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是
鲁迅读了《京报副刊》载崇轩(
胡也频)写给编辑
孙伏园的信《雷峰塔倒掉的原因》之后有感而发,于1925年2月6日创作的一篇杂文,最初发表于《
语丝》周刊第15期(1925年2月23日)。
作品原文
从崇轩先生的通信②(二月份《京报副刊》)里,知道他在
轮船上听到两个旅客谈话,说是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
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一个旅客并且再三叹息道: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呵!
这消息,可又使我有点畅快了,虽然明知道幸灾乐祸,不象一个绅士,但本来不是绅士的,也没有法子来装潢。
我们中国的许多人,——我在此特别整重声明:并不包括四万万同胞全部!——大抵患有一种“
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而且,“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早不在“!”形惊叹亡国病菌③之下了。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④,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现在西湖十景可缺了呵!“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⑤,九经固古已有之,而九景却颇不习见,所以正是对于十景病的一个针砭,至少也可以使患者感到一种不平常,知道自己的可爱的老病,忽而跑掉了十分之一了。
但仍有悲哀在里面。
其实,这一种势所必至的破坏,也还是徒然的,畅快不过是无聊的自欺。雅人和信士和传统大家,定要苦心孤诣巧语花言地再来补足了十景而后已。
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
让-雅克·卢梭、斯谛纳尔、
弗里德里希·尼采、
列夫·托尔斯泰、伊孛生等辈,若用勃兰兑斯的话来说,乃是“轨道破坏者”。其实他们不单是破坏,而且是扫除,是大呼猛进,将碍脚的旧轨道不论整条或碎片,一扫而空,并非想挖一块废铁古砖挟回家去,预备卖给旧货店。中国很少这一类人,即使有之,也会被大众的唾沫掩死。
孔子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但可惜太聪明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⑥,只用他修
春秋的照例手段以两个“如”字略寓“俏皮刻薄”之意,使人一时莫名其妙,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他肯对子路赌咒,却不肯对鬼神宣战,因为一宣战就不和平,易犯骂人——虽然不过骂鬼——之罪,即不免有《衡论》⑦(见一月份《
晨报副镌》)作家TY先生似的好人,会替鬼神来奚落他道:为名乎?骂人不能得名。为利乎?骂人不能得利。想引诱女人乎?又不能将
蚩尤的脸子印在文章上。何乐而为之也?
孔子先生是深通世故的老先生,大约除脸子付印问题以外,还有深心,犯不上来做明目张胆的破坏者,所以只是不谈,而决不骂,于是乎俨然成为中国的圣人,道大,无所不包故也。否则,现在供在圣庙里的,也许不姓孔。
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中国如
十景病尚存,则不但
让-雅克·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
然而十全停滞的生活,世界上是很不多见的事,于是破坏者到了,但并非自己的先觉的破坏者,却是狂暴的强盗,或外来的蛮夷。⑧早到过中原,五胡⑨来过了,蒙古也来过了;同胞
张献忠⑩杀人如草,而满州兵的一箭,就钻进树丛中死掉了。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外寇来了,暂一震动,终于请他做主子,在他的刀斧下修补老例;内寇来了,也暂一震动,终于请他做主子,或者别拜一个主子,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再来翻县志,就看见每一次兵之后,所添上的是许多烈妇烈女的氏名。看近来的兵祸,怕又要大举表扬节烈了罢。许多男人们都那里去了?
凡这一种寇盗式的破坏,结果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
但当太平时候,就是正在修补老例,并无寇盗时候,即国中暂时没有破坏么?也不然的,其时有奴才式的破坏作用常川活动着。
雷峰塔砖的挖去,不过是极近的一条小小的例。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完全的即很不多。但其毁坏的原因,则非如革除者的志在扫除,也非如寇盗的志在掠夺或单是破坏,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也肯对于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个创伤。人数既多,创伤自然极大,而倒败之后,却难于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谁。正如雷峰塔倒掉以后,我们单知道由于乡下人的
迷信。共有的塔失去了,乡下人的所得,却不过一块砖,这砖,将来又将为别一自利者所藏,终究至于灭尽。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
雷峰塔也会再造的罢。但将来的运命,不也就可以推想而知么?如果乡下人还是这样的乡下人,老例还是这样的老例。
这一种奴才式的破坏,结果也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
岂但乡下人之于雷峰塔,日日偷挖
中华民国的
方柱石的奴才们,现在正不知有多少!
