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古代行政区划
梅州,中国古代州府一级的行政区划,原称程乡县,宋开宝四年(971年)更名为“梅州”,均领程乡一县,辖境包括今梅江区梅县区蕉岭县平远县全境及丰顺县的部分乡镇,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降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广东省道宣尉使司。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
五代十国十国南汉置敬州及北宋改称梅州时,州治均设于金山南麓三柱坊(今梅城仲元东、西路衔接处以北)。后撤州复设程乡县或复梅州及清代嘉应州时州治不变。
梅州州治梅城历来为县、府、州的治所之地,是粤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名称来历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平广南,灭南汉,因敬州的“敬”犯宋太祖赵匡的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见乐史太平寰宇记》、王象之舆地纪胜》),这是梅州一名使用之始。何以称“梅州”?据《光绪嘉应州志·山川》载:“梅峰在城西门外(今西郊),五峰错落,似梅花五片,故名,……梅峰、梅溪,此地山水,宋改程乡县为梅州,本以山水得名。”
历史沿革
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宋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以程乡县隶潮州市元丰五年(1082),梅州复置,仍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潮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理程乡县,属广南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为“梅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为梅州,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使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为程乡县,隶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辖地包括程乡、平远县、镇平及以前为惠州府所统的兴宁市、长乐五县,称为“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行政区划
区划设置
一、州区划
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置敬州,宋开宝四年(971)改敬州为梅州,均领程乡一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升为梅州路总管府,亦领程乡县。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格为直隶嘉应州后,辖兴宁、长乐(五华县)、平远县、镇平(蕉岭县)4县,连同本属称“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1807)嘉应州升格为嘉应府,复置程乡县。嘉庆十七年改称嘉应州,撤销程乡县制,仍领兴宁市、长乐、平远、镇平4县。大埔县丰顺县潮州市,直至清末。
二、县区划
清以前,梅州各县行政区划设置不尽相同。程乡县(梅县区)在唐朝称乡、里。全县划分为怀仁、光德、丰顺、逢福、万安、太平等6乡。宋熙宁间改乡、里为都、保。元丰废都、保而复乡、里。元代改乡、里为都、图。宋、元代乡里、都图数多少无考。至明代改设厢、都制,附郭(即城内附城)为厢,野居(城外乡村)为都,厢、都下为图,图下为里。明初程乡设3厢9都,下辖19图、190里,置平远县时,划出义化、长田、石窟三都四图,置镇平县时划出松源之第二图,龟浆之第二图。置丰顺县时划出万安之第三图第五里,至清乾隆,全县尚存3厢6都、13图139里。清乾隆改称保、甲、约(有的亦称社、卒、宫、村),嘉应州本属(今梅县)划为36堡,下辖224个约或甲、社。
兴宁市明代分东南西北4厢,下辖171村。清代仍有4厢,但将村改为堡,共154堡。
五华县在宋熙宁四年置长乐县时,有厢、都设置,附城为厢,其外为都,厢、都再分为图,以图统乡。全县设1厢、3都(即清化、洑溪、琴江)、9图(清化3图、溪2图,琴江4图),下分52乡。至明隆庆三年(1569),分为南、北2厢,3都依旧,以下分10图、37乡。清末2厢3都设置依旧,但都以下改设4楼、24约,下辖496村。
大埔县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有都、社设置,置清远市、洲2都,都以下设32社。清乾隆九年(1744)改社、甲设置,分为3社17甲,社甲为自主单元,不相统属。
平远县在明嘉靖建置初至清代,均设都、图、里,全县设4都、19图,清顺治十七年(1660)改为乡、都、堡,设2乡4都15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废都、堡,改设15乡,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五年(1820)再改为4都、15乡、195村。
蕉岭县在明崇祯六年(1633)割程乡的龟浆二图、松源二图、平远县的石窟一图、二图置镇平县。建县后,县以下区划为乡、社制,全县设12乡、84社。清代沿用明制,乡、社数与明代同。
清代各县行政区划设置如下:
梅县区分36堡:西街、东街、西厢、东厢、水南、白土、罗衣、龙文(原名龙岗)、大立、小立、榄潭、柴黄、畲江镇、扶贵、长滩、南口、锦屏(原名小乍)、河田、四都、瑶上、石坑(原名下)、李坑、大坪、石扇、西阳(曾称四场)、丙村(曾称锦洲)、金盘、雁洋、松口、大竹、梅屏(原名下半图)、嵩山、隆文(原名龙牙)、尧塘、桃源、松源。
兴宁市设东、南、西、北四厢。东厢辖35堡,南厢辖36堡,西厢辖42堡,北厢辖41堡,共154堡。
五华县设南、北二厢,清化、洑溪、琴江3都,东、南、西、北4楼,下辖496村。
大埔县在清乾隆九年(1744)设清远市、滦洲二都,都以下设同仁、大麻、三河3社,兰沙、古源、百侯、白寨、岩上、源高、大产、长富、石上、在城、永兴、维新、保安、大宁、长治、永青、坪沙等17甲,社或甲以下设197村。
丰顺县在清末设丰政、蓝田县、万安、清远4都,都以下设丰一、丰二、丰三、蓝九、蓝十、万三、附丰7图,图以下设38个乡、社、堡。
县治设置
梅州最早建立县治的是兴宁市。始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名兴宁县。其范围包括今之兴宁、五华县全境及龙川、紫金的一部分。南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兴宁曾分设兴宁、齐昌二县;萧衍天监年间(502~519),又废齐昌而并入兴宁。兴宁建县后,先隶东官(莞)郡,后隶龙川郡、惠州,直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钦定嘉应州,才改隶嘉应州。1994年,兴宁撤县设市(县级),隶属广东省政府,由梅州市代管。
