八社。
民国二年(1913年),滕县改属岱南道;民国七年(1918年),孝八社改为孝八区,滕县改属济宁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滕县属兖州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一级行政区,为
山东省滕县孝八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滕县二区(区公所驻
羊庄镇)
奚仲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日军侵占
鲁南村后,
滕州市属伪鲁西道,奚仲乡成立“治安维持会”;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滕县属伪
兖州区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奚仲乡日伪维持会解散,恢复国民政府乡公所。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月,中共在柴胡店一带建立滕边县第六区抗日民主政权,属
鲁南行政区第一专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第六区改属鲁南行政区第二专署
滕东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属鲁南行政区第二专署临城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临城县改属鲁南行政区第五专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
奚仲乡,乡公所溃散;同年秋,国民党还乡团控制奚仲乡,恢复乡公所;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奚仲乡第二次解放,乡公所垮台。
1952年8月,临城县更名为薛城县,时为山东省枣台专署薛城县第六区。
1953年7月,为济宁专署薛城县六区。
1956年3月,薛城县撤销,六区(柴胡店)、七区(张汪)、四区(
欢城镇)合并成立
薛城区(属滕县,区公所驻张汪),原六区划为柴胡店乡和龙山乡。
1958年9月,撤销柴胡店乡、龙山乡,与官桥乡合并成立红专人民公社,公社驻官桥,柴胡店为管理区。
1959年9月,红专人民公社改称官桥人民公社,时为柴胡店小公社。
1962年4月,柴胡店从官桥公社分出,成立柴胡店人民公社。
1966年1月,柴胡店人民公社改称柴胡店区。
1968年12月,复称柴胡店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柴胡店公社改为柴胡店乡;同年11月,撤销柴胡店乡,成立滕县柴胡店镇。
1988年5月,撤销
滕州市,成立县级滕州市,柴胡店镇属之为滕州市柴胡店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柴胡店镇下辖41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柴胡店镇位于
山东省滕州市南部,地处东经117°11′—117°19′,北纬34°51′—34°55′,东邻
羊庄镇,南接
薛城区陶庄镇,西连
张汪镇,北靠官桥镇。总面积57.6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构造
柴胡店镇位于华北地台鲁西南穹窿西南隅、鲁南台背斜南翼,
峄山断层和化石沟断层将镇域划为羊庄
向斜盆地、官桥
单斜晶系断块、滕西断陷盆地三个构造单元,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峄山断层为隐伏断层,自高桥村东北向南至王官庄南;化石沟断层北起南小辛,经前大官庄东南至沙庄南、南胡楼村东等处可见断裂形迹;两断层大致平行,均为南北走向。此外境内还有小型断裂构造多条。
柴胡店镇地层属华北型,在境内出露不甚延续,岩浆作用微弱。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在东部山区大面积出露;奥陶系为一套隐伏地层,主要分布在镇域中西部化石沟
断层以西、
峄山断层以东地带,在坦山有局部出露;石炭—二迭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隐伏地层,夹有多层可采煤层,分布于化石沟断层以西刘村至井亭一带;侏罗系(中生界)分布于峄山断层以西高桥至杨桥一带;第四系(新生界)由冲洪积物及坡积物所组成,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山前倾斜平原,东薄西厚。
柴胡店镇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为平原。东部山区约占镇域总面积的35%;境内山岭属泰沂山系鲁中南山区西南麓延伸地带,山脉呈东西条带状展布,共有黄连山、龙山、寨子山、
