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
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辖县
浮梁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景德镇市辖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居于六山二湖中心,是赣皖浙毗邻地区的中心。政区下辖10个镇,8个乡,总面积285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共280334人。政府驻地为浮梁镇平安街199-200号。
浮梁县地势总体东西北三面高,境内三条山脉缓向西南低去,在鄱阳湖的水系范围内,饶河支流昌江流域。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冷春寒,夏热秋旱,春秋短而冬夏长。浮梁县汉属鄱阳县,晋属鄱阳郡,天宝元年更名为浮梁,元代则升为浮梁州,明、清属饶州府。1958年10月改属景德镇市,1960年行政区域由市直辖,1989年县制正式恢复,至2005年行政关系隶景德镇市。
浮梁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持续保持在景德镇市前列,县内经济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截至2022年已初步形成以现代陶瓷、通用航空、新材料为主导的“3+N”工业产业体系、以茶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体系,和以全域旅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2022年,浮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7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048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9:52.1:35.0。浮梁县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地区“金三角”、长江中游经济区和京九铁路经济带结合部的中心地区,交通发展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主要铁路有皖赣铁路衢九铁路昌景黄城际铁路,以及瑶里站(在建)、浮梁东站(在建)两个铁路车站景德镇罗家机场已经成为浮梁县在赣东北交通枢纽中的重要节点。
浮梁县是“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曾创造了“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辉煌。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景德镇瑶里传统釉果制作技艺等分别被选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岭土”古矿遗址、浮梁县衙等选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拥有高岭-瑶里景区、古县衙景区、皇窑景区等国家AAAA级景区3个。截至2020年,浮梁县有1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以及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历史上文人名士辈出之地。
名称由来
关于县名的来源有二说,一是因砍树得来,早在宋代,汪肩吾编《浮梁县志》,对县名下的定义是:“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故名浮梁。二是民间传曰:为择上佳县治,县官依风水先生之言,于昌江上游伐下一棵上等巨木作衙署之脊梁,并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停留之处乃为县治,故曰浮梁。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代,浮梁境内已有人类活动。20世纪80年代,在县域江村乡沽演村和王港乡王港村均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遗物。2000年和2005年,分别在蛟潭、东流两地考古发掘出商周时期的陶片、石器等。因山地和丘陵地形的影响,浮梁环境闭塞、资源匮乏。先秦时代浮梁人口十分稀少,属于百越之地,扬越中的干越一支。春秋战国时,县域属古番。初为楚国东境,吴灭入越,越灭复入楚。《史记》载:“楚昭王12年,吴伐楚取。”各国势力反复争夺拉锯,战争相对频繁,属于边穷地带。
秦朝至南北朝时期
汉属鄱阳县,晋属鄱阳郡,属鄱阳县东晋地设新平镇。旧志载:“东晋于昌南设新平镇”,并载:“陶侃擒江东寇于昌南,遂改昌南为新平镇。”历史上对浮梁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瓷二茶”,自秦汉饮茶之风日盛,东晋赵慨引进当时先进的越窑青瓷技艺之后,浮梁瓷茶产业带动城市发展。
隋唐至宋元时期
至唐初,浮梁茶业开始兴盛,瓷业亦引起朝廷关注和重视,具备了条件而置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析鄱阳东界置新平乡。唐武德四年,安抚使李大亮请析鄱阳置新平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新平乡从鄱阳东界析出置新平县。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刺史韦玢请求恢复县制,并改名为新昌县天宝(公元742年)因时属鄱阳郡的新昌县与承化郡新昌县同名,故改名为浮梁县,为上县。
浮梁至唐朝已经是全国主要茶叶贸易集散地,茶叶税收占全国的八分之三,曾创造过“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盛况。同时浮梁县“水土宜陶”,陶瓷烧造历史源远流长,唐代时,景德镇的瓷器已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据志书记载“唐武德中,镇名陶玉者载瓷入渭河平原,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浮梁县等级又连升两格为“望县”。南宋以后,浮梁逐步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浮梁县升为浮梁州,属饶州路。这一时期,浮梁制瓷产业也有所发展,不仅有浮梁制瓷原料“高岭土”的发现,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烧造官府用瓷的全国唯一的瓷业行政管理机构——“浮梁瓷局”,成为延续了630余年的中原地区皇家瓷厂的开端。
明清时期
明、清属饶州府清代,浮梁县衙破格设为五品。同时由于浮梁独特的背山面水、左右围护的地理格局,既适合躲避战乱、抵御客地凶险,又可以耕种庄稼、解决衣食之虞,福荫子孙,加之明清时期浮梁商业和文化兴盛发展,一些文人士绅和望族巨贾便在此营建住宅和商铺,形成如今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古村落,至今瑶里镇、沧溪村、严台村等地仍保留明清时期的宗族祠庙和古镇街道。
中华民国时期
公元1916年(民国五年),浮梁县县治迁往景德镇,1927年至1929年一度改为景德市,后恢复为浮梁县。1949年4月29日,浮梁县解放,景德镇析出置市,直属赣东北地区行署。浮梁仍为县,属浮梁专区。同年9月改属乐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改属浮梁地区。1952年9月,县属上饶地区。1958年10月改属景德镇市。1960年县建制撤销,行政区域由市直辖,1989年县制正式恢复,至2005年,其行政关系隶景德镇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经117°01′-117°42′,北纬29°09′-29°56′。东邻安徽省休宁县、江西省的婺源县,西毗江西省鄱阳县,南接乐平市和景德镇昌江区,北连安徽省祁门县东至县。居于六山二湖(黄山市九华山庐山武夷山龙虎山三清山鄱阳湖、千岛湖)之中心,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地区“金三角”、长江中游经济区和京九铁路经济带结合部的中心地区,是赣皖浙毗邻地区的中心,江西省昌九景(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景上鹰(景德镇、上饶、鹰潭)“银三角”的联络部。县城距景德镇市中心城区仅6公里。全县南北长约88千米,东西宽约67千米,县域面积2851平方公里。
气候
浮梁县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具备冬冷春寒,夏热秋旱,春秋短而冬夏长的气候特征。境内暮冬早春,受西伯利亚地区冷高压影响,多偏北风,天气寒冷;春夏之交南北冷暖空气交馁,梅雨绵绵;盛夏多为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多偏南风,天气炎热;夏秋之际则受单一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天气晴热。由于境内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差异很大,各地日照时数和气温均有所不同,又具有明显的丘陵山区气候特色。
浮梁县年降雨量为1663.7毫米,其中春季降雨量最大,占全年降雨量的40.8%;秋季最小,占全年降雨量的11%,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年平均气温为17.1°C,小地域气候有明显差异且分布不均,其中浮梁镇最高,为17.4°C;金竹山最低,为14.3°C;极端最低气温多为负10.9到2.6°C,最冷月为1月,最热为7月。积温为5363.1°C,日照率为45%,浮梁全县相对湿度为69%(气象站监测),无霜期为237天。
地质
地层