其次是大埔县。于晋朝义熙九年(413)建县,名为义招县,属义安郡。其时客人已大批南迁,流民日众,设治之前,已遍设流民营于境内,取名义招,含“以义招之”之意。大埔建县后几经变更。隋大业三年(607),改义招县为万川县;唐武德四年(621),废万川县并入海阳县(今潮安区);此后,历宋、元及明前期,均为海阳县光德乡;明成化十三年(1477)立饶平县,今大埔地域属之,明嘉靖五年(1526),从饶平脱出重新成立县治,定名为大埔县。建县后先后隶属潮州市汕头市等,1965年起隶属梅县专署。
第三是梅县区。于南齐(479~502)时设置,名程乡县。县境包括今之梅江区、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全部及丰顺县之一部,隶属广州义安郡。后晋开运二年(945),于程乡置敬州。此后一直至1988年分设梅江区,梅县均为州府所在地,其间建置沿革与州治同。
第四是五华县。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置县,名长乐县。其名长乐,系因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在今五华县华城镇修筑长乐台遗址而得。两汉时,长乐为龙川地,至晋为兴宁地。宋熙宁四年(1071),析兴宁市县地分置兴宁、长乐2县,长乐县辖今五华县全境(县治设雷公墩),属龙川郡。明洪武元年(1368),属惠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属直隶嘉应州。民国3年(1914),因国内3县同名,改名为五华县。
第五是平远。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程乡县仁居镇都为基础,划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江西省安远县广东省惠州府的兴宁4县所辖之部分地域置平远县,县治设豪居都(今仁居镇),隶属江西省赣州市。嘉靖四十三年(1564),调整省界县域,归还福建省武平、上杭和江西省安远县所辖之地,将程乡义化、长田、石窑及兴宁市原析之大信一里,仍组成平远县,改隶潮州市,县治仍设在豪居都。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隶嘉应州
第六是蕉岭县。明崇祯六年(1633),析平远县的石窟一图、二图、程乡县之龟浆二图、松源二图置镇平县,县治设在今蕉城镇(明朝时称怀仁里,清朝时称蕉阳镇),隶属广东潮州。民国3年(1914),镇平县改名蕉岭,系因河南省先有镇平县,为避免同名而改。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隶嘉应州。
第七是丰顺。清乾隆三年(1738),划潮州海阳县之丰政都、揭阳市之蓝田都、大埔县之白芒社及梅州市之建桥、环清、小溪等地建丰顺县,县治设汤田(今丰良镇),隶属潮州市。1958年12月,撤丰顺县并入大埔、揭阳2县。1961年,恢复丰顺县,隶属汕头地区。1965年起,隶属梅县专区。
第八是梅江区。建于1988年,由梅州城区和城郊5个乡镇组建而成,属梅州市直辖县级区。
治所变迁
南齐置县起,县、州、府、专区、市治均在梅城。
隋朝,程乡县治在今西区更楼下。
宋代,梅州署在城内三桂坊(今梅城仲元东、西路衔接处以北)。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梅州,程乡县县治由更楼下迁于城内州署(梁伯聪《梅县风土二百咏》有云:“程乡官署迹寻求,曾井东隅旧址留,隋代筑成明徙位,土名犹自号更楼。”原诗注:“今更楼下叶屋侧、朱屋背,仍存一墙,厚二尺余,乡人谓为旧程乡县之废址云”)。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程乡县治于城内东南隅,后改建于城内西南隅。
清顺治三年(1646年),县署移建于北门原察院行署旧址。是年,县署毁。顺治十年(1653年)重建程乡县署于原州署旧址。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乡升为直隶嘉应州,以原程乡县署为州署(即今梅城仲元东、西路衔接处)。民国时期,梅县县政府驻地仍设于此。
建国后,1949年至1983年,梅县人民政府驻地设于民国时期的梅县县政府驻地。1983年,梅县市人民政府机关迁于梅城江南一路。
附:县、州名称来历考
梅县区南齐建县以来,先后有过程乡、敬州、梅州、嘉应州、嘉应府、梅县、梅县市#县、州、府、市名称。其来历考释如下:
程乡县 南齐置县时,名程乡。据《光绪嘉应州志·沿革》引《读史方舆纪要》云:“南齐置程乡县,时有程受·者,以信义行于乡,因名,属义安郡。”
敬州 南汉刘晟乾和三年,即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程乡县境设敬州。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注:“敬州或作重庆市,非恭州,乃宋避庙讳而称”(见《光绪嘉应州志》)。但因何取名敬州,尚无史料可考。
嘉应州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程乡县升为直隶嘉应州,钦定州市名为嘉应。嘉应州之得名是因在梅城东门外(今梅州文化公园左侧),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建有“嘉应桥”,因而得名。清《乾隆嘉应州志·桥渡》载:“雍正十一年升程乡为直隶州,钦定州名嘉应,此桥(指嘉应桥)若先兆焉。”《光绪嘉应州志·序》:“秦开五岭,东为揭阳市,讫于南齐,肇有程乡县,曰敬曰梅,雄镇一方,赐名嘉应,桥兆其祥。”
梅县区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州府制改称梅县。因北宋、南宋、元朝沿用过梅州之名,1911年11月,嘉应州光复,一度复名梅州,故废州改县时称为梅县。
自然环境
地质
地质史
梅州境内自震旦纪以后,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的地槽发展阶段、海西~印支期的准地台发展阶段及中生代以后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
震旦纪一早寒武世,境内经历了华南加里东地槽发展阶段,沉积了数千米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寒武纪中期地槽回返上升,长期处于剥蚀状态之下,致使本区缺失中晚寒武世、奥陶纪志留纪和早中泥盆世地层。加里东运动结束了地槽发展历史,转入相对稳定的准地台发展阶段,形成永梅——惠阳区拗陷带。晚泥盆世始,海水侵入市境,沉积晚泥盆一早三叠世大于3500米碎屑岩建造、含煤碎屑岩建造、碳酸岩建造以及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形成。其间构造活动相对较为平静。早三叠世后,印支运动发生,地壳上升为陆,缺失中三叠纪地层,并转入大陆边缘活动阶段。晚三叠世—白垩纪由于库拉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燕山运动发生。除早期为滨海相沉积外,大部分为陆相湖泊红色碎屑岩沉积,伴随大量火山喷发及花岗石侵入,并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市境仅表现为垂直震荡运动。高山地带呈风化剥蚀,低洼地带呈下切之势。部分河流两岸形成Ⅱ、Ⅰ沉积阶地,亦形成市境地貌景观。