胡山、
奚公山等大小山头46座,最高峰南大山海拔287米;山体主要由青石岩组成,
基岩裸露,仅谷底有薄层松散堆积物。柴胡店镇中西部平原由冲洪积物和坡积物所组成,由
东北地区微向西南倾斜,坡降1/1000,总体地势平坦,局部略有起伏,西南部边界处海拔最低,为42.4米。
气候特征
柴胡店镇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大陆度66.4%,四季分明。春季(3月27日—5月25日)光照长、多春旱,夏季(5月26日—9月7日)高温多雨,秋季(9月8日—11月6日)天高气爽,冬季(11月7日—3月26日)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6℃,7月平均气温26.9℃,1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775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45.8毫米(1964年),最小388.9毫米(1981年)。年平均
降水日81.8天,平均降雪日7天。年平均蒸发量1217.6毫米,为降水量的1.57倍。年平均
日照市总时数2384.4小时,
太阳辐射总量11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9%。霜期平均起止日期为10月24日至次年4月9日,无霜期平均197天。年平均风速2.8米/秒,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水文
地表水
柴胡店镇属
淮河,境内有2条
山洪河道(薛河、
新薛河)、1条坡水河道(小魏河)。薛河在龙山头村北入境,向西南流至南辛村
西北处南折,向南至沙庄西南进入
薛城区境,境内长5.2公里,河宽80—120米,明清时期为
京杭大运河的水源之一;新薛河是1957年在薛河南折处起向西南新开挖而成,至大庙北转向南至四李庄西流入张汪镇,境内长6.5公里,为汛期主洪道;小魏河自高桥村北入境,至王官庄西南进入
张汪镇,境内长4.5公里,河床浅窄。境内年地表平均径流量约1445万立方米,入境客水年平均径流量约100万立方米,总计约2445万立方米。
地下水
柴胡店镇境内地下水位平均埋深约9米,每年2至6月因灌溉而急剧下降,6至9月因
降水而急剧上升。东部山区地下水受断裂控制,单井涌量小于4立方米/小时,缺水严重;各山岭多季节性泉眼,其中沙庄东
千山下的黑龙潭为
千山区七十二泉之首,全年涌水,丰水年平均日流量1900立方米,枯水年平均日流量121立方米,20世纪50年代后因地下水位下降涌水量减少。西部平原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水,依靠大气降水和薛河渗漏补给,单井涌量30—50立方米/小时,其中刘村矿最大涌水量达1540立方米/小时。
土壤
柴胡店镇境内的土壤有褐土、潮土、砂黑土3个大类,6个亚类,13个土属,18个土种。褐土分布于东部丘陵地区,剖面通体呈褐色或黄棕色,呈微碱性,质地细偏黏,蓄水保肥性较好。潮土只有河潮土一个亚类,由
新薛河泛滥冲积沉积而成,通透性强,保肥差,7218亩,占总面积的11.27%。砂礓黑土分布于
南平市以东及以南、沙岗以南等涝洼地区,面积3203亩,占总面积的5%,土质黏重,通透性差,地温低,潜在肥力稍高。
植被
柴胡店镇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杂生针叶林,原始森林已被破坏,为次生植被所取代。山坡上一般生长
侧柏、
刺槐、
松树、枣树、
山楂树、
核桃树等树种,山岭崖坝等非耕地处有
胡枝子、
酸枣树、荆藤、
野花椒、黄蓓草、
草甸毛茛、白杨草、
羊胡子草、
野菊等野生植物,平原耕地为农作物覆盖,路旁河畔植有
杨属、
垂柳、玉兰等绿化植物。墨子国家级森林公园柴胡店片区位于镇域东部,面积933.3公顷。截至2011年,柴胡店镇林木覆盖率42.7%,森林覆盖率38.2%。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柴胡店镇年平均降水量折合约5176万立方米,保证率50%;境内地表水拦蓄能力约332万立方米,占地表径流量的13.58%。全镇多年地表水平均利用量约16万立方米。
境内东部山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基本无空隙水;西部平原为孔隙潜水分布区,地下富水性较强,涌量大。全镇地下水矿化度0.3克/升左右,属
碳酸氢盐钙型水,水质较好;地下水年采量约47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按照国家土地分级的原则标准,柴胡店镇境内无一级地;有二级地24788亩,主要分布于薛河以西平原地带,多属壤质潮土和潮褐土,为高产稳产地块;三级地13389亩,分布于浅平