浮梁县境内地层出露不全。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的尼盆系,新生界的下第三系均无出露。已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前震旦系双桥山群、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其中以双桥山群在境内出露最广、最全。
地质构造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对江西省构造单元划分的研究表明,县域属杨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九岭——高台山(八字脑)台拱的东段,为四极构造区的高台山穹断东区。南临萍乡市——乐平台陷,并临都昌——修水台陷,褶皱构造在双桥山群地层中甚为发育,紧密线型背向斜构造交替展现,断裂构造也甚为发育。
据地质测探分析,县域在中元古代为一片汪洋,沉积厚达万余米的泥砾质碎屑岩一火山碎屑岩及喷发溶岩,构成了褶皱基底。中元古代末期至晚元古代初期,强烈的晋宁运动使该区域逐渐上升为陆地,形成一系列北东东—南西西向至北东一南西向为主的紧密线形褶皱。伴随褶皱作用,又形成一系列与褶皱轴线大致平行或斜交的断裂和断裂带。与此相同,海水南流,结束了地槽的发展阶段,而转化为准地台阶段,成为杨子准地台、江南合隆的组成部分。到距今约1—5亿年,蒸山运动发生时,这一地区从海湾上升为陆地,仅低洼处成为河谷盆地,在风化剥蚀与河流冲刷的作用下,河流两侧和低洼的河谷中形成了第四系全新统沉积物
地形地貌
浮梁县境内以中低山、低山和丘陵为主,均属黄山、怀玉山余脉,东北为山地,西南是丘陵和平原,总的趋势为东西北三面高,三条山脉缓向西南低去,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最高峰五股尖海拔1618.4米,最低点金竹坑海拔仅28米,境内最大相对高差1590.4米。昌江乐安河及东河流域有零星分布的山间盆地,地势较为平缓。境内地貌类型以山地地貌为主,次为岗阜和流水侵蚀堆积平原。按其山地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山地、剥蚀山地及岩浆岩活动有关的山地。
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200米以上的山地区域,主要分布于东、西、北部边缘区,占土地总面积21%。山地高差较大,坡度一般在35-45度之间。海拔100-500米,相对高度50米以上,坡度较为平缓,一般为25度左右的丘陵地区,占土地总面积的64%。海拔1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米以下的冈丘与平原地区,占土地总面积的15%。
水文水利
水文
浮梁县在鄱阳湖的水系范围内,鄱江支流昌江流域。河流主支为昌江,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的大洪岭、分水岭、吊木岭等诸大山间,自北向南流经江西省浮梁县、景德镇市(珠山区和昌江区)和鄱阳县。流域集水面积6260平方千米,主河道长254千米,呈扇形,水系发达。昌江在浮梁县境内长61千米,主要支流有:小北港、建溪水、东河、西河、南河等。
其中小北港主河道的长度是69.9千米,流域的面积是886平方千米;建溪水主河的道长度是32.3千米,流域的面积是205平方千米;东河流域面积587平方千米,主河道长70.6千米;西河流域面积482平方千米,主河道长70.3千米;南河流域面积520平方千米,主河道长79.9千米。全县水域面积32.07万亩,其中河流17.32万亩,水渠3.53万亩,水库池塘11.22万亩。风形河主要受到东河的影响。
水利
全县水域面积32.07万亩,其中水渠3.53万亩,水库池塘11.22万亩。全县有中、小型水库156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55座。蓄水工程境内有中型水库:玉田水库,集雨面积146平方公里,总库容249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万亩;有小I型水库13座,集雨面积88.4平方米,总库容362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72万亩;小II型水库144座,集雨面积290.67平方米,总库容34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1万亩;山塘1088座,集雨面积312平方公里,总库容305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45万亩。
土壤
根据《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规程》的分类原则,境内土壤可划分为7个土类,11个亚类,25个土属和50个土种,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红壤、黄棕壤、黄壤、红色石灰土和草甸土7个土类。县境地势由西南部向东北部缓缓上升,从低处开始,依次分布着河谷小平原的育型水稻土,低、中丘陵的红壤及局部的石灰土和丘谷间的潴育型、潜育型水稻土,高丘陵或低山的黄红壤及红壤性土,中、低山的山地黄壤,中山的山地黄棕壤,山顶较平坦处小面积的山地草甸土,形成河谷—平原—丘陵—山地的土壤分布规律。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2年,浮梁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54亿元,比上年增长3.9%。粮食种植面积28325.4公顷,比上年增加25.4公顷;其中,谷物种植面积23572.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638.8公顷,增加95.8公顷。其中,油菜籽6503公顷,增加6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026公顷,增加219.4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68公顷,增加1.4公顷。甘蔗种植面积369公顷,增加9.9公顷。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3480公顷,增加133公顷。
2005年浮梁县耕地面积共有20876.0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32%;园地面积为6468.1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27%,在园地面积中面积最大的是茶园,为5442.87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84.15%;林地面积为234184.4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2.14%;其它农用地面积为8193.5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87%;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154.09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51%;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1373.3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48%;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921.4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32%;未利用地面积为8216.4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88%。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丰富,年径流深平均值为949.9毫米,年总水量平均值为47.6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5024立方米,亩平均占地表水资源7292立方米,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境内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0.21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67万千瓦。
矿产资源
浮梁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种类主要有金、银、铜、锡、锌、镉,非金属矿种类有高岭土、瓷石矿大理石白云岩萤石耐火粘土、石英矿、煤矿。储量较大的金属矿分别是金(5342千克)、钨(4.66万吨)、锡(4万吨)、铜(1.5万吨)、锌(2万吨),储量较大的非金属矿分别是高岭土(50万吨)、瓷石(520万吨)、大理石(2243万立方米)、石灰石(20.86亿吨),为陶瓷产业发展以强大的原料支持。其中浮梁县朱溪外围(30-78线)钨铜矿查明333+334类三氧化钨(WO3)资源量286万吨,刷新了钨矿储量规模的世界记录。
浮梁县金矿主要分布在臧湾、府前、古桐桥、高沙、金村、旧城、韭菜园、兰田等地,外蒋有岩金矿化点。钨、锡矿多分布在大洲花岗石体边部和金村花岗岩体边部。非金属矿产高岭土主要分布在高岭村至鹅湖一带和大洲。高岭村因最早开发,且质量最优,成为世界陶瓷原料通用术语“高岭土”的命名地。瓷石矿,主要矿区在东流、坳岭、柳家湾、宁村、洪源、三宝蓬、瑶里等地;大理石在天保、岩山和寿安、朱溪一带;白云岩矿区在朱溪、李家山一带。
森林资源
浮梁县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森林覆盖率81.97%。全县共有森林面积28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09.9万立方米,拥有毛竹林11.8万亩,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滇青冈苦槠甜槠、类、香樟木枫香树棕榈等。
生物资源
