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县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县
金门,旧名语洲,又名仙洲,明初改今名 ([紫峰文集],作吴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腾景”之美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县,位于东经118°33′和北纬24°44′,位于福建东南沿海,西与厦门市相望,距厦门最近处不到2千米,东距台湾台北市直线距离约329千米。金门县土地面积151.656平方千米,由金门岛(主体)及周边的小金门岛二胆岛大胆岛等大小共计12个岛屿组成,下辖3镇2乡,人口约13.1万人(2015年)。
金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地貌为起伏的花岗石地貌,是在花岗岩石体基础上,各种外动力形成的形态特殊的地貌类型。对金门的开发依据可考的史料始于晋代,根据清代金门志》的记载,晋代共有苏、陈、吴、蔡、吕、颜六姓家族因躲避战祸移居金门。李适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为牧马监地,五代十国时编入泉州市属尾。1915年1月,正式设县,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称“金门”,隶属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2月,启动金门—厦门市航海线,开始“小三通”。2023年2月6日,金门县议会成立“跨党派问政联盟”及“无党籍联盟政团”,在县长陈福海见证下,共同发表金门成为“永久非军事区”等4大宣言,期望金门能从此远离无情战争的梦魇,确保乡亲生命财产平安。
金门近年来发展很快,人均GDP为7万人。2001年金门开始和大陆之间通商、通航、通邮,俗称“小三通”。在2010年之后,台商和陆商纷纷到金门投资,基础建设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完善起来。金门就业人口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1972年时为45.7%,1994年时为34.8%,第一产业人口仍占就业人口1/3强,但至2002年时降至8%,2006年更低至5.9%。从事第二产业人口比例,1972年时占8.9%,1994年时15.6% ,2006年时仍仅为23.6%。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1972年时为45.5%,1978年时达50.3%,1999年时为49.6%,至2006年时又上升到70.5%。其原因主要是大陆开放观光旅游与“小三通”后,观光旅游业蓬勃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增加所致。第三产业目前已升为金口县经济命脉。
金门县属于闽南地区文化区,当地居民在语言、饮食、习俗、建筑等方面与泉州市厦门市等地基本相同。金门无客运铁道,仅有盐场搬运用铁路(已消失),岛内倚赖公路,岛际则为水路。金门水头码头为“小三通”指定港口,与厦门五通码头间有定期航线,泉州泉金码头也可以到达金门,也是一个“小三通”航线。由于地处重要位置,金门中南部地区也有一个小型机场,目前有往台北市台中市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澎湖各航线。
辖区内有金门县政府旧址、旧金城、邱良功墓等文物古迹,还有贡糖、高粱酒、菜刀等地方特产,同时有蛋狗和广东粥等等特产美食。
名称来历
金门旧称“语州”“仙州”“仙乡”,另有“语江”、“岛”、“浯海”、“沧语”诸称,并享有“贵岛”和“海滨邹鲁”的美誉,由于孤悬于海中,每为海盗倭寇肆虐之所,直到朱元璋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为防御倭寇侵扰,始于岛上构筑城池,因其内捍漳厦、外制台澎,实具“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势,而取名为“金门城”,从此便以“金门”为名。并于岛上筑三座塔作为航海标志,今旧城南尚余文台佛塔。另.说则是“明代因岛之形若金锭,且扼闽南地区门户,故称金门”。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汉族移民对金门的开发依据可考的史料始于晋代。根据清代金门志》的记载,晋代共有苏、陈、吴、蔡、吕、颜六姓家族因躲避战祸移居金门。
隋代至宋代
天宝贞元十九年(803年),朝廷在泉州市设置五个牧马场,浯洲为其中之一,陈渊任牧马监,此为金门岛上设置行政机构之始。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萧十二姓随陈渊入岛开垦,陈渊因此而被尊为“开浯恩主”。王审知在间编泉属邑,凡山川海岛不科征税。宋太平兴国三年,岛居者始输纳户钞。熙丰间,始立都图。都有四,其统图九,为翔风里,并统于绥德乡。嘉定十年,真德秀知泉州府,巡海滨、屯要害,尝经略料罗战船。成淳间,复税弓丈量田亩,给养马。
元代至清代
元始建场征盐。至正六年,置管勾司。至大二年,改为司令司。洪武元年,改为踏石司,旋改为盐课司。二十年,置金门守御千户所及峰上、官澳、田浦、陈坑四巡检司。
元朝统治时期(1343年-1368年),中央为求实质统治,遂于浯洲凤翔里十七都后学村(今沙美),设置浯洲盐场司(官职从七品官,在今金沙国中至东埔及荣光新村一带)及浯洲书院(现今之沙美菜市场),沙美因处金沙湾与汶水溪及金沙溪交汇处。在元代,系为金门地区最高行政机关浯洲盐场司与浯洲书院之旧址(元朝浯洲盐场司马阙司令兴建)。过往的金沙地区更是金门地区居住人口与风狮爷最为稠密的地方(金门全岛共64尊风狮爷,金沙镇镇则高达39尊、沙美有3尊)。
元朝时,中国沿海各地与国外交流密集,故当时的沙美(后学村),因位处金沙湾、浯洲盐场司、浯洲书院(明代为金山书院)、官镇埕、永安埕、浦头埕、沙美埕等盐埕边缘,除了岛民、盐工与书生众多及船运便利之外,区域内更是政商云集。
1387年,朱元璋周德兴周德兴经略福建省沿海,共设五卫十二所。金门守御千户所为十二所之一,下辖峰上、管澳、田浦、陈坑四个巡检司,后又增设烈屿巡检司。因金门固守福建东南海口,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区”之意而得名金门。
1645年(南明隆武元年),郑成功自烈屿湖井头登陆,奉明太祖灵位,大会明朝文武群臣于巡检司城(城址旧名吴山,今称城仔顶),自此以金门为后勤基地,展开北伐南京,东征台湾的事业。
1661年(明郑永历十五年),郑军由金门料罗湾码头出发,从台南市鹿耳门登陆,十一个月就将据台的荷兰人驱逐。
1664年清军攻占金门后,曾采取迁界措施,强制居民迁至海岸线30华里外,岛上人烟无存。
1674年-1679年,郑氏复占金门,将此作为对清朝内陆进行军事行动的前进基地。
1680年清军二度攻占金门后,沿袭旧制隶属于福建省同安区(今厦门市翔安区),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后实施复界,因迁界离开的居民陆续返回原籍。