洼地周围及平原岗坡地,多为砂礓黑土和湖积湿潮土;四级地14249亩,分布于山岭的中小部平洼地和镇域西南部平原洼地,易涝易旱,灌溉条件差;五级地与六级地分布于东部山岭的中上部,渐次退耕还林;七级地分布于山岭上部石质荒坡,多薄层褐土性土,多植
酸枣及
松柏;八级地为山岭石灰质裸岩。
矿藏资源
煤炭
官桥煤田部分区域分布于柴胡店镇境内。境内煤炭资源探明地质储量3102.5万吨,可采储量1889.2万吨;开采煤层总厚度5.8米;主要为肥煤,其次是气煤,兼有少量天然焦;其中肥煤发热量5000大卡,含硫1.8%—2.8%,为优质动力煤和炼焦用煤。
柴胡店镇石灰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胡店镇东部北宫、郭沟、黄连山村一带,估算储量20.63亿立方米,
石灰岩中氯化钙占46.14%,有害成分在2.3%以下,可用作建筑材料及石灰、水泥、
碳酸钠等原料。
河沙
柴胡店镇境内河沙均为黄沙,粒度匀、杂质少、强度大,广泛用作建筑材料。20世纪80年代后薛河、
新薛河的河沙基本采尽,至21世纪初小魏河流域河沙储量约300万吨。
生物资源
柴胡店镇境内有农作物类植物10余科,30余种,如小麦、玉米、花生、
番薯、谷子、棉花、
阳芋等;瓜菜10余科,50余种,如白菜、
豆角、辣椒、
青萝卜、
芹菜、西瓜、黄瓜等;林木24科,56种,如
侧柏、
毛白杨、泡桐、国槐、
旱柳等;果树6棵,100余种,如苹果树、梨树、杏树、枣树、石榴树等;观赏类植物30余科,270余种,如月季、君子兰、
长盛丸、
水培水仙等;其他栽培利用及野生经济类植物70余科,290余种,如
牛蒡、蒲公英、
狗尾草、
狼尾草、
中国地锦、
益母草等。
境内有蓄养畜禽类动物5科,20余种,如鸡、鸭、鹅、牛、羊等;水生经济动物20余科,50余种,如鲤鱼、草鱼、鲫鱼、鳖、蟹、
蚂蝗等;野生经济动物10余科,100余种,如麻雀、
喜鹊、蛇、
黄鼬、蝙蝠等;农作物害虫及天敌类30余科,140余种,如
蚜虫、
美国白灯蛾等。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柴胡店镇总户数13476户,总人口45472人,人口密度724.76人/平方公里,西部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达991人/平方公里;总人口中男性23991人,占总人口的54.35%,女性20678人,占总人口的47.25%;0~4岁1852人,5~14岁2949人,15~59岁33412人,60岁及以上7239人。2011年全年出生422人,死亡37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2‰。
民族
柴胡店镇居民绝大多数为
汉族。截至2011年,境内有8个少数民族,共18人,占总人口的0.04%;其中
回族10人,
羌族2人,
蒙古族、
彝族、
黎族、
土家族、
壮族、
白族各1人。
经济
综述
柴胡店镇是传统的资源型乡镇,煤炭等能源型行业是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1世纪以来,柴胡店镇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但截至2013年煤炭工业税收仍占财政收入的主体地位。
2013年,柴胡店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401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31亿元,比2012年增长4.7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17亿元,比2012年增加2.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52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0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5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15元,比2012年增长13.84%。
第一产业
柴胡店镇农业区划分为中西部平原粮经区和东部低山丘陵粮油林果牧区两部分。中西部平原粮经区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水热条件好,生产力较高,主要发展
种植业,农田集中。东部低山丘陵粮油林果牧区地貌多样,水土条件差,自然经济条件与农业生产特点具有平原和山区两重性,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为主。
2013年,柴胡店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照2012年)完成2.2585亿元。
