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钻料在高温烧成后,是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
青花瓷的出现可追溯到唐朝,
出土了当时专供出口的贸易瓷残片和其他标本。在
广州市等地也出土两宋青花瓷。唐宋青花瓷属于原始青花瓷,工艺上稚拙,带有初创的不成熟性。元代用钴料绘画的青花瓷在
出现了,这一时期是青花瓷的成熟时期。迄今全世界发现并可认定的元青花大多是14世纪中期元年间或稍后生产的。青花瓷器从元代烧制成熟后,在明初
时期似乎曾一度衰落过,
开始,景德镇的青花细瓷又出现新的
高峰。清朝初期,
景德镇市的民窑青花得到了发展,创作个性更加鲜明。清代青花瓷继承了中国
水墨画和书法的特色,当时诗文装饰成时尚,采用寓意和谐音象征吉祥的图案纹饰。1949年,成立“国家用瓷委员会”,随后成立中国第一个国营瓷厂“建国瓷厂”,并为毛主席制造专用瓷计划正式启动,这一时期青花瓷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历史进程,题材上多表现当时社会面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花瓷的纹饰分为主题图案纹饰和辅助纹饰两类,这些纹饰一般以单笔勾勒点染、
双勾填色、双勾填色点染、白描等方式进行勾勒。因为清料含不同的金属元素,含铜的呈红色,含铁的呈棕褐色,含钴的就呈蓝色,所以绘画纹饰的
釉彩能呈现各种色泽。青花瓷按色彩可以分为白地青花、色地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加彩;按款识可以分为几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以及纹饰款。其制作流程大致有选料、制坯、绘制青花、施釉、入窑烧制六个步骤。青花瓷代表中国瓷业辉煌,已经发展出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意象”。青花瓷上的装饰纹样,经过了历代的发展衍生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民族性的元素图案,并成为当代设计师在艺术创作中反复使用的元素之一。文物鉴定专家
朱裕平评价元青花瓷:“元代青花瓷诞生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一个时代,为中国和世界陶瓷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青花瓷的历史沿革
从钻蓝装饰的发明到我们熟悉的元代青花瓷的诞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使用
为呈色剂作为青花出现的标志,青花瓷的产生可追溯到
唐朝。但唐、宋青花瓷并不等同于我们目前看到的大量元、明、清青花制品,无论从胎、釉、青色及装饰方法哪一方面看,唐、宋青花瓷都带有初创阶段的原始痕迹,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的准备和先导。
起源
青花作为一种钴蓝装饰方法,可用于陶器、瓷器或半陶半瓷器的装饰。因此,青花和青花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呈现若即若离的两个过程。青花装饰方法的发展是青花瓷诞生的技术前提,青花瓷的诞生为青花装饰方法的成熟开辟了道路。
人类利用钴料作为陶瓷装饰的历史很早,
战国以前已有陶胎着色的
琉璃珠。较为成熟的青花装饰出现于7~9世纪的
唐朝。7世纪中,
上开始用钻料装饰,属低温
釉彩形式。唐麟德元年(664年)的郑仁泰墓中出土过白釉蓝彩的罐钮,系钻料着色。8世纪初的
年间(713~741年),蓝釉三彩已较多出现。唐青花的出现是青花装饰方法的飞跃。到了唐代后期,青花瓷的
烧造已趋于成熟。由于当时社会大众的主流审美仍是追求“玉”的莹润透彻,白地青花纹饰并没有被大众所接受。元代是青花瓷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元代
蒙古族统治者来源于草原,“蓝天白云”自然是他们最为喜欢的色调,而青花瓷恰恰迎合了它们对蓝和白的爱。元青花发色更为深沉艳丽,纹饰繁复,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是我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明代青花瓷器,“色如翠浪,润如绿莹,洁如凝脂”,特点是釉质较薄,青花色彩明快。常见的图案有花鸟人物、山水景观等,纹饰线条细腻。
清代青花“瑰姿瓷器,雅致盈庭。天然良材,才精工巧。”其质晶莹透亮,青花色泽柔和。常见的图案有莲花、牡丹、山水、人物等,纹饰线条流畅。清代诗人
郑板桥的《青花瓷碗诗》中写道:“欲问青花瓷,天然更有情。洁白无瑕,蓝色如海鸥”即有此意。
历史发展
唐青花
唐朝的青花瓷器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人们目前能见到唐代青花瓷有20世纪70—80年代
扬州市出土的青花瓷残片;
出土的唐青花;以及我国
和海外收藏的唐代青花瓷。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胎质粗松厚重,胎色灰白或白中泛黄,有大小不等的气孔或气泡,气孔率近1/5。施釉不均,有流釉现象,釉色白中泛灰或泛黄,有些呈乳白色,有些开细冰裂纹;釉层较薄,有的仅0.1毫米。胎釉结合不够紧密。胎釉之间有化妆土。器物满釉,仅足底露胎。青花呈蓝色或蓝中含紫,浓重或浅淡均见,有晕散,带黑色结晶点,有的青花纹饰有明显的凸起。纹饰内容有:花草纹(如宝相花、团形花、四瓣小团花、
莲花)、如意头形卷云纹、蝴蝶纹(羽和须都清晰可辨)、图案纹(如
菱形纹和几何方格纹)、彩点和彩条等。可见,
唐朝的青花瓷带有明显的原始特征。对
技术的运用并不广泛,且因
十国的战乱致使青料来源中断,外贸需求的减少又使青花的发展失去动力,这是唐代北方青花工艺无法成熟的原因。
宋青花
宋代南方窑创烧了青花瓷,无论从工艺方法、钻料来源还是纹饰特征看,和唐代北方青花瓷都有区别,与唐青花瓷并无直接继承关系。宋代青花瓷的发现始于民国初,以后又有两三次重要发现。已发现的宋代青花瓷分别产于
浙江省、福建、
和江西
,其中浙江、福建和广东的烧制年代早于江西景德镇。宋代青花瓷的特点为:胎土——成分有别,烧制温度也有高低,比成熟的元代青花瓷粗糙;釉——卵青釉或青白釉;青花——经测试采用高锰低铁的国产钻料,呈色灰蓝或灰黑。宋代青花瓷尚未成熟,但从出土仅瓷像装饰和民用粗碗两类产品来看,说明已用于个别器物的商品化生产。
元青花
元代瓷器造型上总的特点是浑厚凝重、气魄雄伟,特别是高级的细瓷,这个特点尤为明显。其器型以硕大为主,显得笨拙,胎体比其他时代的瓷器厚而沉重。釉面颜色总体为青白色,早期偏青,并且釉子较厚,常有垂流泪痕,泪痕处颜色更加青灰。晚期釉子浓淡适宜,釉色透亮接近洁白。器里施釉少而薄,接痕更加明显。
按时间顺序,元代青花瓷的发展过程分为
期、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青花器的生产工艺、装饰方法和产品用途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一阶段的产品因使用性质的不同也会呈现出工艺特征上的多样性。
延祐期
延期青花处于元代青花瓷的成熟过程中。尚有许多工艺上的初创性和原始性,特征可以归纳为:施青白釉,釉色或稍透明或稍混浊,青白色或灰黄色;采用国产青料,呈色青中含灰或青中含褐,有些则是青料浅淡处青灰,青料厚重处青褐;
期青花除用青花线描装饰外,还采用堆塑、刻划等辅助手段。青花纹饰仅见牡丹、