1914年,清代地方区划制度废除,厦门自同安县独立分置思明县,金门划归思明县管辖。隔年独立设县,管辖大、小金门岛,大、小嶝岛及周边岛屿。
中华民国
1912年(民国元年)4月18日,厦门军政府参事会派代表向福建都督府请愿获准,厦门与金门一同从同安县独立设置为思明县,同年9月18日思明县升格为思明府,直到1913年(民国二年)3月30日又废府改为思明县。
1914年(民国三年)清代地方区划制度废除,厦门市同安区独立分置思明县(今厦门市),金门划归思明县管辖。福建省巡按使许世英咨陈北洋政府内政部,派左树燮为金门筹办设治委员,于同年7月奉准后将金门地区(大、小金门岛与大、小等岛)从思明县独立出来设置金门县,归厦门道管辖,乃二等县治。
1915年(民国四年)4月9日,奉批令正式成立金门县,设县知事,改县丞署为县公署。辖境包括大、小金门,大、小嶝岛及周边岛屿,分为六都、十保、一百六十六乡。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改为4区32联保;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重新整编为3区12联保。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中华民国时期,日军占有金门,金门县政府暂时搬到大嶝乡(即今厦门市翔安区大嶝岛)上租借民房办公,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再迁回。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收回金门,设二镇四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变更为二镇二乡。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初,全县改为金城、沙美、小金门岛大嶝街道四区区公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占福建省沿海,并攻克金门县的大嶝乡所属的大嶝岛、小嶝岛及附近岛屿,改设大嶝区,委托由南安县(今南安市)代管 ,任命陈亦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门县第一任县长。
1953年12月,中共晋江专区委员会决定,由梁新民任金门县长兼南安县副县长,为金门县第二任县长,刘基固任中共金门县工作委员会书记。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声援中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与台湾当局在金门爆发“八二三炮战”。后中国大陆放弃封锁,宣布改采“单打双不打”的方针,逐渐减少攻势。直到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中国大陆发表《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战才正式划上句号。
2013年05月23日,金门县政府委托美国Aecom公司与日月辰工程顾问公司规划“金门概念性总体规划案”,预计花费近两年时间完成。
地理
位置境域
金门县位于东经118°33′和北纬24°44′之间,处在福建省沿海,西与厦门市岛相望,距厦门最近处不到2千米,东距台湾台北市直线距离约329千米。金门县土地面积151.656平方千米,由金门岛(主体)及周边的小金门岛二胆岛大胆岛等大小共计12个岛屿组成。
气候
金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虽与台中市市相当,但属于海水面上升所形成的大陆岛,因海陆性质差异,一年四季气温都比台湾低,东北季风强烈经常出现超强阵风,使体感温度更低,除了连江县外最冷的县市。全年降雨量多在四至九月,年平均降雨量为1,049.4毫米。
地形地貌
金门县的主要地貌为起伏的花岗石地貌,是在花岗岩石体基础上,各种外动力形成的形态特殊的地貌类型。金门岛内最古老的地层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土壤概以砂土及裸露之红壤土为代表,自然条件不佳,农业发展受限。金门本岛(大金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为低平,其最高峰太武山海拔仅253米。金门岛的形状十分像一只蝴蝶,南北长约15公里,宽度最窄处只有3公里。
水文
金门县最长的是西半岛的浯江溪,现已呈干涸状态。其他如金沙溪、后水溪、前埔溪、小径溪、西堡溪、山外溪等大多是涓涓细流,源短量少,平时多已干涸;如遇风雨,又倾泻入海,雨不能得其利,旱则患其灾。
水利
2018年8月5日,泉州市向金门县的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截止到2022年,泉州向金门日均供水量从开通初期的0.9万吨上升到目前的2.14万吨,占金门民生及工业需水量的73%,金门民生用水依靠地下水占比从67%降至14%。2023年2月20日,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正式开工,据了解,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湖库连通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两大部分,计划总投资估算约31.3亿元,总工期41个月。湖库连通工程计划将引水二通道、新安水库、东山水库、草洪塘水库溪边水库和龙湖进行连通,线路总长53公里,同时新建紫帽泵站、新安泵站、溪边泵站三座泵站;水源地保护工程主要包括东山水库、溪边水库、草洪塘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和龙湖水源地保护工程,将对晋江市内的东山水库、溪边水库、草洪塘水库和龙湖水源地进行保护和治理。
土壤
岛上土壤主要以砂土以及裸露的红壤土为主,前者沙层厚、保水保肥力均差,后者表土薄、酸性重,腐植质少,皆不宜耕作,所以岛上仅适合种植耐旱农作物:如高梁、玉米、花生、番薯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金门(旧称浯洲)因产盐,历经五代十国十国闽王王审知及元明清等朝开发后,造就金门东半岛金沙湾周围盐埕林立。
海洋资源
金门县四面环海,浅滩深澳,鱼虾贝类滋生,滨海居民往往讨生计于大海之中。渔业发展以近海渔捞及浅养殖为主,内陆养殖为辅,设有畜产试验所、动植物防疫所以及梅花鹿野放场附设休闲游乐设施。
森林资源
金门县现有森林总面积5141.98公顷,占全岛陆地面积的34.35%,森林蓄积材58.38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金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物种类达174科,599属、,127种(或变种)丰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亚热带雨林有上层优质树种中如红栲、米、黄杞、阿丁枫、红豆杉等树种;常绿阔叶林有栲树、厂枫.茁忆;怖甽.楠木等。次生植被以马尾松木荷枫香树等树种为主;山顶常绿矮林为主;低层优质树种以台红松为主。