种植业
柴胡店镇境内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油料作物以花生、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2013年,柴胡店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711亩;农业总产值4.2387亿元,比2012年增长11.87%。
畜牧业
1971年,柴胡店公社及各大队开始大规模养猪;20世纪70年代起养兔形成规模;80年代后涌现出一批养猪大户和养羊大户。1991年盈泰集团在境内建大型养殖基地1处,内设种鸡场和肉鸡养殖场。2005年后东部山区逐渐兴起林下养殖模式。
截至2011年底,柴胡店镇畜牧业形成养猪基地、
安哥拉兔养殖基地、肉鸡养殖基地、山羊养殖基地、肉牛养殖基地五大板块;全镇大牲畜饲养量391头,其中牛380头,驴、骡共11匹;猪存养量7770头,年出栏6300头;羊存栏8500只;饲养
肉兔8万多只;蛋鸡养殖大户20家,存栏蛋鸡14万只,肉鸡养殖大户30家,年存栏肉鸡30万只,盈泰养殖基地孵化鸡苗12万只,年存栏肉鸡100多万只。
林果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草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50年代起,柴胡店镇陆续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在荒山、河堤、路旁构建林网。境内果树主要栽植梨树、苹果树、杏树、桃树等,其中刘村梨园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所产刘村酥梨在鲁南苏北名气较大。
截至2011年,柴胡店镇中西部平原林地面积8030亩;东部山区有林地12000亩,其中疏林地2600亩,栽植未成林3200亩;全镇营造农田林网1.12万亩;果树种植面积8036亩,果品总产量13983吨。
第二产业
2013年,柴胡店镇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主营业务收入36.228亿元,利润总额2.2829亿元,利税总额4.13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比照2012年)完成14.7073亿元。
采矿业
柴胡店镇境内煤矿分布于西部平原地区,均为中小型薄煤层矿井,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境内可采煤炭资源基本枯竭,各矿陆续停产重组。
柴胡店镇制造业有缝纫、家具、建材、机械、食品等门类。2011年规划建设占地300余亩的千山创业园区。截至2011年,全镇有缝纫厂11家,主要生产加工时装、窗帘、床上用品等;有家具城4家,定做、生产、销售各类家具;有新型砖厂5家,水泥制品厂6家;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4家;有面粉厂4家。
电力工业
2014年,柴胡店镇引进东部山区新能源发电项目2个,其中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的光伏
太阳能发电新能源项目整体规划太阳能发电容量不小于30兆瓦,初步规划太阳能发电容量10兆瓦;投资4亿元的
华润集团风能发电项目先期建成80米风能检测塔一座。
1976年,柴胡店公社成立建筑队,从业人员363人。1987年,镇建筑队改名柴胡店建安公司,全镇有个体建筑队30多个,从业人员600余人。截至2011年,柴胡店镇共有各类建筑施工队18个,从业人员560余人。
第三产业
2013年,柴胡店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照2012年)完成7.4354亿元。
旅游业
1992年,刘村梨园举办首届
梨花会,柴胡店镇旅游业开始萌芽。2004年柴胡店镇成立黄连山旅游开发公司和古薛河旅游开发公司;2009年刘村梨园风景区开业,举办首届梨花节和酥梨采摘节,提出“薛河梨乡”旅游品牌;2010年,葫芦套影视基地开工建设,柴胡店镇被评为
山东省旅游强乡镇。截至2012年,柴胡店镇形成了刘村梨园文化体验、薛河文化休闲、黄连山文化生态旅游三大功能区。
2014年,柴胡店镇提出构建以刘村梨园、葫芦套铁路主题公园、老君院文化创意园、孟尝君庄园“四园”为主题,以薛河、十字河、小魏河沿河生态观光带为主脉,以森林公园绿道网络建设为主线的“四园三河一绿道”乡村旅游一日游闭合圈;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服务收入8000余万元。
商业贸易
截至2011年,柴胡店镇有集市6处(柴胡店集、杨桥集、刘村集、高桥集、井亭矿集、官路口集),庙会(物资交流会)6处,各类商业网点162处。