、缠枝菊、仰莲纹、如意纹等花卉图案,不见人物纹和动物纹,构图简单,画面疏朗。
至正期
元代青花瓷成熟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其直接原因是外贸需求而激发的经济动力。至正期青花瓷反映了元代青花瓷的最高成就,是元代青花瓷的主体和代表。作为工艺完全成熟的至正期青花瓷,从原料、制作、绘画到烧
达到完美的程度。不仅有大型的所谓“至正型”青花瓷,也有和“至正型”青花瓷工艺相同、装饰风格相似的小型青花器。至正期青花瓷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施含青的透明釉(白釉),不同于晶莹厚润的青白釉,又区别于乳浊失透的乳白釉。另有一些施青白釉的小件器;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翠丽鲜艳,略含紫,线条边缘有流散晕化,积青处见蓝褐斑,另有小件器用国产青料;另外,期青花瓷装饰以线描青花纹饰为主,部分使用堆塑、模印、刻划等辅助手段。采用模印方法的仅限于直径40厘米以上的大盘。纹饰多样,有花卉、人物、动物几类。构图繁密,盘自内向外、瓶自上而下有数层甚至十几层纹样。
元末期
元代末年战争不断,这对青花瓷的生产造成直接影响,致使青花瓷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质也有所变更。元末期青花瓷在时间上应从元末期青花瓷有数类产品,用料、工艺和风格都有区别。从青料看,有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进口青料用于大型器或制作精致的中、小型器,国产青料均见于中、小型器。从釉色看,有含青的透明白釉、乳白釉和青白釉三种。透明白釉青花瓷基本上用进口青料,乳白釉和青白釉青花瓷基本上用国产青料。用于青白釉的青料呈色大多浓重深黑,有铁锈斑。从纹饰看,施透明白釉进口青料器沿袭至正期青花瓷的装饰风格,但基本不用模印涂青的方法,画面较至正期青花瓷稍疏朗。目前发现用进口青料绘制人物故事题材的大型青花器可能属于这一时期的产品。乳白釉国产青料器纹饰则以白描性质的简笔花卉为主,青白釉国产青料纹饰情况稍复杂,采用勾勒点染或简笔白描画法。
明青花
明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明代在陶瓷烧制上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其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青花瓷其装饰风格素雅而又热烈,在元青花瓷的基础上创新,在辅纹装饰中出现了空灵的效果,图案简练。常见纹饰上除承袭元代纹饰外,人物类有胡人舞、佛道人等,花卉类有扁菊纹、
野生灵芝和花果树枝盘绕组成的寿字纹、花捧字纹等,同时当时民窑青花瓷的纹样,特别注重其寓意,而且都是吉祥的寓意。在风格上,打破了元青花层次多、装饰繁复的风格,呈现由古雅入清丽,由粗放到工致的趋势。
洪武青花
洪武青花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青花色泽不如典型元青花那样浓翠,大多数偏淡灰色,估计这时期从中东伊斯兰地区进口的作为青花瓷色料的钻土矿曾一度中断,所以改而采用了国产含铁量较低、含锰量较高的
作色料。二是器物制作和釉里红器一样,除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在20厘米左右的大碗为釉底外,其余均为糙底。糙底的盘、碗之类底部有红色护胎釉,且多数有明显刷纹。三是传世品中,洪武青花瓷的图案花纹比釉里红瓷更单调,以
花卉纹为主,基本上和釉里红的花卉纹相同,特别多见扁菊纹,有的器物以缠枝扁菊为主题纹饰。
永乐青花
青花瓷器从元代烧制成熟后,在明初
时期似乎曾一度衰落过,
永乐开始,
的青花细瓷又出现新的高峰,从陶瓷发展史的角度看,元代的青花瓷器除大量运销国外,在国内市场虽亦流行,但它在整个制瓷业中影响还不大。永乐青花的特点:釉面有肥亮感—典型永乐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较高釉内气泡较
器为少,而釉面有“肥亮”感,但有很大部分永乐器也有很多气泡,以30倍显微镜观察,气泡应为大、中、小3种不同类型。永乐青花器的釉,基本上为白中泛青色,少数器有开片。
朝器形多见梅瓶、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双系扁瓶(又称抱月瓶)、深身洗、大盘(包括菱口或板沿盘)、大碗、碟、罐、钵、
、小型竹节柄卤壶及各式碗(如莲子碗、鸡心碗等)、各式盘、压手杯等。
永乐青花(包括其他品种)器的制作,除大盘、扁瓶等少数大件器外,多数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特征。
永乐青花瓷的图案花纹,已完全改变了元代多层次而又繁密的布局,而多留空白地。器物的主题图案往往以缠枝四季花(梅花、牡丹、莲花、菊花)为主,并以蕉叶、如意云、回文、波涛等为辅纹,显得有疏朗感,永乐器多以花卉、瓜果为装饰图案,但亦有少数花鸟及人物的图案。永乐青花绘画笔法的主要特征是其图案花纹多为
双勾填色,但其填色的方法并非用大笔一笔涂抹,而是用小笔填绘,往往出现深淡的笔触。另外,关于苏麻离青最早的记载是王世懋所著的《
窥天外乘》(万历十七年(1589))提到 “永乐,
宣德间……以苏麻离青为饰”,也就是明
年间已在使用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制作青花瓷。
宣德青花
宜德青花和
青花一样,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历史上称永乐、宣德为青花
烧造的黄金时代。从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看,宣德青花的数量远较永乐为多。宜德青花瓷大致有如下要点,首先是年款不同,宣德青花瓷中有很大部分有“大明宜德年制”或“宣德年制”官窑款。其次是宣德窑器所用青花料有两种:一是进口的苏麻离青,由于其含锰量低、含铁量高,烧后色泽浓翠而有铁斑。另一种是国产钻料,由于国产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因此色泽带灰而没有铁斑,但
官窑器中有一类青花色泽偏淡,但并不带灰暗色且无铁斑,极为幽雅,应是采用精炼的国产料绘画烧制而成,或是两种料配伍使用的结果。
和
青花制作一样,宣德青花瓷着彩时系用小枝笔,使得彩色每笔蘸料有限,需不断重新醮料,这就使青花色彩有深深淡淡的笔触痕,永乐、宜德瓷中,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情况,因此凡一笔涂抹的青花着彩法,不属永乐、宣德的实物。宣德青花器中除极少数器物釉色莹白外,绝大多数的釉色均白中泛青,某些瓶、罐类的口缘及足边聚釉处呈水绿色。
宣德青花瓷绝大部分底部施釉,有一小部分底部并不施釉的,大件器如天球瓶、大盘、梅瓶、大缸等;中小件器有深腹圆洗、三足炉、花浇、鸟食缸等。凡底部露胎部位,或属白胎色而有火石红,或有一层浅红色涂抹料,但均无旋痕。
清代后仿
大盘之类器物,器底露胎部分往往有旋纹痕。
成化青花
成化青花瓷有早期及典型成化之分,早期的成化瓷其胎、釉制作和造型、纹饰都和宣德器相似,其青花亦用进口料,色泽浓翠而有黑铁斑,青花着色亦用小笔触,有浓淡的层次。朱琰著的《陶说》一文中提到“(宣德)青花用‘苏尼勃青’,至成化其青已尽, 只用平等青料”,也就是说典型成化青花已不用进口的苏麻离青,而改用江西乐平的陂塘青(亦称平等青),发色淡雅而无黑铁斑。已改变了
、宣德时期的采用小笔触着色,用
双勾线条,一笔涂抹的上色法,因而不如典型