浮梁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丘陵地区主要分布有林、茶、油茶、果、桑等经济林木。冈丘与平原植被多为灌木、草丛和农作物。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浮梁是全国62个产茶基地县之一,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至今已生产出“瑶里镇崖玉”“西湖珍芝”“瑶河仙芝”“野兰芝”“天祥甘露”“昌南雨针”等地方名优茶。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浮梁县境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9目84科261种,占全省陆生脊椎动物总数的40.1%。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有20余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颈长尾雉鳞甲目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猕猴短尾猴熊瞎子白鹇、鸳鸯、红腹锦鸡等。
植物
浮梁县有维管植物有189科674属1370种,据调查,木本植物有95科350种,主要树种有杉木王马尾松湿地松苦槠甜槠、栲树、栎类、枫香树香樟木木荷孟宗竹等。地被以铁芒萁茅根、杜鹃居多。山地的主要植被为乔木。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多杆香樟永瓣藤闽楠红楠三尖杉七叶一枝花等,现已登记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9余万株,其中古树名木群80余个,3万多株。
自然保护地
浮梁县现有批准建设的自然保护地16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
瑶里国家森林公园
瑶里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位于浮梁县东北部,保护地类型为森林公园,保护级别为国家级,管理机构为由瑶里镇政府代管,公园总面积447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3%,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景德镇玉田湖国家湿地公园
景德镇玉田湖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12月31日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2018年12月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验收正式批复成立,保护地类型为湿地公园、保护级别为国家级,管理机构为景德镇市玉田湖湿地公园管委会,整合优化前实际面积为400.02公顷,位于浮梁县境内的湘湖镇。主要保护对象为水库型湿地生态系统。
自然灾害
浮梁县是地质灾害易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崩滑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时段是4月至7月上旬的强降水集中时段、受台风暴雨或强对流天气影响延长至8~9月是崩滑流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地面塌陷可能出现区域主要是寿安镇、湘湖镇内等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易发区。森林危害中以松材线虫病、松毛虫、松茸毒蛾、萧氏松茎象等病虫害最为突出。浮梁县还是山洪灾害发生的重灾区,山洪出现频率高,季节性强,多发生于4~9月;有地域性,而且极易爆发,且点多面广。
2012年的8月8日至10日,由于南下的弱冷空气和台风“海葵”的共同作用,浮梁县境内急剧降水,全县的17个乡镇都遭遇了山洪,有12.66万人受灾,紧急的转移人口有3.07万人,1.41万公顷的农作物受到了破坏,导致5.27亿元的直接损失。2013年6月25日至28日,浮梁县境内都遭遇暴雨,导致多个乡镇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全县受“6.7”洪灾尚未完全恢复,再次遭到破坏,17个乡(镇)都遭遇山洪,有8.56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899亿元。2015年,浮梁县鹅湖镇桃岭村内松林村小组的松树遭到松材线虫病的侵害。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浮梁县辖10个镇,8个乡,政府驻地为浮梁镇平安街199-200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803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913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9%;乡村101201人,占总人口比重36.1%。全年出生人口2017人,出生率7.19‰;死亡人口1590人,死亡率5.67‰;自然增长率1.52‰。男性144933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1.7%;女性135401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8.3%。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为49835人,占总人口比重17.8%;16-59岁(含不满60周岁)182857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5.2%;60周岁及以上4764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7.0%;65周岁及以上32541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1.6%。
民族
历代县域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汉族,现有的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各乡镇,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锡伯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语言
浮梁地处江西省北部,与安徽省接壤,位于徽语、赣语的接合处,关于浮梁方言的归属,人们历来说法不一。目前较严谨的研究认为,浮梁方言跟徽语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受着赣语的影响,并有着自已的特点,所以把浮梁方言归为徽语、赣语之间的过渡方言更为合适。但是浮梁方言还有自己重要的特点如:分尖团音;有三套声母;有很特殊的儿化音系统,其内部的鹅湖话既有北方型的卷舌式儿化,又有南方型鼻音式儿尾。同时浮梁方言内部差异比较明显,特别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也有差异。浮梁方言内部没有权威方言,这跟浮梁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历史上地理交通比较闭塞有关。
宗教信仰
浮梁县宗教界先后有3人任县政协委员,一人任省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至2005年,全县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教派,宗教活动点103处,现有正式登记的宗教场所62处,未登记的聚会点41处。全县信教群众约15000人,其中佛教约10000人,天主教12人,基督教约5000人(基督教小群派约3700人,“三自”基督教约1300人)。
佛教
浮梁县佛教起源较早。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僧用创能仁禅寺;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僧玄创隆安寺;唐大中年间,僧幽公创宝积寺,宋僧佛印修戒于此。唐朝,县内有寺庵19座。元代庙宇被烧毁,明洪武后,寺庙得以重新修建,今景德镇的莲花塘就是以前的“和尚坞”。1978年后,国家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县域佛、道教活动场所和人数有所增加。至1993年,全县共有佛教点4个。现存寺庙有宝积寺,2012年有居士张少华者在原址重建宝积禅寺,建成后将交付佛协,寺院成立以僧人为主,信众参与的管理委员会,严格按“宗教事务条例”管理寺院。
道教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有屈蔺真人在河东群山立双溪观,宋宣和中敕赐匾额为大清源观,为浮梁县道教起源。嗣后,唐、宋、元、明、清各代创有道观共12座。民国,道教已趋没落,一些道观被挪作他用。民间有以“超度之人"‘‘祭祀孤魂”“赶鬼驱邪”为业的道士若干人,他们与龙虎山有渊源关系。解放后,所剩道观都陆续改作他用,县域内道教逐渐没落。
基督教
基督教曾为浮梁县最大的一个教派,基督教(新教)于1900年上海英籍牧师祝康宁和中国牧师王则久传入浮梁县。当时购买了景德镇(现景德镇市中山北路38号)一所民房作教堂,还在寿安乡(今寿安镇)建立了分堂。新中国成立前夕,有教徒400余名,当时耶稣教堂属鄱阳教区。1951年,英籍牧师回国,由教徒王三益主持教务,后由马仁帮等人组成执事会,共有教徒268人。教点发展到宝石、洪源、九龙、王港等乡村,教徒不断增加。“文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其活动一度转为地下,大革命结束后恢复了活动。1981年1月,景德镇市基督教协会会长彭茂武牧师到县域九龙山长滩茶场设立分堂,委任徐荣发为负责人兼讲道人,教徒发展到1000余人。此后教徒人数剧增,成为县域内最大的一个教派。1993年2月19日,制定了浮梁县基督教各教会暂行规章、浮梁县基督教聚会点试行准则、浮梁县基督教人教须知、信教群众“十不准”等4个规章制度,同时成立了浮梁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备领导小组,组长丁金池,组员9人。至1993年,全县共有基督教点24个,教徒约1500人。