1954年,柴胡店区设立农村信用社。1976年设立
中国人民银行柴胡店办事处。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柴胡店办事处改为
中国农业银行柴胡店营业所。2000年农行撤销。2011年,柴胡店农村信用社改为
滕州农商银行柴胡店支行。截至2011年末,柴胡店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2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5亿元。
邮政电信
清末柴胡店村设
邮政代办所1处。1970年设立柴胡店邮政支局。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离,设立柴胡店电信支局。1999年,移动从电信脱离,成立移动柴胡店营业厅。2009年设立联通营业部。2011年,柴胡店邮政支局有工作人员9人,业务总量678.643万件次,境内投递段道总里程160公里;全镇有固定电话1780部,光纤用户76户,AD宽带用户1028户,联通手机用户1.3万户,移动手机用户1.8万户。
交通
柴胡店镇处于南北交通大动脉上,
京沪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铁路
京沪铁路自钟辛庄西北入境,四李庄东南出境,境内段长4.6公里,井亭矿西设有
井亭站,为
四等站,中心里程594公里+264米,有到发线3条。京沪高铁从龙山头村入境,沙庄东出境,境内段长5.1公里,不设站,镇驻地距高铁
枣庄站16.3公里。
公路
京台高速公路(G3)大致与京沪铁路平行,自刘村西北
新薛河大桥入境,向南至种庄东出境,境内长4.7公里,不设出入口和服务区,镇驻地距
枣庄市出入口12.8公里,距滕州南出入口19.5公里。347省道(上武穴—官桥)自小石楼村东南古薛河桥入境,经前黄村、镇驻地、大庙村,向北至新薛河桥出境,境内长5.2公里。此外境内还有枣庄—滕州、柴胡店—张汪、柴胡店—
羊庄镇等县道。截至2011年,柴胡店镇“村村通”道路总里程104公里,4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全镇有各种客运车辆30余部,货运机动车402辆。
社会
镇村建设
2006年,葫芦套村民搬迁至葫芦套新村。2009年,柴胡店镇制定总体规划,将41个行政村整合为“一城四区”(镇驻地中心社区和沙岗、杨桥、高桥、郭沟四大社区);启动镇驻地力源花苑社区建设。2010年实施沙岗社区新农村建设。截至2011年底,柴胡店镇小城镇开发总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其中商贸用房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道路硬化面积12万平方米。
教育
1912年,柴胡店始办小学。1949年有完全小学1所。1969年柴胡店成立五七中学(后为柴胡店中学、滕县二十六中、滕县十四中)。1980年后,柴胡店公社办起幼儿园。1986年有中学5所。1999年有幼儿园24所,小学20所,初中1所。2000年后对幼儿园和小学进行了多次撤并。截至2011年,柴胡店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儿童523人,专任教师56人,学前幼儿入园率94%;有小学5所,在校生1609人,专任教师1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有初中1所,教学班22个,在校生1070人,专任教师102人。
文化事业
从1987年开始,柴胡店镇在每年
春节后举行“千山之春”文艺汇演。2008年起,各村陆续建起农家书屋。截至2011年底,柴胡店镇有文化站1处,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共分二层14间,设有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培训教室、
多媒体室、游艺室、展览室、多功能厅、电影办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无微机)等功能科室;有镇村
文化广场28个,文化大院22个;有农家书屋37处,共收藏各类图书4万余册,光盘2100张,订阅报刊近30种900余份,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体育健身场所40处;全年放映电影492场;《柴胡店镇志》
编修完成。
卫生事业
1952年临城县六区联合诊所在柴胡店成立。1953年在老北宫建滕县专区
麻风病疗养院。1958年,联合诊所改称官桥医院柴胡店保健站,麻风病疗养院迁至
青州市,