金门原生特种药用植物一条根,原名金门一条根,又名天根草,因药效显著又产量极少,故更为珍贵,素有“金门高丽参”的美名。据药经记载,一条根主治风湿痛关节症,祛风除湿,强腰壮骨,入肾滋阴补阳抗衰老。
动物
金门岛上有300多种鸟类,冬季有上万只鸬鹚从西伯利亚地区飞来,它们早上从金门到厦门市捕鱼,晚上回金门栖息。金门的赏鸟据点相当多,每个据点都有不同特色。慈堤观鸟台、鱼岸边,常见鸟种有斑翡翠、小鷉、冠鷉、印度斑嘴鸭东部亚种。此外,3月底前每天傍晚可看到上万只从海上归来夜栖的奇景。浦边观赏点在浦边海滩水尾塔附近,常见鸟种有蛎鴴、中杓鹬大杓鹬。田墩观赏点,在金沙水库、田墩海堤一带,常见鸟种有各种鸭科、鹬鴴科候鸟。浯江溪口观赏点位于运动公园旁红树林沙洲,常见有冠鷉、鱼鹰。陵水湖观赏点,位于在陵水湖周边赏鸟步道,常见鸟种有斑翡翠、高跷鴴、花嘴鸭、针尾鸭。前阵子年终冬寒时,出现4只黑脸琵鹭棉凫罗纹鸭在此度冬。
自然灾害
金门县年均降雨量1000毫米,但由于四面没有高山屏障,风力极大,因此蒸发量超过降雨量,岛上呈现半干旱状态,再加上岛内只有非常短的小溪流,土质以花岗片麻岩和红土层为主,因此不利于耕作,农作物也以耐干旱的杂粮为主。
政区划分
金门县下辖3镇、3乡,分别是金城镇、金湖镇、金沙镇、金宇乡、烈屿乡乌丘乡 (代管)。
金城镇
金城镇是金门县辖镇。县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金门岛西端海岸。以金门城得名。镇公所驻后浦。面积约2平方公里。人口约1.8万人。东门境、莒光路、中兴路为主要商业区。有机械修理、塑料加工、食品制作等厂。有中央公路、环岛公路和支线公路
连接各村。同安码头、后丰港、下墅港、水头码头、旧城、欧曆等海湾均可泊船避风。水头码头有轮渡通小金门岛。风景区有古岗湖、莒光湖等。
金沙镇
金门县辖镇。在金城镇东北12公里,北太武山东麓。取金门、沙美首字为名。1956 年置镇。镇公所驻沙美。人口约1万。有机修、食品加工等厂。为金门岛内三大农贸市场之一。有水产养殖场、盐场。环岛公路经此,有支线公路通达各村落。镇西金沙港可泊帆船50多只。
金湖镇
金门县辖镇在金城镇东10公里,北太武山南麓。取金门、湖前首字为名。1954年置金湖乡,后改置镇。人口约1.1万。有瓷厂、花岗石采石场和机修、缝纫、食品加工等手工作坊。为金门岛内三大集市之一。环岛公路、中央公路经此。有尚义机场。设料罗港。有太湖风景区。
金宁乡
金宁乡(台湾话:Kim-lîng-hiong),隶属福建省金门县,位于金门岛西北隅,三面环海,东与金湖镇相邻,西南方连接金城镇,总面积为29.8540平方公里。1949年金门战役后,成立古宁、金盘两区公所,隶属金门民政处;1951年,两区公所合并,更名为金宁区公所,隶属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1953年将古宁、安美、湖埔、榜林、盘山、后盘等六个行政区合并为金宁乡。
烈屿乡
烈屿乡(闽南语:Lia̍t-sū/当地方言:Lia̍t-sīr),又称小金门,位于金门本岛西南西方,居于金厦两门之间,位处于福建省东南隅的九龙江口外、厦门湾内,并包括大胆岛二胆岛、三胆岛、四胆岛、五胆岛、复兴屿猛虎屿狮屿、槟榔屿等诸小岛。属金门县管辖。烈屿岛距离中国大陆厦门岛大约5公里,在战略位置上是“外岛中的外岛,前线中的前线”。山多平地少的小金门岛,总面积包含各个附属岛屿共约16.003平方公里,山峦多分布于东北方,地势东北宽而高耸,西南狭而平缓,宛若“彪顾猛虎”之势,再加上“扼制闽海,屏障金门”的地理位置,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烈屿乡共划分为五村,分别为林湖村、上岐村、西口村、黄埔村、上林村,到2023年2月,现有登记户籍人口为12,738人。
乌坵乡
乌坵乡(莆仙语:O-ku-hio̤ng;台湾话:Oo-khiu-hiong),原属福建省莆田县,1954年起改由金门县代管,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仅600多人,是中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乡,也是中国面积第二小的乡镇市区,地形为大陆岛,由大屿和小坵屿组成,行政区划分为二个村。后虽为金门县所代管,但距离金门本岛甚远,两地并无经常性交通工具,日常补给与交通必须仰赖15天一班往返台中市港的民用交通船金门快轮。由于交通皆极为不便,素有“离岛中的离岛”之称。
政治
人口
金门县土地面积151.656平方千米,由金门岛(主体)及周边的小金门岛岛、二胆岛大胆岛等大小共计12个岛屿组成,下辖3镇2乡,人口约13.1万人(2015年)。
金门有居民始自司马睿建武。当时因五胡乱华,有苏、陈、吴、蔡、吕、颜等六姓迁住金门。李适贞元十九年,福建省观察使柳冕奏设"万安牧马监"于泉州,牧马监陈渊率十二姓氏:陈、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姓屯居金门。在金门庵前村丰莲山一带牧马,广兴水利,人口因之日渐繁盛,后代金门子民遂尊称陈渊为"开浯恩主"。金门县志中记载,金门现有居民的组成,概分为五种,一是乱世遗民、二是泉州市的世家大族、三是邻近都邑的商贾渔民、四是历代戍守金门的军人、五是赘婿配而来到金门的。
据金门县政府主计室2017年数据表明,金门县总面积为153.056平方千米(含代管之乌坵2.6平方千米, 不含大小嶝、角屿岛)。全县在籍人口130461人,其中男65385人,女65076人,总计37584户。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金门县人口数量为13.98万人,位列泉州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位,位列福建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430位。
经济
综述
金门近年来发展很快,人均GDP为7万人。2001年金门开始和大陆之间通商、通航、通邮,俗称“小三通”。在2010年之后,台商和陆商纷纷到金门投资,基础建设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完善起来。
金门就业人口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1972年时为45.7%,1994年时为34.8%,第一产业人口仍占就业人口1/3强,但至2002年时降至8%,2006年更低至5.9%。从事第二产业人口比例,1972年时占8.9%,1994年时15.6% ,2006年时仍仅为23.6%。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1972年时为45.5%,1978年时达50.3%,1999年时为49.6%,至2006年时又上升到70.5%。其原因主要是大陆开放观光旅游与“小三通”后,观光旅游业蓬勃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增加所致。第三产业目前已升为金口县经济命脉。