经济
综述
浮梁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持续保持在景德镇市前列,曾获3次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并在2021年度位居全省三类县第2名、全市第1名。浮梁县经济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截至2022年已初步形成以现代陶瓷、通用航空、新材料为主导的“3+N”工业产业体系、以茶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体系,和以全域旅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2022年,浮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75亿元,比上年增长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048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9:52.1:35.0。
第一产业
浮梁县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是农业大县,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包括茶叶、油茶孟宗竹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茶叶为龙头,大米、竹业、中药材等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2年浮梁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54亿元,同比增长3.9%,排全市第1位;粮食种植面积28325.4公顷,比上年增加25.4公顷;其中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2.04万亩,增长2.8%,产量12.7万吨,增长1.8%;猪牛羊禽肉产量1.28万吨,增长4.9%;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3480公顷,增加133公顷,茶叶产量1.3万吨,增产9.2%。
茶产业是浮梁县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该县是中国茶叶百强县。截至2022年,浮梁县茶园总面积由10万亩增至20万亩,茶叶总产量从5千吨增至1.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由6.4亿提升到17亿元,年均增长11.5%,“浮梁茶”品牌效益不断提升,评估价值高达28.2亿元。
第二产业
浮梁县经济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截至2022年已初步形成以现代陶瓷、通用航空、新材料为主导的“3+N”工业产业体系。于2019年成功获批省级产业园区,2020-2021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截至2022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0%,共签约落户“5020”重点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额222亿元,工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浮梁县的工业以陶瓷产业为主,行业涵盖电子电器,汽车配件、锻铸、材料加工等,其中陶瓷产业为浮梁县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2023年,浮梁先进陶瓷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省级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浮梁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
第三产业
服务业是拉动浮梁县第三产业的主要动力,目前县域已初步形成以全域旅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浮梁县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截至2023年,浮梁县有国家AAAA级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以及十余个乡村旅游点。截至2023年,浮梁县接待游客达15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71亿元。同时发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其中高岭·中国村入选第二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省Ⅰ级智慧景区,此外还有《瑶里古镇》邮票首发式和11场“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专场活动。金融机构净增各项贷款38.78亿元,存款净增21.73亿元,存贷比达104%。
202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5亿元,同比增长4.5%,排全市第2位。其中商品零售13.91亿元,增长18.5%;餐饮收入1.53亿元,增长12.4%。实际利用外资5233万美元,同比增长10.2%。
经济功能区
浮梁产业园
浮梁产业园为省级产业园。根据“一园多区”的格局规划,园区总面积约12000亩,分为产业园、产业园一区(洪源工业基地)、产业园二区(湘湖工业基地)、产业园三区(寿安工业基地)、产业园四区(蛟潭工业基地)。2020年园区落户企业68家,其中投产43家,25家在建。浮梁产业园以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健康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集科研、生产、营销、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
其中浮梁产业园先进陶瓷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在江西省省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发展水平位居行业细分领域前列。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景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氧化铝陶瓷金属化高压直流电器陶瓷罩,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均全国排名第一。景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氧化铝陶瓷金属化管壳,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前三名,在江西省内排名第一,是国内知名品牌。江西中科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球最先进的5G集成电路生产车间,2022年总产值为33.3亿元,是全省外贸出口先进企业。浮梁产业园未来将以先进陶瓷为载体,继续加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力、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浮梁全县共有小学168所(含教学点144个)、初级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完全中学3所、高中2所(含民办1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77所。全县小学在校学生小学生16249人,初中生8640人,普通高中生5237人,职业高中生1786人,特校学生76人,在园幼儿7383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5%。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297人,初中专任教师768人,高中专任教师421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94人。
医疗健康
2022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32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拥有病床983张,其中,医院743张,乡镇卫生院240张。卫生技术人员110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17人,注册护士429人。
浮梁县人民医院
浮梁县人民医院(浮梁县中医院),位于县城步行街与高岭南路交叉口西南50米处,是浮梁县唯一一所中西并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县级医院。 现医院占地面积18364.8㎡,包括全新的手术室、ICU、妇幼一站式服务中心、血液透析室、内镜中心、体检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外科消化病区、呼吸感染科、心内科、小儿科骨科等。现编制床位299张,有各类技术人员301人,共有编制7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4人,初级职称195人。
文化事业