构造
一、褶皱构造
梅州处于华南褶皱系的南部,境内包括两个三级构造单元,一是永(安)一梅(县)一惠阳区拗陷,北东从福建永安,南西经梅县区、惠阳延至珠江口,梅州市境位于拗陷带的中部。拗陷沉积了一套中泥盆统到下三叠统地层,形成了一系列沉积矿藏,如煤、铁、碳酸钙等。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等不整合覆盖其上。二是粤东岩浆裂陷带,亦即莲花山断裂带至南东沿海一带,形成北东向和北西向许多断陷盆地,并有燕山期的岩浆岩、火山岩沿断陷带侵入喷出,分布广泛,大埔县岩体、丰顺县岩体和梅县叶华岩体都在这个范围内。形成的火山盆地有大埔县大东、丰顺县铜鼓嶂盆地等。
二、断裂构造
(一)北东向构造
主要是莲花山断裂带,自南西面海丰县揭西县进入市内丰顺、梅县区、大埔县延于福建省直至北东面浙江丽水,长达1000公里以上,市境处于断裂带中南部。莲花山断裂是中国东南部一条十分重要的地质构造界线。这条断裂带在市内还由多条北东向平行分布的压性断裂组成,其中主干断裂有阴那山断裂和铜鼓峰断裂,并伴随一系列同向线形褶皱。
其次是五华县断裂带,始自南西向的紫金县,经五华、兴宁市、梅县延入福建,斜贯本市,并控制五华至梅县松口等向斜盆地的展布。
(二)东西向构造
属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本市北部平远县蕉岭县境内,控制震旦 寒武系和葫芦岗岩体的展布。在本市南部丰顺县丰良、潘田镇一带东西向构造控制一系列火山岩盆地及留隍镇岩体的分布。
境内还有多组北西向的断裂带。大埔境内有北西向的多条平行断裂带,其间有同向线形褶皱。兴宁县宁江经丰顺县到汕头牛田洋入海的北西向断裂,其控制了一系列热矿泉,丰顺县汤坑、邓屋、兴宁县坭陂、叶塘镇等热矿泉均处于此断裂带中。还有在蕉岭、平远县一带由多条组成的南北向断裂带。其规模不如莲花山断裂带和五华断裂带那么大。河流大多沿北东向和南北向断裂带发育,形成境内水系的格子状布局。
梅州境内地层自上元古界至中生界下三叠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中生界侏罗系之后则为陆相沉积,沉积厚度较大,自上古生代泥盆纪至中生界下三叠统厚度为4500至6000米,许多是成矿的有利围岩。境内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缺奥陶系和志留系,地层沉积岩石分别为: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叠系、第四系。
岩浆岩和变质岩
一、岩浆岩
梅州境内有四个岩浆活动旋回,形成各类岩浆岩。加里东旋回,形成花岗片麻岩和混合花岗石等;华力西至印支旋回,形成玄武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燕山旋回,形成分布面最广的岩浆岩。本市花岗岩和喷出岩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45%左右,大部分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二、变质岩
境内变质岩主要分布为两片,一片在五华县岐岭、转水、华城镇兴宁市新圩、大坪、罗浮至梅县江、梅南镇一带,构成东西向构造的变质岩带,其特点是高温低压,因加里东构造岩浆活动而形成。主要岩石为花岗片麻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组成。另一片由平远县仁居、八尺经兴宁县大坪一带,构成北北东向的变质岩带,变质程度较浅,岩石主要由片麻状花岗石、片岩和千枚岩组成,也由加里东构造岩浆活动影响形成。境内变质岩面积约占全市区域总面积的13%。
气候
梅州地处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远、蕉岭县梅县区北部山区为中亚热带气候区南缘,五华县丰顺县兴宁市大埔县和平远、蕉岭、梅县南部为南亚热带气候区。
由于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太平洋,又受山区特定地形影响,形成了夏季长、冬季短、气温高、光照充足、雨水丰且集中、易受旱涝灾害、气候差异大、地形小气候突出等特点。
梅州的年平均气温为20.6℃~21.4℃。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约1度左右。相对而言,暖区是兴宁、梅县盆地、水寨盆地、大埔沿河盆谷地带以及丰顺汤坑一带,年平均在21℃或以上气温。随地势抬升逐渐降低,在500米以上山地平均气温18℃以下,为本市相对冷区。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为28.3℃~28.6℃;1月份最低,在11.1℃~13.3℃之间。
梅州境内的四季分布是:夏长冬短,夏涝冬旱,春、秋气温多变,四季均有不同灾害天气出现。
水文
梅州境内河流分为韩江水系、榕江水系和东江水系。
韩江水系主要有:韩江、梅江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汀江梅潭河丰良河
榕江县水系主要有:北河、八乡水
东江水系:兴宁市县罗浮镇内河溪均流入东江渡田河,为兴宁、龙川县北部的分界河,过境河道长24.8公里。主要支流有罗浮河、大信河等7条小河流注入东江。
土壤
土壤类型按土壤性态分为自然土壤、旱作土壤、水稻土壤三种类型。
自然土壤有:南方山地草甸土、黄壤、红壤、赤红壤、紫色土、潮沙泥土、石质土7个土类,8个亚类,15个土种,共1237444.96公顷,占总面积的78.57%。
旱地土壤有:耕型黄壤、耕型红壤、耕型赤红壤、耕型紫色土、菜园土、潮沙泥地6个土类7个亚类,11个土属,22个土种,面积29117.78公顷,占总面积的1.85%。
水稻土壤有:1个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73个土种,面积122760.14公顷,占总面积的7.8%,是区内的基本耕地。主要有淹育型水稻土、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矿毒型水稻土。
植被
植被分区
一、北部地区包括平远、蕉岭县全县,兴宁市、梅县、大埔县县的北半部,属中亚热带南缘。
二、南部地区包括五华县、丰顺全县,兴宁、梅县区、大埔的南半部,属于南亚热带。
植被类型
现状植被分为阔叶林、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稀树灌木草坡、经济林和果林、农业植被等八个类型。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境内土地总面积15884125公顷。其中平原、阶地、台地合计面积为196802公顷,占全区面积的12.4%;丘陵、山地合计面积1377235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86.7%;城镇建设、公路用地及水面面积14363公顷,占0.9%。