第一产业
截止到2004年,金门县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产值为主,占总产值的2.86%。全县对衣食等基本物质需求已达一般合理水准,而力求教育、娱乐、文化等精神生活的改善。金门县主要农作物为高粱、小麦、芋头、番薯和花生及部分蔬果栽培,高粱、小麦由政府保价收购,供酿造高粱酒之用。金门就业人口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1972年时为45.7%,1994年时为34.8%,第一产业人口仍占就业人口1/3强,但至2002年时降至8%,2006年更低至5.9%。金门全县可耕地面积约为6300余公顷,受地理环境限制,加上土地贫瘠、降雨量少和分布不均、秋冬风大等因素,金门实耕地面积只有2400余公顷,这其中大部分土地,仅适宜种植耐旱农作物,如高粱、番薯、花生、小麦、大麦及部分果蔬等作物,其中高粱、小麦系由政府保价收购,供酿造高粱酒之用。金门县高粱年产量约为3700吨,每千克收购价格为38元,年计约新台币1亿4千万元;小麦年产量约为2500吨,每千克收购价格为41.75元,约新台币1亿4千3百万元。
第二产业
从事第二产业人口比例,1972年时占8.9%,1994年时15.6% ,2006年时仍仅为23.6%。截止到2004年,金门县第二产业主要以制酒业及陶瓷制造业为主,占总产值的43.22%。金门属海中之岛,物资供应较为困难,物价自然比台湾高。截止到2004年因景气复苏力道仍呈不足,劳动生产率及设备利用率升幅亦不大,进口物价尚平稳,各类产品价格较上年波幅不大。截止到2004年人均消费支出129184元,较上年的119368元增长8.22%。
第三产业
截止到2004年,金门县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造业、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占总产值的54.51%。在县域贸易方面,截止到2004年输入商品以食品饮料烟酒类等消费品居第一,农工原料及纺织品第二,依次为资本设备,木材制品。输出商品以酒类及非金属矿产品显主,同时本县境内驻军消费亦一并列入输出,全年输出入总额28749百万元,顺差583百万元。
社会
教育事业
赵构绍兴二十三年,宋代大儒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在燕南山设燕南书院,金门乡里之间一时争相向学。于是金门文风鼎盛,而雅称为“海滨邹鲁”,有些文风鼎盛的村庄,更被称为‘人丁不满百、京官三十六’。
旅游事业
2015年01月01日起,大陆游客到金门进行观光旅游正式开放“落地签”,只要是开放了赴台个人游城市的大陆居民都可以通过“小三通”的方式,赴金门旅游,入境后申请“临时停留许可”,即所谓“落地签证”,每人次新台币600元(约合人民币120元),“落地签”入境停留时间为15日。
2016年12月07日,由金门县政府、金门县旅行商业同业公会、金门县观光协会、金门县观光特产协会等共同组成的金门厦门市旅游推介团在郑州举办了金门·厦门观光旅游专场推介会。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郑州市旅游局有关领导及近150家旅行社代表参加了推介会。推介会现场,详细介绍了金门保存良好的闽南地区文化、侨乡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风光以及金门的旅游亮点:战地文化、闽式建筑、生态资源、免税商品等观光特产,并详细介绍了目前两岸便捷的旅游路线与赴金相关政策,让与会人员认识金门、了解金门,进而爱上金门,增加金门观光客源。
厦门是距离金门最近的城市,也是大部分人去金门的出发城市,目前大陆去金门只能从厦门五通码头乘船,厦门的五通码头与金门的水头码每天对开36个航次,航班时刻分为夏季和冬季航班,夏季8:00-18:30,冬季8:00-17:30,每半个小时一班,每班航行时间约为半小时左右。去程成人票价约160元/人,包含码头清洁费,回程票价约130元/人,不含码头清洁费,回程码头清洁费要在金门水头码头交付,大约是100新台币/人。12周岁以下、65岁以上、残疾人、以及厦门金门户籍的乘客可以享受优待票。价格依据汇率波动而变化。
文化事业
2010年2月28日,2010金门元宵灯会在金城镇浯江书院点灯,以“福虎生丰灯”为主题的花灯展览将从元宵节开始展出3天,除了金门在地机关、部队、学校及个人参展的花灯外,还有厦门市提供的地景LED灯,泉州市赞助的丝料宫灯、八结灯等闽南传统花灯,总共有500多盏,争奇斗艳。
金门素以文风鼎盛著称,据县志和各氏族谱记载,宋、明、清三代共出过50余位进士。其中,大多数出生于本土,另有些则是明代末期以后外迁的金门族裔,他们秉持金门人一向“不忘本、不忘祖”传统观念,取得功名后纷纷返回金门祖籍地晋匾入谱,光宗耀祖,让祖地亲人分享其荣耀。2016年09月29日,由金门县文化局、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台湾成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心协办的“金门历代进士文物展”在金门朱子祠开幕,展览文物主要有历代进士的榜单(大小金榜)、题名碑拓片、试卷等。
2016年11月24日至30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山东与金门的文化交流合作,由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同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金门县政府主办,泰安市泰山石敢当研究院、金门县文化局、金门县文化园区管理所承办的“泰山石敢当文化展”在金门县历史民俗博物馆举行。
2023年2月4日,2023年“书香两岸迎新春”活动在福州市拉开序幕,来自闽台两岸的25个亲子家庭齐聚福州参加。据悉,该活动还将在金门浯江书院、马祖介寿村、台北市西松高中陆续举办。福建省省出版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才理表示,同时在福州、台北、金门、马祖组织的“剪唐诗”活动,是希望通过剪纸还原唐诗意境亲近中华经典,让两岸青少年进一步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
体育事业
跨越海峡·厦门-金门骑行冲击基尼斯”活动的发车仪式,于2014年7月26日在厦门五通码头举行,来自海西20个城市的骑行爱好者1000多人共赴金门冲击基尼斯。
社会保障
2018年8月5日,福建晋江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两岸“共饮一江水”的愿景历经20多年接棒终于成真。4年来,泉州市向金门供水量持续增加,日均供水量从开通初期的0.9万吨上升到目前的2.14万吨,占金门民生及工业需水量的73%,金门民生用水依靠地下水占比从67%降至14%。不仅满足金门乡亲用水需求,“一工多效”的泉州向金门供水工程还有效减轻了金门地下水盐碱化问题,改善了金门田浦水库和太湖水库的水质,大幅降低金门的制水成本,有效保护了金门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交通