2022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三级图书馆1个,分馆5个,国有博物馆1个,美术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无线差转发射台站5座。有线电视用户2.33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在瑶里古镇开展多媒体超视景水陆瓷茶映秀《浮瑶映月》,以瓷茶文化为底蕴的自然人文实景舞台和高科技沉浸式夜游演艺项目。此外还有《幻乡·沧溪风华录》及“浮梁红·守千年”活动,助推中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浮梁县博物馆
浮梁县博物馆成立于1989年,隶属浮梁县文广新旅局,馆舍属当代建筑,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馆内现有藏品810件,珍贵文物80件,是一个集藏品展示、文物收藏、艺术博览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新概念博物馆。展示内容主要有序厅、先秦文明,瓷都摇蓝、名茶之乡四个版块,参观人数达8.0205万次。藏品以石、石斧、石刀、陶器等新石器时代的各种藏品和唐朝以来各种器物为主,镇馆之宝为湘湖洞口村出土的商周青铜器——。
浮梁县图书馆
浮梁县图书馆设有图书外借室、少儿阅览室等多个服务窗口,配备歌德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借阅机,馆藏图书5.36万册,年流通人次15.06万次,馆内开辟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专区,并开通线上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平台。
科技事业
2023年1-5月,浮梁县授权发明专利37件,现有有效发明专利42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07件;同时充分利用江西省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供需对接,已上传专利成果201个。截至2023年,浮梁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智慧茶园、茶叶智能化加工建设等项目入选全省数字乡村优秀创新案例。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全省率先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展开合作,“一种多色陶瓷马赛克釉浆过滤装置”等11项专利在上海技术交易所成功挂牌。
体育事业
2022年浮梁县举办运动会50场次,其中,省级以上1次,县级以上5次。参加运动员10万人次。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得6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有县级体育场馆一个,占地面积约57.69亩,建筑面积约27374平方米,共4层,建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有室内篮球场一个,共设有约4500个观众席位,还有室外篮球场一个及室外网球场八个,可满足大型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球类赛事承办。
人居环境
浮梁县2022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4%左右。全县地表水水质达到3类水标准,所有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全年优良天数为347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9.1%。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85.93;PM2.5平均浓度14ug/m3,位列全省第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1%,位列全省第6。
县域深入实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成立全国首家“两山”生态检察工作室,聘任161名“两山”生态观察员。鹅湖镇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建立“生态检察+碳汇补偿”协作机制,严格落实“两高”项目准入管理实施意见,有序推进“双控”“双碳”专项行动。截至2023年,浮梁县入选全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成功荣获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省级碳达峰试点城市、省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教学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浮梁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49339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参保人数为5749人,企业在职参保人数为43590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数为14727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4.4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60万人(含大学生6.1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1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8.44万人。同时浮梁县积极推进全省医保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县创建工作,构建“1+18+184+N”医疗保障服务体系,2022年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
交通
综述
浮梁县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地区“金三角”、长江中游经济区和京九铁路经济带结合部的中心地区,是赣皖浙毗邻地区的中心,江西省昌九景(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景上鹰(景德镇、上饶、鹰潭)“银三角”的联络部。交通发展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境内公路道路系统较为完善;主要铁路有皖赣铁路、衢九铁路昌景黄城际铁路,以及瑶里站(在建)、浮梁东站(在建)两个高铁站,浮梁县可以充分利用两个高铁站、六个高速路口和一个机场的交通优势,实现“半小时旅游交通圈”。
公路
浮梁县道路系统较为完善,济南—广州高速公路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在浮梁县的西南边境十字交叉而过,黄浮高速在其西北边境与济广高速相连,这三条高速在浮梁县设立的出入口有六个。另外,国道206纵贯整个浮梁县域,从北向南链接经公桥、蛟潭等重镇,省道302和304都与国道206相连,使得浮梁县的道路系统更加完善,但浮梁县路网整体呈西密东疏的趋势。截至2020年8月31日,浮梁公路分局共管养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305.389公里,其中,国道39.383公里,省道266.006公里。按道路等级划分,其中一级公路0.77公里,二级公路116公里,三级公路146公里,四级公路45公里。沥青砾石路面30.3公里、沥青砼路面184.2公里、水泥砼路面95.1公里。
铁路
浮梁县境内主要铁路有皖赣铁路衢九铁路昌景黄城际铁路。其中九景铁路西起九江,经景德镇东至衢州市,全线长333.3公里,在景德镇市境内长59公里。皖赣铁路是浮梁县另一个重要的对外交通选择,该铁路主要联系江西省和安徽两省,并与浙赣和宁铜铁路相连。昌景黄高铁在浮梁境内总长度49.4公里。全线建成通车后,对改善浮梁县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拉动浮梁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浮梁东站位于浮梁县东北部鹅湖镇,是浮梁县重要的高速铁路枢纽。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站区配套设置有公交车场、出租车场、旅游集散中心等换乘交通设施,并配套实施商业开发,形成以浮梁东站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站场规模为2台4线,正线两条,到发线两条,设置基本站台和侧式站台各一座。站房可容纳人数上限为800人,建筑设计以“瓷源茶乡·诗画浮梁”为设计理念。昌景黄城际铁路即将在浮梁设瑶里站,未来两个高铁站将给浮梁交通便利性带来质的提升。
航空
浮梁县目前有两个机场,一个是景德镇罗家机场,另一个是目前在建的景德镇市浮梁通用机场。
景德镇罗家机场,位于市区西北面的浮梁县洪源镇罗家村,离浮梁县城的距离大约为3千米,能全面辐射浮梁县域。机场始建于1959年,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扩建为4C级民用机场,其跑道全长2400米,宽45米,厚0.34米,停机坪设3机位,候机楼可供360名旅客候机,并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通讯导航设备。目前,景德镇机场已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厦门市昆明市青岛市西安市宁波市天津市海口市重庆市大连市等城市,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8万人次,景德镇市机场已经成为赣东北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