在陆地水面面积中有山塘水库面积4433公顷,鱼塘4093公顷。山塘水库及城乡中的鱼塘,是境内的主要水产养殖基地。
矿产资源
境内地层出露较全,火成岩分布广泛,成矿条件好,矿种繁多,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共有48种,矿点503处。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锰、铅、锌、钨、锡、、银、铜、锑、、、钒、钛、钴、铍、稀土及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碳酸钙、瓷土、膨润土珍珠岩蛭石、叶腊石、热矿泉、矿泉水等。
水资源
一、地表水:境内地表水资源量为128.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
二、地下水:地下水资源蕴藏量达25亿立方米,除丰顺县汤坑附近含较高外,大多数地方的地下水水质都较好。蕴藏丰富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分布于河流两侧的阶地及漫滩地的浅层地下水。
三、水力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98.7万千瓦,占广东省(含海南省,下同)823.6万千瓦的12%,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韩江干流及其支流汀江梅潭河石窟河
生物资源
一、野生动物:梅州地处亚热带,山地和丘陵面积广阔,生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品种繁多,由于长期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和过度捕猎,野生动物物种和数量明显减少,一些体形较大的珍稀动物如华南虎已在本市绝迹,金钱豹在兴宁市阳天嶂仍有1~2头活动,其它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森林面积广阔,人迹稀少的高山地区活动。中等体形的野生动物种类较多,资源较丰富。小型动物中的鸟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群数量下降。据1986年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的调查。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鸟类和兽类估计有200多种,两栖纲爬行纲的物种有100多种。
二、植物资源:境内维管植物种类估计有2000多种,其中经实地考察,有采集或记载的1084种,隶属182个科、598个属。其中蕨类植物门19科、29属、41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纲134科、471属、908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121种。
军事
梅州历来是兵家养兵用武之地,有“得之控闽赣,失之沦潮惠”之谓。唐末五代时,南汉王刘曾在梅州的梅口镇(今松口镇)筑城屯兵,图谋兼并福建省,扩展南汉王朝。宋代、清代,梅州是南方抗元、抗清义军的重要战场。太平天国后期,康王汪海洋等八王率太平军10万官兵进入梅州跟清军激战200余天,数万将士壮烈牺牲。进入民国以后,梅州仍是革命武装与反革命武装生死搏斗的重要战场。
地方武装
明清时期地方武装
一、明代地方武装
明代,程乡(今梅县区县境)、兴宁市由地方自筹粮饷招募乡兵,负责地方治安。
明万历年间(1573~1620),程乡县境朝廷无拨兵额设防,由地方自筹兵饷招募乡兵百名,设把总1名,屯于城北,名为北营。后增把总1名,哨官1名,家丁4名,队长5名,兵50名。
明万历十四年(1586),兴宁县设罗岗营,招募乡兵300名,哨官1名,每月初一、十五在营团练,余日归农。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兴宁设城防营,抽罗岗兵100名协守县城。崇祯八年(1635),知县刘熙祚裁减罗岗营乡兵60名,余40名充城外巡兵,另设民壮兵,以其28名守库狱,40名充城内巡兵。
据明崇祯九年(1636)刊刻《大埔县志》载,明洪武年间,将民间武勇编为队伍操练,有事从征,无事为民,谓之地方武装。明崇祯年间,大埔县县境仍有民兵120名。
二、清代地方武装
清代,各乡镇设有团练,维护地方治安。清咸丰八年(1858),清政府令嘉应州各堡、乡举办地方团练,并在州城南门景程轩设保安团练总局。总局规定,凡18~50岁男子,除病弱者外,每3人选1人充当壮丁,编造入册,组成地方团防,乡、约为民团,城镇为商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保安团练总局改为巡防队,各堡、乡仍称民团。
宣统年间,平远县县设立巡防营,司城防之责,有人、枪40余,驻县城关帝庙,昼夜巡逻,维护城镇治安。
古代驻军
明、清时期,梅州各县驻军,有兴宁市屯军所和驻五华县的长乐营,驻程乡县的永定营,驻兴宁的兴宁营,分防大埔的饶平营,驻平远、镇平两县的平镇营,以及由潮州市镇守派驻的左营、中营。驻军除驻守州、县城外,还派驻各关隘汛(陆路称汛)、塘(水路称塘)、卡,重要关隘专设行台、巡检、都司等,以对付贼寇,镇压反抗民众等。
兴宁屯军
明朝初年,兴宁县设有大龙田、甘塘、鱼梁、龙婆、吉昌等军屯5处,各屯田5000多亩。后大龙田、鱼梁、龙婆三屯军多逃亡,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并入甘塘、吉昌屯,分别由长乐守御黄陵领军112名、蒋宁忠领军110名屯种。
左营 永定营
明万历中叶,因程乡县北营乡兵不足以维持治安,潮州市镇守派左营兵百名驻防程乡,连原自募乡兵北营合并为永定营,左营又叫左哨,原乡兵北营兵为右哨,共有兵200名,设把总1员,哨官2员。这是程乡县驻军之始。清康熙帝二十二年(1683),裁程乡永定营,潮州镇守每年派千总或把总1员、兵90名贴防宁城;兵50名把守畲坑、径心、隘口。
巡检司
明崇祯九年(1636),大埔县有机兵(又称民壮)120名。在三河巡检司有弓兵23名,大产(今大东)巡检司有弓兵50名,乌槎巡检司有弓兵20名。
胡椒营
明末清初,有明制胡椒营官兵400余名驻镇平县(今蕉岭)县,有把总1员、哨官4员,分驻胡椒径(今蓝坊)、大密径(今文福)两处。
长乐营
清代,有千总1名,率马步战守兵99名驻长乐,为长乐营。康熙帝九年(1670),增战守兵65名,并原驻兵实存162名。后撤长乐营建制,改隶兴宁营,调把总1员、守兵132名守长乐。
城守营
顺治四年(1647),永定营总哨队悉数裁革,额设官兵500名,除抽调平镇、顺德区博罗县、西林各营共兵24名,逃故点汰32名外,仍有兵444名编为程乡城守营。设守备1员、哨官3名、旗总6名、队长27名、家丁16名。后定守备1员、干总1员、把总2员,马兵48名,步兵87名,守兵309名。
兴宁营 都司
清顺治八年(1651),设兴宁营,设守备1员、千总1员、把总2员、兵500名,分兵100名,防守五华县雍正十一年(1733),兴宁营守备改都司,添干总一员,防守长乐县。雍正、乾隆年间,驻兵员额陆续抽调或裁减,至咸丰时,只保留350名。
平镇营