金门无客运铁道,仅有盐场搬运用铁路(已消失),岛内倚赖公路,岛际则为水路。金门水头码头为“小三通”指定港口,与厦门五通码头间有定期航线,泉州泉金码头也可以到达金门,也是一个“小三通”航线。由于地处重要位置,金门中南部地区也有一个小型机场,目前有往台北市、台中、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澎湖各航线。
公路
交通运输发达,有环岛公路、中央公路等,金门岛和烈屿上各村均有公路相通。
航空
早期金门的对外航空交通只有搭乘当时军用运输机。直到1987年9月远东航空开始飞航金门至台北航线,开启台金民航航线。后来陆续有复兴航空、马公航空(被长荣航空收购后改名为立荣航空)、华信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航空公司经营台金航线。
金门机场位于福建省金门县金湖镇,是金门县主要的联外机场,因座落金湖镇尚义村边,又称尚义机场、金门机场,该机场位于金门岛的中部偏南,跑道方向为东西方向,长度3000米,对外交通有环岛南路连接金城及山外两城镇,距离金城、山外两大城市约各6公里。目前金门航空站有立荣航空及华信航空飞航、台北、台中、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及澎湖等航线。在每年的三月到四月间,暖湿空气平流移动到寒冷的地表,地表空气冷却而达饱和,使水汽凝结成雾,金门机场常因此关闭。此外,金门机场亦是政府开放“小三通”的重要转运据点,旅客购买“小三通”的票,各家航空公司都会帮乘客以游览车接送到金门水头码头,大约历时15-20分钟后,再由水头码头搭船前往厦门或泉州市
航空交通主要由远东、复兴、瑞联、立荣航空长荣集团、国华、大华等航空公司飞往金门。
航运
金门有料罗与水头两商港,水头商港同时为“小三通”指定港口,与厦门东渡码头及厦门五通码头间有定期航线,亦为烈屿乡小金门岛)与金门本岛间定期航线对口。2006年6月8日上午10时30分,泉州金门客运直航正式开通,首航式在泉州市南安市石井港区举行,成为第三条“小三通”航线。泉金航线已安全运营2.8万航次,共运送两岸旅客逾130万人次,成为两岸人员往来、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以及拉动两岸旅游业最为便捷的一条“黄金水道”。小金门的九宫码头及大金门的水头码头之间每天从早到晚每半小时各有两艘渡轮来回,每次搭乘需付全票48元新台币,半票24元新台币,船只可载运机车或脚踏车等小型车辆,每次载运机车需付40元新台币或脚踏车等小型车辆20元新台币(拥有户籍的岛民,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部门有补助)。
截止到2023年,主要的航线有高雄市—金门,金航海运公司(金门快轮),厦门五通码头—金门(厦金航线),泉州石井码头—金门(泉金航线)。
乌丘乡原属莆田市县,与金门本岛间并无直接航班,须经由台中港中转。
公共交通
在军队的管理之下,金门道路密度为台澎金马地区各县市之冠。
金门岛最主要一条为贯穿金门本岛中部的中央公路(又名伯玉路),另有环岛北路、环岛西路、环岛南路、环岛东路等主要公路。
金门地区的居民于搭乘地区公共车船时,可持金门县公共车船管理处发行的金门交通卡,在上下车船时于电子感应器前感应刷卡,即可免费搭乘,搭乘地区公共运输船需另付保险费用,其交通费用由金门县议会拨款补助。公共汽车半小时至一小时一班,可至金城、山外、沙美等站拿取公车时刻表,公车通常相当准时。计程车起跳70元,每400公尺加收5元。
曾经因金门地区的材料取得不易,加上金门无大型营造商,导致连接烈屿乡(小金门)与大金门的大桥多年动工,因此被当地居民戏称为一座“选举浮桥”。据台湾地区交通主管部门消息,耗时12年,施工经费约100亿元新台币金门大桥,已于2022年10月30日正式通车,通车后大小金门岛之间的行车时间将大幅缩减。金门大桥西起小金门烈屿乡后头地区湖埔路,东至大金门金宁乡慈湖路,跨越金烈水道,全长约5.4公里,其中桥梁约4.8公里。大桥桥面最高处距离地平线约47米,净宽15米左右,双向各设1条汽车道及1条人行、自行车道。一般情况下,大桥行车限速每小时60公里,如遇平均风力6级或阵风8级或是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则降为时速30公里。长期以来,大小金门之间依靠摆渡相连,行船时间约30分钟。据估计,大桥通车后,两地行车时间将降至5至10分钟。
人文
民族
金门基本居民都是汉族,现住居民的社会型态,大都是聚落型式,且多是举族前来垦拓的单一姓氏聚落,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语言
金门话属于闽南语系,还保有汉晋时期的古韵和唐宋时代的古语,腔调近似同安区腔,也是一种漳、泉混合口音 (偏泉腔)。
宗教文化
金门人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绝大部分民众信奉的是集释、儒、道为一的闽南地区民间信仰,他们拜佛祖、拜观世音菩萨,也拜关羽台湾的妈祖庙保生大帝和各姓王爷。在居民观念中,佛祖是佛,关公、妈祖、保生大帝(大道公)和许多保境护民的将军王爷也是佛。所以大家既拜佛寺,也进宫庙,没有人感觉有何不妥。
2015年4月,一支由金门5个乡镇18座宫庙组成的千人宗教交流团到泉州天后宫朝圣进香。进香团由“千里眼”、“顺风耳”先行开道,金门南门天后宫、新罗顺济宫、新湖慈銮宫、官澳龙凤宫等宫庙的进香队伍带着各自妈祖神像,先后抵达泉州天后宫。据介绍,金门妈祖进香团到泉州市祖进香的历史由来已久。泉台宗教文化渊源深厚,金门的妈祖庙几乎都是泉州天后宫的分炉,信众也很多。从2002年开始,金门就陆续有妈祖信众到泉州、莆田市等地举行进香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如今不仅成为一种宗教习俗,也成为两岸人民互相了解、增进感情的纽带。
2018年3月24日, 金门县宗教交流团来到南安凤山寺进行宗教文化交流。金门县43座宫庙、2300多名信众从诗山公园一路踩街至凤山寺,参加祭祀典礼。当天下午2点半,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民俗踩街活动开始。众多信众依次从诗山公园向凤山寺进发,沿路踩街,首尾绵延近2公里。诗山镇万人空巷,在踩街队伍两侧夹道欢迎。在凤山寺举行的祭祀典礼中,各宫庙负责人共同祭拜广泽尊王,共同弘扬“忠孝仁义”凤山文化。
2023年04月17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在厦门市海沧开幕,来自高雄市、台南、金门、澎湖、马祖等地的390多名宫庙代表,厦门、漳州市、泉州宫庙代表350多人和当地群众共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吴夲,俗称大道公、吴夲北宋时期名医,出生于泉州府同安区白礁(今漳州市角美镇白礁村),行医于漳州府海澄县青礁(今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吴真人一生悬壶济世,辞世后民间尊祀为医神,多次受到褒封,被奉为“保生大帝”,赵昚赐庙号为“慈济”。海沧区青礁村是保生大帝羽化地,青礁慈济祖宫内祀保生大帝开基神像。2007年8月、2008年7月、2010年4月,青礁慈济祖宫保生大帝神尊先后赴金门、澎湖、台湾本岛巡礼。