青花那样留有层次和空白地。少厚重的大件器,器形多轻巧。胎、釉制作讲究。釉有两种:一为偏青色,一是洁白,都极肥润,抚之有玉质感。器物外底部的底釉往往有不平的波浪感。成化瓷的气泡小而密集整齐,不同于典型宣德器大、小不同而疏朗的气泡群。典型成化青花器的图案花纹,常见云龙、衔花龙、飞风、波涛海兽、团龙、团凤、团花、莲花八宝、十字杵、庭院婴戏、松竹梅三友、花草、花蝶、花鸟纹样外,亦有以
为装饰题材。
崇祯青花
崇祯青花瓷的面貌,过去不太清楚,曾有一阶段时期认为崇祯青花瓷都是胎、釉制作粗糙,青花灰黑的粗路制品。随着国内外资料的增多,逐渐认识到崇祯青花是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点。虽然,对于这一段时期的详细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一是有细器和粗器之分,细器制作较好,釉虽发青而尚润亮,青花色泽灰黑程度较少,有的相当明快。粗器有卧足底,填砂厉害。盘类器底跳刀痕明显,青花色泽灰暗。二是器物底釉有桔皮纹,底釉釉色发青,胎釉之际少橙黄色。琢器有接痕。部分器物有酱口。三是器形有盘、碗、洗、瓶、盂、罐、笔筒、花、象腿瓶及
庙宇供器的烛台、香炉、净水盂等。四是图案花纹除庙宇供器仍多龙纹等传统图案外,多见人物故事、山水、罗汉图、
白兔、松竹梅、花鸟等,多用窗格纹作辅纹。五是
崇祯后期开始,至清
末,配合画面的题字多见用隶体书写。另外,崇祯年间,
的定烧器有各种茶具、餐具和香合等,其图案画面亦有完全按日本风格绘制的。这些器物中有部分有“
五良大甫(夫)吴祥瑞造”款,日本称为“样瑞”瓷。
清青花
清代青花发展经历了复苏、繁荣、衰弱三个阶段。清朝初期,官窑的停顿或解散,景德镇的民窑青花得到了发展,大量原官窑工匠加入到民窑制瓷的大队伍中来,这些工匠大多都有着精湛的制瓷技艺,没有了官窑制瓷的思想禁,他们的构思更具个人特点,个性更加地鲜明。清代青花瓷继承了中国
水墨画和书法的特色,当时诗文装饰成时尚,采用寓意和谐音象征吉祥的图案纹饰。在中国传统青花瓷中,可以发现制作青花瓷的匠人们对外国文化的博采融合,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
顺治青花
传世的顺治青花瓷,以民窑器多见,其中在国内的以
庙宇中佛前供器,如净水碗、对瓶、香炉为多,也有少量笔简、盘、碗等物;国外则是传统的各类出口日用瓷。青花色泽有两类,出口瓷都比较青翠,庙宇供器则显得稍为灰暗,其图案花纹又多为云龙、兽石及
八仙、罗汉等传统题材;但出口瓷则仍沿袭明末的山水加题诗的所谓“画诗”题材。当时的青花瓷很流行题写纪年款,传世所见最早
年款是署“顺治丙戌年”(即顺治三年)的青花人物图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
顺治五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五年、十六年纪年款的青花器;
也藏有顺治十年、十四年、十七年纪年款的青花器。在顺治十四年以前的青花瓷题诗,往往用隶体书写。
康熙青花
康熙青花是继明水乐
青花、成化青花和嘉靖青花之后又一青花制作高潮。康熙青花的青料,是使用国产的
浙江省料。明代晚期,提炼
的办法,由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青花的发色也十分鲜艳,康熙青花就有浓翠的感觉,色泽十分鲜丽。康熙青花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青花浓淡有多层次,而且有指印纹,即青花彩色中有手指印的纹样。康熙青花的特征之一是有指印纹,但有指印纹的青花器,並不一定全是康熙制品,因为青花上出现指印纹在明门历后期已经开始前面已经叙述过,康熙朝的官窑器,主要偏重于颜色釉的生产,青花和五彩业不是官窑的重点。
康熙官窑青花,少见大器,一般都是小件的日用瓷和文房用具。康熙官窑青花盛行仿制明宣德、
、嘉靖的器物,而且落“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及“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款。
嘉庆青花
青花器其优质品部分和乾隆瓷无多大区别,例如仿
缠枝莲盘、仿
玉壶春瓶等以及嘉庆朝多见的鹿鹤同春(六合同春)瓶等等都是制作精细的上品。嘉庆青花器除有少数陈设瓷外,多数为实用器皿的盘、盆、碗、碟等。青花色泽除少数保留着乾隆时有层次的特点外,较流行
双勾不填色的图案,而青花色泽则较浅淡。
道光青花
道光青花器传世较多,其中如官窑淡描鸳鸯戏莲碗、八青祥四足香等都是其典型器,其青花色泽精致的如乾隆。有仿明永乐宣德的抱月瓶执壶等,仿嘉靖婴戏图器物,仿清康熙、乾隆的作品。但其所仿明代器物在形制上均已相差甚远,如抱月瓶已与
、宜德无共同之处,但其器物的胎、釉也还比较精细。
近现代青花
1949年,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生产“建国瓷”的建议,在周总理主持下,“国家用瓷委员会”很快成立,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国家瓷器
烧造。很快,中国第一个国营瓷厂成立,就是著名的“建国瓷厂”,前身是清代御窑厂和江西瓷业总公司。
1949年,为毛主席制造专用瓷计划正式启动,也是首次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国家瓷器烧造,瓷器制作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着历史进程,题材上多是表现当时独特的社会面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当代“新官窑”。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制作流程
选料
青花瓷的制造材料包括胎料、釉料和青花料。胎料主要由高岭土和
瓷石矿混合而成,釉料与胎料的成分相似。青花料则是一种含有钴的矿物。
制坯
将瓷原料制成不同形状的坯件,如杯、瓶、碗、盘、壶、缸等。制作青花瓷坯胎需要经过
练泥、拉坯、印坯和修坯等步骤。
练泥,工人们将采集来的瓷石敲碎成鸡蛋大小,利用溪流设轮作碓春将其打成粉状。在一个大桶中放入水,将粉碎好的瓷土放入篮子中,瓷土会从篮子的孔眼流入水中。待瓷土完全落入水中后,用铁耙搅拌,待瓷土沉淀后,用筛子捞出杂质。再用有横木杠的泥锅将浮游的泥舀出放入储泥桶中。待泥浆沉淀后,用筛子过滤放入滤泥桶中,快速搅动使之稠厚、硬化成型。将成型的细瓷泥放入没底儿的木匣里,紧紧包住沥水,最终形成砖状的泥块,即坯料。
拉坯,是将坯料放置在快速转动的轮子上,在胚料开洞,借助螺旋运动惯力让坯料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然后用手和刮板等工具,将坯料塑造成想要的形状,如碗、盘、杯、碟等。
印坯,印坯是一个塑造坯体内部形状的工序。在这个过程中,半干的坯体被覆盖在相应的模具上,然后通过拍打使其紧实固定。接下来,双手对坯体的外壁进行有节奏的拍打,同时旋转坯体,以确保坯体的内部形状与模具完全相符。
修坯,也叫利坯,经过以上步骤加工的泥坯稍加阴干之后,用车刀进行修整的过程。在修坯过程中,需要在旋车上操作,将坯放于车中心立着的木桩上,一边旋转,一边用车刀削去器底多余的泥,再用修坯刀修出底足。然后用一种头部弯曲的刀修坯体的内部,一手扶住坯体,一手顺着底部修至器型口部。最后还要用平且锋利的刀将口沿部修理平整。
绘制青花
绘制青花的第一步是起稿,将设计好的纹样用淡黄篾灰画在坯体上。经过反复修改后,再用深黄篾灰重新勾勒一遍。在已经起好稿的坯体上,覆盖棉纸或生宣纸,将图案贴在坯体上,用手指轻轻摩擦,使纹样更清晰地印在坯体上。