景德镇市浮梁通用机场位于浮梁县鹅湖镇高岭·中国村景区,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毕,于2月1日开始试运营。机场总占地面积268亩,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航站楼、塔台、机库、跑道、停机坪、特种车库撬式油罐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公共交通
长途客运是浮梁县市民主要的对外交通方式,浮梁县总共有9个长途汽车站,分别是位于县城区的浮梁汽车站,湘湖镇省道304附近的东流汽车站,鹅湖镇的锦东汽车站和鹅湖汽车站,蛟潭汽车站、兴田汽车站、经公桥汽车站、勒功和江村乡的汽车站。
人文
综述
浮梁县是“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曾创造了“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辉煌。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景德镇瑶里传统釉果制作技艺等分别被选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岭土”古矿遗址、浮梁县衙等选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拥有高岭-瑶里景区、古县衙景区、皇窑景区等国家AAAA级景区3个。截至2020年,浮梁县有1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以及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上文人名士辈出,曾出现唐朝制瓷高手霍仲初、陶玉。
文物古迹
浮梁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
浮梁双峰塔
浮梁双峰塔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勒功乡勒功村宝莲山双峰寺遗址左侧山坡上,因位于宝莲山两个山峰之间,故名“双峰塔”。是一座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的砖石佛塔。双峰塔为就地取材特别烧制砖,六角六面。外体五层以及底部须弥座和顶部刹座,共分七个部分,采用内体空筒式穿壁绕平座结构,应属砖体楼阁式佛塔。塔为六角五层,坐东朝西,是典型的弧身塔,外五层,每面各开六门洞,塔内外均置层砖叠涩挑檐。塔内壁、壁、佛龛、门洞面层以纸巾白灰粉刷饰面,饰以白色。双峰塔独特的弧身佛塔,具有较高的科学营造水平,塔内佛龛中的石雕佛像也具有一定艺术价值。
浮梁红塔
浮梁红塔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即历史上浮梁县县城西南角的太平坊。始建于宋代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原名“西塔”,又称“大圣宝塔”,后因受雨水侵蚀使塔身通体被外渗的红壤浆液染红,故又俗称“红塔”。据史料记载,由于此塔完全是靠和尚化缘捐款修造,并且完全靠人力建成,故修建耗时79年。该塔通高40.47米,七层六面,由须弥座、七级塔身和塔刹组成。塔身皆用大型青砖实砌,每层均用青砖叠砌出外挑平台,不设钩栏。塔身各层均设暗层,且建有楼梯供人登临,塔内累计14层。它采用内体空筒式穿壁绕平座结构,属砖体楼阁式佛塔。红塔被誉为“江西省第一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浮梁县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
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
浮梁使用水碓的历史悠久,伴随着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全过程。史书称“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即浮梁的古称。在浮梁境内,现存五代十国、宋、元以降的古瓷石矿矿坑、古窑址为数众多。清代蓝浦所著《景德镇陶录》称:“陶用泥土皆须采石制练。土人设厂采取,籍溪流为水碓之,澄细淘净,制如砖式,曰白不。”均为当时利用水碓生产瓷土的真实写照,如今在瑶里、鹅湖、庄湾、湘湖、寿安、三宝蓬等地仍有保留。
浮梁水碓由筒车、水槽、车轴、碓桯(杆)、碓锤、碓臼组成。建造主要工序包括:由用户与工匠共同商定水碓形制;选址在水量充沛又不易遭受洪水冲击的河(溪)岸;选料用松属制作水车、车轴和碓臼,用质地较硬的杂木做其他构件;最后以一至多名木工为主,先分别制作构件,然后安装建造,需4个工匠耗时二十多天可完工一个直径4米的水碓。
浮梁珍珠灯
民间舞蹈《珍珠灯》始称《五谷丰登灯》,历经一千余年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北宋赵恒年间,改用皇帝所赐之名《珍珠灯》,为维护其严肃性,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三个晚上舞灯。《珍珠灯》因是皇帝赐给潭口村全体村民的御用灯彩,只有潭口村村民享此荣耀,规定灯彩只能在本村舞,不得出村庄。
《珍珠灯》由乐队、头灯、珍珠灯、半副銮驾灯、板凳灯组成。乐队,由大小唢呐各两个和一套锣鼓组成;头灯,是一盏竹制灯架,外形似宫灯形状的灯,上书金色“国泰民安”四个大字,由本村威望最高的老人戴礼帽,穿长袍持灯,在灯队前举灯前导;珍珠灯即由形似华盖的整棵竹子做成,一般取十二节,闰年取十三节,顶端有一写“五谷丰登”四字的长方形灯笼,竹丫上挂满365支香火,祝愿人们一年365个日子平安幸福,远望灯如珍珠闪烁,祈福人们生产生活风调雨顺;半副銮驾灯是由大刀、铜锤、斧灯各两盏组成,由村中六名青壮年高举,显皇家威严。板凳灯(又名朝天凳)由三十六条板凳,七十二盏灯组成,它寓意着皇家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景德镇瑶里传统釉果制作技艺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釉果则是配制瓷釉的主要原料,通过对类似瓷石矿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的碾碎、淘洗、沉淀、凝固而成。瑶里农户利用当地盛产的矿石手工制作釉果,该技艺历史悠久,遍布高岭、绕南、白石塔、长明等村落。
釉果的手工制作主要有清洗矿石、破碎矿石、舂碓、起碓、淘洗、沉淀、凝固、釉果成型的几个步骤。釉果制作的工具包括水碓、水池(用于淘洗、沉淀、凝固釉浆)、碓耙、渣耙、淘洗耙、簸箕、果模、整果板、挑箩。
饮食
浮梁县饮食继承了江西省菜系追求鲜嫩,重咸鲜且喜辣的地域习惯,《清稗类钞》中“滇、黔、湘、赣、蜀人嗜辛辣品”的描述也印证了辣椒在江西人民饮食中的重要地位,浮梁特色菜肴有河鲜鱼、腌菜烧肉、腊肉炒水蕨等。浮梁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因此浮梁以大米为食材,创作了许多独特的风味小吃和特色菜肴,如碱水粑冷粉蒸米粑等。
碱水粑
碱水粑在浮梁民间又称为“糕”,因兑入了稻秆烧灰过滤后的水,故称“灰水糕”。做法是以大米磨浆,掺以碱水,用特制粑筛猛火蒸熟,厚约10厘米。 碱水粑口感较硬,颜色如牛筋鞋底,食用时切成薄片,切成薄片以本地烟熏腊肉、大蒜等烹炒,食之有浓厚的碱香、口感韧滑爽口。
碱水粑除了用作家中待客的点心外,因为方便携带,还一度成为上山或去距家较远的农田劳作必备的干粮。据传,南宋岳飞曾率岳家军驻九江、湖口县抗金,岳家军用碱水粑充作行军干粮,至今仍有民俗音乐相传:古老旸府寺,留有岳飞字,送君碱水粑,精忠保国家。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转战浮梁时,浮梁百姓也曾以此品慰劳太平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浮梁许多农户曾以此品慰劳转战浮梁的中国工农红军和在山区坚持革命斗争的红军游击队。
冷粉
浮梁冷粉与其他粉有两个不同之处,一是粉条比较粗,直径约有0.5厘米左右;二是拌料丰富,一般有湿腌菜、桔子皮、豆豉西亚火葱辣椒酱酱油、蒜、姜等。当地居民一般在闲暇时就将粉和拌料皆准备就绪,用时只需把粉条放进开水浸泡片刻,即可捞出配以调料食用。
饺子粑
浮梁饺子粑一般被当地居民作为早餐和夜宵食用。主要制作手法是在大米磨粉制皮后,包上各类的馅料,放到蒸笼里蒸,馅料透过薄皮隐约可见,也可在蒸后再用油小炸。饺子粑有辣的和不辣的两种口味,辣味一般是用萝卜丝做馅,不辣的则是用韭菜、鸡蛋做馅,此外还有豆腐干馅和豆芽馅等多样品种。
河鲜鱼
浮梁河鲜鱼一般取材自当地山间清水小鱼,稍作晾晒后油炸,再加冷水煮10-20分钟,调料一般配生姜、大蒜、红辣椒,口味鲜嫩。
习俗
浮梁各个村落一年三节,春社秋社、娶亲嫁女、安葬祭祖、架梁进屋都有其自有的一套风俗。
节庆习俗
浮梁县春节是从农历头年的腊八节“打扬尘”开始算起的,一直从腊月二十四起至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期间农户无论贫富,都穿一身新,正月初一不出门,家中由男人掌厨,从初二开始拜年,直至元宵举行灯会。每年正月都扎灯、迎灯,正月初二起灯,元宵烧灯。舞灯以后,百事平安,人丁兴旺。
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又称“关公磨刀日”。人们举办关帝庙会,祈求关帝显灵,逐魔消灾,普降甘霖。
节气风俗
清明前后三天,村中当事人推荐出德高望重的代表领队,乘坐彩船,带足祭品,前往祭拜始祖迁公。祭拜期间,实行三戒,即戒色、戒酒、戒荤。
立秋后,天大旱祈雨,需择吉日到山脚请石佛老爷坐竹轿,鼓乐侍候,送至一向阳石壁上晒日头。晒至石佛老爷冒出汗珠(石头上出水),祈求天降大雨。
婚嫁习俗
浮梁地区婚配嫁娶需先由媒人推荐介绍,再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中排列的天干地支(四柱)称作“生辰八字”,再又根据阴阳五行生克制进行“合八字”,八字吻合即可。婚宴酒菜有“一荤一素、葱蒜酒宽;荤素搭配、千丁万代”之说。此外还有新娘茶、回门茶一说。浮梁旧俗,新婚三日不分大小,而且要喝“新娘茶”。新娘首次叩见公婆时,要敬新娘茶,公婆接茶品尝后会回赠红包。其他亲朋族友三天内到新娘家,也要新娘自己烧水冲茶斟茶。目前在浮梁乡下,一直还保留着喝新娘茶的习惯。回门茶是新婚夫妇在结婚三日后,中午设茶酒之筵,表示希望女儿嫁出后常回娘家探望。
饮茶习俗
