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研究
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史文章的半月刊。由
陶希圣(时任
北京大学教授)主编。1934年12月1日创刊﹐上海新生命书局出版发行。自第一卷一期起(每半年十二期为一卷)至第六卷一期止,共出版六十一期。1937年7月1日第六卷一期出版後即停刊。後在台湾于1971年复刊,改为月刊。
《食货》在中国社会史论战及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背景下问世。陶希圣声称该刊的宗旨是﹕集合正在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史尤其是正在集这种史料的人﹐把他们的心得﹑见解﹑方法﹐以及随手所得的问题﹑材料披露出来。
陶希圣提倡读书﹐提倡一点一滴地蒐集史料﹐强调理论和方法非先取得充分的史料﹐不能证实﹐不能精致﹐甚至不能产生。《食货》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各方面的重视﹐对当时及以後中国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影响。
1934年12月1日,在陶希圣的努力下,以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名义创办的《食货》半月刊由上海新生命书局发行。刊物原名《史心》,后受正史中“食货志”的启发,取名《食货》。
据《食货》第3卷1期记载,当初《食货》“顶先每期只印两千份,打算发出一千五,留五百预备作合订本,供给将来的需要。创刊号发出后一星期,发行人被迫再版一千。到了第一卷五六期,发行人便每期印四千,发出三千三,赠阅‘食货’会员两百,留下五百份作合订本”。一份学术刊物,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就形成这样的发行量,在1930年代不能不说是相当可观的了。
大夏大学的
梁园东,曾致信
陶希圣说:“《食货》在大夏为最风行之读物,大夏出有《历史社会论文索引》,对《食货》论文几无篇不索,可见同学等之爱好。”晚年的钱穆亦回忆说:“时(顾)颉刚在燕大办一《
尚书·禹贡》,陶希圣在
北京大学办一《食货》,两杂志皆风行一时。”
关于民国时期对新史学的发展起有关键性作用的
学术期刊,美国密西根大学历史系的张春树认为是1926年6月开始发行的论文集型的学刊《
古史辨》、1927年11月开始刊印的《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10月刊行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4年3月发行的《禹贡》半月刊和1934年12月创始刊的《食货》半月刊。对于这几个学刊的
历史学贡献,张春树概括了四个方面:“(1)扩大国史研究之领域与资料之范围;(2)开拓历史解释之架构与范畴;(3)加深史学分析之角度与幅度;(4)养成众多之具高度史才、史学、史识并多具科学分析方法之青年史学家。总其成果,便是引导
中原地区之史学研究进入以境域,为近代中国史学标界立基。”
此外,
日本东洋史的研究领域,也受到《食货》的影响。《食货》每期约有60%销到日本,成为日本研究中国史学者的必读之刊。
陶希圣的一些著作也相继被译成
日语或英文。所以有日本学者赞誉陶希圣主编《食货》时期,为“陶希圣时代”,此后又称陶希圣为“中国社会史开山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