画瓷是在瓷器上结合器物造型进行绘画的过程。与国画相似,都使用毛笔作为绘画工具。通过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等技术完成画图,画面注重“水路均匀”的构图技巧。
填色是瓷器绘画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采用勾线分水的技艺,在勾勒好线条的胚面上,用青料进行染色,以达到美化、填色的艺术效果。
施釉
釉是一种由
石英、
长石等硅酸盐矿物混合而成的物质,能够在高温下熔融并附着于胎体表面。在绘制完青花的瓷器上施加釉层是青花瓷生产的关键环节。施釉有四种方法:浸釉、浇釉、荡釉和吹釉。
浸釉适用于小型圆器等厚胎坯体及杯碗类瓷器。将器坯浸入釉浆中,当口沿与釉面平齐时迅速取出。
浇釉适用于大型器物。在盆或钵上架一块木板,把瓷坯放在木板上,用碗或勺舀取釉浆浇在坯体上,使釉浆均匀自然地附于坯体上。
荡釉是将釉浆倒入瓷坯内部,握住坯体来回晃荡,通常用于器型较深的瓶子或壶一类的器物进行内部挂釉。
吹釉,又叫喷釉,将一块细纱蒙在一节竹简一端,用带有细纱的那端蘸取釉浆,然后对着坯面用嘴吹竹筒的另一端。通过控制吹釉的次数来控制釉层的厚薄。
入窑烧制
烧造是瓷器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烧造过程中的温度和气体氛围对瓷器的釉层颜色、光泽、表面形态等有着重要影响。烧造瓷器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装坯:将制作完成的瓷坯装入匣钵内。这个步骤是为了保护瓷坯免受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并提高装窑的密度。
满窑:将装有瓷坯的匣钵按照预定计划装进窑炉内。由于窑室的结构不同,满窑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个步骤需要讲究技巧。
烧窑:是瓷坯烧炼成瓷器的过程。旧式烧窑一般需要16-18小时。炉温、火候和瓷器成品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烧窑是瓷器制造的重点和难点。
开窑:将烧制好的瓷器从窑里取出。瓷器烧制好以后,需要等待12~18小时,使其自然冷却。当窑内温度降至常温时,就可以开窑了。
主要材料
基本用料
瓷器上绘画纹饰的
釉彩能呈现各种色泽是因为含不同的金属元素,就釉下彩而言,含铜的呈红色,含铁的呈棕褐色,含钴的就呈蓝色。
钻料是从天然的钻矿中开采出来的。钴矿各地均有,我国的
江西省、
浙江省、
云南省、
甘肃省等处都有发现。世界上钻矿品质最好的当属西亚和
北非。西亚和北非的钴料在很早以前就通过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运来中国,《
本草纲目》等古籍上都有记录。这种进口的钴料称“无名异”,实为
西班牙语名称的译音。进口青料的成分以高铁低锰为特征,而国产青料则以低铁高锰为特征。二者在烧制成的青花上呈色不同,一般来说进口青料品质较好,呈色紫艳而多晕散,有青含棕褐色铁斑。
青料介绍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
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
、
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
清代,
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
、弘治、
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又称
,产于
高安市、
、
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珠明料,产于
宣威市、
、
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
青花多采用此料。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
“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
、
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
一带。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
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工艺技术
纹饰
主题图案纹饰
整幅图画为主题
如鱼藻图(多见于大罐和大盘)、人物故事图(多见于大罐、梅瓶及玉壶春瓶)、莲池及莲池水禽图(多见于大盘、大碗及玉壶春瓶)、庭院花鸟、
竹石图(多见于大盘、大罐)。
动物纹饰
以龙纹(云龙、海水龙)为主(多见于大罐、大盘、玉壶春瓶、梅瓶、扁瓶、双耳瓶等),亦有
、孔雀(多见于大盘、梅瓶、玉壶春瓶、大罐、执壶)、狮子(菱形玉壶春瓶)、天马(一说“玉马”)、(大盘、大罐等)、
(大盘、梅瓶、扁壶等)、草虫(梅瓶)等。
花草纹饰
以
及缠枝莲使用最多(多见于大罐、大盘、梅瓶、高足豆等);此外有串枝花(高颈瓶、玉壶春瓶及执壶)、
、磨文(缽)等。东南亚国家出土的元青花瓷小件器,则多用折枝菊及缠枝菊,个别
还有用“天下太平”钱文的。
辅助纹饰
主要用在器物的口部、底足部,在器身上往往用来间隔几组主题纹饰,如将瓶、罐的颈部、上腹、中腹、下腹及底足部分段隔开等等。应用最多的是缠枝花(牡丹、莲、菊等)、仰覆莲瓣纹、
摩尔纹(动的波浪式和静的水纹式)。此外,杂宝(八宝吉祥在元代尚未形成固定形式,常出现火焰宝珠、珊瑚、钱、法螺贝、丁字、
犀牛角、
、双鱼、
、法轮、宝伞、宝瓶、盘长等)、回文、蕉叶、连续斜方格纹、云纹、钱文、变形钱文、朵莲、缠枝石榴、缠枝
、串枝花、云肩纹等亦属常见的辅助纹饰。元青花瓷还多见利用如意头形、
菱形来勾勒开光线条。
绘画笔法
单笔勾勒点染
用粗或细的线条勾勒纹饰,有些再加以点染渲染。元代青花瓷上的一些辅助纹如卷草纹、海水纹、回纹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明代的民窑青花上应用更广泛。延至
清代的有些民窑青花上的山水纹也用这种方法。
双勾填色
用线条勾勒纹饰的轮廓后再填入青料。这种方法始于元代青花,明代官窑也普遍采用这种笔法。从
起,双勾填色的技法有所改进,双勾线条细而均匀,青料稍深,填色的青料稍淡。有些较精致的官窑民窑青花瓷在填色时用浓淡两种青料。
双勾填色点染
双勾填色后再在轮廓线内加深浓的青料点,这种方法在清代
雍正、
乾隆的仿明青花上首先使用,以模仿明永乐、
青花因用进口青料而形成的铁斑。到清中后期,这已成为青花笔法的常规方法,失去了原来仿明青花的初义。
白描
用细而均匀的线条描画纹样,在明代青花上偶见,
清代中期则成为民窑青花的主要笔法。乾隆和
早期“细路子”白描青花的绘画线条细,纹饰密,用极淡的青料渲染。但不同时期的笔法又有所区别,就清代民窑而言,越晚的线条越粗,纹饰越简约。
此外,青花瓷的绘画笔法还见在
双勾白描中加深色点,双勾渲染(填色时超出轮廓线且有浓淡层次)等。元代和明代早期青花瓷上往往是几种笔法结合使用,来绘不同的内容。
青花瓷的分类
按色彩分类
青花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单一的用钻料绘画的普通品种外,还出现了用钻料和铜料配合绘画的青花釉里红,用青花绘画烧制后在相应部位用釉上彩加绘并复烧的青花加彩,这样就形成了青花瓷的三个主要品种。
青花瓷
单一的青花瓷有白地青花和色地青花两大类。
白地青花