在茶俗方面,因为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己经融入到了浮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传下了“吃早茶”,“浅茶满酒”,“饭后一杯茶”等民俗。据黄崇焘《浮梁茶叶宝鉴》和《漫话浮梁茶文化》:浮梁民间有待客茶、回门茶和庆节茶等习俗,待客茶指有一定规矩的客来敬茶,回门茶指新婚夫妇婚后三日回娘家女方家长摆上的茶酒之筵,庆节茶指重要节日亲人在一起饮茶吃茶点。此外还有节庆茶一说,在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之早晨,都要摆上各类茶点以示怀友、忆旧、庆祝等意。在老人寿庆之时的早餐,称“吃早茶”;除夕之夜,围炉喝茶吃茶点,坐以待旦喝“守夜茶”。
艺术
采茶戏
浮梁戏剧有采茶戏,是由采茶歌和采茶灯发展而来。茶农茶季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采茶灯,最终发展成有故事情节的采茶戏。郑廷桂在《陶阳竹枝词》中写道:“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上会,酬神包日唱单腔。”词中单腔就是采茶戏,由于没有任何弦乐伴奏,表演形式单调,所以称之为单腔。
采茶歌
自古以来,浮梁一直作为茶叶的重要产区,因此也传承了大量的采茶歌。采茶歌源于茶农上山采茶时的口头创作,并在口头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工完善。清代郑凤仪在《浮梁竹枝词》中写道:“孟宗竹编篱松径遮,雨前同出摘山茶属采茶歌罢茶将老,鬓边斜插野茶花。”浮梁著名的采茶歌有《采茶忙》《十二月采茶》等。歌曲的内容清晰的表达出了采茶人忙碌时候的画面以及丰收时期的愉悦心情。
地方特产
浮梁大米晶莹光滑,透明或半透明,长粒形,垩白少。米饭形色洁白软滑,味微甘,冷不回生。同时浮梁大米满足垩白度≤4%,直链淀粉14.1%-15.9%,胶稠度≥116mm,蛋白质≥7.1%的内在品质,浮梁大米符合GB/T 1354《大米》的要求。2010年浮梁大米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浮梁茶具有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干、湿、翠、绿,叶底明亮等特色。浮梁茶水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高于其它茶,除饮用还有较大的药用和餐用价值,有浮梁茶“三味入药”之称。浮梁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至唐朝,茶叶加工和贸易开始兴盛,唐王敷《敦煌变文集》中记述:“浮梁,万国来求。”中唐元和年间,浮梁已是赣北、皖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元和八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名著《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亲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浮梁县1997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7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单位。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浮梁县有2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磻溪镇传统村落、沧溪传统村落、严台传统村落、瑶里镇传统村落和高岭传统村落。
沧溪传统村落
沧溪村是宋代以来赣皖交界处具有代表性的村落之一,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拥有璀璨的人文景观、古朴的民居建筑,其中明清古建筑60幢,古桥3座,古街巷6条,古祠堂旧址4处,古井30眼,古凉亭6座,古油坊2栋。据《浮梁县旧志》载,沧溪村始建于东汉,盛兴于唐朝。僖宗乾符年间,大将军朱迁奉旨率部追剿叛军,屯兵浮梁朱家营,后举家迁徙定居沧溪。于是,沧溪在设计科学的排涝系统下因水而荣、因水而动。茶叶是当地的传统产业,清末民初村内曾有六家茶号,出过以创办“源馨昌”“恒德昌”茶号的朱贻泽、朱佩泽为代表的大富茶商。沧溪先后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入选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
严台传统村落
严台村,旧时叫严溪,地处赣皖交界处。据记载,严溪村起源于东汉光武年间(公元25—56年),至今有近2000年历史。当地还流传着东汉高士严子陵在此隐居的故事:相传东汉名士庄光为远离政治隐居深山之中,也为避光刘彻讳,便改名为严子陵。他经常到溪边钓鱼,严溪因而得名。严氏迁走后,江氏祖先分迁至此。因仰慕严子陵的高风亮节,江氏始迁祖改称严溪为严台。严台村是由140余幢古民居、一幢宗祠、两座古石拱桥、一处古油坊、一座山门、数座石碑、40余街巷构成的古民居建筑群。村内现有徽派建筑古建140多幢,多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严台村历史上茶号林立,祁峰山桃树坞古茶树群被列入市级保护区。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截至2023年,浮梁有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沧溪历史文化名村、严台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
瑶里传统村落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瑶里村位于景德镇东北端,因瓷业兴盛而闻名,在当地被誉为“瓷之源”,这里的茶业同样兴盛,被称为“茶之乡”。2014年,瑶里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水土宜陶”,瑶里自古盛产瓷石等制瓷原料,早在唐朝中叶,就成为古代景德镇陶瓷的重要发源地,被称为“瓷之源”。至宋代,瑶里制瓷业渐近顶峰,有瓷窑近百座,是当时景德镇的三大窑区之一。元明清时期,大量陶瓷产业和熟练窑工集中到景德镇。瑶里转而成为陶瓷的原料产地,以生产釉果为主。明代,瑶里镇还成立了一个专司釉果生产的管理机构——釉所。
除了“瓷之源”,瑶里也是“茶之乡”。瑶里处于黄山余脉,自古就出产优质茶叶,是浮梁茶的主产地。瑶里人历来从事茶叶的种植和生产,瓷业和茶业的兴盛带动了人口的集聚和商贸的发展,农人劳作在此,商人交易在此,旅人游憩在此——“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熙熙乎称盛观矣。”青山绿水边,瑶里一度成为商贸繁华之地。如今茶叶依然是瑶里的特色产业
瑶里有230多座明清时期的老屋,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建筑,其中最为宏大的是程氏宗祠,如今被改为瑶里博物馆,陈列着宋斗彩、元青花等各式瓷器。
风景名胜
综述
浮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高岭-瑶里景区、古县衙景区、皇窑景区等国家AAAA级景区3个,双龙湾、严台、礼芳、天宝龙窑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有沧溪、进坑、向阳公社等十余个乡村旅游点。此外,浮梁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中国传统村落1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形成了以高岭·瑶里景区和古县衙景区为龙头,沧溪、严台、礼芳、进坑等特色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景点为主体,双龙湾、王港杨梅园、丽景农业生态公园、江村茶园、新平茶园等休闲农业与旅游体验基地并存的旅游发展格局。截至2023年,浮梁县接待游客达15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71亿元。
重要景点
高岭-瑶里景区
瑶里镇,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距景德镇城区50公里,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村和宏村)的中心,早在唐朝中叶时,境内高岭村就已经是是古代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因此也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
景区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森林茂密,有自然景点汪湖生态游览区和梅岭休闲度假区。同时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下,景区既有体现徽派“三雕”艺术的狮冈胜览、程氏宗祠,还原古时的风貌明清商业街和古道,还有展现封建家族礼仪思想的进士第;此外还有瑶里镇特色的灯彩、地戏等人文景点。开国元帅陈毅也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景区内也有再现革命斗争历史的陈毅旧居、抗日动员大会会场、红军游击队驻址等景点。
瑶里风景名胜区集山岳、林海、瀑布、峡谷等自然风光和古镇、古窑址等人文景观为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古县衙景区
浮梁县衙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江西东北部,距景德镇市8公里。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县衙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在东、中、西轴上,呈三列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现存浮梁县衙,是修复后中轴线上的六组古建筑,南至照壁、北至后院北围墙,东、西两侧以衙院围墙为界,占地2356.97平方米。