顺治十一年(1654),设平镇营,统辖平远、镇平两县,置游击1员,驻防平远,中军守备1员驻镇平,下设千总2员,把总4员,率马、步、战、守兵971名。康熙二十三年(1684),定制官员8员,其中游击、守备各1员,干总2员,把总4员,马、步、战、守兵615名。乾隆四十七年(1782),营制官兵有中军守备1员,千总1员、外委2员、马、步、战、守兵224名驻镇平境内。其中分派官兵110名分驻三圳、新铺、山子背、大密径、路亭、新村、油坑、胡思、胡椒径等9处。爱新觉罗·颙琰十四年(1809)九月,奉撤游击、中军守备,改设都司1员驻防平远,后移驻镇平。右哨二司把总专防平远县县城,驻防马、步、战、守兵102名。各乡及主要关隘设汛,各汛设营防1座,拨兵多少不等。
饶平营 大埔营
康熙四年(1665),清廷拨饶平营把总詹明带兵100名到大埔县县驻扎。康熙帝九年,饶平县营千总带兵百名在大埔驻防。康熙十八年,设大埔营,抽饶平营干总1名,把总2名,增设游击1名,兵员605名,驻防城中和各汛。康熙二十三年,由饶平营兼管饶平、大埔两县。雍正七年(1729)后,兵员定额有马战兵13名,步战兵23名,守兵196名。县城驻防有中军守备1员,把总1员,所辖塘汛有:石上塘、永青塘、平砂塘、福墩塘、马砂塘、九竣岭汛、打禾坪汛、黎家坪汛。
三河汛分防,设千总1员,并辖洋陶坪塘、水兴塘、下蓬辣塘、雁洋塘、铜盘塘、严祖渡塘、郑均塘、古草塘等。
蒲田汛分防,设把总1名,辖合口塘、银溪塘、南坑塘、黄坑塘、宋公坑塘、高涧塘、单竹坪汛等。
同治六年(1867)后,饶平营奉命裁员,县城驻兵存马、步兵72名,三河汛存步兵33名,蒲田汛存步兵18名。至光绪末,仅存县城守备,三河镇、蒲田、黎家坪等汛则有官无兵,其余塘汛营房、烟墩皆倒塌荒芜,仅存遗址。
中营
康熙二十二年(1683),裁程乡城守营守备,潮州市镇委中营官带领兵丁驻防。设千总1员,分防把总2员,分防外委1员,兵丁共235名,官兵一年一换。兵员分布除驻防县城90名外,余145名分驻店前汛40名,畲坑汛、径心汛各30名,南华汛14名,筒车汛7名,官塘汛5名,新塘汛7名,罗衣汛5名,张公渡汛7名。另有青草、郑均、严子渡、铜盘、蓬辣、燕赖6汛共30名,由饶平营派拨。官兵俱一年一换。设分防把总2员分驻店前汛、畲坑汛,分防外委1员驻南华汛。
乾隆年间,丰顺县汤坑汛驻中营千把总1员、兵40名,贵人村汛驻中营千把总1员、兵50名,箕坪汛(今高基坪)驻中营干把总1员、兵50名,下汛(汤西磜下)驻外委目兵30名,大罗汛驻外委目兵30名。
据清光绪十年(1884)《丰顺县志》记载,丰良驻千总1员、兵53名。关上岭汛驻外委1员、兵15名,并辖潘田汛;潘田驻兵3名。白坟铺、木头坳两汛裁去。仲坑山大坳头汛驻千把总1员,兵15名,并辖揭畲、三角地两汛;揭畲风汛驻兵10名,三角地汛驻兵3名。隍汛驻把总1员,兵16名,并辖十二塘汛。葛布、产溪、朱坑、转水、黄竹基汛各驻兵3名,其以前奉拨巡船每只备兵4名驾驶会哨,因年久失修,巡船废坏,于咸丰五年(1855)奉文停止。汤坑汛驻千总1员,兵26名。大罗汛驻外委把总1员,兵12名。贵人村汛驻把总1员,兵27名。磜下汛驻外委1员,兵13名。筲箕坪汛驻千把总1员,兵28名。乾隆三十六年(1771),因朱亚姜起义,设茶背脚汛,驻城守营把总1员,兵20名,并辖龙潭、银坑、伯公坳三新汛,兼辖蓝屋角汛驻兵20名,龙潭汛、银坑汛、伯公坳汛各驻兵5名。以上各汛自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1840)至同治八年(1869),屡次奉文将兵裁汰三成,有减无增。光绪年间,龙潭、银坑、伯公坳三汛先后裁撤,仅留岽脚汛,兵亦移驻田东圩,每年仅来岽下乡村巡查一、二次。光绪二十一年,广东巡抚马丕瑶奉谕裁兵,挑留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旋奉部复裁减二成。光绪二十七年,总督陶模奏准,将水陆防营裁去二成,令各州县举办乡练勇。光绪三十一年,总督岑春煊奏准再裁七成,各营兵经三次裁减,所有防汛已形同虚设。节省的饷银移练新建陆军宣统二年(1910)知县单梦祥奉文设立县巡警官1员,县警10名,以代防汛。
左营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直隶嘉应州后,潮州镇守专委左营官兵防守,设驻防游击1员,随防干总1员,协防外委1员,分防把总1员(驻畲坑汛),分防外委1员(驻南华汛)。游击、专防千总以下各兵一年一换。共有马、步、战、守兵丁305名,分驻店前汛把总1员,兵40名,乾隆十二年(1747),除抽回10名防守州城外,余移驻言岭关(今丰顺县境)。同治五年(1866),设左营游击1员,左哨外委干总1员驻城内,右哨头司把总1员驻畲坑汛,右哨外委把总1员驻城内,额外外委1员驻松口南华汛。共有马、步、战、守兵263名,除驻守城内195名外,余部驻畲江镇筒车、官塘、新塘、罗衣、张公渡、南华岭等汛,各汛一般驻守5~10名,畲坑最多,驻25名。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嘉应州保安团练总局改为巡防队,两年后又改为巡防营,至宣统三年(1911),巡防营有300余官兵。
广东都司长青、方耀
咸丰十年(1860)十月,广东都司长青、方耀奉巡抚耆龄之命,率兵进驻平远县,围攻平远境内太平军先锋谭星部,经一个多月攻战,于十二月初四攻克县城。
闽浙总督左宗棠
同治四年(1865)七月,闽浙总督左宗棠部由福建漳州进军梅州市,镇压太平军余部康王汪海洋部。
同年6~9月,太平军宋康王汪海洋率余部9万多人由大埔县进驻镇平、平远县。是年,左宗棠部率清军几十万人分数路由福建省至镇平围剿,9月30日攻占镇平县城。
以上两部都是短期在梅驻军,根据当时形势随驻随撤。
古代兵役
一、世袭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军户、士家的子弟世代为兵。明代卫所所属军士,亦有世袭之制,其子孙世袭为兵。清乾隆十五年(1750)刊刻《嘉应州志》载:“明洪武初,命诸将分军于龙江等处,屯种荒田,遂推其法于天下,设卫所。其官多世袭,其军士亦父子兄弟相继。官率军士守城、耕种、屯田。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程乡县守御千户所设石扇、南口、梅塘屯田三所。有军士336名,共屯种荒田六十七顷二十亩,将田分给兵员耕种,战时出兵打仗,平时耕田种地。一丁在伍,全家编入兵籍,父在为丁,父亡子继,兄终弟及,世代相袭,以兵为业。后继续开垦十三顷四十一亩,通计三所屯田八十顷六十一亩八厘五丝,岁徵本色米一千三百六十二石四斗四升九合五勺,折色米六百九十一石二斗二升四合七勺五抄,每石折银三钱,原给本所官旗月俸军粮。”
清代,守御旗军裁汰,程乡屯田退佃于民,各军士解散回籍。潮州卫之军,原承屯田二十亩,照旧收租完课,亦不复充支月粮。而程乡所仍有兼理屯务、掌印而设的守御千总一员,负责征收屯粮丁银,解充兵饷。
二、募兵制
募兵制以雇佣招收形式募集兵员。招募兵员以自愿为原则,招募后多编为县内驻防军,应募者多属失业游民,编入册籍的士兵,按例发给粮饷,遇战士死亡或伤残退役后,所缺员额随时招募补充,这种士兵,实际上是职业性质的雇佣军。明代,募兵制所招募之兵多为地方自卫之用。明万历年间(1573~1620),程乡县境除屯田三所外,朝廷无额设之兵,为保卫境内治安,由地方自筹兵饷,招募乡兵百名,名为北营兵。明万历十四年(1586),兴宁市亦招募乡兵300名,设置罗岗营。
清代募兵制措袭明制,后又为民国所用。民国16年(1927)后,自愿应募者少,多是强行“抓兵”,补充兵员。
古代经济概况