白地青花的地釉是无色透明的,这样便显出了胎的白色。在白色的地上绘制
蓝色图案,便成了白地青花。我国历代青花瓷的地色实际上并不全白,略有色泽又不全透明,地釉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会使釉呈现不同程度的蓝色、绿色或灰色,或灰蓝、蓝绿、灰绿色。釉层中含有大小不等的气泡又造成釉层的不完全透明而带玉质感。
色地青花
地釉带有某种色泽的青花称为色地青花。色地青花有低温色地青花和高温色地青花两种。低温色地青花是在烧成的白地青花上全器覆盖色釉或用色釉涂纹饰以外的“地”,然后经低温烧成,后者又称青花填色。这种青花明代
始见,如黄釉青花、绿釉青花等。高温色地青花是在胎上以钻蓝加绘纹饰后罩半透明的色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如
清代的冬青釉青花、绿釉青花、哥釉青花等。
青花釉里红
釉里红是用铜在胎上绘画后罩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因此釉里红和青花在工艺上是完全一样的,区别仅在于青花是钻料绘画,釉里红是用铜料绘画。柚里红在元代前期出现,和青花几乎同时。因釉里红技术要求高,且无市场支持,在元代发展缓慢,一直到明代初年才由
官窑改进技术,迅速成熟。但因技术难度大,成本过高,产品质量不稳定,明宣德后釉里红几乎停烧,用釉上红彩来替代,至清初重新恢复生产。釉里红有一种是和青花合绘的,称青花釉里红,是青花的重要衍生品种。
青花加彩
烧成的青花上在预留位置加釉上彩,就是青花加彩。青花加彩至
已成熟,有青花红彩、青花绿彩、青花五彩等品种。
斗彩是青花加彩的重要品种,迄今影响已人。明清两代青花加彩都是官窑瓷和民窑精品。
按款识分类
纪年款
纪年款就是指在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
烧造年代的款识。以纪年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目前已知的纪年款的青花瓷都属于特殊订烧的器物或者是陪葬品。
吉言款
瓷器底下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被称之为吉言款,民窑烧制的青花瓷常用吉言款,吉言款常用行书或者
草书书写,字体潇洒飘逸。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等款识。
堂名款
堂名款是在定制的瓷器上刻划、模印书写上自家的堂名、斋名、年号、人名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享用人既有皇室贵族、达官显贵,也有文人雅士、精工良匠。名款自明代嘉靖年间大量出现,从此逐朝延续,日渐流行。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带有堂名的瓷器大多制作精美,收藏价值高。
赞颂款
赞颂款表达了瓷器的赞赏,如“
宝珍”“今古珍玩”等。
纹饰款
纹饰款又称花纹款,它以简单的图案装饰器底,在民间比较多见,图案题材丰富,包括了博古图、
八仙、八吉祥等。纹饰多样,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青花瓷的造型特点与功用
造型特点
传统陶瓷的器型都是由直线、外弧线和内弧线构成,这三种线型都有其艺术个性:直线挺拔向上,矫健有力,单纯伸展;外弧 线 丰腴饱满,壮硕雄浑,雍容博大;内弧线清瘦娟秀,轻盈婉约,婀娜多姿。青花,特别是元青花的器型,多以外弧线为主,局部以直线和内弧线相结合,即外弧线的长度远远大于直线加上内弧线的长度。不仅丰满壮硕的罐类如此,清瘦秀美的瓶、壶类也是这样。元青花器型的总体审美特征可概括为:饱满雄浑而不失秀丽;端庄大方而不失清雅。
功用
元青花器型有近百种之多,可谓空前丰富。从使用功能看,有餐、茶具,酒具,礼器(包括祭祀器和明器),文房用具以及弈具等。
餐、茶具
盘和碗是青花瓷中的
大宗商品,也是和食物接触的日用餐、茶具。它造型多样,大小规格各异,产量最大。
酒具
青花瓷作为酒具,有不同的用途,可用作储酒、斟酒、温酒、饮酒。青花储酒具大体有三类:罐、梅瓶类、四系扁壶类;斟酒具大体分为玉壶春瓶类、执壶类、花觚类三类;温酒具主要是类;饮酒具可分为盏托类、盏类、高足把杯类。
礼器
我国的礼器,在
商周的
青铜文化中占据主流,随后的陶器礼器,多仿商周以来的青铜器。礼器主要分祭祀器和丧葬明器。
祭祀器
钵类,又称高足碗、豆,主要用于盛放果品,或置佛前供案上盛贮供品的供器,故又称“佛碗”。
祭祀用三供,多由带座( 或不带座)的一对花瓶、一件香炉三件组成,谓之三供。多陈列在佛堂、道场、神像和祖宗灵位前的供案上。花瓶与香炉造型多样,大小不一,较大的多为祭祀三供,小的为丧葬明器。
丧葬明器
三供,在元青花窑址和元墓中常有出土,和祭祀器一样,以香炉两侧置瓶一对,三件组成小型三供。常见供瓶有小号梅瓶、蒜头瓶、葫芦瓶、直口瓶、胆式花觚、出戟花觚、戟耳瓶等。香炉有三足方牌耳香炉、三足扁耳香炉、三足带座香炉、三 足鼎式香炉、三足鬲式香炉、三足狮纽香炉、筒式香炉等。
文化用具
青花瓷器也多用作文化用具。青花纹砚、 青花印盒,青花砚滴、藏青花山形笔架,以及与文房有关的鸟食罐、各式花钵等。
弈具
弈具主要分为桶式盖罐和鼓形盖罐两种。桶式盖罐,直桶形,浅圈足,砂底;平盖微鼓,与罐身作子母口扣合。鼓形盖罐;罐身为鼓形;平盖微鼓,与罐身作子母口扣合;浅圈足。
青花瓷的主要产地
青花瓷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西景德镇,
云南省的建水窑和
玉溪市窑在元末明初亦生产过青瓷。另外,
浙江省和江西吉安等处曾有元代烧制青花瓷的报道,因出土物数量稀少和窑址的情况不详,尚难作出定论。
景德镇青花瓷窑址
景德镇瓷业的昌盛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关。
浮梁县东乡高岭所产的瓷土,是最好的制瓷原料,称为“高岭土”;浮梁、
鄱阳县、
婺源县和
乐平市一带松柴资源丰富,又是烧窑最好的料;景德镇周围河道密布,产品可由水陆销往各地。在诸多有利条件下,景德镇从宋、元起渐成中国瓷业生产的中心。
湖田窑乌鱼岭窑址
湖田窑是景德镇宋、元、明的重要窑场。自1972年起,各考古部门作了数次整理,呈现了卵白瓷、青白瓷、黑釉瓷等残件。元代窑址中,青花瓷主要分布于南河的南北两岸,南岸出土元青花瓷以大件器物为多,可与至正型青花瓷相印证;北岸出土物以小件青花瓷为主。
乌鱼子岭窑址出土的元青花残件以大盘为多,约占70%,其次是大罐。大盘的底均较厚,纹饰繁华,其中不少以青地白花方法装饰,与
土耳其、
伊朗的藏品相似。大盘中最大复原口径为41厘米,较
中东藏品小。盘口沿侧涂青料的不多。
湖田窑印刷机械厂窑址
印刷机械厂窑址位于南河北岸,出土的元青花残片多为小件,有火珠纹
高足杯、缠枝菊纹高足杯、缠枝菊纹折腰碗、小酒杯、小足盘、折枝菊纹缀珠小罐等。大盘仅见两件,与乌鱼岭窑址大盘相比,盘底稍薄。小件器纹饰简洁、疏朗,与菲律宾等地出土物完全相同。印刷机械厂窑址和
乌鳢岭窑址出土元青花瓷均属元代后期产品,且乌鱼岭产品略早。两处窑址青花瓷绝大多数用进口青料绘制。
新华印刷厂窑址
1980年发现,同时出土的有
南宋和元代的青白瓷、元代卵白瓷、青花瓷和红釉瓷。元青花瓷发现于距地表2米深的黄土中,出土的残件有青花荷莲纹大碗残片因欠烧釉呈炒米黄色,青料经测试属低锰高铁的进口青料,因烧制不佳色泽浓重并趋灰黑,似国产土青。缠枝菊纹小罐和小杯残片各1件,呈色明丽清淡,纹样简洁,与东南亚出土物相类。
詹家上弄口窑址
1981年建房挖基坑时,发现窑址遗物。在堆积层南侧离地面0.4米处,出土了元青花菱口平底盘残件1片、缠枝菊纹杯残件2片。青花瓷胎质白,壁较薄,釉泛青,料色翠丽。同时出土的有釉里红盘底,另有影青咨和卵白瓷。
红光瓷厂窑址