饮食文化
美食是深入感受金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代表性美食有:蚵仔面线、蚵嗲、广东粥、蛋狗等。
蚵仔面线
台湾小吃中极具特色的一种,主要原料为蚵仔煎和面线,蚵仔的面线优劣决定于蚵的大小与新鲜度,蚵需先拌太白粉,拌时必须注意蚵的完整,做出来的面线口感浓郁,香味十足,富有弹性,让人无限回味。
蚵嗲
将蚵加面粉浆置放于锅杓内,再放置于沸腾油锅内油炸至熟,起锅后在旁边晾干,根据个人的口味加上不同的酱料,吃起来外焦里嫩,让人回味无穷。
广东粥
又称无米粥,由大骨用中细火熬成,熬到看不见米粒,米浆中配上猪肝片、腰仔片等辅料,然后打一个蛋下去,再加入芹菜珠、葱头油,再洒上一点胡椒粉,配上一根油条,非常的美味。
蛋狗
金门有一种听起来既可爱又神秘的美食——蛋狗。蛋狗是蛋饼皮加上热狗。饼皮煎得非常酥香,吃起来很有嚼劲,并且没有那种油腻感,里面加了简单的胡椒粉,蛋的量也用得很足,里面再挤进辣椒酱,味道香酥简单。
民俗文化
金门的民俗风情,既保持闽南地区特征,又独特迷人。民间传统节日与大陆的习俗特别和漳州市泉州市完全一样。每年例行的祭记赛会,以“迎城隍”的规模最大。岛上乡民视石狮为保护神,各村落路口,随处可见身穿盔甲或披风的立姿石狮,狮前常见香火,为金门独有的景观。位于金沙北端的山后中堡18栋闽南式古屋,燕尾高扬,既代表着金门民俗,也是中华绚丽多姿的体现,已被辟为“民俗文化村”。村内设有民俗文物馆、礼仪馆、喜庆馆、休闲馆、武馆、生产馆等七个馆,馆内陈列金门各项民宿文物,呈现了金门先民的生活形貌,是欣赏金门聚落、了解闽南文化风情的著名景点。
由于东北季风盛行,金门居民自清朝起,就开始设立辟邪物来镇风驱邪,其中数量最多的便是风狮爷。中华金门学研究中心主任陆炳文指出,金门是风狮爷的故乡,风狮爷是金门的象征,风狮爷既为地方传统文物,又是具有金门特色之民族文化资产,对风狮爷的民间信俗崇拜,更是金门多神宗教信仰之独特人文表征,诚为从成群的‘它’经过流变,成为单一‘他’之历史文明产物。
2015年9月18日,2015世界闽南文化节在金门拉开帷幕。金门作为闽南人曾经前往南洋的前沿基地,也是东南亚移民的原乡之一,至今保存着完整的闽南红砖建筑和其他闽南元素。特别是对闽南红砖建筑的保护,创造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天南海北的闽南人将聚集在世界闽南文化节的旗帜下,以文促情,以情聚心,更好促进文化认同。
2016年11月26日,金门民俗文创馆在泉州晋江五店市开馆。金门民俗文创馆以展示为主,展示内容包括金门的旅游景点、民俗文化、极具金门特色的各种风狮爷造像、泉台两地青少年文创作品等。文创馆还兼具体验空间的功能,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陶艺、泥塑制作和动手彩绘。“游客可以在制作中感受台湾文创和泉州市‘非遗’文化的结合与乐趣。”晋江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永达表示,希望以金门为起点,再逐步引进澎湖、马祖、台湾本岛文创展示与体验,并从中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将民俗文创馆真正打造成两岸文化交流的基地。
文物古迹
金门县境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旧金城、御赐里琼林坊、邱良功墓、浯江书院、水尾塔等。
金门县政府旧址
厦门和金门,自古以来唇齿相依——“金门县政府”曾设在厦门便是一个例证。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金门岛,次年,金门县政府撤退到大嶝岛借用民居办公,继续行使行政职能,组织军民抗战。2009年,在大陆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大嶝岛田北里131号的“金门县政府旧址”被列为当年文物普查的重要新发现,福建省省政府、厦门市政府也把其列入“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共有7处12栋,分别是金门县政府总部、县政府会议旧址、县政府文书房、县政府保安队队址、县政府盐兵楼、国民党金门县党部、国民党金门县党部书记处等。这些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年间的建筑,现都已得到妥善保护和维修。
旧金城
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朝廷设守御干户所于旧金城,直到清康熙,地方官署才移驻后浦。尚留下一些遗迹如古道、石坊、石碑可追寻。
御赐里琼林坊
琼林旧称平林,因贤才尽出故朱由校天启五年被御赐为琼林。琼林村的蔡氏家族,是明朝中叶从开封市迁徙而来,明熹宗天启五年,因为平林籍的进士蔡献臣赶走蛮夷有功,于是赐里名“琼林”。琼林家庙经文建会评其为“十四世宗祠”,为台湾地区二级古迹。
浯江书院
浯江书院建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书院内有朱子祠,乃是为了纪念宋代名儒朱熹。朱熹曾讲学于金门,立燕南书院,金门受朱熹的教化颇深。
邱良功墓
邱良功是爱新觉罗·颙琰时剿海盗勇将。墓位于小径村,是金门保留最完整的古墓园,为“国家”二级古迹。
西村吕氏宗祠
文魁西村吕氏宗祠建于清雍正七年,至今有二百五十年历史。宗祠内随处可见“理学明贤”“文魁”“明经”等牌匾,可感受到西村的文风兴盛。
威振第
威振第位于古宁头北山村,是清水师提督李光显的故宅。李光显是清嘉庆年间缉讨海贼蔡牵的勇将之一,官累至广东水师提督,两广总督阮元亲题“海邦着绩”匾额相赠,他的故居又称为“提督衙”,为国家三级古迹。
水尾塔
水尾塔为镇水用的压胜物,通常立于河湖畔以镇水氾滥、保农作平安。风格独特仅存一座于古宁头北山村。金沙地方的古迹:僻处太武山外,金沙的开发晚于金门的其他地区,因传说盛产金沙而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西园盐场
金门早在元朝时官方就设立盐场,最盛时达十处之多,而今天金门的盐场仅存西园村一处。
陈桢墓
陈一门五代家世显赫,位居高官。陈桢墓为国家二级古迹。
建筑风格
金门人的住屋四周多有避邪物,像八卦镜、屋墙有风狮爷等等,不一而足。风狮爷有肩负着捍卫村境平安的神圣任务。在小金门的辟邪物中,则是以专治白蚁风鸡来挡风。金门缺乏深湾港澳,土地贫瘠乾旱,因生活不易,居民多从事小规模的农耕渔捞,或从戎征成。因此当地居民,除了官宦门第外,绝大多数是农、工群众及少数交易买卖的商贩。在这种的社会背景下,所衍生的文化特质,有高尚尊贵和粗俗简略两个极端。但真正的金门人的生活文化,应该还是以平民大众为主的民生百态。
地方特产
金门贡糖
相传贡糖是明代闽南御膳贡品,招祥迎春花春节纳贡、为品茗茶点之极品。金门贡糖入口即化的口感,的确叫人一试难忘,经过多年的改良,到了今天,贡糖的口味更是千变万化,可以说是到金门必买的特产。
金门高粱酒