山东省卫生、公安、劳改部门在千山头建立麻风病监狱。1962年柴胡店保健站改称柴胡店卫生所。1963年在刘村西二号井建立济南军区第二十四野战医院。1965年柴胡店卫生所改称柴胡店公社卫生院。1968年各大队建起卫生室。1970年麻风病监狱撤销。1977年二十四野战医院迁往南沙河上营。截至2011年底,柴胡店镇有卫生院1处,执业医师17人,助理医师19人,注册护士15人;有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8处,医护人员60名。
文化
文物古迹
柴胡店镇名胜古迹众多。截至2011年,境内共有省级、市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其中滕州市级37处,
枣庄市市级6处,省级2处;就类别划分,有
古遗址32处,古建筑6处,古墓葬5处,古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处。此外还有若干未定级别的文物古迹。
古墓葬
杨桥
汉墓群位于杨桥村西北750米处、
薛国故城南门外。其中南北两冢汉墓较大,北冢已被破坏。现存南冢,俗称“皇姑坟”、“堆”,墓葬封土直径15—20米,高约3—4米,墓室为石质结构。
九顶山古墓群位于后大官庄东九顶山山腰至山下,共有200余座中小型古墓,多为汉代墓葬,分石室、石匣葬两种,中型墓有前堂、后室,多为单墓室,小型石匣墓多为双室联结。出土有汉画像石、玉器、铜器等。
老君院位于柴胡店镇东北部老君山上,始建于
唐朝,至清末有大殿4间,东西房12间,楼1间,庙内供奉
玉皇大帝、老君、观音,现仅存明代观音阁,高16米共三层,内有石窟
造像群。
福胜寺位于薛河西侧,原大庙村旧址东,俗称“大庙”,是由福寿寺、白衣阁、天齐庙三寺庙合成,现仅存部分房基巨石和一株古槐。老北宫始建于明天启年间,位于千山脚下,亦称三宫,即
南宫(龙泉观)、
中宫(玉真观)、北宫(玄真观),分别供奉玉皇、老君、观音等
塑像,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成十八进四合院
翊坤宫。现存部分基址及
古银杏树一株。
古石刻
柴胡店镇境内共出土40余块汉画像石,主要遗存于钟辛庄、柴胡店两村,为凸刻或弧面浅浮雕,画面为鸟兽、人物、车马等,未得到妥善保护,多遭毁坏或用于垒砌。罗汉山石刻
造像位于龙山头南罗汉山南的断崖上,年代为
唐朝天宝,共有6窟十八佛,每窟宽60至100厘米不等,高60厘米,西侧石面上还刻有阴线佛教仪式的图案。老君院观音阁造像位于观音阁中,建于
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为一不规则凹型石窟,雕有坐姿着彩观音造像一尊,高1.6米,宽1.36米。石窟旁还有五个小,刻有人物
浮雕若干,并配楷书题字。
石寨
清末至民国时期,柴胡店匪患严重,民众相继在小石楼、寨子山、郭沟、葫芦套等处山岭建起易守难攻的石寨,并设有炮台、防御掩体等设施,其中寨子山、郭沟、葫芦套三处石寨的条石上还有阴刻楷书。
民间艺术
柴胡店镇主要流行柳琴戏、
豫剧、
京剧、吕剧、山东快书、
山东琴书、落子、
渔鼓、
三弦琴平调、评书等传统曲艺;
民俗音乐以鼓吹乐为主,乐器有
唢呐、笙、
二胡、
京胡、
扬琴、鼓、、锣等;民间文艺活动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赶驴、跑竹马、玩花船、甩灯、打花等。
民间美术
柴胡店镇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有彩扎、版画、印染、石雕、木雕、刺绣、剪纸、布艺等,其中簸箕掌村的千山石雕被列入
滕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柴胡店镇流传的神话有数十个,如“
千山头上挂
禾本科杂草”、“不修
梁山县修
泰山”、“杨二郎担山撵太阳”等;传说有百余个,如柴胡店的由来(薛皇姑打虎)、
洪洞县移民、梨花仙子的传说、黑龙潭的传说、
张道陵的传说等;故事在民间文学中占比最大,如“刘村梨园与
乾隆下榻处”、“长家仙背碾”、“‘’的故事”、“孔斌背鬼”、“九斤狸猫降千斤鼠”、“背着老娘去凉快”等;笑话有“你得喊我大爷”、“憨货”、“财迷发丧”等。
境内流传的
民俗音乐有《打夯歌》等劳动歌谣,《迎新人》《撤帐》《点灯》《送床》等仪式类歌谣,《颜大嫂哭五更》《隔窗望儿孙》等生活类歌谣,《唱千山》等风物类歌谣,《拾石子》等游戏类歌谣,《扯大锯》《哄小孩》等儿歌以及《郗山殷黄甸孙》《金仓沟银王开》《五八年》《生产队》等民谣。
方言
柴胡店镇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与汉语相比,语音、语法基本相同。部分字的声调和普通话有差别,如“八”、“姑”、“冰”、“吹”、“身”等字均为上声;有些字z、c、s和zh、ch、sh不分,如“枣”和“找”发音相同;有些z、c、s声母的字的声母变作j、q、x,如“醉”(juì)等;另有声母是zh、ch、sh、r的字的声母在方言中读作pf、pf'f、f、mf齿唇音声母,如“猪”(pfu)、“出”(pf'fu)、“书”(fu)、“入”(mfu)等;部分字的韵母与汉语不同,如“脚”(jiǒ)、“客”(kěi)、“麦”(měi)、“馕”(nǎn)等;此外还有“水”(féi)、“勺”(fō)等特殊发音和“上”(追上)、“㧅(dāo)菜”(夹菜)、“quě(无对应汉字)断”(折断)等特有词汇。