梅州历史悠久,出土文物表明,在5000年前居住在梅州的古越族居民已进入文明时代。自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以后,特别是唐宋以后,由于中原战乱和灾荒,当地许多汉族南迁,先后落籍梅州。他们带来了中原的科技文化和中原地区精神,使梅州这片岭南山区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梅县在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建大觉寺(今梅城西街);唐成通九年(868)建圣寿寺,后改名灵光寺;南汉大宝八年(965)在梅城东郊建修慧寺,铸千佛塔等。大埔县在宋末、元初就兴起瓷器生产。五华县的建筑、打铁业和石雕工艺,源远流长。兴宁市传统的四大手工业——布、扇、笔、墨,产品质优价廉,畅销国内外。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平远县县已开始炼铁。在三百多年前,梅县丙村黄姜坪四皇山和白渡,煤炭已开发利用。丰顺县开采矿石,迄今至少也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清代和民国时期,梅州以农业为主,工业、交通、商业贸易、金融、邮电通信、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亦有一定的发展。流经梅州的主要河流——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河汇合后成为韩江),对梅州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沿江集镇形成、商品生产和集散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梅州成为闽粤赣边区物资集散地和商品中转地之一。
一、陶器
建国后,据省考古部门对梅州市古陶瓷的考查,证实古陶瓷文化遗存分布在韩江、大埔梅潭河和光德、桃源、枫朗镇、平原、高陂等地乡村为多。1986年11月间,省博物馆考古队在枫朗镇王兰村金星面的山坡挖掘古代墓葬群遗址,共清理8座墓地,出土了一批陶罐、陶壶、陶瓶、陶盘和石、石刀、石簇等器物,经考证是属新石器时代商朝的墓葬群遗址。从而揭示和证实产区大埔县县在夏商时代已开始制作陶器。
二、瓷器
梅州市陶瓷制作,据考查,主产区大埔各乡镇陶瓷产区多以“碗”字或“窑”字作地名。如高陂镇的陶溪、上窑、下窑、井背窑、青碗窑、茶阳的碗窑,三河的碗窑口,余里村窑,西河的碗窑仔里,桃源的上窑,湖的板坑窑,安乐的碗窑等等。这些都是先人建窑制作陶瓷的见证。
1961年8月和1972年5月及1982年间,广东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先后对大埔县重点地区古窑址作了调查。据考古部门对古窑址初步考证,大埔陶瓷业在宋、元代已属兴盛时期,迄今至少已有700多年历史。
城区建设
明清时期城区建设
古城建设,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为御敌入侵,县署均筑有城垣。
宋皇佑四年(1052),古梅州首筑土城,城周长450.3丈。
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置程乡县,县令樊思明迁城西旧址为程乡县治所。洪武十八年(1385),程乡邑人叶文保捐资建筑城西砖砌城墙,是梅州以青砖砌筑城墙之始。
明弘治八年(1495)和嘉靖十六年(1537),程乡县两次大水,冲崩城墙150丈和12余丈,通判郭伟和知县林潭、戴光主持修复。
清康熙十年(1671),程乡县令王望如修城,辟新南门,城垣周长985丈,高3.6丈,厚2丈。越7年,城东南被水冲崩百米,知县王仕云、王吉人相继修筑。城周长3283米,高8.7米,厚6.7米。辟东、西、南(上南、下南)、北5门,四向皆筑楼,楼上有12尊铁炮位。
雍正十三年(1735),建嘉应州城,城上四隅设敌楼4个,窝铺16个,女儿墙985丈,外为,绕东、北、西三面578丈,深1丈余,阔3丈。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嘉应州城上敌楼、雉均倒塌,周围城墙亦多崩裂,经知州文晟发谕捐修,并疏西南门外河,重修南门外观澜亭,捐资买宇两间,改建公所。
光绪十四年(1888),嘉应州北城被水冲坏,由知州金桂馨发谕捐修城之东北角夺锦楼。
从南汉大宝八年(965)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938年间,除建城池、设州署、县衙外、还建有修慧寺、铸千佛塔、辟梅城书院(后改元城书院)、筑孔子庙(内设文庙、明伦堂学府),修社稷坛,设东门外较场,创东山书院,改嘉应城内双忠书院为培风书院,建黄塘桥和德济医院,办官立东山师范学堂。城内有寺、庙、院、坛、场、堂等祠宇85所,店宇则多建在城外,城内面积0.75平方公里。至清末,城内有街3条,路3条,巷11条。
人口民族
梅州市属各县,在晋代以前先后有百越,畲瑶聚居,晋以后,因战争和社会动乱的影响,中原地区人民逐渐展转南迁到此定居,与畲瑶杂住。唐宋之际,客主户口分列,以后融为一体。
隋朝,人口稀少的兴宁(辖今兴宁、五华)、程乡(辖今梅县区梅江区、平远、蕉岭县县)、万川(辖今大埔)等县分属龙川郡义安郡,两郡面积为52874平方公里,有7020户,每平方公里平均0.13户。
唐朝,梅州各县(分属潮州、循州)共有13945户,每平方公里平均0.26户。其中程乡县约5500平方公里,1800户,每平方公里0.33户。据《大平寰宇记》载:唐开元年间(713~741),梅县有1577户,其中主户1210户,客户367户。客户多数是来自中原的汉族
宋初,已设置梅州,今梅州各县分属潮、循、梅三州。由于客户的迁入,土地得到开发,人口也随之繁衍增多,三州已有134266户,每平方公里平均2.54户,其中程乡县在宋熙宁八年(1075)增至12372户(其中主户5824户,客户6548户),每平方公里2.25户。元初,闽、粤、赣义民抗元,程乡县畲族首领陈满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在梅塘(今梅县区畲坑上墩一带)率众起义抗元,遭元招讨使陈梅的屠杀,畲族人锐减,少数幸存者改族改姓,畲瑶两族逐步与汉族客家人融合。清代以后《程乡县志》已没有主、客户记载。
元末,梅、循、潮等地义民抗元,闽、粤、赣交界地,成为辗转攻守的战场,居民死亡极众,余则逃难流窜,故梅、循、潮人口锐减。龙川郡从宋代47192户减为1658户,程乡县从宋代12372户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减为1686户。
明代,由于驻守广东的元将何贞降明,梅州各地未受战祸,明初又施行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使流散四周的人逐步回归,原住闽、赣边区的客家人又不断迁入,梅州人口猛增,尤以客家人为最。其中:程乡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1686户6989人,至明嘉靖十一年(1532)增至38366人,141年增加4.49倍,年均递增12.15‰。兴宁市明洪武二十四年,有人口2626口,到崇祯五年(1632)增至6064口,241年增加1.53倍,年均递增3.48‰。五华县县明洪武二十四年3202丁口,到正德七年(1512)增至11299丁口,121年增加2.53倍,年均递增7.70‰。大埔县由明嘉靖五年36785人,到嘉靖三十一年增为41890人,26年增长13.88%,年均递增5‰。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及饥荒,兴梅人口又锐减。据各县旧志记载:梅县从明嘉靖十一年(1532)38366人(含平远县、蕉岭),至清顺治八年(1651),减为15764人(不含平远,蕉岭县)。大埔县明崇祯五年(1632)有41042人,至清康熙元年(1662)减为15012人,30年减少63.42%。五华县明嘉靖元年有9203丁口,至清康熙二十五年,减为6460丁口,164年间减少29.81%。