1982年红光瓷厂发现元代窑址。红光瓷厂窑址又称落马桥窑址,距地面1.7米处出土元代残瓷,品种除青花瓷外,另见釉里红瓷、青白瓷、卵白瓷、釉上彩等。青花瓷标本中有作试样的瓷片和瓷柱,有“头青”、“黄”、“辛巳”等字样。辛已在元代有至元十八年(1281年)和至正元年(1341年)两次。据其他出土物判定,应为至正元年即1341年。红光瓷厂是景德镇市区出土元青花残片最多的窑址,同时出土的还有影青釉粗碗。
珠山窑址
1988年5月,景德镇明清御瓷厂北珠山窑址发现元代残瓷,除青花外,还有蓝釉白花、
蓝釉金彩、孔雀绿、卵白釉等。青花瓷器型有鼓形盖罐、直口罐、桶式盖罐、大盖盒等。纹饰有变体莲瓣、杂宝、十字杵、凤穿牡丹及双角五爪龙等。其中双角五爪龙数量最多,占90%以上。这批出土物制作工艺都不甚精美。
云南青花瓷的发现
云南地处边陲,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时空上的间隔。反映在陶瓷业上,云南窑产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云南墓葬出土元代青花瓷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在
建水县、
玉溪市等地发现了窑址。云南元青花瓷的烧制年代及窑口归属尚有争议,但基本情况已了。
云南墓葬出土元代青花瓷
云南在
南诏的
彝语支系民族有火葬习俗,葬具为陶瓷大罐,罐内和罐外两侧以瓶、壶、杯、盘作陪葬。云南火葬墓以
昆明市为中心,包括曲靖、楚雄、
大理白族自治州、
保山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普洱市(今普洱)、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丽江市等地区。元代墓葬瓷器以
云南省生产的青釉、青花器为主。据
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元墓出土的墓志看,有
泰定、至正二十六年和宣光等纪年铭文。泰定为1324~1327年间;至正二十六年为1366年;宣光为北元昭宗年号,时间在1371~1378年,相当于明洪武四年至十一年。因而,这些墓葬都属元末明初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云南墓葬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已有相当数量,对其胎、釉、纹饰等基本特征有了初步认识。
云南青花瓷窑址
云南元青花瓷生产窑址现已发现
玉溪窑建水窑、罗川窑等数处,这些窑址的科学调查尚未全面展开,对云南墓葬出土元青花瓷和生产窑址之间关系的认识,尚处于简单的对照排比阶段。
玉溪窑
玉溪窑位于
云南省中部,在玉溪市区以东晚期,下限为明永乐、
宣德时期。烧制器物有
仿龙泉青瓷和青花瓷两大类。玉溪窑在1960年、1976年和1980年经多次调查,因窑址未作宣传保护,已垦为农田。据堆积层观察,一层生土,二层青釉瓷多、青花瓷少,三层、四层为青花瓷,五层青花瓷减少,六层绝迹。按此分析,是以烧青釉开始,渐烧青花,其间还短暂烧过青釉印花青花瓷。
青花瓷的烧制年代相当于元末明初,以盘碗为多,瓶罐稀少。胎大多青灰色或灰白色,粗松,有气孔。釉青中泛黄或泛灰。青花呈色多样.青中含灰、青中含绿、青中含紫均有,有些见晕散,青花处见铁锈斑。纹饰多样,有牡丹纹、
松柏纹、游鱼纹、束莲纹等。
建水窑
建水窑位于
建水县城西北约3千米的碗窑乡张家沟一带,有旧窑、湖广窑、洪家窑、高堆窑、袁家窑数处。建水窑青花是在青釉印花、划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从素面、印花、划花到青花的过程。自青花问世以后,印花、划花渐少。建水窑青花品种有碗、盘、瓶、罐等。碗口径11~24厘米,造型多样。内外绘画。碗心有牡丹花、莲花、折枝花、菊花、喜鹊登梅、海涛、十字花等。内壁为四组蕉叶纹或莲瓣、水涡纹、缠枝菊、花果等。口沿画弦纹、海涛、回纹、卷枝、太阳纹、缀珠图案。外壁画山水楼阁、蕉石、缠枝菊花、莲瓣、水涡纹等。
意义和影响
历史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原始陶器伴随人类逐渐走出黑暗,告别愚昧,进入了文明时代。在原始陶器制作的实践中,生产者发现了比黏土更为优良的瓷土,发明了涂在器物表面光亮的釉层,从而至商代中期烧出了原始瓷器。在随后的三千年中,不断改进制瓷技术,形成了从瓷土开采、加工到器物制作、装饰,再到建窑烧制的完整工艺流程。在人类文明的漫长进程中,中国人发明的瓷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最能代表中国瓷业辉煌的是青花瓷。
陶瓷器表面的装饰,从单纯的使用功能进入到使用功能和艺术功能的统一,从六朝青瓷的铁褐彩,到
唐朝长沙窑的釉下彩,再到宋元的釉上彩绘,都使陶瓷器上的彩绘技术逐渐趋向成熟。到元代后期的14世纪中叶,鲜亮的青花瓷异军突起,使之成为中国瓷器的象征和代表,也改变了中国瓷业生产的格局,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瓷的审美意识。
青花瓷,特别是元代的青花釉面青亮,温润如玉,器型匀称,端庄适用;青花色泽艳丽而沉稳,凝聚而不晕散,清新而又雅逸;绘画灵动奔放,率真自然,是世界陶瓷艺术神品,堪称瓷国明珠,世界艺术瑰宝。元青花的成功烧制,是中国陶瓷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
元青花一产生就迅速成为国内外畅销产品和蒙元帝国的宫廷用瓷。china—— 瓷器,China ——中国。中国通过瓷器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从瓷器开始,元青花“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彪炳史册,功不可没。
现今影响
青花瓷是
中原地区最早的瓷种之一。别致的色白天青的
色彩配置,承载着中国上千年文化底蕴的青花瓷,已经发展出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意象”。青花瓷上的装饰纹样,经过了历代的发展衍生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民族性的元素图案,并成为当代设计师在艺术创作中反复使用的元素之一。它已经成为了整个 时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地应用在当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包括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创新性、逻辑性、抽象性为原则,将青花瓷中的寓意元素、色彩元素、材料元素、线条元素融入各种设计中。
青花瓷作为一种极具普及性的艺术形态,可以通 过表达意蕴、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线的使用等方式, 对商品的包装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 艺术的感觉。将青花瓷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不仅 可以提升设计的整体水准,而且可以使更多人认识、了解陶瓷画。在设计中,合理、高效地结合青花瓷元素,不仅能在表面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能在更深的层面上,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理性剖析, 提高其本身的包装艺术性与商业价值。