特产美食
刘村酥梨是
枣庄市滕州市柴胡店镇的特产。刘村酥梨具有个大皮薄、脆嫩肉厚、多汁无渣、甜饴爽口等特点,而且色泽浅黄晶亮、十分细腻,素有“梨族之王”的美称。刘村酥梨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旅游
景点
刘村梨园风景区
刘村梨园位于柴胡店镇刘村境内,坐落在十字河、薛河冲击扇上,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盛产“酥梨”而闻名。景区标志性建筑有梨树生态大门、梨花仙子、观梨亭、梨王台等,建有沿河风光园,水上游乐园、贡梨采摘园、园中园等景观单元和景区广场、竹笺影墙、流芳亭、梨花诗廊、仙人桥等特色景点。2009年起景区在春季和秋季举办梨花节和酥梨采摘节,2014年举办首届文化民俗庙会活动。
葫芦套民俗村
葫芦套村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间,存留石板房120余套,340余间,墙体均为山石砌垒,
茅根覆顶,村内街道很不规则,保留着鲁南山区农村“顺山而建,依势造房,就势留路”的典型风貌和古井、旧屋、老树、炮楼、茅草屋、碾子、溪坑等传统民俗元素。村周边山上有奚仲造车处、车服祠、古兵寨、
泰山、老北宫、观音阁遗等遗址。
葫芦套影视基地
葫芦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柴胡店镇
葫芦套老村建设,是以铁路为主题的影视文化园,包含影视城、军事展览馆、军事阵地、CS对抗体验区、植物园等部分,是集影视制作、
动漫设计、文化交流、真人CS户外体验、拓展培训、国防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截至2014年末累计有《红高粱》、《东方战场》、《
武工队传奇》等30余部各类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
黄连山风景区
黄连山景区位于千山主峰下,景区面积22.16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头46座,主峰海拔287米,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黄连山乱石嶙峋、沟壑纵横,有黑龙潭、迷宫岩、黄连洞等自然景观和老北宫、老君庙、古石寨、
摩崖石刻等文化遗存。
孟尝君庄园
庄园位于柴胡店镇东部千山脚下、薛河岸边,分为御苑流芳区、古韵遗风区和聚义无忧区三大主题文化功能区,建有主题文化餐厅、古玩市场、韩厥与孟尝君纪念馆、沙滩戏水、景观水、无忧庄园、观景亭台、仿汉式宅院围墙、植物
观光园等设施项目,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会议于一身的乡村旅游景区。
老君院文化创意园
老君院文化创意园位于位于老君院村西、前龙山北麓,2013年5月开工建设,总规划面积1400余亩,分为
唐朝石刻文化教育基地、历史
文化广场、有机农业产业园和配套新农村社区四部分,融唐代石刻文化、“修佛”圣地、古代建筑艺术以及现代生态园林理念等为一体。景点包括观音阁、圣水泉、许愿池、
仙人洞、
大雄宝殿、钟鼓楼、
观音殿、天王殿、禅修中心等原有
古遗址和新建景观,以及560余亩的有机农业产业园区和历史文化村、历史文化广场、唐
梵文摩崖石刻群等。
代表人物
奚仲,
黄帝五世孙,古薛始祖,造车鼻祖,
任姓、
薛姓、
奚姓先祖。奚仲佐大禹治水,被禹封为车服大夫(
奚仲),受封薛地。奚仲“挠曲为轮,因直为辕”,发明了以马为动力牵引的木车。柴胡店镇境内
奚公山有奚仲造车处。奚仲卒后葬于千山头偏南山脚下,奚公山下建有车服祠祀之。
钟甯(1653—1742),坦山后村人,
清代康熙武进士,后任陕西固原卫守备,封武德将军。
张畊(1763—1843),字余三,号余心,小石楼村人,经学家、音韵学家。早年以国子监
生员授儒林郎、部政司理问之职。晚年研究古音韵学,著有《古韵发明》、《切字肆考》等。
张兆垠(1955— ),前黄庄人,1972年入伍,历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政治教导员,总参兵种部作战参谋,总装通保部计财局、综合局、装备工厂管理局局长,总装通保部部长,陆军第十四集团军代理副军长、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授海军少将军衔。
获得荣誉
2013年4月18日,环境保护部授予柴胡店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1年7月15日,柴胡店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