古县衙景区内有保存完好的五品古县衙、宋代佛塔浮梁红塔、古城门楼、千年瓷坛、千禧良缘广场、魁星楼、明清官窑(中国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大瓷商》拍基地)、浮梁茶馆、中原地区最古老的天文计时仪器—“土圭、圭表、日晷”以及千年古井—“汤公井”。目前景区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推出了光影秀、“浮梁道春秋”递进式穿越巡演、汉服秀和国潮音乐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同时还有独具特色的升堂审案表演和古代县官出巡、当一天县官、宣讲圣谕、射箭、DIY陶瓷等活动。浮梁县衙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被誉为“江南第一衙”。又因浮梁县属于上邑,其县衙的建筑规制也较高,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县衙”。
皇窑景区
景德镇皇窑景区占地210多亩,地处景德镇陶瓷发祥地的南河之滨;南、北邻近盈田、白虎湾等唐、五代十国、宋、元窑址,毗邻景德镇陶瓷大学。园区分6个院落:有全面展示御窑传统制瓷工艺的宋、元、明、清作坊;有规模化的现代高新技术制瓷生产线;有皇窑陶瓷文化研究院、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古陶瓷鉴定咨询服务部、古陶瓷鉴定高级研修班、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有全国知名书画家陶瓷创业园;有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陶瓷专业大学生实习基地、有美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孵化基地、有全国中小学生陶吧夏令营营地;有儒、道、佛陶瓷艺术创作与展示区。皇窑景区是一个全景再现、活态传承、真实演绎历代皇家御窑制瓷技艺为核心内容的皇窑陶瓷文化旅游景区。
著名人物
浮梁历史上人才辈出,出现过“一王二候三尚书,六位宰相执七待郎,三百进士名金榜,四千学子遍五州”的喜人成果,历史上,许多名人如柳宗元、白居易、苏轼汤显祖、郭沫若、陈毅等都涉足过浮梁。
重要荣誉
2017年9月,授予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2020年1月,江西省水利厅授予浮梁县“2019年度江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1月,登上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73。
2020年7月,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8月,入选江西省双拥模范县。
2020年10月,入选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6月21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11月,入选第七届江西省文明城市候选公示名单。
参考资料
查询.中国民政部.2023-09-21
自然地理.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江西省地图册.江西省自然资源厅.2023-11-20
景德镇市地图.江西省自然资源厅.2023-11-20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21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28
浮梁县2022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县情介绍.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信息公开指南.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景德镇机场简介 .景德镇机场.2023-09-21
浮梁县:千年古县绽放时代光芒.景德镇市人民政府.2023-10-30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10-20
江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10-20
历史文化.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浮梁:悠悠茶香讲述绿色转型.景德镇市人民政府.2023-10-19
资源物产.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江西省探明浮梁县朱溪钨铜矿为世界最大钨矿.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3-11-06
大灵猫与小灵猫.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省生物研究所.2023-11-2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3-12-02
瓷源 茶乡 林海:江西瑶里.人民周刊网.2023-11-20
程新宇.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张汉坤.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人口民族.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浮梁县宝积寺.江西佛教官方网.2023-10-20
美丽江西再展新图景.新华网.2023-10-30
特色产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2023-10-29
浮梁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县域.2023-11-20
浮梁县人民(中医)医院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3-10-30
千年古村体验沉浸式穿越之旅.中国经济网.2023-11-20
浮梁县博物馆.江西省文旅厅.2023-10-30
浮梁县博物馆.国家文物局.2023-10-30
汗水铺筑康庄道 优质服务惠民生.中国江西网廉政频道.2023-11-14
迎来“高铁时代”的景德镇.大江网景德镇频道.2023-11-20
霍仲初.浮梁名人.2023-09-21
陶玉.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2023-10-20
浮梁民间舞蹈《珍珠灯》传承千年文化.大江网景德镇频道.2023-10-20
浮梁县潭口村:舞起《珍珠灯》闹元宵.记录小康工程:江西数据库.2023-10-20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2023-10-20
碱水粑——“瓷都”最“硬”的美食.中国旅游新闻网.2023-10-29
浮梁茶俗.浮梁茶官网.2023-10-31
浮梁大米.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查询系统.2023-10-28
浮梁茶.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3-10-28
村落名录.传统村落网.2023-11-20
走进沧溪 感受传统历史文化.江西文明网.2023-10-20
江西浮梁:严台古村.凤凰网.2023-10-20
4A瑶里风景名胜区.景德镇市人民政府.2023-10-20
浮梁县:千年古县绽放时代光芒.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10-17
浮梁古县衙.景德镇市人民政府.2023-10-20
4A浮梁古县衙.景德镇市人民政府.2023-10-20
4A皇窑景区.景德镇市人民政府.2023-10-17
何召一.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王仲舒.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金君卿.浮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新闻浏览.小康杂志社.2023-10-17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秦朝至南北朝时期
隋唐至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地层
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水利
土壤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植物
自然保护地
瑶里国家森林公园
景德镇玉田湖国家湿地公园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民族
语言
宗教信仰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功能区
浮梁产业园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医疗健康
浮梁县人民医院
文化事业
浮梁县博物馆
浮梁县图书馆
科技事业
体育事业
人居环境
社会保障
交通
综述
公路
铁路
航空
公共交通
人文
综述
文物古迹
浮梁双峰塔
浮梁红塔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
浮梁珍珠灯
景德镇瑶里传统釉果制作技艺
饮食
碱水粑
冷粉
河鲜鱼
习俗
节庆习俗
节气风俗
婚嫁习俗
饮茶习俗
艺术
采茶戏
采茶歌
地方特产
传统村落
沧溪传统村落
严台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瑶里传统村落
风景名胜
综述
重要景点
高岭-瑶里景区
古县衙景区
皇窑景区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