海外影响
中国的瓷器作为商品外销,最早始于
唐朝,当时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商品,由丝绸之路传入世界众多国家。外销瓷随着宋元时期的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它发展的顶峰。这一过程也是中外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的过程,陶瓷装饰的内容与题材明显增多,中国陶瓷艺术吸收外来文化为养分。此外,由于国外对青花瓷的需求也会对中国外销瓷的艺术风格产生影响。有些器皿则是专门为了外销而定制的品种。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外销瓷参考了西亚、欧洲民族喜闻乐见的纹饰图案,直接在器物上进行模仿或加以变形。
另一方面,大量输出的中国陶瓷深受当地人喜爱,引起了当地陶工对中国陶瓷的仿制,从而促进了当地陶瓷业的发展。
公元 9-10 世纪,原本单纯仿制唐代白瓷的伊斯兰白釉陶器又有新的发展。在中国白瓷影响下阿拉伯地区已经生产出了伊斯兰白釉陶。在这一基础上,伊斯兰陶工受唐长沙窑釉下彩绘技术的启发,创烧了白釉蓝彩、白釉绿彩陶器和白釉黄彩陶器。纹样有
棕榈、阿拉伯文字、
藻类纹、口沿连续排列小圆弧等。其中的白釉蓝彩,又被称为“伊斯兰青花陶”。
大量青花瓷进入
越南后,刺激了越南本土青花瓷的发展,越南聘请了大量中国窑工前往越南指导青花瓷的生产,他们生产的青花瓷在中国青花瓷的基础上融入了越南本土特色,不管样式还是结构都有越南的韵味。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对
日本的贸易瓷器中,以克拉克青花瓷大盘居多,同时还有鉢、香盒、小壶等器型。大量瓷器行销日本后,促进了日本本国窑业全面崛起,日本派陶瓷艺术家藤五郎太夫等人来到
漳州市地区进行陶瓷
烧造的学习,回国后开设了有田窑和伊万里窑,其大量仿制漳州窑克拉克青花瓷。
明中晚期至
清代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
欧洲的黄金时期。随着新航线的开辟,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社会逐渐瓦解,促使了西方与中国开启了直接的经济、文化交流。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将瓷器等中国货品运往欧洲与美洲。中国的青花瓷器一到欧洲便受到贵族阶层的青睐,他们一直把瓷器作为财富、身份的象征,并且作为十分贵重的礼物给予馈赠。欧洲人通过大量海外贸易或订单购买中国陶瓷。很多欧洲国家如
德国、荷兰等国发展了本国的窑业技术,其中很多是对中国瓷器的仿制,并中西合璧,既有中式古典美,又有西式的贵族风格。
发展现状
“567瓷”是新
中原地区成立后陶瓷史上的辉煌时代,瓷器制作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着历史进程,题材上多是表现当时独特的社会面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青花大王
王步等著名陶瓷大家领衔制作的瓷器,已直追清三代,无论从艺术价值,工艺价值,还是从文化价值而言,都极具收藏价值。这时期顶级大家的瓷器,早已拍到千万高价。
现代青花的烧制,还有柴窑与电窑之分,一直以来,景德镇的匠人们都十分在意成瓷的“烧成气氛”,收藏界的主流观念也对柴窑烧成的仿古瓷倍加推崇,认为柴窑烧的更具“古味”。
柴窑是松木烧制,松柴散发
脂松香,含松油,能与瓷器釉面很好地结合,松木火焰长,火性纯正。不过,烧一窑瓷器要耗费近10吨松柴,过程全凭把桩师傅用眼力掌握,可谓成本巨大、难度极高,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塌窑”,经济损失动辄以数十万元计算。众多不可控因素使当代柴窑精品百件才成一件,件件稀世难得。
出于环保原因,国家现已严控柴窑烧制,有人说:柴窑正在一步步走向消亡。不得不说,柴窑瓷器是“制瓷业的不可再生资源”,目前仅有的几座柴窑,又将陆续关停,为数不多的柴窑窑口,更显弥足珍贵。
虽然
柴窑增加被关闭,但近代的仿古青花瓷不断繁盛。1968 年“文革”期间,“景德镇市陶瓷馆革命领导小组”划为“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管辖,从此馆里的行政事业经费逐年减少,造成日常开支困难。1978 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
黄云鹏和几位专业人员积极提议馆办“仿古瓷作坊”,既可加强对古陶瓷烧制工艺的研究,又可解决馆内资金不足的困难。这一合理化提议,得到了馆长刘贤敏、副馆长甄励等领导的赞同。由于馆内缺乏办仿古瓷作坊的启动资金,1981年初,采取“借鸡生蛋”的做法,与景德镇市东风瓷厂新产品试验组合作生产仿古瓷,陶瓷馆负责提供仿品资料和技术,参与监制和纹样的打图、绘画、产品销售等。
由于仿古瓷有市场,能赚钱,到1986 年全市新办起十几家仿古瓷小作坊,三四年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到上千家,1993 年步入新高潮,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民营仿古瓷产业集群和市场集散地,但多为家庭式仿古瓷作坊,“老板”也是工人,员工几人至十几人的多数,二十人以上的较少。主要分布在景德镇市樊家井、箕坞、罗家坞、里村、凉山树、老厂等地,大多是前店后厂式的产销格局。这段时间,来自福 建莆田籍的港澳商人蜂拥而至,串街走巷,到各仿古作坊收货,销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许多国家以及
日本等。
2005 年后,由于低档仿古瓷泛滥,加上仿古瓷做旧的赝品越来越被市场识破,使景德镇许多低档仿古瓷作坊纷纷改做艺术瓷或倒闭,仿古瓷重又步入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的正轨。
青花瓷的馆藏
北京松堂博物馆
鬼谷子下山图
高28厘米,宽33厘米 口径21厘米,此件鬼谷子下山图罐胎体洁白,釉色莹润,直口、溜肩、鼓腹、浅圈足,器底无釉,釉斑处与胎釉结合处,均有淡淡的火石红痕迹。纹饰口沿部为海水纹,肩部绘有
,胫部辅以仰莲纹,仰莲纹中绘有杂宝纹饰。主题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
元青花龙凤纹四系扁壶
高39.5厘米,宽27.2厘米,此件四系扁壶为撇口,口沿外侧突出一圈圆唇,颈部略短,肩部作平缓的圆弧状,饰二对虎为壶系,壶体扁方,底为长方形浅圈足,显然不是汉族传统器型。扁壶正面上部饰青花云肩纹,云肩内饰
穿花纹,上为凰,下为凤。下部饰双龙赶珠纹,并采用汉族传统的“喜相逢”构图。值得注意的是所绘龙纹为“三爪龙”,龙身细长矫健,气势不凡,洋溢着一代天骄
世界的气概。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宽49厘米,高27厘米,口径5.5厘米,此瓶造型秀美,小口、丰肩,长腹渐收至浅圈足。通体绘有五层纹饰,肩部为杂宝莲纹,腹部绘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主题纹饰,胫部饰卷草纹和仰莲纹。
江西省博物馆
青花八开光花鸟纹盘
高5.8、口径30、底径16.5厘米,撇口,浅壁,