金门高粱酒的生产工艺与国内清香型白酒企业是不完全相同的,主要特点是将小曲与大曲两种工艺进行了融合。在中国传统酿酒工艺中,小曲集中在南方地区,大曲集中在北方地区金门高粱将两种工艺进行了结合,在继承清香型白酒工艺技艺之上,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创新。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坚持传统纯粮固态工艺,加上独一无二的坑道窖藏,这三大秘诀造就了甘、醇、劲、洌的金门高粱酒。2007年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金门酒厂生产的典藏高粱酒,一举击败众多品牌的白酒,获选大会指定用酒。
金门菜刀
金门金和利钢刀的创始人吴朝熙,早在日据时代因为钢材物资不足,所以就用盟军遗留的炮弹壳试锻刀具,金门炮弹菜刀之名,由此开始响亮。随后历经“八·二三炮战”等多次战火洗礼,意外为金门留下取之不尽的炮弹钢材。刀厂传人吴增栋经过精心锻造,化腐朽为神奇,千锤百炼锻造出享誉国际的金门金和利菜刀,由于炮弹的钢铁质量极佳,以之打制出来的菜刀也特别锋利、耐用,刚中带韧的特性,即使切割硬物也不易变形,使金门菜刀在台湾岛内远近驰名。
金门高坑牛肉
金门的牛肉也是很有名气,其中高坑牛肉是金门县最为出名的牛肉,据说,蒋经国先生生前每次回到金门,必定会光顾享用一顿高坑牛肉。高坑手撕牛肉干的口味有多种,原味的、沙茶味的、辣味的等等,外地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
金门一条根
一条根,原名阔叶大豆,又名天根草,系金门原生特种药用植物,因药效显著又产量极少,故更为珍贵,素有“金门高丽参”的美名。据药经记载,一条根主治风湿痛关节症,祛风除湿,强腰壮骨,入肾滋阴补阳抗衰老。
侨乡文化
因为金门县渔业资源有限,兼且幅员狭窄,地力贫瘠,雨量稀少,农产不丰,只有少量的杂粮与蔬菜适合种植,所以居民常常远渡重洋,谋生异域,或移居台澎,或远渡南洋,金门华侨足迹遍布东南亚,人口总数达二十余万之众,自古就有"侨乡"之称。
旅游景观
金门县有着迷人的海岛风光,灿的闽南文化,古有珠江夜月、丰莲积翠、啸卧云楼和仙阴瀑布等景致;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汉影云根和金汤剑气、榕园绿阴、龙山瑞霭等景色。
太武山
太武山高253米,雄势雄伟,独冠屿上,近观之若兜状,故名太武。其石纷纠萦若印章篆刻,又称“海印”,隔海远望,如仙人偃卧(仙人倒地卧不起之形),海上人因别呼之为“仙山”。
1995年10月18日,成立的“金门国家公园”,是台湾地区首座位于离岛的“国家”公园,也是台湾地区第六座“国家公园”,同时还是台湾地区首座以维护历史文化资产、战役纪念为主,并兼具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金门国家公园占地面积3720公顷,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亦有大量历史古迹的风景名胜区,公园内有着郁郁葱葱的森林,多为人工种植,也有红树林等比较珍贵的植物。
据史料记载:“鲁王为朱元璋九世孙,名朱以海.京师既陷,转徙台州市,张国雄等迎居绍兴,称鲁监国,督师江上,画杭州市而守。后为清兵所克,遁入海,依郑成功,辗转到金门,去监国号。成功初以礼待之,后渐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岛,成功使人沉之海”;另据《辞海大事记》记载:康熙元年(1662年),鲁王于台湾,两处记载互相矛盾,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明末清军入关后,崇祯自缢,天下大乱,南明各王四处流亡。鲁王朱以海辗转到金门,寓居七年之久,因时局太乱,死后秘密葬在金门,不敢立碑。1959年夏季,金门“国军”在旧金城东古岗湖西发现鲁王真冢。
由于发掘了鲁王真,在出土志里,说明旧时的谬误之处。据载王世系事迹详,卒年为王寅康熙帝元年(1662年),并云王素患哮疾,中痰而死。文武百官遂将其葬于金门东门外的青山上,前有湖水,右有石峰。王屡游其地,曾题“汉影云根”四字于石上。
莒光楼
莒光楼为古堡式建筑,楼高三层,居高临下可以一览金城景色。金门人常说,“没去过莒光楼,别夸说自己到过金门”,莒光楼内部设有多媒体以及金门特色展示,同时也用以表彰驻扎金门军人的英勇事迹,宏扬毋忘在莒的精神,为金门战地精神的象征。
后学街(今之沙美老街)
元朝时,中国沿海各地与国外交流密集,故当时的沙美(后学村),因位处金沙湾、浯洲盐场司、浯洲书院(明代为金山书院)、官镇埕、永安埕、浦头埕、沙美埕等盐埕边缘,除了岛民、盐工与书生众多及船运便利之外,区域内更是政商云集。后学街(今之沙美老街),在诸多有利之条件下,遂循着人类发展的脉络与历史轨迹,自然而然的形成商业与贸易市集,从元朝统治以来,一直是金门东半岛的政经中心与文化重镇。自中华民国肇建初朝,金沙始终是金门地区的经济中心,民国时期的金沙湾金沙港,更是金门地区与中国大陆莲河通航金星轮的港埠,也是国民政府(国军)登陆金门的地方,一度还是金东守备师及青年军战车连的驻扎地。
水头聚落
水头聚落可以说是地区古昔、洋楼、楼等建筑样貌最丰富的区域。原本只是福建省渔民避难、补给搭屋落脚的暂居之地,但至明清时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姓氏的聚落,建筑群组依地势地形而建。水头聚落各姓氏分而居之,是目前金门地区最多姓氏的聚落。其中“得月楼”最具代表性,得月楼是当地富商为了抵御海盗劫掠出资修建的,它在金门同胞与海盗的斗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翟山坑道是在民国时期开挖,耗时5年才完成,由陆地通往海面的坑道。原先主要供登陆的小艇回转及运补人员、物资用,可容纳42艘小艇停舶。坑道分为坑道及水道两部份,主体是花岗岩石,由人工一凿一斧开凿而成,坑道外海浪澎湃,坑道内潮声势壮,是到金门绝不可错过的观光景点。
清金门镇总兵署
清金门镇总兵署是当年金门还没立宪时的军政合一的治理中心,总兵署建成后,是金门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晚上7点的时候,总兵署门前广场会有夜游活动,由当地资深解说员带领走访后浦小镇、解说金门的历史故事。
牧马侯祠
金门在李适(公元800年左右)时期曾被福建省设为牧马区,陈渊被派来担任牧马监的工作,他带领随从及十二姓来金门开垦,奠定了金门的发展基础。
狮山炮阵地
金门炮战时候留下的罕见的全坑道式榴炮阵地,在挪威战场,发挥扭转战局的功效。如今经过重新规划休整,阵地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展示了难得一见的榴炮用品以及榴炮表演。
古宁头战史馆
古宁头战史馆是在民国时期,金门居民为纪念古宁头史战兴建的。仿古城堡式建筑,外形雄伟,门前有英勇战士铜像,两旁立有当年曾参加金门战役的“金门之熊”战车;正厅是当年蒋介石指挥作战的地方,内陈列战利品、战史文件记录、战情大型油画、媒体相关报道等珍贵史料,再现当时的战争情景。
延平郡王祠
夏墅岗由于形势险峻,以前是郑成功练兵的重镇。有座延平郡王祠,奉祀郑成功。其他有关的遗迹,还有莒光楼、点将石、国姓井与万人井等。
陈景兰洋楼