瓦砾场上还不足悲,在瓦砾场上修补老例是可悲的。我们要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我们应该知道他和寇盗奴才的分别;应该留心自己堕入后两种。这区别并不烦难,只要观人,省己,凡言动中,思想中,含有借此据为己有的朕兆者是寇盗,含有借此占些目前的小便宜的朕兆者是奴才,无论在前面打着的是怎样鲜明好看的旗子。
注释译文
本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
语丝》周刊第十五期。
②崇轩的通信,指刊登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京报副刊》第四十九号上的
胡也频给编者
孙伏园的信《雷峰塔倒掉的原因》。信中有如下一段话:“那
雷峰塔不知在何时已倒掉了一半,只剩着下半截,很破烂的,可是我们那里的乡下人差不多都有这样的
迷信,说是能够把雷峰塔的砖拿一块放在家里必定平安,如意,无论什么凶事都能够化吉,所以一到雷峰塔去关瞻的乡下人,都要偷偷的把塔砖挖一块带家去,——我的表兄曾这样做过的,——你想,一人一块,久而久之,那雷峰塔里的砖都给人家挖空了,塔岂有不倒掉的道理?现在雷峰塔是已经倒掉了,唉,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啊!”
胡也频,即胡也频,当时是《
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的编者之一。
③亡国病菌:当时的一种奇怪论调。一九二四年四月《心理》杂志第三卷第二号载有
张耀翔的《新诗人的情绪》一文,把当时出版的一些新诗集里的惊叹号(!)加以统计,说这种符号“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认为这是消极、悲观、厌世等情绪的表示,因而说多用惊叹号的白话诗都是“亡国之音”。
④十番:又称“十番鼓”,“十番
锣鼓”,由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的一种套曲。流行于
福建省、
江苏省、
浙江省等地。据
清代李斗《扬洲画舫》录卷十一记:十番鼓是用笛,管,箫,弦,
提琴,
云锣,汤锣,目鱼,
檀板,
大鼓等十种乐器更番合奏。
⑤“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语见《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意思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项应做的事。这里只取“经”“景”两字同音。
⑥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时鲁国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述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语见《论语·八》。他曾修订过《
春秋》,后来的经学家认为他用一字褒贬表示微言大义,称为“春秋笔法”。他对弟子
仲由赌咒的事,见《论语·雍也》:“子见
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按南子是
卫灵公的夫人。
⑦《衡论》:发表在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晨报副刊》第十二号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署名TY。他反对写批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这种人(按指写批评文章的人),真不知其心何居。说是想赚钱吧,有时还要赔子儿去出版。说是想引诱女人吧,他那
朱元璋的脸子也没有印在文章上。说是想邀名吧,别人看见他那尖刻的文章就够了,谁还敢相信他?”这里是
鲁迅对该文的顺笔讽刺。
⑧猃狁: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周朝称猃狁,
秦汉时称匈奴。
姬诵,
姬静时都曾和他们有过战争。
⑨五胡:历史上对匈奴、、鲜卑、氐、羌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
⑩
张献忠(1606-1646)延安柳树涧(今
定边县东)人,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崇祯三年(1630)起义,转战陕、豫各地;崇祯十七年(1644)入川,在成都建立
大西;清顺治三年(1646)出川,行至川北盐亭界,猝遇清兵,于凤凰坡中箭坠马而死。旧史书(包括野史和杂记)中多有关于他杀人的夸大记载。
作者简介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清代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
绍兴市府
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原名周树人,后来在
南京市求学时学名为“周樟寿”,字
豫山、豫亭、豫才。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二弟周作人,三弟
周建人,合称为“
周氏三兄弟”。
周令飞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
日本进
东京的
东京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弃医从文(详见《
藤野先生》一文),回国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
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
摩罗诗力说》《
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
阿尔方斯·朱安。1909年,与其弟
周作人一起合译《
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
杭州市、
绍兴市等地担任教师。
辛亥革命后,
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
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
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
呐喊》《
彷徨》,杂文集《坟》《热风》《
华盖集》《
而已集》《
二心集》,散文诗集《
野草》,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又名《往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
阿Q正传》。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
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
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
广州市,在
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
上海市,开始与其学生
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
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
中国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
野草》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
而已集》《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
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
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
莽原》《
语丝》《奔流》《
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国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整理《
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
小说旧闻钞》等。其中《
鲁迅全集》中的《
社戏》被列入
上海教育出版社,《
风筝》被列入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课本。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因
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
周令飞遗体移葬
鲁迅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鲁迅被誉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