圈足。瓷盘通体以青花装饰,盘中部绘制有花鸟纹饰。鸟栖身于花枝上,鸟头仰天高高昂起。另一侧绘制的花枝高于鸟栖息一侧,花朵微微低垂,怡好位于鸟头之上,花叶上翘,好似微风吹拂,花朵垂首,花叶摇曳,呈现出动态之美。鸟嘴微启,正对花叶,好似随时要啄花叶。花鸟四周以八边形装饰,又似将花鸟图固定于一幅窗之中。盘底面积不大,但瓷工在有限的空间内以精妙笔法构建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美景。瓷盘内绘有锦地开光八组,开光内绘有花果纹饰。
青花仕女盘
又称青花西洋仕女盘,生产于
清代乾隆,是清代
外销青花瓷中的一件精品。盘高4、口径34、足径11厘米。内口沿及腹壁以带状花卉作装饰,花卉紧凑连贯。盘中心
开光内绘仕女图,仕女盘发露肩,身穿西洋风格服饰。仕女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在
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创造出的女性艺术形象。
评价
清代的诗人龚轼曾评价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
现代作家周正琳在《元青花鉴识指南》中认为“鉴赏元青花瓷是种至高的艺术美享受”。
现代画家吴进良曾对元青花瓷评价道:“纵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这一种。”
大师、
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少波评价元青花瓷:“(指元青花瓷)纹饰特征是其他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现代学者李松堂在《
》中评价元青花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陶瓷工艺辉煌成就。”
文物鉴定专家
朱裕平在《元代青花瓷 第2版》中评价元青花瓷:“元代青花瓷诞生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一个时代,为中国和世界陶瓷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青花瓷的展览活动
2013年8月27日,由数万片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片遴选修复的126件青花瓷器在
展出。
陶瓷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江建新介绍,“清理修复的126件青花瓷器,涵盖了元至明
官窑青花瓷器中的重要品类,是研究元明清官窑的标准器和最科学资料,对研究元明清官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7年7月23日上午,由中国艺术节基金会主办,北京亮美术馆、北京佳路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元明清青花瓷珍宝北京特展开幕式正式举行。
2019年5月21日,由国家博物馆主办、汇聚中国11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的“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在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96件元代青花瓷为代表的文物精品在国博亮相。
2022年12月8日
筹划并主办了“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采用文物 陈列、图文讲述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展陈方式,以“小而精”的文物体量,呈现“广而博”的展览内容,向公众展示元花的魅力,讲述文明传承创新。这次展览主要展示了馆藏的10件元代青花瓷器,并辅以300多张图像资料。通过文物陈列、投影、触摸屏、全息影像和文字讲述等多种展陈方式,全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器的产生、
烧造、销售、使用以及在后世出土和收藏等方面的内容。
青花瓷的相关研究
唐青花钻料的来源
唐代青花瓷的钻料有波斯进口说和非波斯进口说两种。
波斯进口说
从唐青花瓷残片的钴料成分分析,它是种与铜共生的低锰钴矿,不同于国产的高锰钻料。这一结果从青料呈色上亦能反映,唐青花瓷残片呈色浓重,有黑色斑疤,很显然是进口料的特征。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英国
进行化学实验测出的
数据基本一致,共同得出了系波斯青料的结论。从唐青花瓷的发展渊源分析,唐青花瓷用钻料着色的工艺源于
,经测试与唐三彩的钴料成分基本一样,而唐三彩的钴料测试与波斯钴料一致。
非波斯进口说
过去对扬州唐城遗址出土唐青花瓷进行过釉加青花的主要着色氧化物分析。结果表明,钴料以含低锰、高铁和微量铜为特征,而符合这些特征的钴料非波斯一地,世界上有几十处。经进一步测试表明,唐青花瓷中含硫却无,而13~18世纪波斯用钻蓝着色的蓝釉陶全部含砷,因此,可基本排除从波斯进口钻料的可能。含硫却无砷的钻料为硫钻矿和辉钻矿,
的
津巴布韦和
刚果、
中亚的塞延土瓦和乌拉尔地区盛产这类矿,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也是可能的。找图的日州省金昌市郊和河北某地也出产硫钻矿,因此,唐青花瓷采用国产青料也具有可能。
唐青花的产地
关丁扬州出上唐青花的产地,历来有两种看法,分别是河南巩县说和湖南长沙说。
河南巩县说
理由是:与
唐青花同时出土的还有大最河南巩县帘的门能器。且胎釉特征与器物造型都具有同一性。与此同时,河南巩县密址有出土唐青花的报道。上述存香港中义大学
的白釉釉
下监彩三足罐,即丁1948年由河南济阳出土。河南巩县具备了烧制青花瓷的工艺条件。河南巩县窑在唐、
五代十国时以
烧造白瓷著名,同时烧制二彩陶和蓝彩陶,而蓝彩陶以钻为坚色剂。
密生产白釉瓷,又生产以钻料为呈色剂的陶器,因而生产白和釉下青花瓷的必要条件是具备的。经进一步的理化分析,河南巩县窑工艺和唐青化特征表现出诸多致性,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唐青花瓷胎的
化学组成是以低硅、高铝和高钛为特征,属北方瓷胎系统,尤与巩县白瓷相近。
唐青花瓷釉属钙式釉,化学组成与巩县片瓷相近。
唐青花瓷胎釉间有化妆土(厚0.3~0.7毫米),颗粒较细、米相结构与胎相同。而同样工艺东巩县瓷上也可见到。
唐青花瓷烧成温度在1250‘C左右,气孔率为14.75%,与
白瓷非常接近。
唐青花瓷釉大多呈货白色,巩县白瓷也是如此,都在弱氧化气氛下烧成。
以上各条说明,
出土的唐青代和巩县户瓷不仅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上相近,而且制作工艺和烧成工艺也相似,可视为同帘产品。
湖南长沙说
理由是:
在
唐朝生产釉下彩,其中有蓝彩制品。在长沙铜宫窑出士物中,有菱形儿何纹釉卜蓝彩罐,纹饰和扬州出土的唐代盗枕残片相似,是最明确的证据。
与巩县窑一样,也有大量的瓷器通过扬州出口。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以需定产”是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具备了生产肖花瓷条件的铜信窑安排定的外销青花器是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