陈景兰洋楼是一个两层西式白色主调的建筑物,由旅居新加坡的陈景兰兴建成融合南洋及闽式建筑特色的洋楼,是金门规模最大洋楼。 陈景兰洋楼在49年后曾做为医院、中学使用、后来又成为官兵休假中心。洋楼属于五脚基洋楼,外廊呈凵字形,气势恢宏,结合闽南和南洋建筑风格,站在二楼的长廊俯瞰大海,沙滩海浪,风景优美。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2012年11月,金门在泉州市设立的首个文化专题馆“正金门特产文化馆”日前在市区威远楼正式预展。据悉,这也是金门县在外地设立的首个文化专题展馆,该展馆位于威远楼西侧走廊,其建筑极具闽南特色,整体风格与威远楼主体一脉相承,总面积260多平方米。走进馆内,金门的人文史迹和自然生态等情况,一一展现在参观者眼前,广场灯杆上还专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金门十大盛景的情况,向参观者展示了“立体的金门”。
2017年06月,为推动海峡两岸文化遗产的交流与传播,近日晋江组织一批南音、高甲、木偶表演从业人员和“一生阅读计划”的优秀小读者,前往金门开展闽台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据悉,本次晋江与金门开展的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走读当地人文景观、体验非遗、走读金门历史等方式,让晋江的少年儿童了解和体验金门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晋江非遗项目的现场表演和交流,也让金门民众领略晋江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促进晋江、金门两地文化交流。
2018年9月20-21日,由福建省金联、泉州市金联、晋江市金联共同主办的2018年两岸金门乡亲中秋节联谊活动在泉举行。来自金门、台湾和福建的金门籍乡亲欢聚一堂,共话两岸融合发展。在两天的时间里,两岸金门乡亲参观了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流经的山美水库、金鸡拦河闸、龙湖取水泵站、金井围头入海点等。“我们参观了金门供水工程流经的几个点,饮水思源,来自福建的水金门人喝在口里,感恩在心里。两岸乡亲水脉相连、血脉相连,我们也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两岸一家亲,同饮一江水。”台北市金门同乡会前理事长李台山深情说道。泉州市与金门关系源远流长,目前有近千名金门籍同胞在泉州定居。据悉,“两岸金门乡亲中秋节联谊活动”在福建省已成功举办了12届,今年是第13届,被列为2018年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成为福建省“以金联台、以金促台”的工作载体,加强了与金门乡亲的联络联谊,让大家感受两岸一家亲的浓浓深情。
慈善捐赠
2008年,金门县政府为汇集县民力量送爱与关怀到四川省,在银行设立赈灾专户,县府表示,截至5月29日为止,累计募得的金额共有741.01万元。希望透过慈善捐输,让四川灾区的同胞们,感受到来自金门的浓浓关怀。
荣誉县民
重要荣誉
2017年12月,金门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参考资料
发现金门.www.visitxm.com.2023-04-14
金门志 林焜熿作品集.www.zhonghuadiancang.com.2023-04-14
金门县概况.baike.baidu.com.2023-04-14
金门县-泉州.www.quanzhou.gov.cn.2023-04-18
金门航空站——金门机场.www.waimaoribao.com.2023-04-14
金门县交通概况.www.taiwan.cn.2023-04-14
福建泉州市金门县历史沿革.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3-04-14
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www.tcmap.com.cn.2023-04-17
从未到任的金门县长梁新民.www.chinanews.com.cn.2023-04-14
梁新民从未履新的金门县长.paper.wenweipo.com.2023-04-14
新中国首任金门县长辞世.news.sina.com.cn.2023-04-14
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开工.泉州市人民政府.2023-04-18
金门赏鸟“禽”况最精彩.中国台湾网.2023-04-19
Sygic Maps. 金寧鄉.2023-10-27
金宁行政地图.中国行政地图.2023-10-27
金门观光旅游推介会在郑举行.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2023-04-14
金门.中国新闻网.2023-04-14
金门千人交流团来泉谒祖进香.泉州市人民政府.2023-04-18
金门县交流团来泉交流宗教文化.泉州市人民政府.2023-04-18
2015世界闽南文化节金门开幕.泉州市人民政府.2023-04-18
金门县状况.baike.baidu.com.2023-04-18
“闽台情”欢乐金门自驾游小记.auto.sina.com.cn.2023-04-14
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国台湾网.2023-04-19
金门菜刀.www.tesegu.com.2023-04-17
泉州设立金门文化专题馆.泉州市人民政府.2023-04-23
晋江金门交流 优秀传统文化.泉州市人民政府.2023-04-18
郑瑞勇用画笔抒写“两门”乡情.www.taihainet.com.2023-04-19
目录
概述
名称来历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隋代至宋代
元代至清代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形地貌
水文
水利
土壤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自然灾害
政区划分
金城镇
金沙镇
金湖镇
金宁乡
烈屿乡
乌坵乡
政治
人口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社会
教育事业
旅游事业
文化事业
体育事业
社会保障
交通
公路
航空
航运
公共交通
人文
民族
语言
宗教文化
饮食文化
蚵仔面线
蚵嗲
广东粥
蛋狗
民俗文化
文物古迹
金门县政府旧址
旧金城
御赐里琼林坊
浯江书院
邱良功墓
西村吕氏宗祠
威振第
水尾塔
西园盐场
陈桢墓
建筑风格
地方特产
金门贡糖
金门高粱酒
金门菜刀
金门高坑牛肉
金门一条根
侨乡文化
旅游景观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慈善捐赠
荣誉县民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