清代中期,社会较为稳定,梅州有外地客家人迁入,人口迅速增长。嘉庆二十三年(1818)嘉应五属总人口有725612人,其中梅县150273人,兴宁262316人,五华213545人,平远、蕉岭99478人。当时潮州属大埔县爱新觉罗·颙琰七年102197人,丰顺县嘉庆二十三年61080人。即现梅州7县在嘉庆七年至二十五年(1802~1820)期间共有888889人。每平方公里平均56.13人。
清代至民国,梅州各县人口增长状况:梅县由顺治八年(1651)15764人,到清末(约1910年)增至30万人,259年间增长18.03倍,净增284236人,年均递增11.44‰;大埔县由康熙元年(1662)15012人,到嘉庆七年(1802)增到102197人,140年间增长5.81倍,净增87185人,年均递增13.7‰;平远县由顺治八年,2291人,到爱新觉罗·颙琰二十四年(1819)增至9478人,168年间增长3.27倍,净增7259人,年均递增8.68‰;镇平县由明崇祯六年(1633)2144人,到民国2年(1913)增至76763人,280年间增长34.8倍,净增74619人,年均递增12.86‰;丰顺县由乾隆六年(1741)72054人,到宣统一年(1909)增至240000人,168年增长2.33倍,净增167946人,年均递增7.19‰;五华县由清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213545人,至民国20年增至356638人,113年间增长67.01%,年均递增4.55‰。
清代及清以前梅州各县人口表
政府机构设置
据《光绪嘉应州志》载,唐朝有县令1人,余无考;南汉有县令1人,余无考;宋代任梅州知州37人,县令7人;元代任梅州知州11人,县尹2人;明代任程乡县知县61人;清代任程乡县知县21人,嘉应州知州85人,知府3人。
宋朝改称梅州,州衙署设有知军州事(简称知州,为一州的行政长官)、通判(与知州共同处理政务,并监察官吏)、书判官厅公事(简称佥判,为佐理公事的官员)、推官(掌管司法事务)、司户参军(简称司户,主管户籍、赋税、仓库、交纳)、司法参军(简称司法,主管议法、断刑、狱事)、教授(掌管学校训导、课试等事)、学录(州学校学官,协助教授教育所属生员)、学正(学官,掌教育所属生员)。另外,设巡检司,有巡检1人。
元初,梅州为“路”。路依户籍多少分上、中、下三等,梅州为下路。路设总管府。至元二十年(1283)规定,下路总管府设从三品达鲁花赤、总管各1人,同知1人,判官1人。达鲁花赤掌印信,统管一州,由蒙古族人担任;总管共管一州,兼劝农事,由汉族人担任;同知为佐官,由回族人担任。至元二十三年增设推官1人、经历1人、知事1人、照磨兼承发架阁1人、译史1人、通事1人、儒学教授1人、学正1人、学录1人。后来,梅州又改“路”为州,仍属下州。下州衙署设从五品达鲁花赤、知州各1人,正七品同知1人、正八品判官兼捕盗1人、参佐官吏目1人、学正1人。此外,设巡检司,有九品巡检1人;设梅州驿,有驿丞
清代嘉应州州署设知州1人,吏目1人,学正1人,知县4人(长乐、兴宁、平远、镇平各1人),教谕2人(兴宁、长乐各1人),训导4人(各县1人),典史4人(各县1人);设太平乡、丰顺乡、十二都、十三都、水口、坝头6个巡检司,有巡检6人。乾隆四年(1739),嘉应州州署添设州同知,驻松口,同治六年(1867)移至松源。嘉应州还曾设有程江驿(康熙十九年,即1680年撤销)、榄潭驿(康熙六年撤销),武宁驿(康熙八年撤销),各驿有驿丞
知州,掌一州政令;同知、吏目辅助知州,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清军、抚苗、水利等事务;学正为州儒学官职,负责全州教育事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嘉应州开办警察,设巡警事务所,置所长1人。是年,清廷废科举、兴学校,嘉应州开设学务公所。次年,撤销学务公所,成立劝学公所,为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历朝知州(府)名录
宋朝知州
王 式 曲江区人,进士景祐五年(1038)三月至七月任。
许仕连 籍贯、任年无考。
陈希伋 揭阳市人,进士,元祐年间(1086~1094)任。
沈同之 建炎四年(1130)在任。
丘致中 建炎四年到任。
刘安雅 绍兴年间(1131~1162)任。
方渐 福建莆田人,进士,绍兴年间任。
柯宋英 福建泉州人,进士,绍兴年间任。
陈王 绍兴年间任。
陈自修 绍兴年间任。
杨承祖 绍兴年间任。
陈康延 广东番禺人,进士,绍兴年间任。
邓 酢 始兴县人,绍兴年间任。
黄 德 乾道年间(1165~1173)任。
孟  淳熙年间(1174~1189)任。
游 庾 淳熙年间任。
黄 福建邵武人,淳熙年间任。
刘 焕 庆元年间(1195~1200)任。
陈 模 永春县人,进士,庆元年间任。
余克济 福建安溪人,进士,庆元年间任。
留 丙 福建泉州人,嘉泰年间(1201~1204)任。
丘知刚 嘉泰年间任。
姚 筠 福建三山福州市别称)人,开禧年间(1205~1207)任。
颜  福建永春人,进士,开禧年间任。
颜 质 嘉定年间(1208~1224)任。
郑至果 福建晋江人,进士,嘉定年间任。
叶敷荣 绍定三年(1230)到任。
李鉴  福建宁德人,淳祐年间(1241~1252)任。
杨应己 淳年间任。
贾全 宝祐元年(1253)到任。
林之望 开庆元年(1259)到任。
蒲寿晟 福建泉州人,咸淳七年(1271)到任。
汤执中 德祐元年(1275)到任。
毛 焕 广西富州人,德祐年间(1275~1276)任。
蒙 甄 广东番禺人,进士,任年无考。
刘藻 岭南人,任年无考。
钱荣之 至元十四年(宋景炎二年,1277)正月到任知州。
罕察马 大德元年(1297)到任达鲁花赤。
吴越 至大三年(1310)到任知州(下同)。
李 贵 延祐七年(1320)到任。
徐震 泰定三年(1326)到任。
冯惟吉 天历元年(1328)到任。
咬 住 至顺年间(1330~1333)任达鲁花赤(下同)。
安 童 至顺年间任。
廉希宪 至顺年间任。
郭义 至顺三年(1332)到任知州(下同)。
黄 圭 至正二十六年(1366)到任。
孔 圭 元末至明洪武二年(1369)任。
王元枢 山东济宁县人,贡生,雍正十一年(1733)任知州(下同)。
李匡然 江西南昌人,进士,雍正十二年至乾隆三年(1734~1738)任。
李怀智 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六年(1741)到任。
林 寅 福建永春县人,举人,乾隆六年到任。
于  阆中古城县人,举人,乾隆七年(1742)到任。
王者 安徽天长县人,生,乾隆九年(1744)到任。
董承 江苏武进区人,乾隆十一年(1746)到任。
吴延元 汉军正黄旗人,乾隆十二年(1747)到任。
王之正 通州(今北京市)人,举人,乾隆十三年(1748)到任。
印光任 宝山区县人,廪生,乾隆十五年(1750)到任。
周怀济 溧阳市县人,进士乾隆十五年到任。
吴  乾隆十六年(1751)到任。
邱炳岩 乾隆十八年(1753)在任。
毛维锜 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任。
詹 昌 江西崇义县人,进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任。
缪廷机 正白旗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到任。
陈文焯 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任。
蒋龙昌 江苏阳湖(今武进区)人,贡生,乾隆二十七年(1762)到任。
周怀济 乾隆三十三年(1768)再任。
陈景埙 乾隆三十四年(1769)在任。
蒋龙昌 乾隆三十六至三十七年(1771~1772)再任。
曾萼 乾隆三十九至四十年(1774~1775)任。
通 恩 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任。
戴求仁 宛平(今北京市)人,进士,乾隆四十五年(1780)到任。
赵 康 同官(今陕西铜川市)人,贡生,乾隆四十三至四十八年(1778~1783)任。
韩 义 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举人,乾隆四十八每到任。
傅  乾隆四十九至五十年(1784~1785)任。
戴求仁 乾隆五十一至五十四年(1786~1789)再任。
郭廷筠 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任。
李戴春 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八年(1792~1793)任。
彭人杰 江西庐陵(今吉安县)人,监生,乾隆六十年(1795)到任。
邱桂山 乾隆六十年(1795)到任。
王 淦 爱新觉罗·颙琰元年(1796)在任。
丁兆凯 嘉庆三年(1798)在任。
丁如玉 嘉庆四年(1799)在任。
嵇成闲 嘉庆六年(1801)在任。
吴敬权 嘉庆七至十年(1802~1805)在任。
李秉忠 嘉庆十二年(1807)在任。
王 冲 嘉庆十三年(1808)任知府(下同)。
普(轶名)嘉庆十四年(1809)在任。
周 理 河南人,嘉庆十四年到任。
谢 涛 顺天(今北京大兴区)人,嘉庆十七年(1812)到任知州(下同)。
吉 寿 镶白旗蒲州人,嘉庆十八年(1813)到任。
刘廷楠 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进士,嘉庆十九至二十年(1814~1815)任。
戴锡纶 嘉庆二十二年(1817)在任。
刘廷楠 嘉庆二十三年(1818)再任。
朱廷桂 嘉庆二十五年(1820)在任。
田文焘 河南固始人,举人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到任,在任三年。
徐淮清 道光四年(1824)到任。
金锡 浙江桐乡人,举人,道光六年(1826)到任,在任四年。
胡承光 道光十年(1830)在任,在任三年。
金锡鬯 道光十三年(1833)再任,在任三年。
韩凤修 浙江萧山人,进士,道光十六年(1836)在任。
吴思树 道光十八年(1838)在任。
易长华 道光十九年(1839)在任。
汪元炳 道光二十一年(1841)在任。
倪  浙江长兴人,副贡,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二年(1842)到任。
汪元丙 道光二十三年(1843)再任。
吴均 浙江钱塘人,举人,道光二十三年到任。
梁星源 陕西峡山人,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到任。
春 霖 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任。
余士 安徽凤台人,进士,道光二十六年到任。
张应庚 道光二十六年(1848)到任。
文 晟 江西萍乡人,举人,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五年(1848~1855)任。
顾 骏 顺天宛平(今丰台区)人,进士,咸丰五年三月至五月任。
贴临藻 山西应州人,拔贡,咸丰五年五月至八月代理。
王淳修 顺天(今北京市)大兴人,咸丰五年八月到八年(1858)二月任。
张邦泰 江西泰和人,举人,咸丰八年二月至四月代理。
陈 昂 浙江义乌人,进士,咸丰八年四月至六月任。
文 晟 咸丰八年六月到九年(1859)二月再任。
汪 政 顺天(今北京市)大兴人,监生,咸丰九年二月至十月任。
萨 保 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人,举人,咸丰九年十月至同治三年(1864)八月任。
程培霖 安徽婺源人,举人,同治三年八月至五年(1866)二月任。
杨有成 江苏江宁人,吏员,同治五年二月至十月任。
周士俊 兰州市皋兰人,进士,同治五年十月至七年(1868)二月任。
彭翰孙 江苏长州(今属苏州市)人,副贡,同治七年二月至九年(1870)三月任。
张观美 建德市人,副贡,同治九年三月至十年(1871)八月任。
严家畴 江苏吴县人,荫生,同治十年八月至十一年(1872)十一月任。
张日衔 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人,进士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至十二年(1873)六月任。
徐殿兰 浙江武康(今属德清)人,监生,同治十二年六月至七月护理。
张鹤龄 安徽桐城县人,监生,同治十二年七月至十三年(1874)十一月任。
周士俊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至光绪三年(1877)二月再任。
李敦厚 四川乐山人,副贡,光绪三年二月至四年(1878)十月任。
严家畴 光绪四年十月至五年(1879)十一月再任。
姚克浚 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人。举人,光绪五年十一月至八年(1882年)四月任。
陈善圻 湖南郴州人,副贡,光绪八年四月至十年(1884)七月任。
姚克浚 光绪十年七月至十三年(1887)三月再任。
金桂馨 江西高安市人,进士,光绪十三年三月至十四年(1888)十月任。
刘清泰 济宁市人,监生,光绪十四年十月至十六年(1890)二月任。
吴宗焯 钟祥市县人,增贡生,光绪十六年二月至十九年(1893)十一月任。
蒋鸣庆
沈麟书
吴国章
关广槐
周经
邹增祐(以上7任知州,籍贯、任期不详)
陈寿璚 福建人,宣统间(1909~1911)任。
参考资料
..2023-11-23
目录
概述
名称来历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区划设置
县治设置
治所变迁
自然环境
地质
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
自然资源
军事
地方武装
古代驻军
古代兵役
古代经济概况
城区建设
人口民族
政府机构设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